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蔣經國離世,宋美齡知道後沉默許久,一句話令人心疼不已,這是怎麼回事
與完美媽媽的形象相反,自古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將繼母的形象描繪成可怕的,甚至孩子們聽時也不會哭泣,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從純身份的角度來看,繼母實際上可能只是一個普通人的身份 ,如果她僅判斷此人是否具有身份可信賴,那麼對於擔任這一職務的婦女無疑是不公平的,我們今天談論的是這樣一個母子:宋美齡和姜景國,眾所周知,宋美齡雖然一生富裕,但一生沒有孩子,但蔣介石卻不是那樣,他實際上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姜敬國,另一個叫姜衛國。
這句話也使人感到苦惱,收起帷幕,敬拜母親的河梁,看起來悲傷和眼淚乾燥,即使孩子離開,也可以使母親的眼淚變得模糊,更何況這種生與死的分離! 只要關系足夠深,為什麼不怕孩子是他自己的呢? 繼母並不意味著這個人是一個壞人,所以當這種角色出現在我們周圍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應是拒絕,而是要看到它是誰,然後繼續思考與他相處的方法,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② 蔣經國當年在上海展開的「打虎」行動為什麼會鎩羽而歸
1948年夏秋之際,為控制通貨膨脹,推行金圓券改革,蔣經國在上海推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打虎」運動,發出「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的豪言壯語,然而最終卻鎩羽而歸。1948年的夏天,南京國民政府剛從國民大會的喧囂中平靜下來,但蔣介石高興不起來。一方面,共產黨的軍隊步步緊逼,另一方面,政府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軍費連年增長,物資嚴重匱乏。圖為1948年,百姓在排隊等待分配糧食。上海這座摩登之都,雖然在一月份經歷了「舞女風潮案」,數千名舞女走上街頭對抗政府的「禁舞令」,最後政府讓步,十里洋場舞廳里依然喧囂熱鬧。圖為上海街頭的人們,他們身後的廣告牌告訴你這里的生活彷彿一切如常。而實際上,從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上海的物價共上漲3728倍,每年平均上漲14倍。到1948年夏天,上海的經濟形勢已經嚴峻到一觸即崩的境地。圖為上海市民排隊領美國援助的糧食。為挽救經濟危機,1948年8月,國民政府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宣布發行金圓券,規定各地物價必須凍結在8月19日的水準上,不得提高,即「819防線」。金圓券改革方案主要由財政部長王雲五提出。左圖為行政院院長翁文灝,中圖為王雲五,右圖為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蔣經國被派往上海穩定物價、主持改革,他時年三十八歲。他在上海出演的這一場風風火火的大戲――史稱「上海打虎」。只不過,電閃雷鳴中華麗登台的這位主角,轉眼間,身上便滿是秋風落葉。圖為手持《幣制改革》的蔣經國。蔣經國的辦公室設在九江路中央銀行大樓三層。在每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下午,他的辦公室向民眾開放。走進他辦公室的人,有商人、婦女、勞工等等。圖為蔣經國在辦公室傾聽小商販的投訴。