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赫魯曉夫訪問新中國圖片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赫魯曉夫訪問新中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5 13:03:38

1. 赫魯曉夫對新中國的三大貢獻,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三點還是要感激呢

說起來赫魯曉夫這個人的上台之路就經過了一系列的運作,在斯大林死後,實權本來掌握在馬林科夫與貝利亞手中,不過赫魯曉夫開始隱在暗處,通過“合縱連橫”拉攏了不少高層。

先是聯合馬林科夫搞掉了貝利亞,接著通過手段使得馬林科夫主動辭職,開始了他的統治時期。不過畢竟他“得位不正”,跟他同資質同威望的高層還有幾個,所以赫魯曉夫需要一些“外力”來鞏固自己的權位。

他把眼光放向了中國,中國當時的實力雖然比不上蘇聯,但也是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與中國處好關系對他只有好處。

赫魯曉夫給中國的第一個貢獻就是歸還了旅順港口。

赫魯曉夫給中國的第三個貢獻就是在我國災荒之時進行援助。

赫魯曉夫曾以貸款的方式向中國援助了100萬噸糧食和50萬噸古巴糖,這些物品對於當時的中國是極大的幫助。還錢是要還錢,但這些物資也拯救了不少人命。

而其他西方國家恨不得我國越慘越好,更不可能有什麼援助了,所以赫魯曉夫的這一舉動也讓當時的中國人心生感激。

2. 赫魯曉夫簡介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以及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總理)等重要職務。

赫魯曉夫1894年出生於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卡利諾夫卡,1918年加入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與指揮斯大林格勒攻防戰及基輔保衛戰。1953年9月3日當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58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他於1956年主持召開蘇共二十大,從根本上否定斯大林,此後實施去斯大林化政策,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蘇聯的各領域均為活化,尤其是文藝獲得解凍。同時,赫魯曉夫積極推行農業改革,使蘇聯的民生經濟得到改善。

外交方面,他的「秘密報告」震動了社會主義陣營,引發東歐的一系列騷亂。20世紀60年代,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系惡化,撤銷了對中國的援助計劃。在冷戰中,赫魯曉夫領導蘇聯與美國和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對峙,曾多次訪問美國。1962年,他策劃的古巴導彈危機一度使蘇聯和美國站在核戰爭的邊緣,但最終危機得以平息。

1964年10月,當赫魯曉夫在黑海之濱度假時,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發動了政變,赫魯曉夫「被退休」,從此被迫淡出政壇至1971年逝世。

(2)赫魯曉夫訪問新中國圖片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於俄羅斯南部一個名叫卡利諾夫卡的村莊(在今庫爾斯克州境內)。他的父母親都是貧苦的農民,家裡有一位年長他兩歲的姐姐。父親不久就離家遷徙到頓巴斯一帶工作,當過鐵路工人、礦工和磚廠工人,掙到了足夠的錢後又返回家中。

赫魯曉夫在卡里諾夫卡接受過四年的學業,他的老師麗迪婭·舍甫琴科使他接觸到了一些沙俄時代違禁書籍,並鼓勵他繼續接受教育。但家庭糟糕的財政狀況使他不得不離開學校,並於1908年隨父母移居到頓巴斯城市尤索夫卡。14歲的赫魯曉夫在工廠中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鉗工。

3. 赫魯曉夫第一次訪問中國是什麼時候

1954年!!!

4. 赫魯曉夫是誰

01 中國的赫魯曉夫是劉少奇,由於劉少奇較注重經濟建設的方針同毛澤東的激進路線發生摩擦。鑒於蘇聯赫魯曉夫在斯大林身後批判斯大林的教訓,毛澤東將劉少奇看作是中國的赫魯曉夫,並以防止修正主義為名,發動文革。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1959年4月,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從六十年代初起,劉少奇全面主持恢復整頓工作,旨在修補大躍進造成的災難後果,取得了一定經濟收效。自此,劉少奇較注重經濟建設的方針同毛澤東的激進路線發生摩擦。鑒於蘇聯赫魯曉夫在斯大林身後批判斯大林的教訓,毛澤東將劉少奇看作中國的赫魯曉夫,並以防止修正主義為名,發動文革。

劉少奇於是成為文革的第一號對象——全國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在一九六八年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劉少奇被定為“叛徒內奸工賊”,撤消黨內外一切職務,永遠開除出黨。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七日被押送到河南開封一座監獄“監護”,負責看守的中央辦公廳負責人汪東興等人拒絕為其提供一切必需的醫療條件。十一月十二日凌晨四時,劉少奇因病不準醫治去世,終年七十一歲。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為恢復他的名譽作了專門的決定。他的主要著作收入了《劉少奇選集》。

5. 1959年赫魯曉夫訪華的前前後後

長期以來,赫魯曉夫在中國人民心中的聲譽是很差的,一直被看成是造成中蘇關系惡化的罪魁禍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歷代蘇聯領導人中,從斯大林到戈爾巴喬夫,為新中國做好事最多的正是赫魯曉夫。

好事一,幫助中國的經濟建設。如果說斯大林承諾援助中國建設的大型工業企業有50項,那麼赫魯曉夫當政11年中答應援建的項目則達286項,他還擴大了斯大林援建項目的設備供應范圍。直到中蘇關系開始惡化,蘇聯撤出專家時,大型企業已經建成的有120項,基本交完設備的29項,共149項。

好事二,把4個中蘇合營公司的蘇方股份移交給中國。1950年3月和1951年7月,中蘇先後在莫斯科和北京簽訂了創辦中蘇石油公司、中蘇有色金屬公司、中蘇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大連中蘇建造和修理輪船公司的協定。

