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赫魯曉夫訪問英國完整視頻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赫魯曉夫訪問英國完整視頻

發布時間: 2022-10-16 21:29:15

1. 當初醉酒的赫魯曉夫在英國演講,破口大罵英國人,為何台下卻掌聲一片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赫魯曉夫和英國之間有著非常多的矛盾以及問題,再加上當時英國的老百姓根本沒有看到過像這樣的情況才會選擇鼓掌。赫魯曉夫經常會在喝醉酒以後發表一些令人驚訝的言論,這也使得蘇聯經常會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再加上雙方之間因為冷戰的原因導致一直處在一個相對敵對的狀態。

不過後來由於蘇聯的解體使得冷戰結束,而蘇聯解體以後的大部分遺產都被俄羅斯繼承,這也使得俄羅斯繼承了美蘇之間的恩怨。而且現在歐洲各國還有美國都在全力的制裁俄羅斯。

2. 醉酒的赫魯曉夫在英國演講,破口大罵英國人,為何台下卻掌聲一片

作為20世紀五十年代蘇聯政壇叱吒風雲的人物--赫魯曉夫,他的一生事跡影響著當時很多世界重大政治事件,在中國人的眼裡是個資產階級代理人,甚至到今日然仍影響著中國的思維.在當時, 赫魯曉夫作為政治名人經常受邀到別的國家進行演講.

赫魯曉夫繼續痛罵對方,翻譯官不管這些,仍照著原稿翻譯。慶幸的是,英國代表中沒人懂俄語,而赫魯曉夫的訓罵被「翻譯」後,竟引來陣陣贊許的掌聲。與其說赫魯曉夫的破口大罵引來英國人的掌聲,不如說是翻譯官的才智挽救了這場鬧劇.

3. 醉酒的赫魯曉夫在英國演講,為何台下掌聲一片

身份放在那邊

4. 赫魯曉夫醉酒破口大罵英國人,為什麼台下英國人掌聲一片

因為他在演講的時候說的是俄語,而台下都是英國人,沒有人能聽懂俄語。赫魯曉夫的翻譯官看到他醉酒,所以根本沒把他的話翻譯成英語,而是按照正常的演講稿翻譯的,所以大家聽到的和赫魯曉夫說的根本就是兩個版本。

後來他知道了他在台上的失誤,重重的表揚了這位翻譯官,因為如果當時翻譯官按照他的詞語翻譯,很有可能會引起兩國之間的戰爭。也會影影響他身為領導人人的威信,他的這次失誤過後,他的翻譯官已經成為了當地非常優秀的外交官。

5. 赫魯曉夫醉酒演講大罵英國人,為何英國人還鼓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適用於每一個人,無論你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小平民,還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難免都會犯錯,而且犯錯誤的場合也不是由自己能決定的。就比如當時赫魯曉夫在演講的時候,由於喝醉了酒就開始脫離定好的演講稿放飛自我,而且說了一些辱罵英國人的話,但是台下卻給予一片掌聲,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歸功於翻譯官的機制。

第三,翻譯官的智慧。
同樣的,如果這件事情放在其他翻譯官的身上,那麼即使有原稿在手上,或者說即使他聽懂了這些話是不適合說出來的,他也不一定能夠反應過來,或許就脫口翻譯出來了。所以說此次的翻譯官是機智的,他深知作為蘇聯的領導人,赫魯曉夫是萬萬不能在英國人面前罵英國人的,這無疑就是製造國家之間的矛盾,後果是沒有人可以承擔的,所以他按照原稿讀。這樣的翻譯官是十分機智的,而赫魯曉夫在清醒之後也很慶幸可以擁有這樣一位翻譯官。

6. 赫魯曉夫一生中,共訪問過幾次中國

赫魯曉夫三次訪華:

1、1954年9月29日參加國慶慶典赫魯曉夫第一次訪華

7. 當初醉酒的赫魯曉夫在英國演講,破口大罵英國人,為何台下卻掌聲一片

大家可能都從書本上聽說過赫魯曉夫這個名字,他就是蘇聯的一位偉大的領導人。但是這個人在私生活上面是特別喜歡飲酒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是喜歡飲酒,而是特別愛喝酒一喝就醉的那一種,但是不管怎樣他也算是歷史上的一個奇人。竟然敢醉酒再外交場合上面進行演講演講也就算了,竟然還敢破口大罵英國人。可能覺得在這么重要的外交場合上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形象,不應該在演講的時候進行喝酒啊。


