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跟黑鷹計劃一樣類型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深入敵後》Behind Enemy Lines
編劇:大衛·維洛茲David Veloz
扎克·潘Zak Penn
導演:約翰·摩爾John Moore
主演:歐文·威爾遜Owen Wilson
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
級別:PG-13
類型:動作/戰爭
發行:20世紀福克斯公司
上映:2001年11月30日全美公映
劇情
有能力、有干勁的年輕上尉克里斯(歐文·威爾遜)出發執行他復員前的最後一次任務。他和隊友兼好友邁克飛越波斯尼亞上空,按慣例進行地面拍照時,不幸被擊落。正在克里斯發出呼救信號時,邁克被塞族秘密軍事領袖殺害了。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無意中發現了被塞族屠殺的穆族人的大片墓地。他意識到自己和邁克在飛機上一定無意中拍到了這個秘密,這也是他們被擊落、邁克被謀殺的真正原因。
美軍指揮官瑞格特上將(吉恩·哈克曼)希望盡一切力量拯救克里斯,但卻受到北約司令官出於政治考慮的阻撓。時間一點點過去,克里斯的情況越來越危急,瑞格特決定孤注一擲。
幕後
影片首映禮已於11月17日在北島海軍空軍基地舉行。主演歐文·威爾遜很特別地乘坐一架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斗/攻擊機出席了有關活動。觸發《深入敵後》編劇靈感的是一樁真實事件:1995年,美國空軍飛行員Scott O'Grady駕駛的飛機在波斯尼亞被擊落,Scott被成功營救。
自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成功後,類似題材的影片陸續涌現。僅這個冬天,就會有《深入敵後》和《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兩部片上映。後者講述的是1993年美軍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一次行動。在那次行動中,有18名美軍陣亡,其中大多數是為保護同伴遺體而犧牲的。
兩部影片都由真正的現役美軍做群眾演員,其中包括目前正在阿富汗參與戰斗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的官兵和黑鷹直升機駕駛員(其中一架在阿富汗墜毀,駕駛員獲救)。
與以往完全炫耀美軍的英雄主義不同,這兩部片的製片和編導在歌頌的同時,也加入了他們對於靠武力解決爭端的危險和不確定性的思考,自覺到美國人對世界事物有時不免天真、有時又充滿偏見的態度。例如,在《深入敵後》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當瑞格特上將要求派更多的士兵投入救援克里斯的行動時,一位北約的法國將領擔憂這樣的行動會影響到處境微妙的和談進程,因而責備瑞格特:「你們美國人就關心美國人的命……從來不考慮可能造成的後果。」
《深入敵後》的上映日期原本排在明年春天,這一方面是擔心美國觀眾在遭受恐怖襲擊後不願觀看戰爭片,另一方面也考慮到美軍正在阿富汗打仗,電影公司惟恐在這么個時候上戰爭片不合時宜。但10月初《訓練日》等片上映成功,表明美國觀眾仍然看重好的情節,並不在意它是喜劇,還是悲劇,或驚悚片。這個消息大大鼓勵了福克斯公司。
此外,預映獲得高度評價也給福克斯公司打了一劑強心針,公司高層表示,他們收到的觀眾反饋是近年最好的。然而,促使福克斯最終下決心提前推出《深入敵後》的,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為了替《黑鷹墜落》在奧斯卡造勢,決定在12月28日在洛杉磯和紐約提前上映《黑》片。由於兩片主題類似,福克斯公司生怕落後上映會影響《深入敵後》的票房收入,於是決定搶先上映。
雄心勃勃的製片
