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處理器二級緩存的設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處理器二級緩存的設置

發布時間: 2022-06-17 00:42:20

A. 如何開啟.CPU的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詳細點,

用戶如果想要開啟cpu的二級緩存以優化系統的性能,可以在注冊表中進行修改,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3)雙擊右側窗口中的「secondleveldatacache」值項,將其「數值數據」改為與cpu的設置相對應的數值。

B. 二級緩存如何設置

能改嗎???好像不能吧?!最多隻能說優化大師最大可以支持6M的緩存(很超前哦!!)因為現在的都一般1~2M,完全能滿足需要的哈。還有512K的呢。多著呢。不信你就在網路搜一下就是了。
下面給你個樣本

C. 內存 二級緩存怎麼設置

二級緩存又叫L2
CACHE,它是處理器內部的一些緩沖存儲器,其作用跟內存一樣。
這個是沒辦法改的,是CPU里邊的硬體,跟你電腦插2跟1G的內存,那你機器就有2G內存一個道理,你不可能把CPU里邊的內存拔出來吧?
你機器內存使用率高,是你機器開啟的應用程序和後台服務太多的原因,你可以參照網上一些系統優化方案去優化你的系統,降低內存和CPU使用率。

D. 麻煩各位:cpu二級緩存怎麼調

...嗯.現在CPU的緩存都是集中有CPU中了.成為了CPU的一部分.
緩存分為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
一級緩存工作在與CPU同一指數級頻率.
二級緩存工作在與CPU一半工作頻率.
一級緩存一般為16K
二級緩存大小與價位關系很大的.
你所說的調整二級緩存.應該說的是在內存中專門開辟一片區域專門用於外設備與CPU的數據交換.
實際上還是內存中的.只是不用每次在與外部設備交換數據時再臨時開辟空間.
個人見解.在優化大師中有這個選項,不過不覺得有什麼用.

E. XP系統如何設置處理器二級緩存容量

Windows
XP無法自動檢測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容量,需要我們自己在注冊表中手動設置,首先打開注冊表(運行中輸入「Regedit」),再打開: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
選擇「SecondLevelDataCache」,根據自己所用的處理器設置即可,例如PIII
Coppermine/P4
Willamette是「256」,Athlon
XP是「384」,P4
Northwood是「512」。

F. 怎麼修改cpu的二級緩存

對於處理器(CPU)二級緩存(L2 Cache)的作用,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一定了解,即使不完全明白其中道理,至少也可以從Pentium 4和Celeron的差價判斷出其重要性,256KB二級緩存的Celeron D 2.4GHz比512KB二級緩存的Pentium 4 2.4C便宜近一半。如果這時候有人說Windows XP操作系統並沒有充分利用CPU的二級緩存,你會怎麼想?這簡直就是在浪費用戶的投資嘛!

事實上,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Windows XP沒有對CPU進行優化,理由就是它默認狀態下並沒有打開CPU的二級緩存。如果你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在其中可以看到一個名為「SecondLevelDataCache」的項,它的默認值為「0」。再明顯不過了,「SecondLevelDataCache」就是二級數據緩存的意思,既然被設置為「0」,那就是關閉了二級緩存。

正是基於以上論斷,才出現了優化二級緩存的技巧,也就是把「SecondLevelDataCache」的值設置為CPU的二級緩存容量(單位KB)。在眾多的優化軟體中也包含了優化CPU二級緩存的設置。

事實上,修改「SecondLevel DataCache」的值沒有任何優化作用,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在微軟的知識庫中找到了如下的內容:「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中的SecondLevelDataCache鍵的值只有在Windows XP系統從硬體抽象層(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讀取CPU二級緩存(L2)失敗時才會讀取SecondLevelDataCache鍵的數據。而且SecondLevelDataCache鍵值=0的意義是二級緩存為256KB。

在一篇知識庫文章中我們還找到了「Do not change the SecondLevelDataCache entry 」這樣的話,在文章中指出一些第三方資料宣稱修改SecondLevelDataCache鍵的值可以提高系統性能是不正確的。二級緩存的數值是由操作系統檢測並且完全不受SecondLevelDataCache值的影響。

