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個性化系統中如何使用緩存技術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個性化系統中如何使用緩存技術

發布時間: 2022-06-16 07:27:59

1. 系統緩存要怎樣設置才合理

什麼是緩存檔:
在電腦系統中,硬體運行速度的快慢基本由緩存決定,緩存的容量越大,相應的硬體運行速度也就越快。緩存的應用幾乎遍及所有的硬體,比如CPU、硬碟、刻錄機等,甚至是軟體也有緩存。什麼是緩存?簡單來說緩存就是數據交換的緩沖區(稱作Cache),當某一硬體要讀取數據時,會首先從緩存中查找需要的數據,如果找到了則直接執行,找不到的話則從內存中找。由於緩存的運行速度比內存快得多,故緩存的作用就是幫助硬體更快地運行,因此,我們要不惜使出一切手段來增加硬體的緩存,讓機器「飛」起來,以下就介紹幾種增加緩存的方法。

CPU的緩存

CPU的緩存分二級:L1(一級緩存)和L2(二級緩存),當處理器要讀取數據時,首先要在L1緩存中查找,其次才是L2緩存,最後才是系統內存。如果有一天你發覺自己的電腦慢了很多,進入到Windows桌面也要幾分鍾,這時候就要檢查一下CPU的一、二級緩存有沒有打開。在BIOS設置中的Standard CMOS Setup(標准CMOS設定)有兩項是用來打開或關閉緩存的:CPUInternal Cache設為Enable時開啟CPU內部的一級緩沖區,若設置為Disabl則為關閉,這時系統性能將大大降低;ExternalCache選項是控制主板上二級緩沖區,如果主板上有二級緩存則應設成Enable。

硬碟的緩存

點擊電腦桌面上的「開始」/「運行」,鍵入「Msconfig」啟動「系統配置實用程序」,跟著選中「system.ini」標簽下的「Vcache」項,就可以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來調節硬碟的緩存了。在該選項中一般會有三行內容:ChunkSize=1024、MaxFileCache=10240和MinFileCache=10240;其中第一行是緩沖區讀寫單元值,第二、三行是硬碟的最大和最小緩沖值,等號後的數值都是可以修改的,只要右鍵單擊選中任一行就可以進行修改了。如果你的內存是128MB的話,上面這三行的取值就比較合理了,當然也可以自定。如果不知道該如何設置合適的緩沖值,請「Windows優化大師」幫忙吧,這個軟體中有一個「磁碟緩存優化」項,用滑鼠就可以方便地設置好緩存;又或者讓「Windows優化大師」自動幫你進行優化設置。當硬碟的緩存值足夠大時,硬碟就不用頻繁地讀寫磁碟,一來可以延長硬碟的壽命,二來也可以提高數據的傳輸速度。

另外,將硬碟的「文件系統緩存」設置為「網路伺服器」,可以加快系統對硬碟的訪問速度,因為文件系統緩存里存放了硬碟最近被訪問過的文件名和路徑,緩存越大所能儲存的內容也就越多。如果點擊「控制面板」/「系統」/「性能」/「文件系統」/「硬碟」,將「此計算機的主要用途」由「台式機」改為「網路伺服器」,可以將原來10K左右的緩存增加至近50K左右。

軟碟機和光碟機的緩存

一般來說,軟碟機讀寫數據的速度都比較慢,這是因為碟片的轉速不能太高,但是,我們可以提高軟碟機的讀寫緩存,讓軟碟機一次讀寫更多的數據。方法是:在桌面上的「開始」/「運行」框中鍵入「Regedit」運行注冊表編輯器,依次進入HKEY-LOCAL-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Class\FDC\0000,新建一個為ForeFifo的「DWORD值」,將其值設為「0」,這樣就對軟碟機進行了軟提速。

很多人都知道右鍵單擊桌面「我的電腦」圖標,選「屬性」/「性能」/「文件系統」/「CD-ROM」,將最佳的訪問方式設為「四倍速或更高速」,將追加的高速緩存大小滑塊拖到最大處,可以明顯提高光碟機的讀盤速度。除了這種方式,我們還可以在注冊表中設置緩沖值,方法是:進入到注冊表,在HKEY-LOCAL-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FileSystem\CDFS下,將CacheSize(緩存值的大小)和Prefetch(預讀文件大小)兩項進行手工調整,只要右鍵單擊要選的項就可以進行修改了。

