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最高領袖給歐盟開出什麼樣的條件
美國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歐洲多國表示會繼續留在協議里。
據悉,哈梅內伊提出的條件中,最核心的就是歐洲必須保證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和它在地區的政策,不會成為未來要商談的內容。
來源: 海外網(北京)
2. 歐盟能做到挽救伊核協議嗎
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已經一周。在反復權衡與糾結中,歐盟暫時與伊朗達成一致:挽救伊核協議。當地時間5月15日晚間,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和德國、法國、英國外長一起,與到訪的伊朗外長扎里夫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就伊核協議舉行了會談、磋商。歐盟對外事務部隨後發布的公告稱:「我們決定確保伊核協議繼續有效。盡管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但我們依然決定堅持,並將著手採取適當措施。」莫蓋里尼表示,這是一次「有成效的會晤」。扎里夫也說:「我相信,我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歐盟的選擇:對抗或服軟
美國威脅將對與伊朗繼續進行貿易往來的歐盟企業施加「連坐」制裁,歐盟進退維谷,似乎只有三種可能的選擇。
走向對峙。如果歐盟無視美國威脅,在接下來與伊朗的談判中達成一致,成功挽救伊核協議,那就等同於與美國直接對抗。這樣的先例並不是沒有。1996年,美國國會先後通過針對古巴、伊朗、利比亞的制裁法案,同時把制裁對象擴展到與被制裁對象相關的第三方,即在這些國家某些領域進行投資或與其有貿易往來的第三國公司。當時,這個所謂的「次級制裁」惹怒了美國的歐洲盟友,歐盟出台「反製法」,禁止歐洲公司及個人遵守美國的制裁法案,同時對這些公司給予財政補貼,以保護歐洲企業。目前,歐盟內部的強硬派已提出不排除重啟「反製法」來對付美國。
謹慎對抗。與跟美國硬拼相比,更大的可能是,歐盟可能採取其他方式,消除或減輕美國制裁的影響,比如動用歐洲投資銀行的貸款資助在伊朗投資的中小企業。因為面對美國制裁,絕大多數銀行會迫於美國的壓力,減少甚至停止在伊朗的業務,不再給予遭受「次級制裁」的公司資金支持,導致這些企業出現資金困難。由於上述銀行基本都在美國有分行及業務,因此完全受制於美國。當然,歐洲這樣做必須非常小心——如果這樣做依然會刺激到特朗普的話,誰也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會採取什麼措施。
暫時服軟。與美國的正面沖突,無疑將使歐洲企業付出極大代價。如果因為要保全歐盟的政治顏面而讓企業蒙受損失,估計企業也不會願意。特別是對大型企業來說,他們可能不會為了與伊朗的生意而放棄與美國的生意,在他們看來,企業的年終報表畢竟比歐盟的政治臉面更為重要。如此一來,歐盟只能在政治上暫時屈服。
所以,在許多分析人士看來,對於歐盟來說,現在似乎沒有一條好走的「光明大道」。
來源:央視網
3. 伊朗與美國是敵國,為何伊朗還能在歐洲地區「人緣」很好
因為伊朗和歐洲本身就沒什麼太大的矛盾,利益上也不沖突。國與國之間,當然是利益至上,伊朗又沒惹歐洲國家,相反他們還可以搞點合作,而且現在歐盟方面也與美國不和,自然和伊朗交好了,當然一旦伊朗和歐洲發生了利益沖突,變臉是自然,這就是政治。
除了資源,歐盟也是非常明白美國想要干什麼。首先先不說以前美國在中東乾的那些事情了,光是現在的伊朗,要是美國真的把伊朗給治理得服服帖帖的,那麼剛才說的石油通道,就會被美國控制,那麼相當於歐盟也是變相的被控制,這自然是歐盟不願意看到的。
4. 伊朗外長將訪問俄羅斯與歐盟准備干什麼
伊朗外長將訪問俄羅斯與歐盟, 就伊核協議磋商。
對於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伊朗表示仍將暫時留在伊核協議內,與其他協議簽署國舉行磋商,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伊朗外長扎里夫下周將訪問俄羅斯、布魯塞爾等地,開始磋商。
伊朗總統魯哈尼此前表示,盡管美國決定退出伊核協議,伊朗暫時仍會留在伊核協議內,繼續履行協議所賦予的義務。鑒於這是一份多邊協議,伊朗政府將派外長扎里夫出訪,與簽署協議的其他國家磋商。如果磋商證實在其他所有國家的合作下,伊朗將從伊核協議中完全獲益,那麼伊朗就留在協議內。否則,如果有必要,伊朗可以沒有任何限制地啟動工業規模的鈾濃縮活動。伊朗將從國家利益出發做出決定。
英法德敦促美國不要破壞伊核協議
英法德三國此前也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並「決心確保」協議得到落實。三國還敦促美國不要破壞伊核協議的框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阻礙其他相關方完全落實伊核協議的舉措。
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5. 抵制美國制裁伊朗歐盟如何反制
