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普京訪問高中視頻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普京訪問高中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5-10 11:01:53

① 哪位看過普京在克里姆宮走紅毯的那個視頻那是在什麼時間

2012年5月7日,俄羅斯第六任總統普京就職儀式上,普京在克里姆林宮長距離走紅地毯。視頻可訪問下列網址: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205/6d92a50c-315f-4170-b171-258686d06174.shtml

② 談普京「親中」的原因是什麼

樓主您好!我很喜歡看新聞,尤其喜歡看俄羅斯、獨聯體國家的新聞。喜歡研究俄羅斯、獨聯體,以及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之間的關系、沖突、恩怨情仇,喜歡研究普京。你說的這個問題我知道,我告訴您!

以下是普京「親中」的原因:

6月5號到7號,普京訪問中國。這是普京就任新一屆俄總統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也是他最先進行的國事訪問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表明了俄羅斯對發展對華關系的重視。普京在訪問期間將重申俄方與中方深化戰略協作的意願,並就密切各領域雙邊合作交換意見,這必將進一步深化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普京訪華期間兩國元首將共同簽署《關於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若干原則的聯合聲明》,兩國元首將在《聲明》中倡導在亞太地區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向國際社會傳遞信號,迫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俄將加強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俄兩國的強強聯手必將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國。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後的國內外環境已經與多年以前大不一樣。在俄羅斯內部,公民社會的興起對普京的統治構成了壓力,而經濟增長與轉型的緊迫性也需要普京拿出有效的改革措施;而在外部,競選期間普京就遭到了美國惡意的阻擊,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吸引俄羅斯更加重視其遠東地區,比如成立遠東地區發展部、重新武裝太平洋艦隊等,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需要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支持。

在國際問題上,兩國都面臨著一些共同的挑戰。首先,就像普京所說,中俄兩國間沒有各種各樣的偏見和成見,兩國關系非常穩固,不受當前局勢的影響。其次,兩國都認為如果在國際問題上缺少中俄的參與,而且不考慮中俄兩國的關切與利益,任何的國際問題議題都無法討論和落實。因此,兩國都有足夠的動力繼續推進兩國的合作,對鞏固和發展俄中長期的戰略夥伴關系負有共同責任。

俄中都贊成世界多極化,反對霸權主義。兩國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立場一致或接近,如朝鮮半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北約東擴和中東問題,俄中雙方的合作有助於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推動情況向好的方向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中俄兩國關系已迅速升溫。前不久,中俄兩國舉行了大規模的「海上聯合-2012」軍事演習,凸顯雙方進一步提高戰略互信。另外,俄方日前就南海問題首度表態,稱反對任何非當事國干預南海領海爭端。而在中東事務方面,中俄的立場亦是一致的。這對維護我國南海及東亞的安全環境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南亞到中亞安全形勢的變化、亞太地區形勢的發展,使得中俄兩個重量級國家的戰略協作成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的「穩定錨」。美國在執行「重返亞太」戰略時,給俄中帶來了逼迫感。美國增加亞太地區海軍軍力部署的計劃必將引起中俄雙方的高度重視,也將引發雙方對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的深入討論。

美國重返亞太構成的種種威脅將促使中俄在多方面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此前在中菲黃岩島對峙期間,美菲聯合舉行軍演之際,俄羅斯就與中國舉行聯合軍演,共同對周邊"蠢蠢欲動"的國家進行戰略威懾,這有利於該地區的穩定。

普京上任後先是拒絕出席八國峰會,令奧巴馬很難堪,如今普京又要在首輪出訪期間高調訪華,顯示出對中俄關系的高度重視,或許也是在對美國傳遞一些信號,美國重返亞太沒那麼容易,俄羅斯將與中國共同對抗美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西方對中國崛起和俄羅斯復興的壓制,在很大程度程度上推動了中俄的走近。僅僅從國際戰略格局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就像爐子上有一壺水,即使中俄不添柴燒它,都會有人「幫」著添柴。

