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總統里根
「這是一個轉折點」
兩大陣營的首腦在鐵幕背景下的首次示好,意味著世界冷戰格局開始出現變化,並對之後的全球政治產生了深刻影響
1986年1月1日,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在廣播中向蘇聯表示新年問候;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也對美國聽眾表達問候。自1973年以降,美蘇最高領導人互致問候,這是第一次。
「我們不能繼續這樣生活下去了」,就在這一年初,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下定決心,「確保安全日益成為一項政治任務,而這一任務只有通過政治手段才能解決。」
1985年雙方首次在瑞士日內瓦的「爐邊對話」,已經打破了冷戰的堅冰。1986年新年過後9個月,戈爾巴喬夫和里根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第二次會晤。
戈爾巴喬夫在回憶錄中回顧那次會晤,是「一次真正的突破」;里根則在回憶錄中說,這是「一個轉折點」。事實確實如此,盡管當時的會晤是不歡而散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宋以敏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會晤出於戈爾巴喬夫的主動。他擔任蘇共總書記後不久,就下決心結束和美國的軍備競賽,以便集中精力進行國內改革,改善經濟。他在上台後提出外交新思維,主張緩和國際形勢和大規模裁減軍備。1986年8月他建議在冰島同里根會晤,就是為了啟動大規模裁軍進程。」
宋以敏說,里根上台後,一方面加強建立美國的軍事優勢,1983年提出「戰略防禦計劃」(星球大戰),另一方面搞和平演變,即用和平的手段使他認為專制的國家「民主化」。
當時,里根認為蘇聯的軍事力量越來越不構成對美國的軍事威脅,一時存在的「蘇攻美守」態勢,已經完全翻轉過來,所以他也想在軍控問題上達成協議,並推動蘇聯的社會改革。他在9月份即有條件地同意了會晤。
在會晤中,戈爾巴喬夫建議大幅度核裁軍,並盡量向美國的主張靠攏。他提出,在5年內把雙方進攻性武器減少一半,下個5年完全減除;在歐洲全部銷毀、在亞洲銷毀80%的中程導彈;不再要求停止全面核試驗;同意核查措施,並且建議加強這一措施,把不行使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的權力的期限減為10年。
戈爾巴喬夫還表達了大幅度削減蘇聯占優勢的常規武器的意願,對於里根在會晤中提出的「地區性問題」,也就是阿富汗問題和蘇聯在第三世界其他地方進行活動的問題,以及蘇聯的人權問題,他基本上採取「只聽不爭論」的態度。
對於戈爾巴喬夫的誠意,里根甚至感到意外。雙方取得了重要共識:在5年內把雙方的核武器各減一半,把部署在歐洲的戰術導彈削減為零,雙方在10年內不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在兩國軍控談判史上,出現這些共同點是沒有前例的。
但在會晤的最後一刻,戈爾巴喬夫表示,一切都要和對美國「戰略防禦計劃」的設限掛鉤。里根表示非常氣惱,後來他在回憶錄中說,他「這才明白,他們讓我到冰島來的原因,只是為了一個目的——扼殺『戰略防禦計劃』。」
「事實上,冰島會晤成為東西方軍備競賽和國際緊張局勢趨於緩和的重大轉折。此後兩國即放棄軍備競賽,開始轉到在綜合國力上的競爭,彼此間的信任感得到增進,進一步建立起對話機制。也就是說,在蘇聯解體而冷戰正式結束的4年前,美蘇就從雷克雅未克踏上了結束冷戰之路。」宋以敏說。
隨著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昔日強大的世界超級大國之一,一夜之間消失。
「但會晤同蘇聯解體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系。蘇聯解體是內部各種矛盾和困難的爆發,不能認為會晤後果是造成蘇聯解體的原因。」宋以敏說。
戈爾巴喬夫主張結束同美國的軍備競賽,以集中精力加速蘇聯經濟建設,這從根本上是符合蘇聯國家利益的。而且會晤結束了美蘇軍事對抗,為戈氏在國內改革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也不能說不好。但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戰略有問題,人民沒有從中直接受惠,大量猛烈裁軍又引起蘇聯軍方不滿,再加上解散蘇共,這使他失去了一切重要基礎和支柱,變成孤家寡人,從而註定了他的下台。
除了戈爾巴喬夫外,當年參加會晤的蘇聯代表團正式成員有當時的外長謝瓦爾德納澤。他後來擔任喬治亞首任總統,2003年被反對者趕下台。還有駐美大使多勃雷寧,主管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央書記亞·雅科夫列夫,和自1986年2月起擔任戈氏國際問題助理的阿·切爾尼亞耶夫等人。後兩人是戈氏在對外關系中起作用最大、時間最長的智囊,對戈氏「新思維」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雅科夫列夫當過政治局委員,1991年宣布退出蘇共,任俄社民黨主席,已於不久前去世。而切爾尼亞耶夫則在為戈爾巴喬夫擬定雷克雅未克會晤方針上起過重要作用,他寫的《在戈爾巴喬夫身邊六年》一書,4年前在中國出版,裡面詳述了會晤內幕。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團隨行者中間,包括時任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的普里馬科夫,他出席蘇聯外交官同美國國務院官員舉行的工作小組會議,曾引起美方的驚訝,因為他當時並非政府官員。後來普里馬科夫在葉利欽時代和普京時代都曾是政壇風雲人物。★
