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記者訪問賓州首府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記者訪問賓州首府

發布時間: 2022-05-11 05:08:13

1. 華盛頓州與華盛頓本人與華盛頓市有什麼關聯啊

Washington, D.C.的譯法

美國地名重疊現象比較普遍。光以華盛頓命名的就有東部的首都華盛
頓,西部的華盛頓州,還有賓夕法尼亞州的華盛頓市。以華盛頓命名
的大學就更多了。作為首都的那個華盛頓的英文Washington後面往往
跟上「D.C.」兩個符號。中文如何處理?至今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官方媒體的用法也不統一。有時省譯「D.C.」而單用「華盛頓」,有
時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也有時省作「華盛頓特區」。就此,聯
合國的翻譯們也進行過一番探討,總結起來,大致可分以下三類意見:

一、作為美國首都的那個華盛頓,知名度最高,只要直接用「華盛頓」,
其默認值(default value)當然就是美國首都。如果需要表示「華盛
頓州」或其它州的「華盛頓」,再附加限定詞不遲。

二、既然英文標出符號以示區別,中文也應有所區別,建議用「首
都華盛頓」、「華盛頓市」或「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三、既然作為首都的華盛頓市與哥倫比亞特區在地域上完全重合,
用「華盛頓特區」也沒錯。

各有各的道理。本人先附議第一種觀點,也能接受第二種觀點。現
在看來,有位同仁貌7b為正式文件中應當譯出D.C.的觀點也很有道理。
其實「華盛頓」的默認值知名度最高不僅適用中文,英文何嘗不是?
所以,在許多非正式場合,英文也只用Washington而不帶D.C.,或
單用D.C.而不用Washington。那時,中文都可以只用「華盛頓」,
因為中國人對「華盛頓」要比對「哥倫比亞特區」熟悉得多了。
《人民日報》記者在直接用中文寫作時,更可以不必顧忌D.C.問題
了。但是如果是翻譯文件,當英文正式帶上D.C.時,中文還是正式
一下為妥。

用「首都華盛頓」呢,有位網友說得對,釋義畢竟是釋義(paraphrasing),
還不能代替翻譯。「華盛頓市」呢,還不夠,因為賓州似乎也有一
個華盛頓市。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吧,又太長了一點。

所以就只剩下「華盛頓特區」了?「華盛頓」和「哥倫比亞特區」
究竟是什麼關系?為此,咱查了一下史料,發現現在的首都華盛頓
與哥倫比亞特區在行政區劃上雖然是完全重合的,但就其歷史演變
來看,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美國國會於1790年通過了Residence Act,沿Potomac河在Virginia
和Maryland兩州交界處劃出一塊聯邦直轄特區,決定在這塊特區上
修建首都。這個特區以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命名,就叫哥倫比亞
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 ,地位相當於美國的一個州。首都
就建在這個州級特區里,最初叫「聯邦市(Federal City)」,後改
成華盛頓,以美國第一任總統命名。同屬「哥區」的另外還有從
Virginia和Maryland劃過來的若干城鎮。「哥區」和華盛頓市確實
各有一套行政系統。後來,Potomac河西岸的約佔全區三分之一的
領土還給了Virginia。1895年,Georgetown劃歸華盛頓市(the city
of Washington) 管轄,從此華盛頓市(the city of Washington)
的地域才與哥倫比亞特區正式重合。雖然理論上講,現在的華盛頓
既指「市(city)」,也指「區(district)」,但習慣上只有強調包
括郊區在內的整個「大華盛頓」時才用district,而且講到
「metropolitan area」時,多半兒還用「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如1995年,柯林頓總統就曾簽署過一項法案,叫作「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nagement
Assistance Act」。沒聽到過「the district of Washington」的
正式說法。

由此可見,雖說行政區劃完全重合,但原始概念還不是一回事。現
在的華盛頓行政首長稱Mayor。如果中文把Washington, D.C.譯作
「華盛頓特區」,這個Mayor是譯成「區長」、「特首」,還是
「市長」?

