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荷蘭訪問團領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荷蘭訪問團領導

發布時間: 2022-05-17 10:33:27

㈠ 現任荷蘭首相是誰現任荷蘭首相的資料急需,我給你跪下了......一定要快......

首相:鮑肯內德(Jan peter Balkenende)
黨派:基督教民主聯盟CDA(Christen-DemocratischAppel)
1956年5月7日生。1974至1982年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學習歷史和法律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1982至1984年在學術委員會司法事務部任研究員。1982至1998年任阿姆斯特芬市議會議員,這期間曾兼任基民盟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98年當選議會二院議員,曾任基民盟財經事務發言人。2001年10月當選議會二院基民盟黨團主席,2002年7月就任首相,2003年5月連任。

㈡ 荷蘭的名人有哪些

足球:
荷蘭三劍客:范·巴斯滕、路德·古利特與里傑卡爾德

我最熟悉的荷蘭名人是19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爾斯,荷蘭物理學家。

還有荷蘭科學家海伊克·凱米林·昂納斯,1908年,昂納斯成功地獲得了4K的低溫條件,使最難液化的氣體氦變成了液體,又於1911次發現超導現象。1913年他憑此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還有荷蘭首相巴爾克嫩德, 揚·彼得·巴爾克嫩德 (Jan Peter Balkenende),生於荷蘭澤蘭省,1998年當選議會議員。2001年秋季當選為基督教民主黨領袖,帶領該黨走出困境。2002年5月他領導該黨在議會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黨。2002年7月,他正式就任首相,組成新內閣,成為8年以來第一位基督教民主黨首相。……

荷蘭有不少著名畫家。有文森特·梵高、約翰尼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蒙德里安、倫布朗(Rembrandt)、Jan Steen,還有著名版畫藝術家埃舍爾(M. C. Escher) ——看過他的各種奇幻的圖畫嗎? 我很喜歡的。

荷蘭的哲學家包括伊拉斯謨和斯賓諾莎。

其他暫時還想不起來。就這些吧。

㈢ 詳細介紹荷蘭隊歷史及現狀、

歷史:
早於19世紀末,當足球仍未職業化(也就是業余時代)由於鄰近英國,足球在當時的荷蘭已非常盛行,1908年至1924年更曾連續四屆打入奧運的半決賽,不過都未能進一步奪冠。 踏入20年代,其他國家紛紛開始慢慢將足球職業化,荷蘭卻進入黑暗期。直至1957年,國家隊劣績驅使到職業性質的聯賽成立,並嘗試盡可能減少荷蘭球員外流,荷蘭足球開始穩步上揚。 70年代,荷蘭足球終於有大突破。隨著國內三大俱樂部-阿賈克斯、費耶諾德和PSV埃因霍溫在歐洲杯賽取得到驕人的成績,以阿賈克斯為骨乾的隊員組成一支前所未有強大國家隊。