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駛向日本附近公海的艦隊有那些型號
基洛級潛艇,現代級驅逐艦,中華俄式神盾,054A護衛艦以及綜合補給艦,從北海艦隊軍港出發,經沖繩近海,穿越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到達西沙,南沙,直到馬六甲海峽東段
B. 1997年中國以4億美元一艘的價格買驅逐艦,這件事你怎麼看
1997年購買驅逐艦是一件決定的非常正確的事,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當時如果不買,以後也不會有機會購買了,畢竟這種大型的驅逐艦不是普通商品,如果不是因為蘇聯解體,烏克蘭沒有錢繼續建造,那麼就被別的國家買走了,這種機會稍縱即逝,幸好我們把握好了這個機會,才有現在的造艦能力!
終上所述,購買遼寧艦是一個極具眼光的決定,航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現在具備這種能力里的國家很少,這就使我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甚至於世界的格局都會因此發生改變!
C. 中國進口的四艘「現代」級驅逐艦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防禦監控台海 威懾台海 加強南海邊防
D. 現代級和中國自行研製的戰艦有什麼區別
現代級的作戰能力比較強
1現代級的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比國產的強
2現代級的ss-n-22日灸實力較強
3現代級有區域的防空系統
E. 關於現代級驅逐艦
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這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
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艦種。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後,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它不僅有火炮裝置,還有魚雷武器,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魚雷艇和其它艦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驅逐艦已能隨艦隊遠航。故那時的驅逐艦又稱「艦隊驅逐艦」。驅逐艦隨著時間推移,排水量越來越大,從最初的400噸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噸;航速則提高到38節。多種新型的海軍武器裝備也大都裝備到驅逐艦上了,甚至有的國家還建造了反潛用直升機驅逐艦。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個國家擁有400艘驅逐艦。第一艘核動力驅逐艦是美國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號。
F.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如果有一艘「現代」級驅逐艦,戰局會發生逆轉嗎
如果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如果有一艘「現代」級驅逐艦,戰局肯定會發生逆轉
G. 建國以後,中國軍艦何時訪問過日本
2007年11月28日是首次。
中日艦艇互訪事項,在2000年,時任日本首相的森喜朗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達成了軍艦互訪共識,但是由於後來當時的小泉純一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直到2007年的福田內閣期間,才得以實現。
中國導彈驅逐艦「深圳」號於2007年11月28日抵達東京晴海埠頭,對日本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首次訪問日本,也是中國艦艇相隔110多年後的訪日,而作為回訪,日本海上自衛隊「細波」號驅逐艦在2008年6月19日上午9時從廣島縣吳市軍港啟程。
前往中國湛江友好訪問,這也是日本自衛隊艦艇首次訪華,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鄭和」號訓練艦在2009年11月5日抵達日本廣島縣,對日本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二次派軍艦訪日,2011年12月19日本海自「霧雨」號護衛艦訪問青島。
(7)現代級驅逐艦訪問日本擴展閱讀:
10年後再次造訪:
