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巴中代表團訪問巴西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巴中代表團訪問巴西

發布時間: 2022-05-12 18:09:20

1. 盧拉達席爾瓦採取了什麼外交謀略

2002年12月14日,對於盧拉?達席爾瓦來說,是一個最值得高興和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他接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證書,這個證書正式確認他為巴西第40任總統。他從一個普通的技術工人成長為一個地區大國的總統,走過了漫長而艱辛的道路。盧拉接過證書時,激動得流下了熱淚。2003年1月1日,盧拉?達席爾瓦在國會大廈舉行隆重總統就職儀式,他庄嚴地從卸任總統手中接過綬帶,正式成為巴西聯邦共和國第40任總統。盧拉早年受古巴社會主義革命和拉美左派思潮的影響,曾是一位激進的鬥士,對美國和資本主義一直持批判態度,他曾毫不留情地抨擊美國所代表的資本主義,前3次總統競選中,盧拉激烈的「反美」言辭讓華爾街的大亨們感到恐懼,使在巴西多有投資的國際金融機構和大型跨國公司心存憂慮。他們想方設法,動員一切力量反對盧拉當選。然而,盧拉在吸取前3次競選失敗的教訓後,在2002年的第4次競選中,開始改變激進的左派代表的態度,不再抨擊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經濟政策,承認美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巴西經濟的作用,主動改善與美關系。他還選擇巴西自由黨領袖做競選搭檔,以爭取美國和國內外商界的認同。盧拉明智地看到了這些因素,開始以務實的態度與布希政府打交道,與美國建立和諧的外交關系與往來。早在2002年7月,盧拉就派遣經濟顧問訪問華盛頓向美國政府解釋未來的經濟政策以換取支持。12月他親自出訪華盛頓,會晤布希總統,重申承認債務、穩定經濟的承諾,爭取美國為巴西的「反飢餓運動」提供貸款。他當選總統後,又任命了符合美國和國際金融界意願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巴有爭議的美洲自由貿易區問題上,盧拉態度已有所軟化,從堅決拒絕,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區談判。美國原擔心盧拉執政後對美立場強硬,在美國後院形成又一個反美核心,影響其實現全球戰略。面對盧拉對美態度轉向溫和務實,美國對盧拉的態度也來了180度的大轉彎,從開始「打壓」、進而「默許」,到最後進行「拉攏」。

大力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之間的合作,是盧拉外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作為巴西左派代表人物,對社會主義中國有著「天然的階級情誼」。1974年巴中建交以來,兩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外交和政治關系,並且建立了戰略夥伴關系。兩國在航天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發射了兩顆地球資源衛星,並正在繼續研製第三和第四顆衛星。兩國經貿關系近幾年發展迅猛。中國已經成為巴西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2004年5月22日晚,巴西總統盧拉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國事訪問。隨同盧拉總統來訪的有420多名巴西企業家組成的巴西商務代表團,創下巴西總統出訪隨行人數的最高記錄。除了龐大的商務代表團,與盧拉總統同行的還有外交部、發展工商部、旅遊部、能源礦產部的多位部長。可以說,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關鍵人物都來了。據統計,巴西是中國在拉美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巴西全球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場。2003年,雙邊貿易額達79.89億美元。5月23日,盧拉總統參加了巴西石油公司北京代表處的揭幕儀式。這家石油公司是全球領先的20家石油公司之一。巴西石油公司駐北京辦事處成立後,巴西對中國的石油出口將從以前的每年200萬桶猛增6倍,達到每年1200萬桶。巴西將成為中國又一個重要的能源供應國。盧拉總統訪華期間還接受了中國旅遊局遞交的「旅遊目的地」文件,巴西有望成為中國公民的下一個旅遊目的地國。

盧拉在評價他2004年中國之旅時說,這是「巴西政府一次偉大的旅行」。借著巴西總統盧拉訪問中國的契機,中巴兩國政府在工業、商業、科技等方面建立起廣泛合作,這將極大地改變目前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不均衡狀況,也將對兩國自身的發展起到明顯推動作用。中巴兩國簽訂多個合作協定標志著亞洲和拉美兩個大國將在經濟互補和雙邊合作方面更進一步尋求互利互惠的雙贏局面。中巴兩國間的合作邊遠離國際經濟舊秩序里的掠奪和依附關系,更沖破了美國凌駕於拉美國家之上的不平等的經濟局面。《波士頓環球報》載文稱,盧拉總統對中國的訪問,再一次體現了盧拉「靈活務實」的外交謀略,盧拉政府積極的態度發展對華關系,這是由盧拉總統所確定的外交路線和政策決定的。巴西對外關系研究所所長薩拉伊瓦指出,盧拉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三項基本原則,即平衡外交、提升雙邊關系地位和(巴西)國際作用普遍化。在這些原則指導下,巴西加強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與其中的大國發展關系。中國、印度、南非和俄羅斯被巴西列為重點發展關系的對象國。巴西這樣做,欲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在經濟方面,增加與上述國家的經貿合作,以實現盧拉總統本人提出的改變「巴西貿易地理」的目標,減少巴西出口對歐、美發達國家的依賴程度;在國際政治方面,加強與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國溝通,通過國際作用普遍化的逐步實現,最終完成「巴西需要在世界上占據突出位置」的目標。盧拉以左派身份當選巴西總統後,在國際舞台上往往以第三世界代言人而自居。盧拉總統訪問南非、印度、中國,以及對其他非洲和中東的發展中國家的訪問,與印度、南非結成三國集團,在坎昆會議出面組織20國集團,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巴西為達成既定的戰略目標而採取的具體手段。