盡管里根首次以較大優勢擊敗卡特當選總統時已經69歲,並成為美國現代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國家元首,但他仍然於1981年到1989年間,成功重新塑造了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形象。在1984年爭取連任過程中,里根憑借其「美國重新復興」的有力口號和樂觀親民作風,成功在美國50個州贏得了49個州的勝利,從而創造了一個奇跡。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並身中數彈,其中一顆子彈險些命中其心臟,不過這位老人竟然奇跡般脫離了危險並迅速康復。在里根第二任期內,曾經遭受「伊朗門丑聞」困擾。有人指控他領導的美國政府授權通過向伊朗出售武器來換取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獲釋。盡管如此,里根在離開白宮的時候依然是現代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並被共和黨人樹為保守派政治力量的榜樣和楷模。
為了建立美國的超級霸主地位,里根不斷增加各種預算,最終讓美國的債務水平連漲三倍,但最終仍實現了其通過軍備競賽拖垮前蘇聯之目的。當年裡根比較著名的策略就是一方面積極擴充美國軍備,另外則積極同前蘇聯商討「裁軍事宜」。此外,里根還提出精簡政府的設想。入主白宮前,里根擔任過體育解說員、演員、電視藝人、通用電器的發言人和兩任加州州長。
B. 歷屆美國總統訪華
1972年2月21日11時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專機到達北京。開始了新中國成立後美國總統第一次訪華歷程
1975年 12月1日-5日福特訪華
1984年 4月26日-5月1日里根訪華
1989年 2月25日-26日喬治·布希訪華
1998年 6月25日-7月3日柯林頓訪華
2001年10月18日至20日,美國總統小布希訪華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小布希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工作訪問
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小布希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8年8月,小布希帶著家人到北京觀賞奧運會
2009年11月15日,奧巴馬訪華
C. 瞞天過海有哪些用計案例
案例:
小李在一家知名IT公司摸爬滾打廝混了幾年後,看透了IT圈裡的人情世故、眾生百態,自覺功力已經大增,所以在最近自立門戶,開始了個人的創業之旅。
公司成立了幾個月後,小李心中有點慌了。雖然早就做好了勒緊褲帶艱苦度日的准備,但公司每天早上一開門,錢就象流水一樣嘩嘩的往外淌:房租、員工的工資、請客戶吃飯,每樣都得花錢,可單子卻沒有一點眉目。就這樣只出不進估計再挺兩個月小李就要關門大吉了。
正愁沒有招,天上掉下個粘豆包。多日漂浮在小李頭上的迷霧終於透出了第一縷陽光,上周一個青梅竹馬的鐵子介紹了一個客戶給小李,據說這個客戶正在進行設備選型,而小李公司代理的X公司的產品中正好有一款比較適合。「不成功便成仁,誓死要把這單拿下。」小李給自己下了死命令。
經過小李N天的連續公關,項目已經有了一些眉目,X產品已經進入了客戶的選擇范圍,據這幾天小李從客戶方的CIO王總處得到的准確消息:X公司和另外一家Y公司的產品比較受客戶的認可,目前已經進入最後的測試階段。
小李和X公司的產品經理Mike張溝通後,決定讓Mike張親自出馬,對客戶實施最後致命一擊。由於項目已經進入關鍵時候,客戶方也比較謹慎,如果去客戶公司的話場合太正式,有很多事不方便談;如果直接說專門請王總和X公司的人一起吃飯,王總可能會些顧慮。
怎樣才能創造一個比較合適的場合和機會,有不會被別人說閑話呢?小李絞盡腦汁的想了一晚上,頭發因此多掉了幾十根。
第二天,小李給王總打了個電話,言談中一點都沒有提到單子方面的事情,只是說有個電視台的朋友聽說王總在信息化方面比較有建樹,想認識認識,做個人物專訪,所以今天晚上想約王總一起喝喝茶,吃個便飯。王總一聽電視台的要來采訪,甚是高興,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小李放下電話後心中暗喜,第一步計劃已經順利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請電視台的人了,前幾天小李在參加一次會議時和一個電視台的記者交換了名片,互相聊的也不錯,「請他一起吃個飯應該不成問題吧。」小李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拿起了電話。
晚上六點左右,一家知名的川菜館,小李和電視台的記者熱烈的交談著,好象是認識了十幾年的朋友,就別提多熟了。不一會兒王總也到了,小李連忙招呼王總入座,然後拍著電視台的記者對王總說:「王總,這是我的鐵哥們,電視台的大記者,這次我和他說了,一定要讓他好好采訪采訪您。」雙方寒暄了一會後開始推杯換盞,酒過三巡,王總已經有些醉意。
