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丹的英語翻譯 不丹用英語怎麼說
不丹
[詞典] the Kingdom of Bhutan; Bhutan;
[例句]西方的一部和西南方,和阿富汗、印度、不丹、尼泊爾接壤。
Afghanistan, India, Bhutan and Nepal in the southwest and part of the west;
B. 「不丹」英語怎麼寫
不丹 bhutan
C. 我要和一個日本朋友發郵件,使用英語交流,比較正式的格式是怎樣的,使用哪些話可以增進距離
稱呼還是可以用「dear ...」的。最後的用語可以用「Best Regards」.這樣還是不失正式的感覺的
D. 不丹王國
【國名】
不丹王國
【國名釋義】
「不丹」在梵語中意為「西藏的邊陲」
別稱:神龍之國(不丹人自稱「竺域」,意為「龍」)、森林之國、花卉之國
【面積】
4.6萬平方公里。
【人口】
70萬(2007年)。人口增長率約2.5%。不丹族占總人口50%,尼泊爾族佔35%。不丹語「宗卡」為官方語言。藏傳佛教(噶舉派)為國教,尼泊爾族居民信奉印度教。
【首都】
廷布(Thimphu),人口約5萬(2002年)
【同北京時差】 -2:30
【國際電話碼】 975
【語言】 不丹語「宗卡」和英語同為官方用語,南部講尼泊爾語
【民族】 不丹族(菩提亞族)佔多數,其餘為尼泊爾族(30%~35%)等
【宗教】 藏傳佛教(噶舉派)為國教,尼泊爾族居民信奉印度教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金黃色和桔紅色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組成,中間一條白色的飛龍,四個爪子各抓一顆白而亮的寶珠。金黃色象徵國王的權力和作用;桔紅色是僧侶長袍的顏色,象徵佛教的精神力量;龍象徵國家權力,又指這個國家的名字,因為不丹可譯為「神龍之國」。龍爪上握有白珠,象徵威力和聖潔。
【國徽】
呈圓形。圓面上兩條龍騰空而起,象徵權力和尊嚴。龍的周圍是燃燒的火焰,圓面中心是十字形圖案,它是大自然雷電霹靂的象徵。圓面外圈的白色圓環的上部,用藏文書寫著「光榮的不丹是不可戰勝的」。
【國歌】
《皇家頌歌》
【概述】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其東、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南部與印度交界,為內陸國。北部山區氣候寒冷,中部河谷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
公元7世紀起曾為吐蕃王朝屬地,9世紀成為獨立部落。12世紀後,藏傳佛教竺巴噶舉派逐漸成為執掌世俗權力的教派。18世紀後期起遭英國入侵。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1910年1月英國同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1961年以來,不丹國王多次公開表示要保持自己國家的主權和獨立。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1973年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1985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
【政治概況】
[編輯本段]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1972年7月24日登基;2006年12月14日,不丹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將王位傳給王儲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
【重要節日】
國慶日(12月17日--第一任國王烏金·旺楚克登基日)、國王生日(11月11日)、國王加冕日(6月2日)
【政治簡況】
公元7世紀起為吐蕃王朝屬地,後逐漸成為獨立部落,並由藏傳佛教竺巴噶舉派執掌世俗權力。18世紀後期起遭英國入侵。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正實施憲政改革,由世襲君主制向君主立憲制轉變。2008年,將舉行首次議會選舉並產生新政府。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4個行政區、20個宗(縣)。2003年,不丹分為4各地區(如下)20個宗,202個格窩,5000多個自然村
