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用linux查看伺服器器的埠
在Linux中查找服務的埠
方法1:使用grep命令
要使用grep命令在Linux中查找指定服務的默認埠號,只需運行:
$grep<port>/etc/services
例如,要查找SSH服務的默認埠,只需運行:
$grep ssh/etc/services
就這么簡單。此命令應該適用於大多數Linux發行版。以下是我的Arch Linux測試機中的示例輸出:
ssh 22/tcp
ssh 22/udp
ssh 22/sctp
sshell 614/tcp
sshell 614/udp
netconf-ssh 830/tcp
netconf-ssh 830/udp
sdo-ssh 3897/tcp
sdo-ssh 3897/udp
netconf-ch-ssh 4334/tcp
snmpssh 5161/tcp
snmpssh-trap 5162/tcp
tl1-ssh 6252/tcp
tl1-ssh 6252/udp
ssh-mgmt 17235/tcp
ssh-mgmt 17235/udp
正如你在上面的輸出中所看到的,SSH服務的默認埠號是22。
讓我們找到Apache Web伺服器的埠號。為此,命令是:
$grep http/etc/services
#http://www.iana.org/assignments/port-numbers
http 80/tcp www www-http#WorldWideWeb HTTP
http 80/udp www www-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80/sc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s 443/tcp#http protocol over TLS/SSL
https 443/udp#http protocol over TLS/SSL
https 443/sctp#http protocol over TLS/SSL
gss-http 488/tcp
gss-http 488/udp
webcache 8080/tcp http-alt#WWW caching service
webcache 8080/udp http-alt#WWW caching service
[...]
FTP埠號是什麼?這很簡單!
$grep ftp/etc/services
ftp-data 20/tcp
ftp-data 20/udp
#21 is registered to ftp,but also used by fsp
ftp 21/tcp
ftp 21/udp fsp fspd
tftp 69/tcp
[...]
方法2:使用getent命令
如你所見,上面的命令顯示指定搜索詞「ssh」、「http」和「ftp」的所有埠名稱和數字。這意味著,你將獲得與給定搜索詞匹配的所有埠名稱的相當長的輸出。
但是,你可以使用getent命令精確輸出結果,如下所示:
$getent services ssh
ssh 22/tcp
$getent services http
http 80/tcp www www-http
$getent services ftp
ftp 21/tcp
如果你不知道埠名稱,但是知道埠號,那麼你只需將埠名稱替換為數字:
$getent services 80
http 80/tcp
要顯示所有埠名稱和埠號,只需運行:
$getent services
❷ linux ftp埠怎麼設置
1、先查看下有沒安裝FTP軟體rpm -qa vsftpd。
注意事項:
FTP 的目標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提供非直接使用遠程計算機,使存儲介質對用戶透明和可靠高效地傳送數據。它能操作任何類型的文件而不需要進一步處理,就像MIME或Unicode一樣。
❸ linux ftp埠怎麼設置
# 匿名用戶配置
anonymous_enable=YES # 是否允許匿名ftp,如否則選擇NO
anon_upload_enable=YES # 匿名用戶是否能上傳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 匿名用戶是否能創建目錄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 修改文件名和刪除文件
# 本地用戶配置
local_enable=YES # 是否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local_umask=022 # umask 默認755
write_enable=YES
chroot_local_user=YES # 本地用戶禁錮在宿主目錄中
chroot_list_enable=YES # 是否將系統用戶限止在自己的home目錄下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 列出的是不chroot的用戶的列表
chown_upload=YES # 是否改變上傳文件的屬主
chown_username=username # 如果是需要輸入一個系統用戶名
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deny=NO
deny_email_enable=YES # 是否允許禁止匿名用戶使用某些郵件地址
banned_email_file=/etc/vsftpd.banned_emails # 禁止郵件地址的文件路徑
ftpd_banner=Welcome to chenlf FTP service. # 定製歡迎信息
dirmessage_enable=YES # 是否顯示目錄說明文件, 需要收工創建.message文件
message_file= # 設置訪問一個目錄時獲得的目錄信息文件的文件名,默認是.message
xferlog_enable=YES # 是否記錄ftp傳輸過程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 # ftp傳輸日誌的路徑和名字
xferlog_std_format=YES # 是否使用標準的ftp xferlog模式
ascii_upload_enable=YES # 是否使用ascii碼方式上傳文件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 是否使用ascii碼方式下載文件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 是否確信埠傳輸來自20(ftp-data)
nopriv_user=ftpsecure # 運行vsftpd需要的非特權系統用戶默認是nobody
async_abor_enable=YES # 是否允許運行特殊的ftp命令async ABOR.
