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醫療服務數據中心無法連接到網關
可以重新獲取一下IP地址。
無法連接到網關是網路已經不能用了。這時候有可能會是代碼問題或者是網路IP地址獲取方式出現問題,可以重新釋放一下IP地址。
打開windows server 2012。
打開資源管理器。
點擊計算機,找到系統屬性。點擊遠程設置。點擊允許遠程計算機連接到此計算機,應用並確定。再次嘗試登錄發現就可以登錄了。
Windows Server 2012 R2 是基於Windows8.1 以及Windows RT 8.1 界面的新一代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提供企業級數據中心和混合雲解決方案,易於部署、具有成本效益、以應用程序為重點、以用戶為中心。
Ⅲ 哪些原因會導致數據中心斷網
斷網類型一:系統故障
典型事件1:亞馬遜AWS平安夜斷網
故障原因:彈性負載均衡服務故障
2012年12月24日,剛剛過去的聖誕節平安夜,亞馬遜並沒有讓他們的客戶過得太平安。亞馬遜AWS位於美國東部1區的數據中心發生故障,其彈性負載均衡服務(Elastic Load Balancing Service)中斷,導致Netflix和Heroku等網站受到影響。其中,Heroku在之前的AWS美國東部區域服務故障中也受到過影響。不過,有些巧合的事情是Netflix的競爭對手,亞馬遜自己的業務Amazon Prime Instant Video並未因為這個故障而受到影響。
12月24日,亞馬遜AWS中斷服務事件不是第一次,當然也絕非最後一次。
2012年10月22日,亞馬遜位於北維吉尼亞的網路服務AWS也中斷過一次。其原因與上次相似。事故影響了包括Reddit、Pinterest等知名大網站。中斷影響了彈性魔豆服務,其後是彈性魔豆服務的控制台,關系資料庫服務,彈性緩存,彈性計算雲EC2,以及雲搜索。這次事故讓很多人認為,亞馬遜是應該升級其北維尼吉亞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了。
2011年4月22日,亞馬遜雲數據中心伺服器大面積宕機,這一事件被認為是亞馬遜史上最為嚴重的雲計算安全事件。由於亞馬遜在北弗吉尼亞州的雲計算中心宕機,包括回答服務Quora、新聞服務Reddit、Hootsuite和位置跟蹤服務FourSquare在內的一些網站受到了影響。亞馬遜官方報告中聲稱,此次事件是由於其EC2系統設計存在漏洞和設計缺陷,並且在不斷修復這些已知的漏洞和缺陷來提高EC2(亞馬遜ElasticComputeCloud服務)的競爭力。
2010年1月,幾乎6萬8千名的Salesforce.com用戶經歷了至少1個小時的宕機。Salesforce.com由於自身數據中心的"系統性錯誤",包括備份在內的全部服務發生了短暫癱瘓的情況。這也露出了Salesforce.com不願公開的鎖定策略:旗下的PaaS平台、Force.com不能在Salesforce.com之外使用。所以一旦Salesforce.com出現問題,Force.com同樣會出現問題。所以服務發生較長時間中斷,問題將變得很棘手。
斷網誘因二:自然災害
典型事件1:亞馬遜北愛爾蘭柏林數據中心宕機
故障原因:閃電擊中柏林數據中心的變壓器
2011年8月6日,在北愛爾蘭都柏林出現的閃電引起亞馬遜和微軟在歐洲的雲計算網路因為數據中心停電而出現大規模宕機。閃電擊中都柏林數據中心附近的變壓器,導致其爆炸。爆炸引發火災,使所有公用服務機構的工作暫時陷入中斷,導致整個數據中心出現宕機。
這個數據中心是亞馬遜在歐洲唯一的數據存儲地,也就是說,EC2雲計算平台客戶在事故期間沒有其他數據中心可供臨時使用。宕機事件使得採用亞馬遜EC2雲服務平台的多家網站長中斷達兩天時間之久。
典型事件2:卡爾加里數據中心火災事故
故障原因:數據中心發生火災
2012年7月11日卡爾加里數據中心火災事故:加拿大通信服務供應商ShawCommunicationsInc位於卡爾加里阿爾伯塔的數據中心發生了一場火災,造成當地醫院的數百個手術延遲。由於該數據中心提供管理應急服務,此次火災事件影響了支持關鍵公共服務主要的備份系統。此次事件為一系列政府機構敲響了警鍾,必須確保及時的恢復和擁有故障轉移系統,同時結合出台災害管理計劃。
