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什麼是物聯網請不要講概念,請舉例說明。
物聯網(英語: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是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㈡ wifi是雲計算的體現么
不是。
雲計算(英語: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
互聯網上的雲計算服務特徵和自然界的雲、水循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雲是一個相當貼切的比喻。根據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研究院的定義,雲計算服務應該具備以下幾條特徵:
隨需應變自助服務。
隨時隨地用任何網路設備訪問。
多人共享資源池。
快速重新部署靈活度。
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
一般認為還有如下特徵:
基於虛擬化技術快速部署資源或獲得服務。
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
降低了用戶對於IT專業知識的依賴。
㈢ 網路上的 雲這個雲那個的 是什麼意思啊 我記得原來的360雲查殺 現在百度又要出雲計劃
雲嘛,其實是用很多計算機共同組成一個伺服器來更好的響應用戶的需求。雲計算是一個技術名詞
摘自維基
基本特徵
互聯網上的雲計算服務特徵和自然界的雲、水循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雲是一個相當貼切的比喻。根據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研究院的定義[4], 雲計算服務應該具備以下幾條特徵:
隨需自助服務。
隨時隨地用任何網路設備訪問。
多人共享資源池。
快速重新布署靈活度。
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
一般認為還有如下特徵:
基於虛擬化技術快速部署資源或獲得服務。
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
降低了用戶對於IT專業知識的依賴。
對比
雲計算常與
網格計算(分散式計算的一種,由一群鬆散耦合的計算機集組成的一個超級虛擬計算機,常用來執行大型任務)、
效用計算(IT資源的一種打包和計費方式,比如按照計算、存儲分別計量費用,像傳統的電力等公共設施一樣)、
自主計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計算機系統)相混淆。
事實上,許多雲計算部署依賴於計算機集群(但與網格的組成、體系機構、目的、工作方式大相徑庭),也吸收了自主計算和效用計算的特點。
它從硬體結構上是一種多對一的結構,從服務的角度或從功能的角度它是一對多的。 (1)例如,今天要設計一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先從市面上提供的免費雲伺服器主機,將Application放置主機上,使用MS所提供資料庫,這樣一來,硬體成本大幅降低,將Application放置雲上,且隨時隨地於任何終端設備上鏈接互聯網,就能訪問數據(因為基於公開的標准協定). (2)雲科技,在2009年開始至今,對於任何企業都吹起一股風潮,除了數據訪問方便,營運成本大幅降低(例如,辦公室軟體,操作系統,硬體設備),都能通過雲技術的提供,免費使用.現今很多企業在創業時,都採用雲技術,來降低成本,以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㈣ 怎樣建立一台網路機器隨時隨地都能通過互聯網訪問它
家庭或小型辦公室,如果有兩台或更多的計算機,很自然地希望將他們組成一個網路。為方便敘述,以下約定將其稱為區域網。在家庭環境下,可用這個網路來共享資源、玩那些需要多人參與的游戲、共用一個數據機享用Internet連接等等。辦公室中,利用這樣的網路,主要解決共享外設如列印機等,此外,辦公室區域網也是多人協作工作的基礎設施。 別看這樣小的網路工程,在過去也是需要專業人員來進行組網配置的。那時,大部分操作的都是手工的,一般的用戶都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經驗。正好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自然限制了它的發展。Windows XP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這依賴它內建有強大的網路支持功能和方便的向導。