之所以Washington, D.C.要這樣寫,大概主要原因是為了與其它州
的同名城鎮區別開來。美國城市後面有時要跟危b名縮寫,以區別同
名城市。如Washington, Pa.; Kingston, NY; Kingston, R.I.;
Kingston, Pa. 等。填表或發郵件時更少不了後邊的字母。華盛頓
(哥區)的居民大概會深有體會,碰到「州」一欄非填不可時,他們
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填上「D.C.」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困惑,主要原因
在於這個「州(特區)」恰巧與這個市在行政區劃上重合。假如有朝
一日羅德島的首府Providence的地界與羅德島重合,也就是說羅德島
將所有領土都劃歸Providence管轄,當我們看到Providence, R.I.
時,可以不可以將它譯成「普羅維登斯州」?不錯,地域上是一回
事,概念不同而已。

綜上所述,Washington, D.C.中的D.C.與其它城市後面所跟的州名
縮寫等值。在正式文件中似可譯成「華盛頓(哥區)」。用「(哥區)」
貽d始可能不習慣,時間長了就能約定俗成。既然英文是縮寫,中文
為什麼非用長長的全稱呢?

當然,這又引出個美國地名翻譯上的統一問題。今後在碰到諸如
Washington, Pa.一類的地名時,將如何處理?是譯成「賓州華盛頓」
還是「華盛頓(賓州)」?似乎也有待商定。

胡茂亞
參考資料:http://www.sunaaa.org/newsletter/news9905.htm

2. 賓夕法尼亞州的首府是哪裡

首府哈里斯堡 (Harrisburg),
望採納

3. Washington與Washington D.C.的區別

【咬文嚼字】Bilingual Niche

【編者按:】本欄目由胡茂亞(Hu Maoya)主持。胡茂亞,蘇大77級英語
專業; 81級北外聯合國高級翻譯學院三期口譯專業; Assumption Univ.
哲學碩士;上海海運學院客座教授;現職聯合國同聲翻譯。

Washington, D.C.的譯法

美國地名重疊現象比較普遍。光以華盛頓命名的就有東部的首都華盛
頓,西部的華盛頓州,還有賓夕法尼亞州的華盛頓市。以華盛頓命名
的大學就更多了。作為首都的那個華盛頓的英文Washington後面往往
跟上「D.C.」兩個符號。中文如何處理?至今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官方媒體的用法也不統一。有時省譯「D.C.」而單用「華盛頓」,有
時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也有時省作「華盛頓特區」。就此,聯
合國的翻譯們也進行過一番探討,總結起來,大致可分以下三類意見:

一、作為美國首都的那個華盛頓,知名度最高,只要直接用「華盛頓」,
其默認值(default value)當然就是美國首都。如果需要表示「華盛
頓州」或其它州的「華盛頓」,再附加限定詞不遲。

二、既然英文標出符號以示區別,中文也應有所區別,建議用「首
都華盛頓」、「華盛頓市」或「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三、既然作為首都的華盛頓市與哥倫比亞特區在地域上完全重合,
用「華盛頓特區」也沒錯。

各有各的道理。本人先附議第一種觀點,也能接受第二種觀點。現
在看來,有位同仁貌7b為正式文件中應當譯出D.C.的觀點也很有道理。
其實「華盛頓」的默認值知名度最高不僅適用中文,英文何嘗不是?
所以,在許多非正式場合,英文也只用Washington而不帶D.C.,或
單用D.C.而不用Washington。那時,中文都可以只用「華盛頓」,
因為中國人對「華盛頓」要比對「哥倫比亞特區」熟悉得多了。
《人民日報》記者在直接用中文寫作時,更可以不必顧忌D.C.問題
了。但是如果是翻譯文件,當英文正式帶上D.C.時,中文還是正式
一下為妥。

用「首都華盛頓」呢,有位網友說得對,釋義畢竟是釋義(paraphrasing),
還不能代替翻譯。「華盛頓市」呢,還不夠,因為賓州似乎也有一
個華盛頓市。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吧,又太長了一點。

所以就只剩下「華盛頓特區」了?「華盛頓」和「哥倫比亞特區」
究竟是什麼關系?為此,咱查了一下史料,發現現在的首都華盛頓
與哥倫比亞特區在行政區劃上雖然是完全重合的,但就其歷史演變
來看,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美國國會於1790年通過了Residence Act,沿Potomac河在Virginia
和Maryland兩州交界處劃出一塊聯邦直轄特區,決定在這塊特區上
修建首都。這個特區以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命名,就叫哥倫比亞
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 ,地位相當於美國的一個州。首都
就建在這個州級特區里,最初叫「聯邦市(Federal City)」,後改
成華盛頓,以美國第一任總統命名。同屬「哥區」的另外還有從
Virginia和Maryland劃過來的若干城鎮。「哥區」和華盛頓市確實
各有一套行政系統。後來,Potomac河西岸的約佔全區三分之一的
領土還給了Virginia。1895年,Georgetown劃歸華盛頓市(the city
of Washington) 管轄,從此華盛頓市(the city of Washington)
的地域才與哥倫比亞特區正式重合。雖然理論上講,現在的華盛頓
既指「市(city)」,也指「區(district)」,但習慣上只有強調包
括郊區在內的整個「大華盛頓」時才用district,而且講到
「metropolitan area」時,多半兒還用「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如1995年,柯林頓總統就曾簽署過一項法案,叫作「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nagement
Assistance Act」。沒聽到過「the district of Washington」的
正式說法。