地區名 首府 成立日期 管轄范圍
第一地區 楚卡 1988.12.10 楚卡宗、帕羅宗、哈宗、桑契宗
第二地區 普那卡 1988.12,10 加莎宗、廷布宗、普那卡宗、旺迪顏頗章宗、達迦納宗
第三地區 吉列普 1986.6.15 布姆塘宗、同薩宗、仁工宗、沙奔宗、乞郎宗
第四地區 扎西崗 1989.9.17 扎西崗宗、扎西羊孜宗、孟加拉宗、隆子宗、沙姆德羅普宗卡宗、佩瑪加澤爾宗
【重要人物】
國王:
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1980年2月出生,2006年12月繼承王位,旺楚克王朝第五世國王。
第四世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1955年11月出生,1972年繼承王位,1974年加冕,2006年12月宣布提前讓位於其子凱薩爾·旺楚克。
歷任國王(1907年~今):
1. 烏顏•旺楚克 (Ugyen Wangchuk) 1907---1926
2. 吉格梅•旺楚克(Jigme Wangchuk) 1926---1952
3. 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Jigme Dorje Wangchuk)1952---1972
4. 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h Wangchuk) 1972---
【政體轉變】
2008年3月24日,位於中印之間的不丹迎來其歷史上的首次民主選舉,直接選舉國民議會議員,並在此基礎上產生首個民選政府。對於這個面積僅3.8萬平方公里、人口73萬的小國來說,此次選舉意味著國家政治體制將由原來的世襲君主制變為議會民主制。這個轉變的推動者正是不丹的老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
此次選舉是不丹國王多年來致力於推行政治民主化的結果。100年來,不丹一直實行世襲君主制,沒有憲法,也沒有政黨。1998年6月,辛格老國王對政治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解散了內閣,將政府行政權移交給大臣委員會。2001年9月,國王發布命令,要求政府籌備起草憲法。2005年3月,辛格國王建議在不丹建立兩黨制度,由在大選中得票最多的政黨組閣,另外一個政黨則成為反對黨。根據憲法草案,不丹將組建兩院制議會,由75人組成的國民議會和由25人組成的全國委員會。2006年年底吉格梅國王宣布退位,於2007年4月將王位正式讓給27歲的兒子吉格梅•凱薩•旺楚克王儲。
辛格曾表示,還政於民是為了讓不丹在政體上與西方接軌,以便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同。他說:「為了不丹人長遠的幸福,我們必須推行民主,一個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地處喜馬拉雅山南坡。北部及東北、西北與中國為鄰;南部與印度接壤。境內多山,北高南低;南部山區屬亞熱帶氣候,濕潤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區,氣候溫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北部高山區,氣候嚴寒,人煙稀少,海拔2650~5480米。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
【歷史概況】
[編輯本段]
公元7世紀時受北印度的迦摩縷波王朝統治。650年後為吐蕃王國的一部分。8世紀喇嘛教從西藏傳入。9世紀吐蕃衰亡,不丹成為獨立部落。1616年後,佛教竺巴噶舉派領袖阿旺·納姆伽爾戰勝其他教派,統一不丹,形成僧俗同掌政權的封建王國。18世紀後期英國入侵,1865年強迫不丹簽訂《辛楚拉條約》。不丹被迫割讓2000平方千米土地。1907年,烏顏·旺楚克廢除德布王,自任國王,集政教大權於一身,並規定國王世襲。1910年英與不丹又簽訂《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受英國「指導」。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受印度「指導」。1952年第三代國王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即位,他發展經濟,對內政外交進行改革。第四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於1972年即位,繼續先王的內外政策。
