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詩人艾青青少年生活訪問記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詩人艾青青少年生活訪問記

發布時間: 2022-06-10 05:55:35

Ⅰ 求艾青的生平事跡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發表於1933年,這首詩奠定了他詩歌的基本藝術特徵和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作品被譯成幾十種文字,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湛江,夾竹桃》等詩集。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他出版的詩集有《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陽》《獻給鄉村的詩》《反法西斯》《曠野》《黎明的通知》《雪裡鑽》等,詠嘆民族命運,呈現出憂郁、感傷逐漸轉向悲壯、高昂的詩風。在詩學上受凡爾哈侖等外國現代詩人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他直接表現新生活及建設者的詩作,疏離已有的藝術個性,顯得平淡,但保持著原有詩思的格局。取材域外的《維也納》《南美洲旅行》《大西洋》等,寫實與象徵互滲,想像和感受獨到,為當時的出類撥萃之作。

20世紀70年代末復出後,他詩思如涌,《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等屬精心構撰的長詩,大量篇什短小精悍,主題接續三四十年代渴求光明、真理的情思線索,並有大幅度延伸,更為深沉、凝重、睿智,注重在具體物象中把握超越物象的意蘊,走向象徵。

(1)詩人艾青青少年生活訪問記擴展閱讀:

創作特點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

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參考資料:網路-艾青

Ⅱ 詩人艾青的生平事跡

看艾青傳。

Ⅲ 詩人艾青的資料和生平著作

生平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 中國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筆名林壁、克阿等。浙江金華人。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縣畈田蔣村的一個封建家庭。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29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北風》、《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黎明的通知》、《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後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等二百餘首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這是我國詩人得到的第一個國外文學藝術的最高級大獎。其詩作《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詩集)1936,上海群眾雜志公司
《北方》(詩集)1939(自費印出);1942,文生
《他死在第二次》(詩集)1939,上雜
《向太陽》(長詩)1940,海燕
《曠野》(詩集)1940,生活
《詩論》(理論)1941,桂林三戶出版社
《反法西斯》(詩集)1943,華北書店;1946,讀書
《吳滿有》(長詩)1943,新華書店;1946,作家書屋
《黎明的通知》(詩集)1943,文化供應社
《願春天早點來》(詩集)1944,桂林詩藝出版社
《雪裡鑽》(詩集)t944,新群
《獻給鄉村的詩》(詩集)1945,北門
《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理論)1947,香港海洋書屋
《走向勝利》(詩集)1950,文化工作社
《新文藝論集》1950,群益
《歡呼集》(詩集)1950,北京新華書店;1952,人文
《艾青選集》1951,開明
《新詩論》1952,天下
《寶石的紅星》(詩集)1953,人文
《艾青詩選》1955,人文
《黑鰻》(長詩)1955,作家
《春天》(詩集)1956,人文
《海岬上》(詩集)1957,作家
《蘇長福的故事》(報告文學)署名納雍,1960,新疆人民
《歸來的歌(詩集)1980,四川人民
《艾育敘事詩選》1980,廣東人民,1984,花城
《海戀花》(散文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選集》1980,香港文學研究社
《彩色的詩》(詩集)198O,江蘇人民
《抒情詩選一百首》1980,香港時代圖書公司
《艾青詩選》1982,外文
《艾青談詩》(理論)1982,花城
《落時集》(詩集)1982,浙江人民
《艾青抒情詩選》1983,文聯
《雪蓮》(詩集)1983,黑龍江人民
《域外集》(詩集)1983,花山
《艾青》(綜合集)1983,人文
《艾青短詩選》1984,花城
《綠洲筆記》(散文集)1984,四川人民
《啟明星》(詩集)1984,百花
《艾青論創作》1985,上海文藝
《艾青選集》(1——3冊)1986,四川文藝
《艾青詩選》1997,人文

Ⅳ 艾青是一個什麼樣的詩人

艾青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

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

(4)詩人艾青青少年生活訪問記擴展閱讀:

