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思嘉的評價
王潔實:思嘉的歌曲處理得很細致,很到位,很有她的味道。
吳頌今:思嘉的演唱一直進步都很大,很有潛力。
朱明瑛:我和思嘉同台演出,我覺得她很不錯,唱的也很好。 點評一
鄧麗君的形象和歌聲,一直留在很多人的心裡。每年,全世界都會舉辦各種活動懷念這位已故天後,全國各地也掀起了「小鄧麗君」的模仿熱潮,思嘉就是其中之一。12月8日,思嘉將為蘇城觀眾獻上多首鄧麗君小姐耳熟能詳的金曲,並將身著旗袍、禮服等鄧氏華服,原音重現鄧麗君當年的風采。昨日,思嘉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次偶然的探親機會,讓當時年僅8歲的思嘉遇到了自己的偶像歌後鄧麗君。當時,鄧麗君正在為自己的香港個唱做准備,思嘉則恰好在香港探望親友,而這位經營皮鞋生意的親戚在聽聞小思嘉很崇拜鄧麗君後,便通過朋友關系為她爭取到了與偶像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就是那一次,思嘉被鄧麗君的一句玩笑話,領進了演藝之路。「在後台,我有幸與鄧小姐見面了,她皮膚很白,臉沒有那麼圓潤,比電視上清瘦很多,非常甜。」思嘉回憶道,鄧麗君在聽聞自己小小年紀便能唱幾十首鄧氏金曲後,開心地笑了。「她笑著點了幾首歌,我一字不落地唱了下來,在唱到《甜蜜蜜》時,鄧小姐沖工作人員指了指我說這么小的孩子,唱得真像,我都可以收作小徒弟了呢……」
就是那次見面,讓思嘉萌生了模仿鄧麗君的想法。「我從小到大都沒什麼崇拜的偶像,唯獨鄧麗君,她歌甜人美,善良又孝順,我開始不斷地聽她的新歌老歌,熟悉的冷門的都聽,還漸漸開始模仿她。」遺憾的是,1995年,一代歌後鄧麗君香消玉殞。斯人已去,這讓思嘉更加樹立了模仿鄧麗君,向這位已故偶像致敬的信念。在上海,思嘉慢慢開辟了自己的天地,演出也風生水起,經由她唱出的一首首鄧氏金曲,讓很多觀眾為之稱贊,同時,也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他就是鄧麗君的胞弟鄧長禧。「鄧先生在滬經營著一個酒吧,也就是在那裡,他聽到我唱了幾首鄧麗君的歌,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希望你能延續我姐姐的願望,在大陸開辦自己的演唱會。」
這讓思嘉下定了以模仿鄧麗君的歌聲為事業的決心,不過,想法固然很好,可是現實卻非常殘酷。雖然思嘉模仿鄧麗君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但反對和打擊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很多人給這個沒有任何歌唱基礎,沒有一絲顯赫家世的女孩潑起了冷水。「那段時間,我很喪氣,父母雖然支持,但畢竟這是個冒險的舉動,而且我沒有一個親朋是干演藝工作的,這讓我非常迷茫。每天,你別唱了這句話都會在我耳邊環繞,不過,我從沒想過放棄。」慢慢的,靠著自己的努力,思嘉在業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讓很多鄧麗君的忠實粉絲嘖嘖稱贊。
12月8日,思嘉就將帶著自己多年來的積累,在蘇州蓄勢待發,在近三小時的演出中,除了鄧氏金曲的聯唱,思嘉還特別為蘇州粉絲准備了現場點唱環節,滿足粉絲們的耳福。
點評二
在開明大戲院登台的「永遠的鄧麗君」經典金曲思嘉個人演唱會已在歌迷中掀起了一股懷舊熱潮。據悉,主辦方將不惜重金打造精美的演出效果。
無數歌迷都很關心,到了現場能不能找到聽鄧麗君演唱會的感覺。對此疑惑,組委會負責人自信地表示,從主唱的自身條件來看,歌迷們可以完全放心,思嘉是鄧麗君的「入室弟子」,大家在現場可以閉上眼睛聽,根本就分不出是鄧麗君在唱還是思嘉在唱,因為她們兩人在聲音上的區別很小,足以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迄今為止,本台演出在國外的多次巡演中均受到君迷的好評,「轉過身去,她就是鄧麗君」,儼然成為鄧麗君的代言人。
點評三
為紀念鄧麗君逝世17周年,一場名為「永遠的鄧麗君經典金曲演唱會「在江蘇蘇州開明大戲院舉行,有「小鄧麗君」之稱的著名歌手思嘉在演唱會上為蘇州觀眾獻藝。思嘉是貴州的一名著名歌手,已經在全球成功舉辦近百場演唱會,其模仿鄧麗君的歌聲受到眾多歌迷的熱捧。
點評四
聽過思嘉演唱的觀眾都這樣感慨:「如果閉上眼睛,真以為是鄧麗君本人在唱。」那極富感染力的演唱,彷彿是鄧麗君的天籟重現人間。
點評五
楊思嘉以超前的意識及早地體會鄧麗君的歌聲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2007年在河北冀縣廣場幾萬人(五一晚會),一曲{娘心}轟動滿城。
2010年21屆中非論壇{不管你是誰}獲得中外藝術家的好評,
2010年第二十二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科技發展論壇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一曲{我和你}更獲得滿堂掌聲,
2006年紀念鄧麗君演唱會比賽邀請唯一嘉賓,
2009年參加銀鷺花生華北賽區第一名,
2011年為鄧麗君主題餐廳(鄧長富三哥)開業演唱受到好評,
2011年紀念鄧麗君大型公益演唱會主唱,一首{千言萬語}台下觀眾陣陣掌聲,小鄧麗君思嘉聲譽鵲起,受到了各界朋友的熱情關注與好評。