《深入敵後》的製片人約翰·戴維斯曾經監制過《怪醫杜立德》和《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等片,他聲稱這次他要創造戰爭片的新樣式,「我們要針對大家面對戰事的各種復雜心理作文章,探討一下這種心理如何影響那些為國征戰的軍人。」
影片中的克里斯就處在矛盾中。作為一個出色的飛行員,他渴望戰斗。但是波斯尼亞的政治現實不允許他發揮所長。他感到失落,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准備放棄。克里斯的這種態度在視軍隊為生命的瑞格特看來根本不可理解,他認為克里斯完全不懂得「為國服務」的真正意義。
原先的劇本中並沒有這些內容,是編劇扎克·潘把一個掙扎求救的故事,變成兩條主線,還添加了有關波斯尼亞地區政治的內容。
新老搭配的演員陣容
扎克·潘還將主角克里斯塑造成一個普通人,以區別於傳統的好萊塢英雄,他不是一個飛行英雄,他只是一個陷入困境的平凡人——製片約翰·戴維斯稱之為成熟版《壯志凌雲》。明了編導的意圖,也就會理解為什麼他們選中威爾遜三兄弟中的老二歐文來擔綱。歐文似乎更擅長《拜見岳父》這樣的喜劇,但他自然的表演風格很適合演繹克里斯這個凡人,深得製片贊賞。他的即興表演功力和獨特的幽默感也給導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更貼近人物,歐文與飛行員吃住在一起,參加生存訓練,還學習操作大黃蜂艦載戰斗/攻擊機。
相比之下,當過海軍通信兵的吉恩·哈克曼可謂駕輕就熟。他塑造的瑞格特威嚴、誠摯、莊重,受到影片軍事顧問的贊揚,認為他抓准了瑞格特對部下的遭遇感同身受的精神狀態,為這部戰爭片增添了人性的光彩。
順便說一下,吉恩·哈克曼和歐文·威爾遜在不久前又合作了一部喜劇《特倫鮑姆一家》,編導是威爾遜三兄弟的老搭檔韋斯·安德森。
初出茅廬的導演
為了創造出新樣式的戰爭片,製片人約翰·戴維斯發誓要找一個「圈子外」的人當導演,冀望沒被好萊塢俗套熏陶過的新人能帶來新意。他最後選中了來自冰島、從來沒有導過電影的約翰·摩爾。
約翰·戴維斯在1999年的MTV頒獎禮上看到了約翰·摩爾為SEGA公司拍的一個廣告。該廣告象是一部濃縮的驚悚、冒險、追逐片,畫面上滿是直升機、摩托車和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技,視覺風格、剪輯手法十分獨特,戴維斯說:「從這個2-3分鍾的廣告可以看出,摩爾看事情的角度與大多數電影人都不同。他有他獨特的敘事方法,給人感覺清新。攝影機象是他手臂的延伸。」
摩爾還是個軍事愛好者。他熟知各種飛行器和武器的性能和作用,這些知識在拍攝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連軍事顧問也肯定他的努力:「摩爾一心想體現真正的軍營文化:軍人之間交流的方式、海上生活、武器等等,他作到了。」
『貳』 說出所有美國各州的NBA球隊的名字!!
NBA分為東部聯盟和西部聯盟,每個聯盟又被劃分為3個賽區,各賽區由5支球隊組成。具體如下:
一、東部聯盟
1、大西洋賽區
紐約尼克斯隊、布魯克林籃網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多倫多猛龍隊、費城76人隊。
2、中部賽區
底特律活塞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克里夫蘭騎士隊、密爾沃基雄鹿隊、芝加哥公牛隊。
3、東南部賽區
邁阿密熱火隊、奧蘭多魔術隊、華盛頓奇才隊、亞特蘭大老鷹隊、夏洛特黃蜂隊。
二、西部聯盟
1、西北賽區
明尼蘇達森林狼隊、丹佛掘金隊、猶他爵士隊、波特蘭開拓者隊、俄克拉荷馬雷霆隊;
2、太平洋賽區
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洛杉磯湖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金州勇士隊、洛杉磯快船隊;
3、西南賽區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休斯敦火箭隊、達拉斯獨行俠隊、孟菲斯灰熊隊、新奧爾良鵜鶘隊。
NBA的賽制
從總體上看,比賽分NBA夏季聯賽,NBA季前賽,NBA常規賽和NBA季後賽四個階段進行。
1、季前賽