在米歇爾斯領導下,球員沒有特定的位置,攻和守技術全面,依場上的情況作適當的跑位,以全攻全守的踢法,在74、78年連續兩屆殺入世界盃決賽,可惜都分別以1比2和1比3被主辦國西德同阿根廷擊敗而屈居亞軍。 荷蘭足球在80年代末再度復興,以「荷蘭三劍客」-古利特、范巴斯藤、里傑卡爾德領軍的荷蘭隊,在88年歐洲杯決賽上成功以2比0擊敗蘇聯成為歐洲冠軍。 之後的90年世界盃,荷蘭因全隊狀態下降於第二輪出局。92年歐洲杯再由米歇爾斯帶領,在四強戰中對陣該屆冠軍丹麥,90分鍾2-2打平,互射點球時范巴斯藤的點球被舒梅切爾撲出。 到94年世界盃,古利特同領隊不和拒絕代表國家隊出場,而荷蘭亦在八分之一決賽被巴西擊敗,三劍客等荷蘭第二代主力也相退役。 96年歐洲杯,球隊因種族問題內訌,弗蘭克·德波爾、奧維馬斯兩名主力因傷缺席,被迫選用國際比賽經驗尚淺的阿賈克斯小將。主將博格坎普狀態差,克魯伊維特重傷初愈,而戴維斯更因不滿比賽中被換出,大賽中途被踢出國家隊。結果該屆成績差強人意,小組賽慘敗英格蘭後幸以得失球晉級。四分之一決賽互射十二碼敗於法國而八強止步。 98年世界盃中荷蘭表現非常出色,狀態顛峰的博格坎普帶領一班日漸成熟的年輕國腳,再加上其他經驗老到的舊國腳,全攻全守足球發揮得淋漓盡致。連勝強敵南斯拉夫、阿根廷,眼看極有望成為史上第一次世界冠軍之時,無奈在半決賽中點球大戰負於巴西隊。 2000年歐洲杯,憑借東道主之利一路過關斬將。在小組賽中先後擊敗法國與捷克,出線後6:1大勝南斯拉夫,在半決賽中連續罰失5個點球,敗於義大利,又錯失的奪冠的大好機會。 2002年是荷蘭足球黑暗的一年,兩大世界級的克魯伊維特與范尼的組合無法幫助荷蘭隊出線,反而在最後一場0:1負於愛爾蘭,失去了進入世界盃的資格。 在缺席了2002世界盃後,荷蘭再也不能缺席2004歐洲杯了。然而,荷蘭的歐洲杯之路註定不平坦。在小組賽中最關鍵的一場比賽中,荷蘭隊1:3負於捷克,被迫與蘇格蘭進行附加賽。在首回合失利的情況下,主教練棄用克魯伊維特,派上了多名年輕選手,最終6:0狂掃對手,獲得入場券。在葡萄牙歐洲杯半決賽上,荷蘭隊以1:2負於葡萄牙隊,被淘汰出局。 2006年世界盃,荷蘭隊小組賽兩勝一平以第二名出線。但在八分之一決賽中0:1再次負於葡萄牙隊。此役共出現了4張紅牌,16張黃牌,是世界盃歷屆之最。 2008年歐洲杯,荷蘭隊小組賽中以3-0橫掃義大利,4:1大勝法國,2:0完勝羅馬尼亞,以第一名從死亡小組出線。但在在八分之一比賽中荷蘭隊1:3不敵荷蘭人希丁克率領的俄羅斯隊,被淘汰出局。 2010世界盃預選賽,荷蘭隊8戰全勝以優異的戰績輕松晉級,並在世界盃上小組以3戰全勝戰績闖入淘汰賽,並在1/8決賽中2:1淘汰斯洛伐克,殺入八強。在7月2日的1/4決賽中,面對奪冠熱門巴西隊,荷蘭隊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憑借中場核心斯內德的出色發揮,2:1逆轉取勝,成功晉級半決賽。 荷蘭,曾被譽為歐洲最強球隊,以全攻全守踢法而揚名世界球球壇。球員擁有優秀的個人技術,踢法賞心悅目,可惜始終與世界盃無緣。
現狀:蘭打小組賽,輕松如意。。。這尼瑪要都出不去,荷蘭可以去撞死了。。。
E組
丹麥:根本不是荷蘭的對手,但算是老牌的,歐洲2流球隊,北歐硬派打法。論荷蘭的鋒線,不可能不進球的~
日本:日本應該很厲害,但這屆,我還真不怎麼看好日本,還是老毛病,遇強則強,遇弱則弱;但身體素質上吃的虧,下半場就看出來了
這個也應該能贏
喀麥隆:這是個性格球隊,要是先進球了,球員熱情一下就上來了,要先被進,幾乎就敗了--!