典型事件3:超級颶風桑迪襲擊數據中心
故障原因:風暴和洪水導致數據中心停止運行
2012年10月29日,超級颶風桑迪:紐約和新澤西州的數據中心都受到了此次颶風的影響,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包括為曼哈頓下城地區的洪水和一些設施的停機,周圍地區數據中心發電機運行失常。颶風桑迪所帶來的影響超出了一般單一的中斷事故,為受災地區數據中心產業帶來了規模空前的災難。事實上,柴油已然成為了數據中心恢復工作的生命線,作為備用電源系統接管了整個地區的負荷,促使特別措施,保持發電機的燃料。隨著眼前的工作重點逐步轉移到災後重建,我們有必要長期就數據中心的選址、工程和災難恢復進行探討,這一話題可能將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斷網誘因三:人為因素
典型事件1:Hosting.com服務中斷事故
故障原因:服務供應商執行斷路器操作順序不正確造成的UPS關閉
2012年7月28日Hosting.com停運事件:人為錯誤通常被認為是數據中心停機的主導因素之一。7月Hosting.com中斷事件造成 1100名客戶服務中斷就是一個例子。停機事故的發生是由於該公司位於特拉華州紐瓦克的數據中心正進行UPS系統預防性維護,"服務供應商執行斷路器操作順序不正確造成的UPS關閉是造成數據中心套房內的設施損失的關鍵因素之一。"Hosting.com首席執行官ArtZeile說。"沒有任何重要的電力系統或備用電源系統出現故障,完全是一種人為的錯誤造成的。"
典型事件2:微軟爆發BPOS服務中斷事件
故障原因:微軟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的數據中心的一個沒有確定的設置錯誤造成的
2010年9月,微軟在美國西部幾周時間內出現至少三次託管服務中斷事件向用戶致歉。這是微軟首次爆出重大的雲計算事件。
事故當時,用戶訪問BPOS(Business Proctivity Online Suite)服務的時候,如果使用微軟北美設施訪問服務的客戶可能遇到了問題,這個故障持續了兩個小時。雖然,後來微軟工程師聲稱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因而又產生了9月3日和9月7日服務再次中斷。
微軟的Clint Patterson說,這次數據突破事件是由於微軟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的數據中心的一個沒有確定的設置錯誤造成的。BPOS軟體中的離線地址簿在"非常特別的情況下"提供給了非授權用戶。這個地址簿包含企業的聯絡人信息。
微軟稱,這個錯誤在發現之後兩個小時就修復了。微軟稱,它擁有跟蹤設施,使它能夠與那些錯誤地下載這些數據的人取得聯系以便清除這些數據。
斷網誘因四:系統故障
典型事件1:GoDaddy網站DNS伺服器中斷
故障原因:系統內一系列路由器的數據表造成的網路中斷
2012年9月10日GoDaddy網站DNS伺服器中斷:域名巨頭GoDaddy是一家最重要的DNS伺服器供應商,其擁有500萬個網站,管理超過5000萬的域名。這就是為什麼九月10日中斷事故會是一個2012年最具破壞性的事件。
一些炒作甚至認為,此次長達6個小時的中斷事件是由於拒絕服務攻擊的結果,但GoDaddy後來表示,這是路由器表的損壞數據造成的。"服務中斷不是由外部影響造成的。"GoDaddy的臨時首席執行官史葛瓦格納說。"這不是黑客攻擊也不是一個拒絕服務攻擊(DDoS)。我們已經確定了服務中斷是由於內部的一系列路由器的數據表造成的網路事件損壞。"
典型事件2:盛大雲存儲斷網
故障原因:數據中心一台物理伺服器磁碟損壞
2012年8月6日晚上8:10,盛大雲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一則因雲主機故障致用戶數據丟失事件的公開聲明。聲明說到:8月6日,盛大雲在無錫的數據中心因為一台物理伺服器磁碟發生損壞,導致"個別用戶"數據的丟失。盛大雲已經在盡全力協助用戶恢復數據。