1、偉大的抗日戰爭為詩歌創作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艾青隨之擴大了政治視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創作的長詩《向太陽》和《火把》,以磅礴的氣勢表現了中華民族所煥發出的振奮精神和英雄氣概。(張同吾評)

2、艾青對現代詩內容和形式審美標準的探討,大大推動了中國新詩的規范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國作家網評)

3、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詩壇,他作品深沉而憂郁的抒情風格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注意。

抗戰爆發後,艾青事實上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稱之為"艾青的時代",他的創作不僅開了一代詩風,而且深刻影響了這一時期乃至40年代後期的詩界。(中國網評)

Ⅳ 艾青簡介

艾青,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筆名的由來
版本①
他在1933年寫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詩,當他將蔣字的「艹」字頭寫下後就停了筆,他想起蔣介石背叛革命,共產黨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國民黨監獄受盡苦難,他恥於與蔣介石同姓,為了報復蔣介石,便信手在「艹」字頭下面打了個「乂」,這恰好是一個「艾」字,於是便以「艾」為姓。又因為艾青生於十二月,剛好農村裡面十二月是青的季節,「海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於是艾青就這樣成了他的筆名。之後「艾青」這個名字轟動全國,家喻戶曉,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版本②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艾青正在法國留學。他同許多留法的中國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視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館住宿登記時,旅館人員問他的姓名,艾青說叫蔣海澄,對方誤聽為「蔣介石」,便馬上嚷嚷開了。艾青一氣之下,就在「蔣」的草字頭下面打了一個「×」,又取「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在住宿登記時填上「艾青」。此後,這名字一直沿用下來了。(另有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主要作品
作品列表
《大堰河——我的保姆》(詩集)1936,上海群眾雜志公司
艾青作品
《我愛這土地》 (詩集) 1938.11.17
《北方》(詩集)1939(自費印出);1942,文生
《他死在第二次》(詩集)1939,上雜
《向太陽》(長詩)1940,海燕讀書
《吳滿有》(長詩)1943,新華書店;1946,作家書屋
《黎明的通知》(詩集)1943,文化供應社
《願春天早點來》(詩集)1944,桂林詩藝出版社
《雪裡鑽》(詩集)1944,新群
《獻給鄉村的詩》(詩集)1945,北門
《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理論)1947,香港海洋書屋
《走向勝利》(詩集)1950,文化工作社
《新文藝論集》1950,群益
《歡呼集》(詩集)1950,北京新華書店;1952,人文
《艾青選集》1951,開明
《新詩論》1952,天下
《寶石的紅星》(詩集)1953,人文
《艾青詩選》1955,人文
《黑鰻》(長詩)1955,作家
《春天》(詩集)1956,人文
《海岬上》(詩集)1957,作家
《蘇長福的故事》(報告文學)署名納雍,1960,新疆人民
《歸來的歌》(詩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敘事詩選》1980,廣東人民,1984,花城
《海戀花》(散文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選集》1980,香港文學研究社
《彩色的詩》(詩集)1980,江蘇人民
《抒情詩選一百首》1980,香港時代圖書公司
《艾青詩選》1982,外文
《艾青談詩》(理論)1982,花城
《落時集》(詩集)1982,浙江人民
《艾青抒情詩選》1983,文聯
《雪蓮》(詩集)1983,黑龍江人民
《域外集》(詩集)1983,花山
《艾青》(綜合集)1983,人文
《艾青短詩選》1984,花城
《綠洲筆記》(散文集)1984,四川人民
《啟明星》(詩集)1984,百花
《艾青論創作》1985,上海文藝
《艾青選集》(1-3冊)1986,四川文藝
《艾青詩選》1997,人文
《我的思念是圓的》
《下雪的早晨》
《春》
《太陽的話》選入語文人教版六年級第六單元
《我愛這土地》選入2007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課
《樹》
《大堰河——我的保姆》選入語文人教版八年級第5課

Ⅵ 有關寫艾青的詩和人生簡介

艾青
【艾青】

[簡明介紹]

(1910—1996)中國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華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後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等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

[詳細介紹]

