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SSD硬碟
固態驅動器(SSD),俗稱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
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 視頻監控、 網路監控、 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DRAM兩種。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 SATA-2介面、 SATA-3介面、SAS介面、 MSATA介面等。
(1)電腦硬碟ssd擴展閱讀:
SSD硬碟的優缺點:
優點:
1、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固態硬碟的快絕不僅僅體現在持續讀寫上,隨機讀寫速度快才是固態硬碟的終極奧義。
2、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3、無噪音: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
缺點:
1、容量:固態硬碟最大容量僅為4TB。
2、壽命限制: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
3、售價高:市場上的128GB 固態硬碟產品的價格大約在在550元人民幣左右,而256GB的產品價格大約在950元人民幣(2014年價格)左右。比傳統機械硬碟每 GB 0.3元人民幣(2014年價格)的價格高出了十幾倍。128GB SLC(單層單元)固態硬碟價格則高達2000元以上。
㈡ 筆記本電腦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哪個好
您好,固態硬碟好。
1、性能不同: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構造是完全不同的。固態硬碟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固態硬碟最大的優勢就是幾乎沒有尋道時間,固態硬碟在操作系統中就是一個普通的盤符,用戶可以完全把它作為存儲介質來使用。
由於全部採用Flash存儲介質,它內部沒有機械結構,因此沒有數據查找時間、延遲時間和尋道時間。眾所周知,普通硬碟的機械特性嚴重限制了數據讀取和寫入的速度,電腦運行速度最大的瓶頸恰恰就是在硬碟上,所以固態硬碟的誕生,恰好能解決這一瓶頸。
2、讀寫速度不同:
固態硬碟相比機械硬碟,有著讀取速度快的優點,安裝之後開機速度有顯著提升。固態硬碟運用壽命更長,MLC和TLC是比較常見的兩種快閃記憶體顆粒類型,MLC的更耐用。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理論上可以無限寫入,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
㈢ 電腦系統硬碟用哪種ssd更好
電腦系統硬碟ssd推薦:
1、PCIe 4.0 SSD
隨著Intel第11代酷睿平台也支持PCIe 4.0之後,無論你選擇的是AMD還是Intel的新產品,都能用得上PCIe 4.0 SSD,這對於很多追求速度的玩家來說又多了一個高性能的選擇。
第11代酷睿也支持PCIe 4.0之後,Intel和AMD的新平台均可以用上PCIe 4.0 SSD了,對於追求高性能的用戶來說,可以考慮一下相關產品了,WD_BLACK SN850 1TB 1699元的價格在PCIe 4.0產品中算不上高昂,考慮其強悍的性能,是一款性價比非常出色的PCIe 4.0 SSD。
㈣ 電腦固態硬碟是什麼
固態硬碟,顧名思義,是靜態,跟傳統硬碟不一樣是,傳統硬碟是機械,不斷磁碟擺動寫入,而固態硬碟可以理解是大容量u盤,這樣就可以理解清晰點。
㈤ 電腦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電腦固態硬碟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那就是電腦的一個設備名稱而已,硬碟有固定硬碟,機械硬碟,移動硬碟幾種存在形式,而固態硬碟就是那種存儲設備之一,比機械硬碟體積小,運轉速度快的特點。
㈥ 固態硬碟的好處與缺點
優點: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於定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碟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寫入速度極快。
缺點:成本高,容量低,由於不像傳統硬碟那樣屏蔽於法拉第籠中,固態硬碟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如斷電、磁場干擾、靜電等;寫入壽命有限(基於快閃記憶體)。一般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為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使固態硬碟的整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理論上可以無限寫入,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固態硬碟
㈦ 請教大神∶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裝了之後,「我的電腦」會顯示多一個磁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個類型,而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採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雙硬碟方案,現在混合硬碟市場需要很小,市場上裝機常見主要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類型的硬碟知識吧。
一、硬碟 選購 的類型:
1、機械硬碟(HDD)
是一款傳統式硬碟,在沒有固態硬碟之前都是搭配的機械硬碟,現在裝機搭配機械硬碟多數作為儲存副盤。機械硬碟的結構主要是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製成的磁性碟片、磁頭、轉軸、磁頭控制器、控制電機、數據轉換器、介面以及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在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性碟片上進行讀寫數據。
優點主要是容量大,價格便宜,技術成熟,硬碟破壞可做數據恢復,而缺點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態硬碟要慢,發熱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態硬碟(SSD)
固態硬碟是在機械硬碟之後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碟,也是現在裝機首選硬碟之一,都是設為主盤運用,大大提升系統速度。固態硬碟主要是由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儲存,屬於以固態電子儲存晶元陣列製成的一種硬碟。