赴任之前,蔣經國曾對蔣介石說:「上海金融投機機關無不與黨政軍要人有密切關系,且作後盾,故將來阻力必大,非有破除情面,快刀斬亂麻之精神貫徹到底不可也。」到上海後,蔣經國又挑選一萬多名青年,組成大上海青年服務隊。在動員會上,蔣經國鼓動隊員們,對付那些抵制幣制改革的巨商、富戶、官僚,要拿出武松打虎的勇氣,所以金圓券改革又稱「打老虎」。圖為蔣經國在大上海青年服務隊成立大會上講話。蔣經國還表示:「本人此次執行政府法令,決心不折不扣,決不以私人關系而有所動搖變更。投機家不打倒,冒險家不趕走,暴發戶不消滅,上海人民是永遠不得安寧的。凡為資本家辯護的,就是資本家的走狗。」蔣經國組織了反對通貨膨脹遊行,藉此來增加民眾對他的行動的支持。畫面上,一位裝扮的奸商,正站在棺材上發表演說。棺材前張掛著一張大幅宣傳畫,畫兩旁的口號為:「誰危害金圓信用,咱們就砍他的頭。」為方便市民投訴,上海各處設立了意見箱。許多便衣警察奉命在大街小巷各商店調查違反價格者和囤積者。圖為上海市經濟警察根據舉報進入商家,檢查是否有非法囤積的情形。蔣經國本人還時常微服出巡,發現貪贓受賄的官員即嚴懲不貸,將一批批違法商人遊街示眾。8月23日和27日,蔣經國兩次指揮上海的軍警,到全市庫存房、水陸交通場所搜查。蔣經國專門設立了一個特別刑事法庭,專門懲處觸犯其收兌、限價政策的「大老虎」。米商萬墨林、紙商詹沛霖、申新紗廠老闆榮鴻元等人,都曾因違反幣制改革的規定被捕入獄。圖為上海著名商人、百萬富翁、林王公司總經理王春哲,因套購黃金外匯、參與黑市投機而被捕。蔣經國信奉這一座右銘:「我寧願看到一個家庭痛哭,而不願意看到滿街的人痛哭。」1948年9月24日,王春哲在上海被警察處決。在王的豪宅里,全家嚎啕大哭。圖為王春哲被行刑現場。在蔣經國的鐵腕之下,上海各階層將黃金、白銀和外幣兌換成金圓券。有人敷衍或藏匿就嚴懲。迫於威嚴,市民大多「主動」排隊將手中的黃金、美鈔換成金圓券。人們半個世紀的積蓄,就這么在一夜之間消失。蔣經國還抓了另一個上海灘的頭面人物,這個人的被抓跟他的打虎失敗有直接關系,他就是上海灘大佬杜月笙的三兒子、中匯銀行經理杜維屏。他被捕的罪名是「囤貨炒股」,在交易所外拋售永安紗廠股票2800股,被判8個月徒刑。圖為站在法院公審台前的杜維屏和另外三位從犯。這惹惱了杜月笙。盡管他表面上說「幣制改革,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為心所企求,經國先生執法如繩,不枉不縱,深致敬佩,何致以事涉私情,有所非議。」但事實上,杜月笙無法咽下這口氣。他將了蔣經國一軍,希望蔣一視同仁,去查揚子公司。揚子公司是什麼來頭?原來它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是蔣經國的表弟、宋美齡的外甥、孔祥熙的大兒子孔令侃。蔣經國查封了表弟的公司,孔令侃向宋美齡哭訴。宋美齡專程到滬,把兩人約到孔宅面談,蔣經國不從,表兄弟大吵一場,不歡而散。宋美齡轉而求助蔣介石。蔣當時正在北平前線主持軍事會議,被夫人緊急電召,連夜飛往上海處理家事。最後,孔令侃離開上海,轉赴紐約,交給政府600萬美元。揚子公司案成為蔣經國打虎的一大敗筆。到1948年10月6日,上海共收兌黃金114萬兩、美鈔3452萬元、港幣1100萬元、銀子96萬兩,合計價值2億美元,佔全國兌換總數的64%。豪門大戶上交金銀外匯者是少數,蔣最終拿到手的金銀,基本上來自上海普通民眾。圖為金圓券貶值,人們拿麻袋領工資。
③ 問個問題噻,為什麼蔣經國一張照片是納粹軍裝
抗戰開始前,中德關系很好,國民政府和德國官方經常來往,德國並沒有侵略中國的想法,相距也太遠,蔣經國羨慕德國經濟、軍事發展的成就,偶爾模仿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④ 蔣經國一生之中到底有幾個妻子
蔣經國一生之中只有1個妻子,即蔣方良。蔣方良出生於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堡(Екатеринбург),自幼雙親亡故,並由姐姐安娜撫養長大。