應日方邀請,經中央軍委批准,2019年10月7日上午,東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太原艦從舟山某軍港啟航,赴日本參加由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辦的國際艦隊閱艦式活動。10日到達日本, 在日本神奈川橫須賀新港,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及使館武官等、華僑華人、中資企業代表、在日媒體、日本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地方總監渡邊剛次郎(中將級別)及日本自衛隊官兵、吹奏樂隊等參加歡迎儀式,孔鉉佑大使、渡邊剛次郎總監及中國東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副支隊長宮元鑫大校在歡迎儀式上致辭。
H. 現代級驅逐艦
現代級: 主尺度:長156.37米,寬17.19米,吃水7.85米
排水量:標准7900噸,滿載8480噸
航速:32節
主機:4座蒸汽鍋爐,2軸,99500馬力
續航力:2400海里/32節;6500海里/20節;14000海里/14節
艦員:296人(最多可容納350人)
導彈:艦艦導彈:四聯裝MOSKIT(SS-N-22「日炙」)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射器2座
艦空導彈:Shtil(SA-N-7「牛虻」)單聯裝兩座(備彈48發)
艦炮:2座雙聯裝130毫米火炮。
2座雙聯裝AK130艦炮,35-45發/分,射程29.5千米
4門AK630近防炮,3000發/分,射程2000米
魚雷:2座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火箭:RBU-1000型300毫米6管反潛火箭2座射程1000米
PK-2型雙管幹擾火箭2座
MRG-1型7管多用途榴彈發射器2座
直升機:卡-25B反潛直生機 宙斯盾(伯克級) 動力系統:4台通用電氣公司的LM 2500燃氣輪機
艦長:154米
艦寬:20.4米
吃水:9.3米
滿載排水量:8300噸
航速:30節
艦載直升機:無機庫,只有可停放2架SH-60「海鷹」直升機的飛行甲板。
艦載武器:2座MK41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共90個發射單元。可以發射「標准」防空導彈、「戰斧」巡航導彈;2座「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1門MK45 127mm單管艦炮;2座三聯裝MK 32 魚雷發射裝置;2座MK15「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
乘員:338人(其中軍官23名)
兩者都是艦隊中的防空艦,但是現代級的雷達系統遠沒有宙斯盾先進
I. 世界上先進的驅逐艦詳細資料
「阿利·伯克」(Arleigh Burke)級為「宙斯盾」驅逐艦,顧名思義為裝備「宙斯盾」(Aegis)武器系統的驅逐艦。首艦舷號為DDG5I,所以亦稱為DDG5I級。DDG51級策劃於70年代中期,研製這級艦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用於替換從1959-1964年服役的老導彈驅逐艦,60年代初建成的10艘「孔茲」(Coonts)級和23艘「亞當斯」(Adams)級導彈驅逐艦90年代初都將退役;二是新研製的這級驅逐艦能夠作為「提康德羅加」(Ticonderoga)級「宙斯盾」巡洋艦的補充力量。
阿利·伯克號(DDG51)的研製進度
概念設計 1980年
初步設計完成 1982年9月
開始作戰系統工程設計
1982財政年度
相控陣電子掃描雷達
[1] 合同設計開始 1983年5月
合同設計完成 1984年6月
簽訂詳細設計和建造合同 1985年3月
開工准備 1986年 7月
開始分段製造 1987年 5月
下水 1989年9月
開始作戰系統試驗 1990年3-6月
完工服役 1991年 7月主尺度、排水量與船型系數
滿載排水量(t) 8422(DDG51),9033(II),9217(IIA)
[2] 全長(m) 153.8,155.3(IIA型) 水線長(m) 142.0,143.6(IIA型) 艦寬(m) 20.4 水線寬(m) 18.0 滿載吃水(m) 6.3 最大吃水(m) 9.9 型深(m) 12.7 長寬比 7.9 寬度吃水比 2.9 方形系數 0.519 棱形系數 0.626 水線面系數 0.788 腫剖面系數 0.829
2.性能
航速(kn) 32 續航力(n mil/kn) 4400/20 艦員(名) 346(22名軍官),33個備用鋪位 II A型:366(22名軍官)
3.動力裝置
主動力系統:COGAG聯合使用全燃動力,4台LM2500燃氣輪機,74.24MW(4×25250hp)雙軸。 IIA型:4台 LM2500-30,77.18MW(105000 hp) 螺旋槳:2個五葉變距槳,直徑5.18 m。 電站:2500kW的「愛利生」 501-K34燃氣輪機發電機組3台。
4.武備
導彈發射裝置:MK41-0型(首)和MK41-1型(尾)垂直發射系統各1組。1型為64單元,備彈61枚,0型為32單元,備彈29枚。從DDG59開始改為MK41-2型。 導彈:「標准」-2(IV)型艦空導彈,垂直發射,從II型開始改為「標准」-2增程艦空導彈,IIA型從3號艦裝LASM激光半主動導彈;「戰斧」巡航導彈,垂直發射;「魚叉」反艦導彈(2座四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垂直發射)。 艦炮:1座 MK45-2型 127 mm/54艦炮,2000年起可能裝127mm/62艦炮,發射增程制導炮彈,由GPS制導。IIA型艦從3號艦開始裝MK45-4型127mm/62艦炮,2座 MK15型六管20mm「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正在裝紅外探測器,用來跟蹤小艇(IIA型從第5艘開始以垂直發射的具有反導能力的「海麻雀」導彈取代之)。 魚雷:2座三聯MK32型魚雷發射管,發射MK46-5或MK50型魚雷,備雷24枚。 直升飛機:僅設SH-60B/F「海鷹」直升機降落平台和加油設施 IIA型:設2個直升機庫和直升機安全回收與搬運系統。