好事三,幫助中國建立原子反應堆。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關於原子能問題,赫魯曉夫同意先幫助中國建造一座小型原子反應堆。1957年10月,雙方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同意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生產原子彈的技術資料。雖然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撕毀了這一協定,但是我們不能否認,蘇聯援建的原子反應堆在培養我國核工業人才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好事四,歸還旅順口海軍基地。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期間,提出將旅順口海軍基地歸還中國。雙方就此發表《聯合公報》稱,中國政府和蘇聯政府鑒於朝鮮戰爭停止和印度支那和平恢復以來遠東國際形勢所起的變化,並且注意到中國國防力量的鞏固和根據兩國間已經建立的日趨鞏固的友好合作關系,現議定蘇聯軍隊自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並且將該地區的設備無償地移交中國政府,撤退和移交工作應當於1955年5月31日前完成。蘇軍於5月25日撤退完畢。

好事五,廢除《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秘密補充協定》。《秘密補充協定》於1950年2月14日簽訂。此後,毛澤東對此多次向蘇聯及其他外賓表示不滿。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時暗示可以考慮放棄該協定。1956年5月10日蘇聯政府照會中國政府,認定《秘密補充協定》已經不符合蘇中之間現存的友好關系,建議予以廢除。5月29日,中國政府復照表示同意。

好事六,改變盧布與人民幣的比值。1956年10月23日中蘇簽訂協定,對之前盧布與人民幣的比價加以改進,按照當時兩國國內60多種日用品的價格計算,協定規定雙方正式比價保持不變,但是在非貿易兌換時每元人民幣補貼4盧布,即實際比價改為1:6,即1元人民幣相當於6個盧布。這個比價同人民幣和盧布當時的實際購買力大體相符。1957年5月11日,蘇聯政府向中國政府提交《備忘錄》和《關於調整兩國在1951年至1955年期間非貿易清算的議定書(草案)》,建議這一期間的非貿易支付均按1956年10月23日中蘇非貿易支付協定規定的辦法結算,蘇方補償中方9610萬舊盧布。

好事七,在我國3年困難時期,赫魯曉夫提出向我國提供糧食、食糖。1961年2月27日,赫魯曉夫致函毛澤東,提出鑒於中國發生食品供應方面的困難,蘇聯願意以貸款的形式向中國提供100萬噸糧食和50萬噸古巴糖,並且表示10億盧布的貿易逆差可以分5年償還,不計利息。

6. 赫魯曉夫的歷史貢獻

把蘇聯人民從對斯大林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來。

7. 赫魯曉夫一生中,共訪問過幾次中國

赫魯曉夫三次訪華:

1、1954年9月29日參加國慶慶典赫魯曉夫第一次訪華

8. 赫魯曉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的慶典訪問期間簽訂了哪些協議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的慶典訪問期間,赫魯曉夫同毛擇東主席舉行了幾次會談,雙方在許多國際問題上取得了共識,他對中國的態度十分友好。蘇聯代表團與中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協定,發表了聯合公報。協定中議定:從旅大撤軍,將海軍基地移交中國;把原來中蘇共管的新疆石油公司、有色及稀有金屬公司、大連造船公司中的蘇聯股份完全移交給中國,還簽訂了有關科技方面的合作。同意幫助中國建設211個大型工業企業。50年代中蘇關系還是比較友好的。

9. 對赫魯曉夫拍桌子的中國元帥是誰

對赫魯曉夫拍桌子的中國元帥是陳毅元帥,事情是這樣的,1959年赫魯曉夫訪華,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之際,按理說這樣的舉國歡慶的日子裡,陳毅元帥更沒有發火的理由了。其實不然,當時中國和印度發生了領土戰爭,而赫魯曉夫由於在前期提過各種佔中國便宜的條件遭拒之後,惱羞成怒。他揚言要把支援中國生產建設的各個領域專家撤回蘇聯,想以此報復中國。除此之外還他無賴的問了一句:「印度那麼弱小,你們就為了一塊荒山去打他們值得嗎?」想要惡心中國。對此,毛主席剛回答完後,陳毅元帥問他道:「按照你的邏輯,自己的國家可以被弱小的國家所侵略?」赫魯曉夫一聽怒不可遏,大聲的吼道:「你只是一個元帥,而我是主席,你沒有資格這樣和我說話。」軍人出身的陳毅元帥聽了這樣的話,自然很憤怒,當場對著赫魯曉夫拍了桌子,回吼道:「我不想跟你談!」隨即走了出去。赫魯曉夫也著實被陳毅元帥這一拍驚了一下。

10. 赫魯曉夫對中國的貢獻

赫魯曉夫對中國的貢獻有1,幫助中國的經濟建設。如果說斯大林承諾援助中國建設的大型工業企業有50項,那麼赫魯曉夫當政11年中答應援建的項目則達286項。他還擴大了斯大林援建項目的設備供應范圍。如果說斯大林承諾援助中國建設的大型工業企業有50項,那麼赫魯曉夫當政11年中答應援建的項目則達286項。他還擴大了斯大林援建項目的設備供應范圍。2,把4個中蘇合營公司的蘇方股份移交給中國。1950年3月和1951年7月,中蘇先後在莫斯科和北京簽訂了創辦中蘇石油公司、中蘇有色金屬公司、中蘇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大連中蘇建造和修理輪船公司的協定。3,幫助中國建立原子反應堆。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關於原子能問題,赫魯曉夫同意先幫助中國建造一座小型原子反應堆。共和國成立5周年。關於原子能問題,赫魯曉夫同意先幫助中國建造一座小型原子反應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