由此可見,雖說行政區劃完全重合,但原始概念還不是一回事。現
在的華盛頓行政首長稱Mayor。如果中文把Washington, D.C.譯作
「華盛頓特區」,這個Mayor是譯成「區長」、「特首」,還是
「市長」?

之所以Washington, D.C.要這樣寫,大概主要原因是為了與其它州
的同名城鎮區別開來。美國城市後面有時要跟危b名縮寫,以區別同
名城市。如Washington, Pa.; Kingston, NY; Kingston, R.I.;
Kingston, Pa. 等。填表或發郵件時更少不了後邊的字母。華盛頓
(哥區)的居民大概會深有體會,碰到「州」一欄非填不可時,他們
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填上「D.C.」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困惑,主要原因
在於這個「州(特區)」恰巧與這個市在行政區劃上重合。假如有朝
一日羅德島的首府Providence的地界與羅德島重合,也就是說羅德島
將所有領土都劃歸Providence管轄,當我們看到Providence, R.I.
時,可以不可以將它譯成「普羅維登斯州」?不錯,地域上是一回
事,概念不同而已。

綜上所述,Washington, D.C.中的D.C.與其它城市後面所跟的州名
縮寫等值。在正式文件中似可譯成「華盛頓(哥區)」。用「(哥區)」
貽d始可能不習慣,時間長了就能約定俗成。既然英文是縮寫,中文
為什麼非用長長的全稱呢?

當然,這又引出個美國地名翻譯上的統一問題。今後在碰到諸如
Washington, Pa.一類的地名時,將如何處理?是譯成「賓州華盛頓」
還是「華盛頓(賓州)」?似乎也有待商定。

4.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都有哪些校區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有二十個校區分別是:帕克校區(主校區)(Penn State University Park)、阿賓頓校區(Penn State Abington)、阿爾圖納校區(Penn State Altoona);

河狸校區(Penn State Beaver)、貝克斯校區(Penn State Berks)、布蘭德萬河校區(Penn State Brandywine)、杜博伊斯校區(Penn State DuBois)、伊利校區(Penn State Erie);

法耶特校區(Penn State Fayette)、大亞利根尼校區(Penn State Greater Allegheny)、哈里斯堡校區(Penn State Harrisburg)、黑澤爾頓校區(Penn State Hazleton);

李海(利哈依)河谷校區(Penn State Lehigh Valley)、阿爾托山校區(Penn State Mont Alto)、新肯辛頓校區(Penn State New Kensington)、思古吉爾河校區(Penn State Schuylkill);

希南戈校區(Penn State Shenango)、維爾克斯巴里校區(Penn State Wilkes-Barre)、沃星頓斯克蘭頓校區(Penn State Worthington Scranton)、約克郡校區(Penn State York)。

(4)記者訪問賓州首府擴展閱讀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帕克校區(主校區)(Penn State University Park)院系設置如下:

1、農學院(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設置專業如下:園藝學、傳染病學、草本研究、生物醫葯學、農業管理、動物學、環境聚落發展、環境資源管理、食物學、森林科學、景觀學、毒理學、漁業研究、農學、農村系統管理、農業教育、土壤生態學、木材研究等。

2、藝術與建築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Architecture)

設置專業如下:音樂文學士、音樂表演、建築學、藝術、圖形設計、綜合藝術、景觀藝術、音樂藝術、戲劇音樂、、藝術教育、藝術史影視編導、數字圖像藝術等。

3、斯米爾商學院(Smeal College of Business)

設置專業如下:市場營銷、風險評估、會計學、農業商貿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研究、金融、管理學、精算等。

4、傳媒學院(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設置專業如下:廣告學、大眾傳媒、電影學、新聞學、媒體研究、電子傳媒等。

5、賓州迪金森法學院(Penn State Dickinson School of Law)

設置專業如下:法學。

6、地球與礦產科學學院(College of Earth and Mineral Sciences)

