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APP緩存是什麼
就像你打開一張圖片,第一次打開要載入很久,第二次打開就很快打開了,第一次打開後軟體會從在臨時緩存目錄從伺服器下載緩存一些靜態文件,如圖片等。當你第二次打開的時候,軟體運行速度就會變得更快,直接從本地訪問,就不用再去訪問伺服器了,這個就是緩存,緩存一是為了更好地用戶體驗,二也可以減少伺服器的開銷
㈡ magento如何實施正確的緩存策略以達到最佳性能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一下在maegnto里cache(File System, APC, Memcached, Redis)的使用,及在不同的伺服器環境中改怎麼使用讓其性能達到最佳。
理解magento的Two-Level Caching
magento默認使用zend framework的二層緩存存儲方式。就是說它使用兩層結構對cache進行配合管理,一個快的,但大小有限制的結構是一層比如APC或者Memcached ,一個比較慢的結構作為第二層比如file system.每一種存儲結構各有利弊,要不同情況不同分析使用,APC 和 Memcached 是使用 key/value來存儲cache,他們都不支持tag。File system 和Redis 支持tag.
magento二級緩存結構工作流程圖示 (Thanks to Fabrizio Branca):
magento自帶的各種後端緩存介紹:
File system (var/cache)
默認情況下,Magento 將它的緩存條目存儲在file系統中,在var/cache/下可查看。這種情況很適合小型的,數據量不大的站點。但是對於大型的站點,隨著瀏覽量的不斷增多,對file的讀寫操作也將越來越多,站點也會越來越慢。magento是由tags來對cache進行組織管理的,這意味著可以對某一個cache組(相同的tag為一個group)進行操作。
優點:這是默認的,不需要裝額外的軟體
缺點:清除cache依賴於tag,通常修改某個proct或處理某個order完之後,對應的前台頁面都需要更新緩存。每次更新緩存時,都需要根據tag進行所有條目即file進行查找,試想如果站點有多於1000個proct,整個cache的大小將會大於50MB,大約有3500個file,你能想像到每次更新cache都要對3500個file進行查找有多慢嗎。
小提示
1:使用 SSD 替代普通硬碟
2:把var/cache接入 tmpfs
----------------------------------------------------------------------------------------------------------------------------------
APC – Alternative PHP Cache (Key/Value)
APC是一個免費,開源且強健的框架用來緩存和優化 PHP 的中間代碼。
優點:相對於file cache system是很快了
缺點:不支持tag,所以依然需要file system作為slow level cache。伺服器需要安裝PHP APC 模塊
小提示:確保有足夠的內存給APC ,可在 php.ini 中修改參數apc.shm_size
Configuration (app/etc/local.xml)
<global>
...
<cache>
<backend>apc</backend>
<prefix>mgt_</prefix>
</cache>
...
</global>
Settings for php.iniapc.enabled = 1
apc.optimization = 0
apc.shm_segments = 1
apc.shm_size = 768M
apc.ttl = 48000
apc.user_ttl = 48000
apc.num_files_hint = 8096
apc.user_entries_hint = 8096
apc.mmap_file_mask = /tmp/apc.XXXXXX
apc.enable_cli = 1
apc.cache_by_default = 1
apc.max_file_size = 10M
apc.include_once_override = 0
---------------------------------------------------------------------------------------------------------------------------
Memcached (Key/Value)
Memcache是一個高性能的分布式的內存對象緩存系統,通過在內存里維護一個統一的巨大的hash表,它能夠用來存儲各種格式的數據,包括圖像、視頻、文件以及資料庫檢索的結果等。簡單的說就是將數據調用到內存中,然後從內存中讀取,從而大大提高讀取速度。
優點:更快的存取速度
缺點:不支持tag,所以依然需要file system作為slow level cache
需求:1:Memcached server 2: PHP extension for memcached
Configuration (app/etc/local.xml)<global>
...
<cache>
<backend>memcached</backend><!-- apc / memcached / empty=file -->
<memcached><!-- memcached cache backend related config -->
<servers><!-- any number of server nodes can be included -->
<server>
<host><![CDATA[127.0.0.1]]></host>
<port><![CDATA[11211]]></port>
<persistent><![CDATA[1]]></persistent>
</server>
</servers>
<compression><![CDATA[0]]></compression>
<cache_dir><![CDATA[]]></cache_dir>
<hashed_directory_level><![CDATA[]]></hashed_directory_level>
<hashed_directory_umask><![CDATA[]]></hashed_directory_umask>
<file_name_prefix><![CDATA[]]></file_name_prefix>
</memcached>
</cache>
...
