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承德ftp伺服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承德ftp伺服器

發布時間: 2022-05-17 14:42:27

㈠ 什麼是FTP伺服器,有什麼用

FTP服務是Internet上的標准服務之一,以比較高的速度在網路上上傳和下載文件,用途很廣的。如果你有一個在Internet或區域網上的終端,就可以用一些建立FTP的工具自己建立一個FTP伺服器,時限網路空間的共享和文件的傳輸。

㈡ FTP 伺服器是什麼

簡單地說,支持FTP協議的伺服器就是FTP伺服器,下面介紹一下什麼是FTP協議(文件傳輸協議)
一般來說,用戶聯網的首要目的就是實現信息共享,文件傳輸是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之一。Internet上早期實現傳輸文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知道 Internet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機環境,有PC,有工作站,有MAC,有大型機,據統計連接在Internet上的計算機已有上千萬台,而這些計算機可能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有運行Unix的伺服器,也有運行Dos、Windows的PC機和運行MacOS的蘋果機等等,而各種操作系統之間的文件交流問題,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文件傳輸協議,這就是所謂的FTP。基於不同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FTP應用程序,而所有這些應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種協議,這樣用戶就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傳送給別人,或者從其它的用戶環境中獲得文件
"通通網路"哦!記得找我啊

㈢ 登陸FTP伺服器的四種方法

1、瀏覽器直接輸入「ftp://伺服器IP地址」回車
2、在開始菜單中的運行中輸入「CMD」回車,然後輸入「ftp」命令,接著輸入「open 伺服器IP地址」回車,然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
3、利用第三方軟體像「cutftp」、「leapftp」之類的。
第四種我就不知道了,不過這三種我都親身試驗過,都能上傳、下載文件。

㈣ ftp伺服器是什麼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傳輸協議,伺服器中存有大量的共享軟體和免費資源,要想從伺服器中把文件傳送到客戶機上或者把客戶機上的資源傳送至伺服器,就必須在兩台機器中進行文件傳送,此時雙方必須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規則。FTP就是用來在客戶機和伺服器之間實現文件傳輸的標准協議。它使用客戶/伺服器模式,客戶程序把客戶的請求告訴伺服器,並將伺服器發回的結果顯示出來。而伺服器端執行真正的工作,比如存儲、發送文件等。

FTP在客戶/伺服器模式下工作,一個FTP伺服器可同時為多個客戶提供服務。它要求用戶使用客戶端軟體與伺服器建立連接,然後才能從伺服器上獲取文件(稱為文件下載Download),或向伺服器發送文件(稱為文件上載Upload)

FTP工作在TCP模型的應用層,使用的是TCP傳輸,這樣FTP客戶和伺服器建立連接之前就要經過「三次握手」的過程,它的意義在於客戶和伺服器之間的連接是可靠的,而且是面向連接的,為數據的傳輸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㈤ 怎樣創建ftp伺服器 創建ftp伺服器詳細步驟