她婉轉清新的演唱轟動了大江南北。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擁有一大批粉絲。思嘉小姐,將把您帶入優美的歌聲中。。。。。。驚喜;思嘉除了翻唱鄧麗君歌曲外,埃及東方舞也跳得非常棒!![2]
點評六
來自貴州北漂多年的思嘉小姐於2011年12月23日晚上19點在宣武文化館盛大舉行了個人鄧麗君懷舊歌曲歌迷會。
一曲曲甜蜜委婉、纏綿悱惻的歌曲把我們帶到了那個久久難以忘懷的過去,整個歌迷會充滿著激情和溫馨,思嘉小姐聲情並茂的演繹給了歌迷心靈上無比的撼動,會場寧靜萬分,數百人盡數聆聽著那些曾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鄧麗君的經典歌曲。
以往那個時代被稱之為靡靡之音的歌曲無論是從旋律還是歌詞上都是那麼的完美無缺,之所以流傳至今經久不衰,從老到幼皆能朗朗上口扣人心肺堪稱經典是其他歌曲很難取而代之的,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今夜能夠在聖誕前夕再次賞聽鄧麗君美妙歌曲的原音再現我們要感謝思嘉小姐的傾情演出,惟肖惟妙的舞蹈以及餘音繞梁的甜美嗓音讓歌迷一陣陣莫名的感動,當《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歌曲在大廳里飄盪的時候整個會場進入高潮,台上台下此起彼伏,齊聲和唱,歡呼聲喝彩聲祝福聲匯成了愉快的海洋,可謂今夜無眠。
B. 鄧麗君去世時,為什麼被拍到左臉有巴掌印
關於鄧麗君的死因,坊間一直有個猜測說,當時鄧麗君臉上有巴掌印,而陪她一起去泰國的男友保羅,拒絕醫院方面的遺體解剖,鄧麗君的去世很可能是他殺。據當時酒店的工作人員回憶,鄧麗君臉上的傷痕是因為哮喘發作,不小心在門框上擦傷的,並非巴掌印。
C. 鄧麗君哪一年去世的多大歲數
鄧麗君是1995年去世的,享年42歲。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台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
1967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從而開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灣首部連續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而在台灣成名。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千言萬語》、《海韻》等作品打開香港及東南亞唱片市場。
(3)鄧麗君接受天津記者訪問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68年4月,鄧麗君參加台視《群星會》節目,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樂場所登台演唱,創造連續數月滿場的紀錄;以平均每三個月兩張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張唱片。
1972年2月,鄧麗君第二度當選香港工展會「白花油義賣皇後」;5月,鄧麗君訪問東南亞各地唱片公司、報社二十餘處;7月,主演舞台劇《西廂記》;12月,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
1975年,鄧麗君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 ,5月,發行「島國之情歌」系列專輯第一集《島國之情歌第一集——再見!我的愛人》。
1979年2月,鄧麗君因「假護照」事件離開日本樂壇,赴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留學,進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數學 ;4月,鄧麗君於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多倫多等北美城市舉行個人演唱會。
D. 鄧麗君死亡真相 和外籍男友有關系嗎
12月21日消息,鄧麗君可以說是一代人的記憶,1995鄧麗君與世長辭,年僅43歲,關於鄧麗君的死因撲朔迷離,有人說是被男友氣死的,也有說是被暗殺的,那麼鄧麗君究竟是怎麼死的呢?和外籍男友有關系嗎?
鄧麗君死亡猜測一:被外籍男友氣死
鄧麗君因為長期的長期感冒未愈伴隨支氣管炎所以暫停了工作,由她的外籍男友保羅的陪伴前往泰國清邁進行度假療養,在鄧麗君去世之後,有資深媒體人赴泰國進行調查,發現鄧麗君屍體左額上竟然有一個巴掌印,而且當時鄧麗君去世之後外籍男友對她毫無關心,所以很多人猜測是被保羅給氣死的。
鄧麗君死亡猜測二:哮喘病發而亡
記者采訪了鄧麗君入住酒店的服務員,回憶起了鄧麗君死亡之前的細節。鄧麗君當時入住了一間王子套房,下午4時時候鄧麗君突發哮喘,用力擊打房門求救,服務員見狀趕緊撞開房門施救,可是時間已晚,鄧麗君在送往醫院之前就已經斷氣了。
鄧麗君死亡猜測三:間諜身份被暗殺
鄧麗君的死亡引起了媒體的極大關注,台灣的一家媒體透露台灣某少將的爆料:「鄧麗君是台灣情報工作人員,後來被人暗殺」。此言論一出,震驚了世界,鄧麗君難道真的是間諜嗎?而且鄧麗君的追悼會上身披國民黨的黨旗也引發眾議,難道鄧麗君真的與台灣情報部門有聯系?
