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unraid固定ip無法訪問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unraid固定ip無法訪問

發布時間: 2022-10-21 06:25:26

㈠ 403 Forbidden Unauthorized IP address什麼情況

訪問網時出現403 Forbidden錯誤的原因:
1.你的IP被列入黑名單
2.你在一定時間內過多地訪問此網站(一般是用採集程序),被防火牆拒絕訪問了



其次如果你是網站開發者,錯誤的原因:

  1. 網站域名解析到了空間,但空間未綁定此域名

  2. 你的網頁腳本文件在當前目錄下沒有執行許可權

㈡ unraid命令行修改網卡地址

修改網卡配置。
以前都是圖形界面修改網卡配置,第一次使用命令行修改網卡配置,一開始以為要用ifconfig,結果發現這東西修改完重啟後就丟了,不是永久的。
最大的區別,正版的需要付費合法使用,盜版的不付費屬於非法,就操作系統、游戲來說,正版的享受更好的服務,盜版的一般享受不了廠家的升級服務。

㈢ unraid有移動端嗎

在PLUGINS上選擇以下幾種地址,選擇INSTALL,即可安裝APPS商城

1.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Squidly271/community.applications/master/plugins/community.applications.plg

這個可能會無法訪問,需要修改host

如果出現上面的錯誤,是因為 githubusercontent.com域名解析被污染了。

通過修改hosts可以臨時解決這個 unraid apps應用市場打不開或打開慢的問題,在命令行模式下輸入vi /etc/hosts,在hosts文件中添加以下內容保存就可以繼續了。
199.232.4.133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但開機後這些配置會丟失,想自動的話。可按照下面的方法
cd /boot/config
vi go
按I
echo "199.232.4.133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 /etc/hosts
按esc
按:wq
開機自啟動這個命令

2. https://www.52help.net/ad/nas/Squidly271/community.applications/master/plugins/community.applications.plg

這個為國內的IP,不用修改host

這時候即可使用APP商城

但是在默認情況下,unRAID 會從國外的 docker 源下載鏡像,本身就比較慢

這里我們可以通過修改為國內源進行加速(這里以中科大的源為例):

cat << EOF >/etc/docker/daemon.json

{
"registry-mirrors": ["https://ustc-e-cn.mirror.aliyuncs.com/"]

}

EOF

然後執行重啟 dockerd 的命令(該命令同時會關閉運行中的容器)

/etc/rc.d/rc.docker restart

之後就可以從國內的鏡像源拉鏡像,速度以及穩定性更好

不過這種方式在 unRAID 重啟會失效,因此還需要進行持久化,

將第一條命令追加到 /boot/config/go 這個文件的最後即可(重啟命令不要加上)

這樣每次 unRAID 在重啟之後就會執行這條命令,自動配置好鏡像源

如果不熟悉命令行編輯,可以直接掛載出來圖形化文本編輯器

我自己用的是notepad++來編輯

這樣就會可以加快之後的下載速度了。

或者可以

1、進入docker在本機的配置目錄:

命令:cd /etc/docker

找到daemon.json文件,如果沒有就新建一個:

2、打開daemon.json,內容配置如下:

{
"registry-mirrors":["https://ustc-e-cn.mirror.aliyuncs.com"]
}

3、然後執行重啟docker命令:

service docker restart
或者

/etc/rc.d/rc.docker restart

即可

㈣ unraid config 無效

unraidconfig命令無效的解決方案有三步。如下所示:
1更新或升級系統sudoapt-getupdate
2安裝ipconfig的工具sudoaptinstallnet-tools
3查看ipifconfig

㈤ unraid 命令行修改默認網卡

unraid 命令行修改默認網卡要修改sudovi 、etc、network、interfaces。
關鍵點一:為網卡配置靜態IP地址。關鍵點二:重啟網卡是的剛剛設置的地址信息生效。
關鍵點三:配置多個ip。
關鍵點四:完成配置後,重啟網卡使其生效
關鍵點五: 配置DNS。
關鍵六:設置主機名稱。

㈥ 自己拼湊的 NAS 硬體+軟體層面曬機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終於感覺穩定了,該曬曬見見光啦,順便總結一下。

只是裝機折騰記錄,僅代表個人!~

就是想折騰個NAS,自己喜歡折騰這些電子產品,沒錢,只好窮折騰,配件都是利用手頭上有的,再拼湊一些咸魚淘的,勉強拼湊一台自用NAS。

終於可以曬一下機器,大部分是自己的圖,前兩張是群友的圖,拍得漂亮拿來用,勿怪!