優點主要是相比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提升系統、軟體、游戲等讀寫速度,靜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輕便、發熱小。而缺點主要是價格偏貴、容量較小,大儲存需要的時候,往往需要搭配機械硬碟來運用。
3、混合硬碟(SSHD)
混合硬碟相當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產品,採用容量較小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作為儲存常用文件,而磁碟才是最為重要的儲存介質,而快閃記憶體僅僅是起了緩沖的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快閃記憶體內減小尋道時間,從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碟優缺點主要是讀寫速度相比機械硬碟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同樣,發熱顯著,有顯著噪音,有震動。
二、硬碟 選購 的品牌
1、機械硬碟:西部數據(WD)、希捷(ST)
2、固態硬碟: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興、閃迪、金士頓、威剛、WD、影馳、七彩虹、台電等。
一般來說,首選三星、intel、浦科特,不過價格偏貴,其次金士頓、閃迪、Toshiba等,性價比品牌可以影馳、威剛、台電、七彩虹等。
三、硬碟 選購 的容量
同價位情況下,機械硬碟的容量要比固態硬碟要大很多,因此大儲存的情況下,必須搭配機械硬碟作為儲存運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購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過現在基本都是選用120G、240G容量為主,因為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絕對讓你懷疑人生,不過相信經過固態硬碟多年的發展,大容量會越來越主流,越來越便宜。
機械硬碟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選用1T、2T機械硬碟,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這樣的儲存需要。
四、硬碟 選購 的介面
機械硬碟現在都是SATA3介面,而固態硬碟常見的有:SATA 3介面,PCI-E介面,M.2介面,其中M.2之間也有不一樣的規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種規格。
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現在運用廣泛的,而M.2介面固態硬碟慢慢主流起來,而PCI-E介面一般運用在高端機上,擁有更高的速度體驗。
五、硬碟 選購 的尺寸
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都是3.5英寸,而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2.5寸的,與筆記本的機械硬碟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運用在筆記本上。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只適於台式電腦,並不合適筆記本,而M.2和SATA的固態硬碟,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都是通用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筆記本和台式電腦來說,M.2介面的固態硬碟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介面帶來的性能瓶頸,因此裝機之家小編堅信,M.2介面的固態硬碟才是未來趨勢。
是什麼決定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速度?
固態硬碟主要是顆粒與主控, 固態的顆粒與主控好壞決定了一款固態硬碟的性能,顆粒與主控越好,無疑固態硬碟的速度越強。
SSD的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SLC顆粒要強於MLC,而MLC顆粒又強於TLC,不過SLC顆粒在現在市場基本很少,(裝機之家原創)主要是價格偏貴,現在中高端的固態還是MLC顆粒的天下,而TLC顆粒成本較低,性能與壽命不如MLC,定位市場入門級固態硬碟。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1000--3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1000次擦寫壽命。
主流主控品牌:群聯、Marvell、三星、台系主控(常見的台系主控包括慧榮Silicon Motion和智微Jmicron以及群聯Phison三家公司,現在相當多的固態硬碟廠家都在用這三家的主控,主要是因為成本低廉相當受各大固態廠家喜愛。)等,而這類主控品牌中,主控晶元又有眾多型號,不一樣型號性能也有很大不一樣,小編就不一一介紹。
機械硬碟影響磁碟速度的主要原因還是緩存的大小 ,緩存越大磁頭讀寫命中率越高,速度也就越快。 此外轉速快的比轉速慢的讀寫速度要快點 ,但是機械硬碟在高轉速的同時會帶來溫升快、溫度高、磨損快,因此會更加容易破壞硬碟,建議轉速容量相同的磁碟宜選擇緩存大獲選低轉速高緩存的,此外還有硬碟的單碟容量(單碟容量越大性能越高)、介面對性能也有影響。
㈧ 什麼是電腦的SSD硬碟
SSD相對硬碟的最顯著優勢就是速度,例如一個每分鍾15000轉的硬碟轉一圈需要200毫秒的時間,而在SSD上由於是數據是存放在半導體內存上,能夠在低於一毫秒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的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因此在對許多應用程序來說最為關鍵的I/O性能指標——IOPs(即每秒多少次IO動作)上,SSD可以達到硬碟的50~1000倍。
採用FLASH內存的SSD具備相當高的數據安全性,並且在噪音、便攜性等方面都有硬碟所無法媲美的優勢,在航空航天、軍事、金融、電信、電子商務等部門中都有廣泛的使用。
韓國電子巨擘Samsung透露其第一塊使用NAND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SSD)已經問世。
Samsung表示,硬碟的容量最高達16GB,適用於筆記本和平板電腦,重量不到普通硬碟的一半,而耗電量不到現有硬碟的5%,這意味著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續航時間將延長10%。
公司聲稱硬碟性能提升150%,讀寫數據的速度分別為57Mbps和32Mbps。與普通硬碟相比,它更安靜,發熱量也更低。
盡管SSD與傳統HDD的結構相差較大,Samsung表示其仍會將SSD設計成與HDD相同的外形,以滿足對兼容性的要求。
Samsung將在今年8月發售1.8英寸的SSD,但使用4Gb或8GbNAND快閃記憶體的2.5英寸SSD也已經開發完成。1.8英寸SDD將有4GB和8GB兩種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