用戶完成物理連接後,運行連接向導,可以自己探測出網路硬體、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或協議,並指導用戶,完成所有的配置步驟。 本文介紹兩種在Windows XP操作系統下的組網方案,並介紹Windows XP用於區域網中的各種很有特色的功能。 一. 目標: 組成家庭區域網:對外,可以連接Internet,允許區域網內的各個計算機共享連接。對內,可以共享網路資源和設備。 二. 採用什麼網路形式? 家庭網中的計算機可能有桌面機或便攜機,例如掌上電腦或筆記本機等,也可能出現各種傳輸介質的介面,所以網路形式上,不宜都採用有線網路,無線介面是必須考慮的。但如果可以明確定位在純粹的有線網上,也可不設無線介面。所以,這里提供兩種方案: 1. 有線與無線混合。 2. 有線。 三. 網路硬體選擇 網路適配器(網卡)可採用PCI、PC或PCMCIA介面的卡(後兩者多用在攜帶型機或筆記本機上),Windows XP也支持用USB介面的網路適配器。究竟採用那種適配器,取決於接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無論那種適配器,都需要注意與現有計算機的介面以及HUB的協調一致,USB介面的適配器可能適應性更強一些,但對於較舊的計算機,又需要注意它是否支持USB介面。 網路連接線,常用的有同軸電纜和雙絞線,這都是大家熟悉的東西,不多解釋。究竟採用哪一種,就看你怎麼想了。 四. 可採用的網路結構和介質 以太結構:這種結構在辦公室或商業用戶中最為流行,熟悉的人也很多,技術資料和維護人員也容易找到,所以不多贅述。 電話線連接:這種形式主要的特色是成本很低,物理連接也很簡單,適用於大部分的家庭用戶。 無線電波:利用電磁波信號來傳輸信號,可以不用任何連線來進行通訊,並可以在移動中使用。但需要在每台計算機上加裝無線適配器,成本高是肯定了。在我國,無線形式用在計算機網路通訊的還較少。在美國,用於無線網路的是一個稱為IEEE 802.11b的標准協議,用於計算機近距離網路通訊。在該協議支持下,可達到的網速是11 Mbps。 五. 方案之一 這是一個有線、無線混合方案,具體結構可以參看圖1。這個例子中,用4台計算機組成了一個混合網路,PC1是主機,它與外部連接有3個通路: 1. 與Internet接連的數據機:用於整個網路的各個計算機共享上網之用。 2. 無線適配器:用於和本網路內的無線設備之間的通訊。 3. HUB:用於"帶動"本網路內的下游計算機。 該方案中的PC1、PC2機,必須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有線部分採用的是乙太網結構連接。圖中的HPNA是home phoneline network adaptor的縮寫,表示家庭電話線網路適配器。圖中的PC3和移動計算機,並不要求非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不可,別的windows版本也行。移動計算機和主機之間的網路連接利用的是無線形式。 如果希望建立混合網路,這種方案已經具備典型的功能,並且不需要花費很大就可以擴充網路規模。 關於連通操作: 圖1顯示的結構只能表示物理連接關系,物理連接完成後,還需要進行連通操作,網路才可真正投入使用。連通操作包括區域網內部各個計算機之間的連通,和區域網與Internet之間的連通。前者連通建立的步驟如下: 1. 滑鼠點擊 開始,進入控制面板,點擊"Network and Internet Connections網路和Internet連接",選擇網路連接( Network Connections),進行下一步。 2. 選擇進行"兩個或多個LAN的連接" 3. 右鍵點擊一個連接. 4. 確定完成連接任務. 區域網之內的連通操作就完成了。 再說區域網與Internet之間的連通,這種情況主要考慮速度與成本兩方面的兼顧。多機上網,最省事的辦法是每個機器占據一條獨立的電話線,但這不是一般用戶能承受起的,資源的浪費也太大。另一個辦法,可以使用住宅網關,但這樣成本需要增加,不是最佳途徑。比較好的方法是使用一個計算機作為主機伺服器。這不僅技術上可行,還有很多別的優點,如: ①:由於Windows XP有內建的防火牆,主機介於Internet和終端機之間,可以利用主機的防火牆保護區域網中的分機免受來自Internet的攻擊。 ②:主機是"隱匿在" Internet和區域網之間的,充當了網關的腳色,在分機上,用戶感覺好像自己是直接連在Interne上一樣,察覺不到中間還有主機存在。特別是可以使區域網中的每台計算機同時上網。大大減少了設備投資。 ③:除主機必須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之外,區域網內的計算機可使用早期的windows版本。 ④:如果區域網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媒體(例如有線和無線混合),可以利用Windows XP作為過渡的網橋。 ⑤:雖然有網路資源和設備的共享功能,但也可以限制別人對私有文件和數據的訪問,特別是將文件存放在主機上的時候,更具有這種優勢可用。 ⑥:利用"萬能即插即用"功能,可以隨時擴充區域網的規模。 六. 方案之二 下面是這種方案的結構示意圖。該方案適用於小型辦公室。與上一個方案比較,主要是去掉了無線部分,主機與分機之間不採用電話線連接,而是採用了電纜或雙絞線連接。所有分機都通過一個HUB與主機連接到Internet上,並可以支持列印機共享。這其實就是最常見的那種區域網的結構。 該方案完成物理連接之後,還需要進行下列操作: 1. 打開網路連接文件夾或找到網路連接的圖標. 2. 右鍵點擊"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連接)"然後再右鍵點擊"Properties(屬性)" 3. 選擇"Advanced(高級)"任務條。 4. 選擇"Allow other network users to connect through this computer′s Internet connection(允許另外用戶通過這個計算機連接到Internet)"檢查框,並選定。 5. 點擊 OK.結束操作。 啟用Windows XP的防火牆,必須進行設置,不設置是不起作用的。設置過程: 1.打開網路連接文件夾或找到網路連接的圖標. 2.右鍵點擊"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連接)"然後再右鍵點擊"Properties(屬性)" 3.選擇"Advanced(高級)"任務條。 4. 選擇"Protect my computer and network by limiting or preventing access to this computer from the Internet(利用這個計算機限制從Internet進入的訪問並保護我的計算機和網路" ,在其下面有一個Internet連接防火牆的檢查框,滑鼠點擊選定。 5. 點擊 OK.結束操作。 七. 幾點說明 A.主機必須採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區域網內的計算機可以使用早一些的windows版本,如:windows98、windows ME、windows2000等等。 B.這里提供的是典型的情況,想擴充網路規模基本上可以照此疊加。 C.本文是依據英文測試版本進行的試驗,不能保證將來的正式版本。特別是中文正式版本的性能與此完全一致。參考資料:http://www.yesky.com/339/218839.shtml
㈤ syncml orphaned是什麼意思
SyncML (Synchronization Markup Language)是一種平台無關的信息同步標准協議。 一個開放的標准,可以在兼容的設備、程序及網路進行數據同步,意思是,任何設備或程序可以獲得一致的數據。SyncML是基於XML的(可擴展的標識語言)。SyncML目的是在若干網路,平台及設備間進行一個開放的,全行業規范的普遍的遠程數據及個人信息的同步,是為了發展一個可以在兼容的設備和程序間廣泛使用單一的,普通數據同步協議。
重要性
SyncML是一種唯一行業通用的移動數據同步化協議,將由SyncML行動(SyncML initiative)發行,是一種開放性協議。SyncML initiative由行業先鋒Ericsson, IBM, Lotus, Motorola, Nokia, Palm Inc., Psion, Starfish Software初創,Matsushita也與最近加入,使其會員達到9家。另外還有555家支持公司。SyncML initiative的目的就在於,與終端用戶、設備開發商、數據提供商、基礎構件開發商、應用軟體開發商及服務提供商協同工作,發行SyncML,以真正實現:使用任何終端設備均可隨時隨地訪問任何網路數據。
直到目前,移動數據同步化還是建立在一些互不相同的私有協議上,其中的每種協議只能支持有限種類的設備、系統及數據類型。這些不兼容的協議技術,增加了各方面(用戶、生產商、服務提供商、開發商)工作的復雜度。而且這類協議的增加會限制移動設備的使用,會限制數據的訪問和發行,還會限制用戶的移動性。但SyncML發行後,情況即將改變。
SyncML可以表示通過任意網路同步化所有設備及應用軟體。藉助XML,SyncML將成為真正的同步化平台(這一點將會得到證實)。
SyncML的主要目的
有兩方面:一、可以通過任何移動設備將網路數據同步化。二、移動設備中的數據也可以用任何網路數據同步化。
多種設備同步化