1、首先我們在server機器上創建兩個用戶,這些用戶是用來登錄到FTP的。我的電腦右鍵->管理->本地用戶和組->用戶->「右鍵」新建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再點創建就行了。
2、在C盤新建文件夾「C:\FTP上傳」,並在此文件下新建「LocalUser」文件夾,並在此文件夾下創建「Public」(這個是公共文件夾)、「xxx」和「xxx1」文件夾(xxx和XXX1必須與創建的本地用戶相同)。在C盤新建文件夾「C:\FTP下載」,並在每個文件夾里放不同的文件,以便區分。
3、安裝IIS組件。在開始菜單里—>控制面板-〉添加或刪除程序->添加/刪除windows組件->應用程序伺服器->詳細信息->IIS-〉詳細信息-〉FTP-〉確定-〉完成。這樣就把FTP安裝在伺服器上了。
4、配置FTP伺服器,創建上傳和下載服務!創建上傳伺服器:右鍵FTP站點->選擇新建FTP站點->描述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填寫->地 址一般都是server的地址,埠就用默認的21吧->因為是提供上傳服務的,所以就用隔離用戶啦->它的目錄指向「C:\FTP上 傳」->訪問許可權要鉤上「讀取」和「寫入」啦(圖片上錯了的~)->點擊完成就把上傳的服務創建好了。創建下載伺服器:因為21號埠已經被佔用所以我們就用2121埠,不隔離用戶。它的目錄指向「C:\FTP下載」,只有讀取許可權,就簡單的幾步我們就把一個FTP伺服器創建好了。
5、在XP主機上測試已經完成安裝的FTP伺服器。我們在XP主機上輸入FTP伺服器的IP地址FTP://192.168.1.2就能打開上傳的FTP頁面,輸入FTP://192.168.1.2:2121就能打開下載頁面了,我們還可以用之前創建的那兩個用戶去登錄FTP伺服器,因為只有上傳服務提供了用戶文件夾,所以只有登錄到上傳服務時才能打開用戶文件夾。這個文件夾是用專用的,其它用是無法對裡面的文件進行操作的,我們還能成功地在下載伺服器里下載文件到XP主機上了

㈥ ftp伺服器和文件伺服器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一個意思。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FTP伺服器即通常所說的文件伺服器。

㈦ FTP伺服器是什麼

其實就是FTP就是一種文件伺服器
比如你想分享給別人電影,歌,軟體等,都可通過FTP伺服器讓別人來你這下載
當然,你也可以分配適當的許可權,讓別人可以把東西上傳到你的FTP伺服器上。

㈧ ftp伺服器在哪裡搞啊

一、用IIS架設

如果只是想建個小型的同時在線用戶數不超過10個的FTP伺服器,且不會同時進行大流量的數據傳輸,可以用IIS 5.0作為伺服器軟體來架設(IIS只適用於Windows NT/2000/XP操作系統)。

1.安裝

Windows XP默認安裝時不安裝IIS組件,需要手工添加安裝。進入控制面板,找到「添加/刪除程序」,打開後選擇「添加/刪除Windows組件」,在彈出的「Windows組件向導」窗口中,將「Internet信息服務(IIS)」項選中。在該選項前的「√」背景色是灰色的,這是因為Windows XP默認並不安裝FTP服務組件。再點擊右下角的「詳細信息」,在彈出的「Internet信息服務(IIS)」窗口中,找到「文件傳輸協議(FTP)服務」,選中後確定即可。
安裝完後需要重啟。Windows NT/2000和Windows XP的安裝方法相同。
2.設置

電腦重啟後,FTP伺服器就開始運行了,但還要進行一些設置。點擊「開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務」,進入「Internet信息服務」窗口後,找到「默認FTP站點」,右擊滑鼠,在彈出的右鍵菜單中選擇「屬性」。在「屬性」中,我們可以設置FTP伺服器的名稱、IP、埠、訪問賬戶、FTP目錄位置、用戶進入FTP時接收
到的消息等。

1)FTP站點基本信息

進入「FTP站點」選項卡,其中的「描述」選項為該FTP站點的名稱,用來稱呼你的伺服器,可以隨意填,比如「我的小站」;「IP地址」為伺服器的IP,系統默認為「�全部未分配」,一般不須改動,但如果在下拉列表框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IP地址時,最好指定為公網IP;「TCP埠」一般仍設為默認的21埠;「連接」選項用來設置允許同時連接伺服器的用戶最大連接數;「連接超時」用來設置一個等待時間,如果連接到伺服器的用戶在線的時間超過等待時間而沒有任何操作,伺服器就會自動斷開與該用戶的連接。

2)設置賬戶及其許可權

很多FTP站點都要求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才能登錄,這個用戶名和密碼就叫賬戶。不同用戶可使用相同的賬戶訪問站點,同一個站點可設置多個賬戶,每個賬戶可擁有不同的許可權,如有的可以上傳和下載,而有的則只允許下載。

