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虛擬機硬碟速度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虛擬機硬碟速度

發布時間: 2022-06-14 17:19:10

Ⅰ 如何優化VMWare虛擬機的運行速度

虛擬機的運行速度是建立在電腦的配置的基礎上的。在確保配置足夠時,優化虛擬機的方法如下。

1,找到要優化的虛擬機,右鍵點擊。

Ⅱ 如何限制vmware 的硬碟讀寫速度

  • 打開虛擬機軟體VMware 8.0,主界面點「編輯」,然後選「參數」

Ⅲ 我的kvm虛擬機讀寫硬碟的速度只有1MB/s,請問解決方法

1、把虛擬機硬碟由動態改為固定大小。
2、再設置虛擬機佔用內存,擴大一些。

Ⅳ 請問虛擬機安裝在固態硬碟上和安裝在普通硬碟上的性能差別有多大

建議你還是用普通硬碟吧。

速度是會有差別,但是不大。

而且虛擬機的使用對那一部硬碟空間的破壞很大。

固態硬碟對比機械硬碟

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500MB/s!

拓展資料:

固態硬碟

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

無噪音: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Ⅳ ESXI虛擬機硬碟速度讀寫老是很低啊,怎麼破

還是由於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在固態硬碟上徹底刪除文件,是將無效數據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過程是這樣的:先把區域內有效數據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閑的位置,然後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

這一機制意味著,分區時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例如一塊128G的固態硬碟,廠商一般會標稱120G,預留了一部分空間。但如果在分區的時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間,固態硬碟的性能表現會更好

Ⅵ 如何優化VMWare虛擬機的運行速度

優化VMWare虛擬機的運行速度方法如下:
下載VMware8.0。
打開VMware8.0選擇要優化的虛擬機,點擊「編輯虛擬機的配置」。
在虛擬機配置中,可以將不必要的設備給刪除,比如軟盤驅動器,虛擬列印機。點擊選中相應的設備之後,再點下面的「移除」即可。
然後選中硬碟,點擊右邊的「實用程序」,選擇「碎片整理」。
之後虛擬機便開始虛擬硬碟的整理,這對讀寫操作的性能提升是有幫助的。等待整理完成出現下面的的提示。
虛擬機外部配置的優化就此完成了。

Ⅶ 怎麼把虛擬機的整體運行速度提高我的配置是下面的,硬碟VM裡面顯示是20G、

玩游戲 靠顯卡

虛擬機里玩游戲就杯具了 你就別指望虛擬機的顯卡能有多強

甭管你主機顯卡有多強
在虛擬機里,面主機再強的獨立顯卡 ,虛擬機 一虛擬,性能也就一般的集成顯卡的性能了

虛擬機本來就不是為玩游戲而存在的,他的用途在其他的應用上

Ⅷ 固態硬碟加速對多開虛擬機影響大不

唯一的作用是這樣的。
你本來開虛擬機的同時,
可能還開著QQ,殺毒軟體(對了,還有系統)這些吃硬碟帶寬的大戶。
現在這些東西放在固態盤了,
就不會搶那100mb左右的機械盤帶寬了。

而機械盤是速度曲線是個拋物線,
也就是說原來C盤的速度是最快的,
現在這個地方沒了系統而是放你的虛擬機文件,
所以理論上虛擬機的速度也會提升(按每50G硬碟下降5~10mb左右速度,你的虛擬機提升大概10+mb每秒)

所以性能有可能是提升10%(機械盤提升速度)
~
30%(原來系統、殺毒軟體、QQ等佔用的帶寬)

由於系統和殺毒
軟體等速度的提升,
他們佔用的CPU時間片就會減少,
因此CPU佔用率應該是平均下來算減少的。

Ⅸ 虛擬機運行速度太慢,是什麼原因

vmware虛擬機運行速度很慢,一般來說有兩個原因:
1、電腦本身的內存太小,如4g的內存運行windows7,
然後再運一個vmware虛擬機,內存就耗光了;
2、電腦本身使用的硬碟很慢,當電腦的內存耗光後就會使用硬碟做為交換空間,如果硬碟速度也慢,那麼基本vmware虛擬機就操作不動了;
所以,也是兩個辦法:
1、加大電腦的內存
2、換個快速的硬碟