對於因為一台"物理伺服器磁碟發生損壞",導致"個別用戶"數據的丟失的情況,盛大雲技術人員給出自己的解釋:虛擬機的磁碟有兩種生產方式,一種是直接使用宿主機的物理磁碟。這種情況下,如果宿主機的物理磁碟發生故障,雲主機不可避免會造成數據丟失,這也是本次事件產生的原因;另外一種是使用遠程存儲,也就是盛大硬碟產品,這種方式實際上是把用戶的數據存到了遠程的一個集群里,並同時做了多份備份,即使宿主機出故障也不會影響到雲主機的數據。因為物理機的損壞很難避免,為了避免您遇到意外損失,我們建議您在雲主機之外,也做好數據備份。
典型事件3:Google App Engine中斷服務
故障原因:網路延遲
Google App Engine:GAE是用於開發和託管WEB應用程序的平台,數據中心由google管理,中斷時間是10月26日,持續4小時,因為突然變得反應緩慢,而且出錯。受此影響,50%的GAE請求均失敗。
谷歌表示沒有數據丟失,應用程序行為也有備份可以還原。為表歉意,google宣布11月份用戶可以google表示他們正在加強其網路服務以應對網路延遲問題,"我們已經增強了流量路由能力,並調整了配置,這些將會有效防止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斷網誘因五:系統Bug
典型事件1:Azure全球中斷服務
事故原因:軟體Bug導致閏年時間計算不正確
2012年2月28日,由於"閏年bug"導致微軟Azure在全球范圍內大面積服務中斷,中斷時間超過24小時。雖然微軟表示該軟體BUG是由於閏年時間計算不正確導致,但這一事件激起了許多用戶的強烈反應,許多人要求微軟為此做出更合理詳細的解釋。
典型事件2:Gmail電子郵箱爆發全球性故障
事故原因:數據中心例行性維護時,新程序代碼的副作用
2009年2月24日,谷歌的Gmail電子郵箱爆發全球性故障,服務中斷時間長達4小時。谷歌解釋事故的原因:在位於歐洲的數據中心例行性維護之時,有些新的程序代碼(會試圖把地理相近的數據集中於所有人身上)有些副作用,導致歐洲另一個資料中心過載,於是連鎖效應就擴及到其它數據中心介面,最終釀成全球性的斷線,導致其他數據中心也無法正常工作。
典型事件3:「5.19斷網事件」
事故原因:客戶端軟體Bug,上網終端頻繁發起域名解析請求,引發DNS擁塞
2009年5月19日的21:50,江蘇、安徽、廣西、海南、甘肅、浙江等六省用戶申告訪問網站速度變慢或無法訪問。經過工信部相關單位調查通報稱,此次全國六省網路中斷事故,原因是國內某公司推出的客戶端軟體存在缺陷,在該公司域名授權伺服器工作異常的情況下,導致安裝該軟體的上網終端頻繁發起域名解析請求,引發DNS擁塞,造成大量用戶訪問網站慢或網頁打不開。
其中,DN SPod是國內知名的域名解析服務商之一的N SPod公司,服務數家知名網站的域名解析服務。此次攻擊導致DN SPod公司所屬的6台dns域名解析伺服器癱瘓,直接造成包括暴風影音在內的多家網路服務商的域名解析系統癱瘓,由此引發網路擁塞,造成大量用戶不能正常上網。 工信部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域名解析服務成為目前網路安全的薄弱環節,指示各單位要加強對域名解析服務的安全保護。
小結
啟用雲服務的公司,很大程度是考慮這種服務可以更加編輯,性價比高。但是,這樣的考慮如果是以降低安全性作為代價,估計很多公司老大不會同意。層出不窮的雲服務斷網事件引起了雲端安全性的擔憂。
目前來看,解決的辦法可以從幾個角度出發,對於企業級客戶來說,務必在採用雲服務的同時定期備份雲端的數據,擁有第二套解決方案按,以備不時之需。而對於雲服務提供商來說,既然各種斷網事件是在所難免的,那就必須思考一個對策,將自己用戶的損失降到最低,對斷網事件的響應效率要提高。
政府部門則具有監督和提醒的職責,雲服務相關的法律法律要相繼出台和不斷完善,並且提醒用戶百分之百可靠的雲計算服務目前還不存在。
Ⅳ 韓國的空間,西部數碼的域名,DNS設置完,中國用戶可以訪問,韓國的用戶卻無法訪問已經解析一個月了。
免費的不好使啊,如果追求便宜你可以在淘寶買還有國外的,仔細淘可能會找到滿意的!國內的雖然穩定但是備案超級復雜!