2. 巴中市有沒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啊

紅四軍醫院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群位於沙溪鎮王坪村,包括總醫院部、政治部、醫務部和總務處舊址,以及其下設的醫療機構,屬軍、政、醫三合一的軍級機構。整個建築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結構,清末民初民居建築風格,建築面積4萬余平方米。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4年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鸚歌嘴遷駐今沙溪鎮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於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雖因缺醫少葯,不少傷病員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仍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區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為了展示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的歷史風貌,縣民政局於2005年初對總醫院舊址進行了保護性建設和陳列布展。省委書記張學忠視察後親自題寫了「四川省衛生系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舊址群現已成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川陝蘇區紅色旅遊的又一道靚麗風景。
南龕摩崖造像
巴中南龕古窟位於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龕坡山,南龕古窟岩石壁立,高十餘丈,長數百尺,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鑲佛累累,南龕造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巴中曾榮獲石窟之鄉美名,它有東龕、南龕、北龕、西龕,尤以南龕最勝,規模宏大,雕嵌玲瓏,櫛比相連,巴中南龕古窟是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是巴州古文化的歷史見證。
巴中南龕古窟造像,始創於南北朝,隨廟不斷增鐫,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龕,二千餘尊,有經幢十四座,造像碑十則,新建碑四則,嚴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題記五十條,詩文五十二首,造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南龕造像以佛教為主的宗教藝術,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釋迦佛」、「延古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彌陀佛」、「雙首佛」、「延生佛」、「雙背佛」、「觀音菩薩」、「地音菩薩」、「如意輪觀音」、「毗沙門天王」、「八部護法神」等。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後的作品,少數是南北朝、宋代及近代作品。
巴中南龕古窟造像的特點是身軀健美,面容豐滿,衣飾富麗,如107龕的盧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鐵紅加躍坐,頭戴華玉的花冠,身著袒右肩袈裟,面容飽滿,唇潤卧豐,身軀健美,表情庄嚴肅穆,充分表現出令人皈依的藝術魅力;第116號龕在高2.7米、寬4.2米的龕窟內雕刻了93尊佛像,龕中的天王像,腳穿草鞋,別具一格,很富有當時川北墳特色;第53號龕和76號龕的一佛二弟和八部護法神龕,布局嚴謹,雕刻精巧微妙。
巴中南龕古窟造像在人物特點上是相當分明的。菩薩像,體態優美,和諧生動;力士像,威風雄健有力;飛天像,形象優美,生動活潑,雕刻精巧,質威較強。這些造像多採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紋和纓絡用流暢和明快的陰刻線條,刀法純熟,洗練。不但表述了不同內容的佛傳式「經變」故事,而且還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美學標准,社會生活面貌。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充分體現了古代匠師的聰明才智,為我們研究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資料。
巴中南龕坡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頂建有記載6550餘名紅四方面軍將士簡歷、照片及5000餘件手跡的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山腰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由鄧小平親筆題寫館名的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余件和1800多萬字的史料,再現了紅四方面軍的豐功偉績,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恩陽鎮
