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磁碟緩存怎麼設置
確實,默認的不見得是最好的,合理的Cache設置完全根據緩存的使用情況,最理想的當然是時時刻刻觀察調整,但如果空閑內存有富餘,可以調得比需要大一點。當然,如果同時下載的任務增大了,下載的總吞吐量提高了,也有必要查看一下緩存,根據調整原則,在需要的時候且有空閑內存的時候,將緩存上限加大。
一般的原則是:
在「全局統計」中可以看到:
當前磁碟緩存大小: 0 B (最少: 6 MB, 最多: 96 MB ), 數據共佔用內存: 0 B
當前空閑物理內存: 400.97 MB (最少保證: 50 MB)
磁碟讀請求次數總計: 0 (頻率:0.0次每秒), 實際磁碟讀次數:0 (頻率:0.0次每秒), 讀命中率:0.0%
磁碟寫請求次數總計: 0 (頻率:0.0次每秒), 實際磁碟寫次數:0 (頻率:0.0次每秒), 寫命中率:0.0%
如果「當前磁碟緩存大小」基本等於「最多:」,說明緩存幾乎用盡,可以考慮增大緩存上限,當增大時,一般也會看到「當前磁碟緩存大小」隨之上升,同時看到「實際磁碟讀次數」和「實際磁碟寫次數」有降低,說明增加的緩存對減少磁碟訪問起了作用,這時往往你可以看到硬碟燈閃的頻率明顯降低,而且附帶結果應當也看到「命中率」有提高,說明增加緩存對保護磁碟起了作用。當增加緩存上限,到了「當前磁碟緩存大小」小於「最多:」的狀態,且「當前磁碟緩存大小」並未持續提高,說明緩存已經足夠大,這時也沒有必要降低上限,因為BitComet對用不到的容量不會無故佔用。
其實BitComet提供了根據以上原則自動調整緩存的功能,只需將你希望一定保證系統預留的的內存設置出來,比如上面的樣本,我如果希望內存至少預留128MB,「主菜單→選項→磁碟緩存→減小緩存當空閑物理內存低於」設置為128MB,「主菜單→選項→磁碟緩存→磁碟緩存最大值」可以設置得很大,反正128MB的限制是存在的
所以有人說設置得高一點是有道理的,前提是你把預留的空閑物理內存留夠了,上限設置得比較大基本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我能想到的唯一壞處就是:如果你在BT的時候頻繁進行佔用、釋放、佔用、釋放內存的操作,比如啟動一個程序,然後很快又退出,然後啟動另一個程序,又退出,這種情況下如果BT的緩存又佔用比較滿,會根據你設置的預留空間,頻繁降低緩存、增大緩存,在降低緩存的時候,就會導致強行將需要騰出來的緩存中的數據寫到磁碟,反而增加了磁碟訪問頻繁度。
但這個壞處需要同時滿足3個條件才成立:
1、頻繁進行佔用、釋放內存的操作
2、緩存佔用比較滿
3、空餘內存接近BT中設置的預留數
所以還是比較難於碰到的
B. 如何設置固態硬碟為緩存檔
1、首先將裝有固定硬碟的電腦重啟,在重啟的同時按鍵盤上的F2按鍵。
C. SSD固態硬碟如何做緩存區請具體講一下
去看我答的一個「筆記本硬碟32gb能存放多少?」的問題所放的圖。
被採納答案我估提問者是搞蘿卜提問所至。
C盤佔用這么少因我歷來不開系統虛擬內存的,且禁用系統休眠,NB來說合上屏就自動休眠了,所以根本就不用開所謂的休眠功能而因此占幾G的C盤。還在我從不裝系統補丁的,一補就系統腫大,且補了就慢,電腦系統的事我不求人,在N年前殺軟都收費時我就不裝殺軟地天天手動應付網毒了,且系統被丁我也是不補,中了就殺,殺了就防,幾個月後就天下無毒了(也因當時硬體不繪力,裝殺就卡得與中毒近似了,於是決心不裝,XP系統地事了),現在因驅動問題不得不用WIN7,殺就不得不裝了,,因WIN7下沒XP下的天網防火牆(他六親不認地管控網路是我能視網上天下毒的重要工具),只好360來應付了。除了常用及重要的,如開機就啟動的東東,驅動,還有OFFICE等微軟的東東是放在C盤外,就盡量不放在C盤,對有的軟體的緩存,能指定路徑的就不要放在C盤(大部分默認就是C盤)。系統當然是幾年前的(2012)出的GHOTS系統。結合以上這么搞法,佔用10G是很正常的。我有幫的裝統的,所用的系統也興用幾年前才,WIN7X64才2.5g左右的。一來我自用的就是這樣,二來U盤空間緊張,不這樣就不能一盤多GHO文件了。