從微軟知識庫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Windows用戶需要用戶手動打開二級緩存這種說法是錯誤的。Windows系統是根據硬體抽象層讀取CPU的二級緩存數值。只有在讀取失敗時才會讀取SecondLevelDataCache的值,而且SecondLevelDataCache的默認數值0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二級緩存為256KB,而不是表示關閉。所以CPU的二級緩存在任何時候都是開啟的,用戶沒有必要再自行修改。

因此,無論是WindowsXP還是Vista都無需對此項進行優化,純粹是自欺欺人。

G. 求如何開啟二級緩存

CPU的二級緩存是默認開啟的,所謂的在注冊表中修改相應的secondlevelcache鍵值來打開二級緩存是不對的,那隻是一個映射,如果不開啟二級緩存,電腦的性能會很受影響.
Windows XP系統中,默認狀態下CPU二級緩存並未打開。為了提高系統性能,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或使用「Windows優化大師」等軟體來開啟它。
運行注冊表編輯器,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分支,雙擊右側窗口中的「SecondLevelDataCace」,然後在彈出的窗口中直接填入當前計算機所使用的CPU的二級緩存容量即可。
賽揚處理器的二級緩存為128KB,應將其值設置為80(16進制,下同)。PⅡ、PⅢ、P4均為512KB二級緩存,應設置為200;PⅢE(EB)、P4 Willamette只有256KB二級緩存,應設置為100;AMD Duron只有64KB二級緩存,應設置為40;K6-3擁有256KB二級緩存;Athlon擁有512KB二級緩存;Athlon XP擁有256KB二級緩存;Athlon XP(Barton核心)擁有512KB二級緩存。
使用Windows優化大師也可以正確設置CPU的二級緩存:啟動Windows優化大師,選擇「系統性能優化」,在「文件系統優化」中,最上面就是關於CPU二級緩存的設置項。拖動滑塊到相應的位置後,保存設置並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H. 如何設置二級緩存

CPU緩存(Cache Memory)位於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但交換速度快。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由此可見,在CPU中加入緩存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這樣整個內存儲器(緩存+內存)就變成了既有緩存的高速度,又有內存的大容量的存儲系統了。緩存對CPU的性能影響很大,主要是因為CPU的數據交換順序和CPU與緩存間的帶寬引起的。

緩存的工作原理是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從緩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如果沒有找到,就用相對慢的速度從內存中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調入緩存中,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數據的讀取都從緩存中進行,不必再調用內存。

正是這樣的讀取機制使CPU讀取緩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數CPU可達90%左右),也就是說CPU下一次要讀取的數據90%都在緩存中,只有大約10%需要從內存讀取。這大大節省了CPU直接讀取內存的時間,也使CPU讀取數據時基本無需等待。總的來說,CPU讀取數據的順序是先緩存後內存。

最早先的CPU緩存是個整體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爾公司從Pentium時代開始把緩存進行了分類。當時集成在CPU內核中的緩存已不足以滿足CPU的需求,而製造工藝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緩存的容量。因此出現了集成在與CPU同一塊電路板上或主板上的緩存,此時就把 CPU內核集成的緩存稱為一級緩存,而外部的稱為二級緩存。一級緩存中還分數據緩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緩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別用來存放數據和執行這些數據的指令,而且兩者可以同時被CPU訪問,減少了爭用Cache所造成的沖突,提高了處理器效能。英特爾公司在推出Pentium 4處理器時,用新增的一種一級追蹤緩存替代指令緩存,容量為12KμOps,表示能存儲12K條微指令。

隨著CPU製造工藝的發展,二級緩存也能輕易的集成在CPU內核中,容量也在逐年提升。現在再用集成在CPU內部與否來定義一、二級緩存,已不確切。而且隨著二級緩存被集成入CPU內核中,以往二級緩存與CPU大差距分頻的情況也被改變,此時其以相同於主頻的速度工作,可以為CPU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

二級緩存是CPU性能表現的關鍵之一,在CPU核心不變化的情況下,增加二級緩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級緩存上有差異,由此可見二級緩存對於CPU的重要性。

