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歲小孩申請美國留學,父母能陪讀嗎,陪讀期間可以工作嗎
1.父母陪讀,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政策。 2.美國:可申請探親簽證。 對於在美國讀中學的孩子,家長如果確實想去陪讀,或者看望孩子,可以申請探親簽證或者旅遊簽證。探親簽證不能提前申請,一般孩子辦好學生簽證之後,家長就可以申請了。探親簽證有效期為一年,可多次往返,每次的有效期在1- 6個月,要根據入境美國...時所給予的時間長短,一般中國的家長每次給1個月的時間。 3.澳大利亞:可以陪讀至孩子18歲。 根據澳大利亞的政策,如果孩子未滿18歲,父母或者監護人可以申請580簽證(學生監護人簽證)去陪讀,有效期到孩子年滿十八歲為止。 另外孩子上大學時,家長也可以去看學生,辦理探親簽證,這個只有3個月期限。 按照澳大利亞法律規定,未滿18歲的留學生如果父母不陪讀的話一定要有監護人,否則移民局不予簽證。根據現行的規定,申請人可在其親屬家裡或者在當局指定或認可的澳大利亞當地人家裡居住,由他們做其監護人。 4.加拿大:通過訪問簽證來陪讀。 從簽證種類上看,加拿大沒有陪讀簽證的種類。但在實際操作中,加拿大移民局將陪讀簽證歸入到訪問簽證中。該類簽證最長時間半年,可以續簽一年,且可以反復申請。因而訪問簽證基本上可以起到陪讀簽證的作用。 對於訪問簽證,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加方有邀請,二是有足夠在加拿大生活消費的經濟證明。 5.英國:可申請訪問簽證看孩子。 英國沒有專門的針對父母陪孩子的陪讀簽證,一般來說中國學生去英國讀中學,住在寄宿學校中,家長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全。如果家長確實希望陪孩子一段時間,可以申請訪問簽證。 6.新加坡:母親可陪讀父親不可。 新加坡允許配偶陪讀和父母陪讀,但後者必須是16歲以下孩子的母系親屬。新加坡允許陪讀母親工作,就讀於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外國學生的陪讀母親,在學生入學一年後,就可以向新加坡勞工部申請特殊的工作準許證,在該國就業。
❷ 母親赴美參加兒子畢業典禮卻遭遇車禍是怎麼回事
近日,在美國南加州洛杉磯縣當地時間周一下午發生死亡車禍。
一架小客車與卡車相撞,造成中國香港人家庭2死2傷。
車禍中兩名死者是一對來自香港的姐妹丘愛蘭(62歲)及丘木蘭(54歲)。傷者包括丘愛蘭一對25歲雙胞胎兒子,哥哥黃浩源(Ho Yuen
Wong)及弟弟黃浩銓(Ho Chuen Wong,
Darren),輕微至中度受傷,但已無大礙;
另一車的司機和1名乘客也受傷,全部送往醫院治療。
而哥哥黃浩源則在網上籌款6萬美元,希望盡快將家人遺體運返香港,余額希望能資助自己尚未完成的建築系課程,完成母親心願。
❸ 孩子去美國留學母親可以陪讀嗎
孩子去美國留學母親不可以陪讀。
知識擴展:
美國移民法的確設置有陪讀簽證類別,即F2簽證。但法律明確規定,陪讀簽證的申請對象僅限於在美求學的留學生的海外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顯然,留學生的父母不在此列。
學生家長要想去美國看望孩子,可以申請探親(B2)簽證。一旦簽證獲得批准,拿到的都是一年有效期多次往返的B1/B2簽證。在簽證有效期內,隨時都可以購買機票飛往美國看孩子。持有B1/B2簽證可以在美國停留的時間由美國邊境海關的移民官決定,最長可以在美國停留6個月(通常會少於3個月)。這種簽證也很方便您不定期地前往美國探望孩子。
最後,提醒打算前往美國看孩子的家長,申請簽證時一定不要搞錯了簽證類別。否則,申請是會被拒簽的。
❹ 大學生活該怎麼過
愛因斯坦年表
--------------------------------------------------------------------------------
1879年 3月14日上午11時30分,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班霍夫街1
35號。父母都是猶太人。父名赫爾曼·愛因斯坦,母親波林·科克。
1880年 愛因斯坦一家遷居慕尼黑。父同其弟雅各布合辦一電器設備小工廠。
1881年 11月18日,愛因斯坦的妹妹瑪雅出世。1884年 愛因斯坦對袖珍
羅盤著迷。進天主教小學讀書。
1885年 愛因斯坦開始學小提琴。
1886年 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學校讀書。為了遵守宗教指示的法定要求,在家裡
學習猶太教的教規。
1888年 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在學校繼續受宗教教育,直到准備
接受受戒儀式。弗里德曼是指導老師。1889年 在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
學讀物和哲學著作。
1890年 愛因斯坦的宗教時間,持續約1年。1891年 自學歐幾里德幾何,感
到狂熱的喜愛。開始自學高等數學。
1892年 開始讀康德著作。
1894年 全家遷往義大利米蘭。
1895年 自學完微積分。中學沒畢業就到義大利與家人團聚。放棄德國國籍。
投考蘇黎世瑞士聯邦工業大學,未錄取。
10月轉學到瑞士阿勞州立中學。
寫了第一篇科學論文。
1896年 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