是NBA各支隊伍的熱身賽,因為在每個賽季結束後,每支球隊在陣容上都有相當大的變化,為了讓各隊磨合陣容,熟悉各自球隊的打法,確定各隊新賽季的比賽陣容、同時也能增進隊員、教練員之間的溝通,所以在每個賽季開始之前,NBA就舉辦若干場季前賽,使他們能以比較好的狀態投入到漫長的常規賽的比賽當中。
為了擴大NBA在全球的影響,季前賽有約三分之一的球隊在美國以外的國家舉辦。
2、常規賽
82場常規賽的安排情況:
1)和不同聯盟的球隊打2場比賽,主客場各1場(總計30場)。
2)和同賽區的球隊打4場,各2個主場(總計16場)。
3)和同聯盟不同賽區的6支球隊打4場(總計24)4支球隊打3場(合計12場)。
3、全明星賽
作為一項傳統的籃球盛宴,NBA全明星周末至今已經舉辦了53屆。最初提出這個創意是的當時的NBA總部公關部負責人哈斯克·科恩的,而創意則源自於全美職業棒球聯賽全明星賽,目的自然是為了進一步宣傳NBA。
全明星賽首發陣容由全世界球迷投票選出,通過NBA.COM、NBA APP和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投票。全明星賽替補陣容由三十支球隊的主教練投票選出,如果球員因為傷病不能出席,則由聯盟主席亞當-蕭華從其他球員中指定一名球員增補。
如果有首發球員因傷不能出席,則由全明星賽的主帥從板凳席中選出一名球員增補。截止到全明星賽開始前,兩大聯盟戰績最佳的球隊的主教練分別擔任各自聯盟全明星隊的主帥。
4、季後賽
東部和西部聯盟分別由前八名進入季後賽,對陣依據第一對第八,第二對第七,以此類推。每一輪系列賽均採取七局四勝的賽制,常規賽戰績占優的球隊擁有主場優勢。(2-2-1-1-1)兩大聯盟的分區冠軍進軍決賽,同樣為七局四勝。
『叄』 電影《黑鷹墜落》是何時上映的介紹一下導演及其他內容
:Black Hawk Down
譯名:黑鷹墜落 更多譯名:黑鷹計劃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主演:喬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
伊萬·麥奎格Ewan McGregor
艾瑞克·巴納Eric Bana
類型:戰爭
片長:144分鍾
級別:R級(強烈具有現實感的戰爭暴力場面/粗口)
發行: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2年1月18日(全美公映)
官方網站:www.sony.com/blackhawkdown
影片根據真實史實改編而成,還原了1993年索馬里戰事,此事是柯林頓在美國總統任期外交史上最挫敗的一次,是繼越戰之後最慘重的火拚。
1993年,一組受過專業訓練近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在非洲執行一項人道救援任務時,因誤判情報,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敵軍擊落迫降至索馬里,秘密任務衍生成戰爭事件。
數量不到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必須對抗5000名以上索馬里暴民的猛烈攻擊,在雙方人數和火力相差50倍的緊張情勢下,兩方展開一場無可避免的戰役。雙方激戰十五小時,堆積如山的彈殼灑落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休的戰場上,戰況相當慘烈。
美軍增員前往救援,並堅持「無論生死,所有弟兄都要回來,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袍」。
導演 里德利-斯科特
斯科特於1937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國的諾薩布蘭,畢業於西哈特普爾藝術學院和倫敦皇家藝術學院,60年代他就職於英國廣播公司,70年代他曾是歐洲商業電視片領域最富創造力的人。涉足影壇的里德利.斯科特很快成了70年代最有希望的導演之一,1977年的《The Duellists》是一部真實再現拿破崙時代的戰爭題材影片,該片在戛納電影節贏得了大獎。1979年的《異形》,再次大獲成功,成為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奠定了他重量級導演的地位,也為他迎得了科幻、恐