恩陽鎮古巴人聚居區,位於巴中市區西南17公里處,面積8平方公里,人口3.3萬。歷經近1500年的悠久歷史,不僅有燦爛的文化,還有古樸深厚的民居文化、巴人遺風;而且還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紅軍留下的大量文物遺址,裝點並提升了恩陽。厚重的紅軍文化是恩陽鎮一大亮點,現鎮內有保存完好的紅軍舊址八處,遺址五處,石刻標語數十條,均屬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恩陽鎮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2002年入選四川省十大古鎮。目前正在申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據《巴中縣志》載,恩陽鎮在南北朝時代的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始置義陽郡,同置義陽縣,郡縣同治。隋開皇十八年 (598),改義陽縣為恩陽縣,隸屬清化郡 (今巴州)。1933年紅四方面軍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在這里先後設儀閬縣,恩陽特別市,恩陽縣,1980年設鎮至今。
歷史上的恩陽,是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水運相當發達,上通南江,下至重慶,常有幾百隻商船在恩陽河岸停靠,可見當時的市場繁茂景象。 據史載,明清時期,恩陽鎮內常住人口一萬人,並常有3000多商人往來於此,大小商號150多家,鹽店19家,飲食店60多家,客棧、茶坊、酒家50多家,商號小販不下200家,所以這里又是川東北大巴山深處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
恩陽鎮仍保持著傳統的街市格局,記載著歷史的82株古榕樹點綴於古街巷間,錯落有致、層疊彎曲的街市空間與自然起伏的地貌,體現出古鎮與自然完美的結合。高高低低的石階,整齊劃一的青石板路面,延伸出牆面的騎門櫃台,低矮的房檐和長長的綉樓,有效地保護了古街道封閉的街式生活,限制了機動車等現代交通工具的侵蝕,也較完整地保留了恩陽河河埠,洗衣台、釣魚石、拴馬石、通往河邊和後山的綠樹掩映中的青石小道。
恩陽老場沿街而建的街市民居建築,多為二進式或三進式小四合院木結構穿斗、木柱檁梁、雙檁雙掛、青瓦屋面多為二層,牆身多用竹篾土夾牆,門面多為可拆卸的木板門,並向外伸出木質騎門櫃台,便於經商售貨,建築口面較窄、進深大、內開天井,大戶人家則有一進兩個小四合院、前院天井、魚缸,後院花園、假山,書香門第則注重文化氛圍的營造。恩陽老街民居建築的窗欞皆為方窗,現存窗雕多數分格類,如意格,什錦嵌花,鳥獸花卉、形神各異、多為蝙蝠,寓意對生意興隆和生活幸福的追求,還有一種就是對鹽的珍愛,因為蝙蝠吃鹽,又名「鹽老鼠」。多家窗雕,不難看出是經能工巧匠精心設計,分件雕琢成型後,鑲嵌於固定位置,入槽合縫,構成精美浮雕,造型美觀,井然有序,堪稱川東北民間建築木雕藝術之精品。
從恩陽鎮的歷史沿革、地域環境、獨特的山、水、街市相融一體的風貌和保存完好的高低錯落、層疊彎曲的街市空間以及沿街而建的木柱檁梁、青瓦板壁、穿挑出檐的古樸統一的川東北巴人民居建築特色,青石板街面,高低不等的石梯,大小街巷,輔以東南西北的祠廟洞閣,以及與人氣生氣相映成趣的繞城河流,足以說明恩陽這座大巴山深處的巴人古鎮歷史遺存豐富、鄉態環境獨特,反映了川東北地區城鎮發展的脈絡和古巴人傳統遺風,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有很高的科研和建築藝術價值。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諾水河風景名勝區
諾水河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東北部的「中國銀耳之鄉」通江縣境內,幅員450餘平方公里,海拔500——2088.6米,主要景點集中在諾水河畔,臨江峽谷,空山天盆,麻壩石林等四大片區。 它緊鄰陝西漢中,東有「秦川鎖鑰」護持,西與「劍門蜀道」相連,境內秀水中流,奇泉遍地,險峰兀立,怪石叢生,關隘、峽谷、飛瀑、暗河比比皆是,大致可分「諾水洞天 」、「臨江麗峽」、「空山天盆」、「麻壩石林 」四大獨立景區,呈弧形分布,與毛澤東同志譽為「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蘇區的首府通江縣城構成一條環形風景線,堪稱秦巴山區第一勝地。
諾水河,發源於陝西省南鄭縣,兩岸群峰聳峙,壁陡如削,溝縱橫,林海茫茫,山、水、洞、林各呈姿態,尤以規模宏大的地下溶洞令為觀止,數以百計的地下溶洞,或臨清溪,或處絕壁,宏大深遂,諾水河畔,山山有洞,洞中有洞,洞洞獨特,雄壯絕妙,奇趣多端。
諾水河景區現已向遊人展示的:有陰河龍潭水潺潺,牛角嵌別有洞天;有觀賞仙女飛天圖,石佛群生的仙人洞;有琳琅滿目奇幻景,地下宮殿的獅子洞;有精湛藝術自然成,藝苑仙宮的樓房洞;有民間奇觀地下城,仙山瓊閣的中峰洞。遊客所至,贊嘆不已。