由於她的父母是前沙俄貴族,因此被當時蘇聯的領導人斯大林關入勞改營。16歲時她在烏拉爾重型機械廠認識了被懷疑是美國間諜而被拘留的尼古拉·伊利札洛夫(即蔣經國),並在兩年後的1935年3月15日結婚。
1935年12月他們的兒子蔣孝文出生。1938年又添了女兒蔣孝章。1945年,蔣方良生下次子蔣孝武。1948年,三子蔣孝勇誕生。
(4)蔣經國訪問美國的照片擴展閱讀:
1978年蔣經國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蔣方良從當年的副廠長夫人,成為台灣的「第一夫人」。但是在生活上,蔣方良一直保持著低調,她鮮少在媒體露面,台灣百姓對她極為陌生。
她與一位平凡無怨的主婦毫無不同,當丈夫經常加班或出差時,她只管把家庭照料好,雖有傭人,卻常親自動手洗窗簾。蔣方良和蔣經國一樣,生活上不改當年在烏拉山區的簡朴習慣。1988年蔣經國逝去之後,打擊接踵而至,三個兒子的相繼過世。
1989年,因糖尿病長年卧病在床的長子孝文,患咽喉癌過世。1991年,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次子孝武突然暴斃。1996年在12月的酷寒中,蔣孝勇在病房與母親永別。2000年,與蔣方良親如姊妹的傭人「阿寶姐」,在服侍蔣方良五十多年後,回到大陸定居,蔣方良為此情緒低落。
她的女兒蔣孝章則長年定居美國。眾所同情的,蔣方良是一位痀僂孤寂的孀婦,似乎只有在1992年當她接見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正、副市長,才是她神情最開心的一天。
網路-蔣經國
⑤ 蔣經國不讓他的後代從政
是的,1985年12月15日蔣經國向「國民大會」發表講話時,他更是明白地針對在他身後是否有蔣家人出現主政的問題,回答說:「既不能,也不會。」
1978年3月,年近古稀的蔣經國出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成功地「子承父業」。而他培養接班人的計劃,已早早開始。蔣經國有3個兒子,長子蔣孝文,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蔣孝文從小被嬌生慣養,是出名的紈絝子弟、不良少年。
在蔣家三公子中,蔣孝武是最被看好的。他生性沉穩,年少時很少惹是生非,因此深得蔣介石父子的歡心。當年,蔣介石滿懷希望這個孫子能夠進入軍界,掌握軍權,所以給他取名孝武。為了讓他接受正規的軍事化教育,蔣介石還把他送到德國,後來因為蔣孝武對軍事不感興趣,又轉學政治。
蔣經國對蔣孝武的培養路數,一開始就基本是對蔣介石培養他路數的復制。蔣經國從1976年起便讓蔣孝武進入情報部門,之後使其擔任多個部門要職,涉足了黨務、軍特、宣傳等重要系統。並且,為了不使兄弟爭權,蔣經國沒讓三子蔣孝勇涉足政界,而是安排他進入商界。
在接班的問題上,蔣孝武也曾躊躇滿志,甚至在形象設計上也很費心思。蔣孝武遺傳了母親蔣方良的黃發藍眼,但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具備「炎黃子孫」的血統,他把頭發染成了黑色,同時,他還讓專家特地設計了一種隱形眼鏡,只要戴上它,眼睛就變成了黑色。這樣,在接「中國人」的班時,就不會顯得不倫不類。
當然,蔣孝武也不是沒有「缺點」。蔣孝武的私生活比較放縱,緋聞很多。1968年8月,正在德國留學的蔣孝武與年僅17歲的瑞士籍華裔姑娘汪長詩邂逅相遇,半年後兩人即在美國結婚,並生下一兒友松、一女友蘭。但很快,汪長詩察覺丈夫身邊時有女影星出沒。於是,爭吵隨之蜂起。
在汪長詩離家出走以後,蔣家所有人都極力挽回汪長詩。而結婚7年的蔣孝武與汪長詩,最終選擇了離異。此事曾使得蔣孝武在蔣經國心目中的地位跌落谷底。在蔣經國的想法里,一個連家裡都擺不平的孩子,有什麼資格談接班?
