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斯克把意識上傳到雲端這不是真的,意識有結構,科學遠未了解
馬斯克稱把自己的意識通過計算機上傳到了雲端,並且和自己的意識展開了對話,那麼,這個意識,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意識?
用來上傳意識的,是所謂的腦機介面,由埃隆馬斯克控制的Neuralink公司開發。
實際上,關於意識,科學沒有準確的定義。
計算機對人類意識的模擬,只是通過某種計算機程序在模擬人類的思維方式,這種模擬屬於人工智慧范圍。
人工智慧有三大學派,聯結主義學派、符號主義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
首先我們說,有這么多學派,就證明對於一個事物的認知不徹底,每個人都有一種解釋,所以才會有各種學派,就像精神分析理論。
對意識的理解,宗教里的表述反而是比科學表述要清楚,但是這種表述卻具有科學性。
科學追求最徹底的解構物質存在性的根本要素,但是對於意識是由什麼構成的,解構如何,目前科學給出的答案都是很模糊的。
就像科學對於物質的組成最後分解,到分子、原子,而原子有3種成份,電子、質子和中子。
如果要正確的理解意識,要對意識的組成進行解構。
按照佛教的唯識論,人類的意識分成8個部分,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自我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
這幾個意識的關系是這樣的,眼、耳、口、鼻、身分別接受外部的感知,自我意識分辨這些感覺和自身的關系,末那識負責上傳這些意識,阿賴耶識負責存儲這些意識,並且這種意識存儲是永久性的。
阿賴耶識是可以相通的,是所有人共有的,這個可以解釋很多種 社會 學現象。
而且,很多神經科學家和哲學家也認為,人類有集體的意識,那麼這些意識是如何產生、並且存儲的,雖然是一個謎,但是大家的表述是一樣的。
就比如說,在公元前三世紀左右,世界上同時出現了很多偉大的人物,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都是那個時候產生的。
人類相隔甚遠,彼此族群互不聯系,卻同時擁有了冶煉青銅器、鐵器和製造車輪的技術。
只能說在冥冥之中,人類的思想具有相通性,這也是宗教的修煉法則6神通之一的他心通所存在的原理。
一般現代生理學認為,人類的意識是由神經活動所構成的,但是這里仍然有很多的謎團,我們這里講神經活動的復雜結構和神經的結構是不一樣的。
我們知道,雲南是野生菌類大省,那裡面很多蘑菇都是帶有致幻效果的,很多人吃了以後都會出現出幻覺。
幻覺到底是人類神經活動的加劇,還是人類神經活動被抑制?
如果從直觀意義上理解,幻覺是人類受到某種刺激以後,神經活動的加劇。
但是實際上, 根據現代科學的嚴格檢測,人吃了致幻劑後,神經活動實際上是受抑制的。
也就是說, 人類的神經活動處於安靜狀態以後,會展現出意識的底層結構。
所以道教和佛教裡面都要講靜坐,要求人的神經系統處於安靜的狀態,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
這和科學上講的,人的意識是神經活動引起的,完全是兩個相反的方向。
所以說人工智慧的三大流派,對人類意識的模擬,差的離譜。
進一步可以推論,馬斯克所謂的把自己的大腦上傳到雲端,把自己的意識放在虛擬的世界中由計算機來運作,只是模擬了馬斯克個人的習慣。
科學講實驗的可重復性,講可證偽性。
現在的問題就來了,在神經系統安靜的情況下,所有人看到的東西都是類似的,或者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 宗教裡面對人類意識的描述,是可以進行重復性實驗的。
這也說明, 人類的意識底層具有極其復雜的內容和結構,那裡絕對不是空白。
就比如說,雲南的見手青蘑菇,人吃了以後,會在眼前出現出活蹦亂跳的小人,甚至有人把這個小人畫下來了,幾乎所有人聲稱,看到的都是相同的內容。
這說明,人的意識有精確的和客觀存在的結構。
一種理論認為,宇宙的存在性,是人類集體意識的結果。
如果這個理論成立的話,那麼馬斯克所謂的把大腦上傳到計算機的說法,就更加錯的離譜。
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裡面,有一個著名的解釋就是:微觀粒子的存在,屬性依賴於人的觀測所賦予的物理法則。
根據德布羅意物質波的理論,全世界所有的宏觀物質都在波動中,我們之所以觀察不到這種波動,因為這種波動和物質的大小、質量有關,只有在極其微觀的層次,才能夠產生可檢測到的波動。
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暗示了人類集體意識創造了宇宙是正確的。