臨江峽谷方圓12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60多處,10里主峽,峽寬5—25米,深700—1000米,峽谷兩岸,陡壁如削,峽底河水奔涌,形成數十處瀑布,峽中觀景,上有一線天,下有一線水,鳥在頭上飛,水在腳下流,游在峽谷中,味在其中尋。峽區古藤纏樹,林茂似海,數萬畝原始生態,地老天荒,古樹參天,四季長青,山靜松聲遠。秋清泉氣香,兩岸猴聲啼不盡,金鳴展翅啼長鳴,又增加了峽區的一番情趣。初查,峽區有猴各余只,稀有的金絲猴,白猴也時有發現。
區內的手爬岩,白山、南天門更顯其雄奇,為旅遊者再添情趣,遊人到此,留戀忘返。
與峽區相接的是海拔1200餘米的空山天盆景點區,奇特的岩溶地貌造就了13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空山又是前國家主席李先念指揮的著名「空山戰役」,遺址紀念地,紅軍洞、將軍樹、五十里戰壕迄今猶存。盆中,孤峰四座,卓然玉立,遙相呼應。峰高120—140米,山體內形成無數個蜂窠狀溶洞。盆周,萬山環列,137個山峰,峰峰是景,掛寶岩、五佛觀榜、綉旗山等各俱特色,春夏滿山杜鵑,晚秋,遍山紅葉,冬天銀妝素裹,空山終年雲蒸霞蔚,景色變幻無窮。
諾水河景區,環境優美,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區內有脊椎動物145種,國家保證動物14種,觀賞動物93種,醫葯、科研動物38種;有植物資源158種,珍貴樹木以紅豆、銀杏、香樟、楠木等14種,有中草葯資源達1436種。諾水河又是通江銀耳的發祥地,「九灣十八包」,數萬畝耳林、耳山把諾水河風景區裝點得更加美麗壯觀。諾水河景區一九八六年被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除上述四大獨立景區外,通江諾水河風景名勝區,還分布著眾多歷史古跡,在全國享有盛名的古跡有:擂鼓寨新石器文化遺址,欒巴寺巴人文化遺址,千佛岩、白乳溪唐代摩岩造像,歷代軍事要塞得漢城,川陝楚白蓮教大起義蘭號義軍大本營麻壩寨,漢代烏龍玉墓碑群等等。
光霧山風景區
光霧山光霧山風景區位於川陝交界處的米倉山南麓,景區幅員面積600平方公里。光霧山這方神奇的自然山 水,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田園山林於一體,堪稱「山奇、石怪、谷幽、水秀、峰險」五絕。它由桃園、牟陽城、十八月潭、神門、小巫峽五大片區組成。
2004年元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9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光霧山核心景區桃園有雄渾壯麗的焦家河、清幽甘冽的韓溪河、石林成陣的燕子岩、秀美古樸的普陀村、洪荒神秘的萬字格。牟陽城有高山平原風光大壩、「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香爐山、冰川時期活化石——大小蘭溝20000公 頃原始森林巴山水青棡。有「不是九寨勝似九寨」的十八月潭及露水埡的神奇雲海,有似桂林山水的神門風光,有蜀中一奇小巫峽, 風景整個景區步移景換。春賞山花、夏看山水、秋觀紅葉、冬覽冰掛(春日山花爛漫,夏日蒼翠欲滴,秋日層林盡染,冬日山舞銀蛇)。甘肅作協主席、著名詩人高平游後寫下了「九寨看水,光霧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的名句。每年10月,光霧山將舉辦中國·四川光霧山紅葉節,歡迎中外遊客觀光霧奇秀山水,賞巴山醉人秋色。
光霧山
空山國家森林公園
空山國家森林公園(網路地圖)位於四川省通江縣境內,地處四川盆地東北緣米倉山東南麓,園區總面積11511公頃,最高海拔 2117米。
公園由掛寶嶺原始風光游覽區、天香峰森林文化游樂區、鷹爪嶺森林野營游樂區、空山壩岩溶風光游覽區、猴子岩峽谷風光游覽區等5大景區組成。景區內現有自然景點60個,人文景點19個。園內天然闊葉林海壯闊,季相景觀多彩;岩溶地貌典型,類型多樣;山間盆地寬闊,長嶺峰叢圍合;天象景觀資源豐富,景色奇麗迷人;峽谷幽深神秘,暗河高瀑壯觀;溪流蜿蜒靈秀,岩溶小湖秀雅;紅軍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民俗清純質朴,被譽為「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空山壩位於通江城東北部,距縣城106公里,面積139平方公里,地處川陝邊界。
1933年3月至6月,軍閥田頌堯糾集38個團,近60000人馬,對剛剛建立的川陝蘇區進行「三路圍攻」。面對強大的敵人,紅四方面軍採取「收緊陣地,誘敵深入,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與敵頑強戰斗。6月上旬,紅10師、紅11師、紅12師和紅72師,在空山壩一帶,集中力量採取斷敵後路,分割包圍的戰術,經過3天的激戰,殲敵7個團,5000餘人,潰敵6個團,取得了粉碎敵人「三路圍攻」的決定性勝利,捍衛和鞏固了蘇區。
空山壩戰役遺址保護區至今仍完好保存著紅軍80里戰壕和「紅軍洞」。當年紅11師政委李先念為老百姓保護下來的核桃樹,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了「空山壩戰役遺址」,現刻碑立於空山壩中。
中峰洞
中峰洞最為有名,又叫佛光洞,被中國溶洞協會會長朱學穩教中峰洞授譽為「天下第一洞」,因同時具備頁岩、沙岩、石灰岩地質結構,集雄、美、險、秀、奇、幽於一體而被譽為罕見的「地下岩溶博物館」。是因為洞中之洞,曙光通明,佛光畢射。改稱中峰洞,則因為一個獨特的人物之故。那個人便是明朝的遜位皇帝建文帝。建文帝「牢落西南四十秋」之時,果真來過中峰洞么?答案是撲朔迷離的。
中峰洞有36個支洞,許多洞口極具特色,其中一個外形酷似「高跟鞋」——站在洞中往外看,洞口輪廓就像一隻巨大的女式高跟皮鞋。