怖片大師的美名。1982年他拍攝《2020》(Blade Runner)陷入了麻煩的泥潭,為了影片過於復雜的內容他多次與攝制組發生沖突,最終影片還是遭到了電影藝術家們的抨擊,票房也遭慘敗,直到90年代早期,這部影片在家庭市場中發行,才重新被公認為是一部科幻電影的傑作。
此後斯科特繼續他的事業,1986年拍攝了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詭秘怪談》(Legend)。1989完成了《黑雨》(Black Rain),邁克爾.道格拉斯在片中扮演一名在日本執行任務的墮落警官。1991年,他的《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獲得評論界的贊譽,同時贏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影片由吉納.戴維和蘇珊.薩蘭登主演,獲得最佳導演獎在內的六項奧斯卡提名,影片的成功,又一次證明了斯科特的價值。不過好景不長,1992年的影片《1492:天堂的征服》(1492:Conquest of Paradise)又一次讓他走入了低谷,之後的幾年中,他一度息影。
1996年,斯科特重整旗鼓,執導了動作片《巨浪》(White Squall),講述了一群十幾歲的男孩在海上的歷險故事,影片表現不佳。1997年,斯科特執導影片《G.I. Jane》仍不走運,不得已斯科特暫時當了製片人與他的兄弟湯姆.斯科特(曾於1986年執導《壯志凌雲》,1998年執導《國家的敵人》)合作,在1998年他們製作完成黑色喜劇片《Clay Pigeons》後,斯科特再一次回到了導演的位置。2000年他拍攝了《角鬥士》(Gladiator),影片由拉塞爾.克羅主演,是一部預算成本達1億元,長達154分鍾的巨作。影片放映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評論家大多給予了好評,認為它重現了大製作的輝煌,但也有一些人不以為然認為它渲染過了頭。
演員: 喬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1978年生於美國加州。1996年畢業於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的南方高中,後來到紐約SUNY學習表演。1997年4月,得到短命的美國電視連續劇《Cracker》中邁克爾·菲茨傑拉德這一角色。此後,哈奈特開始參與製作一些小的戲劇,並在全國性的商業演出活動中嶄露頭角。1998年參加完《H20捉鬼節》(Halloween H20: 20 Years Later)的拍攝後,正式進軍好萊塢電影界。接下來,科幻驚悚片《奪命高校》(The Faculty)讓哈奈特初嘗走紅的滋味,奠定了他的偶像帥哥形象。
2000年,哈奈特出演愛情悲劇片《愛在地球盡頭》(Here on Earth),受到美國校園少女追捧。2001年拍攝了《千方百計》(O),展示出深厚的演技,同年又拍攝了好萊塢大片《珍珠港》(Pearl Harbor)。雖然是一名偶像型演員,但哈奈特頗受許多大導演的青睞,他還在斯科特的《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中出演了主要角色。
『肆』 洛杉磯之戰為啥不是黑鷹。。。
引文所以
『伍』 黑鷹直升機在洛杉磯的哪個沙灘(俠盜飛車:聖安地列斯) 求圖!!!
『陸』 《黑鷹墜落》看了這部影片覺得很壓抑,他的票房成績如何
《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這部影片殘酷地描寫了美軍在索馬里失敗的軍事行動,結束了四周以來一統票房排行榜的「哈比」史詩片《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統治。 這部戰爭影片由哥倫比亞影片公司負責在北美的發行,該片自星期五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公映的第一個三天中就取得了29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在這以前的三個星期,這部影片只是在紐約和洛杉磯小范圍內作宣傳上映。 《黑鷹墜落》在「馬丁-路德-金」節日期間上映的影片中創下了一個新記錄,擊敗了去年以2340萬美元的節日冠軍影片《舞出一片天》(「Save The last Dance」)。
