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神經解剖學朱長庚上傳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神經解剖學朱長庚上傳

發布時間: 2022-05-23 08:28:17

㈠ 姚志彬的主要著作

《腦研究前沿》、《臨床神經解剖學》、《醫用解剖學》;主審《人體解剖學現代學習基礎》(2004)、《醫用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2003);參編專著《神經解剖學(朱長庚主編)》、《發育神經生物學(蔡文琴主編)》、《醫葯新進展(余國濂主編)》、《老年痴呆病-分子生物學與臨床(盛樹立主編)》、《跨世紀腦科學(陳可冀主編)》、《解剖學析疑(王永貴主編)》、《泌尿外科臨床解剖學(梅驊等主編)》、《腦老化與老年痴呆》10餘部。
任8年制醫學專業中英文教材《Human Anatomy》(一版)副主編、5年制和七年制全國規劃教材《系統解剖學》(人衛版)等教材編委。
已在本學科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著200餘篇,其中在Stroke, Brain Res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㈡ 定位是如何在神經心理學和神經元記錄中被證實的

摘要 1796年,德國神經解剖學家F.J.加爾發表了機械定位的學說,認為腦中有很多獨立器官,每一種器官都控制著一種單獨的、天生的心理活動功能。

㈢ 神經解剖學雜志送外審多久有消息

研究生論文外審一般情況下是一個月左右出結果,但是有的時候可能要比這個時間短很多,也就是外審專家為了不耽誤學生畢業,可能會在一周之內就將外審結果發送給了論文單位。

㈣ 最好的神經內科學書是哪本

神經內科最難入門的是解剖學,也就是神經系統疾病定位診斷學。首選的教材應該是PETER DUSS的「神經系統疾病定位診斷學-解剖、生理、臨床」。如果覺得這本書有點復雜,可以先學人衛版最新教材「神經病學」的第一章。

如果想比較精通神經病學,關鍵是進入臨床實戰才行,從病人身上學。有一定的感官認識後可以學習王維治翻譯的「臨床神經病學」,這本書是以症狀為導向的。不過最經典要屬Adams &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y。

從病例入手的中文參考書建議看丁香園出版的「神經內科病例分析-入門與提高」。這本書是以一個病例為導向,從患者入院後一步步分析寫起,包括當初走的彎路,直至柳柳暗花明。

㈤ 宋健的參與編著

(1) 《醫用局部解剖學》(第五版). 王根本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02. 8.
(2) 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斷層解剖學》劉樹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4. 2.
(3) An English-Chinese Textbook of Systemic Anatomy 系統解剖學(雙語版). Ed: Liu Zhiyu & Ying Dajun.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5. 2.
(4) 全國高等學校教材(供八年制及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用)《局部解剖學》.王懷經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 2005. 8.
(5) AnEnglish-Chinese Textbook of Systemic Anatomy系統解剖學(雙語第二版). Ed: Liu Zhiyu & Ying Dajun.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8. 2.
(6) 全國高等學校教材(供八年制及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用)《局部解剖學》第2版. 王懷經,張紹祥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10. 8.
(7) 《神經解剖學》(第2版)朱長庚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09. 7.

㈥ 神經解剖學名詞解釋(求高手)

小腦——籃狀細胞、星狀細胞〔1〕小腦皮層中抑制性神經元的一種,它主要接受來自平行纖維的突觸輸入,其軸突終止在浦金野細胞上,形成抑制性突觸。在浦金野細胞體周圍,軸突形成細小分支,呈花籃狀包圍,因此命名為籃狀細胞。
視網膜——無長突細胞、水平細胞(1)視網膜內的中間神經元。胞體位於視網膜內核層,呈燒瓶形,較視網膜內的雙極細胞大。其突起兼有樹突和軸突的特點。在內網層與雙極細胞神經元的軸突、節細胞及網間細胞的突起形成突觸。2)水平細胞 horizontal cell 位於脊椎動物視網膜的顆粒層外側的神經細胞。其突起和桿狀體、錐狀體的突觸結合。這種細胞的光反應的胞內誘導稱為S電位。 S電位顯示赫林(K.E.K.Hering)的對立色學說的過程;另外具有明顯的面積效應,如果增加照射面積,則電位的振幅變大。這是由於水平細胞間的膜相癒合而形成電的結合的緣故。面積效應大,預示這種細胞在網膜上有橫的信息傳遞。
髓——閏紹細胞脊髓前角內的一種抑制性中間神經元。它接受前角運動神經元軸突側枝的支配,其活動經軸突回返作用於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反饋地抑制原先發動興奮的神經元和其他神經元。其釋放的遞質可能是甘氨酸。它的作用能被士的寧和破傷風毒素所破壞。
嗅球——顆粒細胞、僧帽細胞(1)一種與嗅覺有關的神經細胞 主要存在於大腦,與嗅小球相連。
主要用途是被嗅小球激活,傳到嗅覺信息。
攜帶相同受體的氣味受體細胞會將神經信號傳遞到相應的「嗅小球」中,也就是說,來自具有相同受體的細胞的信息會在相同的「嗅小球」中集中。嗅小球隨後又會激活被稱為僧帽細胞的神經細胞,每個「嗅小球」只激活一個僧帽細胞,使人的嗅覺系統中信息傳輸的「專業性」仍得到保持。僧帽細胞然後將信息傳輸到大腦其他部分。結果,來自不同類型氣味受體的信息組合成與特定氣味相對應的模式,大腦最終有意識地感知到特定的氣味。 (2)小腦的發育包括一系列相互協調的細胞運動和兩個獨立的增殖區:腦室區和外部的顆粒細胞層(EGL)。顆粒細胞層在小腦形成的早期分離出來,並只產生顆粒細胞。小腦顆粒細胞是腦中數量最多的神經元,在人腦中大約為1010億個。小腦顆粒細胞的軸突是沿冠狀軸分布的平行纖維,正是這種排列保證了興奮的單向傳導,這是小腦功能理論中的關鍵假設。小腦顆粒細胞通過g-氨基丁酸接受戈爾吉細胞的抑制性突觸的信息傳入。在體內和體外發育過程中,小腦顆粒細胞依賴於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谷氨酸鹽受體亞型的活性而生存和完全分化。小腦顆粒細胞培養可作為模型系統而廣泛用於研究神經元的凋亡。
人小腦顆粒細胞(HCGC)提取於人小腦組織,原代凍存。每管含有細胞數>1×106 cells/ml,此細胞通過Neurafilament, MAP2, 和 beta-tubulin III免疫熒光染色驗證,經測試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體、細菌、酵母和真菌。