【經濟發展】
[編輯本段]
【經濟簡況】農業是不丹支柱產業。上世紀50年代實行土地改革後,98%以上農民擁有土地、住房。糧食基本自給。目前,農業約占不丹GDP23% (2005/06財年),農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63.3%。近年來,不丹第二、三產業比重快速上升,2005/06財年分別約佔GDP35%和42%。向印水電出口及相關建築業成為不丹經濟支柱之一。
2002年12月,不丹政府開放製造業和服務業,外資控投最高可達70%,標志著不丹正式對外國直接投資開放。
1961年起,不丹開始實行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印度、瑞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經濟援助。九五計劃(原為2002-2007年,2006年6月宣布將該計劃延長至2008年)主要目標是在「八五計劃」基礎上,進一步貫徹和實行"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理念,追求經濟和環境、社會、文化均衡可持續發展,力爭保持7-9%的年經濟增長率。
2003年,在聯合國發展署發表的全球人類發展報告中,不丹首次進入中等發展中國家行列。2006年,不丹排名第135位。
國內生產總值(2005/06財年,下同):8.04億美元
增長率:6.5%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245美元
貨幣名稱:努扎姆(Ngultrum),簡稱努(NU.),與印度盧比等值。
匯率:1美元≈44.7努
通貨膨脹率:4.7%
失業率:3.1%
【資源】白雲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等礦藏。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約3萬兆瓦(MW),目前僅開發利用了1.5%。
【工業】2005/06財年,不丹電力行業產出7347萬美元,佔GDP10%。建築業產出1.05億美元,佔GDP17%。製造業產出4365萬美元,佔GDP7%。另外還有少量采礦業等。
【農牧林業】可耕地面積占總面積16%,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稻子、小麥、大麥、蕎麥、馬鈴薯等。森林覆蓋率為72.5%,其中26%為自然保護區,以豐富的名木花草聞名遐邇。盛產水果,蘋果、柑桔等大量向印度和孟加拉國出口。
【旅遊業】是外匯重要來源之一。1974年起開放旅遊業,但控制較嚴,一般只接受團體旅遊。同時出於環保考慮,實行境外遊客每人每天165-200美元的最低消費制。遊客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等地。2005/06財年,入境遊客1.5萬人次,旅遊收入2080萬美元,增長35.8%。
【交通運輸】2005年全國公路總里程4392.5公里。九五計劃期間,計劃修路587公里。擁有近3萬輛機動車。山區仍以馬、牛、騾為主要運輸工具。距首都廷布約65公里的帕羅是唯一機場。不丹航空公司(Druk Air Corporation)成立於1983年2月,主要航線至南亞各國首都。2005年運載乘客9萬人次。2006年,不丹與印度、泰國和孟加拉國分別簽署加強航空聯系的諒解備忘錄。
【通訊郵政】不丹電信公司於1999年1月成立,同年建成全國計算機互聯網。擁有固定電話3.27萬部,手機用戶3.78萬人,郵局101個。
【財政金融】財年始於每年7月1日。2005/06財年,不丹國家總收入3億美元,增長12%。總支出3.61億美元,增長4%。外匯儲備約4.79億美元,增長37.8%。外債6.81億美元,增長12%。2006/07財年預算支出4億美元。
主要金融機構有皇家貨幣局(Royal Monetary Authority)和不丹銀行(Bank of Bhutan)。1996年政府允許金融部門發行股票,並與亞洲開發銀行和花旗銀行簽署協定,允許其購買不丹國民銀行(Bhutan National Bank)少於40%的股份。
