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俄羅斯訪問中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俄羅斯訪問中導

發布時間: 2022-05-22 09:21:10

A. 哪些俄羅斯(或蘇聯)總統訪問過中國

第三個出訪中國的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2012年6月5日-2012年6月7日出訪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但普京雖然沒有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訪問中國,但是他在總理期間訪問過中國兩次:

2009年10月13日,和2011年10月11日兩次訪華。


磐龍纏爐手打整理,歡迎追問

B. 怎麼看待俄羅斯防長稱,美國違反《中導條約》,俄羅斯從未拒絕對話呢

怎麼看待俄羅斯防長稱,美國違反《中導條約》,俄羅斯從未拒絕對話呢?

8月19日《中導條約》終止後,美國開始躍躍欲試部署導彈的系統,在過程中遭到了美國、韓國還有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冷遇,這個國際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表示,只要美國在歐洲還有亞洲地區表現出克制,他國就不會部署新的導彈系統了,盡管美國退出這個條約,莫斯科仍准備展開對話。

結果應該完全由美國承擔,同時俄方希望能扮演好監督美方的角色,並盡快恢復與美國在戰略穩定和安全方面的全面判談判。從今年2月到8月這個條約失效期間,俄方從未拒絕就這個條約問題與美國進行對話,俄方的行動公開、透明。

C. 俄羅斯要求把北約也納入到《中導條約》談判中來,美國會同意嗎

美國當然不會同意,將北約納入《中導條約》談判來,完全是對俄羅斯有利,對於美國來說,利益並不大,沒有利益的事美國是不會同意的。

《中導條約》主要是為了消除蘇聯和美國兩國中程和中程短程導彈的條約,是為了限制兩國軍事發展的條約,《中導條約》主要是美國和前蘇聯的相互制衡,北約的加入會打破這個平衡。

而且北約加入了《中導條約》,對於美國也是一種小的制衡,這樣就導致美國不敢以退出為要挾威脅俄羅斯了。

因此想要美國同意北約加入《中導條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D. 求中國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

俄關系現狀良好。不久前,梅德韋傑夫先生當選俄羅斯總統,中方對此表示熱烈祝賀。同時,我們對普京總統多年來為推進中俄關系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表示高度贊賞。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第二個十年。雙方一致同意,要以《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指導,繼續推進雙方關系。我們對中俄關系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

我認為,中俄雙方努力的重點應是:一是要進一步加強高層交流機制,保持高層會晤互訪勢頭。加大在對方核心利益上的彼此支持。二是要進一步推進經貿合作,優化貿易結構,規范貿易秩序,努力把經貿關系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三是要擴大人文交流,辦好2009年在中國舉行的「俄語年」,2010年在俄羅斯舉行的「漢語年」,加強相互交流。現在學中文的人很多,我希望在座的外國記者,也能抓緊學中文。我認為中文是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之一,否則很難解釋為什麼有13億多人講中文。最後一點,雙方要進一步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從而進一步有力地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

中俄兩國關系文件
關於中*俄相互關系基礎的聯合聲明 (1992年12月)
中國主席和俄羅斯聯邦總統聯合聲明 (1994年9月)
中*俄聯合聲明 (1996年4月)
中國和俄羅斯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 (1997年4月)
中*俄聯合聲明 (1997年11月)
關於中*俄邊界問題的聯合聲明 (1998年11月)
關於世紀之交的中*俄關系的聯合聲明 (1998年11月)
關於江*澤*民主席訪問俄聯邦並與葉*利*欽總統舉行非正式會晤的聯合新聞公報 (1998年11月)
中*俄聯合聲明 (1999年12月)
中國主席江*澤*民與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非正式會晤聯合新聞公報 (1999年12月)
中國和俄羅斯聯邦北京宣言 (2000年7月)
中國主席和俄羅斯總統關於反導問題聯合聲明 (2000年7月)