丘腦——無軸突細胞

㈦ 研究生《神經解剖學》哪版比較好求推薦!

蔣文華的神經解剖學不錯 我正在看

㈧ 宋健的主要工作經歷與任職

中國解剖學會理事,湖北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解剖學雜志》、《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編委《醫用局部解剖學》(第五版). 王根本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02. 8.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斷層解剖學》劉樹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4. 2.全國高等學校教材(供八年制及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用)《局部解剖學》. 王懷經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05. 8.An English-Chinese Textbook of Systemic Anatomy 系統解剖學 (雙語第二版). Ed: Liu Zhiyu & Ying Dajun.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8. 2.全國高等學校教材(供八年制及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用)《局部解剖學》第2版. 王懷經,張紹祥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10. 8.《神經解剖學》(第2版)朱長庚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09. 7.
主要科學研究領域和興趣1988-1994 主要研究領域為生物血管移植物、心肌缺血/再灌性損傷的

㈨ 胡海濤的教育科研

承擔臨床醫學、口腔、護理、法醫、葯學等專業研究生、七、五年制本科生、留學生及三年制大專班的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神經解剖學、斷層解剖學和臨床應用解剖學理論和實驗課教學。多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留學生教學優秀教師,校優秀科技工作者和校十佳授課教師。1996年獲西安市勞動模範稱號。2001年獲西安交通大學李家成獎教金。主編和參編衛生部、教育部七、五年制規劃教材《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實地解剖學》、《斷層解剖學》、《人體解剖學》(雙語)和《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全國成人教育專升本規劃教材《人體解剖學》。主編和參編全國13所院校協編英文版教材 「A Textbook of Human Anatomy」(第3版為主編),參編大型專著《神經解剖學》(朱長庚主編)和《新編局部解剖彩色圖譜》。主譯 「Mcminn』s Colour Atlas of Human Anatomy」(麥克明彩色人體解剖圖譜)和「Netter』s Colour Atlas of Human Anatomy」;參譯大型辭書《道蘭氏英漢醫學詞海》(白永權主譯)等。主持陝西省精品課程《人體解剖學》和2項校教改項目。近五年發表教學研究論文9篇。「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雙語教學基本建設與實踐」項目獲2005年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項,教育部、衛生部及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項。研究領域和主要方向有神經系統的衰老與抗衰老;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變的發病機理和防治;心臟血管及神經支配的基礎研究;海馬參與痛與鎮痛機制的基礎研究及針法微型外科的基礎研究。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學術會議,發表科研論文近百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解放軍總後勤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及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和西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陝西省教委和衛生廳科技進步獎6項。共培養碩士研究生17名(已獲學位14名,在讀3名),博士研究生32名(已獲學位19名,在讀13名)。教學課程人體系統解剖學(Systematic Anatomy), 局部解剖學(Regional Anatomy),神經解剖學(Neuroanatomy), 人體斷層解剖學(Human Sectional Anatomy),神經科學基礎(Basic Neuroscience)等研究方向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理和防治;心臟血管及神經支配的基礎研究 等。

㈩ 神經解剖學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一、神經系統的基本功能
二、神經系統的區分
三、神經系統的活動方式
四、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
第二章 神經組織
第一節 神經細胞
一、神經元的構造
二、神經元的分類
三、突觸
四、神經元的變性與再生
第二節 神經膠質
一、概述
二、膠質細胞的分類
第三章 神經系統的發生
第一節 神經管的形成和演化
一、神經管的形成
二、脊髓的發育
三、腦的發育
第二節 神經嵴的發育
一、腦、脊神經節的形成
二、交感神經節的形成
第四章 脊髓和脊神經
第一節 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節段及與椎骨的對應關系
三、脊髓的內部結構
四、脊髓的功能
五、脊髓損傷
第二節 脊神經
一、概述
二、脊神經的分支
第三節 脊髓的節段性支配
一、脊髓對肌肉的節段性支配
二、脊髓對皮膚的節段性支配
第五章 腦和腦神經
第一節 腦
一、腦干
二、小腦
三、間腦
四、大腦
第二節 腦神經
一、嗅神經
二、視神經
三、動眼神經
四、滑車神經
五、三叉神經
六、展神經
七、面神經
八、前庭蝸神經
九、舌咽神經
十、迷走神經
十一、副神經
十二、舌下神經
第六章 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
第一節 感覺傳導通路
一、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二、痛、溫、粗觸覺和壓覺傳導通路
三、視覺傳導通路和瞳孔對光反射通路
四、聽覺傳導通路
五、平衡覺傳導通路
第二節 運動傳導通路
……
第七章 內臟神經系統
第八章 腦和脊髓的被膜、腦室和腦脊液、血液供應及血腦屏障
第九章 神經遞質、神經調質及神經營養物質
第十章 神經解剖學常用研究方法概要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