5.電子設備
雷達:1部SPY-1D多功能相控陣雷達,l部SPS-67(V)3對海警戒雷達,1部SPS-64 (V)9導航雷達,3部SPG-62火控雷達、1部URN25「塔康」空中戰術導航雷達。 聲吶:1部 SQS-53C球首聲吶,1部 SQR-19B型拖曳線列陣聲吶 紅外探測器:紅外探測系統(正在裝) 電子戰系統:2套SLQ-32(v)2或SLQ-32(V)3/SLY-2電子戰系統(II型艦開始),1套SLQ-25「水精」魚雷誘餌,2座 MK36六管 SRBOC干擾火箭,北約「海蚊」干擾火箭。II型艦開始裝備SRS-l測向系統。 火控系統:1套MK99-3導彈火控系統,1套GWS34-0火炮火控系統(含MK160-4和光電系統),1套SWG-3MK37「戰斧」巡航導彈武器控制系統,1套SWG-1A「魚叉」導彈發射控制系統,l套MK116-7型反潛火控系統。 作戰系統:1套「宙斯盾」對空作戰系統,l套SQQ-89(V)6綜合反潛作戰系統。 作戰數據系統:NTDS-5海軍戰術數據系統,設有:4A、11、14和 16號(從II型開始)數據鏈,還將裝22號鏈;SRR-l、WSC-3和USC-38衛星通信終端;SQQ-28艦載直升機數據鏈。II型艦開始還裝有TADIX-B戰術數據信息交換系統。IIA型還設有TADIL-J戰術數據信息鏈(或16號鏈),將裝JMCIS聯合海上指揮信息系統。
6. 作戰能力
(1)對空作戰能力 ①區域防空能力 對空警戒能力:SPY-1D相控陣雷達的對空警戒搜索能力為370-400km。 目標攔截能力:SPY-1D相控陣雷達、3部SPG-62目標照射雷達與MK4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相結合能夠同時攔截約12-18個空中目標。I型艦使用的艦空導彈為「標准」-2,射程為73 km;II型艦開始使用「標准」-2增程,射程增至 137 km。 ②點防禦能力 DDG51級的點防禦有三種手段: a.小口徑炮近程武器系統。2座MK15六管20mm「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是DDG51級的主要末端硬防禦武器,其有效攔截距離為1500m,命中概率為0.75。2座「密集陣」系統一首一尾布置,射界開闊。 b.中口徑艦炮系統。l座MK45型127mm艦炮的對空作戰距離為15km。 C.電子戰軟防禦手段。I型艦配一套SLQ-32(V)2電子戰系統,只能用於偵察目標的雷達信號,2座MK36六管幹擾火箭用在適當的時機干擾來襲的反艦導彈。 II型艦開始裝SLQ-32(V)3/SLY-2電子戰系統,既能偵察,又能幹擾。 「伯克」級可能從2002年開始改裝具有TBMD戰區彈道導彈的低層防禦能力。 (2)對海對陸作戰能力 ①對陸攻擊能力 DDG5I級艦裝備了對陸型的「戰斧」巡航導彈,可以裝備射程為2500 km,巡航高度為15-100 m,帶2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採用地形匹配導航系統制導,圓概率誤差80 m。帶常規彈頭的「戰斧」射程為1300 km,圓概率誤差10 m,改進型的射程提高到 1853 km。 ②反艦攻擊能力 a.「戰斧」巡航導彈。反艦「戰斧」巡航導彈的射程為460 km,「戰斧」巡航導彈的遠程探測和定位靠艦隊海洋監視信息中心中繼來的信息和空中預警飛機等提供。 b.「魚叉」反艦導彈。2座四聯裝的「魚叉」反艦導彈是DDG5I級艦的第二種對艦攻擊導彈,射程為130 km,採用主動雷達尋的。「魚叉」導彈的超視距探測和目標指示主要靠艦載直升機、警戒巡邏機、電子偵察設備和編隊艦艇的數傳目標指示等手段。 c. MK45型127 mm艦炮。MK45-2型127毫米艦炮的射程為23 km。 ③反潛作戰能力 a.反潛搜索能力。I型和II型艦具有區域反潛搜索能力,裝備有兩種聲吶:一種是SQR-19拖曳線列陣聲吶,其探測距離為90n mile;另一種是SQS-53C球首聲吶,其作用距離如下,直接聲傳播時為10~15n mile,利用海底反射時為15~20n mile,利用會聚區時為30~35n mile。 b. 反潛攻擊能力。I型和II型艦的反潛攻擊能力由兩個層次構成:第一個層次是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其射程為1.9~16.7 km,攜帶的戰斗部為 MK46-5魚雷或MK50魚雷;第二個層次是MK32魚雷發射管,發射MK46-5或MK50魚雷。MK46-5魚雷40kn時航程為11 km,MK50魚雷50 kn時的航程為15 km。I型和II型艦本身不具備編隊的區域反潛攻擊能力,但編隊協同作戰時具有區域反潛攻擊能力。 IIA型艦具有編隊區域反潛攻擊能力,其反潛攻擊能力由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個層次是2架艦載的LAMPSIII SH-60B/F「海鷹」直升機,執行遠程反潛攻擊;第二、第三個層次是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和MK32型魚雷發射管發射的MK46-5和MK50魚雷。 c.反潛作戰指揮能力。DDG51級裝備有SQQ89(V)6綜合反潛作戰系統,它把SQS-53C、SQR-19和直升機聲吶、數據鏈組成一個有機的系統,使該級艦在編隊協同作戰中具有區域反潛指揮能力。