滿意請採納
『柒』 洛杉磯之戰的主角是誰
主演:艾倫*艾克哈特,米歇爾*羅德里格斯,布麗姬*穆娜
該片講述了一個海軍陸戰排在洛杉磯街頭與外星入侵者進行巷戰的故事。駐扎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彭德洛杉磯之戰 劇照(18張)爾頓的海軍陸戰隊基地排長邁克爾·蘭茨(艾倫·艾克哈特 飾)接到命令快速反應,迎戰沿著全球海岸線正遭受的不明打擊。蘭茨率領一排毫無經驗的士兵與天外來敵在洛杉磯陷入激烈巷戰,對方是強大的外星軍團,這些誕生自海洋的異形生物企圖鏟除人類,接管地球的水資源。這些海軍陸戰隊員們成為了洛杉磯之戰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編輯本段海報發布
2010年的聖地亞哥Comic-Con動漫展上的物料還在持續曝光中,科幻戰爭片《洛杉磯之戰》正式發布了在動《洛杉磯之戰》預告海報(5張)漫展期間曾懸掛出的一套病毒海報。這套海報從1942年的洛杉磯開始,穿越1965年、1983年、1991年幾個不同地點的UFO目擊事件,最後落腳到題圖這張海報上,地點回到了原點:洛杉磯,時間卻是:2011年。 幾款海報上共同顯示出一個域名:(意思是「報告威脅」),在瀏覽器鍵入這個域名訪問,就會跳轉到本片的官網。不過進入官網後你會發現,這個網站與一般的官網不同,上面並沒有關於本片的介紹,倒是有對1942年2月25日那次著名UFO(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的回顧: 當天凌晨2點許,美國西海岸洛杉磯迎來了一個不明身份的敵人。當時距離珍珠港事件過去才不到3個月,這個雷達屏幕上的亮點引起了一陣混亂,軍方認為這是日軍的飛機,於是立即進入了戰斗狀態。幾分鍾內,南加利福尼亞海岸的黑暗晨空就布滿了搜索光線和防空炮火,這一夜發射了1500餘發炮彈,整個夜空變成了白晝。那天洛杉磯全城,有數千人在探照燈的光柱中看到了那些不明物體。照片上在那個明亮物體周圍的亮斑,正是防空炮彈爆炸產生的碎片。防空火炮掃射了夜空有近2個小時,天亮後,人們發現地上到處都是掉下來的彈殼,但是什麼都沒有擊落。雖然有報紙聲稱那是日本飛機,但更多的人相信,那天晚上出現的是UFO(不明飛行物)。當時羅斯福總統下令對事件展開了調查,然而此後官方發表的聲明一如既往的稱:那是一個氣象氣球。羅斯福本人從未對此事件公開發表任何看法,事件的真相成為了一個謎。 顯然,《洛杉磯之戰》的故事雖然架空在2011年,卻會與1942年這次真實事件發生聯系。事實上,從本片開拍之初,我們便已得知本片的故事很像「《黑鷹墜落》+《獨立日》」,影片將講述一支海軍陸戰排在洛杉磯街頭與外星入侵者進行巷戰的故事。本片由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尼爾·H·莫瑞茲和他旗下的原創電影製作公司(Original Films)製作,哥倫比亞公司出品。影片由曾執導《黑暗降臨》和《德州電鋸殺人狂前傳》的南非導演喬納森·理貝斯曼執導,領銜主演的是艾倫·艾克哈特(《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和米歇爾·羅德里格茲(《阿凡達》)。 細看本片的官網,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虛構組織的官網,該組織名為W.A.T.C.H.,全稱是「全球性人類威脅考核(Worldwide Assesment of Threats Concerning Humankind)」,並聲稱他們的使命是讓全球公眾了解來自外星生命體的軍事威脅,以應對可能面臨的打擊。在這個官網上,你還能了解到關於著名UFO事件的回顧、以及UFO專家的事件分析、目擊者的采訪視頻等等。 《洛杉磯之戰》定於2011年3月11日在美國公映,中國也將會在同期上映。
編輯本段登陸中國