【對外貿易】2005/06財年,不丹外貿總額為6.67億美元,主要在南盟成員間進行貿易。印度是最大貿易夥伴,與不丹簽有自由貿易協定。不丹對印進出口額分別占其進出口總額的87.6%和75.1%。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有孟加拉國、香港、日本、新加坡、泰國、德國等。不孟簽有優惠貿易協定。主要出口產品為電力、化學製品、木材、加工食品、礦產品等;進口產品主要為燃料、穀物、汽車、機械、金屬等。1998年成為WTO觀察員,現申請成為正式成員。
【外國援助】經濟建設嚴重依賴外國和國際組織援助,過去15年接受外援年均增長18%。2005/06財年,接受外援1.21億美元。印度、丹麥、荷蘭、日本和世界銀行是最大援助方,印度在2005/06財年援助額占不丹外援總額56.9%。
【人民生活】全國實行免費醫療,基本醫療服務已覆蓋90%以上人口。現有醫院29家和其它醫療機構650家。人均壽命66.1歲,嬰兒死亡率為每千人 40人。傳統醫學來源於藏醫葯學,目前仍廣泛使用。普通家庭三大件依次是手錶、收音機和電飯煲,佔有率分別為75%、67%和31%。
【軍事概況】
[編輯本段]
軍事 武裝部隊主要由皇家陸軍、皇家警察和皇家衛隊組成,共1.4萬餘人。實行徵兵制,國王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全部軍費、大部分裝備和給養由印度提供。
【文化教育】
[編輯本段]
【教育】實行免費教育。全國現有各類學校512所,在校學生19萬余名。目前,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6%。國民識字率約為60%。2003年6月,不丹第一所大學不丹皇家大學正式成立。
【新聞出版】政府設有不丹新聞與廣播機構,負責管理全國廣播、電視事務。廣播公司提供廣播、電視服務。《昆色爾》為官方報紙。2006年,私人報紙《不丹時報》和《不丹觀察家報》開始發行。另有《德魯克·洛塞爾》季刊,以宗卡語、英語和尼泊爾語出版。
【體育】射箭和摔跤為傳統體育項目。
【外交關系】
[編輯本段]
不丹對外政策兩大主要目標是,加強和維護不丹主權和獨立、實現經濟自主。主張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奉行不結盟政策,在和平共處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誼與合作,特別是同鄰國友好相處。截至2006年,已同印度等21個國家及歐盟建立了外交關系,在紐約和日內瓦設有常駐代表處,在印度、孟加拉國、科威特和泰國設有使館,在14個國家設有15位名譽領事。印度和孟加拉國在不丹設有使館。不丹於1971年加入聯合國,目前是多個國際組織的成員。
【同印度的關系】不印關系密切,1949年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1968年建交。
2003年,不丹政府對其境內的「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等印東北部反政府武裝展開軍事行動,摧毀其在境內的基地。
2006年1月,不丹外交大臣坎杜·旺楚克訪問印度;不丹-印度發展合作對話在新德里舉行。7月,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國王對印度進行工作訪問。10 月,印度外秘梅農和水資源部部長索茲分別訪不。12月,印度外長慕克吉訪問不丹;不印結束長達40多年的劃界、勘界和重新樹立界碑工作。
1979年起,不丹一直要求修改《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2007年2月,不丹國王凱薩爾·旺楚克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經過修訂的《友好條約》。3月,條約生效。
兩國實行開放邊界,自由通商。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貿易夥伴、援助國和債權國。2006年7月,兩國續簽《貿易、商務與轉運協定》,有效期10年。
【同南亞其他國家的關系】不丹同除阿富汗以外的所有南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來往日益增多。