3. 巴中的歷史

遠古時期屬禹貢梁州之域。
秦和西漢時期為巴郡地。
東漢時期和帝永元年間(公元89年至105年)始置漢昌縣。東漢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屬巴西郡,後繼屬宕梁郡,又先後置歸化郡、大谷郡。
南北朝時期 北魏宣武帝延昌3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
1993年7月5日設立巴中地區。巴中地區轄達縣地區的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巴中地區行政公署駐巴中市。
2000年6月14日 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2)巴中市設立巴州區,以原縣級巴中市的行政區域為巴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巴州鎮。(3)巴中市轄原巴中地區的南江縣、平昌縣、通江縣和新設立的巴州區。

4. 三國里的西川、巴中、巴西是哪

西川——成都平原

巴中——巴中、南充、廣安

巴西——重慶

5. 巴中市有什麼景點

巴中市的景點有:①光霧山;②南龕摩崖造像;③巴靈台;④白衣古鎮;⑤通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⑥諾水河......都是當地受歡迎程度相當高的景區。

6. 巴中的歷史是怎樣的

一、巴中市及巴州區歷代建制

巴中的建制始於東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劃宕渠之北,包括今巴州區、通江、南江、平昌及萬源等縣的巴河流域地區,置漢昌縣(治今巴州區巴州鎮)。和帝永元建安五年(200年)漢昌屬益州巴郡(治江州,今重慶)。建安六年(201年)至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漢昌屬益州巴西郡(治保寧,今閬中)。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將漢昌、宣漢、宕渠3縣置為益州宕渠郡(治今渠縣土溪);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縣復屬益州巴西郡。到蜀漢延熙二年(239年)至十一年(248年)漢昌縣又兩次更屬益州宕渠郡和巴西郡。

兩晉時期,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昌縣更屬梁州(治今陝西漢中)巴西郡。元康六年至永康二年(296年至300年)漢昌縣又屬宕渠郡。永寧元年(301年)漢昌還屬巴西郡。永興元年(304年)改漢昌縣為漢興縣,復屬宕渠郡。東晉隆安四年(400年),復名漢昌縣,屬梁州巴西郡。

南北朝宋、齊年間(420年——502年)復改漢昌縣為漢興縣,先後屬梁州宕渠郡和巴西郡。梁、魏年間,梁天監四年、魏正始二年(505年),梁、魏互相爭奪漢昌縣,互相競爭設置州、郡、縣等地方政權。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始置巴州,治大谷郡北(今巴中市江北新區),熙平二年(517年)州移治漢昌縣。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至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間,巴州全盛時期管轄8郡11縣。

(1)大谷郡(治今巴州區巴州鎮)領漢昌縣;(2)歸化郡(治今巴州區曾口鎮)領曾口(治今巴州區曾口鎮)、梁大(治今巴州區梁永鎮)二縣;(3)義陽郡(治今巴州區恩陽鎮樊家梁)領義陽縣(治今巴州區恩陽鎮);(4)遂寧郡(治今巴州區水寧鎮)領始寧(治今巴州區水寧寺鎮)、平州(治今平昌縣江口鎮)二縣;(5)哀戎郡領其章縣(郡縣同治今巴州區奇章鄉);(6)北水郡領難江縣(郡縣同治今南江縣八廟埡);(7)伏虞郡領宣漢(郡縣同治今儀隴縣大羅鄉)、固安(治今營山縣固安鄉)二縣;(8)其章郡領涪陽縣(郡縣同治今通江涪陽鎮)。

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至梁元帝承聖三年(535年——554年)全巴州均屬梁,其間全盛時期管轄13郡19縣:

(1)歸化郡(治今巴州區巴州鎮)領梁廣縣(廢漢昌縣,移梁大縣於漢昌更名梁廣縣)、曾口二縣;(2)義陽郡領義陽縣;(3)遂寧郡領始寧、平州二縣;(4)其章郡領涪陽縣;(5)北水郡領難江縣;(6)木門郡領伏強縣(郡縣同治今旺蒼縣東凡鄉楠木村);(7)義安郡領池川縣(郡縣同治今旺蒼縣普濟鄉大池壩);(8)伏虞郡領宣漢、固安二縣;(9)隆城郡領儀隴、大寅二縣(郡及儀隴縣同治今儀隴縣順義場,亦說金城山,大寅縣治今儀隴縣大雲鄉);(10)梓潼郡領相如、郎池二縣(郡及相如縣同治今蓬安縣利溪鄉,亦說今蓬安鎮,郎池縣治今營山縣城守鎮);(11)南宕渠郡領安漢縣(郡縣同治今南充市舞鳳鄉);(12)新興郡領漢初縣(郡縣同治今武勝縣西關鄉);(13)景陽郡領宕渠、綏安二縣(郡及宕渠縣同治今營山縣黃渡鄉,綏安縣治今營山縣三元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到北周末年,巴州全盛時期轄10郡15縣,所轄地域,東至今達縣橋灣鄉,南至今營山、蓬安、武勝等縣部分地方,西至今旺蒼東北部分地方,北至今南江、通江縣全部。

隋朝開皇三年至大業二年(583年——606年),巴州領縣9縣。到了大業三年(607年)改巴州為清化郡,領14縣。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廢清化郡復置巴州,領今巴州區所轄的地域和平昌、通江、南江的部分地域。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巴州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西道。

五代時期(907年——960年),巴州領9縣,所轄地域有所縮減。

宋太祖乾德四年至宋末(966年——1275年)的巴州屬利州路(治今廣元)興元府(治今漢中),領化成、難江、恩陽、曾口、通江等5縣。其間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巴州屬劍南道。

元朝沿襲宋朝建置,仍置巴州領縣,屬廣元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省(四川置省之始),巴州屬四川省廣元路。

到了明朝,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巴州為巴縣,屬四川承宣布政司川北道(簡稱四川北道)保寧府(治今閬中)。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復置巴州,領化成、通江、難江3縣。明末清初,張獻忠入四川在成都稱帝(1644年),國號大西,巴州全屬大西。

從清朝初到民國元年(1648年——1912年),巴州仍屬四川北道保寧府,不領縣。

民國元年(1912年),巴州衙署改名巴州行政公署。民國2年(1913年),改巴州為巴中縣,隸屬四川北道(治今閬中)。民國3年(1914年),改四川北道為嘉陵道(治今南充),巴中隸屬嘉陵道。不久裁廢道制,以府、州、廳、縣直屬省政。