所以雖然喝醉酒之後大罵了英國人,但是卻贏得了他們的掌聲,這都要歸功於身邊的翻譯官。

8. 007是被誰殺死的

蘇聯人,真實的007之死:欲炸死赫魯曉夫 被克格勃擊斃
隨著007系列電影的火爆,007的原型也越來越為人關注,多年來,大家認為英國皇家海軍最著名的蛙人、王牌特工萊昂內爾•克萊伯就是007的原型。克萊伯在1956年4月神秘失蹤,近來,有人稱是蘇聯神槍手射殺了克萊伯,還有人聲稱是俄羅斯蛙人割斷了他的喉嚨。
赫魯曉夫訪問英國 蘇軍艦下出現蛙人
英國皇家海軍前王牌特工萊昂內爾•克萊伯被很多人認為是伊恩•弗萊明「007」系列小說主角詹姆斯•邦德的原型,克萊伯是英國最著名的蛙人,二戰期間,他因為在直布羅陀海峽拆除了被安裝在英國商船上的德國水雷而獲得了喬治十字勛章;二戰結束後,克萊伯繼續在英國海軍服役,並升至上校軍銜。
007原型克萊伯
克萊伯46歲時就從海軍退役,然而1956年4月,已經退休的克萊伯又被軍情六處招募。 1956年4月17日,47歲的克萊伯和軍情六處海軍聯絡官史密斯開始入住朴茨茅斯港的一家旅館;4月19日,兩人一起外出,但從那以後,克萊伯就失了蹤,後來史密斯一個人返回,付了旅館賬單後也消失了。
克萊伯的失蹤後來證實與赫魯曉夫訪問英國有關。1956年4月,赫魯曉夫率領蘇聯代表團乘坐大型巡洋艦「奧爾忠尼啟則」號訪問英國。軍艦抵達英國後停泊在朴茨茅斯港。當晚,赫魯曉夫在軍艦甲板上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應邀出席招待會的有英國的著名政治家、銀行家、企業家和其他實業界人士。
服務員托著放滿各種冷熱飲料的托盤,輕盈地走在甲板上,把飲料一一送到客人手上。賓主的寒暄聲、清脆的碰杯聲和室內樂隊的悠揚樂曲聲不絕於耳。海風習習,濤聲陣陣,燈火通明的巡洋艦的影子倒映在深色的水面上,使美麗的夜色更加迷人。
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沉醉其中。蘇聯警衛人員和特工們警覺地留意每一個值得注意的聲音,注視著巡洋艦周圍方圓數海里的海面,巡洋艦上各種保安技術設備也在緊張地工作。
當招待會的氣氛達到高潮時,一直監視著新型水聲顯示儀的特工發現,在離巡洋艦不遠的地方有拍水聲,還有深水潛泳的種種跡象。
警惕的特工隨即發出了約定的信號,立即行動起來。這時,監視器的屏幕上出現了一個身穿保暖潛水服的蛙人。只見他慢慢接近巡洋艦的底部,藏到巡洋艦的龍骨下面,幾秒鍾後浮出水面,不一會再次下潛……特工們緊盯著監視屏幕,推測這個蛙人在巡洋艦底部的活動目的。忽然,已鎖定的目標不見了……
兩國高層守口如瓶
這個蛙人後來到底怎麼樣了,至今眾說紛紜。據說,從那天晚上以後沒人再見過他。
第二天,英國報紙報道了有關潛泳愛好者克萊伯的消息,說他對巡洋艦很有興趣,因此冒險潛入艦底觀察巡洋艦的水下結構。不料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再加上下潛時供氧裝置漏氣,他拿生命當了兒戲。
但是,英國反對派的報紙卻做了另類報道,說蛙人克萊伯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名少校。
對英國政府的這個丑聞,蘇聯方面並未要求英方作出解釋。但英國首相艾登卻認為有必要就這一事件向赫魯曉夫表示歉意。他在給赫魯曉夫的信中說:「赫魯曉夫先生,據英國政府所知,一切都是軍情六處人員的工作熱情過高所致。您應該知道,情報部門有自己的工作規程。我們對所發生的一切向您深表歉意。」
這一事件也導致英國軍情六處處長約翰•辛克萊被解職。
半個世紀以來,這個「蛙人之死」被稱為「冷戰最大懸案」。多年來,英國媒體普遍認為,這個神秘蛙人就是英國王牌特工萊昂內爾•克萊伯——「007」系列電影的原型之一。
與此有關的兩國高層人士對這件事可能了解很多,甚至了如指掌,可是什麼也不透露。相反,好奇的人們說了很多,但對事情的真相卻知之甚少。
無頭屍體就是克萊伯?
一年以後,失蹤的英國皇家海軍少校仍毫無蹤影。這時,有人在奇切斯特地區的海灣發現了一具可怕的屍體,屍體身上裹著蛙人常穿的橡膠保暖服,奇怪的是這具屍體沒有頭和手腳。難道是克萊伯?軍情六處仍保持沉默。