10月進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師范系學習物理。1897年 在蘇黎世結識貝索,與其
終身友誼從此開始。
1899年 10月19日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1900年 8月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12月完成論文《由毛細管現象得到的
推論》,次年發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志》上。
1901年 3月21日取得瑞士國籍。
3月去米蘭找工作,無結果。
5月回瑞士,任溫特圖爾中學技術學校代課教師。10月到夏夫豪森任家庭教師。3個
月後又失業。12月申請去伯爾尼瑞士專利局工作。
5—7月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1902年 2月到伯爾尼等待工作。
和索洛文、哈比希特創建「奧林匹亞科學院」。
6月受聘為伯爾尼瑞士專利局的試用三級技術員。6月完成第三篇論文《關於熱平衡和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運動論》,提出熱力學的統計理論。
10月父病故。
1903年 1月與米列娃結婚。
1904年 5月長子漢斯出生。
9月由專利局的試用人員轉為正式三級技術員。1905年 3月發展量子論,提出光
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4月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
得博士學位。
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
的新紀元。
9月提出質能相當關系。
1906年 4月晉升為專利局二級技術員。
11月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這是關於固體的量子論的第一篇論文。
1907年 開始研究引力場理論,在論文《關於對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結論》中提出
均勻引力場同均勻加速度的等效原理。6月申請兼任伯爾尼大學的編外講師。
1908年 10月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1909年 3月和10月完成兩篇論
文,每一篇都含有對於黑體輻射論的推測。
7月接受日內瓦大學名譽博士。
9月參加薩爾斯堡德國自然科學家協會第81次大會,會見普朗克等,作了《我們關於
輻射的本質和結論的觀點的發展》報告。
10月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
1910年 7月次子愛德華出生。
10月完成關於臨界乳光的論文。
1911年 2月應洛倫茲邀請訪問萊頓。
3月任布拉格德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10月去布魯塞爾出席第一次索爾維會議。
1912年 2月埃倫費斯特來訪,兩人由此結成莫逆之交。10月回瑞士,任母校蘇
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提出光化當量定律。
開始同格羅斯曼合作探索廣義相對論。
1913年 7月普朗克和能斯特來訪,聘請他為柏林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
大學教授。
12月7日在柏林接受院士職務。
發表同格羅斯曼合著的論文《廣義相對論綱要和引力理論》,提出引力的度規場理論。
1914年 4月6日,從蘇黎世遷居到柏林。
7月2日在普魯士科學院作就職演說。
10月反對德國文化界名流為戰爭辯護的宣言《告文明世界書》,在同它針鋒相對的
《告歐洲人書》上簽名。
11月參加組織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
1915年 同德哈斯共同發現轉動磁性效應。
3月寫信給羅曼·羅蘭,支持他的反戰活動。
6—7月在阿廷根作了6次關於廣義相對論的學術報告。11月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
程的完整形式,並且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
1916年 3月完成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3月發表悼念馬赫的文章。
5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
8月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
首次進行關於引力波的探討。
寫作《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淺說》。
1917年 2月,著述第一篇關於宇宙學的論文,引入宇宙項。接連患肝病、胃潰
瘍、黃疸病和一般虛弱症,受堂姐艾爾莎照顧。
1918年 2月,愛因斯坦發表關於引力波的第二篇論文,包括四級公式。
1919年 1—3月在蘇黎世講學。
2月同米列娃離婚。
6月與艾爾莎結婚。
9月獲悉英國天文學家觀察日食的結果,11月6日消息公布後,全世界為之轟動。由