E. 鄧麗君是特務不
引號里是我找到的相關資料,僅供參考:
「資料1——《一代歌後鄧麗君》原著◇於立行◇
關於鄧麗君是台灣間諜這一驚人的消息是在鄧麗君突然死亡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個月,1995年6月中旬,由台灣大眾雜志《獨家報道》6月刊首先報道的。
雜志社記者在對原國民黨高級將領、退役少將谷正文先生進行采訪時,谷正文直言不諱地指出:鄧麗君是「台灣國民黨國家安全局」的秘密情報工作人員,隸屬於「台灣國家安全局」第三處,由當時的三處吳處長負責單線聯系(吳先生於1994年死於癌症)。而配合協同工作的則是我所在的台灣國民黨國防部軍事情報統計局。
根據谷正文的敘述,當時的情況如下:
1968年夏天,鄧麗君收到了來自新加坡的演出邀請書,她被邀請參加1969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劇院舉行的「慈善音樂會」的演出。為此,年僅15歲的鄧麗君向台灣當局的有關部門提出了出境申請。由於當時鄧麗君尚未成年,所以一同提出出境申請的還有鄧麗君的母親趙素桂。
在出入境申請的審查過程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項目,即申請人是否能夠利用他(她)現有的條件為台灣當局進行情報工作。
在鄧麗君遞交了出境申請之後,台灣「國家安全局」不但對鄧麗君本人進行了嚴格的審查,而且對鄧麗君的家庭及家族也進行了全面審查。
「台灣國家安全局」第三處是專門負責對外關系以及向海外選拔派遣特別情報人員的管理部門。審查中,由於鄧麗君的父親鄧樞為是原國民黨軍隊下級軍官,而其母親趙素桂的家庭中尚有部分成員仍生活在中國大陸,為此,當時的「國家安全局」第三處的吳處長親自拿著鄧麗君的個人檔案和厚厚的審查資料,直接來到了「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要求國民黨軍方協助審查工作。當時「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負責此方面工作的責任部門就是特勤處,谷正文就是當年的特勤處少將主任審查官。
根據谷正文的回憶,自從1949年國民黨蔣介石改編重組國民黨特務系統以來,「特務政治」的行動方針一直主導著台灣國民黨軍隊、政府和民間社會。許多台灣的民間人士、知識分子以及文藝界人士均在不同的情況和條件下,被收編進了國民黨特務組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屬於需要出境,為了得到出境許可,才不得已地接受了台灣國民黨特務組織的交換條件,被收編成「台灣國家安全局」的情報工作人員的。鄧麗君正是屬於這一類。
在谷正文的敘述中,他還提及了另外一個當時在台灣較為著名的人物,即台灣歌星白嘉莉小姐。這位白嘉莉小姐也和鄧麗君一樣,為了出境演出的需要,不得不充當國民黨政府的情報人員,利用其藝術活動的有利條件,奔走於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為台灣國民黨政府傳遞情報和充當「使者」。直到白嘉莉小姐結婚後,才解除了她特務情報人員的身份。
關於這些被收編為情報人員的民間人士的作用和任務,谷正文進一步解釋說:「像鄧麗君這樣被吸收進來的特務工作情報人員,原則上與其它專業間諜有著根本的區別,他(她)們不承擔那些需要特別間諜技能的諜報工作,而只是利用他(她)們現存的條件,在適當的情況下為台灣國民黨政府效勞而已。」
「鄧麗君是『台灣國家安全局』的情報人員」這一消息引起了台灣社會各界的巨大反響。首先是鄧麗君的家屬們對此事採取了斷然否定的態度。長兄鄧長富針對《獨家報道》雜志的文章,代表鄧家向新聞界發表了以下聲明:
《獨家報道》雜志的采訪報道文章是在沒有對我們家屬進行任何采訪的基礎上編寫的,是對鄧麗君本人的侮辱,作為同是記者的我本人,為它感到羞恥。
然而,針對鄧麗君家屬們的發言和其它一些不同意見,谷正文分別在不同場合接受了許多不同新聞報紙記者的采訪。在采訪中,谷正文不但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並且對一些反對意見進行了尖銳的反駁。
「我所說的都是事實,我現在已經年邁體弱了,在餘下來的時間里,我並無什麼其它所求,我只是作為歷史的見證人,說一些事實而已。」
「如果鄧麗君的家屬們或者其他什麼人,認為我是在胡說八道的話,那麼就請到法院去告我好了。到目前為止,『國家安全局』還保留著鄧麗君的全部檔案。到時候請法院去查閱一下,就完全可以知道是誰在胡說八道了。」
說也奇怪,在谷正文面對一片不信任的議論和評論,提出以上可以對簿公堂的講話被公開在報紙雜志上以後,一切反對和不信任的意見和文章一下子全部銷聲匿跡了。
資料2——
因為國民黨退役的情報少將谷正文1990年 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說了這么一句話:「鄧麗君在1968年申請出境過程中,被國民黨當局要求擔任「台灣 國家安全局」的秘密情報工作人員」。祖國大陸斷然拒絕了邀請鄧麗君到大陸訪問的請求。對這事,1992年- 1998年擔任中國文化部部長的劉忠德,至今仍然抱憾不已。因為後來很快發現台灣當局說鄧麗君是國民黨特務 ,純粹是造謠誣蔑,意在阻止鄧麗君「大陸之行」。
原中國文化部部長劉忠德說,1992年他剛接任文化部長時,即想讓鄧麗君到大陸開演唱會,本身就是鄧麗 君歌迷的劉忠德最近透露:「鄧麗君一直想到大陸開演唱會,我們也准備讓她來, 剛決定沒幾天,報上登則消息,說她是參加了國民黨特務組織,這下就得等調查完了才行。調查清楚了,而鄧麗君卻在1995年5月8日,猝死於於泰國。」對於無法邀請鄧麗君到大陸開演唱會,劉宗德感慨地指出:「這是 我當文化部長時的最大遺憾,相信這也是鄧麗君的遺憾。」 基
於同樣的原因,鄧麗君的原唱歌曲當時還被文化部斥為「靡靡之音」、「黃色歌曲」。但在調查清楚鄧 麗君不是國民黨特務後,文化部又不諱言地指出:「雖然鄧麗君的有些歌曲有不健康之處,但總的來說是好的,而且她的很多歌曲有思想、有情懷,很有思想內涵。」 鄧麗君的歌曲從此在祖國大陸全面解禁。」
個人覺得,鄧麗君的一生璀璨中帶著些許悲哀的政治色彩,我想作為一名歌者她內心也有無法擺脫的陰影,無奈和悲哀,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一代歌後鄧麗君,無奈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弄潮兒,她能做的只是努力征服一切不利的外界因素,找尋自己作為一名歌者應有的人生,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存在這樣那樣的種種誤會,當然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這一切孰是孰非終將真相大白。拋開一切,只願逝者安息!