IE瀏覽器的緩存

IE的緩存默認存放位置在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Files,調節緩存的大小辦法是:依次點擊IE中的「工具」/「Internet選項」/「Internet臨時文件」中的「設置」選項,將「使用磁碟的空間」滑塊向右拖動來調節緩存的大小。應該說明的是,加大IE的緩存對提高上網速度並無幫助,它只可以將用來存放臨時網頁文件的硬碟空間增大,使IE出錯的機會相對減少。

2. Windows優化大師中的磁碟緩存設置問題

意思是磁碟緩存,通常設置為默認的
如果你通常是用BT下載的話,確實有必要設置一下磁碟緩存,因為在BT下載時會大量的隨機讀取硬碟,對硬碟還是有一定的傷害的。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要下載100M的文件,而該文件是被分成256K大小的塊,按最少存在原則隨機下載,而每個塊再被分成16K的片的順序請求,每次通訊就是以片為單位的。因此總的說是隨機訪問,但相鄰片的順次訪問幾率較大,因此可以以塊為單位在內存中建立緩存。大多數BT軟體在下載上傳時通過統計標簽可以看出緩存的效率:讀/寫命中率、磁碟讀寫請求頻率和實際讀寫頻率,就可以明顯地看出犧牲一小部分內存作緩存對硬碟的保護作用。

其實知道磁碟緩存是什麼東西意義不大,只要設置好緩存的大小就好了。一般Windows默認的512KB的Cache,這顯然是不夠的。具體的設置還是要看你電腦的內存大小的。只要你電腦的內存足夠大(至少256MB以上,最好是512MB以上),如果內存是在256MB以上,一般將緩存設在16~32MB效果較好。

Windows修改大師軟體的主要功能為:

1、 系統信息 。在系統信息中,Windows修改大師提供了系統硬體、軟體信息檢測功能,可以檢測包括內存、硬碟、Modem、其他設備等;
2、 我的電腦 。提供對光碟機緩存修改;縮短Ctrl+Alt+Del關閉無響應程序的等待時間;優化文件系統;加快程序運行;自動卸載DLL文件;個性化系統時間;提高軟碟機讀寫緩沖;顯示隱藏本地磁碟等。
3、 磁碟緩存 。提供磁碟最小緩存、磁碟最大緩存以及緩沖區讀寫單元大小設置;優化頁面、DMA通道的緩沖區、堆棧和斷點值;優化隊列緩沖區;協調虛擬機工作等。
4、 網路優化 。主要針對Windows的各種網路參數進行優化;較完整的網路探測模塊,允許用戶自定義添加埠;針對IE5/6的網路設置進行修改;對IE5/6的文件存取路徑的修改;較全面的IE安全設置模塊。
5、 開機安全 。防止ESC鍵登錄;開機自動進入屏幕保護和自動桌面鎖定;啟用Word97宏病毒保護;禁止光碟自動運行;禁止使用MS-DOS方式;禁止Win2000的自動登錄功能;禁止退出系統時保存環境變數等;另外,還提供了一個系統安全掃描模塊,您可以通過軟體自帶的統一資料庫編輯器編輯自定義的木馬、病毒乃至文件數據,也就是自擴充功能,給那些需要更高級安全功能的用戶。
6、 控制面板 。提供對控制面板常見項的設置,通過相關設置,您可以鎖定相關功能,防止非法用戶設置系統。另外,您還可以通過面板的集成功能對系統進行設置。
7、 我的桌面 。個性化您的桌面系統,例如去掉快捷方式的小箭頭,去掉「快捷方式」,在桌面顯示系統版本號,對桌面文字進行透明化處理,禁用活動桌面等,您還可以創建圖標緩存。
8、 開始菜單 。修改開始菜單和菜單運行的速度;加速Windows刷新率;關閉菜單動畫效果;關閉「開始菜單」動畫提示等功能。設置開始菜單和菜單運行的速度;關閉菜單動畫效果;關閉「開始菜單」動畫提示、設置系統圖標緩存等功能;每次退出系統時自動清除歷史記錄;顯示相關的開始菜單項等。
9、 其他功能 。添加清除滑鼠右鍵菜單和新建菜單;設置顯示屬性;更改系統安裝盤的位置;對收藏夾中文件的地址進行更換,清理部分系統遺留的信息;您還可以對修改大師的系統加入密碼功能,也可以選擇設置完成後是否提示重新啟動等。
10、 系統修復 。修復輸入法圖標、音量圖標、去處IE分級密碼等。
11、 垃圾掃描 。清理您的磁碟上的垃圾文件,您還可以自定義自己的垃圾文件。
12、 軟體加速 。設置您常用的軟體,提高啟動速度。
13、 系統隱藏 。隱藏您的硬碟,您還可以隱藏文件夾。