不丹與尼泊爾存在難民問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丹將旅居境內的約10萬尼泊爾族人驅逐出境。這些人湧入尼泊爾境內,目前居住在尼東部的7個難民營內,由聯合國難民署管理。1993年至今,雙方舉行了15輪部長級聯合委員會,討論解決這一問題。尼要求向不丹遣返這些難民,不丹同意在對難民身份進行甄別的基礎上接收部分難民。1999年9月,雙方成立「聯合身份鑒別小組」,甄別在尼難民身份,並於2003年就難民分類達成一致。但遣返問題至今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不丹積極主張加強南亞區域合作,是南盟成員國。2003年,不丹加入「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2005年3月,不丹原駐泰國大使臣克亞 ·多吉任南盟第八任秘書長,任期3年。2006年4月,不丹舉辦第四屆南亞保險監督論壇。5月,首屆「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成員國文化部長會議在帕羅召開。
【同南亞以外國家的關系】1985年開始,不丹開始發展跨地區外交,先後同荷蘭、丹麥、瑞典、瑞士、挪威、日本、芬蘭、韓國、奧地利、泰國和巴林等國建交。2002年以來,又分別同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加拿大建交。
【同中國的關系】中不迄未建交,但兩國關系一直友好,邊境地區總體保持和平與安寧。從1984年至今兩國共舉行了16輪邊界會談。1998年,兩國簽署了《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這是兩國政府間簽署的第一個協定。2000年兩國政府就不丹王國在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保留名譽領事館事達成協議。2001年4月,不丹王國宗教領袖央騰加增大師(不丹宗教界第二號人物)率不丹文化代表團訪華。7月,不丹外秘烏金•澤林率不丹官方代表團訪華。10月,不丹審計署審計長昆藏•旺堆率團訪華。11月底,中國不丹邊界第15輪會談在不丹首都廷布舉行。
中不邊界長約600公里,從未正式劃定。1984年起,中不兩國輪流在北京和不丹首都廷布舉行中不邊界會談。1998年,兩國在第12輪邊界會談期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不丹王國政府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這是兩國第一個政府間協定,對維護兩國邊境地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並為尋求邊界問題的解決創造良好條件。2005年7月,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羅照輝率團赴不丹舉行中不邊界問題專家小組第二次會議。
喜瑪拉雅王國不丹的民主時分
是要一個存在了一百年的,以6%的增長率帶領人民穩定發展了二十多年的君主制度,還是要一個人民當家做主,但卻陌生、不知前景的民主制度?對不丹國民來說,該問題沒有選擇,因為他們的國王早已經做出了選擇。為了國民未來的福祉,備受愛戴的國王由上而下發動了廢除自己權力的運動。
國王送給人民的禮物
這個群山圍繞的喜馬拉雅王國,在3月24日,完成了從世襲君主制國家到議會民主制國家的飛躍。在從早晨8點到下午5點的國民議會選舉中,不丹25萬身穿傳統服裝的選民,有秩序地在全國各個投票站排隊等候,用電子投票器的按鈕選舉了一個新的政府。選舉委員會首席專員孔章·旺迪向熟悉的人打著招呼,加入投票站排隊的人群。投票出來,孔章·旺迪表情輕松,向媒體表示為自己成為歷史進程的一部分而感到高興。但僅僅在一年之前,孔章·旺迪甚至連這樣的姿態也做不出來,他熱愛國王,「選舉選不出這樣的領袖。」他曾對媒體憂心忡忡地說。身為負責選舉工作的最高長官,他一直內心矛盾:為了實現國王的意願,他就要做好削弱國王權力的工作。
在不丹,孔章·旺迪代表了國民的普遍心態,民主是國王強行送給人民的禮物,人民想不要都不行。兩年前,在任34年的第四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宣布退位,王位傳給1980年出生的兒子,他同時告知國民,不丹將在2008年走向民主,權力交給人民。面對國王的決定,不丹國民的反應是震驚和憂慮,他們不知道為什麼需要民主,有些上了年紀的人甚至掩面哭泣。
根據不丹憲法,在國民議會選舉結束並成立新政府後,國王是不丹的國家元首,而議會在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持下可以彈劾國王。「沒有不丹人願意接受這個美好的重擔。」已經帶領繁榮進步黨贏得這次大選的吉格梅·廷里曾經說。吉格梅·廷里曾擔任兩任首相、外交大臣和內務文化大臣。
君主制度不能保證永遠都有好國王