此時小李決定開展下一步行動,他站起身來對王總說:「我先去一下洗手間,您慢慢喝。」小李起身向洗手間走去,走了幾步後小李忽然向發現新大陸一樣大叫:「怎麼這么巧啊,Mike,你也在這里吃飯啊。」王總和記者聽見小李的叫聲回頭一看,在旁邊的一個桌子上站起來一個人,臉色非常紅潤。
小李連忙向王總介紹:「這是X公司的產品經理Mike張,沒想到今天在這里碰見他,真是太巧了。」 Mike張趕緊上前和王總握手,我是第一次來這里吃飯,沒想到就遇見小李和您了,看來我們真是有緣啊。」這時小李不失時機的說:「Mike,相請不如偶遇,既然這么有緣我們就一起喝兩杯吧。」
Mike張邊說邊搬了把椅子坐在了王總身邊。這時小李悄悄的走到記者身邊,悄聲耳語:「我們還有些生意上的事情要談,您要是有事您可以先走了。」
這個記者至此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明不白的當了把托,雖然心中有些不爽,但還是起身告辭了,小李送到了樓下。回酒桌的路上小李十分得意, 「嘿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跑掉了,該收網捉魚了。」小李用力的握了握拳頭。
兵法原文: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譯文:防備得十分嚴密周全的時候,往往容易鬆懈大意,司空見慣的事情往往就不會引起懷疑。陰計可用於陽事進程中,而不是在陽事的敵對面。至陰之術,可以為至陽之目的服務。
D. 告訴我里根的資料
名人姓名:羅納德·里根
名人職稱:演員,官員
美國第40位總統(1981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 姓名:羅納德·里根 綽號:"Gipper";"偉大的通信員" 出生:1911年2月6日,坦皮科,伊利諾伊州 父親:約翰·愛德華·里根 母親:Nelle威爾遜·里根 夫人:簡·懷曼(1914-),於1940年6月25日結婚,(在1948離婚); 南茜·戴維斯(1923-),1952年3月1日結婚 孩子:莫林·伊麗莎白·里根(1941-); 邁克爾·愛德華·里根(採用)(1945-); 帕特麗霞·安·里根(1952-); 羅納德·普雷斯科特·里根(1958-) 宗教:基督教 教育:畢業於尤里卡學院(1932) 職業:演員,官員 政黨:共和黨 其他政府位置: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6-74 總統年薪:200,000美元/年+50,000美元花費賬戶
兩屆任職將滿之際,羅納德·里根滿意地回顧自己的革新計劃——「里根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此次改革的目的在於振興美國國民精神,減少他們對政府的依賴。里根自感已實現他1980年的競選宣言:重振美國「進步發展和樂觀」的自信呼聲。
1911年2月6日,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出生於伊利諾斯州的坦皮科鎮(父親約翰,里根,母親麗娜·里根),中學就讀於附近的迪克森鎮,然後半工半讀完成在尤里卡學院的大學課程。他學習經濟學和社會學,參加校足球隊比賽和校劇社的演出。畢業後,里根成為一名電台體育播音員,1937年的一次試鏡使他在好萊塢贏得了一份演出合同。進入好萊塢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當電影和電視演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應征入伍,在空軍服役。退伍後重返好萊塢,在接下來的20年裡,他共參加了53部電影的演出。
羅納德·里根與第一位妻子,女演員簡·懷曼,生有2個孩子:莫琳和麥克爾。1952年,他與女演員南希·戴維斯結婚,又育兩子:帕特里夏·安和羅納德·皮斯考。
1947年至1952年和1959年至1960年先後兩次任電影演員協會主席。1949年當選為電影業委員會主席。
作為美國電影協會主席,里根開始卷人電影業中的一些敏感爭端中。他的政治觀點也逐步由自由轉為保守。作為一位電視主持人,里根常在國內巡迴演出,逐漸成為保守黨的代言人。1966年,他以領先票數當選為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70年再次當選。
1968年和1976年兩次爭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均未成功。1969年被選為共和黨州長協會主席。
1980年裡根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他選擇前德克薩斯國會議員、聯合國大使喬治·布希作為他的競選搭檔。當時,選舉人深受通貨膨脹的折磨,另有數名美國人在伊朗被作為人質扣押了一年。所有這些最終使之前的民主黨政府落敗,共和黨在選舉中獲勝。里根以489票對49票擊敗吉米·卡特,當選總統。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僅69天後,他就被一名行刺者射傷,不過很快恢復,開始工作。此次危險事件中,里根所表現出的風度和機智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