# FTP伺服器的資源限制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 設置session超時時間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 # 設置數據傳輸超時時間
max_clients=50 # 用戶最大連接數 默認是0不限止
max_per_ip=5 # 每個IP地址最大連接數
anon_max_rate=102400 # 匿名的下載速度 KB
local_max_rate=102400 # 普通用戶的下載速度 KB
❹ linux ftp如何在登陸時指定用戶名密碼
ftp-n
ftp>openftp伺服器地址
ftp>user用戶名密碼
如果是用windows軟體的ftp的話,就不存在這些疑慮了。填好ip地址,用戶名,密碼,埠後就可以連接了。
❺ linux創建ftp伺服器的基本命令
快速構建FTP伺服器,FTP伺服器實現的基本功能是,下面就分幾個步驟來搭建一個可以實現功能的簡易FTP伺服器。
1.安裝FTP伺服器
如果在安裝系統時沒有選擇安裝FTP伺服器,可以通過Red Hat中的「添加/刪除應用程序」進行安裝。具體方法是,選擇「主選單」→「」→「添加/刪除應用程序」,在彈出的界面中選中FTP伺服器,單擊「更新」即可。
如果無法確認是否安裝了該軟體,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2.啟動FTP伺服器
套用Red Hat 9.0的預設範例直接啟動VSFTP。
為vsftpd啟動vsftpd: [確定]
3.在/var/ftp/pub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test.txt的文件
文件內容為「This is a test file」。
4.測試
使用FTP客戶端登錄到本地伺服器,然後以匿名身份(anonymous)登錄:
# ftp 127.0.0.1Connected to 127.0.0.1 (127.0.0.1).220 (vsFTPd 1.1.3)Name (127.0.0.1:root): anonymous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Password:230 Login successful. Have fun.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這樣就成功地登錄到FTP伺服器。可以顯示伺服器目錄列表如下:
ftp ls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63,15)drwxr-xr-x 2 0 0 4096 Dec 04 01:35 pub226 y send OK.
切換到pub目錄下,並顯示目錄內容,可以找到剛才創建的文件test.txt:
ftp cd pub250 Directory successfully changed.ftp ls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32,34)150 Here comes the directory listing.-rw-r--r-- 1 0 0 21 Dec 04 01:35 test.txt226 Directory send OK.
下載test.txt文件:
ftp mget test.txtmget test.txt? y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186,210)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test.txt (21 bytes).226 File send OK.21 bytes received in 0.0108 secs (1.9 Kbytes/sec)
查看本機目錄內容,可以看到test.txt已成功下載到本機。
ftp !lsa EIO_Binders initrd mnt proc tftpboot ylg.txtbin etc lib mymnt root tmpboot home lost+found myshare sbin usrdev id_dsas.pub misc opt test.txt var
嘗試上傳名為ylg.txt的文件,可以看到請求被拒絕了。
ftp put ylg.txtlocal: ylg.txt remote: ylg.txt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43,10)550 Permission dend.
退出登錄:
由測試可以看出,已經可以下載文件,但不能上傳文件(也不能在伺服器上創建目錄和文件)。實際上這是一個專門提供下載服務的匿名FTP伺服器。
從上面的步驟可以看出,並不需要做什麼配置就可以完成一個簡易FTP伺服器的架設。這是因為Red Hat已經配置好一個預設的FTP伺服器。不過在實際應用中,大部分情況下這個簡易的伺服器並不能滿足需求。
進一步配置FTP
下面將創建一個能夠滿足常用需求的FTP伺服器。實際應用中,FTP伺服器一般要同時提供和功能。此外,出於安全考慮,還需要有用戶身份驗證、用戶許可權設置及空間管理等。下面就來搭建這樣一個FTP伺服器。
1.創建歡迎語
如果希望使用者在進入目錄時,能夠看到歡迎語或對本目錄的介紹,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
確定/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中dirmessage_enable=YES,默認情況下,Red Hat 9.0有此設置。接著,在目錄中新增名為.message的文件。本例在/home/ylg目錄下創建一個.message文件,其內容為「歡迎來到我的 FTP站點」。
2.更換FTP伺服器的默認埠
將預設的21埠改為2121,這樣做是基於安全的考慮。更改方法為,使用vi打開/etc/vsftpd/vsftpd.conf:#vi /etc/vsftpd/vsftpd.conf
在文件最後增加如下一行內容:
3.取消anonymous登錄的功能
在vsftpd.conf文件中找到如下一行,並將其值改為「NO」:anonymous_enable=YES
4.設定使用者不得更改目錄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基於安全性的考慮。一般情況下,使用者的預設目錄為/home/username。若是不希望使用者在登錄後能夠切換至上一層目錄/home,則可通過以下設置來實現。在/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中找到以下三行內容:
#chroot_list_enable=YES# (default follows)#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將其改為:
chroot_list_enable=YES# (default follows)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新增一個文件/etc/vsftpd/chroot_list,文件內容為兩個用戶名:
5.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限制不同的速度
假設用戶ylg所能使用的最高速度為500Kb/s,用戶user1所能使用的最高速度為250Kb/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設置。在/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尾部新增以下一行:
增加一個名為/etc/vsftpd/userconf的目錄:
在/etc/vsftpd/userconf下新增一個名為ylg的文件,其內容如下所示:
local_max_rate=500000
在/etc/vsftpd/userconf目錄下新增一個名為user1的文件,其內容如下所示:
local_max_rate=250000
VSFTP對於速度的限制范圍大概在80%到120%之間,也就是限制最高速度為100Kb/s,但實際的速度可能在80Kb/s到120Kb/s之間。如果頻寬不足,數值會低於此限制。6.對於每一個聯機用戶,都以獨立的進程來運行。一般情況下,在啟動VSFTP時,只會看到一個名為vsftpd的進程在運行。但若是讀者希望每一個聯機用戶都能以獨立的進程來呈現,則可通過在/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中增加以下一行來實現:
setproctitle_enable=YES
6.保存/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然後重新啟動vsftpd:
7.測試剛創建的FTP伺服器
以預設方式登錄會被拒絕,因為此時的默認埠號已經更改為2121,所以登錄時需指定埠。
此時也不能再使用匿名方式登錄:
# ftp 127.0.0.1 2121Connected to 127.0.0.1 (127.0.0.1).220 (vsFTPd 1.1.3)Name (127.0.0.1:root): anonymous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Password:530 Login incorrect.Login failed.
如果以用戶ylg則可以成功登錄(指定埠2121),並顯示歡迎信息:
# ftp 127.0.0.1 2121Connected to 127.0.0.1 (127.0.0.1).220 (vsFTPd 1.1.3)Name (127.0.0.1:root): ylg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Password:230-歡迎來到我的FTP站點230 Login successful. Have fun.Remote system type is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因為在設置中設定了不能切換目錄,所以下列命令無法正確執行:
550 Failed to change y.
再來測試一下上傳和。首先下載伺服器目錄中的test.txt文件:
ftp get test.txtlocal: test.txt remote: test.txt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43,215)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test.txt (21 bytes).226 File send OK.21 bytes received in 0.00308 secs (6.7 Kbytes/sec)
可以通過!ls命令看到本機目錄中已成功下載該文件。然後上傳本機目錄中的ylg.txt文件到伺服器:
ftp put ylg.txtlocal: ylg.txt remote: ylg.txt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133,248)150 Ok to send data.226 File receive OK.19 bytes sent in 0.0401 secs (0.46 Kbytes/sec)
用ls命令查看伺服器目錄,會發現該文件已成功上傳。
為了測試不同連機用戶使用的是不同進程,可以使用ps -ef指令
❻ linux配置ftp伺服器的過程
第一步:打開終端(快捷鍵是Ctrl+Alt+t),如果當前用戶不是root用戶,請輸入命令「su」,然後輸入root賬戶密碼即可;
第二步:輸入命令「apt-get update」,這一步是為了更新下載的數據源,如果不更新可能造成有幾個後面的軟體包無法下載;
第三步:輸入命令「apt-get install vsftpd」完成安裝vsftpd;
第四步:判斷vsftp是否安裝成功,輸入命令「service vsftpd restart」重啟vsftpd服務,如果他在運行狀態說明安裝成功;
第五步:新建「/home/uftp」目錄作為用戶主目錄,輸入命令「mkdir /home/uftp」回車 ,然後輸入命令「ls /home」查看home目錄下有uftp這個目錄嗎,如果有就是創建成功;
第六步:新建用戶uftp並且設置密碼,輸入命令「useradd -d /home/uftp -s /bin/bash uftp」
回車,然後再輸入命令「passwd uftp」回車,然後輸入兩次密碼就設置ok了
第七步:使用vi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輸入命令「vi /etc/vsftpd.conf」回車,
向文件中添加「userlist_deny=NO」」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file=/etc/allowed_users」?,
「seccomp_sandbox=NO」,最後把文件中的「local_enable=YES」保存(如果提示無法保存,直接退出來,把讀寫和執行許可權給這個文件,具體操作為:輸入命令: 「chmod 777 /etc/vsftpd.conf」回車就可以了);
第八步:新建文件/etc/allowed_users,輸入命令「vi /etc/allowed_users」,打開後再這個文件內寫入「uftp」保存即可;《Linux就該這么學》
第九步:查看/etc/ftpusers文件(不能訪問ftp服務用戶清單)的內容,輸入命令「vi /etc/ftpusers」回車,如果裡面有uftp,就把他刪除;
第十步:安裝winscp軟體,進行遠程登錄訪問;下載直接在網路下載就行
❼ linux主機ftp服務開啟方法
1、連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❽ linux ftp 埠是多少
埠修改配置:
目標:默認埠為21,為了系統安全,需將21埠修改為2021.
