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cpu是通過什麼訪問儲存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pu是通過什麼訪問儲存

發布時間: 2022-10-11 21:33:08

『壹』 cpu能夠直接訪問存儲部件是什麼

處理器能直接訪問的存儲部件包括處理器內部的高速緩存(比如1、2、3級緩存)、電腦的運行內存(RAM)、ROM(如BIOS晶元等)。

如果樓主要做選擇題,可以參考題目里包括的內容,進行回答。

『貳』 cpu能夠直接訪問的存儲器是什麼

當前主流計算機技術下,CPU能直接訪問的存儲器包括:緩存(cache)、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其中緩存通常包括一級、二級和三級緩存,它們直接集成在CPU內部,容量很小但速度非常快,滿足CPU對常用數據的取用;
ROM一般用在SOC的CPU系統中,普通PC只剩下BIOS信息放在ROM里儲存;
RAM就是通常說的內存,因為CPU集成了內存控制器,所以可以直接訪問,速度慢於緩存但容量大很多。
其他諸如硬碟、光碟和優盤類的存儲器都是外部存儲器,它們都是通過主板晶元組與CPU傳輸數據,是非直接訪問模式。

『叄』 CPU能不能直接訪問內存儲器

CPU可以直接訪問內存儲器。
內存儲器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
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肆』 CPU能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能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CPU可以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

不可以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外存數據必須先讀進內存再供CPU訪問。電腦CPU讀取文件要先載入到內存中的原因:

1、機械硬碟發展這么多年,數據相對穩定可靠,而且容量大成本低,不得不使用機械硬碟存取數據。

『伍』 cpu是通過什麼訪問存儲單元

在電腦硬體結構中,cpu,內存,顯卡,硬碟等設備 ,都是連接在系統匯流排上的。所以,嚴格來說,cpu應該是通過系統匯流排來訪問存儲單元的。
系統匯流排用來傳輸所有的數據信號和控制信號。在存儲單元中,同時連接了控制線和數據線,當控制線片選了某個區域的存儲單元,這個區域的數據就被激活了,然後數據線就會參照控制線的指令模式,復制存儲單元的邏輯信號到cpu緩存區,最後,復制的數據在cpu晶元內部的緩存區進行邏輯運算。這就是cpu和存儲單元的數據交換過程。

『陸』 1、CPU能直接訪問儲存在內存中的數據嗎 2、CPU能直接訪問儲存在外存中的數據嗎

CPU能直接訪問儲存在內存中的數據,不能直接訪問儲存在外存中的數據。

相關介紹:

計算機的內存可以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儲存器(ROM)。兩者的區別在於,隨機存取存儲器能夠與CPU直接的進行數據的交換,也可以將其稱為主存。

對於RAM可以隨時的進行讀寫,而且這個過程的速度很快,因此由於主存所具有的這個優點也往往將其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媒介。

(6)cpu是通過什麼訪問儲存擴展閱讀

中央處理器強大的數據處理功有效提升了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在數據加工操作時,並不僅僅只是一項簡單的操作,中央處理器的操作是建立在計算機使用人員下達的指令任務基礎上,在執行指令任務過程中,實現用戶輸入的控制指令與CPU的相對應。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人們生活、工作 以及企業辦公自動化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作為一種主控設備,為促進電子商務網路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使 CPU 控制性能的升級進程得到很大提高。指令控制、實際控制、操作控制等就是計算機 CPU 技術應用作用表現。

『柒』 在計算機系統中,CPU是通過哪個設備訪問內存的

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bios可看作是一個記憶電腦相關設定的軟體,可以通過它調整相關設定。bios存儲於板卡上一塊晶元中,這塊晶元的名字叫coms
ram。但就像ata與ide一樣,大多人都將它們混為一談。
因為主板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性能、穩定、功能與擴展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板的選購看似簡單,其實要注意的東西很多。選購時當留意產品的晶元組、做工用料、功能介面甚至使用簡便性,這就要求對主板具備透徹的認識,才能選擇到滿意的產品。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ic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前。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捌』 在具有三層結構的存儲體系中CPU最先訪問什麼存儲器

ROM一般用在SOC的CPU系統。
1、普通PC只剩下BIOS信息放在ROM里儲存,RAM就是通常說的內存,因為CPU集成了內存控制器,所以可以直接訪問,速度慢於緩存但容量大很多。
2、其他諸如硬碟,光碟和優盤類的存儲器都是外部存儲器,它們都是通過主板晶元組與CPU傳輸數據,是非直接訪問模式。
3、CPU能直接訪問的存儲器是內存儲器,內存儲器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儲器中進行的,因此內存儲器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玖』 CPU可以直接訪問存儲器的是( )。 A.ROM B.RAM C.CACHE D.磁碟

答案是:A(ROM)+B(RAM)+C (CACHE) !

CPU可以直接訪問的是內存,而內存包括ROM、RAM和Cache,而光碟和CD-ROM則不能被CPU直接訪問。
當前主流計算機技術下,CPU能直接訪問的存儲器包括:緩存(cache)、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其中緩存通常包括一級、二級和三級緩存,它們直接集成在CPU內部,容量很小但速度非常快,滿足CPU對常用數據的取用;
ROM一般用在SOC的CPU系統中,普通PC只剩下BIOS信息放在ROM里儲存;
RAM就是通常說的內存,因為CPU集成了內存控制器,所以可以直接訪問,速度慢於緩存但容量大很多。
其他諸如硬碟、光碟和優盤類的存儲器都是外部存儲器,它們都是通過主板晶元組與CPU傳輸數據,是非直接訪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