關於成龍:用成龍的話是說「我配不上」鄧麗君。這是鄧麗君逝去多年後在藝術人生成龍特輯中,年逾50的功夫巨星成龍回憶曾經那段和鄧麗君的美麗過往時,道出的心聲。當時的大哥「氣派」和鄧麗君溫文爾雅,浪漫高貴是大相徑庭的。也許是「wrong timing」?錯誤的時間,陰差陽錯,這段感情最後無疾而終,直至天人兩隔的今天。至於「成龍甩了鄧麗君」完全是無稽之談,很可笑的。要更加了解鄧麗君還是多看看相關鄧麗君傳記吧,我真的很不希望有這么多人還在無形中對鄧麗君抱有這樣那樣的偏見,可是從很多人的嘴裡得知,這種現象還很普遍,我不知道是喜是憂,大概真如某位笑星所言「沒有緋聞的明星不是真正的明星」,這是諷刺,但也是事實。我希望樓主能明白我的用心。
F. 鄧麗君經歷過怎樣的感情
我覺得鄧麗君小姐在感情上是歷盡滄桑啊。
首先是初戀情人林振發,他對鄧麗君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啊,他是大馬人,而且鄧麗君也很喜歡他,公開說過這輩子非林振發不嫁,只可惜後來因為來看鄧麗君的時候坐的飛機在越南上空發生空難往生,鄧麗君曾經2次去給林振發掃墓哭的死去活來,畢竟是初戀,據說還因為林的事情1個星期沒有登台表演了。這也是為什麽鄧麗君每每唱到《再見我的愛人》時都會哭的原因了。
緊接著就是成龍,因為鄧麗君的假護照事件鄧麗君被日本去除出境1年不得進入。台灣那邊因為她使用「假護照」也說她叛國,所以鄧麗君就去了美國,在哪裡認識了成龍,但是成龍我感覺他有點大男人,而且兄弟情深,每次鄧麗君和他約會的時候他都要帶著兄弟。而且據說鄧麗君和成龍分手也是因為成龍的成家班兄弟不喜歡鄧麗君所致。鄧麗君曾經很生氣的說你乾脆嫁給你兄弟好了。
之後是郭孔丞,郭先生這段主要是祖母提的那3個條件讓鄧麗君覺得受了侮辱,矮人一段,鄧麗君曾經對郭孔丞說過,你祖母提出的那3條件我可以答應,但是如果我們結婚你就要放棄你的所有一切我們遠走高飛。但是郭孔丞好像放不下,鄧麗君一看郭是這樣的人,乾脆就退婚。拜拜了您內,不過後來郭孔丞娶的日本太太還是有點像鄧麗君的。而且郭孔丞這段也是鄧麗君繼林振發之後唯一承認婚訊的一個人。看來鄧麗君確實是很喜歡郭孔丞的。
最後就是保羅,比鄧麗君小15歲的保羅在法國和鄧麗君遇見的時候只有23歲。鄧麗君喜歡他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鄧麗君是知名歌手,讓鄧麗君很開心。不過據說保羅不是很喜歡鄧麗君,你可以從鄧麗君氣喘病發的時候他根本不在身邊就可以看的出來,而且鄧麗君為了保羅的攝影愛好,曾經砸下200萬給他買攝影器材。不過鄧麗君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和保羅結婚。在1995年鄧麗君往生之後鄧麗君的家人也不原諒保羅,認為如果他當時在鄧麗君身邊陪著她的話,鄧麗君是不會往生的。
總的說來借某個鄧麗君介紹的節目中說:鄧麗君為情所演唱,當諷刺的是鄧麗君的愛情一生未能開花結果。更諷刺的是鄧麗君的葬禮上,她那些所謂的男朋友居然一個都沒出席。鄧麗君如果地下有知也會埋怨的。
總的說來,鄧麗君一生的愛情坎坎坷坷。或者這點也說明她並不屬於人間吧。
以上是鄧麗君愛情經歷的簡介,希望你滿意。給我分啊。
G. 鄧麗君是生什麼病死的
鄧麗君因長期感冒未愈伴隨支氣管炎引起支氣管哮喘發作,由於交通堵塞延誤救治時間和使用支氣管擴張噴劑過量,致使腦部重度缺氧和心臟停頓,於泰國清邁蘭姆醫院接受近45分鍾的全力搶救,17時30分許,鄧麗君被院方證實錯失有效救治時機以致搶救無效逝世,終年42歲。
1966年,鄧麗君接受台視《藝文夜訪》節目訪問並獻唱歌曲,首次與聽眾見面;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正聲公司歌唱訓練班,以第一名成績結業;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采紅菱》奪得冠軍。