不丹國民對君主制度的留戀基於國王這些年的卓越成就:在南亞一些民主制國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依然陷於混亂的時候,不丹卻在持續穩定發展。1972 年,當第四任國王剛剛繼承王位時,不丹非常貧窮,人均壽命只有40歲,但在國王的帶領下,不丹走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現代化之路。在水電、旅遊、采礦等產業帶動下,經濟連年高速增長,2006 年,不丹人平均壽命已經達到66歲,人均GDP達到1400美元,是印度的兩倍,實際GDP的增長達到8.5%。
剛剛50歲就宣布退位的國王具有偉大的人格魅力,總是行走在不丹的各個地方,和人民直接交談。每個國民都可以直接上書,人們有意見或建議,會把書信留在他車輛經過的路邊,拿石頭壓住,等待他親自下車取走。
國家的欣欣向榮體現在各個方面,首都廷布到處都是建築工地,城市建設體現出不丹的治國理念———國民幸福總值。曾經在英國受過教育的第四任國王在 1970年代提出了這個理念,他認為國家政策應該關注人的內心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極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指標,並且認為這一指標比GDP更重要。因此,不丹經濟的高速增長沒有以犧牲環境和放棄自己的文化認同為代價。
但國王的目標更為遠大,他的最終目標是把權力移交給人民。第四任國王早年的英國私人教師、現在不丹居住的邁克·伍德蘭德告訴記者,國王並不是因為面臨某些壓力才決定推進不丹民主化的。1992年左右,第四任國王已經開始在和他探討在不丹建立民主政治的規劃,國王那時就擔憂,隨著不丹和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絕對君主制會讓政府變得不穩定,國王多次表示,君主制度不能保證永遠都有好國王。
第五任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畢業於牛津大學,是父親意願的堅決推行者,大選之前的星期六,這位年輕英俊的「八零後」國王對國民進行了最後的總動員,在致國民的公開信中,他寫道: 「這次選舉以及我們將要建立的民主是幾代不丹人民的犧牲和艱苦工作的結果,它是讓國家強盛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國家勝利了,那麼只會有一個贏家———人民。」
人民信任國王,既然國王說民主是個好東西,盡管他們心懷疑惑,也要努力地去實踐它。81歲的阿布·哈迪從三公里外的家中趕到北廷布選區投票站,他經歷了四任國王,在君主的統治下,他說自己度過了平和而快樂的時光,但既然國王已經決定把權力交給人民,為了下一代,他決定來投票給他認為稱職的候選人,「我是為國家投票」。
「不能想像沒有媒體自由的民主」
在3月24日的選舉中,不丹繁榮進步黨以絕對優勢壓倒了人民民主黨,最終取得了47個席位中的44席,人民民主黨只取得3席,這是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結果。繁榮進步黨新當選議員益西·金巴在3月25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說這不是他們所期待的結果,如果差別不這么大,會更好地體現民主所需要的制衡。
選舉前一天,兩黨發言人都對贏得選舉非常樂觀。這並非完全做態,大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為兩黨得票不會差距太大。事實上,兩黨狀況非常相似,它們都是年輕的政黨,都是為響應國王的號召而成立。人民民主黨成立於 2007年9月,主席為前農業大臣桑格·乃杜。繁榮進步黨成立於2007年10月,主席為前任首相吉格梅·廷里。兩位都是在政黨成立後響應黨員號召,「受邀」成為黨主席的。
因為都是在「國民幸福總值」的理念下展開,兩黨理念其實並無特別的差異。因為兩黨的相似性,在大選之前,很多人表示不知道他們應該去投哪個黨,但為何最後體現出這樣的天壤之別?來自歐盟的首席選舉觀察員扎維爾·彭莫斯認為,兩黨的平台太過相近,所以選民們只能基於兩黨領導者的個性而不是為他們倡導的政策差異來投票。「這個結果說明,盡管人們為了完成國王的心願而參加了投票,他們其實不想改變。」不丹最大的報紙《昆色爾》報總編輯肯里·多吉說。
面對人民對於未來的普遍憂慮,3月25日,即將擔任總理的繁榮進步黨主席吉梅格·廷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肩負著沉重的負擔,即建立我們國王所展望的強大和充滿活力的民主政治。」
在獲勝的繁榮進步黨的競選綱領中寫道,「自由而負責任的媒體將受到我們的鼓勵和支持」。繁榮進步黨新當選議員益西·金巴也說:「不能想像沒有媒體自由的民主。」