步驟:1.修改/etc/services文件(默認分配的埠號和協議類型)
# vi /etc/services
將21/tcp修改為2021/tcp
2.修改(新增)FTP配置文件vsftpd.conf
# vi /etc/vsftpd/vsftpd.conf
如果文件中有Listen_port=21,則將21修改為2021,
否則添加一行Listen_port=2021
3.啟動TFP服務
# service vsftpd restart
4.檢查TFP服務
# service vsftpd status
或
# netstat -npl
啟動錯誤解決辦法:
常見錯誤:vsftpd 已死,但是subsys被鎖
解決辦法:
1. a、 rpm --verify vsftpd
b 、 service vsftpd stop
c、 service vsftpd start
2.仔細檢查vsftpd.conf配置,不斷嘗試,問題仍未解決,與正常ftp伺服器上對比,配置文件無異,確定不是此文件問題。查看/etc/xinetd.d/gssftp,修改disable為yes。然後重啟xinetd和vsftpd,如下: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停止 xinetd:[ 確定 ]
啟動 xinetd:[ 確定 ]
#service vsftpd stop
關閉 vsftpd:[失敗]
#service vsftpd status
vsftpd 已死,但是 subsys 被鎖
感覺問題仍未解決,此時客戶端ftp仍然可用,於是嘗試單獨停止xinetd:service xinetd stop,此時客戶端ftp不可用,然後重啟vsftpd:
# service vsftpd stop
關閉 vsftpd:[ 確定 ]
# service vsftpd start
為 vsftpd 啟動 vsftpd:[ 確定 ]
成功,客戶端ftp又可以用了。
修改gssftp後,執行xinetd restart,vsftpd仍然報錯,先執行xinetd stop,然後再重啟vsftpd,再啟動xinetd即成功
❾ linux ftp 埠是多少
FTP服務埠號和操作系統無關。一般是20和21
vi
/etc/services
ftp-data
20/tcp
ftp-data
20/udp
#
21
is
registered
to
ftp,
but
also
used
by
fsp
ftp
21/tcp
20埠通常用於數據傳送
21埠用於FTP連接
❿ FTP的埠號是多少
FTP埠號是:21
默認情況下FTP協議使用TCP埠中的 20和21這兩個埠,其中20用於傳輸數據,21用於傳輸控制信息。
但是,是否使用20作為傳輸數據的埠與FTP使用的傳輸模式有關,如果採用主動模式,那麼數據傳輸埠就是20;如果採用被動模式,則具體最終使用哪個埠要伺服器端和客戶端協商決定。
(10)linux的ftp命令指定埠擴展閱讀:
同大多數Internet服務一樣,FTP也是一個客戶/伺服器系統。用戶通過一個客戶機程序連接至在遠程計算機上運行的伺服器程序。
依照 FTP 協議提供服務,進行文件傳送的計算機就是 FTP伺服器,而連接FTP伺服器,遵循FTP協議與伺服器傳送文件的電腦就是FTP客戶端。
用戶要連上FTP 伺服器,就要用到 FTP 的客戶端軟體,通常 Windows自帶「ftp」命令,這是一個命令行的 FTP客戶程序。
另外常用的 FTP 客戶程序還有FileZilla、 CuteFTP、Ws_FTP、Flashfxp、LeapFTP、流星雨-貓眼等。
1.FTP伺服器的登陸
匿名用戶:FTP 口令:FTP
用戶:ANONYMOUS 口令:任何電子郵件
2.顯示文件信息:DIR/LS
3.下載文件:GET 文件名(下載到當前目錄)
4.上傳文件:PUT 文件名
5.多文件下載:MGET
6.多文件上傳:MPUT
7.退出:BYE
8.幫助:HELP
網路-FTP協議
網路-ftp (文件傳輸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