為使蔣三世接班,蔣經國開始重用既無個人班底又對蔣家絕對忠誠的第三代人物,如陳履安、宋楚瑜、連戰等人,目的就是讓他們逐步抓到實權,以便為蔣孝武接班護航保駕。然而,「江南命案」的發生直接導致蔣經國傳子部署失控。
江南(原名劉宜良)曾是《台灣日報》記者,後以《台灣日報》特派員身份來到美國,並加入美籍。在美國期間,江南開始撰寫《蔣經國傳》並在洛杉磯《論壇報》上連載,書中透露了蔣家的不少「秘辛」,令蔣經國惱羞成怒。
1984年10月15日,江南在舊金山遭槍殺。美國警方迅速破案,查明刺客是「竹聯幫」幫主陳啟禮等3人,他們是按照台灣當局「特工」部門的指示行事。當時,陳啟禮留給「白狼」張安樂一卷保命錄音帶。張安樂攜帶錄音帶,在洛杉磯公示:「江南案」幕後另有指使者。
多年後,張安樂透露,當時要救兄弟,也要顧全大局,就把矛頭對准了蔣孝武,讓他替父受過。頓時,蔣經國和台灣當局在國際上名聲掃地,美國人的態度也對蔣經國造成了強大壓力。
蔣經國只好將蔣孝武「流放」到新加坡任「商務代表」,請好友李光耀代為看管。蔣孝武從此淡出政壇,蔣經國的接班人計劃也就徹底破產了。
「江南命案」的發生,使蔣經國認識到,弄不好他會被後世戴上一頂「獨裁暴君」的帽子。同時,對維系蔣氏獨裁統治極為不利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台灣經濟、文化的高度外向性。在一個小而准開放的社會,獨裁統治面臨巨大的國際道德非議。
為了挽救蔣家政權可能大權旁落的危局,宋美齡在「江南命案」發生後不久從美國飛回台灣,企圖對重病纏身的蔣經國正在台灣實施的「返憲改革」游說國民黨元老派人物,力求對蔣經國提供幫助,並為蔣氏政權將要結束前夕可能發生的交班障礙就近指點運籌。
但是,宋美齡縱有良苦用心,蔣經國卻無意採納。「江南事件」後的台灣政局早已不允許蔣經國再做「傳子」之夢。
1985年8月16日,蔣經國在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時,特別聲明:「台灣領袖將依法選舉產生,從未考慮由蔣家人士繼任。」從此,蔣家王朝的「世襲」制幻滅,民主憲政之門已經打開,台灣開始走上民主之路。
(5)蔣經國訪問美國的照片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蔣經國是蔣介石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20年,蔣經國就學於上海有名的萬竹小學。當時,蔣介石正追隨孫中山在粵工作,就委託在上海經商的陳果夫對蔣經國予以照料。
1925年10月,蔣經國赴蘇聯留學,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加入蘇聯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公開反共反蘇,使十七歲的蔣經國被貶到西伯利亞當列兵。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蔣經國發表聲明,聲討蔣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寧格勒托瑪卡紅軍軍校學習。1935年,蔣經國在蘇聯與礦場女工芬娜結合,芬娜後來改名叫蔣方良。
1936年1月,蔣經國在蘇聯《真理報》發表譴責蔣介石的公開信。第二年,在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他被獲准回國。從1925年10月留學,到1937年回國,蔣經國在蘇聯一共生活了12個年頭。
回國以後,他的父親蔣介石先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鄉,讀《孟子》、《曾文正公(曾國藩)家書》這類的古書,叫他「補課」和「洗腦筋」,還叫他閱讀《總理全集》和《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這類的書。
上海淪陷以後,蔣經國先在南昌做些一般的工作,1938年,被任命為贛縣縣長。1939年以後,他曾經歷任江西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區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護團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員等職,但一直未取得什麼成績。