整機銀色和灰色兩款

機箱配件

這是我自己裝機內部俯視圖,電源400W台達模組,模組線是自己做的,布線比較整齊美觀

後排風扇我是上了兩個,一個利民12cm,一個利民14cm,只因手上有這兩個風扇,就上了,沒有其他原因,12串14用了一個14轉12的轉換板

這是機箱左側,有進風孔的位置,我加了一個8010的風扇,用磁吸方式吸在電源橫樑上,增加進風量,電源下方也增加了一個8010風扇

右邊比較簡單,我大4D電源口做了5個,背板上插三個,剩兩個備用,估計也難用得到,回頭可以取消,SATA電源口留了兩個,留給硬碟籠外掛硬碟用

前方,自己貼了個膜,我是真不喜歡硬碟籠黑色托架,塑料用得差,有劃痕,做工也差,貼膜拉到,眼不見心不煩

背部沒啥說的,串聯風扇螺絲太長,加了4個橡膠墊,兩個風扇之間4根螺絲也加了4個橡膠墊,剛剛好

就是這6個硬碟托架,塑料質感真不好,劃痕、注塑氣痕、縮印,綜合起來比較難看,只好貼膜遮醜

整機貼膜後的效果,沒辦法,手頭上就剩下這個顏色的膜,順便把硬碟燈也貼住了,不貼的話夜裡太刺眼

豎放的話,配得墊腳太低,來回搬動很不方便(雖然難得動一次),換上高墊腳,搬動方便,下方進風口進風應該也會好一些,這個墊腳是30*15全鋁合金防震的

好了,上面就是所有的圖示,拍照難看,勿怪,機器還是很漂亮的,相當滿意!!!

我手上有8600T和8600K兩顆CPU,考慮到另外一台MINI主機(M720Q)上不了8600K,只好NAS上8600K,主板配了Z370M D3H,TAN機箱對主板匹配度很友好,基本上家用主板都能匹配,贊一個!

內存用了兩根金士頓雷電RGB 16G*2,一根3200,一根3600,只因手頭上有,就上了,這個燈條高度剛剛好頂不到硬碟籠。

電源是台達400W,也是之前在用的,不過裝這台機子的時候發現主板電源線不夠長,還好機箱支持電源反裝,反裝後電源長度剛好,不過我有強迫症吧,覺得還是要正裝,其他線也不太合適,乾脆就自己做了一套模組線,長度都很合適。

散熱就用了機箱自帶,目前使用下來散熱還可以,完全沒問題。

風扇之前也說了,一個利民12cm,一個利民14cm,兩個8010小風扇,目前一周使用下來散熱不錯,各方面溫度都不高。

硬碟我用量不大,兩條250G NVME做緩存(緩存太小,准備換2塊500G或者1T SSD固態),3塊2T硬碟做存儲,2快4T硬碟做校驗(為了後續更換存儲盤方便,直接用了兩塊4T),普通家用存儲文件和照片、視頻,我不掛PT什麼的,看電影一般也比較少,所以存儲空間需求不大,主要是辦公文件有300G左右,歷年的照片、視頻有100G左右,偶爾下載一些4K電影之類的,空間足夠了。

網卡現在上了兩張,一張HP 366FLR 4口千兆,一張HP 561FLR雙口萬兆,但是我發現萬兆網卡對於目前我來說還沒啥用,准備去掉,留個4口千兆就行了,本地萬兆對我來說需求不大,主要是遠程備份,等以後再折騰萬兆。

軟體用的是UNRAID,系統本身非常好用,我用過群暉、威聯通,對比下來覺得還是UNRAID適合自己,這個看個人感受和需求。

我的Docker應用基本上都開啟了SSL加密,上一篇介紹了不使用NginxProxyManager反代開啟SSL加密的方法,但是有些容器使用介紹的方法無法開啟,這次又把不能直接部署證書的容器進行了NginxProxyManager反代,實現全面的SSL加密訪問,圖個心理安慰,另外遠程訪問也更方便,Google瀏覽器在遠程訪問時會強制https,未部署SSL訪問比較煩。

我喜歡在公司訪問家裡的路由器,並且對家中的電腦進行網路喚醒,家中路由器是華碩的,刷koolshare固件,DDNS解析是在Unraid中部署的Aliyun-DDNS進行頂級域名解析(看著路由器里的DDNS解析難受,強迫症勿怪),那麼首先實現路由器的證書部署