有了SyncML,網路數據可以通過多種設備同步化,用戶可以使用不同的設備(包括掌上電腦、行動電話、汽車計算機、台式機)訪問和操作同一網路數據。此外,用戶的個人信息(如電子郵件、通訊錄等)能夠在用戶的不同設備上同時得到更新,保持一致。例如,用戶在掌上電腦上閱讀了一封新收到的郵件,那麼在他的台式機中,也會自動地將這封郵件顯示為已讀郵件。
使用應用軟體和信息
有了SyncML,用戶就可以在他的移動設備上更多地使用應用軟體和信息,如果對這些軟體和信息有所更新,可以隨時將這些更新同步化給辦公室設備或同步化到網路上;另外,例如,當移動設備用戶通過電子郵件收到定單時,就可以立即使用同一移動設備訪問公司的存貨系統,以確定發貨日期。無疑這將更加促進移動設備的流行與普及。
特徵
要實現上述目的,SyncML協議應具備這樣幾種特徵:一、對無線和有線網路均有效;二、支持任意網路數據;三、支持多種傳輸協議;四、能夠從多種應用軟體入手訪問數據;五、解決移動設備資源有限問題;六、建立在現有的Internet和網路技術基礎之上;七、協議最基本也要做到,使得所有設備能夠達到最普通的同步化要求。
為了SyncML能夠被採用,SyncML行動組織將發行:
一個結構性規范;
兩種協議指標(SyncML陳述協議及SyncML同步化協議);
通用傳輸協議的捆綁物;
通用編程語言界面;
協議的開放性實現樣本。
手機通訊錄的同步和備份是SyncML協議的最主要應用,中國移動通信的PIM服務標准中採用了這一標准協議,增值業務提供商也已經提供基於SyncML協議的同步服務,可以讓手機用戶通過GPRS網路上傳或下載通訊錄數據,避免手機丟失或更更換手機時遺失重要通訊錄數據的麻煩。
㈥ 什麼叫「雲計算」求詳細解答。
Wiki定義:雲計算是一種通過Internet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動態可伸縮的虛擬化的資源的計算模式。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概念被大量運用到生產環境中,國內的「阿里雲」與雲谷公司的XenSystem,以及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的Intel 和IBM,各種「雲計算」的應服務范圍正日漸擴大,影響力也無可估量。互聯網上的雲計算服務特徵和自然界的雲、水循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雲是一個相當貼切的比喻。根據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研究院的定義,雲計算服務應該具備以下幾條特徵:隨需自助服務。隨時隨地用任何網路設備訪問。多人共享資源池。快速重新部署靈活度。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一般認為還有如下特徵:基於虛擬化技術快速部署資源或獲得服務。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降低了用戶對於IT專業知識的依賴。以上摘自 維基網路和 網路附上視頻一個 視頻:Google 工程師講解雲計算
㈦ 桌面雲是什麼
定義什麼是桌面雲,我們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是什麼是雲計算。關於雲計算的定義很多,大家廣泛認可的是維基網路上關於雲計算的定義,也即:「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台灣譯作雲端運算),是一種互聯網上的資源利用新方式,可為大眾用戶依託互聯網上異構、自治的服務進行按需即取的計算 , 雲計算的資源是動態易擴展而且虛擬化的,通過互聯網提供」. 桌面雲是合乎上述雲計算定義的一種雲。在 IBM雲計算智能商務桌面(IBM Smart Business Desktop Cloud)的介紹頁面看,我們可以看到桌面雲的定義是:「可以通過瘦客戶端或者其他任何與網路相連的設備來訪問跨平台的應用程序,以及整個客戶桌面」。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一個瘦客戶端設備,或者其他任何可以連接網路的設備,通過專用程序或者瀏覽器,就可以訪問駐留在伺服器端的個人桌面以及各種應用,並且用戶體驗和我們使用傳統的個人電腦是一模一樣的。
業務價值桌面雲的業務價值很多,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隨時隨地訪問桌面以外還有下面一些重要的業務價值:
集中化的管理