設置專業如下:天然材料科學、材料工程、地球科學、能源發展政策研究、生物地理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礦物工程、氣象學、地質學、石油天然氣工程、開礦工程、能源商務、地學總論、地理信息系統、能源工程、環境工程、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地震學、地磁學等。

7、教育學院(College of Ecation)

設置專業如下:教育管理監督、幼兒教育、教育政策、特殊教育、世界語言教育、基礎教育、人文教育等。

8、工程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設置專業如下: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大眾工程學、工業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建築工程、計算機工程、電子機械科技、工程科學、生命工程、化學工程、空氣動力學、航天工程、機械工程、核物理工程等。

9、健康與人類發展學院(College of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設置專業如下:營養學、娛樂管理、體育類、人類發展學、家庭研究、生物行為學、健康政策、健康管理、酒店管理、交流學、高爾夫管理、公園管理、人體動作學等。

10、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設置專業如下:信息科學、安全風險評估學。

11、博雅學院(College of the Liberal Arts)

設置專業如下:勞動關系學、拉美研究、西班牙語、女性研究文學士、非洲及非裔研究、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領導能力研究、哲學、政治學、古典研究、英語文學、經濟學、日語及日本文化研究、德語、猶太研究、法律社會學、文字學、人文學、中世紀研究;

心理學、俄語、地中海文明研究、傳媒藝術、社會學、考古學、對比文學、拉丁文、犯罪學、歷史、國際關系、義大利語、亞洲研究、女性研究理學士、宗教研究、漢語及中國文化研究等。

12、醫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設置專業如下:醫學、葯劑學,無本科。

13、護理學院(College of Nursing)

設置專業如下:護理學。

14、歐柏麗自然科學學院(Eberly College of Science)

設置專業如下:法醫學、數學、微生物學、天文學、化學、物理學、科學總論、自然科學商業、分子生物學、生物學、統計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

15、研究生院(Graate School)

1922年成立,是全美國最大的研究生院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5. pennsylvania是在哪個國家,那個區

Pennsylvania [簡明英漢詞典]
n.賓夕法尼亞州(美國州名)

...賓西法尼亞州位於美國東北部,面積116260平方公里,人口1240萬。首府哈里斯堡,主要城市有費城、匹茲堡等。
一、基本情況
賓西法尼亞州(賓州)位於美國東北部,面積11.6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200萬(其中華人約5萬多),位居全美第五。賓州的首府是哈里斯堡,主要城市有費城、匹茲堡等。
目前在賓州落戶的外國公司已經超過1200家,其中很多公司將其在美國的總部或主要製造工廠設在賓州,這其中包括德國的SAP and Bayer公司,法國的Atofina and Alstom,以及來自日本的三菱電機和Sony等。根據2001年財富雜志的數據,美國財富500強的企業中有25家在賓州。
二、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賓州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以州府哈里斯堡為中心,500英里為半徑的區域之內覆蓋了全美十個最大市場區域中的六個,其中包括美國人口的40%,加拿大人口的60%;美國全國製造業的45%,全國國內貿易及服務業的41%。
賓州的交通運輸發達,完善的交通運輸網路為產品的快速高效運輸提供了保證。其貨物的水運量尤為突出。費城港(特拉華河港務局所轄)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港之一,航線達25條,是全美大宗物資的主要中轉港,港口的對外貿易吞吐量近7000萬噸。匹茲堡港是全美最大的內陸港,有碼頭200多個,內河貨運量比紐約港還多。伊利港通達五大湖區,是林材的主要集散地。陸運方面,賓州高速公路發達程度位居全美第四,州際公路近3000公里,州內公路4.4萬英里。公路運輸量佔全州貨物的2/3以上。賓州有70多條鐵路線,總長5600英里,居全美各州第4位,運量佔全美鐵路運量的近20%。賓州有800個機場,其中國際機場6個,其機場總數居全美第四。

6. 威斯康辛麥迪遜分校、德州奧斯丁、賓州州立、邁阿密大學,這四所大學的商學院那所好

這些學校不相上下 如果非得排一下 按照商學院的影響力和教學水平應該是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邁阿密大學
但是如果要看就業環境,商學院需要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因此邁阿密大學是最好的,因為邁阿密是一線城市,而且第三產業相當發達。之後麥迪遜和奧斯汀差不多,都是中等規模城市,都是首府。賓州州立大學位於山谷里,周圍最近的城市是小城市哈里斯堡,距離也有100英里,校址有點過於偏僻 。但是賓州州立大學的校友網非常強大,特別在費城和匹茲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一下地理位置的缺陷。