里根巧妙地應付國會。使其通過了一系列法令,以此來刺激經濟的增長,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就業,加強國防。他還著手進行削減政府開支和減稅方案,國防開支造成赤字時也不偏離這個原則。里根推行一項經濟復興計劃,主張縮減政府規模和權力,減少稅收,降低通貨膨脹率和削減社會福利。他提出戰略防禦計劃,對蘇聯採取強硬政策。里根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先後舉行4次首腦會談和會晤,並於1987年12月8日簽署了徹底銷毀和禁止兩國中程導彈條約。
1984年美國民族自信心的恢復,使里根和布希以前所未有的選票贏得了第二任。他們的勝利使得民主黨競選人沃爾特·蒙代爾和傑拉爾丁·費拉羅被「拒之門外」。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是中美兩國建交後首位在任時訪華的美國總統。
1986年裡根成功地進行了稅收法典的改革,掃除了許多剋扣制度——免除了數百萬低收人者的稅賦,在他任職末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沒有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的和平時期。
1989年1月里根辭職。
1993年裡根獲總統自由勛章。
1994年11月5日,里根向公眾宣布,他患了老年痴呆症。
羅納德.里根---壽命最長的美國總統
二、三月份,年邁的美國卸任總統羅納德.里根會迎來兩件喜事。一件是他在二月六號滿九十一歲、成為美國壽命最長久的美國總統;另一件是三月四號他和妻子南茜結婚五十周年的金婚紀念。
對前美國總統里根來說,今年滿九十一歲的生日,特別有意義。隨著這個日子的來臨,他就成為美國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最長壽的總統。
在此之前,第二屆總統約翰.亞當斯一直居於美國歷史上長壽總統名單的首位,亞當斯是以九十歲零八個月的年紀辭世的。
目前在世的美國卸任總統,除了里根之外,還有福特、卡特、老布希以及柯林頓。當然,從年紀上說,這幾位卸任總統和里根總統相比都還是小兄弟。其中,柯林頓才五十幾歲,與里根相比更是相差了一、兩代。
里根自1989年完成兩屆總統任期後已經功成身退了。他後來得了老年痴呆症,從1994年起就深居簡出,不大參與公開活動,一些重要的場合都由夫人南茜代為出席。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南茜就曾代表裡根發表講話,其真摯動情的話語博得了人們熱烈的掌聲,人們不禁為患病的里根總統灑下同情的淚水。關於里根總統病情的發展,里根家人並不向外界發表,但是人們從一般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是可以相像得到的。
對於里根總統政績的評價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也有漲有落。有人說:正是因為里根總統與前蘇聯進行了持續的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才有了冷戰的結束,以及今天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因而里根是當之無愧的美國英雄。但是也有人說,正是因為里根總統當年實行的經濟政策,才有了後來美國龐大的赤字。歷史學家們說,關於一位美國總統的評價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根據當時的情況是會有不同結論的,但是像對里根總統的評價這樣大起大落也是少見的。
不管怎麼說,從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務,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美國政府對里根總統的尊敬的。現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機場就被命名為羅納德.里根機場;政府大樓,美國海軍軍艦也有用里根的名字命名的,這樣的事情在美國代表著崇高的榮譽。今年的二月六號,在里根總統迎來他的九十一歲生日之際,隨著數千張來自美國及世界各地的生日賀卡以及其他一些慶祝活動,美國總統布希也送給了里根總統一份生日厚禮。那就是:他簽署了一項法案,把里根總統青少年時代居住過的一所房子列為美國聯邦歷史紀念場所,由聯邦政府出資維護。這所房子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伊州迪克森市,里根在二十年代上半期他九歲到十二歲期間在那裡生活過。
羅納德.里根出生於1911年,雖然他出生在伊利諾伊州,但是由於他成年以後的生活和事業都是在加利福尼亞州,所以他一直都把自己看作是加州人。里根的父親是鞋店售貨員。由於家境困難,里根是靠著獎學金和半工半讀讀完大學的。
大學畢業以後,里根的第一個工作是在中西部的愛奧華州作電台播音員,解說體育節目是他的專長。
1937年,里根正式進入演藝界,在電影里擔任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
1940年,里根二十九歲時第一次結婚,太太叫珍尼.懷曼,也是演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里根參加美軍,拍攝了一些鼓舞士氣的影片。戰後,由於太太珍尼.懷曼越演越紅,里根的演藝事業卻有些停滯不前,珍尼.懷曼和里根離了婚。那時,里根也開始參與政治,成了演員工會主席。