3. 磁碟緩存(非頁面文件)怎麼設置

意思是磁碟緩存,通常設置為默認的
如果你通常是用BT下載的話,確實有必要設置一下磁碟緩存,因為在BT下載時會大量的隨機讀取硬碟,對硬碟還是有一定的傷害的。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要下載100M的文件,而該文件是被分成256K大小的塊,按最少存在原則隨機下載,而每個塊再被分成16K的片的順序請求,每次通訊就是以片為單位的。因此總的說是隨機訪問,但相鄰片的順次訪問幾率較大,因此可以以塊為單位在內存中建立緩存。大多數BT軟體在下載上傳時通過統計標簽可以看出緩存的效率:讀/寫命中率、磁碟讀寫請求頻率和實際讀寫頻率,就可以明顯地看出犧牲一小部分內存作緩存對硬碟的保護作用。

其實知道磁碟緩存是什麼東西意義不大,只要設置好緩存的大小就好了。一般Windows默認的512KB的Cache,這顯然是不夠的。具體的設置還是要看你電腦的內存大小的。只要你電腦的內存足夠大(至少256MB以上,最好是512MB以上),如果內存是在256MB以上,一般將緩存設在16~32MB效果較好。

Windows修改大師軟體的主要功能為:

1、 系統信息 。在系統信息中,Windows修改大師提供了系統硬體、軟體信息檢測功能,可以檢測包括內存、硬碟、Modem、其他設備等;
2、 我的電腦 。提供對光碟機緩存修改;縮短Ctrl+Alt+Del關閉無響應程序的等待時間;優化文件系統;加快程序運行;自動卸載DLL文件;個性化系統時間;提高軟碟機讀寫緩沖;顯示隱藏本地磁碟等。
3、 磁碟緩存 。提供磁碟最小緩存、磁碟最大緩存以及緩沖區讀寫單元大小設置;優化頁面、DMA通道的緩沖區、堆棧和斷點值;優化隊列緩沖區;協調虛擬機工作等。
4、 網路優化 。主要針對Windows的各種網路參數進行優化;較完整的網路探測模塊,允許用戶自定義添加埠;針對IE5/6的網路設置進行修改;對IE5/6的文件存取路徑的修改;較全面的IE安全設置模塊。
5、 開機安全 。防止ESC鍵登錄;開機自動進入屏幕保護和自動桌面鎖定;啟用Word97宏病毒保護;禁止光碟自動運行;禁止使用MS-DOS方式;禁止Win2000的自動登錄功能;禁止退出系統時保存環境變數等;另外,還提供了一個系統安全掃描模塊,您可以通過軟體自帶的統一資料庫編輯器編輯自定義的木馬、病毒乃至文件數據,也就是自擴充功能,給那些需要更高級安全功能的用戶。
6、 控制面板 。提供對控制面板常見項的設置,通過相關設置,您可以鎖定相關功能,防止非法用戶設置系統。另外,您還可以通過面板的集成功能對系統進行設置。
7、 我的桌面 。個性化您的桌面系統,例如去掉快捷方式的小箭頭,去掉「快捷方式」,在桌面顯示系統版本號,對桌面文字進行透明化處理,禁用活動桌面等,您還可以創建圖標緩存。
8、 開始菜單 。修改開始菜單和菜單運行的速度;加速Windows刷新率;關閉菜單動畫效果;關閉「開始菜單」動畫提示等功能。設置開始菜單和菜單運行的速度;關閉菜單動畫效果;關閉「開始菜單」動畫提示、設置系統圖標緩存等功能;每次退出系統時自動清除歷史記錄;顯示相關的開始菜單項等。
9、 其他功能 。添加清除滑鼠右鍵菜單和新建菜單;設置顯示屬性;更改系統安裝盤的位置;對收藏夾中文件的地址進行更換,清理部分系統遺留的信息;您還可以對修改大師的系統加入密碼功能,也可以選擇設置完成後是否提示重新啟動等。
10、 系統修復 。修復輸入法圖標、音量圖標、去處IE分級密碼等。
11、 垃圾掃描 。清理您的磁碟上的垃圾文件,您還可以自定義自己的垃圾文件。
12、 軟體加速 。設置您常用的軟體,提高啟動速度。
13、 系統隱藏 。隱藏您的硬碟,您還可以隱藏文件夾。