此,愛因斯坦的理論被視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12月,接受德國唯一的名譽學位:羅斯托克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
1920年 3月母親患癌症去世。
夏訪問斯堪的那維亞。
8—9月德國出現反相對論的逆流,愛因斯坦遭到惡毒攻擊,他起而公開應戰。
10月接受兼任萊頓大學特邀教授名義,發表《以太和相對論》的報告。
1921年 1月訪問布拉格和維也納。
1月27日在普魯士科學院作《幾何學和經驗》的報告。
2月去阿姆斯特丹參加國際工聯會議。
4月2日—5月30日,為了給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的創建籌集資金,同魏茨曼一起
首次訪問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巴納德勛章。在白宮受哈丁總統接見。在訪問芝加哥、波
士頓和普林斯頓期間,就相對論進行了4次講學。
6月訪問英國,拜謁了牛頓墓地。
1922年 1月完成關於統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3—4月訪問法國,努力促使法德
關系正常化。發表批判馬赫哲學的談話。
5月參加國際聯盟知識界合作委員會。
7月受到被謀殺的威脅,暫離柏林。
10月8日,愛因斯坦和艾爾莎在馬賽乘輪船赴日本。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
和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途中,愛因斯坦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11月17日—12月29日,訪問日本。
1923年 2月2日,從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訪問,逗留12天。
2月8日,成為特拉維夫市的第一個名譽公民。
從巴勒斯坦返回德國途中,訪問了西班牙。
3月,愛因斯坦對國聯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國聯提出辭職。6—7月,幫助創建「新俄
朋友協會」,並成為其執行委員會委員。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諾貝爾獎金。並講演相對論,作為對得到諾貝爾獎金
的感謝。
發現了康普頓效應,解決了光子概念中長期存在的矛盾。12月,第一次推測量子效應
可能來自過度約束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1924年 加入柏林的猶太組織,並成為繳納會費的會員。
6月,重新考慮加入國聯。
12月,取得最後一個重大發現,從統計漲落的分析中得出一個波和物質締合的獨立的
論證。此時,還發現了波色—愛因斯坦凝聚。
1925年 受聘為德蘇合作團體「東方文化技術協會」理事。
5—6月,去南美洲訪問。
與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絕服兵役的聲明上簽字。
接受科普列獎章。
為希伯萊大學的董事會工作。
發表《非歐幾里德幾何和物理學》。
1926年 春,同海森伯討論關於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
接受「皇家天文學家」的金質獎章。
接受為蘇聯科學院院士。
1927年 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簽名。
參加國際反帝大同盟,被選為名譽主席。
10月參加第五屆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討論會,開始同哥本哈根學派就量子力學的解釋
問題進行激烈論戰。
發表《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1928年 1月被選為「德國人權
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
春,由於身體過度勞累,健康欠佳,到瑞士達伏斯療養,並為療養青年講學。發表《物
理學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變化》。
4月海倫·杜卡斯開始到愛因斯坦家擔任終生的私人秘書。
1929年 2月發表《統一場論》。
3月,50歲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慶祝會。第一次訪問比利時皇室,與伊麗莎白
女皇結下友誼,直到去世之前一直與比利時女皇通信。
6月28日獲普朗克獎章。
9月以後同法國數學家阿達馬進行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爭論,堅持無條件地反對一切
戰爭。
1930年 不滿國際聯盟在改善國際關繫上的無所作為,提出辭職。5月,在「國際
婦女和平與自由同盟」的世界裁軍聲明上簽字。
7月同泰戈爾爭論真理的客觀性問題。
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愛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國訪問,主要在加利福尼亞
州理工學院講學。
12月13日,沃克市長向愛因斯坦贈送紐約市的金鑰匙。
12月19日—20日,訪問古巴。
發表《我的世界觀》、《宗教和科學》等文章。