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2001年7月)
中*俄元首莫斯科聯合聲明 (2001年7月)
中*俄聯合聲明 (2002年12月)
中*俄聯合聲明 (2003年5月)
世代睦鄰友好 共同發展繁榮━━胡*錦*濤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2003年5月)
中*俄聯合聲明 (2004年10月)
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 (2005年7月)
中*俄聯合公報 (2005年7月)
中國和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 (2006年3月)
中*俄聯合聲明 (2007年3月)
中*俄合理利用和保護跨界水協定 (2008年1月)

中國政府對俄政策
胡* 錦* 濤
2007年3月25日,堅定不移地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向前發展,實現世代友好,是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意願和必然選擇。中方願同俄方一道,著力從以下4個方面推動兩國關系全面深入發展:一是增強政治互信,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繼續相互支持。二是本著互利共贏精神,推動兩國經貿、能源、科技等領域務實合作。三是以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為契機,擴大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國和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四是加強兩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戰略協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溫*家*寶
2004年9月25日,作為戰略合作夥伴,中*俄應對雙邊合作作出長期規劃。他為此提出了兩國合作的六項任務。一是進一步改善貿易結構,規范貿易秩序。二是擴大相互投資,將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加工製造、高科技作為相互投資的重點領域,為此中方計劃到2020年向俄投資120億美元。三是推動能源合作。能源合作是中俄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是兩國經貿關系的重要支撐,爭取早日簽署政府間的能源合作長期協議。四是加強高科技合作,將核能、航天、生物工程、化學、新材料、信息等作為合作重點。五是促進邊境和地方交往,鼓勵兩國已建立經貿結對和友好關系的省州和城市開展互利合作。六是重視人文合作,加深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旅遊等方面的交流。>>

中*俄雙邊關系
中*俄高層互訪與會晤 歷年來中俄首腦會晤
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議會第二次會議 中俄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俄文化、科技與教育等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俄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0年7月)
江*澤*民主席對俄進行國事訪問(2001年7月) 俄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2年12月)
胡*錦*濤主席對俄進行國事訪問(2003年5月) 俄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4年10月)
胡*錦*濤主席對俄進行國事訪問(2005年6、7月) 俄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6年3月)
胡*錦*濤對俄進行國事訪問(2007年3月) 中俄「國家年」活動俄羅斯年中國年
2006年:中*俄友好合作之花全面綻放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進入第二個10年
溫*家*寶總理訪俄(2007年11月) 中*俄邊貿合作常設工作小組第六次會議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 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中*俄戰略穩定磋商 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將訪華

中*俄兩國邊界問題
中*俄邊界全長4300多公里,分為東、西兩段。雙方以有關兩國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准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經過多年談判,分別於1991年5月16日、1994年9月3日和2004年10月14日簽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中俄國界西段協定》和《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上述三個協定一起將中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專家談《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俄羅斯的前身是唯一能和美國抗衡的蘇聯。在冷戰時期,中蘇同盟關系是蘇聯發展社會主義國家來對抗美國的產物。
目前的俄羅斯和中國的關系一方面是在繼續發展中蘇同盟時代的關系,另一方面都是為了加強雙邊關系,致力於世界的和平和發展,維護世界的和平環境。
現代的中俄關系與中蘇關系的背景不同,不能進行簡單的比較。本人認為中俄關系是中蘇關系的繼承和發展,是作為地區大國的共同責任。
選我

E. 俄羅斯為什麼需要《中導條約》

《中導條約》全稱是《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由蘇聯和美國於1987年12月簽署,1988年開始生效。條約規定,蘇美雙方將全部銷毀和徹底禁止射程為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中短程導彈及射程為1000公里至5000公里的中程導彈。
從原則上講,俄美兩國任何一方在特殊情況下都可以退出《中導條約》,但俄尚未看到這種特殊情況出現。