荷蘭屆屆都有進4強的實力。。。也沒進過幾次。。。(說實話,對比下德國,或者是以前的西德,荷蘭的意志差的還真多。。。)

關鍵時刻的關鍵球員,加時賽,點球大戰,優勢局先丟球
這幾個可能是荷蘭會遇到的麻煩~

8強問題不大,4強看臨場了~
決賽,奪冠。。。論實力和陣容,還真不樂觀~

只要打出水平,比賽好看,球迷都會支持的!!!

阿爾揚·羅本
阿爾揚·羅本(Arjen Robben,1984年1月23日-)是荷蘭的職業足球運動員,現時效力德甲球隊拜仁慕尼黑。主要司職邊鋒。他在國家隊的球衣為11號。1984年1月23日,在荷蘭的貝杜姆,埃因霍溫又一名偉大的球星阿爾傑·羅本在這里悄然誕生。在加盟埃因霍溫之前,羅本在家鄉的貝杜姆隊和格羅寧根隊效力。2002賽季末轉會埃因霍溫。12歲時,羅本做了一次偉大的選擇,他在網球和足球中選擇了足球。格羅寧根俱樂部的教練斯格特說:「其實我一直認為羅本是打網球的好材料,因為他很有網球天賦。雖然我很高興他在足球方面取得很大成績,但我想如果他打網球,他現在會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網球選手之一。當時我就曾多次勸他打網球,可他沒有答應。」 現在相信很多人都慶幸羅本當時做出的英明選擇。羅本擅長左路,素有「左路天才」「左路殺手」之美稱。在埃因霍溫期間,羅本如魚得水,和隊友們一舉奪得2003年荷甲冠軍和2004年荷蘭超級杯冠軍。效力短短兩個賽季,代表球隊出場56次,進球17個。他體能充沛,連續沖刺能力極強,傳球技術精湛,起動速度奇快。 埃因霍溫給羅本提供了強大的展示舞台,這也立刻引起了國家隊的注意。2004年6月羅本入選荷蘭國家隊,並參加了在葡萄牙舉行的歐洲杯上,協助球隊躋身四強。在賽場上,羅本每次拿球,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憑借著精湛的傳球技術和自身的超強實力,這位「組織性左前衛」的每次傳球,都讓范尼感到「相當舒服」,羅本在國家隊中也逐漸取得教練和隊友的絕對信任。這位在歐洲杯一次次掀起左路的狂飆的橙衣少年,吸引了豪門俱樂部的目光,英超豪門曼聯和切爾西都對羅本頻送秋波。最終,2004年7月1日轉會切爾西隊,轉會費為1200萬英鎊。 轉會切爾西的第一個賽季,羅本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率領切爾西隊奪得了闊別五十年之久的頂級聯賽冠軍。羅本和達夫組成了切爾西的魔鬼雙翼,一次次的翱翔在對方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在穆里尼奧的調教下,羅本的得分能力也有了巨大的提高,在18場英超聯賽中,荷蘭尖刀攻入了7粒進球,進球數甚至多於前鋒凱日曼。身體比較單薄的羅本06-07賽季仍然飽受傷病困擾。賽季初在與羅馬隊的熱身賽中,羅本被達科特鏟傷休戰兩個月。聯賽進入到收關階段時,羅本又在代表國家隊出戰時受傷,只能在場邊眼睜睜的看著冠軍聯賽中切爾西的出局。這也在側面反應了羅本對於切爾西的重要性。在切爾西下賽季的征程中,羅本仍將扮演關鍵先生的角色。 在2008年的歐洲杯賽場上,在小組賽荷蘭對陣法國的下半場羅本傷愈復出登場,掀起了荷蘭人瘋狂的進攻。羅本一傳一射,最終幫助荷蘭4:1戰勝法國,小組出線,功不可沒。羅本2001年加盟埃因霍溫隊,第二個賽季就被評為荷甲聯賽最佳年輕隊員。19歲時,他代表埃因霍溫首次參加了歐洲冠軍聯賽,有著出色的表現。03-04賽季冬季轉會期,他加盟了英超勁旅切爾西隊。04-05賽季,羅本發揮神勇,成為了藍軍邊路上的一把尖刀,是藍軍奪取英超冠軍的重要功臣。葡萄牙歐洲杯上,荷蘭闖入半決賽,羅本同樣有不錯的發揮。從次之後,20歲出頭的他成為荷蘭國家隊主力邊鋒。本屆世界盃預選賽上,羅本顯示出強大的攻擊力,在與捷克隊爭奪小組第一的關鍵一戰中,羅本兩次助攻幫助橙衣軍團2-0擊敗小組中最大的對手,如願以償返回世界盃舞台。在與德國隊的熱身賽上,他梅開二度。 速度快,技術細膩,突破能力強,羅本惟一的不足就是容易受傷,只要克服這個缺點,他將是荷蘭隊沖擊世界盃冠軍的重要力量之一。