由哥倫比亞公司出品、索尼全球發行的科幻戰爭巨制《洛杉磯之戰》已確定於2011年3月中旬全面登陸中國內地各大院線,中文海報和中文預告片正式曝光。影片猶如《獨立日》與《黑鷹墜落》的結合,與外星人對決場景以及末世史詩氣場令人震撼,是今年好萊塢春季檔最受矚目的大製作。 在中文預告片中,開場隨著外星不明飛行物(UFO)從大氣層中墜入,外星軍團從海底走出,沿著海岸線開始海陸空全面入侵。以洛杉磯為中心,美國大兵們與外星軍團展開了激烈交火和近身巷戰,影片中的畫面讓人很容易聯想起《黑鷹墜落》和《第九區》。1分44秒起,伴隨著冰島音樂人Jóhann Jóhannsson的歌曲《The Sun's Gone Dim And The Sky's Turned Black》再次響起,穿插著偽紀錄片式的末世鏡頭,那種悲壯、慘烈的救贖感再次襲來。預告片最後一個畫面,巨大機械物從地下破土而出,四周的大兵們一臉驚恐無助,畫面戛然而止,更是留下無盡懸念。
編輯本段最新消息
即將在3月18日登陸全國院線的好萊塢科幻巨制《洛杉磯之戰》上映在即,最近卻傳出這樣的消息,稱美國軍方欲意封殺這部電影,究其原因竟然是電影過度暴露了美軍軍力和海軍陸戰隊的精良裝備。 《洛杉磯之戰》被媒體稱作是《獨立日》+《黑鷹墜落》的升級版本,電影拍攝期間駐扎在加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部隊也加入了戰斗,多數戰爭場面都是在某加州軍事基地完成的。與兩位前輩相比,《洛杉磯之戰》更全面的展現了近年來美軍的軍事實力,對海軍陸戰隊的刻畫更是濃墨重彩。得到軍方大力援助與支持的劇組甚至還擁有軍方顧問,指導演員們如何正確使用槍械武器,使《洛杉磯之戰》成為繼《變形金剛2》之後,好萊塢與美國軍方的又一次強強聯手。 英雄主義是影響美國最深的文化現象之一,許久以來,美國軍方就有將電影作為文化載體對外宣揚價值觀展現軍事實力的傳統。再通過「資金援助」和「審查制度」兩種方式,以文化「軟實力」配合軍事「硬實力」達到某種宣傳目的。《洛杉磯之戰》的拍攝過程,動用了比《黑鷹墜落》和《變形金剛》還要多的軍方力量,海陸空三軍幾乎傾巢出動,紛紛貢獻出自己的先進裝備、軍事基地、機動部隊還有軍事顧問。雖然電影至少還要再過一周才能與觀眾見面,但預告片中驚鴻一瞥的武器還是讓人不禁倒吸一口氣——M2布萊德利裝甲車、E3預警機、AH-64阿帕奇武裝機群充斥銀幕。所有演員身上重達40磅的戰術背心也是軍事迷的關注焦點,配備了世界先進的防彈鋼板、殺傷力極強的手雷、M4步槍彈夾,如果整個背心裝滿,重量甚至可以達到80磅,也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到美軍武裝到牙齒的彪悍。 《洛杉磯之戰》在開拍前就備受各界關注,此前軍方協助的好萊塢電影大多是單一軍種,《洛杉磯之戰》則是全面開展,所有兵種均有涉及,包括海軍陸戰隊這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精銳部隊。但是由於過分暴露先進裝備和美國各兵種間,尤其是海軍陸戰隊的軍事實力,直接引發了美軍高層的不滿,至於電影是否會被軍方叫停,現在還沒有定論。
『捌』 《洛杉磯之戰》的美軍輕武器
洛杉磯戰被刪減了很多內容,如果沒有刪減,美軍很多的新型武器都會出現在這部電影中,這部電影被刪減的部分才是關鍵部分,外星人為什麼就不能帶燃料,但是劇情設計成地球人用的燃料是有點離譜,因為導演是地球人,他只能這么做,做的太前衛未必會有好的商業收入,商業電影一定要適合大眾,才有錢賺
還有您說的美軍陸戰隊貫穿整部電影,這個也很正常,美軍現役的部隊主力就是這個兵種就是海軍陸戰隊,17萬之眾其規模全球沒有國家可比擬倆析戰隊.
【 而似乎整場戰爭,就靠十幾名陸戰隊員的輕武器,在完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完成】這句話您也不用驚訝美軍的正面電影都是英雄主義,電影和小說一樣都源於生活而且高於生活.如果你看過《阿甘正傳》和《拆彈部隊》你就會理解,阿甘跑的在快,也不肯那個跑過噴氣式轟炸機,在《拆彈部隊》首映之後有記者采訪過美軍駐伊美軍拆彈小組,那個軍官告訴記者,如果拆彈部隊是真實他們都早去見上帝了.
所以十幾名陸戰隊員在美國英雄主義系列的電影裡面人數已經夠多了.
商業電影和錢掛鉤的東西,不用去細分析他內在的東西,只要賺錢導演就是成功的!