據《太平寰宇記》和《東晉南北朝輿地考》載,古時外地曾有4個「巴州」建制:

其一,齊建元二年(480年),以荊州之巴東、建平二郡及益州之巴郡(治今墊江)、梁州之涪陵郡(先治今彭水,後治今涪陵枳城區)置巴州;永明元年(483年)省。歷時3年。其二,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改楚州(治今重慶)為巴州;周閔帝元年(557年)改巴州復為楚州。歷時6年。其三,北齊天保三年(552年),置巴州於齊安(治今湖北黃岡);陳太建五年(573年)廢。歷時21年。其四,梁承聖二年(553年),置巴州於巴陵(治今湖南嶽陽);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為岳州。歷時36年。

以上4個古時外地的「巴州」重置,切勿與大巴山南麓的巴州混同。

建國後(1950年1月),四川省分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區和重慶市及西康省,均屬西南局(治今重慶市)。巴中屬川北行署(治今南充)達縣專區(治今達州)管轄,一直延續到1993年上半年。其間1950年4月,川北行署批准成立巴中中心縣委,作為達縣地委的派出機構,領通江、南江、巴中三縣,1953年3月巴中中心縣委撤銷,三縣直屬達縣地委。

1993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縣從達縣地區劃出,設立巴中地區,巴中縣一並撤縣建市(縣級),於當年10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6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中地區建立巴中市(地級),於當年12月27日正式掛牌成立,以市管區縣,轄巴州區、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二、通江·南江·平昌縣歷代建制

通江縣

通江縣建制始於北魏正始時(504年——507年)僑置符陽縣;北魏孝明帝熙平、正光年間(517年——524年),置其章郡領涪陽縣(郡縣同治今通江涪陽鎮);西魏文帝大統年間(535年)置諾水縣(治今通江諾江鎮),屬巴州管轄。隋開皇三年(583年),以諾水縣地入始寧縣。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通江從巴州分出,置壁州(治今通江諾江鎮),借南面有座壁山而命名,領東巴(原名巴東,治今通江洪口鄉永安壩)、廣納等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諾水以邑枕巴江而更名為通江,後改為始寧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置壁州。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一說是熙寧元年(1068年),廢壁州,置通江縣,屬巴州管轄。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通江又分上通江、下通江,上通江始今諾江鎮,下通江始今通江縣永安鄉縣壩村。到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後入曾口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復置通江縣(治今諾江鎮),仍屬巴州管轄,自此直至明末。到了清朝,州不領縣,通江縣從巴州分出,歸四川北道保寧府(治今閬中)管轄。建國後,屬川北行署達縣專區管轄。1993年屬巴中地區,2000年屬巴中市。

南江縣

南江縣建制始於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建北水郡置難江縣(治地無考)。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為盤道縣(治今南江縣八廟埡),屬巴州管轄;同年改東巴州置集州(治今南江鎮),取東北集川水為名,屬梁州(治今漢中)轄;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年)移治難江(治今南江鎮)。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集州建符陽郡,領難江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廢符陽郡復置集州,屬山南西道興元府(治今漢中),領難江、平桑、長池3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集州,難江重歸巴州管轄。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難江並入化成縣(治今巴州鎮)。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取南屯河為南江河而改名置南江縣(治今南江鎮)。清朝時期,南江從巴州分出,歸四川北道保寧府(治今閬中)。建國後,屬川北行署達縣專區管轄。1993年屬巴中地區,2000年屬巴中市。

平昌縣

平昌縣建制始於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置平州縣。北周靜帝大象二年(580年)更名為同昌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同昌縣為歸仁縣。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廢歸仁縣入曾口縣,從此平昌無縣建制。爾後屬巴州。清雍正元年(1723年)設巡檢署;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設荊州署;清末置江口分州。民國2年(1913年),設分縣,後入巴中縣。民國35年(1946年)由巴中縣析置平昌設治局。1948年復置平昌縣。建國後,屬川北行署達縣專區管轄。1993年屬巴中地區,2000年屬巴中市。