在使用傳統桌面的整體成本中,管理維護成本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占很大的一部分,管理成本包括操作系統安裝配置,升級,修復的成本,以及硬體安裝配置,升級,維修的成本,數據恢復,備份的成本,各種應用程序安裝配置,升級,維修的成本。在傳統桌面應用中,這些工作基本上都需要在每個桌面上做一次,工作量非常大。對於那些需要頻繁替換,更新桌面的行業來說,工作量就更大了。例如對於培訓行業來說,他們經常需要配置不同的操作系統和運行程序來滿足不同培訓課程的需要,對於有上百台機器來說,這個工作量已經非常大了,而且這種工作還要經常。
在桌面雲解決方案里,管理是集中化的,IT 工程師通過控制中心管理成百上千的虛擬桌面,所有的更新,打補丁都只需要更新一個「基礎鏡像」就可以了。對於上面所提到的培訓中心來說,管理維護就非常簡單了:我們只需要根據課程的不同配置幾個基礎的鏡像,然後不同的培訓課程的學員可以分別連接到這些不同的基礎鏡像,而且我們要做任何修改,只需要在這幾個基礎鏡像上進行就可以了,只要重啟虛擬桌面學員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更新,這樣就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
安全性提高
安全是 IT 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各單位對自己對安全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對安全也有些強制要求,一旦違反,後果非常嚴重。對於企業來說,數據,知識產權就是他們的生命,例如銀行系統中的客戶的信用卡帳號,保險系統中用戶詳細信息,軟體企業中的源代碼等等。如何保護這些機密數據不被外泄是許多公司 IT 部門的經常面臨的一個挑戰。為此他們採用了各種安全措施來保證數據並不非法使用,例如禁止使用 USB 設備,禁止使用外面電子郵件等等。對於政府部門來說,數據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英國不久前就發生了某政府官員的筆記本丟失,結果保密文件被記者得到,這個官員不得不自己引咎辭職。
在桌面雲解決方案里,首先,所有的數據以及運算都在伺服器端進行,客戶端只是顯示其變化的影像而已,所以在不需要擔心客戶端來非法竊取資料,我們在電影裡面看到的商業間諜拿著 U 盤瘋狂的拷貝公司商業機密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其次,IT 部門根據安全挑戰製作出各種各樣新規則,這些新規則可以迅速的作用於每個桌面。
應用更環保
如何保護我們的有限資源,怎麼才能消耗更少的能源,這是現在現在各國科學家在不斷探索的問題。因為在我們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加以保護的話很快會陷入無資源可用之困境。現在全世界都在想辦法減少碳排放量,為之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利用風能等更清潔的能源等。但是傳統個人計算機的耗電量是非凡家人的,一般來說,每台傳統個人計算機的功耗在 200W 左右,即使它處於空閑狀態時耗電量也至少在 100W 左右,按照每天 10 個小時,每年 240 天工作來計算,每台計算機桌面的耗電量在 480 度左右,非常驚人。在此之外,為了冷卻這些計算機使用產生的熱量,我們還必須使用一定的空調設備,這些能量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採用雲桌面解決方案以後,每個瘦客戶端的電量消耗在 16w 左右,只有原來傳統個人桌面的 8%,所產生的熱量也大大減少了
成本的減少
IT 資產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初期購買成本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它還包括整個生命周期里的管理,維護,能量消耗等方面的成本,硬體更新升級的成本。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相比傳統個人桌面而言,桌面雲在整個生命周期里的管理,維護,能量消耗等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了,那麼硬體成本又是怎麼樣呢?桌面雲在初期硬體上的投資是比較大的,因為我們要購買新的伺服器來運行雲服務,但是由於傳統桌面的更新周期是 3 年,而伺服器的更新周期是 5 年,所以硬體上的成本基本相當,但是由於軟成本的大大降低,而且軟成本在 TCO 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採用雲桌面方案總體 TCO 大大減少了。根據 Gartner 公司的預計,雲桌面的 TCO 相比傳統桌面可以減少 40%.