㈣ 荷蘭的外交

與中國關系
政治關系
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裡收復台灣。
中荷於1954年11月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1989年,荷隨同歐共體對我「制裁」,兩國關系受到較大影響。1990年10月後,中荷關系逐漸改善。1997年4月,中荷關系因人權問題再次受到影響。1997年底,荷改變在涉我人權問題上的立場,中荷關系恢復。
經貿關系
從2003年起,荷已連續10年成為在歐盟的第2大貿易夥伴。自1980年以來對荷貿易一直順差,但對荷出口70%都屬轉口貿易,50%以上屬於加工貿易。
文化、教育、科技和軍事交流
中荷簽有文化合作協定(1980年),雙方文化交流活躍。2005年10月,中國在荷成功舉辦「阿姆斯特丹中國節」。2008年11月,兩國續簽合作諒解備忘錄。
2012年,共有8873名中國留學生在荷蘭學習,荷在華留學生1818人。2005年5月兩國政府簽訂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及入學的協議(2006年6月生效)。中國在萊頓大學海牙分校和格羅寧根大學各設有一所孔子學院。
中荷兩國簽有科學技術合作協定。2001年,兩國簽訂為期15年的戰略科學聯盟計劃,至今已選定6個項目執行合作研究。
1995年,荷蘭海軍「內斯」號和「加倫」號導彈護衛艦對上海進行非正式訪問
1998年1月,荷國防部秘書長巴斯率後勤代表團訪華,2月,荷國防參謀長范登布雷蒙應邀訪華。
1999年10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一行過境荷蘭,會見了荷國防大臣德赫拉夫。
2006年10月,荷在華設立武官處並派駐首任武官。
中荷兩國地方往來頻繁、密切。截至2013年7月,兩國已建立26對省、市友好關系。
相互設領情況
荷蘭在中國上海、廣州、香港設有總領館。中國近代與荷蘭的外交關系終於在1997年恢復全面關系。
同美國關系
政治上荷主張同美保持平等夥伴關系,軍事上依靠美核保護傘,強調美在歐洲的存在是歐洲穩定的重要保證;經濟上美是荷在歐盟以外最大的貿易夥伴,2003年兩國貿易額達317億美元,約占荷外貿總額的7.35%;雙方互為主要投資國。荷對美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及阻撓成立國際刑事法庭不滿,但積極支持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後在國內反戰勢力壓力下,立場有所後退,未出兵參與。兩國高層互訪頻繁。1995年11月,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和王夫克勞斯親王對美國進行私人訪問,會見了柯林頓總統。1997年5月,荷舉辦紀念馬歇爾計劃實施59周年活動,美國總統柯林頓及歐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等出席。1999年4月,北約華盛頓首腦會議後,科克首相與其他歐美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共同探討「第三條道路」問題。9·11事件後,荷領導人發表聲明,譴責恐怖分子對美國的襲擊,支持美反對恐怖主義的行動。2003年2月、4月,外交大臣夏侯雅伯兩度訪美。5月,亞力山大王儲夫婦訪美。9月,首相鮑肯內德訪美。
同歐洲國家關系
1997年上半年,荷輪任歐盟主席國,科克首相和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先後訪問了德、法、英、意、西、葡等歐盟國家,推動簽訂了修改《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歐盟《阿姆斯特丹條約》。1998年荷蘭成為首批歐元成員國之一。1999年德國總理施羅德、芬蘭總統阿赫蒂薩里、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和羅伯遜等相繼訪荷;荷女王貝婭特麗克絲、首相科克、外交大臣范阿爾森等分別出訪德、法、西班牙等國。2000年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法總統希拉克先後訪荷。
2000年10月,科克首相訪問土耳其。
2002年8月,鮑肯內德首相首次出訪即訪問了比利時、盧森堡和歐盟總部。10月,鮑肯內德首相訪問德國。2003年,荷擔任為期一年的歐安組織輪值主席,撥款1300萬歐元,確立反恐、打擊非法販運、強化歐安組織派往有關國家小組工作,發揮解決地區沖突作用的三大重點工作目標。2004年下半年,荷再次輪任歐盟主席國。
荷與東歐國家高層互訪增多,1997年3月,科克首相和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俄羅斯,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阿爾巴尼亞;7月,貝婭特麗克絲女王訪問波蘭;9月,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俄羅斯。1997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10月)訪荷。1998年3月,羅馬尼亞總統康斯坦丁內斯庫訪荷,科克首相訪問波黑;10月保加利亞總統斯托揚諾夫訪荷。1999年5月,科克首相及荷外交國務大臣博斯霍普訪問波蘭,就波加入歐盟的准備工作與波官員進行探討;8月,荷國防國務秘書范霍夫訪問波斯尼亞;在薩拉熱窩舉行的東南歐(巴爾干)穩定公約峰會上,科克首相宣布從下一財政年度開始,荷每年向公約所規定的東南歐國家提供5億荷盾的援助。荷還積極參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空襲。2000年11月,阿爾巴尼亞總理米塔訪荷。同年5、6月,科克首相分別訪問匈牙利和羅馬尼亞。2001年,科克首相先後對俄羅斯(1月)、保加利亞(4月)進行訪問;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先後對俄羅斯(6月)、羅馬尼亞(11月)進行訪問。匈牙利總理5月訪荷。2002年6月,看守內閣首相科克訪問波斯尼亞。12月,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荷。2003年10月,首相鮑肯內德訪問即將加入歐盟的波蘭和匈牙利。
同其他國家關系
1999年2月,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與科克首相赴約旦出席侯塞因國王葬禮;3月,南非總統曼德拉訪荷,支持歐盟與南非達成貿易協議;8月,荷議會代表團及發展合作大臣赫爾弗肯斯訪問非洲,范阿爾森外交大臣對中東進行穿梭訪問,分別會晤以色列、巴基斯坦、阿曼和敘利亞和土耳其領導人;9月,赫爾弗肯斯發展合作大臣訪問馬里,並與到訪的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舉行會談;10月,范阿爾森外交大臣與亞歷山王儲前往坦尚尼亞出席尼雷爾葬禮;10-11月,荷外貿大臣易伯瑪訪問古巴;11月,德赫拉夫國防大臣訪問以色列。2000年10月,巴西總統卡多佐訪荷;荷蘭王儲威兼·亞歷山大訪問摩洛哥。2001年2月,科克首相訪問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南非。2002年4月,為紀念荷加交往300周年,荷王儲亞歷山大夫婦訪問迦納,這是王儲夫婦第一次正式出訪。9月,荷首相鮑肯內德出席在南非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首腦會議。2003年8月,外交大臣夏侯雅伯訪問非洲大湖地區。