外媒稱,歐盟和伊朗已就一項工作計劃達成一致,以便在美國宣布退出核協議後使繼續維持核協議成為可能。伊朗外長扎里夫在布魯塞爾同歐盟方面代表舉行會談後說,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說此次對話是「建設性的」,並提到了一系列可能採取的用於緩解美國再次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所帶來的影響的措施。
據德國媒體5月15日報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核協議一周後,扎里夫來到布魯塞爾會見了德國和法國外長以及英國外交大臣。這些國家也是2015年核協議的簽字國。
莫蓋里尼說,目標是在「未來幾周」在這些方面取得成果,但各方也知道落實此事並不容易,因為歐盟必須考慮如何讓歐洲企業既能繼續在伊朗投資,又能避免成為美國制裁的目標。莫蓋里尼計劃於16日在索非亞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向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介紹設想的解決方案。
另據俄羅斯媒體5月16日報道,華盛頓威脅制裁與德黑蘭做生意的歐洲公司,這迫使布魯塞爾和一些歐盟國家政府針對美國制裁政策制訂反制措施。法國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成員、執政黨「共和國前進」運動議員塞巴斯蒂安·納多介紹,目前布魯塞爾正積極准備能使歐洲公司規避美國可能制裁的影響的文件。不排除會以歐盟上世紀90年代為應對美國對古巴貿易禁運而採取的調解機制為模板。當時,歐盟得以在法律上使自己的企業豁免美國制裁的超地域適用原則。
報道稱,13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宣布了歐盟擔心已久的事:倘若歐洲公司不跟隨美國公司收縮與伊朗的經濟合作,它們也會面臨美國制裁。
報道稱,美國給歐洲人90天至半年時間來適應新條件——即禁止用伊朗里亞爾開展業務、禁止向伊朗銷售鋁、鋼材、煤炭和軟體以及禁止在汽車製造和化工領域與伊朗合作。但歐洲不願服從大洋彼岸的夥伴。
納多表示:「如今,在遭到美國制裁威脅後,歐洲國家正在醞釀應對措施,那就是保護歐洲企業免受美國制裁的法律文件。我認為,如果我們預備了很好的應對措施,那將使特朗普明白,制裁與伊朗合作的公司是多麼沒有前途。」
此外據法國媒體5月15日報道,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15日表示,專家會尋找方法來確保伊核協議繼續有效。她有兩個願望,一是確保伊朗石油能繼續出口,二是德黑蘭的銀行交易能正常進行。
伊朗政府發言人諾巴赫特15日揚言,如果無法跟歐盟一起找出挽救這項協議的辦法,將恢復提煉濃縮鈾至20%純度。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援引諾巴赫特的話報道稱:「如果無法維護我們的利益,我們將退出這項協議,並恢復提煉濃縮鈾至純度20%,或是我們想要的任何純度。」
6. 歐盟聯合中俄六國召開會議討論伊朗核問題,美國被排除在外
是的。美國提出希望恢復安理會對伊朗的制裁遭到羞辱性冷遇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9月1日舉行會議,美國被排除在外。
歐盟對外行動署8月21日發布消息顯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9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施密特將主持會議,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及伊朗代表將參會。由於美國不再是伊核協議的成員國,因此被孤立排除在外。
在這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月20日通告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伊朗不履行《聯合全面行動計劃》的控訴書,要求根據2231號決議啟動恢復對伊朗實施制裁的程序。安理會幾乎所有成員國都認為,美國無權啟動恢復制裁的機制,因為這個國家已經不再是該計劃的伊核協議的成員國。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將於9月20開始恢復對伊朗制裁。此前,聯合國安理會絕大多數成員國都反對美國提出的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要求。
(6)歐盟訪問伊朗擴展閱讀
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簽署了《聯合國全面行動計劃》(JCPOA,即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安理會隨後通過第2231號決議,認可伊核協議,規定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於2020年10月18日終止。