3)安全設定

進入「安全賬戶」選項卡,有「允許匿名連接」和「僅允許匿名連接」兩項,默認為「允許匿名連接」,此時FTP伺服器提供匿名登錄。「僅允許匿名連接」是用來防止用戶使用有管理許可權的賬戶進行訪問,選中後,即使是Administrator(管理員)賬號也不能登錄,FTP只能通過伺服器進行「本地訪問」來管理。至於「FTP站點操作員」選項,是用來添加或刪除本FTP伺服器具有一定許可權的賬戶。IIS與其他專業的FTP伺服器軟體不同,它基於Windows用戶賬號進行賬戶管理,本身並不能隨意設定FTP伺服器允許訪問的賬戶,要添加或刪除允許訪問的賬戶,必須先在操作系統自帶的「管理工具」中的「計算機管理」中去設置Windows用戶賬號,然後再通過「安全賬戶」選項卡中的「FTP站點操作員」選項添加或刪除。但對於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專業版,系統並不提供「FTP站點操作員」賬戶添加與刪除功能,只提供Administrator一個管理賬號。

提示:匿名登錄一般不要求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即可登錄成功,若需要,可用「anonymous」作為用戶名,以任意電子郵件地址為密碼來登錄。
4)設置用戶登錄目錄

最後設置FTP主目錄(即用戶登錄FTP後的初始位置),進入「主目錄」選項卡,在「本地路徑」中選擇好FTP站點的根目錄,並設置該目錄的讀取、寫入、目錄訪問許可權。「目錄列表樣式」中「UNIX」和「MS-DOS」的區別在於:假設將G�\Ftp設為站點根目錄,則當用戶登錄FTP後,前者會使主目錄顯示為「\」,後者顯示為「G�\
Ftp」。
設置完成後,FTP伺服器就算真正建成了。如果前面IP地址為218.1.1.1,則用戶使用FTP客戶端軟體(用來登錄FTP伺服器的上傳/下載軟體,如CuteFTP、FlashFXP等,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中所稱FTP客戶端軟體均以CuteFTP Pro 2.0為例)時,主機處填218.1.1.1,埠填21,此伺服器的地址表述為:ftp�//218.1.1.1�21。IIS雖然安裝簡單,設置較簡便,但功能不強,管理也很麻煩,尤其是連新建一個基本的授權訪問賬戶都要進行繁雜的設置,而且IIS本身的安全性也比較差,容易受到諸如「紅色代碼」等專門針對IIS漏洞進行攻擊的病毒侵襲,因而很多人都喜歡使用第三方的FTP伺服器軟體來架設。

㈨ ftp伺服器是什麼

從廣義上講,伺服器是指網路中能對其它機器提供某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如果一個PC對外提供ftp服務,也可以叫伺服器)。
從狹義上講,伺服器是專指某些高性能計算機,能通過網路,對外提供服務。相對於普通PC來說,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晶元組、內存、磁碟系統、網路等硬體和普通PC有所不同。

伺服器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它是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目前,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伺服器主要分為兩類:

非x86伺服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伺服器,它們是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處理器,並且主要採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伺服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處理器,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EPIC處理器主要是HP與Intel合作研發的安騰處理器等。這種伺服器價格昂貴,體系封閉,但是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中。

x86伺服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晶元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IBM的System x系列伺服器、HP的Proliant 系列伺服器等。 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差、不安全,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從當前的網路發展狀況看,以「小、巧、穩」為特點的x86架構的PC伺服器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從理論定義來看,伺服器是網路環境中的高性能計算機,它偵聽網路上其它計算機(客戶機)提交的服務請求,並提供相應的服務。為此,伺服器必須具有承擔服務並且保障服務質量的能力。

但是這樣來解釋仍然顯得較為深奧模糊,其實伺服器與個人電腦的功能相類似,均是幫助人類處理信息的工具,只是二者的定位不同,個人電腦(簡稱為Personal Computer,PC)是為滿足個人的多功能需要而設計的,而伺服器是為滿足眾多用戶同時在其上處理數據而設計的。而多人如何同時使用同一台伺服器呢?這只能通過網路互聯,來幫助達到這一共同使用的目的。