『玖』 有沒有和<<黑鷹計劃>>(黑鷹墜落)差不多的片子
《深入敵後》Behind Enemy Lines
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http://www.ziyue.com/movies/usa/2001/html/BehindEnemyLines.php
http://www.soft-trek.com/photo/tvphoto/photo/2001-11-27,9,481,50842906.shtml
《深入敵後》Behind Enemy Lines
編劇:大衛·維洛茲David Veloz
扎克·潘Zak Penn
導演:約翰·摩爾John Moore
主演:歐文·威爾遜Owen Wilson
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
級別:PG-13
類型:動作/戰爭
發行:20世紀福克斯公司
上映:2001年11月30日全美公映
官方網站:www.behindenemylinesmovie.com
■劇情
有能力、有干勁的年輕上尉克里斯(歐文·威爾遜)出發執行他復員前的最後一次任務。他和隊友兼好友邁克飛越波斯尼亞上空,按慣例進行地面拍照時,不幸被擊落。正在克里斯發出呼救信號時,邁克被塞族秘密軍事領袖殺害了。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無意中發現了被塞族屠殺的穆族人的大片墓地。他意識到自己和邁克在飛機上一定無意中拍到了這個秘密,這也是他們被擊落、邁克被謀殺的真正原因。
美軍指揮官瑞格特上將(吉恩·哈克曼)希望盡一切力量拯救克里斯,但卻受到北約司令官出於政治考慮的阻撓。時間一點點過去,克里斯的情況越來越危急,瑞格特決定孤注一擲。
■幕後
影片首映禮已於11月17日在北島海軍空軍基地舉行。主演歐文·威爾遜很特別地乘坐一架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斗/攻擊機出席了有關活動。觸發《深入敵後》編劇靈感的是一樁真實事件:1995年,美國空軍飛行員Scott O'Grady駕駛的飛機在波斯尼亞被擊落,Scott被成功營救。
自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成功後,類似題材的影片陸續涌現。僅這個冬天,就會有《深入敵後》和《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兩部片上映。後者講述的是1993年美軍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一次行動。在那次行動中,有18名美軍陣亡,其中大多數是為保護同伴遺體而犧牲的。
兩部影片都由真正的現役美軍做群眾演員,其中包括目前正在阿富汗參與戰斗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的官兵和黑鷹直升機駕駛員(其中一架在阿富汗墜毀,駕駛員獲救)。
與以往完全炫耀美軍的英雄主義不同,這兩部片的製片和編導在歌頌的同時,也加入了他們對於靠武力解決爭端的危險和不確定性的思考,自覺到美國人對世界事物有時不免天真、有時又充滿偏見的態度。例如,在《深入敵後》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當瑞格特上將要求派更多的士兵投入救援克里斯的行動時,一位北約的法國將領擔憂這樣的行動會影響到處境微妙的和談進程,因而責備瑞格特:「你們美國人就關心美國人的命……從來不考慮可能造成的後果。」
《深入敵後》的上映日期原本排在明年春天,這一方面是擔心美國觀眾在遭受恐怖襲擊後不願觀看戰爭片,另一方面也考慮到美軍正在阿富汗打仗,電影公司惟恐在這么個時候上戰爭片不合時宜。但10月初《訓練日》等片上映成功,表明美國觀眾仍然看重好的情節,並不在意它是喜劇,還是悲劇,或驚悚片。這個消息大大鼓勵了福克斯公司。
此外,預映獲得高度評價也給福克斯公司打了一劑強心針,公司高層表示,他們收到的觀眾反饋是近年最好的。然而,促使福克斯最終下決心提前推出《深入敵後》的,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為了替《黑鷹墜落》在奧斯卡造勢,決定在12月28日在洛杉磯和紐約提前上映《黑》片。由於兩片主題類似,福克斯公司生怕落後上映會影響《深入敵後》的票房收入,於是決定搶先上映。
■雄心勃勃的製片
《深入敵後》的製片人約翰·戴維斯曾經監制過《怪醫杜立德》和《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等片,他聲稱這次他要創造戰爭片的新樣式,「我們要針對大家面對戰事的各種復雜心理作文章,探討一下這種心理如何影響那些為國征戰的軍人。」
影片中的克里斯就處在矛盾中。作為一個出色的飛行員,他渴望戰斗。但是波斯尼亞的政治現實不允許他發揮所長。他感到失落,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准備放棄。克里斯的這種態度在視軍隊為生命的瑞格特看來根本不可理解,他認為克里斯完全不懂得「為國服務」的真正意義。
原先的劇本中並沒有這些內容,是編劇扎克·潘把一個掙扎求救的故事,變成兩條主線,還添加了有關波斯尼亞地區政治的內容。
■新老搭配的演員陣容
