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構式摘要和非結構式摘要區別
區別:
結構式摘要不僅信息量大,信息質量高,而且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項目明確,醒目,編排規范,利於閱讀和檢索。
非結構式摘要信息量小,信息質量低,而且結構不完整。
以下是摘要的相關介紹:
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意思是摘錄要點或摘錄下來的要點。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所公開內容的概要,即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和所屬的技術領域,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主要技術特徵和用途。摘要文字部分一般不超過三百個字,但具體字數還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來定,有必要時可以超過三百字。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摘要
2. 名詞解釋 結構式訪談
結構式訪談又名標准化訪談,結構式訪談是一種定量研究方法。
這種訪談的訪問物件必須按照統一的標准和方法選取,一般採用機率抽樣。訪問的過程也是高度標准化的,即對所有被訪問者提出的問題,提問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對被訪者回答的記錄方式等是完全統一的。
結構式訪問是由訪問員進行的。因此訪問員的態度、素質、經驗等對訪問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訪問員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主觀意見或偏見帶到訪問過程中,使得調查結果產生偏差。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談時,應當嚴格挑選訪問員。
(2)結構式訪問和非結構式訪問區別擴展閱讀:
結構式訪談的優點:
1、結構式訪談的最大優點是訪問結果方便量化,可作統計分析,它是統計調查的一種。與另一種統計調查-自填問卷相比,結構式訪談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控制調查結果的可靠程度。
2、結構式訪談的另一大優點是回收率高,一般的結構式訪談回收率可以達到80%以上,而且回收了的問卷其應答率也高。
3、結構式訪談的應用范圍也更廣泛,可以自由選擇調查物件,也能問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並可選擇性地對某些特定問題作深入調查,因而大大擴展了應用的范圍。
4、結構式訪談能在回答問題之外對被訪問者的態度行為進行觀察,因此可獲得自填問卷無法獲得的有關訪問物件的許多非語言訊息。
3. 非結構性訪問法名詞解釋
非結構型訪問法,又稱非標准型訪問法。這種方法是指事先不預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問題順序去問,自由的交談,適合於探索性研究。分為:(1)引導式訪問。(2)談話式,即訪問者事先擬好腹稿與被訪問者進行自由交談。(3)非引導式訪問法,事先完全沒有擬定調查標題,可以進行深度訪問。這種方法要求訪問者具備一定的訪問技術。
4. 什麼是結構性訪談
為確保這種統一性,通常採用事先統一設計、有一定結構的問卷進行訪問。通常這種類型的訪問都有一份訪問指南,其中對問卷中有可能發生誤解問題的地方都有說明。
結構式訪談的優缺點優點:(1)結構式訪談的最大優點是訪問結果方便量化,可作統計分析,它是統計調查的一種。與另一種統計調查-自填問卷相比,結構式訪談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控制調查結果的可靠程度。
(2)結構式訪談的另一大優點是回收率高,一般的結構式訪談回收率可以達到80%以上,而且回收了的問卷其應答率也高。
(3)結構式訪談的應用范圍也更廣泛,可以自由選擇調查物件,也能問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並可選擇性地對某些特定問題作深入調查,因而大大擴展了應用的范圍。
(4)結構式訪談能在回答問題之外對被訪問者的態度行為進行觀察,因此可獲得自填問卷無法獲得的有關訪問物件的許多非語言訊息。
缺點:(1)與自填式問卷相比,結構式訪談費用高,時間長,因而往往使調查的規模受到限制。
(2)對於敏感性、尖銳性或有關個人隱私的問題,它的效度也不及自填式問卷。
結構式訪問的要求