(7)鄧麗君接受天津記者訪問擴展閱讀:
社會活動
1968年8月17日,鄧麗君於台北中山堂中正廳為濟助菲律賓震災舉辦的義演義賣大會上獻唱,義賣中鄧麗君唱片一套賣得一萬一千元。
1969年12月27日,鄧麗君參加香港工展會為「救童助學運動」義賣活動,以最高義賣金額獲得「慈善皇後」頭銜。
1972年2月,鄧麗君參加香港工展會義賣活動,以最高義賣金額二度獲得「慈善皇後」頭銜。
1972年6月7日、8日,鄧麗君於新加坡參加「歌樂飄飄慈善晚會」義唱,為殘廢兒童救濟基金募集籌款。
1973年6月8日,鄧麗君於新加坡參加 「遠東十大巨星慈善晚會」,演出4場,籌集坡幣40萬元,用作貧寒學生獎助學金。
H. QB鄧麗君在大陸唱過歌嗎
宋楚瑜說他曾受蔣經國之命勸阻鄧麗君來大陸,所以更別提什麼演唱會了。其實這種「勸阻」更帶有一種命令的色彩。
而據鄧麗君的不少友人講:鄧麗君不止一次地說自己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天安門廣場開場免費的露天演唱會,她還想去魂牽夢繞的大上海去看看,在美麗的西湖買套房子…鄧麗君對大陸太過崇敬了。
網上有段老視頻,有位天津電視台的記者采訪她問她是哪裡人,鄧麗君毫不猶豫答道:「河北人。」之後還應記者要求唱了《小城故事》…
可惜了!
I. 我很喜歡鄧麗君
樓上那位估計又是某迷的嫉妒心理作祟了
我姐在日本的讀賣報社工作
我姐說鄧麗君的償還當時巨紅無比,夜市連放,有些逛夜市的人幾乎可以從夜市的一端一直聽到另一端。
咖啡店一般在周二下午放償還,償還的日本名叫贖罪。
韶光流逝順其自然(我只在乎你日文版)被日本人譽為首唱就把歌曲唱絕的神人神曲,此後沒人敢翻唱,但一直流傳
鄧麗君鼎盛時期,日本婦女驚訝的發現自己相夫教子一輩子不如鄧麗君對著電視機眨眨眼。
當時相親的接電話時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有有有,可像鄧麗君了
有的記者問鄧麗君為什麼總是唱愛情歌曲,鄧麗君回答說,美好的愛情是值得的歌頌的
鄧麗君的通告費高的嚇人,幾百美金一小時
當時nhk演唱會用了激光防止觀眾站起來,這在當時十分罕見,前排觀眾站起來後面的人就看不見了,用激光照那位站起來的,示意他坐下,這在今天也是十分先進的技術
當時鄧麗君特別愛國,從來都不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台上台下都穿旗袍
nhk演唱會中途有幾十分鍾觀眾沒有一個人上廁所,這也很罕見
鄧麗君很會吃,她喜歡吃烏冬面,但她認為中國的拉麵最好吃,她最大的心願是到大陸吃3碗大拉麵,一碗放肉丸子,一碗放紅燒肉,最後一碗清湯的,還說會請記者朋友們一起吃
鄧麗君夠全程微笑的接受采訪而又不是讓人感覺假,這點很少見,采訪後還很親切的和記者盆友一起分吃水果乾
鄧麗君特別白,而且是那種健康的白,穿什麼衣服都好看
鄧麗君在日本對待身邊的人很好,常常是沒買多少錢的東西,小費還給不少
曾經有一種鄧麗君特刊,賣得特別好,在廢紙回收站,許多人將特刊拿到那裡去然後又不捨得賣,又拿回家
當時日本記者很對不起他,編的新聞都是那種不可思議的,像同性戀啊,面相不祥啊,鄧麗君對記者都沒有一句狠話,可是記者沒看到鄧麗君發飆就很不爽,更加的亂寫,甚至擬出了雙性人的稿子,還是社長最後在娛樂版的當月例會上說:我們已經還掉一個黛安娜了,還要損失鄧麗君嗎?後來,記者就再也沒亂編瞎話了
鄧姐是個天才
她認為中國人應該團結,在場記者都以為他要說幾句套話就算了,但鄧麗君說了很長一段話
鄧麗君是唯一看著主持人而不注重看鏡頭的藝人,每個主持人都喜歡他,尤其是黑柳徹子,就是寫窗邊的小豆豆的那個女的
有的中學將鄧麗君的歌編進教材,讓學生更深地了解愛情,其中還包括月亮代表我的心
離別的預感時鄧麗君在采訪時決定隱退,結果采訪他的記者當場大哭,鄧麗君還勸了半天呢,結果鄧姐就說:算了吧,過幾年再說
鄧麗君有一張照片是和日本的一種大餅合照,這張照片被日本記者戲稱為比比誰更圓