編輯本段架構桌面雲的基本架構是什麼樣呢?下面這張圖清晰的表面了桌面雲的一個基本架構 ( 選自 IBM 雲計算智能商務桌面 )
圖 1. 桌面雲架構示例
桌面雲的架構 桌面雲的架構
瘦終端
瘦終端是我們使用桌面雲的設備,一般是一個內嵌了獨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可以通過各種協議連接到運行在伺服器上的桌面的設備,為了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實現 IT 資產的最大化應用,架構中也支持對傳統桌面做一些改造,安裝一些插件,使得它們也有能力連接到運行在伺服器上的桌面。
網路的接入
桌面雲提供了各種接入方式供用戶連接。用戶可以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網路連接,這些網路既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廣域網,連接的時候即可以使用普通的連接方式,也可以使用安全連接方式。
控制台
控制台可以對運行著虛擬桌面的伺服器進行配置,例如配置網路連接,配置存儲設備等等。控制台還可以監控運行時伺服器的一些基礎性能指標,例如內存的使用狀況,CPU 的使用率等。如果需要監控更多的資源,我們可以使用 IBM 的 Tivoli 相關產品。
身份認證
一個企業級應用解決方案,必須有安全控制的解決方案,安全方案中比較重要的是用戶的認證和授權。在桌面雲中一般是通過 Active Directory 或者 LDAP 這些產品來進行用戶的認證和授權的,這些產品可以很方便對用戶進行添加,刪除,配置密碼,設定其角色,賦予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許可權,修改用戶許可權等操作。
應用程序
有一些特定的應用場景下,例如使用的用戶是呼叫中心的操作員,他們一般都是使用同一種標准桌面和標准應用,基本上不需要修改。在這種場景下,雲桌面架構提供了共享服務的方式來提供桌面和應用。這樣可以在特定的伺服器上提供更多的服務。
應用伺服器
桌面雲解決方案中,更多的應用方式是把各種應用分發到虛擬桌面,這樣客戶只需要連到一個桌面就可以使用所有的應用,就好像這些應用安裝在桌面上一樣,在這種架構下提供給用戶的體驗是和使用傳統的桌面完全一樣的。
當然,上圖中的架構只是我們的一個參考實現的大概描述,在具體應用中我們應該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作出架構中的各種決定。這些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客戶的類型,客戶的規模,客戶的工作負載,客戶的使用習慣,客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作出相應的等等,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
編輯本段區別無盤工作站是指本地沒有硬碟的終端系統,通過一些網路協議(例如 PXE,RPL等)連接到遠程的伺服器,無盤工作站的硬體系統幾乎只比普通PC少了一塊硬碟。[1]盡管無盤工作站的啟動也需要遠程伺服器的協助,但是它從系統架構上與雲終端有本質區別。具體區別如下:
桌面雲的瘦終端一般擁有獨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通過遠程桌面協議訪問雲伺服器端的虛擬桌面,所有支持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體運行的資源消耗均發生在雲伺服器端,雲終端不承擔計算、存儲任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人機交互功能。而無盤工作站需要從伺服器端下載操作系統映像後在本地運行該操作系統,計算資源的消耗發生在工作站而非伺服器端,伺服器端僅承擔存儲任務,故硬體資源要求非常低。
桌面雲可以動態的調整用戶所需要的資源,無盤工作站只能分配固定的資源。
桌面雲可以根據需要定製化個人信息,安裝自己需要的程序,也可以讓用戶不可以做任何修改,而無盤工作站只能運行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