俄國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和美國相比,仍然處於下風,中國和俄國都面臨美國的軍事壓力,中俄兩國聯合起來軍事實力超過美國,所以中國和俄國必須加強合作,對抗美國。中俄兩國加強合作符合雙方的利益,所以普京很重視中俄關系。美國在中國周邊對中國實行軍事圍堵,中國需要俄羅斯的支持,中國買了很多俄羅斯的武器,來對抗美國和日本。中國的經濟實力強於俄羅斯,而俄羅斯的軍事強於中國,俄羅斯不缺技術只缺錢,而中國剛好相反,所以中國與俄羅斯進行多方的軍事和經濟合作,未來中俄關系發展前景很好。所以普京很重視中俄關系,在6月上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加強兩國戰略夥伴關系!向國際社會傳遞信號,迫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俄將加強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俄兩國的強強聯手必將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國。

有趣的是,普京訪問德國、法國兩國只用了幾小時,如同路過,訪問中國卻用了整整兩天,可見普京高度重視中俄兩國的戰略夥伴關系。

現在,您知道普京「親中」的原因是什麼了吧!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③ 普京高中老師過世了嗎

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市市中心的平斯克街又多了一位知名的「房主」,他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綜合相關媒體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名下多了一棟公寓,而該公寓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市,其原擁有者是普京的高中老師米娜·余迪特斯卡婭·貝爾琳娜(Mina Yuditskaya Berliner)。貝爾琳娜是普京的高中俄語老師,她於1973年移民至以色列。

報道稱,師生二人在一次公開活動中再次相逢,並結下深厚情誼。普京時不時地會給老師寄去手錶和一些個人傳記。因師生二人十分投緣,普京便決定贈與老師一棟公寓。

貝爾琳娜早前曾表示:「我曾經告訴過他(普京),我需要一棟靠近公交車站的公寓,可是沒過多久它就發生了。短短幾個月過去,我就搬到了新公寓。」據了解,2017年12月,貝爾琳娜過世,俄羅斯駐以色列大使館曾派代表出席了她的葬禮,並承擔了一切葬禮的花銷。而貝爾琳娜過世,也將房子留給了普京。

④ 普京共訪華幾次,具體時間

樓主您好!

普京一共訪華8次:
普京首次訪華(2000年07月17日-19日)
普京第二次訪華(2002年12月1-3日)
普京第三次訪華(2004年10月14日-16日)
普京第四次訪華(2006年3月22日-23日)
普京第五次訪華(2008年8月8日至9日)
普京第六次訪華(2009年10月12日至14日)
普京第七次訪華(2011年10月11日至12日)
普京第八次訪華(2012年6月5日至7日)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⑤ 請問俄羅斯女性為什麼這么喜歡普京