Ⅹ esxi 虛擬機性能問題

【本文不討論的】
想獲得最高的虛擬機硬碟效率,是可以直通sata控制器的,這樣陣列、休眠、smart信息等特性都可以直接使用。其次,直通硬碟也不錯,單盤的效率基本接近原生。
這兩種直通在ESXi、PVE、unRaid下性能都很好,虛擬機做nas強烈推薦這兩種方式。但本文不會討論這塊,因為沒什麼研究空間了。。。
【本文討論的】
如果你無法使用直通(比如說硬碟數量不夠),那就必須創建虛擬磁碟了。如何創建一個適合自己的虛擬磁碟?尤其是虛擬機玩NAS或Windows等系統,佔用磁碟空間大且有一定性能需求,該如何權衡?
本文只是想給出一些我嘗試過的方法和結論,希望能夠提供幫助。
【大致想法】
首先最簡單的方法肯定是虛擬機下直接創建虛擬磁碟,那麼虛擬磁碟的硬碟控制器、精簡置備、置零這些選項對磁碟的性能到底有多大影響?精力有限,本文只研究了ESXi,其它虛擬系統情形大體相似。
如果你的虛擬機中有一個NAS(比如說群暉),你可能已經把最大最快的硬碟直通給它了。其它次要的系統可否從NAS中分一部分硬碟空間使用,性能如何?是否實用?
【測試的環境】
主機(ESXi系統):
CPU:E3-1265L v3 主硬碟:WDC WD5000BPVT(讀取速度72MB/s)
群暉(虛擬機):
直通了sata控制器,兩塊4T酷狼組raid0,虛擬萬兆網卡
Win10(虛擬機):
除系統盤外,對下面1、2、3、4情況各自建立了2G的虛擬磁碟,虛擬萬兆網卡
【待測試的方案】
ESXi下的SCSI厚置備、置零硬碟
ESXi下的SATA厚置備、置零硬碟
ESXi下的SATA厚置備、延遲置零硬碟
ESXi下的SATA精簡置備硬碟
群暉提供的iSCSI磁碟
群暉提供的SMB共享
群暉提供的NFS共享
接下來,我們按照解決疑問的方式一步步給出測試數據。
【SCSI有必要嗎?】(方案1、2對比)
ESXi創建Windows虛擬機,會默認採用SCSI控制器。而我們一般家用主機,基本都是用SATA控制器的,SCSI一般只會在伺服器上見到。是不是SCSI比SATA更高級呢?
理論上,SCSI會佔用較少的CPU、有更好的擴展性,但硬體要求較高,所以家用很少用到。我們還是看看實測數據:
SATA(厚置備,置零)硬碟讀取
SATA(厚置備,置零)硬碟寫入
SCSI(厚置備,置零)硬碟讀取
SCSI(厚置備,置零)硬碟寫入
SATA(厚置備,置零)硬碟:讀取58.9MB/s 寫入47.8MB/s cpu平均2.8%
SCSI(厚置備,置零,半虛擬)硬碟:讀取57.6MB/s 寫入44.9MB/s cpu平均2.5%
(主機硬碟直接讀取測試72MB/s)
為了方便對比,兩塊硬碟全都是厚置備、置零的配置。測得的速度相差不大,甚至SCSI還略低一丟丟。CPU佔用SCSI略低一丟丟。考慮到測試有誤差,可以認為兩者的性能數據幾乎一樣。看來軟體模擬出來的SCSI、SATA性能差別不大,跟硬體SCSI、SATA的情況可能不一樣。我個人偏向於使用SATA,因為平時主機就是SATA,兼容問題少(半虛擬的SCSI安裝Windows需要額外驅動)。
【延遲置零有什麼效果?】(方案2、3對比)
顧名思義,延遲置零可以把磁碟的置零操作延後,節省了創建虛擬機的時候卡住的那幾秒或幾分鍾時間。實測在我這個爛硬碟上創建一個2G的置零磁碟差不多要1分多鍾。我們來看看設置了延遲置零的硬碟的測試數據:
SATA(厚置備,延遲置零)硬碟第一次讀取
SATA(厚置備,延遲置零)硬碟第一次寫入
SATA(厚置備,延遲置零)硬碟第二次讀取
SATA(厚置備,延遲置零)硬碟第二次寫入
SATA(厚置備,延遲置零)硬碟第一次:讀取1517.5MB/s 寫入11.7MB/s
SATA(厚置備,延遲置零)硬碟第二次:讀取58.5MB/s 寫入48.8MB/s
SATA(厚置備,置零)硬碟:讀取58.9MB/s 寫入47.8MB/s (前面有數據截圖)
第一次讀取速度簡直逆天!細想一下,很正常嘛,未置零的部分直接返回0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真正的磁碟IO。再想一下,這個速度快有用嗎?正常軟體根本就不應該去讀取硬碟的未初始化區域,總要先寫入數據再讀取才對。而第一次的寫入速度就會比較悲劇了,因為寫入的同時又要處理延遲置零,所以寫入速度成倍下降。第二次讀取、寫入速度才是長期使用後磁碟的速度。