買這個一定要看選對公司,目前域名注冊就是新網和萬網,大家都說萬網相對好一些,
對於空間就要問清楚了比如說支持哪些資料庫,支持那些語言,如果是asp的一定要問清楚iis連接數,以及fso讀寫許可權是否開啟,還有就是空間流量是否有限制!這個就要看空間商了,我接觸過很多,發現沒有什麼特別優秀的但是特別差的卻發現了一家就是魯巷附近的639公司,真的是家騙子,垃圾公司,大家千萬別上當!武漢做空間的很多,我是第一次接觸那麼亂的公司!
Ⅳ 國內高防伺服器與國外高防伺服器有啥區別
1、備案:國內主機必須備案,國外主機不需要。國外伺服器可以說是懶人福音,但如果為了省略這點手續就選擇國外伺服器,並不值哦。因為現在國內一些主機商會包辦備案服務,大家准備資料就可以了。
2、線路:國內伺服器有線路限制,國外伺服器則沒有。國內雲主機和伺服器的線路都以聯通和電信為主,相同的線路訪問不存在速度限制,但相互訪問就有點問題了,畢竟那幾家線路供應商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國外伺服器由於是國外網路運行商線路接入,而且都是國際帶寬,自然不存在這個問題。國外伺服器適合國外的用戶訪問,或者是國內用戶有訪問外網的需求的。另外外貿、棋牌游戲等行業選擇國外伺服器是等適合的。
3、訪問速度:國外發達國家很多數據中心規模大,接入的國際帶寬,訪問當地網路或者其他國家,網速是很快的;國內的機房一般都是接電信或者移動的線路,如果是國內用戶使用,那在網路體驗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如果是訪問國外網路情況就不一樣了。如果你的網站主要針對國內用戶,而且體積不大,選擇國內的雲主機才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國外的伺服器在國內的響應速度比較慢,因為網站打不開而喪失客戶,實在有點冤。如果是專門做外貿的,建議根據目標群體所在國選擇外貿伺服器。
4、帶寬流量:如果說國內伺服器的儲存和帶寬流量都比較小,限制非常多;升級的話價格比較貴。國外伺服器對網站的流量限制很小,用戶根本不用擔心不夠流量。相對的,國外伺服器限制的內容要少很多,我們在業務范圍的選擇也要廣泛很多,還能節省備案繁瑣的過程和時間,可以即買即用,相對國內伺服器要方便快捷我們在租用伺服器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去挑選伺服器,每個機房都有每個機房的優勢,比如:想租用一個免備案而且在國內訪問速度快的,可以考慮香港伺服器,距離大陸近,在速度和穩定性相對要好。
5、價格上的區別:相同配置,國內伺服器不管是租用還是託管一般來說都要比國外伺服器要便宜。原因很簡單,國內競爭大,價格透明,如果定價高了,服務商生存不下去;而國外伺服器就不一樣了,首先有的國家資源稀缺,做這方面業務的很少,自然價格就很貴;另外就是,對於託管業務來說,伺服器放國外還有運輸成本。
6、技術支持:國內伺服器相對來說比較符合國人使用習慣。國外的伺服器雖說在技術上比國內伺服器略勝一籌,但是購買國外伺服器就要考慮溝通和時差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難處,你在上班的時候國外正在休息,不能及時解決技術問題,這些都是阻礙大家選擇國外伺服器的原因。不過,隨著技術和服務升級,這些差異會越來越小,國外伺服器也已經全部提供的是24小時的服務。
Ⅵ 雲伺服器外網無法訪問
"雲計算」起源於1988年SUN微系統公司的合作創建者約翰.蓋奇首次提出的「網路就是計算機」的概念。最早作為一個概念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被提出來。亞馬遜電子商務網站是最早提出雲計算概念的廠商,但是當時這個技術只是被認為能夠應用在超級計算機上,直到網際網路發展壯大,尤其是國內雲計算服務商小鳥雲的出現,雲計算開始有了新的應用點。而像小鳥雲計算擁有自建數據中心,讓「雲」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Ⅶ 溫馨提示: 該網站暫時無法進行訪問
原因可能是未備案或沒進行相應的備案手續等說明。
遇到此類情況,說明您的網站所使用的國內雲伺服器、虛擬主機所在機房的白名單系統已經檢測到你的網站域名沒有備案或已備案但善未通過該機房的白名單系統,對於未備案的域名,要繼續使用該雲伺服器(雲主機)、虛擬主機空間的,則需要聯系IDC服務商,然後提供一系列證件手續進行備案,此過程手續麻煩也比較漫長,要使用國內機器或空間的,只能配合和等待。如果是已備案域名的,則需要聯系IDC服務商過一下白名單,並在接下來進行域名的接入備案手續,也就是接入備案,因為你原來是使用別的IDC服務商備案的,現在使用了新IDC服務商的機器或空間,就需要進行接入備案,否則沒及時接入備案,你的備案號會因接入商不符而被注銷備案。