</global>
---------------------------------------------------------------------------------------------------------------------
Redis – Advanced key-value store with full cache tag support
magento允許我們使用redis server作為中央存儲倉庫,它支持tag的使用,所以不再需要file system作為slow level cache。在多伺服器多站點環境中,強烈推薦使用redis
,用一個中央緩存倉庫,對所有server cache進行管理。
優點:快;支持tag;已在一個日均ip為500000的站點做過測試,性能極好且穩定。
需求:1:伺服器上需要裝Redis 2:PHP 擴展 phpredis 需要安裝 3:Magento擴展「Cm_Cache_Backend_Redis」需要安裝
Installation
1. Install redis (2.4+ required)
2. Install phpredis
3. Install the magento extension 「Cm_Cache_Backend_Redis」
4. Edit your app/etc/local.xml
<global>
...
<cache>
<backend>Cm_Cache_Backend_Redis</backend>
<backend_options>
<server>127.0.0.1</server> <!-- or absolute path to unix socket -->
<port>6379</port>
<persistent></persistent>
<database>0</database>
<password></password>
<force_standalone>0</force_standalone>
<connect_retries>1</connect_retries>
<automatic_cleaning_factor>0</automatic_cleaning_factor>
<compress_data>1</compress_data>
<compress_tags>1</compress_tags>
<compress_threshold>20480</compress_threshold>
<compression_lib>gzip</compression_lib> <!-- Supports gzip, lzf and snappy -->
</backend_options>
</cache>
...
</global>
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祝你愉快,滿意請採納哦
㈢ 格式成NTFS時,寫入緩存策略要不要畫勾
默認都是打勾的。
緩存起的就是這個作用啊,打開緩存機制,性能肯定更高,但是緩存中的數據如果沒有及時寫迴文件,就可能導致數據丟失。
家裡供電穩定的話,每次拔出優盤前都採用安全卸載的方式,還是建議打開緩存,性能更好。
㈣ PrimoCache過期了,還有什麼好用的寫入緩存軟體
QSOFT RAMDisk Enterprise
㈤ 磁碟寫入緩存策略開還是關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開啟該功能,甚至少有磁碟碎片產生,但有優點必然有缺點,硬碟寫入緩存的知名缺點就是突然斷電的計算機,不能很好的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Win10啟用磁碟寫入緩存的方法:
1、首先按Win+X鍵,或右擊開始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設備管理器」;
2、在彈出的硬碟屬性窗口中,切換至「策略」項,勾選「啟用設備上的寫入緩存」,點擊確定即可。(如果想關閉此功能,則取消勾選即可)。
㈥ fancycache for disk 0.70怎樣使用我用來做系統緩存,軟體是英文版,我看不明白
到這里下載 中文版的
FancyCache 使用幫助
FancyCache有兩個版本:分區版和硬碟版。兩者區別僅在於前者可對每個分區設置緩存,而後者對整個硬碟設置緩存。其他在使用設置上均相同,因此本節僅以分區版為例做介紹。
用戶界面