俄羅斯無畏級導彈驅逐艦
該級艦全長162米,寬19.3米,吃水6.2米,標准排水量6700噸,滿載排水量8700噸。它採用4台燃汽輪機,總功率120000馬力,航速30節,續航力4000海里/18節。全艦編制249人,其中軍官29人。
武器裝備
·反潛:2架「卡-25A」或「卡-27」型反潛直升機使其具有遠程反潛能力。該機性能大概相當於西方的「海王」。由於活動范圍較大,反潛搜索的空間也相應加大,必要時可保持1架直升機在空中不間斷搜索,反潛能力大為增強。艦上裝有2座四聯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這是非常出色的「獵潛手」。該彈又名「石英」,射程55千米,飛行速度為1馬赫,全程無線電指令制導,可以加裝反潛魚雷或當量為5千噸TNT的核彈頭,任何潛艇一旦被盯上就很難逃脫。中近距離為2座四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共備有533mm魚雷8枚,航速45節,射程20千米。自身防禦是2座12聯裝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射程6千米。 ·防空:現在已經非常有名的 「SA-N-9」垂直發射艦空導彈最早就是在該級艦上出現的。艦上有8個導彈發射艙,每艙有8枚導彈,全艦備彈64枚,射程15公里,速度2馬赫。它採用獨特的弧形彈道技術和專門軟體,具有攔截掠海飛行目標的能力,艦上共有2套控制系統,每套系統可同時引導8枚導彈對付4個空中目標,具有一定的抗飽和攻擊能力。末端防禦系統為4座AK-630型6管30mm炮,射速3000發/分。 該級艦沒有裝備反艦導彈,基本上不具備反艦能力。2座100mm全自動炮(射速80發/分)用於輔助的對海、對空作戰。
現代級導彈驅逐艦
現代級驅逐艦(俄文:Эскадренные миноносцы тип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是前蘇聯開發建造的驅逐艦。名稱意義是一種老鷹「鵟」(Канюк обыкновенный)。研發計劃名為956號計劃(Проект 956 "Сарыч")。 現代級也售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1號艦艦名為「杭州」;級名也定為杭州級。 性能介紹: 艦長156.5米 艦寬17.2米 吃水5.99米 標准排水量6500噸 滿載排水量7940噸 最大航速32.7節 巡航速度18節 續航能力為全速時2164千米、18節時7242千米 自持力30天。 艦員編制:296名(軍官25名) 動力裝置:2台蒸氣輪機,功率99500馬力;2具定距推進器. 艦炮:2座AK130-MR184型艦炮;4座AK630型近防炮. 艦空導彈:2座9K90型單臂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備48枚SA-N-7(9M38/9M38MI)"牛虻"(Gadfly)艦空導彈. 反艦導彈:2座KT-190型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裝SS-N-22(3M80)"日炙"(Moskit/Sunburn)反艦導彈. 魚雷:2座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TEST-71M線導反潛魚雷. 反潛深彈:2座RBU1000型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備48枚深彈. 水雷:40枚. 搜索雷達:MR-750MA型"頂板"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D/E波段;3部"棕櫚葉"對海搜索雷達,I波段. 火控雷達:1部"音樂台"(Monolit/Band Stand)火控雷達,控制SS-N-22反艦導彈,有效探測距離為55公里;6部MR-90型"前罩"(Orekh/Front Dome)火控雷達,F波段,控制SA-N-7艦空導彈;1部MR-184型"鳶鳴"(Kite Screech)火控雷達,H/I/K波段,控制AK-130艦炮;2部MR-123型"椴木棰"(Bass Tilt)火控雷達,H/I/K波段,控制AK-630近防炮,有效探測距離為45公里. 聲納:MG-335"白金"-S/"公牛角"聲納系統,中頻. 電子對抗:MP401 Start型電子對抗系統,包括2個"罩鍾"天線罩和4個"坐鍾"天線罩;MP405M Start-2/MP407型"半帽"(Half Hat)電子對抗系統,包括4個"酒杯"(Wine Glass)/"足球-B"(Football-B)干擾機天線罩;2座PK-2型箔條發射器;8座PK-10型箔條發射器. 數據控制系統:"藍寶石"-U作戰信息和控制系統. 艦載直升機:1架Ka-27型反潛直升機. 現代級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