7. 盧拉,巴西之子的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巴西現任總統盧拉早年和青年時期的真實生活。盧拉出身貧寒,僅接受過小學教育,是巴西有史以來學歷最低的總統。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1945年10月27日出生在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內地的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7歲時隨全家移居聖保羅。盧拉只上了5年小學,很小就到街上擦皮鞋,12歲在洗染店學徒,14歲成為一家五金廠的正式工人。1966年,在巴西共產黨員哥哥的帶領下,盧拉開始積極參加工會運動。1975和1978年,盧拉兩次當選為擁有10萬工人的ABC地區冶金工人工會主席。
影片以盧拉母親琳杜女士的敘述方式,講述了盧拉這位改變巴西命運的偉大總統的故事。
巴西盧拉的真實背景:
1945年10月27日,盧拉出生於巴西貧困的東北部伯南布哥州小城,在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倒數第二。因為家境困難,父親拋棄妻小移居聖保羅。少年盧拉先後做過沿街小販、擦鞋匠和臨時郵差。14歲時,盧拉有幸成為一名倉儲工,隨後進入一家鋼鐵廠擔任車床工,18歲時因工傷失掉了左手小指,這起事故也激發起他維護工人權益的意識,並投身於工人運動。25歲時,由於手頭拮據無法給懷孕的妻子治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懷有8個月身孕的妻子撒手人寰。1972年,年僅26歲的盧拉當選為當地工會領袖,並先後兩次發起當地鋼鐵工人的大罷工,成為當年巴西反抗軍政府獨裁統治的「先鋒」。
1980年2月,盧拉創建了勞工黨;4月在籌備罷工過程中,盧拉被軍政府逮捕並被判處3年半監禁。迫於工人運動的壓力,次年高等法院宣告無罪釋放盧拉。1985年巴西恢復民主後,盧拉逐步登上巴西政壇:1986年高票當選聯邦眾議員;1989年放棄連選眾議員的機會參選總統,遺憾地止步第二輪;1990年創建旨在團結拉美左派力量的「聖保羅論壇」;1994年和1998年先後兩次參選總統,均在第一輪中敗給當時實現巴西經濟穩定的卡多佐。
前三次競選失敗後,盧拉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他提出向英國工黨學習,將自己包裝成「巴西的布萊爾」,改變其「激進工人領袖」形象。為此,他聘用了形象顧問,修剪了大鬍子,換掉了開領T恤,代之以筆挺西裝……新形象伴隨著新的競選策略,2002年盧拉組建了與「紡織巨頭」阿倫卡爾的競選聯盟,最終在自己的第四次競選中贏得總統職位。
獲勝後,盧拉潸然淚下:「我曾多少次因沒有高文憑而遭批,今天我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文憑——共和國總統的文憑。」2006年,憑借著四年的成功執政,盧拉獲得連任。
超高支持率的「窮人」代表
自2003年執政以來,盧拉延續了前任的經濟政策,在國際經濟總體趨好的環境中,實現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經濟的快速增長。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盧拉實現了自己任內GDP年均4.3%的增長,巴西重回世界經濟十強行列,為此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紛紛將巴西提升為「投資級」。金融危機爆發後,憑借著宏觀經濟的穩定,巴西成為率先走出危機的國家之一。
在2002年競選期間,盧拉將「確保所有巴西人一日三餐」作為自己任內最大使命。執政7年多來,盧拉政府推行了「零飢餓計劃」、「家庭救助金計劃」等系列社會政策。社會政策受惠家庭達1100萬戶;貧困階層收入五年間增長22%;2003~2006年新增465萬個就業崗位;最低工資創下20多年來的最高值;中產階級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從2004年的42%升至52%;赤貧人數在盧拉首個任期減少27.7%。另外,盧拉還努力向發展中國家推介「零飢餓計劃」,實現本國社會政策的國際化,塑造巴西的國際新形象。
憑借著有效的政府治理,盧拉在巴西維持了80%的民意支持率,成為巴西歷史上民意支持率最高的總統。「窮人的代表」成為盧拉的另一個「代名詞」。
自信外交與「中國夥伴論」
在外交方面,盧拉通過運用「總統外交」、「貿易外交」、「文化外交」、「慷慨外交」、「乙醇外交」等多種渠道,拓寬了巴西外交空間,實現了外貿多元化,增強了巴西經濟發展的自主權,擴大了巴西在聯合國改革、WTO談判、氣候變化談判等重大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另外,盧拉是南南合作的捍衛者。擺脫對歐美發達國家的依賴,從南南合作中尋找出路是盧拉外交思想的重要原則。通過堅定的外交開拓,巴西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額超過了與發達國家的貿易總量,亞洲、非洲市場的開發為巴西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福音,這也增強了巴西抵禦外部危機的免疫力。
「中國」是盧拉就任總統以來常掛嘴邊的字眼,而「亞洲朋友」、「戰略夥伴」、「外交優先國家」等成為盧拉用來修飾中國的常用詞彙。盧拉曾多次強調,「中國是巴西對外政策中的優先合作夥伴」,「巴中關系應成為未來國家共同發展與和平相處的典範」。
中巴關系在盧拉任期內獲得了全面快速增長,中巴兩國領導人在國際重大場合的會晤頻率迅速提高,而盧拉對華的友好態度也提高了巴西「中國熱」的溫度,中國元素甚至成為2010年裡約熱內盧狂歡節上的重要內容。
在2003年就任總統以來,盧拉先後3次訪問中國,其中兩次國事訪問,另外一次是觀摩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兩次國事訪問中,盧拉分別為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巴西研究中心揭牌剪綵。盧拉在給巴西研究中心的題詞中寫道「我堅信:中國和巴西正在書寫人類歷史的新篇章」,我們從中可以領會這位「巴西之子」對中國的友好態度。
憑借著「積極且自信」的外交戰略,盧拉在幫助提升巴西國際地位的同時,也擴大了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榮登美國《新聞周刊》2008年度「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2009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影響近十年的50位偉人」之一,同年先後被法國《世界報》和西班牙《國家報》評為「2009年度人物」,2010年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授予「全球政治家」獎,2010年位列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的「25位最具影響力的領袖人物」之首,美國著名導演邁克爾·摩爾稱贊盧拉總統是「拉丁美洲工人階級真正的兒子」……
國際的廣泛認可使盧拉成為「巴西的名片」,就連巴西在野黨也不得不承認,「盧拉是個出色的政治家和談判家」。有關他將競選世界銀行行長、聯合國秘書長的提議,更是讓人們對這位政壇風雲人物的未來充滿了猜想。