4. 何為系統緩存緩存是什麼意思如何設置系統緩存

系統緩存
較慢的CPU頻率 較快的CPU頻率
如果將CPU比作一個城裡的傢具廠,而將存儲系統比作郊區的木料廠,那麼實際情況就是木料廠離傢具廠越來越遠,即使使用更大的卡車來運送木料,傢具廠也得停工來等待木料送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種解決方法是在市區建立一個小型倉庫,在裡面放置一些傢具廠最常用到的木料。這個倉庫實際上就是傢具廠的「Cache」,傢具廠就可以從倉庫不停的及時運送需要的木料。當然,倉庫越大,存放的木料越多,效果就越好,因為這樣即使是些不常用的東西也可以在倉庫里找到。如果我們需要的木料倉庫里沒有,就要從城外的木料廠里繼續找,而傢具廠就得等著了。
我想現在大家已經明白了我的意思,倉庫就相對於L1緩存,可以由CPU及時快速的讀寫,所以存儲的是CPU最常用代碼和數據(後面我們會介紹一下如何挑選「最常用」)。L1緩存的速度比系統內存快的多是因為使用的是SRAM,這種內存單晶元使用四到六個晶體管。這也使得SRAM的造價相當的高,所以不能拿來用在整個存儲系統上。
在大多數CPU上,L1緩存和核心一起在一塊晶元上。如果在我們傢具廠的例子中,就好比工廠和倉庫在同一條街上。這樣的設計使CPU可以從最近最快的地方得到數據,但是也使得「城外的木料廠」到「倉庫」和到「傢具廠」的距離差不多遠。這樣如果CPU需要的數據不在L1緩存中,也就是「Cache Miss」,從存儲設備取數據就要很長時間了。處理器速度越快,兩者之間的差距就越大。如果使用Pentium4那樣的高頻率處理器,從內存中取得數據就相當於「木料廠」位於另一個國家。
物理內存即內存條
緩存是CPU的一部分,它存在於CPU中
CPU存取數據的速度非常的快,一秒鍾能夠存取、處理十億條指令和數據(術語:CPU主頻1G),而內存就慢很多,快的內存能夠達到幾十兆就不錯了,可見兩者的速度差異是多麼的大
緩存是為了解決CPU速度和內存速度的速度差異問題
內存中被CPU訪問最頻繁的數據和指令被復制入CPU中的緩存,這樣CPU就可以不經常到象「蝸牛」一樣慢的內存中去取數據了,CPU只要到緩存中去取就行了,而緩存的速度要比內存快很多
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
1.因為緩存只是內存中少部分數據的復製品,所以CPU到緩存中尋找數據時,也會出現找不到的情況(因為這些數據沒有從內存復制到緩存中去),這時CPU還是會到內存中去找數據,這樣系統的速度就慢下來了,不過CPU會把這些數據復制到緩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內存中去取。
2.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被訪問得最頻繁的數據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剛才還不頻繁的數據,此時已經需要被頻繁的訪問,剛才還是最頻繁的數據,現在又不頻繁了,所以說緩存中的數據要經常按照一定的演算法來更換,這樣才能保證緩存中的數據是被訪問最頻繁的
3.關於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
為了分清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了解一下RAM
ram和ROM相對的,RAM是掉電以後,其中才信息就消失那一種,ROM在掉電以後信息也不會消失那一種
RAM又分兩種,
一種是靜態RAM,SRAM;一種是動態RAM,DRAM。前者的存儲速度要比後者快得多,我們現在使用的內存一般都是動態RAM。
有的菜鳥就說了,為了增加系統的速度,把緩存擴大不就行了嗎,擴大的越大,緩存的數據越多,系統不就越快了嗎
緩存通常都是靜態RAM,速度是非常的快,
但是靜態RAM集成度低(存儲相同的數據,靜態RAM的體積是動態RAM的6倍),
價格高(同容量的靜態RAM是動態RAM的四倍),
由此可見,擴大靜態RAM作為緩存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行為,
但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速度,我們必須要擴大緩存,
這樣就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不擴大原來的靜態RAM緩存,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動態RAM做為緩存,
這些高速動態RAM速度要比常規動態RAM快,但比原來的靜態RAM緩存慢,
我們把原來的靜態ram緩存叫一級緩存,而把後來增加的動態RAM叫二級緩存。
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中的內容都是內存中訪問頻率高的數據的復製品(映射),它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減少高速CPU對慢速內存的訪問。
通常CPU找數據或指令的順序是:先到一級緩存中找,找不到再到二級緩存中找,如果還找不到就只有到內存中找了