㈤ 荷蘭有名的領導者或統治者及其簡介

-----威廉一世:荷蘭獨立戰爭時期政治家,荷蘭共和國第一任執政,統帥。1556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統治荷蘭,對荷蘭實行經濟、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奴役政策。16世紀60年代末荷蘭人在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的領導下開始為推翻西班牙人統治而斗爭。1581年威廉一世就任荷蘭共和國執政。荷蘭民族迅速形成,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民族。1584年遇刺身亡。被荷蘭人民尊稱為「國父」。
------威廉三世:1672年7月威廉三世出任荷蘭執政,12萬法軍壓境而來,年輕的威廉三世(22歲)被任命為陸海軍統帥,這場戰爭打得十分艱苦,其中為保住阿姆斯特丹,威廉三世被迫使用決水淹城外的辦法,1673年底,法國軍隊全部被趕出國土,威廉三世獲得了「護國英雄」的稱號。1689年,又聯合神聖羅馬帝國對法國發動了「八年戰爭」。威廉三世被列入世界最有影響的帝王主要之一就是他使荷蘭度過了被英法兩國夾擊的艱難歲月,維持了「海上馬車夫」的獨立和強盛。1702年,威廉三世病死。
------威廉明娜女王。1814年荷蘭王國成立。1890年11月威廉明娜女王繼位,1898年9月6日親政。她的繼位結束了荷蘭男性世襲的歷史。在位時她看到荷蘭和世界歷史的很多轉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3年經濟大蕭條危機。一戰期間,荷蘭保持中立。二戰爆發後,荷蘭仍奉行嚴格的中立政策,但還是在1940年遭到德國的進攻,隨後被佔領5年。女王在德國入侵1周後逃亡到英國,戰爭期間作為抵抗侵略力量的象徵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45年二戰結束,受到熱烈歡迎,被譽為「抵抗之母」。1948年傳位於她女兒朱麗娜。
------朱麗安娜女王。1948年9月繼位。女王在位32年期間,和丈夫伯恩哈德親王一起為二戰後重建國家而努力,使荷蘭成為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她維護國家團結、社區精神和人的尊嚴,加強歐洲合作,批評美國的冷戰政策;致力於荷蘭王室「平民化,關心社會弱勢群體,解決社會不平等,受到廣泛的擁戴,被譽為「人民的女王」,她的生日是荷蘭公共假日「女王日」。
------貝婭特麗克絲女王。1980年4月30日登基,是荷蘭王國第六代君主。厭惡浮華,崇尚質朴,平時外出購物都騎自行車。荷蘭國民受此影響較大,厭惡那些「為富不仁者」,鄙視暴富露富者。女王深受百姓愛戴。 1996年5月獲得德國亞琛市的卡爾獎,被譽為堅定的、熱情的歐洲人。 同時擔任和國際兒童年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以及荷蘭王國議會授予的「護教者」和「荷蘭省執政」。

㈥ 荷蘭中國商會的商會簡介

荷蘭中國商會 是1999年在海牙成立的一家荷蘭全國性經貿機構,其宗旨是促進中荷雙邊企業的經貿合作。商會將通過各種形式為其會員以及為社會提供工商服務。荷蘭中國商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得到中國駐荷蘭大使館、海牙市政府、荷蘭工商機構和中資企業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關懷。第一任會長胡志光先生多年來不遺餘力,四處奔波,熱心奉獻,為商會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經過大家多年的共同努力,目前荷蘭中國商會已經成為在荷蘭和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經貿組織。
荷蘭中國商會 是在歐洲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社團組織,與雙邊大使館一直保持良好關系,並得到了海牙市政府及中國政府的關心關懷。曾接待過來自中國的各級國家領導人。在對外交往中,荷蘭中國商會承擔著義不容辭的接待、溝通、聯系作用,為中國與歐洲、荷蘭的經濟貿易往來做出了突出貢獻,並得到中國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工商企業及各界知名人士的一致好評。幾年來,先後為國內企業在荷蘭組織了各類經貿研討會、交流會,接待了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經叔平主席率領的大型代表團,以及中國各省市、政府機構、團體組織和眾多企業代表團,同時多次組織荷蘭企業家代表團到中國參觀、洽談、采購,積極參與荷蘭當地的各種經貿活動,同荷蘭多家經貿組織密切合作,跟國內各類組織和部門包括:全國政協、全國人大僑委會、全國工商聯、國務院僑辦、全國僑聯、中國貿促會、中央統戰部及23個省、市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並保持了友好協作關系,已同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以及30多家省市級商會組織締結成友好商會。
近幾年,由荷蘭中國商會邀請接待了來自中國境內各級商務考察團包括:中國政協代表團、由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經叔平先生率領的赴荷蘭代表團、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代表團、黑龍江省政府代表團、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委員會代表團、中華海外聯誼會代表團、遼寧省政府代表團、浙江省政協代表團、長春市黨政代表團、南京市僑務代表團、安徽省政府代表團、天津市僑務代表團、浙江省僑辦代表團、日照市企業代表團、寧波市工商聯代表團、江西省政府代表團等。
在安排團體互訪活動的同時,商會還組織安排了荷蘭中國商會代表團前往杭州、寧波、舟山、嵊州、哈爾濱、長春、大連、南京、鎮江、成都、北京等地進行項目考察活動,得到各級領導的熱情歡迎。在中國舉辦的世界華人華商大會上,配合商會組織了50多人的荷蘭來華考察團前往廣州、西安、甘肅、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考察訪問,促成了多個經濟、貿易合作項目。
在促進荷中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同時,荷蘭中國商會還努力藉助廣泛的會員基礎,聯合各界力量,通過商務代理、技術引進、投融資項目操作、歐洲創業輔導等方式,促成雙邊經貿業務、招商引資和貿易進出口業務的推進和發展。商會及其會員單位介入的行業領域包括:餐飲、農業、花卉、進出口、食品加工、零售業、賓館服務、房地產、城市建設工程、環保、電力、航空、金融服務、高科技等,會員單位發展的項目有:歐洲中國商品調撥中心、歐華會館、荷蘭衛星報紙項目、醫院改擴建項目、浙江老年公寓項目、荷蘭良種畜牧開發中心、農業高新技術綜合生產基地、張裕葡萄酒、春蘭空調和摩托車、青島啤酒、王朝葡萄酒、月兔空調、溫州打火機等產品的歐洲進口代理等。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深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荷蘭中國商會已經成為中荷兩國之間經貿交往的重要紐帶。伴隨著中荷兩國經濟交往的進一步加深,荷蘭中國商會將和各界同仁共同努力,一如既往地投身於中荷兩國的經貿交往和經濟建設中,全面提高為企業和機構服務的質量和范圍,為中荷兩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㈦ 荷蘭,現在如何管理國家國家