英國官方的沉默使各種推測和假設不脛而走。一家報紙說,蘇聯人抓住了克萊伯,審訊後把他殺了。另一家報紙說,當時克萊伯被蘇聯特工從一個秘密艙口弄進船艙,帶回蘇聯。
後來,曾與克萊伯一起學過潛水的一個夥伴說,克萊伯有別出心裁的性傾向,他好像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被招募為蘇聯間諜。他曾潛入巡洋艦底部,為巡洋艦排除放置在那裡的磁性水雷,這是反對赫魯曉夫的人乾的,因為他們對赫魯曉夫攻擊斯大林大為不滿。
克萊伯到赫魯曉夫座船上裝水雷?
外界卻流傳了許多關於克萊伯為何到赫魯曉夫座船上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克萊伯是按英國軍情六處的計劃行動——在巡洋艦底部放置一種高靈敏度的裝置;
第二種說法是:克萊伯要把一種爆炸力極強的磁性水雷放到巡洋艦底部,這種水雷會在巡洋艦離開英國領海,到達公海時爆炸;
第三種說法正相反:克萊伯按軍情六處的安排,想盜走克格勃放置在巡洋艦底部的裝置。軍情六處對此不作任何反應。
不過克萊伯在赫魯曉夫座船上安裝水雷的說法實在太令人匪夷所思,因為一旦「奧爾忠尼啟則」號在英國水域爆炸,甚至導致赫魯曉夫被炸身亡,必將在英國和蘇聯之間引發一場戰爭。英國歷史學家相信,克萊伯當時安裝的不是水雷,而可能是一個竊聽裝置。
61歲的漢德利是克萊伯的親屬,她說:「我認為俄羅斯人的說法難以置信,克萊伯肯定是去清除水雷。」
半世紀以來,有關克萊伯之死的各種版本也層出不窮。有人認為,克萊伯是被蘇聯蛙人幹掉的。還有人稱,他在執行任務時被蘇軍用麻醉槍擊昏,在被帶到蘇聯洗腦後,成了蘇聯蛙人的教官。甚至還有人有板有眼地說,克萊伯其實早就被蘇聯克格勃「招降」,成了蘇聯間諜,這次只是找到了一個機會叛逃,在蘇聯,他已當上了黑海艦隊水下特種行動司令部的指揮官。還有人認為,是軍情六處借機安排他作為卧底打入了蘇聯海軍。1990年,一位前蘇聯海軍情報官員曾公開證實,克萊伯是在執行任務時被蘇聯人發現後擊斃的。
2006年3月,英國媒體推出了克萊伯失蹤之謎的新版本:他是被英國情報部門暗殺滅口的。退役後的克萊伯因身體和經濟原因情緒低落,產生了叛逃蘇聯的念頭。情報部門派蛙人將他殺死。
被蘇聯蛙人割喉嚨?
近日,退役的俄羅斯蛙人科爾特索夫也有新說法,當時只有23歲的他奉命潛水調查「奧爾忠尼啟則」號周圍水域的可疑活動,突然發現007正在船底下安裝炸彈,便悄無聲息地游過去,用匕首割斷了007的氧氣管和喉嚨,克萊伯的屍體隨後被潮水沖走。
他說:「我看到一名蛙人的身影,他穿著很薄的潛水服,正在艦只的彈葯倉附近的右弦擺弄什麼東西,我游近後發現他正在安裝一枚水雷。」
科爾特索夫向記錄片攝制組展示了當年殺死007的匕首,以及上級秘密授予的一枚紅星獎章。
被蘇聯神槍手射殺?
蘇聯社會對克萊伯這個神秘人物一無所知,因蘇聯媒體對朴茨茅斯港的蛙人事件隻字不提。最近,俄羅斯《歷史問題》雜志2007年第10期提供了關於該事件的最新線索。
如果不是蘇聯解體,如果不是克格勃分成幾個獨立的單位,這件事也許永遠無人提及。現在,幾位前克格勃特工不再懼怕其威嚴的上司,才透露了他們所知道的情況:
在風景優美的以色列海法市住著一個名叫約瑟夫•韋爾金的人,他已經在那兒住了幾年。此人與前蘇聯海軍情報部門曾保持直接聯系。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赫魯曉夫乘坐「奧爾忠尼啟則」號巡洋艦出行時,茲韋爾金正在英國倫敦為蘇聯情報部門效力。
據茲韋爾金說,克萊伯很愚蠢。那天他游向巡洋艦的時候,沒注意隱蔽。艦上執行警戒任務的一名蘇聯中尉和一名水兵從20米的高處發現了他。中尉命令水兵繼續留心觀察,自己取來了一支狙擊用的小口徑步槍。這時,克萊伯不見了,原來他躲到巡洋艦的龍骨下面。很快,他又浮出水面游動起來。也許,他的供氧裝置出了問題。被譽為神槍手的中尉立即向克萊伯的後腦開槍,克萊伯沉了下去。
那麼,克萊伯潛到巡洋艦下究竟是想干什麼呢?真相可能得到2057年才能知曉。因為英國政府早已決定,有關他神秘失蹤的歷史資料得在100年後解密。