俄羅斯媒體稱他為「黑盒子」,因為清瘦、冷峻的他像謎一般,那麼高深莫測;與他私交甚深的俄羅斯著名歌手米蓋爾·博亞爾斯基這樣形容:「他好比一座冰山:你只看得見頂端,底下有多大誰都不知道。」他,就是50歲的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一個平民的兒子,一個柔道高手,一個前蘇聯時代的情報人員。平民出身培養了他對祖國和人民的高度責任感,特工經歷練就了他的沉穩和深藏不露,柔道訓練造就了他的堅忍不拔。俄羅斯為他而自豪。
◆作為總統有原則也有人情味
◇鏡頭1 鐵腕
「哪裡有匪徒,就打到哪裡」
2000年5月,普京登上俄羅斯政治舞台的中心,成為俄聯邦第三屆總統,這一年被俄羅斯人稱為「普京年」。上任伊始,他就以重振大國形象為己任,大力推行帶有明顯實用主義色彩的大政方針,將國力衰退的俄羅斯逐步帶上了復興之路。
無疑,普京是俄羅斯人當前夢寐以求的鐵腕人物。他在走路時總是擺動手臂,給人以強健的軍人的印象。他開著戰斗機掠過戰亂的車臣上空,聲言:「哪裡有匪徒,我們就打到哪裡。如果在廁所里抓到土匪,就直接把他塞進便池裡。」訪問在車臣作戰的俄羅斯士兵時,普京沒有像往常一樣進行視察,而是選擇了一個更具象徵意義的做法——在獵刀上簽名。
◇鏡頭2 果敢
四度握手修復俄美關系
在國際舞台上,普京頻繁出訪改善俄羅斯的外部環境,與美國總統布希半年之內「四度握手」,使俄美關系從相互驅逐外交官的惡化態勢急劇升溫。對於美國單方面退出美蘇1972年《反導條約》,普京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美國的決定是「錯誤的」。這雖然讓人覺出一絲無奈,但普京言語之間包含的主要信號卻是:當前奉行靈活務實對外政策的普京政府,「改善對美關系並非戰術性外交策略,而是以維護俄羅斯利益為前提的戰略性外交政策調整」。牐
◇鏡頭3 收斂
被日本小姑娘摔倒在地
咄咄逼人不是普京希望給人留下的印象,他是一個知道何時選擇退卻的聰明人。2000年9月,在日本訪問的普京來到東京江道柔道館參觀,接過歡迎的鮮花之後,這位柔道高手和10歲的日本女孩一同走進柔道場地練練身手。結果,普京被小對手摔翻在地。
敗給年幼的女對手顯然是普京的選擇。至少,在日本的柔道場上,俄羅斯總統要顯示的不是力量的絕對優勢,而是對某種文化的共同認知。當人們從電視和報紙照片上看到普京被摔翻在地的情景時,沒有人認為這是失態,而更多地認識了一個堅定中有溫和、強勢中有靈活的俄羅斯人。
◇鏡頭4 幽默
為博英首相一笑惡補英語
英國首相布萊爾首次訪問俄羅斯時,普京在小酒館里招待他,倆人像老朋友一樣邊吃邊談,一起去歌劇院看演出,在酒吧里推杯換盞,還直呼對方的昵稱托尼和瓦洛加。
普京還很幽默。一次,普京用俄羅斯語開玩笑地說:「在俄羅斯有這樣一個笑話,俄羅斯男人在辦公室聚在一起時,他們談論的都是女人;當他們出了辦公室與女人在一起時,他們談論的都是工作。」遺憾的是,布萊爾聽不懂這個笑話。
此後幾乎每天,普京都要向一位專職教師苦學一個小時的英語語法。當然,普京知道學習英語還有更多的好處:他希望布萊爾成為美國與俄羅斯之間重要的調解人。
◇鏡頭5 感性
保護葉利欽不忘知遇之恩
20世紀90年代,普京先後在葉利欽總統辦公室和情報部門任職。1999年8月,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理。4個月後,時世、機遇和天賦讓這個普通工人的兒子成為了俄羅斯聯邦國家的元首。
1999年最後一天的午夜12點,普京帶著前總統葉利欽「珍惜俄羅斯」的囑托,接過了憲法文本和總統權利的象徵——祖國一級勛章和核按鈕。他感激葉利欽的知遇之恩,他總是在公共場合不失時機的保護葉利欽及其一家,對葉利欽倍加尊敬並給予隆重贊揚;但同時,他也在努力擺脫束縛,開創自行決策的普京新時代。既有人情味又講原則的普京,贏得了更多俄羅斯民眾的心。
◆作為男人
◇俄羅斯女人的偶像
論長相,普京絕不是那種讓人一見鍾情的美男子,但他卻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在俄羅斯婦女的心目中,普京是全俄最性感、最有魅力的男人。