簡要說一下荷蘭17世紀以前的歷史:
公元紀年前,在目前荷蘭的土地上居住的是日爾曼族與凱爾特族。直到公元400年。萊茵河以南的區域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中世紀年代,荷蘭被劃分為若干自治省,各自擁有自己的封建領主。在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統治時期,將這一地區與現在的比利時與盧森堡一起組建了低地之國並成為勃艮第一哈布斯堡大帝國的一部分。
1568年,為了反抗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限制宗教和自由的專制統治,尼德蘭北方數省,在威廉親王的領導下進行起義。這就是荷蘭現稱為「八十年戰爭」時期的開始。1648年,王菲利浦二世的繼承者承認聯省共和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共和國由七個主權省組成:荷蘭、澤蘭、烏得勒支、弗里斯蘭、格羅寧根、上艾瑟爾以及海爾德蘭。共和國政體仍保留了一項封建社會的成份,即權利很大的總督位置,由威廉親王的後裔世襲。
十七世紀,也稱為黃金時代,主要因為受惠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共和國變得非常繁榮。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2年,主要從事航海以及與東南亞地區進行貿易,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公司。「十七先生」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跨國的理事會。東印度公司活躍於亞洲和非洲沿海,在下列國家與地區設有分公司。另外還有西印度公司,與西非和美洲進行貿易。西印度公司在1625—1664年期間管轄當時的新阿姆斯特丹,即現在的紐約。由於上述貿易利益的沖突,導致歷史上荷蘭與英國之間的數次戰爭。但盡管如此,荷蘭與英國卻一直關系緊密。
威廉二世總督與他的兒子威廉三世總督都與英國公主成親。荷蘭的威廉三世即英格蘭的威廉三世(William III,1650年—1702年),也是蘇格蘭的威廉二世、奧蘭治的威廉親王,奧蘭治親王、荷蘭執政、英國國王。他是荷蘭執政威廉二世與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之女瑪麗公主的兒子。1672年,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與英國聯手攻入荷蘭。7月,威廉三世就任荷蘭執政,並與神聖羅馬帝國結盟將法國人擊退。1677年11月,為與英國結盟,與表妹、英國公主瑪麗結婚。1688年11月,英國發生光榮革命,自由議會邀請威廉三世登陸英國。1689年1月,英國議會宣布國王詹姆斯二世遜位,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及女婿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為國王,並通過「權利宣言」。4月,威廉三世與瑪麗二世共同加冕為英國國王。
也就是說荷蘭的執政威廉三世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外孫,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他當上了英國國王,但還是兼任荷蘭的國王。