扎克·潘還將主角克里斯塑造成一個普通人,以區別於傳統的好萊塢英雄,他不是一個飛行英雄,他只是一個陷入困境的平凡人——製片約翰·戴維斯稱之為成熟版《壯志凌雲》。明了編導的意圖,也就會理解為什麼他們選中威爾遜三兄弟中的老二歐文來擔綱。歐文似乎更擅長《拜見岳父》這樣的喜劇,但他自然的表演風格很適合演繹克里斯這個凡人,深得製片贊賞。他的即興表演功力和獨特的幽默感也給導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更貼近人物,歐文與飛行員吃住在一起,參加生存訓練,還學習操作大黃蜂艦載戰斗/攻擊機。
相比之下,當過海軍通信兵的吉恩·哈克曼可謂駕輕就熟。他塑造的瑞格特威嚴、誠摯、莊重,受到影片軍事顧問的贊揚,認為他抓准了瑞格特對部下的遭遇感同身受的精神狀態,為這部戰爭片增添了人性的光彩。
順便說一下,吉恩·哈克曼和歐文·威爾遜在不久前又合作了一部喜劇《特倫鮑姆一家》,編導是威爾遜三兄弟的老搭檔韋斯·安德森。
■初出茅廬的導演
為了創造出新樣式的戰爭片,製片人約翰·戴維斯發誓要找一個「圈子外」的人當導演,冀望沒被好萊塢俗套熏陶過的新人能帶來新意。他最後選中了來自冰島、從來沒有導過電影的約翰·摩爾。
約翰·戴維斯在1999年的MTV頒獎禮上看到了約翰·摩爾為SEGA公司拍的一個廣告。該廣告象是一部濃縮的驚悚、冒險、追逐片,畫面上滿是直升機、摩托車和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技,視覺風格、剪輯手法十分獨特,戴維斯說:「從這個2-3分鍾的廣告可以看出,摩爾看事情的角度與大多數電影人都不同。他有他獨特的敘事方法,給人感覺清新。攝影機象是他手臂的延伸。」
摩爾還是個軍事愛好者。他熟知各種飛行器和武器的性能和作用,這些知識在拍攝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連軍事顧問也肯定他
我們曾是戰士 We Were Soldiers (2002)
導 演:
蘭道爾·華萊士 Randall Wallace
主 演:
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山姆·艾略特 Sam Elliott 瑪德琳·斯托 Madeleine Stowe 格雷戈·金尼爾 Greg Kinnear 巴里·佩珀 Barry Pepper Erik MacArthur 德斯蒙德·哈林頓 Desmond Harrington 克里斯·克萊因 Chris Klein
上 映:
2002年02月25日 ( 美國 )
地 區:
美國 德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法語 越南語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65年的越戰初期,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准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盡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斗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
太陽之淚 Tears of the Sun (2003)
導 演:
安東尼·福奎阿 Antoine Fuqua
主 演: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湯姆·斯克里特 Tom Skerritt 莫妮卡·貝魯奇 Monica Bellucci 菲奧納拉·弗拉納根 Fionnula Flanagan 哈里·范·高克姆 Harry Van Gorkum Awaovieyi Agie 瑪利克·伯溫斯 Malick Bowens Akosua Busia
上 映:
2003年03月03日 ( 美國 )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劇情簡介:
美國海軍下屬「海豹」特種突擊隊接到命令:去非洲的叢林地帶營救一位支援當地醫護工作的美國醫生萊娜(莫妮卡·貝魯奇飾),突擊隊隊長沃特斯(布魯斯·威利飾)親自率領一個小分隊前去執行這個任務。
海豹小分隊很快在非洲叢林腹地找到了正在為當地難民們提供緊急醫療服務的萊娜醫生,就在突擊隊員們按照命令營救她回國時,萊娜醫生卻堅持要把她照看下的70位難民一起帶出邊境,否則她誓死也不會離開這里。
在這個叛軍盤踞、且充滿著種種未知危險的原始叢林中,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危險,看著堅定地選擇了和自己的病人生死與共的女醫生,沃特斯隊長該如何抉擇?
『拾』 RUH-60「隱形黑鷹」中型通用直升機的武器簡介
2011年5月1日,美軍海豹突擊隊對本·拉登進行暗殺行動,拉登也在這一天從歷史上消失了, 5月2日,當阿伯塔巴德的人們從睡夢中醒來時,他們發現自己的小鎮已經一夜成名。全世界議論的不只是小鎮一所房子里的神秘住戶拉登,還有散落在院子里的神秘飛機殘骸。黑鷹直升機的外形,特殊的塗料、特殊的尾椎、特殊的槳葉……《洛杉磯時報》驚呼,這可能是軍方夢寐以求,但又從來沒有披露過的絕密隱形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