CPU在緩存中找到有用的數據被稱為命中,當緩存中沒有CPU所需的數據時(這時稱為未命中),CPU才訪問內存。從理論上講,在一顆擁有二級緩存的CPU中,讀取一級緩存的命中率為80%。也就是說CPU一級緩存中找到的有用數據占數據總量的80%,剩下的20%從二級緩存中讀取。由於不能准確預測將要執行的數據,讀取二級緩存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從二級緩存讀到有用的數據占總數據的16%)。那麼還有的數據就不得不從內存調用,但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較高端的CPU中,還會帶有三級緩存,它是為讀取二級緩存後未命中的數據設計的—種緩存,在擁有三級緩存的CPU中,只有約5%的數據需要從內存中調用,這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為了保證CPU訪問時有較高的命中率,緩存中的內容應該按一定的演算法替換。一種較常用的演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演算法」(LRU演算法),它是將最近一段時間內最少被訪問過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為每行設置一個計數器,LRU演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計數器清零,其他各行計數器加1。當需要替換時淘汰行計數器計數值最大的數據行出局。這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演算法,其計數器清零過程可以把一些頻繁調用後再不需要的數據淘汰出緩存,提高緩存的利用率。

CPU產品中,一級緩存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間,二級緩存的容量則分為128KB、256KB、512KB、1MB、2MB等。一級緩存容量各產品之間相差不大,而二級緩存容量則是提高CPU性能的關鍵。二級緩存容量的提升是由CPU製造工藝所決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導致CPU內部晶體管數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積上集成更大的緩存,對製造工藝的要求也就越高。

I. 二級緩存和物理內存怎麼設置呢

二級緩存是CPU上固定的,買CPU可以參考的一個指標,理論上其它配置相同,一二級緩存越高性能越好,還有的CPU有三級緩存,這些都是硬體,軟體不能修改的。
內存是指內存條的容量,這個也是硬體限制,軟體也是不能修改的。
只能設置虛擬內存,是指在硬碟上劃出一塊來當內存用,一般設置和物理內存差不多就可以

J. 如何打開處理器的二級緩存

在眾多的XP優化技巧中,較為流行的一種說法是Windows XP系統需要用戶手工打開CPU的二級緩存,這樣才能使CPU發揮出最大效率。這種說法流傳相當廣泛,現在使用率最高的Windows系統優化軟體之一的「Windows 優化大師」也是持這種觀點,在它的優化設置欄中就有優化CPU二級緩存的選項。

我們先看看這個所謂的優化技巧是怎樣告訴我們的。

【Windows XP系統中,默認狀態下CPU二級緩存並未打開。為了提高系統性能,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或使用「Windows優化大師」等軟體來開啟它。

運行注冊表編輯器,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分支,雙擊右側窗口中的「SecondLevelDataCace」,然後在彈出的窗口中直接填入當前計算機所使用的CPU的二級緩存容量即可。

賽揚處理器的二級緩存為128KB,應將其值設置為80(16進制,下同)。PⅡ、PⅢ、P4均為512KB二級緩存,應設置為200;PⅢE(EB)、P4 Willamette只有256KB二級緩存,應設置為100;AMD Duron只有64KB二級緩存,應設置為40;K6-3擁有256KB二級緩存;Athlon擁有512KB二級緩存;Athlon XP擁有256KB二級緩存;Athlon XP(Barton核心)擁有512KB二級緩存。

使用Windows優化大師也可以正確設置CPU的二級緩存:啟動Windows優化大師,選擇「系統性能優化」,在「文件系統優化」中,最上面就是關於CPU二級緩存的設置項。拖動滑塊到相應的位置後,保存設置並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在微軟的知識庫中找到了如下的內容:「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中的SecondLevelDataCache鍵的值只有在Windows XP系統從硬體抽象層(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讀取CPU二級緩存(L2)失敗時才會讀取SecondLevelDataCache鍵的數據。而且SecondLevelDataCache鍵值=0的意義是二級緩存為256KB。原文(英文)

在一篇知識庫文章中我們還找到了「Do not change the SecondLevelDataCache entry 」這樣的話,在文章中指出一些第三方資料宣稱修改SecondLevelDataCache鍵的值可以提高系統性能是不正確的。二級緩存的數值是由操作系統檢測並且完全不受SecondLevelDataCache值的影響。原文(英文)

從微軟知識庫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Windows XP系統需要用戶手動打開二級緩存這種說法是錯誤的。Windows XP系統是根據硬體抽象層讀取CPU的二級緩存數值。只有在讀取失敗時才會讀取SecondLevelDataCache的值,而且SecondLevelDataCache的默認數值0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二級緩存為256KB,而不是表示關閉。所以CPU的二級緩存在任何時候都是開啟的,用戶沒有必要再自行修改。

參考資料:PC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