㈧ 荷蘭成為世界大國的過程中贏得了享譽世界的稱號是什麼

小國大業(荷蘭)
地處西北歐、面積只相當於兩個半北京的小國荷蘭,在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上,以捕撈鯡魚起家從事轉口貿易,他們設計了造價更為低廉的船隻,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業信譽,逐漸從中間商變成遠洋航行的鬥士。日漸富有的荷蘭市民從貴族手裡買下了城市的自治權,並建立起一個充分保障商人權利的聯省共和國。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他們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資本市場就此誕生;他們率先創辦現代銀行,發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 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的創立,17世紀成為荷蘭的世紀。
由於國土面積等天然因素,17世紀末,荷蘭逐漸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權。但直到今天,荷蘭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蘭人開創的商業規則依然在影響世界。
援引文章:
一直以來,很喜歡荷蘭的足球,也漸漸的對這個國家和民族有了興趣,今天看到一篇分析荷蘭崛起的文章,很有思考深度,與諸君分享之。
荷蘭為什麼能大國崛起?
荷蘭駐華大使聞岱博說:「祝賀你們選擇了這樣一個很好的題目,讓人們了
解到世界貿易的起源以及它的重要性。貿易可以為參與其中每一方都帶來更多的
財富,我想這是從這部紀錄片中能夠汲取的經驗之一。」
面積只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半北京,歐洲西北部的荷蘭在八百年前,是一片沒有人
煙,只有海潮的濕地和湖泊。12世紀到14世紀,逐步形成了人類可以居住的
土地。至今,荷蘭仍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如果沒有一系列復雜的
水利設施阻擋,荷蘭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天將被潮汐淹沒兩次。就是這樣一個
地方,在17世紀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僅有150萬人口
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
上第一強國」。
抗海潮 建成最發達水上交通網
荷蘭人崛起的故事,從鯡魚開始。
每到夏季,就有大批鯡魚洄遊到荷蘭北部的沿海區域。荷蘭人每年可從北海
中捕獲超過1000萬公斤的鯡魚。14世紀,荷蘭人口不到100萬。當
時約有20萬人從事捕魚業。而生活在北海邊的其他民族都組織了捕撈鯡魚的船
隊。為了爭奪漁場,荷蘭和蘇格蘭曾爆發過三次戰爭。
1358年,荷蘭北部的一個小漁村,一個名叫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的漁民
發明了只需一刀就可除去魚腸的方法。就這樣,鯡魚這種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
資源,成為荷蘭獨占的資本,同時荷蘭人開始了商旅生涯。
為排澇荷蘭人修建了多條運河,構成當時歐洲最發達的水上交通網。這些優
勢使荷蘭具備了成為歐洲新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繁榮,也為荷蘭提供
了成就商業帝國的歷史性機遇。
敢賭命 荷蘭人闖成「海上馬車夫」
荷蘭商人很快發現,在利潤豐厚的貿易中,他們不得不面對來自英格蘭商人
強有力的挑戰。當時英格蘭的面積比荷蘭大三倍,人口是荷蘭的五倍。它比荷蘭
有著更加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一次,荷蘭人將依靠什麼樣的手段,擊敗強大的競
爭對手呢?
就像發明一刀就能取出鯡魚腸子的方法來打敗對手一樣,荷蘭人打敗英格蘭
是從設計一種造價更加低廉的船隻開始的。此前,典型的歐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
架設火炮的平台,以有效防止海盜襲擊。荷蘭人第一個冒險建造出了一種僅能運
送貨物而不可裝置火炮的商船。
這樣做的代價是,每一次航行都變成了充滿風險的命運賭博,但它的好處是
造船的成本低,價格只有英國船隻的一半,貨物的運費也低。靠著這種船,荷蘭
人贏得了享譽世界的「海上馬車夫」的稱號。
拼誠信 贏得海運貿易世界市場
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僅僅依靠特殊的船隻顯然不夠,最終決定勝負
的關鍵,是那些駕駛船隻的人。
旁白:荷蘭北方航運博物館館長維歇爾·克爾克邁爾
1596年到1598年,荷蘭船長巴倫支試圖找到從北面到達亞洲的路線
,在經過北極圈內一個島嶼時被困。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里度過了
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在嚴寒中保持體溫;靠打獵
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險境中8人死去。荷蘭商人做了一件令人難
以想像的事情,他們絲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
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葯品。冬去春來,倖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送
到委託人手中。
他們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這樣的做法也
給荷蘭商人帶來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保錢袋 打贏獨立戰爭建共和國
歐洲其他地方一樣,一開始,荷蘭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貴族們,貴族們建立起
小型的軍隊,名義上是為城市提供保護,實際上是依靠武力取得稅收。
商業和城市的興起使人們產生了對經濟自由的渴望。日漸富有的市民們最終
像購買貨物一樣,從貴族手中買到了城市的自治權。從此市民們自行立法,貴族
不能直接向他們收稅。「市民自治」為荷蘭的城市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就在荷蘭人忙於經營城市的時候,整個歐洲的政治版圖開始發生急劇變化。
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憑借蒙古大軍西征傳入的火葯,摧毀了騎士們守衛的貴
族城堡,建立起君主集權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更率先進入了世界大國的行列