美方則認為,盡管自身退出了《伊核協議》,但仍在第2231號決議內,因而完全有權要求恢復制裁。
在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視頻會議上,聯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印度尼西亞常駐聯合國代表迪安·查尼表示,鑒於安理會成員在關於美國要求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問題上存在分歧,因此,安理會不會就美方要求採取行動。
蓬佩奧等人近日則不斷威脅稱,阻止恢復對伊朗全面制裁的國家將面臨白宮的制裁。蓬佩奧說,華盛頓將動用一切可被動用的手段,確保相關國家無法向伊朗交付威脅美國的武器系統。
7. 歐盟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是否是美國對歐盟進行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一問題,首先我認為不是主要原因。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雨後,非常熱衷於與他國打貿易戰。因為特朗普在上任美國總統之前一直是一名房地產商人。在他的主觀想法中。他一直非常認同美國的霸權主義,美國至上的理論。所以,他一直在通過與他國打貿易戰來實現他的美國霸權主義,這也是美國與歐盟進行貿易戰的原因之一。第二點。這幾年,歐盟的經濟發展一直非常迅速。
打擊其他經濟發展迅速,科技發展迅速的其他國家。歐盟也不例外。所以。歐盟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並不是美國對歐盟進行貿易戰的主要原因。美國對歐盟進行貿易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8. 歐盟不是國家怎麼也參與伊朗核談判
代表歐盟的法英德三國與伊朗的高級官員21日在維也納就恢復核談判舉行了正式會晤。這是雙方核談判在中斷了4個多月後就復談而舉行的首次正式會晤。此舉表明,無論是歐盟還是伊朗,仍然都希望以協商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
9. 特朗普制裁伊朗,為何歐盟卻反而資助給伊朗
歐盟與美國在地緣政治上分歧,以及對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望,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對於錢的問題,美國的歐洲盟友們可以說是一毛不拔,甚至於軍費問題吵了好幾個月,也沒吵出個所以然來。然而,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大對伊朗制裁後,美國的盟友們卻開始送錢給伊朗。究其背後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在制裁伊朗時從來不考慮歐洲的感受,歐洲需要用行動表明,歐洲會在必要情況下為保護歐盟的利益抵制美國的霸權主義,甚至於反水也在所不惜。
圖為默克爾和特朗普
追溯伊朗問題起源,就不得不談伊朗核問題。美國想讓伊朗放棄核武器,卻對以色列擁有核武器的事實默許,雙重標准難免引起伊朗的不爽。目前,美國變本加厲明顯是沒事找事,想徹底廢除伊朗研製核武器的能力,這放到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是難以接受的。歐盟的此次支援也是對伊朗的力挺,也能避免伊朗因為美國的制裁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
10. 歐盟與伊朗合作遭美國制裁了嗎
德媒5月15日報道稱,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但歐盟與伊朗都表示不會跟進。美國在這個時候提出制裁方案,同時牽涉歐盟與伊朗,有助於開啟談判嗎?
據德國5月14日報道,美國可能針對繼續與伊朗做生意的歐盟公司實施經濟制裁。
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5月13日,白宮國安顧問約翰·波頓表示,對於繼續與伊朗有貿易往來的歐盟公司,美國可能會實施經濟制裁。
報道還稱,而美國的歐洲盟友,除了與特朗普不同調地堅持伊核協議外,對於美國制裁與伊朗交易的外國公司更是不滿。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5月13日表示,「歐洲人沒有必要為美國撤回伊核協議的決定付出代價」,那些影響到外國公司的制裁手段是「不可接受」,而歐洲人也會「盡其所能地保護他們公司的利益」。這番評論暴露了美國及歐洲盟友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
報道表示,此外,即便退出了伊核協議,白宮卻仍舊要求,國際原子能總署繼續監管伊朗核設施,執行協議中的侵入性檢查。有兩位美國官員證實了這個要求。但軍備控制協會不擴散政策主任凱爾西·達文波特則表示,假如伊核協議失效,伊朗就沒有義務遵守協議任何條款。
以上內容來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