1931年 3月從美國回柏林。
5月訪問英國,在牛津講學。
11月號召各國對日本經濟封鎖,以制止其對中國的軍事侵略。
12月再度去加利福尼亞講學。
為參加1932年國際裁軍會議,特地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講。
發表《麥克斯韋對物理實在觀念發展的影響》。1932年 2月,對於德國和平主義
者奧西茨基被定為叛國罪,在帕莎第納提出抗議。
3月從美國回柏林。
5月去劍橋和牛津講學,後趕到日內瓦列席裁軍會議,感到極端失望。
6月同墨菲作關於因果性問題的談話。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討論戰爭的心理問題。
號召德國人民起來保衛魏瑪共和國,全力反對法西斯。12月10日,和妻子離開德國
去美國。原來打算訪問美國,然而,他們從此再也沒有踏上德國的領土。
1933年 1月30日,納粹上台。
3月10日,在帕莎第納發表不回德國的聲明,次日啟程回歐洲。
3月20日,納粹搜查他的房屋,他發表抗議。後他在德國的財產被沒收,著作被焚。
3月28日從美國到達比利時,避居海邊農村。
4月21日宣布辭去普魯士科學院職務。
5月26日給勞厄的信中指出科學家對重大政治問題不應當默不作聲。
6月到牛津講學後即回比利時。
7月改變絕對和平主義態度,號召各國青年武裝起來准備同納粹德國作殊死斗爭。
9月初納粹以2萬馬克懸賞殺死他。
9月9日,渡海前往英國,永遠離開歐洲。
10月3日在倫敦發表演講《文明和科學》。
10月10日離開英國,10月17到達美國,定居於普林斯頓,應聘為高等學術研究
院教授。
1934年 文集《我的世界觀》由其繼女婿魯道夫·凱澤爾編輯出版。1935年
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請永遠在美國居住。這也是他最後一次離開美國。
獲富蘭克林獎章。
同波多耳斯基和羅森合作,發表向哥本哈根學派挑戰的論文,宣稱量子力學對實在的描
述是不完備的。
為使諾貝爾獎金(和平獎)贈予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奧西茨基而奔走。
1936年 開始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
12月20日妻艾爾莎病故。
發表《物理學和實在》、《論教育》。
1937年 3—9月參加由英費爾德執筆的通俗冊子《物理學的進化》的編寫工作。
3月聲援中國「七君子」。
6月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論文《引力方程和運動問題》,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
程推導出運動方程。
1938年 同柏格曼合寫論文《卡魯查電學理論的推廣》。
9月給五千年後的子孫寫信,對資本主義社會現狀表示不滿。
1939年 8月2日在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
防止德國搶先掌握原子彈。
妹妹瑪雅從歐洲來美,在愛因斯坦家長期住下來。1940年 5月15日發表《關於
理論物理學基礎的考查》。
5月22日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
1941年 發表《科學和宗教》等文章。
1942年 10月在猶太人援蘇集會上熱烈贊揚蘇聯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 5月作為科學顧問參與美國海軍部工作。1944年 為支持反法西斯戰
爭,以600萬美元拍賣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手稿。發表對羅素的認識論的評論。
12月同斯特恩、玻爾討論原子武器和戰後和平問題,聽從玻爾勸告,暫時保持沉默。
1945年 3月同西拉德討論原子軍備的危險性,寫信介紹西拉德去見羅斯福,未果。
4月從高等學術研究院退休(事實上依然繼續照常工作)。9月以後連續發表一系列關
於原子戰爭和世界政府的言論。1946年 5月發起組織「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擔
任主席。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寫長篇《自述》,回顧一生在科學上探索的
道路。
5月妹妹瑪雅因中風而癱瘓,以後每夜念書給她聽。
10月,給聯合國大會寫公開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1947年 繼續發表大量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
9月發表公開信,建議把聯合國改組為世界政府。1948年 4—6月同天文學家夏
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對美國准備對蘇聯進行「預防性戰爭」。
抗議美國進行普遍軍事訓練。
發表《量子力學和實在》。
前妻米列娃在蘇黎世病故。
12月,作剖腹手術,在腹部主動脈里發現一個大動脈瘤。
1949年 1月13日,愛因斯坦出院。
1月,寫《對批評的回答》,對哥本哈根學派在文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
科學家》中的批判進行反批判。
5月發表《為什麼要社會主義》。
11月「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停止活動。