開始,荷蘭人似乎不為這種潮流所動。他們惟一關注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多地
掙錢。但1543年,不管荷蘭人情願與否,都不得不去面對國家這個問題。那
一年,西班牙國王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取得了荷蘭的統治權。
當西班牙國王宣布荷蘭是西班牙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荷蘭人認同了;
當西班牙國王重新劃分荷蘭行政區域時,他們坦然地接受;當西班牙國王派來新
總督時,他們也順從地臣服。但當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們的錢袋時
,荷蘭人奮起反抗了。
1581年7月26日,獨立戰爭勝利。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
鄭重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這個國家該交由誰來管理和保
護呢?
對那些領導獨立戰爭的商人來說,他們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權利而是商業利潤
,他們希望找到一個強有力的保護者,由他來照顧荷蘭的安全,而自己去照顧好
自己的生意。
於是,荷蘭人將自己的國家託付給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爽快地同
意做他們的君主,派出軍隊保護他們。但是精明的商人很快發現,女王收取的保
護費,實際上比他們趕走的西班牙國王還要高。
1588年,在奧蘭治親王威廉的領導下,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
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很多歷史學家說,它是
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破封鎖 求財之心變成擴張力量
獨立後,西班牙國王封鎖了荷蘭的所有港口,禁止荷蘭商船駛入西班牙。經
濟的生命線被扼斷了。
荷蘭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因為這片土地上擁有人數眾多、對財富充滿強
烈渴望的商人階層,如果將他們的愛財之心轉化為一種力量,那麼,荷蘭就擁有
了比王權更為強大的武器。根據這個優勢,荷蘭人決定從精明的中間商變成遠洋
航行的鬥士,靠自己去開辟前往東方和美洲的航線。
遠洋航行需要的大量資金從哪來呢?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
司成立。可以說它是第一個聯合的股份公司,為了融資,他們發行股票,不過不
是現代意義的股票。人們來到公司,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了錢,公司承諾對這
些股票分紅。他們聚集差不多相當於300萬歐元,那時這些錢值幾十億。荷蘭
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大大增加了東印度公司的許可權和信譽。
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
擴張的資本。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
做生意 締造現代商品經濟制度
東印度公司船隊出航。西班牙國王幾乎是用鄙夷的態度對待這個不自量力的
挑戰者。但是,在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裡,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
,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前十年東印度公司沒付任何利息,十年後,公司第一次給股東派發了紅利。
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因為荷蘭人同時還創造了一種新
的資本流轉體制。1609年,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阿姆斯特丹,東
印度公司的股東可以隨時通過交易所,將手中股票變成現金。
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活躍著千多名股票經紀人
。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
歷史學家們一致意見是,荷蘭的市民是現代商品經濟制度的創造者,他們將
銀行、證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責任公司有機地統一成一個相互貫通的金融
和商業體系,由此帶來了爆炸式的財富增長。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牢固建立。此時,荷蘭
東印度公司已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萬多艘商船游弋在五大洋之上:
東亞,他們占據了中國的台灣,壟斷日本對外貿易;東南亞,他們把印尼變
成殖民地;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好望角;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
名字命名一個國家--紐西蘭;南美洲,他們佔領了巴西;在北美哈得遜河河口
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紐約。
指點大國興衰
在上一篇我們關注了1500年前後的葡萄牙西班牙,他們相繼成為稱雄全
球長達一個世紀的霸主。然而,兩國創造的神話般的奇跡,也像神話那樣來去匆
匆——他們把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
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甚至將國土上數以萬計從事
工商業的外國人趕走,以避免工商業的發展導致新興勢力崛起威脅自己的地位;
他們沉迷於消費,購買國外昂貴的商品……
總之,16世紀下半葉,海洋時代的兩大霸主,走向衰落,至今永不復50
0年前的雄風。
而直到今天,荷蘭人的日子依然和400年前一樣富足和安逸,荷蘭這個商
業帝國所開創的商業規則,仍然在影響著世界。今天的荷蘭人常向孩子們重復這
樣一句話:「荷蘭之所以還是荷蘭,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
還原歷史現場
165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的一個外交使團,遠航至遙遠的東方。荷
蘭使團到達北京。入主中原剛剛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種興奮的態度接待了他們

荷蘭人遇到了那個時候所有到中國的外交使團都會遇到的一個麻煩,那就是
在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事實上,一直到18世紀末,幾乎沒有一
位歐洲國家的外交官願意接受這種苛刻的天朝規矩。但是,荷蘭人毫不猶豫地答
應了。
順治皇帝接見了荷蘭使團,高興地賞賜給這個來自世界上最富庶國家的使團
大量禮物。
回到住處,一個叫約翰·尼·霍夫的使團成員寫下了他們答應跪拜條件的原
因:「我們只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喪失重大的利益。」
荷蘭人的重大利益是什麼?就是通商和賺錢。

㈨ 外網關注荷蘭首相向國王請辭,國王和首相在荷蘭分別有什麼職責

荷蘭首相呂特15日宣布,因托兒津貼事件不斷發酵,他所領導的內閣當天正式辭職。有媒體拍到,呂特騎著自行車向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辭職。呂特喜歡騎自行車出行,此前經常被媒體拍到騎車參加會議以及上下班。據了解,呂特喜歡騎自行車出行,從2010年開始,自行車一直就是他每日的主要通勤工具,此前經常被媒體拍騎車參加會議以及上下班。 英國首相:英國政府首腦。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確認並任命後才正式成為首相。首相身兼政府首腦、議會黨團領袖數職,手中握有行政與立法大權,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內閣是荷蘭的政府,首相由國王任命,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或首相負責,如果議會通過對內閣不信任案時,整個內閣(包括首相)要麼下台,要麼內閣提請國家元首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進行議會選舉。荷蘭首相呂特對內閣辭職做出解釋:14日晚,參加荷蘭執政聯盟各黨派就此進行了內部磋商。15日,內閣成員再一次對該事件的政治後果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內閣辭職是當前唯一選擇。

㈩ 荷蘭首相是誰

荷蘭首相是馬克·呂特。

馬克·呂特(Mark Rutte),1967年2月14日出生於海牙,1992年畢業於荷蘭萊頓大學。2012年4月23日荷蘭女王辦公室證實,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已經接受了首相呂特遞交的內閣辭呈。2012年9月12日,呂特再次贏得大選。

2016年1月,荷蘭成為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首相呂特成為理事會輪值主席。

2017年3月15日,馬克·呂特(Mark Rutte)當選荷蘭首相。

(10)荷蘭訪問團領導擴展閱讀:

馬克·呂特的家庭生活:

他是家中的老兒子:魯特在家中排行老七,出生時父親已經58歲,母親43歲。他的母親是他父親的第二任妻子,他父親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他母親的姐姐,在二戰期間死於荷屬東印度的日本集中營。魯特分別有三位同父異母和三位同父同母的兄姐。

魯特和年逾九旬的母親關系十分親密,他在上述的同一次專訪中透露「每周都要回母親家吃飯。」

情人節出生的單身首相,他的性取向至今是個謎,而且至今未有過緋聞,因此被稱為荷蘭人最「無聊」的政客和「黃金單身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