7. 「電視直播中,他對嘴巴摳動了扳機」,美國史上最著名的自殺究竟是怎麼回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羅伯特·巴德·德懷爾,這位任職賓夕法尼亞財政官,在電視直播中,吞槍自殺。而他自殺的原因,是因為法院的審判,而導致他被審判的則是由於被人指控貪污受賄。這起自殺案件,也成為了美國史上最著名的自殺。

羅伯特出生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童年普普通通,沒甚值得留念的。當羅伯特大學畢業之後,他正式踏足政壇,開啟了他順風順水的政壇之旅。起先只是小人物的他,經過掙扎奮斗,終於爬上了眾議院成為一名眾議員,而後又成為一名參議員,權力逐年上漲。

史密斯左輪

當時有五台攝像機,錄下了羅伯特的死亡影像。電視台居然在午間,對這段影像未加剪輯便放到新聞中,一時之間輿論嘩然。羅伯特身亡之後,他的家人獲得了近130萬美元的死亡撫恤金,他們拿著這筆錢消失在賓夕法尼亞州。

沒人知道,羅伯特自殺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控訴誣陷,還是為了掩蓋背後罪行?現在都已無從得知,徒留下一段驚悚的自殺影像。

8. 美國大西洋沿岸中部的一個州,首府哈里斯堡

賓夕法尼亞州 是美國東部一州,為立國13州之一。賓夕法尼亞州西北臨伊利湖,北和東北接紐約州,東界新澤西州,東南臨特拉華州,南連馬里蘭州,西南為西弗吉尼亞州,西與俄亥俄州接壤。1787年12月12日,聯邦憲法批准,賓夕法尼亞成為加入聯邦的第二個州。該州自從建立之初就以宗教自由和政治民主著稱,在北美有很大影響。美國歷史上的許多重要篇章都是在賓州譜寫的。由於該州地處13州的正中(北部有6個州,南部有6個州),再加上該州在美國獨立時的中堅作用,故有「拱頂石州」之稱。

9. 美國「賓夕法尼亞」周的首府是那個城市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啊。
賓夕法尼亞州的首府是中部小城哈里斯堡。哈里斯堡位於薩斯奎漢納河東岸,人口5.2萬(1994年)。18世紀初,一個名叫哈里斯的英國人在此建立了一個貿易點,該市因此得名。近百年後,州府遷到這里。市裡聳立著雄偉的州議會大廈。東郊的赫希建有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在此地的巧克力世界 (chocolate world),你可以坐自動車穿過可可樹園,可看到先進的機器設備,把可可豆、牛奶與糖變成巧克力棒的全過程。市東南15公里的三英里島建有核電站,1979年曾發生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為世人重視核安全敲響了警鍾。
哈里斯堡以南50公里的葛底斯堡,是美國南北戰爭史上最著名的戰場遺址。1863年,南軍統帥羅伯特·李率軍7.6萬人、270門大炮向聯邦軍發起進攻,聯邦軍以9萬之眾,360門大炮在此地迎敵。從7月1日到3日,雙方進行了殊死的戰斗,傷亡和失蹤的士兵多達5萬人。最後,南軍元氣大傷,被迫撤退。這場大戰在當地不少博物館里都有所描繪。當年的戰場方圓達幾十里,需要坐車游覽。兩軍陣地上那一尊尊大炮,使人聯想到戰斗中的滾滾硝煙。那次戰役後不到五個月,安葬陣亡將士的國家烈士公墓就完工了。在落成典禮上,林肯總統發表了廣為傳誦的簡短演說,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政府」(gover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口號。在當年講演的地方,如今聳立起陣亡將士紀念碑。頂上的女神,端莊靜默,好像在為長眠的英靈祈求福佑。

~~期待滿意啊~~

10. 賓夕法尼亞州的首府是什麼

哈里斯堡(Harrisburg)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南部城市和州首府,在薩斯奎哈納河東岸。人口49,528人(2010年),它位於賓州中部美國東西海岸的交通要沖,是由東海岸通往中西部各州的重要門戶,也是一個縱貫南北、橫貫西東的重要貿易口岸,更是美國賴以生存的煤炭、石油、鋼鐵產銷的重要基地,是歷史上法、英殖民者與美國爭取獨立者以及美國內戰時期兵家必爭之地。十八世紀初移民,1812年成為州首府。自古即為交通要地。鐵路樞紐,並有國際機場。是貨物批發、零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