桌面雲前端設備的配置很簡單,對有的設備來說甚至只要安裝一個插件就可以運行,無盤工作站前端設備有特殊的要求
編輯本段發展現狀桌面雲的發展當然也離不開各大廠商的支持,其實 IBM,惠普,SUN 等大公司在其中都有很多投入,例如 IBM 的雲集算智能商務桌面解決方案,SUN 的 sunray 解決方案等。 也有很多小公司投入其中,例如瑞典 Xcerion 公司便推出了 iCloud 的測試版,這是一款可以提供虛擬桌面服務的平台,該平台可以通過瀏覽器來運行整個操作系統。與其他廠商相比,IBM 除了提出整體解決方案之外,還提供了許多增值服務服務,例如提供前期的對象有業務環境的評估,減少磁碟使用量的軟體等等。
編輯本段存在問題雖然桌面雲有上面各種優點,但是現在阻礙其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初期投資問題,雖然桌面雲的總擁有成本比傳統桌面要低 ,但是桌面雲初期需要購買伺服器,網路,存儲等 , 所以初期投資相對傳統桌面而言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一些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對此比較有疑慮。市場上對這種疑慮也作出了反應,其中 IBM 推出的桌面雲解決方案中就包括了一種伺服器等後台資源駐留在 IBM 內部,由 IBM 來管理,客戶只需要通過網路就可以使用桌面,按照客戶的使用量來收費的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對於哪些成長型的小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公安行業桌面雲解決方案
公安信息網目前已經覆蓋到全國各地,整個網路由部、省、市三級組成,公安網和外網完全物理隔離。但是公安網由於接入終端種類眾多、數量龐大,信息安全管控難度非常大,不可避免的出現違規外連、USB設備交叉使用等問題,並且網內設備分散在全國各處,難以做到有效的跨地域管控。
在地市級公安信息中心建立雲數據中心,在雲數據中心建立MiWorkspace桌面雲系統,本轄區的所有PC都使用的雲終端代替傳統PC,使所有的用戶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由市公安局統一調配和集中管理,保證所有數據和敏感信息全部集中在雲端,終端只負責鍵盤滑鼠的輸入和顯示的輸出,實現對雲終端的絕對管控,保證數據的安全。
編輯本段政府機構桌面雲解決方案雲巢科技:MiWorkspace 公安系統解決方案為例
公安信息網目前已經覆蓋到全國各地,整個網路由部、省、市三級組成,公安網和外網完全物理隔離。但是公安網由於接入終端種類眾多、數量龐大,信息安全管控難度非常大,不可避免的出現違規外連、USB設備交叉使用等問題,並且網內設備分散在全國各處,難以做到有效的跨地域管控。在地市級公安信息
中心建立雲數據中心,在雲數據中心建立MiWorkspace桌面雲系統,本轄區的所有PC都使用的雲終端代替傳統PC,使所有的用戶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由市公安局統一調配和集中管理,保證所有數據和敏感信息全部集中在雲端,終端只負責鍵盤滑鼠的輸入和顯示的輸出,實現對雲終端的絕對管控,保證數據的安全。
更安全的公安辦公環境:MiWrokspace桌面雲基礎架構是以安全為出發點設計的,能做到事前的安全防護和預警,而非事後的彌補。數據和應用都集中部署在公安數據中心伺服器上,IT管理員完全掌控接入控制權,可對工作人員的辦公行為進行審核和記錄。
業務連續有保障:高可用的伺服器資源池,允許高達1/3伺服器宕機;平台性能穩定可靠,運行在經過安全加固的Linux操作系統之上,確保公安業務的連續性。
跨地域可視化管理:通過雲巢桌面雲管理平台,可在總部對分支機構行全局管理,甚至可監控到某個員工的個人桌面。並實現集中式的運維,可快速部署新桌面,實現無距離限制的業務和機構擴展。
靈活多樣的辦公方式:通過MiWorkspace桌面雲可以滿足公安的各種辦公場景需求,PC、瘦客戶機、移動辦公等,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通過任意設備訪問自己專屬桌面。