結論:延遲置零會降低初次寫入磁碟的性能,長期使用影響不大。從我個人而言,無所謂建立虛擬機的時候等幾分鍾,所以我還是不會選擇延遲置零。
【精簡置備劃算嗎?】(方案2、4對比)
精簡置備是一個省硬碟空間的好辦法,初期建立的虛擬磁碟文件會很小,隨著寫入數據而逐漸變大。(這里有人可能會疑惑,為什麼精簡置備沒有區分置零和延遲置零?因為精簡備至只能延遲置零了。換個角度:如果做了置零,也就不是精簡置備了。)我們看看精簡置備的性能數據:
SATA(精簡置備)硬碟第一次讀取
SATA(精簡置備)硬碟第一次寫入
SATA(精簡置備)硬碟第二次讀取
SATA(精簡置備)硬碟第二次寫入
SATA(精簡置備)硬碟第一次:讀取1639.6MB/s 寫入12.2MB/s
SATA(精簡置備)硬碟第二次:讀取58.9MB/s 寫入47.9MB/s
SATA(厚置備,置零)硬碟:讀取58.9MB/s 寫入47.8MB/s (前面有數據截圖)
同樣,第一次讀取的速度是逆天的,第一次寫入的數據是悲催的,原因跟延遲置零一樣。結論似乎也是一樣:是否精簡置備對長期使用的性能影響較小。但是我的實際使用經驗是,拿Windows這種操作系統跑精簡置備的話,精簡備至後期的實際性能要低於測試值。猜測原因可能是雜亂的磁碟使用導致虛擬磁碟文件出現大量碎片。
【iSCSI能有多快?】(方案5)
如果你的虛擬系統中包含一個nas虛擬機,比如群暉,那麼讓nas提供一個iSCSI網路硬碟給目標虛擬機用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看看測試數據:
群暉iSCSI(厚置備)讀取
群暉iSCSI(厚置備)寫入
群暉iSCSI(厚置備)網路硬碟:讀取177.0MB/s 寫入191.5MB/s
(單個原生盤的讀取速度180MB/s,這里是雙盤組了軟raid 0)
這組數據已經跟之前的方案沒有可比性了,因為基於的物理硬碟不一樣。不過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iSCSI的讀寫速度已經比較令人滿意了。實際長期使用較穩定,沒有任何問題。有點遺憾的是理論上組了raid 0可以速度達到單盤的2倍,但這個才勉強1倍,不確定是軟raid不太行還是什麼原因(iperf3測試網路5G多速率)。有知道的老哥還請不惜賜教。
【SMB共享能做磁碟嗎?】(方案5、6對比)
iSCSI的方案我用了厚置備以提升性能,但是這會帶來很大的磁碟空間浪費。而且iSCSI一般不方便同時共享給多方使用。所以,我試了試把SMB(Samba)共享映射為驅動器。對比方案5測得的性能數據如下:
iSCSI磁碟讀寫
SMB共享讀寫
iSCSI磁碟:讀取713MB/s 寫入267MB/s
SMB共享:讀取1143MB/s 寫入297MB/s
因為HD Tune無法測試網路共享,所以只能換了CrystalDiskMark來測試,但後者的測試不那麼准確,受緩存等影響較大。看起來SMB的讀取速度會高於iSCSI,有點超出我認知。可能主要還是緩存影響了這部分數據。SMB共享因為是文件級的,可能受到了更多的緩存加速?
不過SMB在實際使用中並不穩定,而且還有兩個問題:
一是不能做系統盤。因為SMB共享是在系統啟動後載入的,而iSCSI磁碟的載入甚至可以從BIOS引導開始(設置有點麻煩,我沒實驗了)。
二是碎文件讀寫非常慢。
【NFS共享更快嗎?】(方案6、7對比)
簡單測試看不出差異,就不獻丑了。直接借用別人的結論:
NFS在碎文件多的時候性能顯著高於SMB,大文件速度跟SMB不相上下。想看詳細對比數據直接看老外的研究(也是基於群暉): Network shar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NFS & SMB
但這個測試結果不是在Windows上得出的。我在Windows上的實際使用速度還遠不及SMB,而且有不穩定的狀況,經常卡住。
【結論】
需要穩定高性能的話,可以採用虛擬SATA、厚置備、置零硬碟。
如果需要節省空間,則考慮虛擬精簡置備硬碟。
如果有NAS,可以用NAS做一個iSCSI硬碟,穩定度和速度都較好。
愛折騰的也可以試試SMB或NFS共享,如果能解決Windows下穩定性問題還請指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