因為宏觀物質的觀測者非常多,每一個觀測者的加入或者離開,都會引起被觀測物質的極其微小的變化,而造成了波動。
根據物理學的最基本原理 ,力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改變物質運動方式的原因。
假如這世界上有一種特殊的存在,它和我們沒有相互作用,並且不改變我們,那麼人類不會認識到它的存在,甚至認為它不存在。
地球上為什麼有黑天,也有白晝?這是因為地球在自轉,當地球的一面轉到背向太陽的時候,那裡就陷入了黑夜。
如果我們認定這種說法正確,那麼我們就承認太陽只會發光,這些光不能穿透地球。
但是太陽還會發出一種特殊的微觀粒子,中微子。在人的一個指甲蓋的面積上面,每秒鍾就會接收到600億個太陽中微子。
我們之所以看不到中微子,因為它不跟人體原子、分子發生反應。
假如人眼能夠看到中微子,我們就會看到這樣一個神奇的景象,在白天的時候太陽在頭頂發光,在夜晚的時候太陽在腳下發光。
但是自然界不給我們看到這種神奇景象的機會, 自然界選擇屏蔽掉某種現象,而創造了這個世界層次。
我們也可以說,人類的神經系統屏蔽了意識最底層的復雜結構,能夠讓我們安心的存在於三維世界中。
之所以要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明,科學研究這個世界,不能夠建立在假定和偏見的基礎上。
我們沒有理解清楚宗教所說的人8種意識是否存在,不能輕易否定它的存在。
總的來說,馬斯克上傳自己的大腦,是現代科學對人類意識認知的開始,這種對人類意識早期的研究活動,只是對意識的某種模擬。
這就好像在開普勒時代,認為行星繞日運動是一個橢圓,並且符合開普勒三定律。這就是一種對萬有引力的模擬,真正把這個秘密揭開的,是牛頓時代和愛因斯坦時代。
現代科學對意識的認知,還處於幼稚階段,談論把大腦上傳到雲端,為時過早。
2. 《上載新生》設計的「數字永生」,有可能是真的嗎
我個人分析是非常有可能,因為從可能到現在,只是一個過程而已。上載新生其實這個電影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而且他擁有科幻輕喜劇的劇情,在背景設定為 2033年的未來世界中,有一些技術人物與今天保持一致,例如街上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單獨駕駛的共享自行車,完全機器人無人超市,可以製作牛排和奶昔的 3D列印設備。
人們相信死後萬事俱備,這一概念的時間實際上是非常短暫的,即在現代科學興起之後,少數人偏愛科學信仰。最終的解決方案是最終將我們人類記憶,思想,感覺和其他意識的所有內容從大腦轉移到數字神經網路,從而獲得數字生存然後在到數字永生。
關於以上的問題今天就講解到這里,如果各位朋友們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跟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分享你們個人看法,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最後祝你們事事順心。
3. 意識上傳之後現實世界會怎樣社會會停止發展嗎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會意識的根源;社會意識是第二性的,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1)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的前提和基礎。人們必須先進行物質生產,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精神生產。
(2)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內容和形式。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與之相適應。
(3)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歸根到底都是同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相適應的,社會存在發生了變化,社會意識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1)從質的方面看,不同性質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著不同性質的作用。(2)從量的方面看,無論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什麼性質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淺、范圍大小、時間久暫的不同。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是社會意識的一般特點。社會意識依賴於社會存在,但它又對社會存在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即相對獨立性。