登錄路由器 外部網路 DDNS 啟用DDNS客戶端選擇是 導入您自己的證書 上傳key和crt文件 應用本頁面設置

以上完成之後路由器就導入了你自己的域名證書,再進入DDNS客戶端 啟用DDNS客戶端選擇否 進入系統管理 系統設置 從互聯網設置選擇是 設置通信埠 應用本頁面設置

OK,你可以輸入https://頂級域名+埠,進行遠程訪問,並且已經ssl加密

網上有教程,Unraid開啟https訪問並上傳自己的證書文件,但是我並沒有配置好,證書是KeyManager導出的Nginx格式,把crt和key兩個文件按照ssl文件夾中的pem格式合並上傳後,無法登錄系統,經過多次排查,發現Unraid不能使用FreelSSL亞洲誠信TRUSTAsia頒發的1年期證書,更換Let's Encrypt 頒發的3個月期證書可以,不爽的就是3個月就要手動更換一次,後面看看折騰下怎麼實現自動續期。

將Let's Encrypt證書導出Nginx格式後,按照SSL文件夾下certs里'伺服器名'_unraid_bundle.pem文件格式,將cer和key兩個文件復制進去,重啟後輸入'https://***.com://埠號'即可開啟SSL遠程加密訪問,本地可繼續使用IP訪問。

路由和Unraid配置完SSL遠程加密訪問之後,就是Docker容器遠程加密訪問了。

我在上篇中已經介紹了Nextcloud、Onlyoffice不通過反向代理直接部署SSL遠程加密的方法,這次把握容器中的其他鏡像全部實現遠程加密訪問,同一個域名證書,導出Nginx和iis兩種格式,遠程訪問都是https://域名+埠,路由器中進行埠轉發。

首先在鏡像中開啟SSL,輸入on

然後在appdata/FileBrowser/ssl文件夾中上傳自己的域名證書和密鑰,並重命名為ssl.key和ssl.crt,重啟FileBrowser容器後即可遠程加密訪問,記得路由器中埠轉發

這個想必很多小夥伴都裝了個人導航頁,開啟SSL很簡單,只要在appdata/Heimdall/keys文件夾中上傳證書文件,同時重命名為cert.key和cert.crt即可,同樣記得在路由器中進行埠轉發

看電影比較少,所以只裝了這個Jellyfin,這個SSL遠程加密訪問和其他不太一樣,不過同樣簡單,只是證書格式不同,在KeyManager中導出一個IIS格式的證書文件,後綴為.pfx,將證書文件放入appdata/Jellyfin/config文件夾中,文件名為***.com.pfx即可

以上三個加上之前的Nextcloud和Onlyoffice,總計5個容器部署完SSL遠程加密訪問。

首先創建一個proxynet網路,其實創建不創建都可以,使用bridge也是沒有問題,打開終端,輸入docker network create proxynet即可,應用市場搜索NginxProxyManager進行安裝

無需改動任何參數,點擊應用安裝完畢。

安裝完成後進入WebUI,初次進入賬號[email protected],密碼changeme,進入之後會要求更改賬號和密碼

後面上傳自己的證書和添加代理不多說,網上教程很多,自行搜索……

至此目前已安裝的容器需要遠程訪問的都已經實現SSL加密訪問

目前虛擬機安裝了CentOS、Ubuntu、Windows10、iKuai、LEDE,但是基本都沒啟用,軟路由和旁路由對我來說需求不大,家裡的路由器已經能夠滿足使用,後面可能會考慮開啟旁路由做一些轉發,安裝一些插件,目前都是在主路由中完成。

Windows10的話家裡也有小主機,目前也無需求,暫時先這樣吧。

創建Docker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自定義網路的設定,記錄下命令

corefreq-cli

以上就是這台NAS目前的狀況,一般功耗在50-60瓦,滿負荷在110W左右,平常每天耗電1.4度左右,溫度控制也較好,機械硬碟在35度左右,緩存固態在40度以內,NVME固態40度上下,滿速溫度還沒測試。

內網傳輸速度能夠跑滿千兆,比較穩定,外網看網速,跑滿基礎帶寬沒啥問題,目前使用感受比較好,希望能夠穩定運行。

生命有限,折騰無限,暫時告一段落,靜待閨女降生!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社區作者@春暖花開半夏花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㈦ 區域網不同網段訪問不了NAS

看你說的這么長,整體意思就是你想在區域網上網,你又想在區域網下訪問S,但是他對我服務的時候應該是通過網口進行轉接的,也就互聯網訪問可以正常,但是區域網內不同網段是不能訪問的。