針對上面處理方式,如果您覺得比較繁瑣和麻煩,我們因爾特網路數據中心建議您可以直接使用我們香港雲伺服器或香港的虛擬主機空間就可以了,開通機器上傳程序資料就可以使用,綁定域名解析了就可以訪問,也不用過機房白名單系統,方便快捷。或許您可能會提問,那麼香港機器或香港空間速度怎麼樣呢,會不會比較慢啊。這點你完全不用顧慮,簡單地講,香港從地理位置上,距離你很遠嗎,很近的,如果是南方用戶訪問香港空間,甚至比他們訪問北方的北京空間還快,當然目前市面有部分IDC服務商的香港機器空間帶寬過小,或限制流量導致的用戶訪問他們的香港空間很慢很卡,這類的需要排除掉。正常情況下做比較的結果才有可比性。
Ⅷ Gmail要被封了
建議你換百會雲郵箱吧。Google、百會都是在線Office、雲辦公的推動者。遺憾的是,Google 在中國的訪問不是很穩定,而百會因為是內資公司,2008年就在國內建立了專業的數據中心,不存在無法訪問的問題。而且百會雲郵箱早在在一年多前,就可將百會文件中的文檔作附件發送。也就是說,在郵箱與網盤的整合上,百會比Google要早了一年多。
Ⅸ 啥是網路翻牆
所謂的「翻牆」,是指繞過相應的IP封鎖、內容過濾、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實現對網路內容的訪問。 在我國網民所稱的「翻牆」,一般是指繞開我國的法律管制,瀏覽境外伺服器的相關網頁內容。
2017年工信部發布《關於清理規范互聯網網路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規定互聯網用戶「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專線(含虛擬專用網路VPN)等其他信道開展跨境經營活動。」2018年12月28日,廣東省韶關市公安局依據《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第6條、第14條規定,以「擅自建立、使用非法定信道進行國際聯網」為由,對一名「翻牆」的個人處以1000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i]該事件成為目前已知的互聯網用戶「翻牆」被罰的首例案件。
消息一出,頓時激起社會熱議。部分企業,尤其是從事跨境經營活動的企業,對其繞開中國監管,使用非法定信道進行國際聯網的行為頗為擔憂,害怕其「翻牆」行為招引行政甚至刑事風險。譬如,近年來泛娛樂業紛紛選擇出海淘金,這些企業經營過程中大量涉及與蘋果、谷歌、臉書等境外平台的合作,「翻牆」行為在所難免。在互聯網監管力度日趨強化的當下,企業「翻牆」從事經營行為的法律風險確實在不斷升高。為緩解企業擔憂,本文通過梳理相關的法律文件,在分析國際聯網運作模式的基礎上,指出企業在「翻牆」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同時提出企業在應對此類法律風險的幾點建議。
國際聯網,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計算機信息網路為實現信息的國際交流,同外國的計算機信息網路相聯接。我國法律規定中國境內的計算機信息網路直接進行國際聯網,必須使用工信部國家公用電信網提供的國際出入口信道。[iii]國際出入口信道主要設置在國際通信業務集中的中心城市,例如上海、深圳等地。
目前境內能同國外的計算機信息網路直接聯接的互聯網路有四條,分別是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科學技術網。其中,政府允許法人、個人及其他組織用戶在一定條件下,通過接入單位的接入網路連接到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以實現上外網的目的。此處的接入單位,是指獲得工信部審批,取得經營許可證,能夠接入互聯網路進行國際聯網的計算機信息網路。比較知名的接入單位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網路供應商。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使用的計算機或者計算機信息網路需要接入接入網路的,應當徵得接入單位的同意,並辦理登記手續。[v]用戶在網路正式聯通之日起30日內,應到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指定的受理機關辦理備案手續。
綜上所述,國際聯網運作模式的流程圖大致如下文所示:
據悉,中國境內多數從事跨境經貿交易的中小企業並沒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國際聯網運作模式上外網,而是私自租用虛擬專用網路VPN,進行「翻牆」活動。筆者了解到,多數中小企業進行全球聯網的IT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以看出,多數中小企業進行全球聯網使用了非法的國際出入口信道,同時通過境外接入網路徑行連接至國外互聯網的行為也不符合法律規定,可見,多數中小企業「翻牆」的行為存在著法律風險。其中,企業面臨的主要法律風險有行政處罰風險和刑事處罰風險。
行政處罰風險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規定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進行國際聯網,如果未使用「國際出入口信道」,[vii]或者未接入「接入網路」,[viii]違反其中任何一項規定,「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聯網,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由於企業的「翻牆」行為既未使用合法的「國際出入口信道」,也未接入合法的「接入網路」,甚至未使用境內的「互聯網路」,已經違反了《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的規定,公安機關有權責令企業停止國際聯網行為,同時給予警告,並處以15000元以下的罰款。更甚者,公安機關還可以沒收企業跨境經營的違法所得收入,使企業多年的跨境經營活動「竹籃打水一場空」。當員工根據公司要求上外網或員工的職務行為被認定為「翻牆」行為時,公司便有被課以行政處罰的風險。鑒於廣東省已有按此規定對個人處以行政罰款的先例,說明公安機關面對個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翻牆」行為有開展行政查處的趨勢,企業不得不對此保持警惕之心。
至於公安機關在處罰企業非法「翻牆」的同時,能否對企業負責人或其他主管人員作出連帶行政處罰?筆者查閱相關法律,並無發現此類規定,根據行政法上「法無規定不處罰」的原則,公安機關確定對企業進行行政處罰的同時,按理不會追究企業相關人員的責任。但須注意的是,「翻牆」行為屬於企業的行為還是企業內部人員的行為,公安機關會依據證據做出判斷,當公安機關認為「翻牆」行為系企業人員所為,企業相關人員仍有被課以行政處罰的風險。
刑事處罰風險
企業的「翻牆」行為如果僅觸犯行政法規,賠錢消災倒也還好,擔心的是「翻牆」行為會給企業相關人員帶來牢獄之災。
根據上表可以看出,因「翻牆」獲罪的案件目前還很少,說明「翻牆」行為並非執法機關著力整治的領域。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7起案件都在2016年開始出現,並且逐年增加,說明網路安全執法的力度在逐年增強。
同時,上表中7起案件有4起案件犯罪人獲刑是因為其藉助「翻牆」軟體,或散布謠言,或宣揚邪教,或傳播淫穢物品。筆者認為企業只要合規經營,規范企業工作人員不藉助「翻牆」散播危害國家、政府和社會的不良言論,一般不會觸犯上述罪名。此外,上表案件中有3起案件犯罪人獲刑緣自其非法出售可訪問境外互聯網網站的VPN「翻牆」服務,按理說該行為與企業「翻牆」進行經貿活動並無關聯。然而,仔細推敲會發現,3起案件所觸犯的罪名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當企業員工因工作需要「翻牆」上外網,此時使用「翻牆」的VPN被執法機關認定是企業提供的,則該罪名可能同樣適用於企業身上。
所謂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是指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該行為情節嚴重的話,將被處於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時如果是單位犯此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款規定處罰。[x]該罪名為一般罪名,並未有特定主體指向,所以如果說銷售者向企業出售「翻牆」軟體的行為觸犯刑法,那麼企業為員工提供「翻牆」軟體的行為,也可能被視為「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倘若情節嚴重,企業也會觸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此時企業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也將面臨相應的處罰。雖然截至目前,執法機關只處在打擊非法出售VPN的經營者層面,然而國家的政策風向難以把握,如果國家網路安全政策呈現縮緊態勢,接下來是否會重拳打擊企業的「翻牆」行為不可預測,企業在這方面須保持警惕之心。