F. 俄羅斯是否會退出《中導條約》

在此期間,美俄多次指責對方違反條約,俄羅斯更是宣稱要退出條約。 《中導條約》為永久性條約,是戰後美蘇裁軍談判史上第一個真正減少核武器數量並徹底取消一個核武器等級的條約,對國際關系的緩和產生了重大影響。 如果《中導條約》被終止執行,原計劃於2015年召開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總結和審查會議可能不會按期舉行,因為國際社會在進一步削減戰略核武器領域同樣乏善可陳。 即使出現這種情況,莫斯科也不會非常在意,因為核擴散和核恐怖主義威脅並未被列入俄羅斯國家安全最優先考慮的范疇。 重啟中程導彈主要為應對歐洲導彈防禦系統 近年來,俄羅斯試圖研製、恢復生產和部署中程導彈,主要出於以下考慮。 首先,歐亞大陸很多國家包括俄羅斯鄰國大都擁有或正在研製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普京表示:「《中導條約》不符合保證俄羅斯軍事安全的要求。事實上,幾乎所有俄羅斯周邊國家都在發展中程導彈。蘇聯與美國簽署條約,不發展中程導彈,這令人不解。美國不需要中程導彈。但俄羅斯在不發展中程導彈這個問題上值得商榷。」 其次,在歐洲大陸常規軍事力量對比上,俄羅斯相對北約處於全面劣勢。2007年,俄羅斯決定暫停執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不再提供常規武器相關信息和接受核查,自此在發展常規武器方面不再受限制。隨著面臨的軍事威脅不斷增大,俄羅斯需要中程和中短程導彈彌補其常規軍事力量的不足。 最為重要的是,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迫使俄羅斯尋求必要的反制手段。歐洲導彈防禦系統將於2020年部署完畢,屆時,將大大降低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戰斗潛力。但更為嚴重的威脅,是美國裝備有海基導彈防禦系統的海軍戰斗艦艇和陸基反導導彈發射裝置能夠根據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位置而機動變換陣位。 2007年,普京在會見美國國務卿賴斯和國防部長蓋茨時,對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表示了強烈不滿,威脅要退出《中導條約》,研製和部署中短程導彈並瞄準美國在歐洲的目標,退出時機將取決於歐洲導彈防禦系統的部署情況。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員索洛夫佐夫隨後表示,俄羅斯准備恢復中短程導彈的生產。

G. 美國就《中導條約》向俄羅斯發出最後通諜,俄羅斯會如何應對

最近,美國就中導條約像俄羅斯發出了最後通碟,下面我們看看什麼是中導條約,來分析俄羅斯會如何應對。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發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國家之間的矛盾。戰爭使人們的生活得不到安寧。為了避免戰爭再次發生,美國和俄羅斯兩大強國自願削弱自己的軍事力量,並簽訂了中導條約。

中導條約的大致內容是禁止雙方試驗、生產和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但沒有限制海基和空基的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近年來俄美兩國多次相互指責對方違反條約。


不管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多一份和平,少一份戰爭,希望各個國家連起手來,共同創造一個文明,和平,沒有硝煙的世界。

H. 如何看待俄多次無視中導條約,美擬退出中導條約

為了讓俄羅斯遵守冷戰末期美蘇簽訂的《中導條約》,同時也為自己重新擁有中程地對地導彈找借口,美國再次揚言要退出30年前簽署的這一條約。

據WSJ中文網援引美國官員的說法,他們正在進行准備工作,計劃重啟中程地地導彈的研製。而若要美國放棄該舉動,除非俄羅斯也放棄生產這一武器。上述官員說,近幾周美方已就這一計劃知會俄羅斯,但同時表示若俄方重新遵守條約,美國已經准備好放棄該計劃。

這是美俄關於《中導條約》最新一輪交鋒,為此兩國已是爭吵不斷。

1987年由時任美蘇領導人里根和戈爾巴喬夫簽署的《中導條約》,全稱《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經過艱難談判簽署生效,要求兩國全部銷毀和徹底禁止射程為500到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這項條約被稱為「冷戰時期最成功的軍控協議」。

邊界導彈目前沒有圖,圖為造型邪惡的RSD10

美俄圍繞對方違反《中導條約》的爭吵看來還要持續下去,實際上明眼人也能看得出,美國揚言退出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重獲這一大殺器找借口,另一方面除了批判俄羅斯,還有一層顯而易見的因素,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