在系統屬性裡面可以設置系統緩存

5. 什麼是緩沖技術Boot.ini作用是什麼

所謂緩沖作用就是延長力的作用時間來減小物體間的沖力。

Boot.ini是計算機啟動的文件,裡面不要亂改
一般在計算機有多個操作系統的時候,可以在裡面選擇默認啟動項.

配置它,我們可以輕松對電腦中的多系統進行引導,還可以通過該引導文件,設置個性化的啟動菜單。Boot.ini文件位於C盤根目錄下,是一個隱藏的系統文件,純文本格式,可以用記事本打開編輯。

Boot.ini在引導多系統啟動時提供了很多的參數命令,配置這些啟動參數可以得到不同的啟動效果。在默認的情況下,Boot.ini通常載入的是/fastdetect參數,它表示啟動時不檢查串列口和並行口。其實我們可以更改為其他參數,更改時首先在「Boot.ini」中選擇需要更改的系統列表,隨後將該系統中的參數/fastdetect改為相應的參數值即可。以後再啟動該系統就會載入一些設置信息或畫面。

我們以可以在WindowsXP的「系統配置實用程序」中對一些參數進行設置(Windows2000可以通過拷貝WindowsXP的Msconfig.exe來實現)。切換到「Boot.ini」選項卡,先選中需要更改的系統,隨後在「啟動選項」下端勾選需要的啟動參數即可。

6. 什麼是緩沖系統採用緩沖技術的原因有哪些舉例說明系統中常用的緩沖技術及其實現思想

緩沖就是專用於將數據從源轉移至目標的內存塊
使用緩沖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數據無法或不允許直接從源轉移至目標,使用緩沖做中間媒介;2。負載的一端需要均勻的數據輸送,但是另一端卻很不均勻,使用緩沖做調節器;3。數據轉移時需要進行額外的檢查和處理;4。數據收發的一端可能某些位置的數據被多次重復的輸入或輸出,使用緩沖減少另一端的重復操作從而提高性能
比如磁碟緩存可以提高文件存取性能
再比如媒體播放器的緩存可以實現視頻和音頻流平滑的播放
再比如現代操作系統中的內核普遍使用緩存實現內存保護,可以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7. 如何使用緩存

  • 緩存是分層次的,下面是計算機緩存山:

  • cpu緩存策略:

    寄存器中計算數據,而數據存儲在內存中,由於cpu和內存之間的性能逐漸增大,系統設計者在cpu和內存之間插入了3層的高速緩存。高速緩存有三個層級,就是整個計算機緩存系統的一個小縮影。

8. 系統緩存設置在哪裡

系統內存包括物理內存和虛擬緩存,物理內存即指通常所說的內存條,其大小對電腦運行速度影響較大,虛擬緩存是在C盤開辟的一塊邏輯區域,專用於和內存進行數據交據交換,因此,它越大越不容易發生系統運行卡殼。

系統緩存設置方法:"我的電腦"->右擊選"屬性"->"高級"選項卡->"性能"區域的"設置"按鈕->出現"性能選項"對話框->"虛擬內存"區域的"更改"按鈕->出現"虛擬內存"對話框,在"自定義大小"里有個初始大小和最大值,把初始大小值往上調,好像是物理內存的兩倍比較好吧,設好後按"設置"即可。

9. windows如何重建圖標緩存

緩存應用,是Windows操作系統中重要的技術手段,如果配置低一點的電腦啟動,桌面上的圖標會暫時一片空白,稍後才會有圖標對號入座。如果桌面圖標變成統一圖標或者異樣,那就是圖標緩存出問題了,清理一下,操作系統會自動重建圖標緩存的,圖標異常情況也就不治而愈了。

方法一:

更換主題:

右鍵點擊桌面空白處→在彈出來的菜單中選擇個性化。

點選一個主題,更換一下主題,因為會使用到不同的圖標,所以圖標緩存也會隨之更新。

而如果是Windows7家庭基礎版(Home Basic),一般不具備主題更換功能。可以這樣操作:開始→控制面板→外觀和個性化→更改桌面圖標→還原默認值→確定。

方法二:

開機按F8鍵,使用上下鍵選擇安全模式,進入之後再次正常重啟電腦,這樣也會重建圖標緩存(而單純的重啟電腦是無效的)。

或者在這個菜單中選擇「最後一次正確的配置」啟動Windows選項來解決問題。

方法三:

在Windows7系統中圖標緩存文件的位置是:

C:\用戶(Users)用戶名AppData\Local\IconCache.db

如果圖標異常,找到圖標緩存文件刪除它,重啟電腦就會自動新建的。

如果找不到,可能是隱藏了系統文件,可以這樣設置一下:

開始→控制面板→文件夾選項

文件夾選項→查看→去除 隱藏受保護的操作系統文件(推薦)前的選中對勾,再點選 顯示隱藏的文件、文件夾和驅動器→確定

此時會有一個警告提示→是

再去查看,就會顯示系統文件和文件夾了,刪除圖標緩存IconCache文件即可。

因為系統默認的圖標緩存是比較小的,如果建立的快捷方式圖標過多之後,就會超出緩存的存儲范圍,這樣就會影響其顯示速度。當然,緩存大小也不是一塵不變的,它是可以更改的,如果桌面上圖標實在多,可以適當將其設置大一些。開始→運行中輸入: regedit 點擊確定(或者回車)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依次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

再在右側窗格創建一個字元串名為:Max Cached Icons , 設置它的數值數據值為「2048」(注意:最大隻能設為8192),根據桌面圖標多少、內存有多大來定,設大了佔用系統內存過多有點浪費,而設置小了圖標緩存又不夠用,一般設為2048(占內存2M)就足夠了。重啟統後即可生效。

方法四:

知道了圖標緩存的原理,如果再看到彩色圖標變成白磚頭的現象,就不要煩惱了,也不要使用第三方軟體。如果對設置注冊表心存顧慮,可以製作一個批處理文件,雙擊一下即可清理圖標緩存。右鍵點擊桌面空白處→新建→文本文檔

將以下命令復制(Ctrl+C)、黏貼(Ctrl+V)到記事本中,另保存為:

清理圖標緩存.bat,需要清理圖標緩存的時候雙擊這個批處理文件即可。

rem 關閉Windows外殼程序explorer taskkill /f /im explorer.exe rem 清理系統圖標緩存資料庫 attrib -h -s -r "%userprofile%\AppData\Local\IconCache.db"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IconCache.db" attrib /s /d -h -s -r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thumbcache_32.db"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thumbcache_96.db"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thumbcache_102.db"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thumbcache_256.db"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thumbcache_1024.db"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thumbcache_idx.db" del /f "%userprofil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Explorer\thumbcache_sr.db" rem 清理 系統托盤記憶的圖標 echo yreg delete "HKEY_CLASSES_ROOT\Local Setting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TrayNotify" /v IconStreams echo yreg delete "HKEY_CLASSES_ROOT\Local Setting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TrayNotify" /v PastIconsStream rem 重啟Windows外殼程序explorer start explorer

10. 常用的緩存技術

第一章 常用的緩存技術
1、常見的兩種緩存

本地緩存:不需要序列化,速度快,緩存的數量與大小受限於本機內存
分布式緩存:需要序列化,速度相較於本地緩存較慢,但是理論上緩存的數量與大小無限(因為緩存機器可以不斷擴展)
2、本地緩存

Google guava cache:當下最好用的本地緩存
Ehcache:spring默認集成的一個緩存,以spring cache的底層緩存實現類形式去操作緩存的話,非常方便,但是欠缺靈活,如果想要靈活使用,還是要單獨使用Ehcache
Oscache:最經典簡單的頁面緩存
3、分布式緩存

memcached:分布式緩存的標配
Redis:新一代的分布式緩存,有替代memcached的趨勢
3.1、memcached

經典的一致性hash演算法
基於slab的內存模型有效防止內存碎片的產生(但同時也需要估計好啟動參數,否則會浪費很多的內存)
集群中機器之間互不通信(相較於Jboss cache等集群中機器之間的相互通信的緩存,速度更快<--因為少了同步更新緩存的開銷,且更適合於大型分布式系統中使用)
使用方便(這一點是相較於Redis在構建客戶端的時候而言的,盡管redis的使用也不困難)
很專一(專做緩存,這一點也是相較於Redis而言的)
3.2、Redis

可以存儲復雜的數據結構(5種)
strings-->即簡單的key-value,就是memcached可以存儲的唯一的一種形式,接下來的四種是memcached不能直接存儲的四種格式(當然理論上可以先將下面的一些數據結構中的東西封裝成對象,然後存入memcached,但是不推薦將大對象存入memcached,因為memcached的單一value的最大存儲為1M,可能即使採用了壓縮演算法也不夠,即使夠,可能存取的效率也不高,而redis的value最大為1G)
hashs-->看做hashTable
lists-->看做LinkedList
sets-->看做hashSet,事實上底層是一個hashTable
sorted sets-->底層是一個skipList
有兩種方式可以對緩存數據進行持久化
RDB
AOF
事件調度
發布訂閱等
4、集成緩存

專指spring cache,spring cache自己繼承了ehcache作為了緩存的實現類,我們也可以使用guava cache、memcached、redis自己來實現spring cache的底層。當然,spring cache可以根據實現類來將緩存存在本地還是存在遠程機器上。

5、頁面緩存

在使用jsp的時候,我們會將一些復雜的頁面使用Oscache進行頁面緩存,使用非常簡單,就是幾個標簽的事兒;但是,現在一般的企業,前台都會使用velocity、freemaker這兩種模板引擎,本身速度就已經很快了,頁面緩存使用的也就很少了。

總結:

在實際生產中,我們通常會使用guava cache做本地緩存+redis做分布式緩存+spring cache就集成緩存(底層使用redis來實現)的形式
guava cache使用在更快的獲取緩存數據,同時緩存的數據量並不大的情況
spring cache集成緩存是為了簡單便捷的去使用緩存(以註解的方式即可),使用redis做其實現類是為了可以存更多的數據在機器上
redis緩存單獨使用是為了彌補spring cache集成緩存的不靈活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需要使用分布式緩存,那麼首先redis是必選的,因為在實際開發中,我們會緩存各種各樣的數據類型,在使用了redis的同時,memcached就完全可以舍棄了,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公司在同時使用memcached和redis兩種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