企業的應對建議
其實,執法機關對中小企業的「翻牆」行為心知肚明,但出於對外發展經貿的目的,執法部門並未重拳打擊企業甚至個人的「翻牆」行為,以至於「翻牆」行為在很長時間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默認的存在。然而2012年伊始,國家開始重視網路安全,規范網路安全治理進入快車道,2012年工信部頒布《關於進一步規范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業務和網際網路接入服務(ISP)業務市場准入工作的通告》, 2014年網信辦成立,2016年《電信條例》修訂,2017年工信部頒布《關於清理規范互聯網網路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同年《網路安全法》頒布實施,國家的網路安全政策逐年趨緊的態勢可見一斑。筆者認為雖然目前尚未出現企業的「翻牆」行為遭受行政或刑事處罰的例子,但企業的預防措施仍需早作安排。筆者在下文提出幾點建議,以供企業參考。
開通國際互聯網專線,合法連接境外網路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第10條規定「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用戶)使用的計算機或者計算機信息網路,需要進行國際聯網的,必須通過接入網路進行國際聯網。」可見企業如果想進行國際聯網,必須通過接入單位的接入網路,以開通國際互聯網專線的方式,合法連接境外網路。此種開通國際互聯網專線的方法,是杜絕法律風險的最佳途徑。據筆者了解,中國移動等大型網路供應商均有提供國際專線服務,企業通過撥打客服熱線,可實現專人上門安裝專線的服務。國際專線的費用按月計算,按照專線的規模,每月的費用在上千到上萬不等。其中,企業開通專線後,仍然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要求,避免訪問境外非法或敏感的網站。
內設屏蔽網關,只允許訪問境外必要網站
《電信條例》第56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電信網路製作、復制、發布、傳播危害國家、政府、社會和他人的不良信息。通過前文「翻牆」行為觸犯的罪名可以看出,「翻牆」行為觸犯刑法多數原因在於互聯網用戶訪問境外非法或敏感的網站,並且進行散播活動。因此,筆者認為如果企業不設置國際專線的話,可在公司內部設置屏蔽網關,只允許公司工作人員訪問境外必要的網站,以減少法律風險。
完善內部管理章程,加強對員工「翻牆」的培訓
「翻牆」是跨境從事經貿交易的企業的客觀需要,當設置國際專線仍無法徹底解決企業跨境貿易的需求時,企業能做的便是完善內部的管理章程,加強對員工「翻牆」的規范培訓,要求員工工作時不瀏覽非法或敏感的網站。同時企業須妥善保管內部管理章程、培訓材料,以及按時保留及備份網路日誌,以作為企業出現法律風險時的抗辯證據。
Ⅹ 泰坦隕落2連接不上數據中心
方法/步驟找原因當我們聯網的時候,在電腦的右下角出現「可能需要其他登陸信息」的字樣跳出時,那麼我說的這種情況就適用了(對於XP及windows7都適用)打開網路和共享中心在電腦的最右下角有個網路連接的標志,我們點擊它,就會出現一個「打開網路和共享中心」的選項,我們選擇它,進入管理控制面板。找到本地連接當我們進入控制面板後就會看到計算機網路是無法連接上Internet網路的,那麼我們在這個界面就會看到有個「本地連接」的選項,我們點擊開。找到屬性在本地連接里我們就會看到在「IPv4連接」後面出現的是「無Internet訪問許可權」,那麼我們就點擊左下角的」屬性「選項。找到Internet協議版本點擊屬性以後會出現本地連接的屬性對話框,我們在下面找到」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選項,選中使其背景顏色變為藍色的,我點擊右下角的屬性選項。設置屬性選項在這個屬性選項里有兩種選擇,一般選擇的是」自動獲得IP地址「,但連接不上網路時我們應該選擇」使用下面的IP地址「在相應的欄目輸入相應的數據,數據的來源可以參照同事的數據,但不能跟他一樣,我們只用修改「IP地址「的最後一個數字就可以,在0-255之間隨意輸入一個數字,如我輸入的是143,點擊確定,這樣重復的修改最後一個數字,直到連接上Internet網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