9. 醉酒後的赫魯曉夫在英國破口大罵,為何台下卻掌聲一片

赫魯曉夫這個名字,在中國可謂大名鼎鼎。作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尤其是作為斯大林之後的蘇聯領導人,卻在上台以後全面否定了斯大林,確實足夠令人“矚目”,而作為破壞了中蘇兩國的關系的罪魁禍首,進一步增加了赫魯曉夫在中國的名聲。

對於個人而言,赫魯曉夫的個性十足,但是,卻貌似並不是什麼好名聲。各種與這位蘇聯領導人有關的回憶錄中,赫魯曉夫總是以一個粗魯無比、沒有修養、喜歡喝酒、卻從不懂得節制的酒鬼形象存在,為此還鬧出過眾多笑話,甚至在國際舞台上都損害了蘇聯的國家形象。

赫魯曉夫演講漫畫

在結束了這段令人尷尬的演講以後,赫魯曉夫在英國人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室。因為酒精的作用,讓他在休息室睡了過去。他清醒以後,才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演講的時候做出了一些不妥行為,當他不好意思地問在場記者和他的翻譯官時,特羅揚洛夫斯基將這一切如實告訴了赫魯曉夫,並且也承認了自己仍然按照文稿翻譯的事實。

知道此事以後,赫魯曉夫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熱情地擁抱了他的翻譯官,此後這位翻譯官仕途一帆風順,甚至越發受赫魯曉夫的青睞。但是,關於他在英國即興演講這件事,還是在某些人的透露下,在英國流傳起來,成為了國際政治舞台上的笑柄。

10. 為什麽說赫魯曉夫是小丑類人物

小丑形象與幽默大師

赫魯曉夫上台後,西方很多人對他很不習慣。他們對象斯大林那樣嚴肅但秘密地在幕後操縱,控制事態發展的蘇聯領導入比較習慣。所以,身材粗胖的赫魯曉夫一躍上政治舞台,使許多人不拿他當一回事。因為他不拘行止,言談失檢,誇誇其談,完全打破了過去的模式。

美國的《生活》雜志稱他為「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新聞周刊》的一位專欄作家贈與他「庸庸碌碌的公務員,」「一匹普普通通的役馬」的綽號;《時代》雜志則稱他為「硬提拔起來的人。」意思是盡管他缺乏教養和訓練,卻是被形勢「推上來了。」赫魯曉夫衣著簡朴。他穿的是普通袖口的襯衫和極不合身的外衣。乘車時赫魯曉夫幾乎總是坐在轎車前邊,與自己的司機並排,使人難以分辨出那一位是司機,那一位是領袖。而斯大林總是坐在車子後排的長毛絨座椅上,對司機連個頭也不點。

赫魯曉夫喜歡打獵。赫魯曉夫對打野鴨子的全過程,從坐在船上欣賞水浪輕輕盪擊船幫的聲音到靜待一群野鴨突然展翅起飛他都感興趣。西方大多數觀察家都認為,赫魯曉夫連給斯大林擦皮鞋都不配,更不用說接替他的職務了。當他首次出國去貝爾格萊德時,他的一舉一動很不利於改善他的形象。他粗魯無禮,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在國際社交界中顯得格格不入。新聞界喜歡描述他狂飲作樂的姿態,並且寫道,同斯大林相比,他只是一個呆不長久的無足輕重的人物。

西方許多人士,包括外交界的人士,乃至一些職業外交官,也都低估了赫魯曉夫。他們對赫魯曉夫評價不高,因為這位蘇聯領導人太貪杯,而且俄語講得不好。這些觀察家們壓根兒就不了解,盡管赫魯曉夫講起話來句法混亂,衣著很不入時,趣味粗俗低下,但這些都沒有使他在成功地擔任領導人方面有所遜色。