㈧ 輕NAS丨何為「輕」老玩家談談海康G1 Master使用感受

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

在微信擬推出聊天記錄付費雲存儲服務這個消息時,筆者首先想到的是NAS又要迎來新機遇。公有雲曾多次辜負大眾的信任,NAS私有雲才趁勢來到大家面前。但是由於NAS上手復雜,成本過高,也一直普及不理想。現如今微信這個動作無疑又是給私有雲崛起機會。

1、NAS,到底帶給你什麼

2、黑裙、DIY NAS能上嗎

3、尋蹤覓源,看真實需求

4、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開箱體驗

5、「輕」NAS,何為「輕」?

6、總結

在聽聞消息而後不幾天,筆者收到了海康威視旗下存儲子品牌海康存儲HIKSEMI寄來新NAS——G1 Master記憶大師。這一款產品定位為「輕NAS」,它只有一個3.5英寸盤位,搭載的是Realtek RTD1296 四核1.4Ghz處理器,內存為1GB DDR4。值得一提的是,它支持AI照片識別,所以該NAS同時也配置了聯詠Novatek NT98520 0.75TOPS(7500億次運算)算力AI協處理器和 512MB DDR3 AI內存,可以為各類應用及AI演算法提供本地算力。目前正在小米有品眾籌,無盤版499元,還有酷狼硬碟套裝可以選擇。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了解一下。

海康威視G1 Master記憶大師機身採用了鋁合金材質,硬碟插槽採用黃色托架,配置了一個千兆網口,一個USB3.2 Gen1 Type-A 5Gbps介面,一個Type-C 5Gbps介面。

接下來,咱們圍繞它來談談人們對於NAS的真實需求以及「輕」NAS的概念。

網路雲盤、阿里雲盤、天翼雲盤等公有雲大家都已耳熟能詳,那麼私有雲概念想必根據名字已經能猜想出來。NAS作為私有雲,中文名字是網路附加存儲,按字面簡單說就是連接在網路上,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設備,因此也稱為「網路存儲器」。

NAS私有雲具有以下幾個常見功能:

1、私人網盤(存儲內容不受監管),隨時隨地存儲,文件共享方便,傳輸速度十分快。

2、根據選購硬碟來增加存儲容量,高可靠性,如RAID 磁碟陣列、快照、多端備份。

3、支持多種協議,如SMB/CIFS、WebDAV、NFS、FTP、DLNA等等。

4、支持多平台訪問,比如Android、iOS、Windows、MacOS、Linux都行。

5、還可以作為下載機、影音中心、虛擬機、軟路由、 游戲 機等。

以上的功能點需要再加上等等兩個字,因為太多大神能夠開發太多的玩法了,比如影音 娛樂 、搭建遠程磁碟、架設伺服器、架設網站論壇、當 DNS 伺服器、代碼倉庫、中轉代理、跑虛擬機、跑腳本、挖礦等等。

從前在某個論壇看到了一個鄙視鏈,大家且當一個笑談來看。用白裙、白威聯通的玩家鄙視黑裙、黑威聯通用戶;黑裙、黑威聯通用戶鄙視用Windows做samba的;而這些人一起鄙視用路由器插U盤的。咱們拋開這些笑談且不說,這次來聊聊DIY NAS、黑裙,抑或黑威聯通可以上車嗎?

首先大家手動選擇有以下5種:

1、自己動手組裝TrueNAS( FreeNAS)、unraid、EasyNAS、nas4free、openmediavault、openfiler 等等開源或閉源系統的NAS。

2、自己動手黑裙、黑威聯通;

3、用 Windows 做遠程;

4、路由器插 U 盤;

5、用 MacOS 裝 Homebrew。

接下來咱們分析這幾種玩法對於一般玩家的可能性。

針對於1,5選項,上手則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對於普通玩家而言,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查詢教程,上手測試,才能最終得到想要的結果,這個選項暫且pass。

針對於3,4選項,這大概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是路由器插 U 盤只能通過FTP連接,而且安全性沒有保障;Windows 做遠程就回歸到NAS是否有必要這個爭論上去了,暫且也不考慮。

針對於2選項,黑威聯通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一般玩家很難操作成功;黑裙稍微簡單一些,但是也需要技術基礎,需要選購相匹配的硬體,當然也有很多直接賣的成品黑裙,這個也適當降低難度。