FancyCache主用戶界面分為四部分,如下所示,
區①: 分區/硬碟列表
區②: 選定分區/硬碟的緩存設置區
區③: 選定分區/硬碟的緩存狀態區
區④: 全局內存控制和信息區
術語
Block Size: 緩存粒度。一般該值越小,可以帶來較高的性能,但同時也增大系統的額外開銷,尤其當目標分區/硬碟的容量比較大時,較小的值將大大增加系統額外分配的內存值。程序自動會根據目標分區/硬碟的容量給出建議值,用戶如果需要,可以在建議值的基礎上調整1~2檔。
Cache Size: 緩存大小(一級緩存)。一級緩存由系統內存組成,因此該值表示從系統分配的內存大小用作選定分區/硬碟的一級緩存。
Algorithm: 緩存調度演算法。即當緩存數據滿的時候,選擇何種方式丟棄舊的緩存數據,以便有空間保存新的緩存數據。
• LRU (Least Rec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調度演算法,首先丟棄最近最少被使用的數據。
• LFU (Least Frequently Used): 最近最不常用調度演算法,軟體統計數據被使用的頻率,使用頻率最低的數據首先被丟棄。
Caching Strategy: 緩存策略。根據實際應用選擇相應的緩存策略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緩存命中率。
• Read/Write: 對讀取和寫入操作均進行緩存。
• Read-Only: 僅對讀取數據進行緩存,寫入數據則不佔用緩存。
• Write-Only: 僅對寫入數據進行緩存,讀取數據則不佔用緩存。
Defer-Write: 延時寫入。當外部數據寫入緩存時,通常也需要將這些數據寫入至分區/硬碟。如果不勾選此選項,則每次收到寫入請求時,同步的將數據寫入到分區/硬碟,並等待分區/硬碟寫入完成後才完成寫入請求。這種方式和平時寫硬碟的方式一致,不必擔心突然斷電造成部分緩存數據來不及寫入硬碟,但是另一方面對寫入性能也不會有提升。當勾選此選項,也即啟用延時寫入功能時,每次收到寫入請求時,數據先寫入緩存中,並完成該寫入請求。同時緩存在後台根據演算法和用戶設置的延時時間,每隔一段時間將數據寫入到分區/硬碟。這種方式可以合並在同一地址上的多次寫入,並具有一定的數據排序功能,從而可以提升寫入性能。但另一方面,用戶需注意在突然斷電或其它應用程序導致的藍屏錯誤情況下,有部分數據可能還存在於緩存中未來得及寫入,這會造成數據丟失。
• Release After Write: 寫入後優先釋放緩存。當此項勾選時,則包含待寫數據的緩存在完成數據寫入至硬碟後,將優先被丟棄。
• No Write-Flush at Shutdown: 關機時丟棄緩寫數據。當此項勾選時,則在計算機關機時軟體將丟棄尚未寫入分區/硬碟仍在緩存中的數據。請注意此選項僅在特殊環境中使用,一般用戶請勿勾選,否則可能會造成數據丟失。
Level-2 Cache: 用戶可以使用系統未識別內存或快閃記憶體檔/SSD固態硬碟作為二級緩存。如前所述,一級緩存有系統內存組成,其讀寫性能要高於二級緩存,當然二級緩存的讀寫性能仍要比普通硬碟好。緩存數據首先保存在一級緩存中,當一級緩存滿的時候,數據將從一級緩存中轉存到二級緩存中。注: 二級緩存可能發送大量的交換數據寫入,因此對於SSD/快閃記憶體的壽命有較大影響。
• MBU (Maximum Block Usage): 此替換演算法以提供最大緩存能力為目標。當二級緩存滿負載時,二級緩存中的數據會被淘汰替換以便容納新數據。此演算法容易引起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之間頻繁的數據交換。
• LBW (Least Block Written): 此演算法以最少寫入為目標。當二級緩存滿負載時,不進行數據替換,即不再接受新數據寫入。此演算法主要用於SSD/快閃記憶體,以避免過多的寫入。注: 雖然此時二級緩存不發生數據替換,但一級緩存仍進行數據替換。
操作幫助
如何啟用系統未識別內存(32位桌面操作系統)
為使用系統未識別內存,用戶首先需要啟用系統未識別內存功能。勾選界面區④中選項 「Enable OS Invisible Memory」 ,然後程序將會顯示檢測到的未識別內存信息(IM Free/Total)。
注意事項:
• 請先檢查硬體是否支持未識別內存。通常對於Intel晶元,需要945晶元組以後。對於NVIDIA晶元,需要nForce 550晶元組以後。
• 確定操作系統已經啟用PAE支持。請參考如何啟用PAE支持。