只要普京總統在電視上一露面,俄羅斯一些婦女就肯定要和丈夫爭奪電視頻道的控制權,丈夫即便是在看精彩的足球賽轉播,也只得忍痛割愛。許多俄羅斯人用普京的名字給孩子取名,普京到過的地方也都成了旅遊熱點項目。在普京的家鄉,人人都記得當年那個無不良嗜好、不喝酒、有禮貌的年輕人,還記得他放鬆時愛唱俄羅斯民歌。2001年,俄羅斯最搶手的聖誕節禮物是一套2002年掛歷,掛歷的主題既不是風景名畫,也不是妙齡女子,而是普京總統12張不同表情的面孔。
很多俄羅斯人總結說,普京之所以很有女人緣,主要是因為他無論何時出現在公眾面前,總是那麼精力充沛,陽剛之氣十足,而其中秘訣就是他堅持體育鍛煉。普京11歲學習桑勃式摔跤,後又愛上柔道,當了柔道教練,甚至兩度獲得世界冠軍的俄桑勃式摔跤運動員阿布杜拉耶夫還是他的得意弟子。
對他的個人崇拜現象,普京盡管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接受了。
不久前,當俄羅斯人從國家血腥的恐怖記憶中蘇醒的時候,總統普京這位標准男子的民意認可率飆升。如果你打開收音機的調頻立體聲台,就可聽到莫斯科上空迴旋著一首歌:《嫁人就嫁普京這樣的人》。
電台播放這首由三名女歌手合唱的歌曲,旨在讓全國人民相信普京是領導國家走出那場人質危機的真正的男子漢。
◇女友說他很體貼
時隔多年,與普京依然保持著友誼和好感的初戀女友加林娜這樣形容:普京知識面很廣,讀書很多,盡管貌不驚人,但他的內心世界、情感世界異常豐富,是一個既體貼入微、充滿愛心,又不乏幽默感的男人。「我就這樣迷上了瓦洛加(普京的愛稱)。」
中學時代,加林娜通過妹妹認識了普京。兩人經常逛街、幽會,在大街上遇到酒鬼挑釁的時候,會柔道的普京總是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女伴,從沒有讓她有過不安全的感覺。在那個年代,普京的穿戴總是十分簡單,似乎沒有什麼像樣的衣服,但普京十分大方,從不看重錢財。
如今,加林娜已有自己的家庭,過著相夫教子的平常生活,但當年與普京共同度過的青春美好時光,至今仍深藏在她的記憶中。「即便是現在,我有任何困難,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幫助我。他就是這樣的人,從來不會忘記老朋友,不會忘記過去經歷過的人和事,從來不記仇,不會報復人。」
◇作為丈夫
2001年6月12日是俄羅斯的獨立日。當晚,俄羅斯國家電視台首次在黃金時段播放了一部名為《普京,閏年》的個人生活紀錄片,領銜「主演」正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本人:下班前,普京像大多數人一樣將自己的辦公桌收拾利索,然後和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一一告別。回到官邸後,他先來到游泳池,盡情暢游。運動之後,此時的他顯得很放鬆,站到電子秤上稱體重——75公斤。
總統的生活是忙碌的,他與妻子和兩個女兒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通常是,每天當他上班的時候,她們還在睡夢中,而當他下班的時候,她們又進入了夢鄉。
約會遲到還很大男人主義牐
在很多俄羅斯女性眼裡,普京是好丈夫的最佳人選。然而普京的妻子、俄羅斯第一夫人柳德米拉在一本名叫《權力之路》的傳記中卻道出了丈夫的諸多小缺點,不僅約會愛遲到,還是個大男子主義者,他對女人有兩條黃金格言,「一個女人必須把家中收拾得乾乾凈凈」;「你不能隨便贊揚一個女人,否則你就會寵壞她」。
不苟言笑的普京求起婚來也格外有特色:他神色嚴肅地對柳德米拉講:「我說,朋友,你知道我的性格很難相處。現在,你必須對生活做出抉擇了。」柳德米拉的心一下子涼到了極點,以為普京是要跟她分手,於是她回答說:「你知道我的選擇。我需要你。」結果普京馬上說道:「既然這樣的話,我正式向你求婚。我愛你。你同意嫁給我嗎?」「是的,我同意。」「如果你不反對的話,咱們3個月後舉行婚禮,也就是7月 28日這一天。」兩人就這樣定下了終身大事。
嫁給一個間諜老公,日子並不輕松。「也許是他以前當間諜的職業習慣吧,我們在一起的所有日子,我總感到他在拿我做他觀察和分析的試驗品。要是你在一個間諜的目光下生活一個禮拜,你就明白那是什麼滋味了。」
柳德米拉最終選擇了普京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因為在她眼中,丈夫雖然不是個完人,但的確是個真正的男子漢。