我們再來看伺服器的功能,伺服器可以用來搭建網頁服務(我們平常上網所看到的網頁頁面的數據就是存儲在伺服器上供人訪問的)、郵件服務(我們發的所有電子郵件都需要經過伺服器的處理、發送與接收)、文件共享&列印共享服務、資料庫服務等。而這所有的應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面向的都不是一個人,而是眾多的人,同時處理的是眾多的數據。所以伺服器與網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離開了網路,就沒有伺服器;伺服器是為提供服務而生,只有在網路環境下它才有存在的價值。而個人電腦完全可以在單機的情況下完成主人的數據處理任務。

伺服器的硬體構成:

其實說起來伺服器系統的硬體構成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電腦有眾多的相似之處,主要的硬體構成仍然包含如下幾個主要部分:中央處理器、內存、晶元組、I/O匯流排、I/O設備、電源、機箱和相關軟體。這也成了我們選購一台伺服器時所主要關注的指標。

整個伺服器系統就像一個人,處理器就是伺服器的大腦,而各種匯流排就像是分布與全身肌肉中的神經,晶元組就像是脊髓,而I/O設備就像是通過神經系統支配的人的手、眼睛、耳朵和嘴;而電源系統就像是血液循環系統,它將能量輸送到身體的所有地方。

對於一台伺服器來講,伺服器的性能設計目標是如何平衡各部分的性能,使整個系統的性能達到最優。如果一台伺服器有每秒處理1000個服務請求的能力,但網卡只能接受200個請求,而硬碟只能負擔150個,而各種匯流排的負載能力僅能承擔100個請求的話,那這台伺服器得處理能力只能是100個請求/秒,有超過80%的處理器計算能力浪費了。

所以設計一個好伺服器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平衡各方面的性能,使得各部分配合得當,並能夠充分發揮能力。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衡量伺服器是否達到了其設計目的: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擴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 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即伺服器的RASUM衡量標准。

由於伺服器在網路中提供服務,那麼這個服務的質量對承擔多種應用的網路計算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承擔這個服務的計算機硬體必須有能力保障服務質量。這個服務首先要有一定的容量,能響應單位時間內合理數量的伺服器請求,同時這個服務對單個服務請求的響應時間要盡量快,還有這個服務要在要求的時間范圍內一直存在。

如果一個WEB伺服器只能在1分鍾里處理1個主頁請求,1個以外的其他請求必須排隊等待,而這一個請求必須要3分鍾才能處理完,同時這個WEB伺服器在1個小時以前可以訪問到,但一個小時以後卻連接不上了,這種WEB伺服器在現在的Internet計算環境里是無法想像的。

現在的WEB伺服器必須能夠同時處理上千個訪問,同時每個訪問的響應時間要短,而且這個WEB伺服器不能停機,否則這個WEB伺服器就會造成訪問用戶的流失。

為達到上面的要求,作為伺服器硬體必須具備如下的特點:性能,使伺服器能夠在單位時間內處理相當數量的伺服器請求並保證每個服務的響應時間;可靠性,使得伺服器能夠不停機;可擴展性,使伺服器能夠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不斷提升性能。因此我們說不能把一台普通的PC作為伺服器來使用,因為,PC遠遠達不到上面的要求。這樣我們在伺服器的概念上又加上一點就是伺服器必須具有承擔服務並保障服務質量的能力。這也是區別低價伺服器和PC的差異的主要方面。

在信息系統中,伺服器主要應用於資料庫和Web服務,而PC主要應用於桌面計算和網路終端,設計根本出發點的差異決定了伺服器應該具備比PC更可靠的持續運行能力、更強大的存儲能力和網路通信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復功能和更廣闊的擴展空間,同時,對數據相當敏感的應用還要求伺服器提供數據備份功能。而PC機在設計上則更加重視人機介面的易用性、圖像和3D處理能力及其他多媒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