• 不要同時使用類似可操作系統未識別內存的軟體,否則可能引起沖突。
如何啟動緩存功能
步驟1: 在區①,選擇需要被緩存的分區/硬碟;
步驟2: 在區②,設置需要的緩存配置;
步驟3: 在區②,點擊 「啟動緩存」 按鈕啟動緩存功能。如果成功,程序會在區③顯示緩存運行狀態。
緩存開啟後,無論用戶退出應用程序或重新啟動計算機,一直自動運行。因此用戶無需在計算機重啟後手動運行應用程序。
如果需停止緩存功能,點擊 「停止緩存」 按鈕。停止後,所有已緩存的數據將被清除。
如果需暫停緩存功能,點擊 「暫停緩存」 按鈕。此時,所有已緩存的數據仍保留。
如何手動將緩存數據更新到分區/硬碟
當啟用延遲寫入方式時,程序根據延時時間和其它演算法自動將緩存中的數據更新到分區/硬碟。如果有需要,用戶也可以進行手動更新。
步驟1: 在區①,選擇目標分區/硬碟;
步驟2: 在區②,點擊 「寫入緩寫數據」 按鈕,程序將仍在緩存中的數據更新到分區/硬碟。
如何查看緩存狀態和性能統計
步驟1: 在區①,選擇要查看的分區/硬碟;
步驟2: 在區③,程序顯示當前緩存運行狀態;
步驟3: 在區③,點擊 「性能監視」 按鈕查看性能統計數據。請注意統計數據在性能監視對話框打開時開始統計,在對話框退出後統計數據將清零。
上圖中,Read Hit Rate = Read Bytes (Cached) / Read Bytes (Total) * 100%,
其中,Read Bytes (Cached) 指從L1 Cache 和L2 Cache 讀取的位元組數,Read Bytes (Total) 指讀取的位元組總數,包括從Cache (L1 + L2) 和 Disk/Volume讀取的位元組數總和。這個指標反映了Cache的利用率。
㈦ APP的緩存文件到底應該存在哪
在Android手機裡面,緩存的位置分為兩類,一類是Internal Storage,即內部存儲,另外一類是External Storage,即外部存儲。比較老的手機,有一個手機內部存儲,還有一個SD卡存儲,就是分別對應這兩種存儲位置,因為以前的SD卡是可以擴展的,即可拆卸的,所以可以用是否可拆卸作為內外存儲的分類標准。但是現在最新的設備,都取消了可拆卸的SD卡,直接與機身焊接在一起,分為16G、32G版本,所以現在內外存儲的分類不再以是否可拆卸作為標准,而是以下面的幾方面作為新的標准:
內部存儲:
總是可用的
這里的文件默認是只能被你的app所訪問的。
當用戶卸載你的app的時候,系統會把internal裡面的相關文件都清除干凈。
Internal是在你想確保不被用戶與其他app所訪問的最佳存儲區域。
外部存儲:
並不總是可用的,因為用戶可以選擇把這部分作為USB存儲模式,這樣就不可以訪問了。
是大家都可以訪問的,因此保存到這里的文件是失去訪問控制許可權的。
當用戶卸載你的app時,系統僅僅會刪除external根目錄(getExternalFilesDir())下的相關文件。
External是在你不需要嚴格的訪問許可權並且你希望這些文件能夠被其他app所共享或者是允許用戶通過電腦訪問時的最佳存儲區域。
讀取內部存儲不需要許可權,但是讀取或者是寫入外部存儲需要許可權,在現版本裡面,讀許可權不進行聲明,也可以實現讀取,但是在以後版本可能會修改,所以請務必加上,如果應用需要寫入許可權,那麼只聲明寫入許可權即可,不需要再聲明讀取許可權。
下面分別說明如何獲取內外存儲的文件位置和區別。
一.保存到內部存儲的方式
getFileDir() 通過此方法可以獲取到你的APP內部存儲的文件,路徑為/data/data/pacgage_name/files.
2.getCacheDir() 通過此方法可以獲取到你的APP內部存儲的文件,路徑為/data/data/package_name/cache.
3.openFileOutput() 通過此方法,我們可以獲取到一個輸出流,輸出流的保存路徑是/data/data/package_name/files ,和getFileDir()的路徑一致.
㈧ APP頁面如何作數據緩存求教
把之前的讀取的數據
以xml的結果寫入sdcard中或者保存至本地資料庫,下次進來讀取就可以了。
㈨ 機械硬碟的寫入緩存策略到底開不開 我打開之後電腦的開機速度快了
打開,可以有助於電腦性能提高
但是這樣最好不要強行斷電重啟,可能會損傷硬碟
㈩ 看電影用什麼APP好,能緩存的,緩存不限速的
樓上說的8Rʀe.c๐m我年前就有用過,這樣的工具我已經穩定用了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