1944年1月,蔣經國擔任了三青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並在這年10月參與了其父蔣介石發起的10萬青年從軍運動,任青年軍總政治部主任。
1945年春天,蔣經國跟隨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行政院長」宋子文赴蘇聯談判,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蔣經國被任命為東北行營外交特派員。此後,他一直控制「三青團」,成為國民黨一個派系的首腦,是他父親的得力助手。
1949年1月,蔣介石宣告「下野」以後,蔣經國陪著父親退居溪口,後來在成都登機飛往台灣。在台灣他曾歷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台灣國民黨「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部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職。蔣介石病逝以後,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台灣第六任「總統」。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蔣經國病逝以後,台灣成立了「蔣經國治喪委員會」,1月30日舉行了遺體大殮儀式,後將遺體安放於桃園縣大溪鎮,准備將來運回大陸安葬。
大陸領導人對蔣經國的不幸逝世深表哀悼,並在1月14日發表了談話,肯定了蔣經國先生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灣獨立」,主張國家統一,表示要向歷史作出交待,並為兩岸關系的緩和作出一定的努力這一系列行動。
中共中央以及有關人士和蔣經國在大陸的親屬都向台北發去了唁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蔣經國
⑥ 1978年美國宣布將與中華民國斷交是因為什麼呢
1978年美國宣布將與中華民國斷交是因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
美國政府決定1979年1月1日起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系」。蔣經國在1978年5月就任「總統」時,已知道美國總統卡特在當天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與中國外交部長黃華舉行建交會談。蔣經國在接見美國記者訪問時,重申台灣從不承認《上海公報》的有效性,「忠告」美國應考慮什麼「與台灣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6)蔣經國訪問美國的照片擴展閱讀:
斷交後,蔣經國對外發表聲明,譴責「美國背信毀約」。隨後,蔣經國召開國民黨中常會緊急會議,宣告台美「斷交「,並採取如下措施:
(一)軍事部門全面戒備以防不測;
(二)「行政院經建會」會同「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採取相應措施以維持經濟穩定。
(三)原定於年底舉行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延期舉行,即日起停止各種競選活動。
⑦ 蔣經國的孔雀東南飛計劃是怎麼回事,這段歷史怎麼回事
蔣經國的孔雀東南飛計劃是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的故事情節,真實歷史原型是蔣經國的幣制改革計劃。
1948年,國民黨軍事戰場節節失敗,在經濟戰線也瀕臨崩潰。在這種情勢下,蔣經國臨危受命,去執行「撲滅奸商污吏,肅清腐惡勢力,貫徹新經濟政策」的「救國大任」。
可打掉杜月笙兒子之後,杜月笙公開表示,支持蔣經國打老虎,但是有本事就打揚子公司。蔣經國也滿口應承。結果,就是揚子公司,直接導致蔣經國打虎失敗。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蔣經國的「孔雀東南飛」行動命何其滄與方步亭推行幣制改革,目的是從人民手中掠奪黃金白銀外匯,蔣經國密令方孟敖執行「孔雀東南飛」行動,負責將掠奪來的黃金白銀外匯運往台灣。