編輯本段應用案例華為:9人維護的萬人桌面雲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盧子月)根據華為與上海市政府年初簽署的雲計算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雲計算應用示範中心正式落戶華為上海研究所。不同於傳統電信設備領域,雲計算對於華為來說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示範中心的建設情況如何?雲計算如何為人們提供服務?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進華為上研所的「Z」字形大樓,對雲計算應用示範中心進行了探訪。
為10000人提供「桌面雲」
來到位於華為上海研究所二層的雲計算研發室,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靜。由於沒有了電腦主機,整個研發室不再有電腦風扇發出的嗡嗡聲。每個研發人員的面前擺著一台液晶顯示器,顯示器的後端裝有一個外置Modem大小的黑色盒子。
據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整個研發中心都採用了辦公雲,因此每個員工的辦公桌前不再有電腦的主機部分,而只有一個華為自己開發的瘦客戶端和一台顯示器。辦公系統中所有的處理工作都集中在數據中心進行。在華為上海研究所,有10000人通過辦公雲來工作,而為這10000人提供服務的是數據中心裡的300台伺服器。
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了辦公雲提供的無線辦公體驗。只需要輸入自己的賬戶,用戶就可以在任何一台電腦上使用自己的桌面與系統。據工作人員介紹,利用辦公雲,可以在會議室通過Ipad直接訪問自己的桌面與系統,真正實現移動辦公。
記者看到,整個辦公雲的操作過程基本與個人電腦無異。由於經過規劃,辦公雲的網路傳輸速度能夠完全滿足研發人員的需求,不會出現因數據中心與客戶端網速而延遲的現象。
據悉,華為上海研發中心的桌面雲採用7層端到端安全保護措施,在資源集中的同時,安全更加容易管控。
雲計算技術的一大好處就是節省資源。對此,工作人員表示,採用辦公雲令公司的辦公成本大幅降低。僅電腦硬體一項,就節約成本70%。而瘦客戶端的功耗僅為2W,端到端的功耗也僅為35W,遠遠低於PC機的200W。
就維護成本而言,採用辦公雲後,上海研究所的IT維護人員由200個精簡到9個,每個人可以滿足大約1000人的IT需求,PUE為1.3。
華勝天成桌面雲解決方案
華勝天成桌面雲解決方案結合了硬體和軟體的虛擬化技術,專門用於把標準的硬體和軟體的運算資源集合成一個動態的大資源池,並在部署最終用戶使用的虛擬桌面和其它業務應用系統。
桌面設備
瘦客戶端設備和傳統PC或筆記本電腦。作為虛擬化桌面的用戶操作界面,瘦終端設備一般比傳統電腦使用更少的元器件和軟體,所以更加輕便和運行穩定,也更加安全和對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保護(如:更少噪音,更少輻射,更少發熱等)。
虛擬化平台
使用模塊化的刀片伺服器,可以簡化基礎設施的添加過程,使設備更快地更換,並具有更高可靠性。
安全的桌面
虛擬桌面技術帶來了業務上的靈活性及生產的效率性,然而虛擬桌面在將用戶與企業桌面距離拉近的同時,也產生了安全隱患。
華勝天成獨有的雙因素認證動態密碼桌面登錄認證,可以解決企業用戶更高安全登錄桌面系統的需求。
㈧ 為什麼叫雲技術不叫其他技術,
雲技術(或者說雲計算)這個名詞是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電子雲」(Electron Cloud),強調說明計算的彌漫性、無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會性特徵。
㈨ 三個移動硬碟,如何搭建一個無線網路可以隨時訪問裡面的數據
可以在網上購買個多盤位的NAS,再將NAS連接到無線路由器上,便可以通過無線連接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