當時日本飯都是以冷盤為主,鄧麗君根本吃不慣,就是照大餅照時還有胃病,有一次拍攝時君姐臉色突然煞白,但她還是堅持完了拍攝,而且陪著記者吃完水果幹才去看病。這種敬業精神令記者們肅然起敬,可是鄧麗君沒有一次談過這種事,對待大家還是一如既往地談笑風生
當時鄧麗君參加慈善演出後還會陪那些孩子們玩一會,有一次,一個孩子總是扯鄧姐的連衣裙,在場記者都感覺很尷尬,旁邊的工作人員也不好意思把孩子抱開,畢竟一大堆鏡頭對著,搞不好第二天又有報道說鄧麗君的壞話。。。。。。。。結果君姐的處理方式是很自然的將孩子抱起來,還親了親他的小臉蛋。第二天記者都用很大的版面來報到了這件事,比一般明星的版面大得多。但沒怎麼說這件事,畢竟沒什麼新聞價值,所以就成了記者們的一則美談
當時鄧麗君特別努力,永遠不知足,錄愛人的一段時間里就沒正常的吃過一次飯,經常就是有空就巴拉一口,鄧姐總是說;餓著肚子會唱得更好。可大家都知道其實鄧姐是怕大家擔心,聽說有一次鄧姐錄完音,有個鼓手親自將一碗白飯拿到鄧麗君跟前讓他好好吃飯,並讓她照顧好自己
當時巡演時的麥克風特別貴,就算到現在,那個麥克風也算頂級的,據說運費就要好幾萬
當時鄧麗君身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盡量少說請繼續努力,因為鄧麗君已經很努力了,甚至有一次為了錄一首歌,鄧麗君錄了幾十遍都不滿意,有一天她凌晨兩點就起床,為了用稍微沙啞些的聲音去唱這首歌,好像這首歌是 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當時鄧麗君特別受小孩子歡迎,有一則有意思的話:大人認為鄧麗君在夢裡面,小孩認為鄧麗君在電視機後面
鄧麗君最有名的中文歌在日本最紅的是夜來香,但這首歌讓台下的觀眾特別糾結,想跟著唱但又不敢唱,怕破壞了鄧麗君和夜來香的統一感,這種人格和一的自然之美,是最為日本人所津津樂道的
鄧麗君以前在日本經常有小型演唱會,有一次鄧麗君問台下觀眾,我美不美啊,有一個男觀眾大叫:美。。。。。。啊!原來是被坐在他旁邊的夫人狠狠的踩了一腳
有種娃娃長得像鄧麗君,圓臉,齊肩短發,很多日本男士都買了回來送給女朋友或太太,銷量特別好,但聽說買回家後只是給太太看一眼,就不讓碰了
表參道的大屏幕上現在還常放鄧姐參加電視節目的錄像。
鄧麗君帶過一個特別的帽子,長得有點像草帽,但是材質好像是類似或鐵絲,是黑色的,好像上節目時還被調侃了幾句,結果那個帽子第二個星期就賣脫銷了。
剛到日本是鄧姐特別想家,有時候聽到別人用中文叫他鄧麗君會感動的快哭出來,有一次,有個台灣同事來看看他,她抱著同事的脖子就哭了,那個同事都嚇壞了,以為她受了什麼委屈,其實就是太想家了
鄧麗君是天生就有氣場的人,和她在一起,記者都不敢問八卦
鄧麗君有段時間用拐杖,後來將它送給了小兒麻痹的孩子
鄧麗君當年的那張愛人告訴了日本人什麼叫風情萬種,真的太美了,大家都沒想到鄧麗君有這么美,這么成熟的一面
當時鄧麗君去馬來西亞是民眾為了見一眼君姐造成了了堵車,要知道當時一共就沒幾輛車
鄧麗君的意識特別超前,比如說他在日本時事住賓館的,她特地管賓館服務人員要了天鵝絨被子,要知道這種被子是在2000左右才流行起來的
鄧麗君喜歡眼影,她在許多大場合都有抹眼影,令各大記者們印象最深的是紫色眼影和綠色眼影。有個記者評價現在歌手:玩的都是鄧麗君玩剩下的
鄧麗君還熱愛眼線,有一段時間更是每天必畫,有一次在接受報紙訪問時沒有畫眼線,記者就不是很高興,在采訪最後對鄧麗君說:最近還需更加努力呀!弄得鄧麗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是君姐將皮手套流行起來的
鄧麗君有一次穿了紫色絲襪,這次試穿給了服裝設計一次大的沖擊。(我姐說電視上播出的版本是在唱浪花節人生)
君姐對時尚界的貢獻還有拯救了粉色,當時全日本幾乎都不是很喜歡粉色,覺得它女子主義太強,太偏女性化,跟哪種顏色都不是很搭,可是君姐在電視上穿過幾次粉紅色衣服後,馬上粉色又成了流行色,甚至還有一款粉色的高跟鞋將兩年的庫存都賣光了!