中共中央為了和平解放北平,進一步和平解放全中國的更多城市,答應傅作義將軍和談要求,讓方孟敖執行新的命令,讓方孟敖及其飛行大隊運走了國民黨在北平金庫的黃金白銀外匯 。
(7)蔣經國訪問美國的照片擴展閱讀
1949年1月,蔣介石宣告「下野」以後,蔣經國陪著父親退居溪口,後來在成都登機飛往台灣。
在台灣他曾歷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台灣國民黨「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部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職。蔣介石病逝以後,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台灣第六任「總統」。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蔣經國病逝以後,台灣成立了「蔣經國治喪委員會」,1988年1月30日舉行了遺體大殮儀式,後將遺體安放於桃園縣大溪鎮。
⑧ 找一張照片,是張學良,蔣經國還有另外一個人坐在桌子前面的合影
姓名:王新衡 生卒:1908— 描述:亞洲水泥公司董事長 籍貫:浙江省慈溪 (1908--1987) 浙江慈溪人。早年曾被國民黨選派至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與蔣經國同學。返國後投身國民黨軍政界,初在南京創辦蘇俄評論社,出版《蘇俄評論》月刊,嗣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訓研究班指導員、處長。 抗戰期間任軍統香港特別區少將區長、行政院上海市統一委員會秘書長等職。抗戰勝利後曾任保密局上海站站長,後任"立法委員"。 1949年去台,曾任國民黨南方執行部主任委員。後轉入企業界,歷任亞洲水泥公司董事長、遠東紡織公司常務董事。
⑨ 蔣經國為什麼被認為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
1960年年代,台灣經濟穩定累積成長,在有力的政治與社會條件中,技術官僚得以發揮最大的才幹,加上國際資本和技術幾次轉移,台灣成為有效率的接納者。到了1960年代末期,赤貧人口大幅降低,許多台灣大學生畢業後就往美國跑,人民的生活已達小康的水平,唱歌,跳舞,打保齡球的娛樂活動如雨後春筍。如果說美國人努力影響蔣經國的看法,他們顯然沒有白費功夫,蔣經國幾次訪問美國,眼見美國生產力的強大,印象十分深刻。美國式的管理不是從上而下的教育和指令,而是法治文化中的契約精神,在這種遵守公共約定的自覺中,人人追求創新,力爭上游。這種現象對於一向習慣於蘇聯式思辨的蔣經國而言,確實耳目一新。此外,最具說服力的仍然是發展的 事實本身,在美國受教育的知識菁英開始發揮影響力,他們根據所學結合台灣的情形所制定的發展方案,確實行之有效,使得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社會財富累積迅速。這樣的成果使得任何人都不得不重視美式管理背後的思維邏輯,一開始是經濟的,接著便是政治的。
⑩ 蔣經國上海打老虎」的經過 民國為什麼失敗了
1948年5月,國民黨崩潰之勢已成,前線潰不成軍,後方動盪不定,蔣介石卻仍然掙扎,派蔣經國為經濟督導員,坐鎮上海,由宣鐵吾配合,希望消滅貪污,穩定物價,安定民心,以利前方。
蔣經國到上海後,在外灘中央銀行二樓辦公。此時和蔣過從最密的人,除宣鐵吾外,還有王新衡。王當時是保密局上海站站長、上海市政府參事。蔣經國到上海後, 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一再宣稱,要鎮壓奸商,抑平物價。宣鐵吾為了配合,即在警備司令部成立經濟緝查機構,專門緝捕奸商。蔣經國和宣鐵吾的行動,對杜月笙無異於當頭一棒,因為杜對於金鈔外匯黑市、股票漲落和糧價升降等,是一隻無形中的巨大黑手。