赫魯曉夫在公開場合是一個俄國克拉霍恩參議員式的人物。有一年「五一節」舉行軍事檢閱時,蘇聯的高級領導人都臉無表情地觀看部隊在他們面前通過。後來,當一中隊噴氣式戰斗機在上空轟鳴時,赫魯曉夫頓時在檢閱台上活躍起來,他拍著布爾加寧總理的肩膀,象一個小男孩看到一套新玩具一般高興,臉上露出了笑容。莫洛托夫看到噴氣式飛機時仍冷冰冰地保持著尊嚴。赫魯曉夫不象他,但這並不意味著赫魯曉夫在使用這些飛機時會手下留情。

1956年,赫魯曉夫在訪問英國時,他告訴聽眾說,他在車隊行進途中看到有幾個人對他的訪問表示抗議,還特別注意到有一個人向他揮舞拳頭。「我以這個手勢回敬,」他說著,為了增強效果也揮動著拳頭,「我們互相都懂得對方的意思。」

聽眾鬨堂大笑,但是赫魯曉夫又平靜他說道,「我提醒那個人,過去也有人試圖以這種方式對我們說話……。希特勒曾對我們揮舞過拳頭,可是他現在已經躺倒在墳墓里。難道現在我們不該變得聰明一些,彼此不要再揮動拳頭嗎?」

1956年,赫魯曉夫訪問南斯拉夫農村時,他乘坐的汽車輪胎癟了,年已61歲的他,嬉皮笑臉地向59歲的副手米高揚挑戰,於是兩位領導人在路旁舉行起即興摔跤比賽來。在鐵托手下的人修車的時候舉行這場逗人嬉笑的比賽,正好給新聞記者們解悶。他們見到這個情景大為吃驚,在發回的電稿中紛紛以兩位領導人進行路邊比賽作為導語,卻未就令人難堪的輪胎跑氣事加以渲染。

1959年柏林危機期間,英國首相麥克米倫訪問莫斯科時,建議舉行外長會晤以解決柏林糾紛。在赫魯曉夫看來,這種會晤無濟於事,因為外長們不掌握必要的決策權。為了說明外長們的地位如何無足輕重,赫魯曉夫脫口而出對麥克米倫說,如果他要他的首席外交官葛羅米柯脫下褲子坐在冰塊上,葛羅米柯也不得不照辦。

這不是麥克米倫最後一次聽赫魯曉夫說粗話。1960年,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中建議這個國際組織進行幾項改革,其中包括將總部遷到瑞士,奧地利或者蘇聯去。在聯合國大會拒絕了他的建議後,他開始對其他代表無理取鬧,在他們發言時大聲叫嚷並發出怪笑。麥克米倫講話時,赫魯曉夫的粗魯行為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位蘇聯領導人當著幾乎全世界各國代表的面,脫下一隻鞋,把它當作木槌一般在桌子上砰砰敲打。

赫魯曉夫有時吵吵嚷嚷,興高采烈,豁達開朗,表現出友好和幾乎是迷人的魅力,顯得幽默風趣;有時則會變得言行粗魯、暴跳如雷、盛氣凌人。雖然他的小丑表演自然逼真,但只是在需要時他才充當小丑。他以舉止隨便,信口開河為策略。

1959年美國在莫斯科舉行展覽會,赫魯曉夫與尼克松在展覽廳進行了著名的「廚房辯論」。他的表現十分幽默而風趣。

當時,赫魯曉夫登上講台對著攝影機講話。他問尼克松「美國已經存在多少年了?300年?」尼克松回答說,美國大約有180年的歷史。「那麼,好吧,我們可以說,美國已經存在180年了,這就是它所達到的水平,」他說這句話時,舉起胳膊朝整個展覽大廳揮舞了一下。「我們存在了還不到42年,便再過7年,我們就達到美國同樣的水平。」觀眾被他的演說吸引住了,他們喜形於色的表情對赫魯曉夫起了鼓舞作用。他接著說:「當我們趕上你們,超過你們時,我們將向你們揮手致意。」他以誇張的手勢結束他最後這句奚落美國的話,煞有介事地睜大眼睛口頭凝視著後方,用他胖乎乎的小手向他想像中正在向遠外消失的美國揮手告別。

尼克松後來回憶說,「我意識到,無論花多大精力做准備工作,都不足以對付尼基塔·赫魯曉夫。此人全然令人難以捉摸。」「他做任何事都預先做好充分准備,在對手面前知己知彼並以此而自豪。

轉自 曉亮:一閃即逝的東方慧星——赫魯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