結構式訪問是由訪問員進行的。因此訪問員的態度、素質、經驗等對訪問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訪問員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主觀意見或偏見帶到訪問過程中,使得調查結果產生偏差。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談時,應當嚴格挑選訪問員。
結構式訪談常常用在大規模的社會調查,需要訪問員數量較多,這時訪問員的素質往往難以確保,而且,眾多的訪問員之間對問題的理解與處理方式上難以保持一致,而影響訪問的信度,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問時,必須事先對訪問員加以訓練。透過訓練使訪問員在訪問前做好心理、技術、物質以及相關知識的准備。
實務證明,這些准備對於成功的訪問是不可或缺的。結構式訪談的方法結構式訪談除採取個別訪問的方式外,還可採用集中訪問的方式,即將調查物件集中起來同時作答。具體作法是將被調查物件集中起來後,由一個調查員提出問題,並給調查物件提供一個回答公式,告訴他們如何記錄自己的回答。同時,還應有兩三名調查員在訪問中間巡視,以便隨時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
缺點是眾多人在一起作答,若管理不好,一些調查物件互相商量,開玩笑或發生爭論,就會影響調查的品質。此外,這種方式還存在所謂團體壓力問題。
結構式訪談要使用統一的問卷和表格進行調查,這種統一的問卷和表格顯然無法包括事件的全部,故而只能從中選取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如此就使這種類型的訪問很難觸及到社會生活的深層及其變化過程,難以綜合性地、多層次地把握問題,使研究流於表面化。對於某些統計結果,因為不知道有關的社會背景情況,而無法進行恰當深入的解釋。此外,結構式訪談不能像參與觀察那樣,提供對研究物件在其中生活和行動的生活環境的感覺,雖然因與被訪人有一定的交往而有某種程度的感性體驗,但嚴格的標准化程式使訪問者與被訪問者的正面促進作用難以發揮,這種感性體驗無法深刻。因此,在實際調查中,往往與另一種訪談方法無結構式訪談結合使用。
5. 訪問的意思
訪問,社會調查中以交談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方法。又稱訪談。與其他方法相比,訪問的最大特點是通過交談獲取資料,可以作為搜集研究所需資料的主要方法,也可以作為輔助方法去驗證或補充其他方法獲得的資料。它適用於研究較復雜的問題,或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當研究對象的構成成分較復雜時,訪問能較快地了解不同人員的情況。
按照不同的標准,訪問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與訪問對象的接觸方式分為直接訪問與電話訪問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按訪問前是否擬定詳細的標准化的訪談提綱,將訪問分為結構性訪問和非結構性訪問。
1.結構性訪問:訪問者在訪問前,制定好詳細的標准化的訪談提綱,對被訪者進行訪問。特點是:獲得的資料便於比較和進行量化處理,能減少交談中的主觀成分,避免被訪者含糊的回答或偏離訪談提綱的談話。在進行結構性訪問時,所有的訪問員都要遵循事先制定好的訪談提綱,按照一定的順序提出問題,不能隨意偏離訪談提綱。制定訪談提綱是進行結構性訪問的一項重要工作。研究人員將需要詢問的問題及其可能出現的答案篩選排列,分類編碼,製成統一的訪問調查表。訪談提綱中可以包括少量的開放性問題(見問卷),以及供當場使用的較為復雜的量表和圖表。
2.非結構性訪問:訪問者不依照某種統一的訪問調查表,而是圍繞研究的問題與被訪者進行自由交談。特點是:交談自然,可以深入了解多方面的情況。它常用於探索性研究。與結構性訪問相比,它對訪問員的要求較高,訪問耗費的時間較多,訪問員與被訪者之間的社會互動對訪問調查的結果的影響更為顯著。進行非結構性訪問的關鍵在於有效地控制談話,准確地作好訪談記錄。訪問員要在保持融洽的交談氣氛的前提下主動地引導交談,隨時糾正偏離研究主題或冗長的談話。
6. 結構訪問法的介紹
結構式訪問又稱為標准化訪問,這是社會調查人員在進行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經常運用的一種方法。即按照事先設計的、有一定結構的訪問問卷進行的訪問,是一種高度控制的訪問方法。由於結構式訪問的進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訪問問卷,因而,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以訪問的形式進行的問卷調。根據訪問員與被訪者是否見面,結構式訪問又可以分為當面訪問和電話訪問。
7. 訪談法按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為什麼類型,請解釋其含義
簡答題:
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什麼類型?