⑥ 普京曾經來中國,在群眾中,一個女的送給他個禮物

這個情況印象中有兩回 第一次是普京訪問中國參加上合組織五周年活動 有個小女孩 給他獻花 他擁抱了這個小女孩有一張很經典的照片
但是影響更深的是 07年莫斯科航站上 他並不是來中國 而是在莫斯科航展的中國館參觀 人群中的一個中國女孩送給他一個中國結 告訴他這個是代表祝福 他非常高興的親吻了這個中國姑娘。我覺得這個是你想要找的答案

⑦ 誰了解普京的歷史

樓主您好!我了解!

全名: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文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英文(Vladimir V普京ladimirovich Putin)
昵稱:瓦洛佳
國籍: 俄羅斯
民族: 俄羅斯族
出生地: 聖彼得堡市
出生日期: 1952年10月7日
信仰: 東正教
政黨: 統一俄羅斯
職務:前俄羅斯總統(2屆連任),前任俄羅斯總理,俄白聯盟國家部長理事會主席 前任統一俄羅斯黨黨主席,今年5月7日宣誓就職任再次任總統。
身高:1.70米
畢業大學:列寧格勒大學(原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專業:法律
學歷:經濟學博士
畢業論文:論國際法中的最惠國原則
論文評價:優
畢業評語:誠實、紀律性強、具有高度責任感
家庭:妻子柳德米拉,女兒瑪莎和卡佳
愛好:柔道,桑勃式摔跤,山地滑雪,游泳,馬術,漂流
專長:精通德語,熟練駕駛各種車輛及直升機,出色使用各種槍械
最敬重的人:彼得大帝
最喜愛的作家:契訶夫,陀斯妥耶夫斯基

個人履歷
1952年10月7日生於列寧格勒市(現聖彼得堡市)。
1970年入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學習。
1975年從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外情報局工作。
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國工作。
1990年回國後,普京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聖彼得堡市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
1994年任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
1996年8月,普京開始擔任俄聯邦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1997年3月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
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
1999年3月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同年8月9日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8月16日就任總理。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普京出任代總統。
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為俄聯邦總統,並於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
2004年3月14日連任總統、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家委員會主席。同年5月宣誓就任。
2007年年末,宣布支持的下任總統候選人——梅德韋傑夫。
在兩屆總統任期結束後,按照俄羅斯憲法規定於5月7日辭去總統職務。
2008年5月7日起,任「統一俄羅斯黨」主席。
2008年5月8日,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普京擔任政府總理的提名。
2011年9月24日,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提議普京參加明年3月的總統選舉。
2011年11月,福布斯2011權力人物榜:俄羅斯總理普京已經宣布參選2012年總統,並且獲勝幾率很高,為此名列第二。
2011年11月27日,普京正式成為俄羅斯總統候選人。
2012年3月5日,普京以64.39%的得票率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
2012年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職。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⑧ 會玩的普京登山慶生,細數一下,鐵腕總統都干過哪些瘋狂的事情呢

據國外媒體報道10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西伯利亞地區登山為了慶祝10月7號的生日。鐵腕總統普京今年已經67歲了,他做過不少瘋狂的事,像這種野外爬山這種事很正常。俄羅斯被人們稱為「戰斗民族」,作為俄羅斯的總統普京在當今世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第二次車臣戰爭,普京為了去前線鼓舞士氣,親自開著SU27去視察。剛剛也提到過普京之前是KGB特工,所以能駕駛SU27並不奇怪。普京的舉動當時可謂是轟動了整個車臣,既展現了個人魅力,又鼓舞了士氣。普京還會三種語言,俄語,德語和法語,他的經歷真的非常豐富,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普京的自傳。

⑨ 俄羅斯總統普京簡介

普京其人其事

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1952年10月7日生於列寧格勒市(現聖彼得堡市),1975年從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外情報局工作。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前民主德國工作。1990年回國後,普京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聖彼得堡市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1994年任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1996年8月,普京開始擔任俄聯邦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1997年3月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3月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同年8月被任命為俄聯邦總理。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普京出任代總統。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為俄聯邦總統,並於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2004年3月,普京贏得大選勝利,連任總統,同年5月宣誓就任 。

布衣出身 平民風格

普京出身於列寧格勒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祖父是個出色的廚師,曾為列寧的夫人和妹妹服務,後在莫斯科市委高級療養院工作。他雖是一個高級廚師,為許多頭面人物做過飯,但從未利用職務之便為己謀私。普京的父母是蘇聯普通的工人。在戰後艱難的歲月里,這個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非常拮據,但相互之間的愛使這個家庭充滿溫暖。普京的父親是個嚴肅正派、善良智慧、富有遠見的人,他經常告誡普京要積極向上,要學會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謀生、自衛、尋求發展機遇,使普京從小就培養出一種朴實無華、堅韌進取的性格。普京從小就住在列寧格勒一套只有27平米的工人公寓里,這里沒有電梯,廚房也是合用的,樓里老鼠經常出沒。結婚後,普京和妻子仍然與父母一起住在這套公寓里,直到1993年調去莫斯科。