4. 馬斯克:我已將大腦上傳雲端,人的「意識永生」在未來真的會實現嗎
我認為人的意識在未來的某一天的確可以達到永生的目的,但是按照現有的科技水平來看,還無法真正意義上做到。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同時也是最復雜的器官。可以說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在逐步發展,其中人類的大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類能夠稱霸地球,完全歸功於大腦。而在這其中人的意識也是大腦的主體,當然每個人的意識都是不同的,而且所儲備的知識量也有所不同。
馬斯克聲稱自己的大腦數據已經上傳雲端。
馬斯克作為現階段的全球首富,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尤其是馬斯克在自己的個人推特上宣稱,已經將自己的意識上傳至雲端。這種言論易經發布之後引起了全世界范圍的討論,畢竟按照現有的科技水平來看,人類的意識還不能夠被存儲下來。無論是用何種方式都無法做到,畢竟人類的意識不等同於數據。兩者之間有著天差地別,意識是人體大腦當中誕生的一種波段。
5. 人類為什麼會走向虛擬化世界
人腦意識接受到什麼信息和刺激,就得出什麼判斷和認知,分辨不出這個信息是來源於真實世界,還是虛擬源代碼。
因此,如果人腦能夠脫離肉體保持其存活,並且讓意識一起保存下來,就能夠實現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的溝通,也可以通過輸入虛擬信號,讓這個意識認為自己活在真實世界。這在許多科幻影視中屢見不鮮,最具有代表性的有《黑客帝國》、《源代碼》、《異次元駭客》等。
但現在「缸中大腦」已經過時,意識永生才是終極目標。
從古到今,人類一直做著長生不老的夢想,並且為此付出了很多代價。但人類的肉體很不爭氣,許多科學家、營養學家、運動學家、玄學神棍們挖空心思,也無法解決衰老和疾病導致的壽命問題。近年來基因科學的發展,讓人類看到一線曙光。但再怎麼折騰,人類依靠肉體長壽也是有天花板的,一些研究認為150歲將是人類肉體生產的極限。
事實證明,一個人身體還活著,意識喪失了,也就死了;相反,一個人身體都死了,但意識還活著,就是活著。許多全身癱瘓的人,腦子還好,依然活在這個世界,甚至做出很大成就,霍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因此,人類只要能夠讓意識保存下來,配置相應的感知感覺設施,這個意識就能夠感覺自己依然活著,甚至活在真實的世界。《源代碼》電影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意識能保存多久,現在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但意識不是肉體,如果真的能夠脫離肉體存活下來,至少比肉體要活得長很多。
意識永生是否能夠做到:
這一點現在還無法定論,但有人相信,而且一些世界最頂級的大佬們,正在做這個事情。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就多次大談數字人生,他投資開發的腦機介面已經進入動物實驗。他說如果腦機介面成功,人類意識能夠上傳,就能夠實現人類意識永生。他還說,人類很可能通過DNA技術解決肉體永生的問題,但肉體永生會導致資源不足,導致人類更快地滅絕,人類最終出路和目標是意識永生。
谷歌早就啟動了意識上傳到計算機的研究,這項研究由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領導,他放言到2030年左右,就能夠實現將納米機器人以無害的方式放入大腦,將大腦皮層與雲端聯系起來,屆時就能夠創造出更深刻的溝通方式,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趣、更性感,甚至能夠進行遠程的戀愛和性愛。
6. 把自己的意識上傳網路的電影,不是生化危機
超驗駭客 Transcendence (2014)
導演: 沃利·菲斯特
編劇: 傑克·帕格恩
主演: 約翰尼·德普 / 麗貝卡·豪爾 / 保羅·貝坦尼 / 基里安·墨菲 / 凱特·瑪拉 / 更多...