1952年,里根第二次結婚。這位妻子,也就是相伴到如今已經有五十年之久的南茜。
1967年,里根的政治生涯達到了一個高峰,他當選為加州州長。1970年,里根當選連任。之後,里根曾尋求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是沒有成功。然而,1980年,里根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成為美國總統。1984年他當選連任。
1989年,里根完成兩屆總統任期,光榮退休。退休後,里根和妻子南茜一直住在加州洛杉磯。
E. 三國中瞞天過海的實例介紹
先是呂蒙假裝抱病,推薦陸遜接手軍隊事務。陸遜以其年少,關羽必不防備,加上托書示弱,關羽為人驕橫,自然落到了這個圈套之中。接著,關羽將荊州守軍調到前線攻曹(當時在打樊城)。呂蒙率江東軍士白衣渡江,奇襲荊州,取得成功。 前線的關羽又被曹仁、徐晃等曹將打個大敗。在重奪荊州無望之下,關羽只得率領餘下殘兵退守麥城。最終因彈盡糧絕,被俘被殺。
還有一點很重要,所謂「白衣」是說未穿軍裝甲胄,身著便服的意思。否則一大幫人都穿著白衣服同時出現,能不引起民眾乃至官員的注意和警惕么?那就瞞不過了。
F. 美國哪幾任總統來過中國
一、1972年2月21日至2月28日:
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走訪城市:北京、上海、杭州
二、1975年12月1日至12月5日:
美國第38任總統福特,走訪城市:北京
三、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任內沒有訪華,卸任後8次訪華
四、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國第40任總統里根,走訪城市:北京、西安、上海
五、1989年2月25日至26日:
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布希,走訪城市:北京
六、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美國第42任總統柯林頓,走訪城市:西安、北京、上海、桂林、香港
七、2001年10月18日至20日、2002年2月21日至22日、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和2008年:
美國第43任總統喬治·沃克·布希(08奧運會不是訪問了), 走訪城市:上海、北京
八、、2009年11月15日—18日,美國第44任總統貝拉克·海珊·奧巴馬二世訪華,走訪城市:上海、北京
供參考。
G. 哪位美國總統訪華引用古詩難住了翻譯
[ 2009-11-17 17:33]中國日報
在上海科技館演講時,美國總統奧巴馬拋出《論語》中的一句名言來形容中美關系。 奧巴馬在上海的Town Hall演講中引用了一句Chines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事實上,在訪華時引用中國古語(詩詞)是美國歷任總統的老傳統了,尼克松、卡特、柯林頓等都是成功踐行者。
其它事件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尼克松(第37任總統)
時間:1972年2月21日至2月28日
引文出處: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尼克松在祝酒時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現在就是我們兩國人民只爭朝夕的時候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里根(第40任總統)
時間: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
引文出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里根在祝酒詞中引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描寫他此行訪華的目的。
「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
卡特(第39任總統)
時間:任內沒有訪華,卸任後1981年到訪北京
引文出處:晉人程曉所作《嘲熱客》
「褦襶(音:耐代)子,」指不懂事的人。詩意為,三伏天人人都躲在家裡避暑,此時偏偏有個不懂事的人來訪友。卡特用此詩作為開場白,其中包含了對主人的尊重和自謙。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老布希(第41任總統)
時間:1989年2月25日至26日
引文出處:明代胡文煥《群音類選·桂枝香》
老布希解釋他引用這句話的原因,意在贊揚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
「一鄉之善士,天下之善士」
柯林頓(第42任總統)
時間: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
引文出處:《孟子·萬章下》
柯林頓用這句話來形容中美間在應對國際事務時的合作關系。他說,在國際大家庭中,一個友好的國民會以朋友的方式對待國際上其他的國民。
引用(據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