長期的平民生活使普京對俄羅斯民眾的艱辛有著切身體驗,對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著深刻的了解。對俄羅斯民眾生活的體察使普京成為一種平民色彩很濃的「領袖」,他把了解民眾的呼聲與疾苦作為正確決策的關鍵。他到各地視察,經常打亂地方接待計劃,隨意走進未做事先安排的百姓家了解情況。普京今年考察遠東時,路過一個村子。有個男子正穿著褲衩在劈木柴。老婆對他嚷道:「當家的,總統來了!」「什麼總統,見鬼了!」男子不相信,可是抬頭一看,愣了:「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真的是您!」「不,不是我。」普京開玩笑說。男子不知深淺地請普京跟他兒子一起游泳。當時水溫只有21攝氏度,普京二話沒說就下了水。這段故事快變成了傳奇。此前不論是葉利欽還是蘇共中央總書記,都喜歡事先精心策劃的視察,聽聽當地領導匯報,看看名勝古跡。普京講究「眼見為實」。即使在群眾場合,普京也善於躲開當地領導安插的「工農代表」,專挑未經「訓練」的普通人,跟他們聊家常。一次在外地,有個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老太太對他抱怨,說自己的退休金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且沒有享受任何優惠。普京回莫斯科後立即向退休基金會會長問明情況。原來,根據規定,想享受優惠就要自己辦齊證件去申請,不申請就沒有優惠。在普京的過問下,這種規定很快進行了修改,基金會工作人員應該為退休老人上門服務。正是這種平民主義的理念與做法,使普京的內外政策反映了多數俄羅斯人的願望,他本人也成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自己人」。

注重傳統 著眼未來

普京能夠贏得廣大俄羅斯民眾的信賴,不僅是由於其朴實無華的平民風格,更是由於他的治國思想符合俄羅斯的現實需求與發展趨勢,符合俄羅斯民眾的物質與心理需求。普京執政以來,將俄羅斯的歷史傳統、當今的社會現實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巧妙地糅和在一起,提出了能夠為大多數俄羅斯精英與民眾所接受的「新俄羅斯思想」。

「新俄羅斯思想」的第一面旗幟就是弘揚俄羅斯歷史傳統。普京上台後,一改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對俄羅斯歷史特別是蘇聯歷史妄自菲薄的態度,明確表示「毫無意義地否定歷史將使整個民族數典忘祖」,蘇聯時期有某些領域值得驕傲,「看不見,甚至否定這一時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錯誤的。」普京還強調,只有「把全人類的普遍價值觀與俄羅斯的傳統價值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俄羅斯的未來才有希望。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普京決定在聯邦安全局總部內重新樹立安德羅波夫的雕像,使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重又獲得久違了的光榮感與自豪感;在勝利節的慶典上,他讓5000名來自前蘇聯15個共和國的老戰士走在閱兵式的最前列,使經歷十年生活磨難的俄羅斯人重溫昔日戰勝法西斯的無限榮光;他最終拍板將蘇聯國歌的曲調定為俄羅斯國歌,使那激昂的旋律重新振奮了俄羅斯人的精神。同時,普京充分肯定東正教在培養人的道德與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僅自己經常去教堂,還經常就重大決策徵求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的意見。

「新俄羅斯思想」的第二面旗幟是愛國主義。普京自幼就受到了愛國主義啟蒙教育,從小就立志要報效國家。當他發現,「一個情報員往往能夠做到整個軍隊都做不到的事情」時,便義無反顧地加入克格勃。在一次訪談中普京坦言,「俄國的訓練只有一項,就是愛你的國家。」普京強調,愛國主義「是人民英勇和力量的源泉」,「喪失愛國主義精神,就喪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尊嚴,也就將失去能夠創造偉大成就的人民」。愛國主義在普京的內外政策中體現為「國家利益至上」。正是由此出發,在車臣問題上,普京寧願冒著與西方決裂的危險也不允許俄國經受屈辱,寧願背負暴君的惡名也不願看到分離主義分子存在。在國際交往中無論是進還是退,普京首先考慮的也是國家利益。盡管美國對伊拉克早已磨刀霍霍,但考慮到俄羅斯在伊拉克的巨大經濟利益,普京始終堅持反對美對伊動武的立場。普京的這種品質贏得了外國同行的尊重,不僅布萊爾、施羅德對普京十分敬重,連布希也承認,一看到普京的眼睛,就可以感覺到他的坦誠。