1950年 2月13日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
4月發表《關於廣義引力論》。
文集《晚年集》出版。
3月18日,在遺囑上簽字蓋章。內森博士被指名為唯一的遺囑執行人。遺產由內森博
士和杜卡斯共同託管。信件和手稿的最終貯藏所是希伯萊大學。其他條款當中還有:小提琴
贈給孫子伯恩哈德·凱撒。
1951年 連續發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國的擴軍備戰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嚴重障礙。
6月妹妹瑪雅在長期癱瘓後去世。
9月「原子能科學家非常委員會」解散。
1952年 發表《相對論和空間問題》、《關於一些基本概論的緒論》。11月以色
列第1任總統魏斯曼死後,以色列政府請他擔任第2任總統,被拒絕。
1953年 4月3日給伯爾尼時代的舊友寫《奧林匹亞科學院頌詞》,緬懷青年時代
的生活。
5月16日給受迫害的教師弗勞恩格拉斯寫回信,號召美國知識分子起來堅決抵抗法西
斯迫害,引起巨大反響。為經念玻恩退休,發表關於量子力學解釋的論文,由此引起兩人之
間的激烈爭論。
發表《〈空間概念〉序》。
1954年 3月,75歲生日,通過「爭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員會」,號召美國人民起
來同法西斯勢力作斗爭。
3月被美國參議員麥卡錫公開斥責為「美國的敵人」。
5月發表聲明,抗議對奧本海默的政治迫害。
秋因患溶血性貧血症卧床數日。
11月18日,在《記者》雜志上發表聲明,不願在美國做科學家,而寧願做一個工匠
或小販。
完成《非對稱的相對論性理論》。
1955年 2—4月同羅素通信討論和平宣言問題,4月11日在宣言上簽名。
3月寫《自述片斷》,回憶青年時代的學習和科學探索的道路。
3月15日摯友貝索逝世。
4月3日同科恩談論關於科學史等問題。
4月5日駁斥美國法西斯分子給他扣上「顛覆分子」帽子。4月13日在草擬一篇電視
講話稿時發生嚴重腹痛,後診斷為動脈出血。
4月15日進普林斯頓醫院。
4月18日1時25分在醫院逝世。當日16時遺體在特倫頓火化。遵照其遺囑,骨灰
被秘密保存,不發訃告,不舉行公開葬儀,不做墳墓,不立紀念碑。
看人家過的 ..................
❺ 本人在美國留學 上個月我發邀請函母親辦探親簽證來的美國 我暑假能回國嗎 美國海關會遣返母親嗎
不會遣返
拿到探親簽證就說明是在美國合法停留,在簽證規定時間內不會被遣返的。
美國探親簽證頒發給赴美從事探親、訪友及醫療治病活動的申請人,美國探親訪友簽證的持有者不能在美國就業。申請人必須能證明其意圖只是臨時進入美國,目的僅為探親訪友活動。申請人還必須證明有充足的資金支付在美停留期間的費用,並證明其在祖國有牢固的社會、經濟和其它方面的聯系以迫使其在美短期、合法訪問後如期返回。
注意:
一定要注意簽證的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國
❻ 我母親即將作為訪問學者赴美一年,我也要跟著去。麻麻說我是她的dependent【依附】我的簽證成功率高嗎
你幾歲了?
基本上只要你媽媽能簽到,你就能簽到。
❼ 關於在美國留學,想申請母親陪讀的問題
陪讀簽證是發給持有留學簽證的配偶。
母親不在這個范圍內,只能申請探親。
探親B2簽證一般是給一年多次往返,每次停留有口岸移民官決定,一般是3-6個月。
但按你的情況,你媽媽能取得探親簽證的可能性不高。
移民傾向比較嚴重。
❽ 訪問學者的子女如何在美國留學
留學美國的條件:
1、學歷要求
對於中國的留學生,申請讀美國的本科課程需要高中畢業,申請讀碩士的課程需要在中國本科畢業,有學士學位。申請學校和專業時應盡量符合個人的職業目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個人的興趣愛好,避免盲目追求大學排名等。但某些特殊專業也可考慮轉換,如國內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可轉讀美國的工商管理碩士(MBA),或教育等專業。
2、英語要求
美國大學申請的時候對英語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申請本科時都要求有托福成績550分或500分。但有一些大學可以給一些沒有托福成績的學生提供雙錄取的課程,即提供語言和專業課的雙錄取。申讀研究生不僅要求托福550分以上(一些熱門專業可能要求托福580或600分以上),可能還需要提供其他相關英語成績,如理工科、文科及數學專業要求GRE成績,商科專業要求GMAT成績,牙科專業要求DAT成績,醫科專業要求MCAT成績,法律專業要求LSAT成績等。但也有些美國大學對於申請研究生課程的學生不要求GRE或GMAT成績。
3、經濟要求
由於學校和專業的不同,美國大學的學費相差很大。一般來說,公立的州立的大學一年的學費大概在10000-18000美金,而有些優秀的私立大學每年的學費和膳宿費高達40000美元或更高。生活費根據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別,通常在美國中部和南部的小城鎮,每年的生活費有6000美金就足夠了,但是對於加州和紐約州的一些大城市,每年沒有10000美金的生活費是不夠的。美國大學的本科課程一般為4年,碩士課程通常為2-3年,博士課程為5-7年。因而學生到使館簽證的時候要提供足夠的資金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