「為了這次大選,媒體做了很多,但還很不夠,在這個小型社會裡面,小道消息和謠言遠比媒體更有力量。」不丹的國家報紙《昆色爾》報總編輯肯里·多吉說,民主對不丹來說是個全新事物,所以不論政治家、官員、人民,還是媒體自身也都在學習在民主進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在憲法草案里,自由的表達,自由的媒體,獲取信息的權利受到保證,但這些權利不是給予媒體的,而是給予人民的,媒體的責任是保證人民享有這種權利,為此媒體必須自由而獨立。」《昆色爾》的一篇社論中寫道。 (據《南方周末》楊瑞春/文)
不丹概況:面積3.8萬平方公里。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其東、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南部與印度交界。人口約73萬。不丹族佔80%,其餘為尼泊爾族等。
E. 日本與不丹沒有大的利益相關,為什麼關系卻很不錯
因為不丹這個國家對待外國向來比較友好,不僅僅是對日本,對其他國家也是一樣。因為不丹作為一個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雖然國民幸福度比較高,但是經濟方面確實比較依附於其他國家的援助,並且還需要其他國家對不丹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技術性的援助。
而日本近幾年的經濟擴張計劃,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沒有辦法,對於不丹這樣貧窮的國家比較合適。不丹作為經濟比較落後,正是日本這種發達國家的目標,扶植了不丹的經濟,能夠讓不丹依附於日本,並且信任日本,這樣的話以後到了有需要站隊的時候,不丹這樣接受了扶持的國家也會對日本進行支持。
F. 游攝不丹,和行行攝色攝影旅行團一起不丹攝影采風。不丹有哪些著名城市會說英語的人多嗎
不丹的主要城市大多集中在中部地區的喜瑪拉雅山河谷,如首都辛 普及巴羅、普那卡、彭措林等。 首都辛普市雖為不丹的第一大都市,但當地的行事步調,卻毫無一般大都會的緊張急迫。
巴羅市:巴羅是不丹第二大城市,人稱高原上的雷龍之鄉,是不丹王國的西疆大域,也是不丹唯一的機場所在 地,有人口約6.000人。
普那卡:舊都所在地,雖然沒有開放旅遊,但是從巴羅或彭措林,要前往首辛普時,一定要經過普納卡的,所以您可以請導遊行個方便,讓大家下車留念拍照一下,可以的話順便卡油參觀普那卡宗及繞個市區做個市區觀光。
最後,英語作為不丹的官方語言,所以說英語的還是比較多的。
G. 在日本用英語交流可行嗎
我覺得還可以,日語中很多單詞都是英語演化的,發音很近似,而且英語在日本也比較普及,大部分交流應該還可以,但有時也可能會有點點困難,建議也先買本日語入門熟悉一下常用語,祝你順利
H. 在日本用英語交流方便嗎
其實還好,就是日本人的英語發音你需要適應下
不過盡量多學日語吧,如果在日本生活的話
I. 不丹公主介紹 不丹最美的公主是誰
現任不丹國王旺楚克五世是一個非常英俊瀟灑的男子,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帥的國王,有了好的基因打底,自然不丹公主都很漂亮。不丹公主常跟著國王一起從事許多外事活動,我們可以常在媒體看看到她們美麗的身姿。
在眾多美麗的不丹公主中,索南·德琛·旺楚克公主,被人們譽為不丹最美公主,她繼承了王室的優良血統,長得非常漂亮,五官十分精緻,眼睛細長眼尾外翹非常迷人。要知道,索南公主的丹鳳眼可是很迷人的,不像現在的網紅,大的無神、超假的人造大眼,她就是用自己一雙丹鳳眼將高大、帥氣,在不丹財政部工作,兼任不丹銀行的董事的駙馬迷暈的!
索南公主除了美貌受人稱贊外,她的能力也非常出眾。索南公主曾就讀於斯坦福和哈佛,分別獲得國際關系系學士及法律系碩士的學位。畢業後,索南公主在法院任職,同時還在司法部擔任了法律研究所主席。
所以,外在美貌+內在修養+高貴血統+出色的能力,造就了不丹的最美公主!
J. 用英語與日本人交流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麼名字
where are you from?你來自哪裡
Do you interest in English?你喜歡英語嗎?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你喜歡什麼顏色?
全是自己平時給日本學生上課用的~分要給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