「新俄羅斯思想」的第三面旗幟是拋棄帝國思想,全面融入世界。普京曾在東德工作五年,經常走訪西德、瑞士等發達國家,對西德的社會和經濟運作有著切身的體驗,對德式社會市場體制有著特別的好感。這種海外經歷使普京具備了寬廣的國際視野,也使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以往俄羅斯自我封閉、與世界發展脫軌的後果。普京認識到,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帝國觀念不符合俄羅斯的真正國家利益與當今世界的現實,「俄羅斯只要務實地考慮問題就無往而不勝,而在帝國思想占上風或自譽為救世主的時候就必然失敗。」普京曾公開表示,帝國思想和對外政策意識形態化給俄羅斯帶來的是「國困民窮」,他對扭轉俄帝國衰落不抱幻想,而是要將「國強民富」作為國家政策的根本目標。在放棄帝國野心的同時,普京將俄羅斯定位於「不屬於當代世界最高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國家」,承認俄與先進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認為俄羅斯面臨淪為「二、三流國家的危險」。同時,普京明確強調,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富貴與國家的強大必須與世界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俄羅斯必須全面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並在不同文明的對話與合作中實現俄羅斯的利益。

韜光養晦 以柔克剛

在人們的印象中,俄羅斯始終是一個對外征伐、不斷擴張的國家。但事實上,俄羅斯在歷史上也多次經受過內外交困的艱難時刻。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人往往能韜光養晦、卧薪嘗膽,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金帳汗國統治羅斯二百年,俄羅斯人對蒙古人明裡送金嫁女,暗中分化腐蝕,最終莫斯科公國擊敗蒙古王公,收復俄羅斯失地;克里米亞戰爭後,沙皇俄國內憂外患,處境艱難,外交大臣哥爾恰科夫一面讓出戰爭紅利,一面利用歐洲列強矛盾合縱連橫,最終使俄重新贏得歐洲大國地位;十月革命後,新生蘇維埃政權十分虛弱,外有德國大兵壓境,內有白匪挑戰政權,列寧力排眾議,與德簽署《布列斯特和約》,雖付出了沉重代價,但為蘇維埃政權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作為在國家衰落時刻登上權力巔峰的領導人,普京繼承並發揚了歷史傳統。他清楚地認識到,俄羅斯「正處於數百年來最困難的歷史時期」,「未必能夠大大改變國際關系的現有結構,未必能夠動搖美國的霸權」,因而必須繼承哥爾恰科夫的外交傳統。俄外交智囊也明確建議普京,學習中國近20年來「韜光養晦」的外交經驗,「放棄同外部世界對抗,著重國內經濟建設,同時極其強硬地在小范圍內堅持原則性的對外政策立場」。

根據當前的國際環境,普京將其「韜光養晦」外交的基調定為「以融促變」: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與「對手」合作,融入其中,並藉此為國內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普京執政兩年來,特別是在「9·11」後,加大了與西方的合作力度。俄主動與美開展反恐合作促使雙邊關系實現重大突破;俄與北約建立了新的合作機制,並藉此促使北約由單純的軍事集團向軍事政治組織轉變;俄歐就建立共同經濟空間、能源合作等問題積極磋商。普京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所期望的變化:布希在公開場合把俄稱作「夥伴」而不再是「對手」;美歐都承認俄是市場經濟國家,加快了俄加入WTO的談判進程;對車臣問題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俄外部環境明顯改善。

普京曾經說過,「柔道不是簡單的體育運動,而是哲學」。他從柔道中體會出的哲理說是:不管對手有多強大,只要你掌握技巧、抓住對手的破綻,就能借勢擊倒對手。「柔」是為了「克剛」,退讓是為了取勝。因而在外交上「韜光養晦」的同時,普京深知俄「並未失去成為偉大國家的潛力」,他隱忍退讓是為了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在實踐上,普京的「韜光養晦」並非一味的妥協退讓,而是以國家利益為轉移,量力而行,不再關心和介入與己無關的國際事務,集中力量增強國力:放棄與美全球對峙,轉而構建周邊「穩定弧」;堅持多極化目標但少說多做,反對美國單極企圖但不挑頭「扛旗」;處理國際事務強調「有選擇參與」,集中資源投入關系俄羅斯切身利益的方向和領域;減少虛張聲勢,從逞強好勝轉向量力而行,從注重大國面子轉向更注重實際利益;在戰略上堅持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定性,在策略上講求實現國家利益的靈活性。

普京執掌俄羅斯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俄羅斯這條幾乎傾斜的航船重又找回了自己的方向。普京還可能成為這艘巨輪下一任的舵手,在他的統帥下,愈挫愈奮的俄羅斯還可能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