類型: 動作 / 愛情 /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中國大陸 / 英國
語言: 英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4-04-18(中國大陸/美國)
片長: 113分鍾(中國大陸) / 119分鍾(美國)
又名: 超越潛能(港) / 全面進化(台) / 超越
超驗駭客的劇情簡介 · · · · · ·
近未來,天才科學家威爾·卡斯特(約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飾)開發出最接近人類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品(Pin)」,他在收獲來自科學界的美譽同時,也遭到無數反對者的詬病與抨擊。在某次會議之後,威爾遭到激進組織成員的槍擊,雖然當時僥幸逃生,但塗抹了放射性物質的子彈還是慢慢銷蝕了威爾的生命。威爾的妻子兼研究夥伴伊芙琳(麗貝卡·豪爾 Rebecca Hall 飾)自然痛不欲生,但她卻和丈夫的好友馬克斯(保羅·貝坦尼 Paul Bettany 飾)設法,將威爾的意識數據化上傳到智能電腦中。奇妙而幸運的是,威爾成功在虛擬世界中復生。
他的天才頭腦和先進科技完美融合,只是沒人能夠想到,這種局面對人類來說究竟是幸運還是災難……
樓下如有雷同 純屬復制粘貼 樓主明鑒~還請樓主注意首發正確回答時間!!!
樓主同意的話請點選下面的選為最佳答案,謝謝~
請您順便點擊一下答案旁的「小手」,贊同我一票吧!
7. 若想讓人類在網路實現永生,腦機介面技術可以實現嗎
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發布了最新的腦機介面產品,通過自動手術設備在大腦植入一塊硬幣大小的晶元,這枚晶元能夠感應溫度氣壓、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支持遠程數據無線傳輸,而且整個植入過程簡單安全在一個小時內就能完成,這項技術看起來未來人類大腦會與網路設備直接相連,不僅能通過晶元強化自身,還能讓虛擬與現實真正實現無縫連接,那麼當人類把自己的意識上傳到網路中,是否代表人類實現了在網路中永生呢?
那麼因植入腦機晶元而獲得成功的人,到底是晶元獲得了成功還是人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8. 意識真的能上傳計算機獲得永生嗎
科學家提出,將來能做到復制人類的意識,借用電腦當大腦,代替肉體的思考作用,得到永生。這種永生不是人的永生。這就象有人出書了,出名了,如孔子,活在中國人的心中,但不是我們一般意義的永生。
把人的記憶和意識都上傳到電腦上,那電腦上的那個意識還是自己嗎?只是哪一刻的自己,以後就是不是了。
就算ta與肉體上的我只是軀殼不同,可是他的思想並不能被我接收,如果肉體上的我消亡了,那電腦上的還只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意識,只是有我的記憶力,他並不是我自己啊,我的想法有問題嗎?沒有。就是這樣。
9. 第一批人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雲端,他們真的可以永生嗎
安德魯·卡帕蘭,一位78歲的美國作家,將通過矽谷創業公司HereAfter的記憶保存項目,成為世界首批「虛擬人類」之一。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很久以前,就有科幻作品提出「將人類意識上傳到計算機,然後永遠活在那個世界裡」的設想。最近10年,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創業公司開始研究如何將人腦和計算機連起來,嘗試用計算機模擬人腦的活動,最終實現「意識上傳」。
未來,人類會用先進的高科技電腦來增強自己大腦的能力,而更換大腦之類的事情恐怕要到我們榨幹了電腦的能力後才會被人重視起來。 不過,既然人類已經獲得了如此強大的能力,恐怕維持肌體長生不老也不是個問題了。所以,所謂的思維永生現在終究是個假設罷了。
10. 馬斯克稱已將大腦上傳到雲端並與之交談,是從另一種程度實現了永生嗎
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最簡單、最持久的願望,古時候就有秦始皇為了求得長生不老而費盡心思,派各路人為他尋得仙葯,但是始終都沒有成功,畢竟人士永遠都不可能會長生不老的。隨著計算機和生物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體的壽命也在不斷的增加,但畢竟身體就是身體。因此,一些科學家和科學愛好者為人類意識設定了目標,試圖找到提取、保存和再現個體意識的方法,以實現個體意識。
所謂腦機介面技術,形象地說,就是在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連接。信息交流的橋梁。通過這個“橋梁”,人和動物可以與外部設備交換信息,將個體意識轉化為外部設備的行為指令,個體大腦接收外部設備的相關“指令”信息,你可以做到。最後,它實現了調節和控制大腦中神經活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