現在的黑裙、黑威聯通系統已經做得很不錯,無論是數據存儲,外網連接,性價比以及多端備份,一般需要的功能都有,與白裙、白威聯通相比較來說感覺也不是遜色,但是後續用久了就感覺機器顏值、功耗、噪音、穩定性等各方面終究會感覺弱了一些,而且在消費慾望的支配下,大概率都會轉正。可能個別擁有很高技術的玩家是真正組建為家庭和辦公存儲伺服器來使用,但這種另當別論。

所以綜合認為,黑裙、黑威聯通以及DIY NAS用戶大多是用時間、精力作為代價換取高性價比。

對於年輕時候而言,筆者更愛折騰,比如虛擬機、軟路由、Kodi、emby、Plex、Jellyfin、qBittorrent、Transmission以及各種Docker,但是年紀稍大後,筆者覺得還是一個穩定成品NAS更加省心。

所以現在綜合以上的折騰歷程,尋蹤覓源,就會發現一個人對於NAS的真實需求。

1、基本的存儲功能(照片備份、電影留存、資料備份)

家庭玩家的照片備份是大頭,很多玩家孩子出生了,想把孩子的照片從小到大的都留存下來,那麼NAS是個十分好的選擇。其次就是很多玩家對於高碼率高解析度電影或許小姐姐資源,這種資源要佔據龐大的空間,最後一點就是重要資料備份,包括很多重要工具包,學習資料,工作文件等等。

2、隨時隨地取用、分享功能

這個功能與雲盤一致,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擁有查找,分享便利。

3、下載功能

有很多玩家還是鍾情4K影片的,筆者也是其中之一。空閑時候,筆者是5點半下班,會每天夜晚關掉燈溫習一部電影,只找一些經典IMDB TOP250高分電影,一部一部的來追,那段時期還是挺充實的。隨著工作的漸漸繁忙,我會在工作之餘就把偶爾刷到的優秀資源扔到NAS裡面下載,等回到家就可以看了。但是所謂下片如山倒,看片如抽絲。沒時間慢慢追了,但是NAS中還是存了不少好電影的。

4、虛擬機

這個功能我也在疑惑大家會用來做什麼?畢竟我只是看到有些玩家會在虛擬機裡面搭建一些辦公系統。

所以仔細分析而來,才發現人們的真實需求其實很少,就幾個實用的功能會常用,還有很多玩家並沒有實際需求,他們只是感興趣!所以對於NAS的要求會很高嗎?也不高,這么看來,海康威視新推出的G1 Master 記憶大師或許已經全方面滿足大家的需求。

接下來,咱們來開看看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的表現如何?

看完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的整體使用體驗,接下來咱們又要論述一個新的話題,什麼是「輕」NAS?筆者之前一直在NAS領域創作,聽到的玩家最多吐槽的點就是群暉、威聯通這兩家好用是好用,但是對於新手而言還是有些復雜,其他廠商怎麼還不出能直接上手使用的NAS啊!

之前對於玩家吐槽的那種NAS一直沒有具體概念,但是當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上手之後,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新手玩家想要的那種上手就能用的NAS,而且它擁有NAS基礎的功能,十分方便使用,而且玩家如果不滿足基礎功能,那麼拓展插件只需要輕輕一點就可以安裝。

這一類NAS目前都有一個新的稱呼,叫做「輕」NAS,總結下來,輕NAS具有以下幾點特徵:

1、便宜。

2、APP界面設計好看簡單,上手就能用。

3、擁有NAS的基礎功能,滿足普通用戶的使用。

4、可以輕松拓展數量有限的高級玩法。

5、不用操心外網訪問問題。

以上是筆者個人的總結,大家如果還有觀點也歡迎補充。

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外觀設計另闢蹊徑,與市面上絕大多數NAS全然不同,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此外鋁合金材質增加機身重量,從而保證硬碟運行的時候也不會因為硬碟震動而引起晃動或共振。

無論是AI處理器還是硬碟,在全力運轉的時候都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海康威視做了2個舉措來散熱,一是全金屬機身,二是一側的風扇與散熱孔全速吹風降熱。

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背部是一些介面,分別包括有電源介面,千兆網口,USB3.2 Gen1介面,Type-C介面以及最後一個reset重置按鍵。

下面黃色區域是一個硬碟插槽,可以取出安裝硬碟,也可以看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這一面的設計還是柵格樣式,為了使左右通透,利於散熱。

硬碟安裝十分方便,通過硬碟槽位兩側的的卡條即可把硬碟固定,不用擔心晃動。而且需要知道的是,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最高支持8TB 機械/固態硬碟,所以硬碟運轉時候的晃動一般也不會太大。