其實君姐剛到日本時愛戴發箍,可是有的記者說整體看起來像水桶,發箍是水桶把,據說君姐氣得要命,從此很少再帶發箍了
君姐不僅會游泳,還游的極好
對於時尚界君姐還有一個顯著貢獻就是中性風,雖然君姐自己也可能不會這么覺得,只是個短發嗎,有設么大不了的?可是時尚編輯們普遍認為這頭短發給女性不管是服裝造型甚至性格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編輯的辦公室里都有自己的一本鄧麗君造型的簡報,可見君姐的偉大
對於商家來說,最令他們吸引的不是君姐身上的華麗大裙子而是細節處的小飾品,像寶石藍套袖,珠寶耳墜,花型發帶。。。。。。都是曾在日本賣到脫銷的華麗麗的君姐特色的小飾品
有一件事很可笑,君姐曾穿了一件紅底白點的連衣裙加珍珠項鏈,有家報紙就說:像個家庭主婦。結果一星期後,滿大街全市穿成這樣的女孩,就連相親時這也成了勤儉持家的側面證明。後來那個記者還出來道歉,,不過君姐鳥都不鳥他
鄧麗君穿過和服,很美麗,不過在私下鄧麗君卻抱怨:太麻煩了,居然穿衣服花了兩個小時
現在流行一種游戲,就是兩個人合唱離別的預感,一個人做要哭狀,一個人做大笑狀,看最後誰把誰逗樂,輸的罰酒。
鄧麗君有首歌叫釜山ハンへ帰(nhk)唱過,聽說在飯局上有個韓國歌手(男的)喝的醉醺醺的,和鄧麗君說:你們中國人唱不了這么有畫面的歌,當時的電視台台長和報社社長都在,都被嚇傻了,君姐可是幾千美金的通告費啊,這要被嚇跑了就死定了。君姐什麼也沒說,後來君姐在nhk演唱會唱後,叫好聲一片,那個男歌手反而現在被時間所洗刷干凈了
鄧麗君和谷村新司兩人是好友,谷村新司有一次給鄧麗君哼唱了歌曲小樣,問君姐怎麼樣,君姐說:看著黃河滾滾不息,我的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谷村新司當時激動地快哭了,拽著君姐的袖子,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為了演唱會讓大家看起來瘦,鄧姐會在三天內少喝水
nhk演唱會的頭型是君姐臨時想出來的,據說當時造型師愣了半天
鄧麗君很親和,有一個故事,一個人與鄧麗君握手後,全樓的居民都找他握手,這在中國的話沒有什麼,可這件事發生在日本,一個以禮貌為名片的國家,這件事就顯得十分罕見了。
君姐在日本有一次和糯米丸子合影,合影完後還把糯米丸子給吃了,這讓記者們大呼不可思議,首先,有些自命清高的明星們一般瞧不上路邊攤,他們總覺得自己十分高貴,甚至有的人把食物當擺設用,第二,明星們根本不敢在相機面前吃東西,怕形象不好。有位老記者評價鄧麗君:鄧麗君受人尊敬不僅因為他唱歌好,更因為她在成名前後都一樣的有禮貌,一樣的真實,從不擺架子。
關於不擺架子還有一件事,就是君姐每次被采訪完不管自己多勞累,總是會說:辛苦你了,這幾天我都會在日本,還有什麼沒問到的就打電話來問我吧.這雖然不是什麼難事,單就這么一句簡單的話,能讓久經沙場的老娛記們感動得夠嗆
鄧麗君娃娃本來還出了幾套衣服,但後來發現,娃娃賣得比衣服多,於是幾個月後,娃娃衣服就停產了。玩具廠老闆說;看來都是沖著人來買的。君姐魅力真大啊!
鄧麗君是唯一敢素顏就讓記者照相的藝人,就連現在也很少見,有的藝人甚至為了一張素顏照相而罵人,打人。這不是因時代而異,而是君姐人格魅力的強大,側面證明君姐的美麗,哈哈!!
君姐當年因為日語發音而被人罵過,後來君姐只是淡淡的說:我會努力。旁邊的工作人員都哭了,那個中國工作人員可能也是感同身受吧
鄧麗君英語雖然不是很流利,但是就是有美國味,君姐天生就是語言天才!