8. 1935年中國發生了哪些事情

發生過以下事件,按照事件排序:

一、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政治局委員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陳雲、博古,候補委員有王稼祥、劉少奇、鄧發、何克全,會議批評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以來中共中央在軍事領導上的錯誤。


二、1月19日紅軍離開遵義,移師北上。根據敵情的不斷變化,毛澤東等採取高度靈活的運動戰方針。1月29日,紅軍經土城、猿猴場(今元厚)渡過赤水河,進入川南。2月18日至21日,又揮師東進,在太平渡、二郎灘二渡赤水河。

三、3月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在此以前,1934年11月中旬,紅四方面軍在巴中縣清江渡召開會議,確定向西進攻,在川陝邊界擴大根據地的方針。遵義會議後,193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曾電告張國燾令紅四方面軍向西進攻以策應中央紅軍渡江北上。

四、5月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一部和紅二十七軍第八十四師在陝北安定會合,成立了以劉志丹為總指揮的西北軍委總指揮部。

五、5月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後,由於執行正確的民族政策,順利進入四川省涼山彝族地區。下旬渡過大渡河,飛奪瀘定橋。6月上旬翻越了長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6月12日,紅一、四方面軍前鋒部隊在懋功東南的達維地區會師。

六、5月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在華北製造事端,向國民黨政府提出對華北統治權的要求。7月,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與國民黨華北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達成協議(習慣上稱「何梅協定」),攫取了中國的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

七、8月1日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10月1日,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義在巴黎《救國報》上正式發表。

八、8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附近的沙窩召開會議,繼續對張國燾進行耐心的說服工作,通過了《中央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的政治形勢與任務的決議》,重申兩河口會議確定的戰略方針。

九、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召開擴大會議,繼續討論紅軍的戰略問題。毛澤東在會上作夏洮戰役後的行動問題的報告。會議通過了《關於目前戰略方針之補充決定》。

十、9月9日張國燾拒絕執行中央北上方針,電令右路軍政治委員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徹底開展黨內斗爭」。毛澤東得知這一情況後,與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當即緊急磋商,決定率領紅一、紅三軍先行北上。

十一、9月俄界會議後,黨中央率領紅一、紅三軍繼續北上,迅速突破甘肅南部的天險臘子口,翻過岷山,佔領哈達鋪。這時根據俄界會議決定,將紅一、三軍和軍委直屬隊改編為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

十二、10月19日紅軍抵達陝北吳起鎮(今吳旗縣城)。至此,紅一方面軍長征勝利結束。

十三、11月7日中共中央領導機關進駐安定縣(今子長縣)瓦窯堡。隨後即糾正陝北肅反中的錯誤,釋放了劉志丹等一大批被錯誤拘捕的幹部,挽救了陝北的黨、紅軍和革命根據地。

十四、11月13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並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言》;28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抗日救國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一致抗日。

十五、11月紅軍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直接指揮下,在陝西GE07E縣(今富縣)直羅鎮全殲國民黨東北軍一○九師,接著又在張家灣地區殲國民黨東北軍一○六師一個團,徹底粉碎了敵人對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為中共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十六、12月6日為了適應國內政治形勢的變化,中共中央在瓦窯堡舉行政治局會議,討論改變對富農的策略問題,並作出《關於改變對富農策略的決定》。

十七、12月9日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形勢下,北平愛國學生數千人,在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領導和組織下,沖破國民黨政府的恐怖統治,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喊出了「反對華北自治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

十八、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瓦窯堡開始舉行政治局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劉少奇、鄧發、張浩(林育英)等人。

9. 巴西眾議院舉行巴中議員陣線成立儀式是怎麼回事

當地時間3月29日下午,巴中議員陣線成立儀式在巴西眾議院舉行。中國駐巴西大使館官員、巴中議員陣線成員以及華僑華人代表等400多人出席。

中國駐巴西大使李金章在致辭中對巴中議員陣線成立表示祝賀。他說,巴中議員陣線是繼眾議院巴中議員友好小組、參議院巴中議員友好小組之後,巴西國會成立的第三個中巴友好團體。陣線成員包括來自各黨派的208名議員,進一步壯大了支持兩國關系發展的力量,也表明深化中巴友好合作已成為巴西各界的高度共識。希望陣線成員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巴中議員陣線等平台,為推動中巴友誼之船乘風波浪、不斷前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金章表示,近年來,中巴關系取得跨越式發展。一是戰略互信得到鞏固。中巴高層交往頻繁,中巴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等機制不斷完善,為兩國關系發展發揮引領作用。兩國議會、軍事等領域交流更加密切,充實了中巴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內涵。

二是務實合作成果豐碩。在全球貿易低迷的背景下,中巴合作仍保持高位運行。2016年實現雙邊貿易額670多億美元。中國繼續保持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巴西也是中國在拉美最大貿易夥伴。目前中國在巴投資存量已接近400億美元。

三是人文、科技等各領域交流全方位推進。繼2014年足球世界盃後,里約奧運會在中國再度掀起「巴西熱」,帶動大批中國遊客來巴觀賽旅遊。目前,巴西的孔子學院和課堂數量達到13所,穩居拉美第一。科技創新合作成為一大亮點,中巴在地球資源衛星、智慧城市、電動汽車、極地科考等領域合作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