安裝好硬碟,直接像抽屜一樣插入即可,接下來開機。

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使用體驗

如果要使用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手機需要安裝一個海康智存APP,打開之後就可搜尋到區域網內的NAS,然後通過手機號注冊進入。

頁面十分整潔,可以看到照片和視頻放在主位置。中間是文件空間,隨時查看各種文件。左側是我的包括各種設置之類。

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關於相冊設計也是隨著主流設計,通過時光軸呈現。同時它支持AI照片識別,可以快速識別照片裡面的人物,並尋找出該人物所有照片,對於家庭用戶而言也是一個十分方便的功能點。

另外,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原生支持H.265格式,可以查看HEVC、Live Photo等照片,也可以直接播放H.265格式的視頻電影。

在滿足玩家所需基礎功能之後,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又提供了多種拓展功能,比如網路網盤、視頻監控、玩物下載、離線下載與大鵬提速。

網路網盤: 可登錄自己的網路雲盤賬號,可以互相同步。

視頻監控 :可直接添加家中區域網攝像頭,隨時隨地遠程查看。由於筆者家中剛好使用的海康威視攝像頭,顯示效果非常好,而且存儲容量可以任意設置。

首先咱們需要在海康智存APP裡面進行存儲空間的設置。稍後點擊視頻監控就會直接跳轉到螢石雲APP,就可以查看監控錄像,而且現在不需要開通會員就可以隨時回播存儲的視頻了,簡直不要太方便。

離線下載 :類似各個品牌NAS的Download station,可以直接下載PT、BT。

大鵬提速 :如果沒有公網IP,又想提升外網訪問速度,可以考慮付費提速。

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還支持3種協議,分別為SMB、AFP、DLNA。接下來我分別介紹一下。

SMB(Server Message Block)通信協議是微軟和英特爾在 1987 年制定的協議,主要是作為 Microsoft 網路的通訊協議,它是當今世上網路文件系統協議兩極之一的存在。

SMB 使用了 NetBIOS 的應用程序介面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簡稱 API)。另外,它是一個開放性的協議,允許了協議擴展——使得它變得更大而且復雜;大約有65個最上層的作業,而每個作業都超過120個函數,甚至Windows NT也沒有全部支持到,最近微軟又把 SMB 改名為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並且加入了許多新的特色。

簡單而言,SMB 協議是在區域網上用於伺服器文件訪問和列印的協議。

直接在手機APP「區域網共享」裡面打開即可。

然後在「我的電腦」輸入NAS的IP地址,輸入賬號密碼即可進入後台可以當做本地文件夾使用,十分方便。

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數字生活網路聯盟) 其前身是 DHWG (Digital Home Working Group,數字家庭工作組),成立於 2003 年 6 月 24 日, 是由索尼 、 英特爾 、 微軟等發起成立的一個非營利性的、合作性質的商業組織。

DLNA 旨在解決個人 PC ,消費電器,移動設備在內的無線網路和有線網路的互聯互通,使得數字媒體和內容服務的無限制的共享和增長成為可能。DLNA 的口號是 Enjoy your music, photos and videos, anywhere anytime。

DLNA 並不是創造技術,而是形成一種解決的方案,一種大家可以遵守的規范。所以,其選擇的各種技術和協議都是當前所應用很廣泛的技術和協議。

DLNA 將其整個應用規定成 5 個功能組件。從下到上依次為:網路互連,網路協議,媒體傳輸,設備的發現控制和管理,媒體格式。

2017 年 2 月 20 日,DLNA 在其官網宣布:本組織的使命已經完成,已於 2017 年 1 月 5 日正式解散,相關的認證將移交給 SpireSpark 公司,未來不會再更新 DLNA 標准。

我們直接在直接在手機APP「區域網共享」裡面打開,設置好共享空間,這時候只要家中支持 DLNA 的設備就可以任意打開關於 NAS 中允許訪問的文件夾中的文件。

AFP是蘋果設備上的傳輸協議,和Windows上面的SMB協議類似使用,由於筆者沒有蘋果設備,暫且不多說。

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又到了總結時間。

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作為新手入門級輕NAS,499元起步的價格對於很多玩家來說可以說是入手門檻相當低廉,而它能夠給與新手嘗試一個新品類的機會,而且基礎功能就沒有缺失,折騰的玩法也都在插件裡面給到。如果讀者朋友想要了解NAS這個新品類,海康威視G1 Master 記憶大師也不妨可以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