鄧麗君作為一個傳統歌手,她並不像其他歌手那樣排斥外語歌曲和電音音樂,甚至她還認為外國歌曲對他來說更抽象,這種感覺非常美。她還親自填寫了夏日聖誕,這首中西合璧的曲子
鄧麗君剛開始在日本發展時,有媒體評價她聲音沒有辨識度,太平凡了,肯定紅不了。結果鄧麗君知道這件事後,她說:那我就在平凡中做到最好。最後紅得發紫
HelloKitty長的特別像君姐
鄧麗君去世後,她喜歡的拉麵館,和記者們分享的水果乾店都離奇的倒閉了,所以有傳聞說,鄧麗君就是商家的唯一精神支柱
鄧麗君去世的消息到達他們那裡是當天的出報時間比平時晚了3個小時,原因不是機器故障,而是打字員看到消息,哭了一會,審稿人看到消息哭了一會,排版員看到消息,哭了一會,編輯看到消息,哭了一會。。。。。。。這樣一會一會的加起來,整整3小時
當時報社有個專欄寫鄧姐的發型啊,服裝啊的評論。現在的報社社長正好是當年的評論員,當時他評論的鄧麗君的短發卷發和長發卷發都是;美極了。後來還真有投訴評論員不認真的投訴信呢,不過社長說:現在想想也真的是美極了
她們社長第一次見到鄧麗君是說:我從來沒想到仙女能夠這么立體
我姐夫只會唱一首歌,就是小城故事
我姐夫從來不承認自己喜歡鄧麗君,但他的枕頭下曾經發現一張鄧麗君的照片
鄧麗君是仙子,不可能像平常人一樣老去的
有的確定是真的,有的是口耳相傳的小道消息,傳久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了,畢竟我姐在報社工作,知道許多不為人知的事
參考資料: http://tieba..com/f?kz=861428958
J. 鄧麗君生平
1953年1月29日(壬辰年臘月十五日、周四)出生於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6月舉家遷往台東縣池上鄉。
1954年6月舉家遷移至屏東縣軍用機場附近的眷村。
1958年至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芭蕾舞。
1959年11月舉家移居至台北縣蘆洲市(1998年升格為縣轄市),就讀台北縣蘆洲市蘆洲國民小學,表現出音樂天賦。
1961年接受啟蒙恩師李成清歌唱指導。
1962年隨「九三康樂隊」四處慰問演出。
1963年8月參加「中華電台」黃梅調歌曲比賽以《訪英台》獲得冠軍,為參賽者中年齡最者。 1964年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
1965年就讀金陵女中,獲得台灣第一屆初中演講比賽第五名。
1966年參加正聲公司歌唱訓練班,以優異成績畢業;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采紅菱》奪得冠軍。
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學,加盟宇宙唱片公司開始灌錄唱片;9月推出第一張唱片《鄧麗君之歌第一集——鳳陽花鼓》,正式以歌唱為職業。
1968年參加台視《群星會》節目演出,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歌廳登台演唱。
1969年演出第一部電影《謝謝總經理》;演唱中視開播台灣首部連續劇《晶晶》主題曲(1969年10月11日首播),主持中視「每日一星」節目,被譽為「天才女歌星」;首度應新加坡總統夫人邀請首度出國赴約做慈善義演。
1970年1月於香港工展會榮獲「白花油慈善皇後」,為歷年最年輕者;10月與張沖合作拍攝個人第二部電影《歌迷小姐》。
1971年2月至次年8月,在東南亞展開為期一年之巡迴登台,足跡遍及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地。
1972年6月鄧麗君歌迷俱樂部「青麗之友會」於香港首度成立;與麗風唱片簽約;結識初戀情人林振發;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二度當選「白花油義賣皇後」。
1973年1月赴美修讀英文;到香港演唱於「香港歌劇院」、「漢宮」及「珠城」,後前赴越南演唱;拍攝電影《天下第一笑》;與日本渡邊經紀公司簽約,並與寶麗多(Polydor)唱片公司簽約機構合作唱片發行,赴日接受密集訓練在新加坡國家劇院出席「遠東十大巨星晚會」。
1974年3月1日正式赴日發展,在日本推出首張單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不論今宵或明天),流行榜排行75名;4月首度赴金門勞軍;主演喜劇《唐伯虎點秋香》;主演舞台劇《女記者》;主演喜劇《西廂記》;10月17日以《空港》一曲獲日文音樂祭「銀賞」;11月19日以第二張日語專輯《空港》一曲當選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賞」、「新宿音樂祭銅賞」、「銀座音樂祭熱演賞」,總銷量達七十五萬張。
1975年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發行經典系列「島國之情歌第一集」;9月至10月在馬來西亞巡迴演出;在香港電視台錄制「鄧麗君電視特輯」;在日本連續推出三張單曲《雪化粧》(冬之戀情)、《女の生きがい》(祈望)、《夜の乗客》(今夜想起你)獲日本唱片大賞、新宿音樂祭新人獎;東京電視日報十大歌星獎;銀禧獎。
1976年3月鄧麗君香港歌迷會正式成立;在香港「利舞台」舉辦首次個人演唱會並獲得空前成功;在新宿舉辦個人音樂會;6月日文單曲《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你在我心中)打入流行榜前20名;7月在東京新宿舉行首次日本個人演唱會;11月率麗星歌劇團赴馬來西亞巡迴演出。
1977年4月於東京新橋市民會館舉行個人演唱會;6月與台視簽約,並錄制台灣第一個《鄧麗君專輯》;第二度於香港「利舞台」舉行演唱會;東京「何處是故鄉 」大賽歌曲冠軍;7月以《島國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與「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典禮」榮獲香港第一屆「金唱片獎」的第一位得主;第二度在香港「利舞台」舉行個人演唱會;於東京新宿舉行個人演唱會;在日本共發8張大唱片,12張小唱片;日本電視放送獎。
1978年2月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展開巡迴演出;7月底於川崎產業文化會館舉行日本個人大型演唱會,將個人演唱所得捐出作慈善之用;9月首度與演員江明合作主演台視連續劇《天涯常念舊時情》;第三次在香港「利舞台」舉行3天5場個人演唱會;大碟《鄧麗君GREATESTHITS》及《島國之情歌第三集》同時獲香港第三屆金唱片獎;於日本以《東京夜景》獲得「正頑張中賞」;將演唱所得捐作慈善,獲台灣「警廣(『警察廣播電視台』) 雪中送炭獎」。
1979年發生假護照事件,黯然赴美進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數學;4月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演唱會,為首次在美加地區辦個人演唱會;「香港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上,同時有三張大碟獲白金唱片獎,另有兩張大碟獲金唱片獎。
1980年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登台;身在美國,歌聲卻響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眾為鄧麗君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