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地磁碟屬於什麼存儲器內存還是外存
本地磁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硬碟,屬於外設存儲器。
相關介紹:
本地磁碟是安裝於同一台計算機主板上,不可隨意插拔、移動的磁碟(硬碟),一般包括計算機操作系統所在分區及其他分區。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
(1)硬碟屬於什擴展閱讀
計算機需要正常運行所需的大部分軟體都存儲在硬碟上。因為硬碟存儲的容量較大,區別於內存、光碟。硬碟是電腦上使用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存儲設備。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字數據。
磁碟分區可做看作是邏輯卷管理、軟體RAID前身的一項簡單技術。微軟視窗的標准分區機制是創建一個分區 C:,其中操作系統、數據和程序都在這個分區上。它推薦創建不同的分區或者使用不同的硬碟,其中一個分區上存儲操作系統;而其它分區或者驅動器,則供應用程序或者數據使用。
2. 硬碟是什麼
磁碟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保存電腦里的信息。
計算機的存儲器有兩類,一類是內部存儲器,一斷電就會把記住的東西丟失,一類是外部存儲器,斷了電也能存住。
內存:存儲信息速度快,斷電後存儲內容全部丟失。
外部存儲器呢,主要是磁碟,它所存儲的信息不受斷電的影響,但是它的速度相對於內存就慢得多了。
磁碟:存儲信息不受斷電的影響,存取速度相對於內存慢得多了。
磁碟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碟,一類是軟盤。
硬碟的容量比較大,也就是說它能記錄的信息比較多,而且一般都裝在機箱裡面。軟盤的容量就相對比較小了,一般放在機箱外面。
計算機上有個特殊的地方叫做軟盤驅動器,要用軟盤的時候就把它放進這個地方,不用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地拿出來帶走。
硬碟在機箱裡面負責儲存數據,而軟盤用來搬運數據,硬碟的容量大,軟盤的容量小,這就是它們的區別,一般說來,硬碟的容量大約是軟盤的幾百到幾萬倍。
另外硬碟的存取速度比軟盤快得多。存取速度,就是我們向磁碟儲存數據和從磁碟上得到數據的快慢,這個速度越快,我們等待的時間就越少。
3. 硬碟 指的是什麼
硬碟是用於儲存數據的計算機硬體之一,硬碟主要分為機械硬碟(HDD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SSD新式硬碟)。基於技術發展,市場還有很多的儲存設備,諸如U盤、快閃記憶體檔、儲存卡等都是用於儲存數據的設備。
我國也曾出現過生產硬碟的企業,人民網在1999年曾報道過,長城集團推出了第一塊中國自主生產的8.6GB高速硬碟。媒體歡呼,我國計算機核心零部件的製造技術終於獲得了重大突破。」
但由於技術薄弱,在2000年8月進入消費市場後不到1年的時間,長城硬碟業務就走向消亡了。
4. 硬碟屬於什麼存儲器
硬碟屬於外設存儲器。
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硬碟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存儲器之一。計算機需要正常運行所需的大部分軟體都存儲在硬碟上。因為硬碟存儲的容量較大,區別於內存、光碟。硬碟是電腦上使用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存儲設備。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字數據。
(4)硬碟屬於什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存儲類型,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存儲器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計算機所用存儲器都屬於半導體材質范疇,它賦予計算機記憶功能,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又叫「內存儲器」,簡稱「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簡單來說就是日常所說的「存儲」,主要分為固態硬碟跟機械硬碟。內存是可以進行高速讀寫的儲存器,包括常見的內存條、顯卡內存(又叫「顯存」)。
計算機正常工作時,CPU所需的數據從機械硬碟或者固態硬碟中被調取,暫時存放在內存中,CPU從內存中把數據取出並進行處理,處理好之後再放回到內存中,在被需要時,計算機從內存中被調用這些數據,用於圖像顯示或者高性能計算等。
5. 硬碟是指什麼
硬碟屬於計算機外存儲器,是一種存儲容量巨大的設備。作用是用來存儲計算機運行時需要的數據。平常我們點開我的電腦中顯示的C: D: E:。。。就是硬碟上的分區。
6. 硬碟屬於________。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隨著發展,可移動硬碟也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微機上安裝的硬碟,由於都採用溫切斯特(winchester)技術而被稱之為「溫切斯特硬碟」,或簡稱「溫盤」。
硬碟(hard disk)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存儲器之一。計算機需要正常運行所需的大部分軟體都存儲在硬碟上。因為硬碟存儲的容量較大,區別於內存、光碟。硬碟是電腦上使用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存儲設備。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字數據。
(1)磁頭