艾青,近代著名文學家,詩人(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29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1932年創作第一首詩《會合》,此詩以筆名「莪伽」發表於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並組織春地畫社。7月,被捕入獄,在獄中翻譯凡爾哈侖的詩作並創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著創作了《蘆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經保釋出獄。1937年抗戰爆發後到武漢,寫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區,創作了《北方》等著名詩篇。同年到桂林,任《廣西日報》副刊編輯,又與戴望舒合辦詩刊《頂點》,此間較重要作品有《詩論》。

1940年到重慶任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工作。此時代表作有《向太陽》等。1944年獲模範工作者獎狀,並加人中國共產黨。

1945年10月隨華北文藝工作團到張家口,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領導工作,寫有《布穀鳥》等詩。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龍江農墾農場勞動,1959年轉到新疆石河子墾區。1979年徹底乎反後,寫下《歸來的歌》、《光的贊歌》等大量詩歌。

從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建國後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著作書目:

艾青簡介

艾青,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1928年就讀於杭州 西湖藝術學院,次年留學法國。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不久被捕, 在獄中開始寫詩,以《大 堰 河——我的保姆》一詩成名。

1937年後輾轉於武漢、山西、桂林、重慶等地,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到延安,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主編《詩刊》。1949年後任《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1957年被錯 劃為右派,到黑龍江、新疆等地勞動。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年10 月後重新獲得寫作權利,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副會長, 被法國授予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詩作者把個人的悲歡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難 與命運之中,表現出對光明的熱烈嚮往與追求,富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感情深摯,風格獨特,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推動一代詩風的重要詩人。

著有詩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陽》、《歸來的歌》等,論文集有 《詩論》、《艾青談詩》等。

《大堰河——我的保姆》(詩集)1936,上海群眾雜志公司

《北方》(詩集)1939(自費印出);1942,文生

《他死在第二次》(詩集)1939,上雜

《向太陽》(長詩)1940,海燕

《曠野》(詩集)1940,生活

《詩論》(理論)1941,桂林三戶出版社

《反法西斯》(詩集)1943,華北書店;1946,讀書

《吳滿有》(長詩)1943,新華書店;1946,作家書屋

《黎明的通知》(詩集)1943,文化供應社

《願春天早點來》(詩集)1944,桂林詩藝出版社

《雪裡鑽》(詩集)t944,新群

《獻給鄉村的詩》(詩集)1945,北門

《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理論)1947,香港海洋書屋

《走向勝利》(詩集)1950,文化工作社

《新文藝論集》1950,群益

《歡呼集》(詩集)1950,北京新華書店;1952,人文

《艾青選集》1951,開明

《新詩論》1952,天下

《寶石的紅星》(詩集)1953,人文

《艾青詩選》1955,人文

《黑鰻》(長詩)1955,作家

《春天》(詩集)1956,人文

《海岬上》(詩集)1957,作家

《蘇長福的故事》(報告文學)署名納雍,1960,新疆人民

《歸來的歌(詩集)198O,四川人民

《艾育敘事詩選》198O,廣東人民,1984,花城

《海戀花》(散文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選集》1980,香港文學研究社

《彩色的詩》(詩集)198O,江蘇人民

《抒情詩選一百首》1980,香港時代圖書公司

《艾青詩選》1982,外文

《艾青談詩》(理論)1982,花城

《落時集》(詩集)1982,浙江人民

《艾青抒情詩選》1983,文聯

《雪蓮》(詩集)1983,黑龍江人民

《域外集》(詩集)1983,花山

《艾青》(綜合集)1983,人文

《艾青短詩選》1984,花城

《綠洲筆記》(散文集)1984,四川人民

《啟明星》(詩集)1984,百花

《艾青論創作》1985,上海文藝

《艾青選集》(1——3冊)1986,四川文藝

Ⅶ 全國中小學首屆艾青詩歌

首屆艾青詩歌獎全國中小學詩歌大賽獲獎名單
為了紀念中國二十世紀偉大的詩人艾青,弘揚艾青精神,鼓勵全國中小學生創作優秀詩歌作品,促進學校文學社團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推動校園文學繁榮與發展。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雜志、中共浙江省金華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首屆全國中小學艾青詩歌獎評選活動。獲獎名單具體如下:
中學組