杜月笙的中匯銀行,由兒子杜維屏任經理。杜看到蔣經國、宣鐵吾來勢兇猛,就計劃將港幣45萬元,私自套匯外流。此事被王新衡知道,就悄悄報告了蔣經國。蔣 大為震怒,立即下令逮捕杜維屏,扣押在市警察局看守所內。王新衡是一位十分圓滑的兩面人物,他既和蔣經國莫逆,又不想得罪杜月笙,故在杜維屏既將被扣時,又通風給杜,叫杜注意。這樣一來,嚇得杜對45萬港幣一時未敢下手。但事後,杜系的中匯銀行和通商銀行,還是漏夜趕造帳冊,化整為零,零零碎碎地私套到香港,杜維屏被扣,當時務報以通欄標題報道,杜月笙威風掃地,在驚恐中曾一度避往香港。從表面上看,經此一擊,金鈔黑市的確下降許多。蔣經國覺得初戰勝利,十分得意;但漸漸就感到事情棘手,因為「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找不到杜維屏套匯的罪證,就只可「雷聲大,雨點斜,最後將杜交保釋放了事。
此外,蔣經國和宣鐵吾還辦了以下這些和杜月笙多少有關的事:
一、嚴格按金圓券實行限價。蔣經國規定,凡一切商品的零售價格,全部凍結;商店不得轉移,不得拒售,必須開門應市。但這確是個非常不徹底的治標辦法。奸商囤積居奇,可說無孔不入,光靠軍警力量,查不勝查,抄不勝抄,而門市商品則立即被搶購一空。未及一月,全上海開著的幾乎全部是空店。資本家、店老闆和老百姓都怨聲載道,這個限價政策也就只好告終。
二、在扣押杜維屏的同時,蔣經國和宣鐵吾也對興風作浪的證券大樓和金鈔黑市實行鎮壓,其中有名的一件就是逮捕「楊家將」。所謂「楊家將」,是指控制場外股票金鈔黑市交易的楊長和、楊長仙和楊長庚三人,他們的綽號叫做「場外亨鼠牌」,意思是一群機警精明的「大亨老鼠」。「楊家將」也是直接或間接受到杜月笙的控制和影響的,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對杜的打擊。但不到一月,隨著限價政策的失敗,蔣經國自認倒霉,就將「楊家將」交保釋放。一場大公案,就此不了了之。
三、蔣經國和宣鐵吾還曾集中力量,打擊過孔氏豪門的「揚子公司」。宣鐵吾利用他控制的《大眾夜報》,以頭版頭條新聞,揭露「揚子公司」私套外匯的大案,還刊出了孔令侃的照片。但孔令侃畢竟不是杜維屏,蔣經國只是虛張聲勢,未敢下手。就在1948年10月初蔣介石到上海時,孔令侃和孔二小姐就親自向宋美齡哭訴告狀。當時蔣介石的心情正十分沮喪,因沈陽剛剛解放,廖耀湘和范漢傑兵團在遼西走廊全軍覆滅。國民黨已經盡失關外。在東平路官邸,蔣介石大發脾氣,命令封閉《大眾夜報》(同時封閉的還有吳紹澍的《正言報》),並當面斥責宣鐵吾,說宣周圍有共產黨。其實,在《大眾夜報》並無地下黨。
蔣經國到底敗給了誰?
問題不在於抓了誰,而在於任何人都無法和經濟規律抗衡,缺乏物資供應,因為行政命令壓制住的物價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金圓券發行僅15天,漢口、重慶和廣州的物價就分別上漲了21%、40%和83%,唯獨上海因為蔣公子的存在,還能勉強維系。另一方面,南京政府希望美國能提供5億美元貸款幫助穩定金圓券,就如當初國民政府在抗戰前發行法幣那樣。但此時杜魯門政府已經拋棄了蔣介石,根本不可能有金融貸款。
10月8日,蔣介石從北平飛回上海,宋美齡跟他說了什麼外人無從得知,但蔣介石和蔣經國談過後,事情就悄然變化了。第二天,上海警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揚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資均已向社會局登記」。最後,孔令侃離開上海,轉赴紐約,交給政府600萬美元,和杜家有關的永安公司以低於成本1/4的價格拋售了一批棉花,杜維屏便回了家。從表面看這些「大老虎」都向蔣經國低頭,但物價最終還是狂飆突進,限價令在11月1日轟然倒塌。
經國打虎,以失敗告終,但他不是輸給老虎,而是敗給一隻看不見的手。就如《蔣經國傳》里說的那樣:「由於上海以外地區物價迅速攀升,商人和民眾擁入城裡,買盡一切商品、物資。雖然當年秋天浙江、江蘇省穀物大豐收,上海卻嚴重缺糧。原料也一樣缺乏,生產商遂停止生產。」一年之後,1949年11月,坐鎮上海的陳雲給各地密發12道指令,命令全國的棉花紗布向城市集中,長江中游的集中到漢口,西北地區的集中至西安,華北的紗布集中津京。
接下來是糧食,陳雲從11月開始命令東北每天往京津地區運糧食1000萬斤,從四川徵集4億斤糧食援助上海,另外向國外增購4億斤大米。內外夾擊之下,以上海為首的投機商沒法抵禦全國集中的物資,面紗和糧食的價格開始跳水,上海投機商終於被接替南京政府的共產黨人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