電腦硬碟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這樣,在設計時就可以針對兩者的不同特性分別進行優化,以得到最好的讀/寫性能。另外,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而不是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幅度,因而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讀取數據的准確性也相應提高。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軌寬度無關,故磁軌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碟片密度,達到200MB/英寸2,而使用傳統的磁頭只能達到20MB/英寸2,這也是MR磁頭被廣泛應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頭已得到廣泛應用,而採用多層結構和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製作的GMR磁頭(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漸普及。
(2)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
磁碟表面塗有做為紀錄使用的磁性介質,其在顯微鏡下呈現出來的便是一個個磁顆粒。微小的磁顆粒極性可以被磁頭快速的改變,並且在改變之後可以穩定的保持,系統通過磁通量以及磁阻的變化來分辨二進制中的0或者1。也正是因為所有的操作均是在微觀情況下進行,所以如果硬碟在高速運行的同時受到外力的震盪,將會有可能因為磁頭拍擊磁碟表面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數據損失。除此之外,磁顆粒的單軸異向性和體積會明顯的磁顆粒的熱穩定性,而熱穩定性的高低則決定了磁顆粒狀態的穩定性,也就是決定了所儲存數據的正確性和穩定性。但是,磁顆粒的單軸異向性和體積也不能一味地提高,它們受限於磁頭能提供的寫入場以及介質信噪比的限制。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3)柱面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由於每個盤面都有自己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7. 硬碟屬於什麼設備
硬碟屬於外部數據存儲器。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和機械硬碟(HDD);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
機械硬碟介紹:
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儲設備。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字數據。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寫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由於它體積小、容量大、速度快、使用方便,已成為PC的標准配置。它以鋁合金等金屬作為盤基,盤面敷有磁性記錄層,磁層可以采和甩塗工世製成,此時磁粉呈不連續的顆粒存在;也可以和電鍍,化學鍍和濺射等方法製取連續膜磁碟
固態硬碟介紹:
固態硬碟SSD(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是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目前最大容量為1.6TB),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包括3.5",2.5",1.8"多種類型。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同時工作溫度很寬,擴展溫度的電子硬碟可工作在-45℃~+85℃。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註:現在還有一種網路硬碟的稱呼:即「網路優(U)盤」,是將用戶的文件存放在互聯網上,方便用戶"攜帶"他們的文件,方便用戶與他的親朋好友"分享"他們的文件,所有操作在網站的頁面上完成。文件類型不作限制。
8. 電腦的硬碟是什麼
硬碟存儲器簡稱硬碟(harddisk)。硬碟是電腦重要的外部存儲設備,它一般放在主機箱內,從外面看不見。它採用金屬基體作為記錄數據的載體。由於原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給它起名叫做硬碟。與軟磁碟相比,硬碟具有讀取信息速度快,存儲信息容量大等特點。一個硬碟可以容納大約幾百張到幾萬張軟磁碟的內容。近年來,硬碟的容量有不斷增大的趨勢,由原來的一、二百MB到幾個GB再到幾十GB。而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上百GB的硬碟了。
硬碟存儲系統是由硬碟機、硬碟控制器及連接電纜組成。目前普遍使用的硬碟為溫式(Winchster)硬碟,以一個或多個不可更換的磁碟片作為存儲介質,硬碟中的每一個碟片都有一個相應的磁頭。這種硬碟又稱為固定盤(fiXeddisk)。目前也有可能更換碟片的硬碟。
硬碟在出廠時,一般由廠家低級格式化。我們在購買硬碟後,正式使用時一般要對硬碟進行邏輯分區。使用過程中,可以對整個硬碟格式化,也可對某一個硬碟邏輯分區進行格式化。
9. 硬碟是什麼意思
硬碟一般指電腦硬碟。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隨著發展,可移動硬碟也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微機上安裝的硬碟,由於都採用溫切斯特(winchester)技術而被稱之為「溫切斯特硬碟」,或簡稱「溫盤」。
(9)硬碟屬於什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的對比:
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幾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與普通的2.5英寸硬碟一致。
固態硬碟具有傳統機械硬碟不具備的快速讀寫、質量輕、能耗低以及體積小等特點,同時其劣勢也較為明顯。盡管IDC認為SSD已經進入存儲市場的主流行列,但其價格仍較為昂貴,容量較低,一旦硬體損壞,數據較難恢復等;並且亦有人認為固態硬碟的耐用性(壽命)相對較短。
影響固態硬碟性能的幾個因素主要是:主控晶元、NAND快閃記憶體介質和固件。在上述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採用何種介面也可能會影響SSD的性能。
10. 硬碟是什麼的一種
硬體的一種
存儲的容器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