一等獎

時光老去,愛不老 磐安縣實驗初中803班 胡張可 曹英嬌
粘貼母愛 磐安縣實驗初中705班 施依靜 蔡碧雲
愛是什麼 磐安縣實驗初中709班 朱勁航 盧紅星
母愛 磐安縣實驗初中709班 陳晶丹 盧紅星
夜晚那聲無聲雨 磐安縣實驗初中710班 韋 伊 盧紅星
輕輕地,那一下啄咬 磐安縣實驗初中803班 王海容 曹英嬌
愛是什麼 磐安縣實驗初中809班 馬璐瑤 張黎萍

二等獎

蒲公英的萌發 磐安縣實驗初中809班 葛曉雅 張黎萍

三等獎

媽媽的愛 磐安縣實驗初中706班 董 赫 蔡碧雲
小苗變大樹 磐安縣實驗初中709班 陳燁琳 盧紅星
親情 磐安縣實驗初中709班 傅丹丹 盧紅星
訴說母愛 磐安縣實驗初中711班 倪應柯 應青霞
愛,回眸 磐安縣實驗初中704班 汪逸杭 胡波良
愛 磐安縣實驗初中704班 周康強 胡波良
母愛,不曾記憶 磐安縣實驗初中704班 周依釩 胡波良
樹與葉 磐安縣實驗初中705班 厲卓婭 蔡碧雲
愛,從未離開 磐安縣實驗初中701班 孔一鳴 張冠玉
愛的藏身 磐安縣實驗初中702班 應嘉璐 張冠玉

(請採納!)

Ⅷ 中國詩人艾青的人生經歷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

1928年就讀於杭州 西湖藝術學院,次年留學法國。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不久被捕, 在獄中開始寫詩,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成名。

1937年後輾轉於武漢、山西、桂林、重慶等地,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到延安,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主編《詩刊》。1949年後任《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

1957年被錯 劃為右派,到黑龍江、新疆等地勞動。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年10 月後重新獲得寫作權利,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副會長, 被法國授予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

(8)詩人艾青青少年生活訪問記擴展閱讀:

創作特點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

參考資料:網路-艾青

Ⅸ 艾青詩選讀書筆記怎麼寫

我很喜歡艾青的現代詩,總覺得那些充滿滄桑的文字讓人讀起來熱血沸騰,任時光荏苒,「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在記憶的隧道里永存。
讀著《北方》,彷彿已經置身於蒼茫的北地,厚重黃土地給我帶來的一種濃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無垠的荒漠上,望著遠處從塞外吹來的無情的沙漠風肆虐地蹂躪著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風並不刺骨,卻給人帶來寒徹心扉的冰涼,遠處的村莊,上坡,河岸,頹垣等都在呻吟,感嘆著這個時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臉上的無奈,那種從心底深處流露出的悲痛和對光明的熱切的渴望。作者的筆尖帶我見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與災難,見到了在敵軍鐵騎的踐踏下奄奄一息的民眾,也讓我看見了他的濃郁的愛國情,盡管這片北地上到處都是抱怨與痛苦,可是這是我們祖先經過五千年的時間的歷練給我們留下的,這片土地上不僅有他們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而且有他們那無私的博大的愛,「我愛這悲哀的國土,古老的國土啊,這國土養育了,那為我所愛的,世界上最艱苦,與最古老的種族」,雖然只是簡短的文字,可卻也深深震撼著我,這片土地為我所愛,因為它承載的是中國千萬民眾的信念,承載的遠方的未知的卻一定會出現的曙光。
讀完《艾青詩選》,我真正認識到了一個「用生命為祖國頌唱」的艾青,「一生關心勞動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的寫照,更多的是關於那個時代的思考以及我現在生活的思考,我會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說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會找尋近期的「盼望」,盼望著我以後理想生活的到達。

Ⅹ 艾青是一個什麼樣的詩人

艾青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

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