另外我開6G RAMDISK的(不知是什麼就自查網路,我總內存12G),興用它做緩存檔,IE的,影音的,下載的,解壓的,只能設置的下載路徑,還有系統的TEMP文件夾路徑,還有如要開系統的虛擬內存時也是放到這盤下。因內存快於所有現在的硬碟(包SSD在內,但貴,而我入貨時內存不貴),且最大情況地減少了HDD盤的讀寫量了(我的HDD有延壽作用,如是SSD也一樣且更具此意義),有省電的好處(是NB,所以興尋省電又快的辦法)。最後說的估就是你想做的,如把SSD作緩存檔。但這樣我看是更折磨SSD的。所以沒還用它作系統盤更好,如我用32G的SSD就必然是系統而不是緩存檔,緩存檔我看除了快還要不怕折磨才好,RAM是理論與實際了是無限次讀寫的,所要沒磨的問題,且更快。所以RAM盤才最好最理想緩存檔,當然了ssd了不是弱到不經磨的,只是只要磨了就理論一實際也是在縮命的,所以讓它盡量不做沒必要的寫操作才最好。作系統盤如系統及軟體的緩存不放在C盤,對它的寫入量就大不到哪個的。
當然我反對所用有去補系統的補丁,我幫手裝系統時因舊所以必然是補丁只多不少的。我只對不會補的教下如何去補,但幫手補的,要補就他們自行補。反正我是XP系統時就歷來不補,因補了就。。。。。WIN7系統以來就更加沒碰過中招的事。當然360衛與殺的的幫助也是有的。
要走哪條路線你處決吧。不論哪條也是你自行負責的。
D. Fikker的緩存怎麼設計的
他們的白皮書上寫的很詳細。很長~~ 我給你截一段說明。
2.1. 緩存說明
在 Fikker 系統中,緩存分為智能緩存,強制緩存,拒絕緩存。加速緩存的頁面(html,
asp,aspx,php,jsp,js,css 等)被 gzip 壓縮後以平衡二叉樹的索引結構存放在內
存中,不對硬碟進行任何讀寫(日誌除外)。當加速緩存中的頁面被訪問命中以後,
立即通過壓縮傳輸方式返回給瀏覽器。以上處理方式有如下好處:(1)、不讀寫硬
盤,通過內存進行數據交換會極大的提高頁面相應速度;(2)、將頁面數據經過 gzip
壓縮後存儲,即減少了對內存空間的需求,也會極大的減少數據傳輸量,從整體上
提高響應速度和傳輸效率。
E. 固態硬碟做系統盤和做緩存檔的區別是什麼
一、作用不同
1、系統盤: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設備,支持應用的軟體開發和運行的系統。
2、緩存檔:先於內存與CPU交換數據,可以進行高速數據交換。
二、訪問數據不同
1、系統盤:系統盤直接在固態硬碟上讀取數據。
2、緩存檔:根據用戶經常訪問的數據,將這一部分數據保存到固態硬碟上方便下次讀取的時候快速讀取。
三、原理不同
1、系統盤:系統啟動就會進入到系統盤,可以加快系統開機速度。
2、緩存檔: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從CPU緩存中查找,找到就立即讀取並送給CPU處理;沒有找到,就從速率相對較慢的內存中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調入緩存中。
F. 16G固態做緩存檔怎麼設置
相當於虛擬內存,不過這個技術需要H77或者Z77主板和相應的CPU支持。
G. 怎樣設置PS的緩存檔
打開軟體,編輯--預置--增效工具與暫存檔。
建議勾選系統盤外的所有盤符,(只勾選D當然也可以。)不選系統盤是因為,在使用ps過程中,暫存檔數據優先選擇系統盤會影響機器運行速度。
只選D,也不好,圖片較大,或者用來做動畫、批處理的時候,需要暫存檔容量比較大,單選D就有可能造成運行出錯。綜上最好的方法就是除了C以外其它都選,運行時候,軟體默認使用D,D不滿不會去動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