答: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為:結構式訪談和非結構式訪談;
(1).結構式訪談是:按照統一設計的、有一定結構的問卷所進行的訪談。
(2).非結構式訪談是一種 無控制或半控制的訪談,事先沒有統一問卷,而只有一個題目或大致范圍或一個粗線條的問題大綱,由訪談者與訪談對象在這一范圍內自由交談,具體問題可在訪談過程中邊談邊形成邊提出。
8. 訪問的三個特徵
1、訪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有效地控制交談的過程。
2、對被訪者的各種疑問進行解釋,還能根據交談時被訪者的非言語行為和表現,驗證訪問資料的信度與效度。與問卷調查相比,訪問的回答率較高。
3、即使在調查對象因文化程度低或其他原因不能填寫調查問卷的情況下,訪問也能得到被訪者的合作,獲得所需的資料。
按照不同的標准,訪問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與訪問對象的接觸方式分為直接訪問與電話訪問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按訪問前是否擬定詳細的標准化的訪談提綱,將訪問分為結構性訪問和非結構性訪問。
結構性訪問:訪問者在訪問前,制定好詳細的標准化的訪談提綱,對被訪者進行訪問。特點是:獲得的資料便於比較和進行量化處理,能減少交談中的主觀成分,避免被訪者含糊的回答或偏離訪談提綱的談話。在進行結構性訪問時,所有的訪問員都要遵循事先制定好的訪談提綱,按照一定的順序提出問題,不能隨意偏離訪談提綱。
9. 結構式訪談的優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結構式訪談的最大優點是訪問結果方便量化,可作統計分析,它是統計調查的一種。與另一種統計調查-自填問卷相比,結構式訪談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控制調查結果的可靠程度。
(2)結構式訪談的另一大優點是回收率高,一般的結構式訪談回收率可以達到80%以上,而且回收了的問卷其應答率也高。
(3)結構式訪談的應用范圍也更廣泛,可以自由選擇調查物件,也能問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並可選擇性地對某些特定問題作深入調查,因而大大擴展了應用的范圍。
(4)結構式訪談能在回答問題之外對被訪問者的態度行為進行觀察,因此可獲得自填問卷無法獲得的有關訪問物件的許多非語言訊息。
缺點
(1)與自填式問卷相比,結構式訪談費用高,時間長,因而往往使調查的規模受到限制。
(2)對於敏感性、尖銳性或有關個人隱私的問題,它的效度也不及自填式問卷。
2要求編輯
結構式訪問是由訪問員進行的。因此訪問員的態度、素質、經驗等對訪問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訪問員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主觀意見或偏見帶到訪問過程中,使得調查結果產生偏差。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談時,應當嚴格挑選訪問員。
結構式訪談常常用在大規模的社會調查,需要訪問員數量較多,這時訪問員的素質往往難以確保,而且,眾多的訪問員之間對問題的理解與處理方式上難以保持一致,而影響訪問的信度,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問時,必須事先對訪問員加以訓練。透過訓練使訪問員在訪問前做好心理、技術、物質以及相關知識的准備。
實務證明,這些准備對於成功的訪問是不可或缺的。
3方法編輯
結構式訪談除採取個別訪問的方式外,還可採用集中訪問的方式,即將調查物件集中起來同時作答。具體作法是將被調查物件集中起來後,由一個調查員提出問題,並給調查物件提供一個回答公式,告訴他們如何記錄自己的回答。同時,還應有兩三名調查員在訪問中間巡視,以便隨時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
這種方法經濟、客觀,容易從教育程度低的人獲得資料,而且有調查員在場,可對理解上的疑問加以回答,並可在收回答案紙時對答案進行檢查,因而效度較好,回收率和應答率較高,在實際調查中較受歡迎。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