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成年人上網的危害有哪些
1.青少年對網路的認知度和辨別能力不夠,容易沉迷在網路游戲和網路聊天中,通宵達旦,有些無法自拔,甚至被網友騙。
2.網上的東西更多是涉及一些暴力、色情、宗教,如果自製力不夠,因為好奇心結果導致心理上的扭曲。
3.由網路衍生出的惡習很多,中小學生們嚴重影響學習,身體受到摧殘,導致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平衡,近年來的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時間都是從網路或網吧等溫床衍生出來的。
4.未成年人在網路上花費了太多的金錢和精力,有些甚至在網路中迷失自我,最終走入無底洞。
註:未成年人上網應該有確的引導以及限制,要樹立正確的網路觀念,才是正道!
2. 針對現在網路犯罪年輕化的現象,有專家指出,要禁止青少年上網。對此,你是贊同還是反對,闡述你的理由。
我持贊同的態度,理由如下:
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69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3.7%,明顯高於同期全國人口的互聯網普及率。青少年不僅容易沉迷於網路,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公開自己的真實性別、年齡、照片、手機號等。對互聯網企業涉未成年人領域實行統一規范管理,是對青少年安全「觸網」的一項基礎性保障,不能有任何鬆懈和閃失。
青少年對人事、對社會缺乏成熟判斷,缺乏足夠的自製自控能力,一旦接觸網路中的「新鮮」事物,極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近年來直播、短視頻平台發展迅猛,某些平台上不但出現了低齡網紅女主播,還有未成年人為打賞女主播花光了父母的積蓄,有的甚至釀成不小的事端或悲劇。
(2)嚴重反對未成年訪問擴展閱讀:
青少年上網須知:
一、微信朋友圈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
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網路社交工具和應用中佔11.8%,很多人已經習慣在微信上記錄自己的飲食、地點、風景等等生活中的一切。
盡管「朋友圈」只有好友才能看和評論你分享的照片,然而這個相對封閉的圈子卻留有一扇「後門」,一旦「附近的人」被啟用,即便不是微信好友,你的10張照片也會被非好友的陌生人盡收眼底。很多微信用戶並沒意識到這扇「後門」的敞開會導致自己隱私的外泄。
以朋友圈為例,首先點擊「找附近的人」功能,然後選擇「清除位置信息並退出」。最後在設置項,關掉「允許陌生人看10張照片」的隱私設置。
二、小心微博相冊、簽到、足跡
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青少年(61.6%)使用微博,高於整體網民(54.7%)。未成年人在進行網上交友時,32.3%會公布真實姓名,公布學校名稱(20.9%)、電子郵箱(18.4%)、照片(15.5%)、班級(12.1%)、手機號(7.3%)等易直接定位和識別的個人信息者也有相當比例。
有很多人選擇在周末或者長假外出旅遊,並且微博直播旅途,不斷曬風景、個人照。大家在曬快樂的同時別忘了保護自己隱私,不要在微博上泄露出遊時間、人數等信息。如果要發布的話最好也是對現實好友分組可見。
三、慎用公共場所免費網路
現在青年人聚會,到了餐廳或者咖啡館,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拿出手機搜索免費無線網路。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這一點,在公共場所用一台電腦、一套無線網路及一個網路包分析軟體就搭建了一個不設密碼的wifi。如用戶使用該wifi,不法分子就可以盜取手機上的資料。
四、不亂掃二維碼最好可以在手機上安裝二維碼檢測工具,這類工具可以自動檢測二維碼中的信息,從而判斷其是否含有安全威脅。
五、小心惡意軟體
現在網路搜索很方便,但是過於方便的同時也意味著信息量龐大而難以甄別,在下載軟體前最好先做調查,看評論,不要搜到哪個就點擊哪個,避免進入不合法的軟體站點下載,最好使用新版的反病毒軟體。
惡意軟體的主要危害中,資費消耗、隱私竊取和惡意扣費位列前三。這些惡意軟體可在後台收集用戶的位置信息、通話記錄、電話號碼及簡訊等信息並將其上傳至指定伺服器,造成難以估量的危害。
六、禁用游戲內置收費項目
很多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逐漸已經習慣在閑暇時通過自己的移動終端來進行游戲娛樂,但是玩游戲的同時也有幾點要注意。
首先,不要把銀行卡跟賬戶相關聯。有時候不經意間的點擊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扣費,所以要從根源上斷絕扣費的問題。其次,去官方商店下載游戲,下載之前可以查看評論,如果發現該游戲有類似的問題則建議不要安裝。
很多扣費代碼是內置在游戲中,不用通過用戶審核便直接扣費。用戶在遭到惡意扣費以後不會收到提示消息,而只能通過查詢電話消費記錄方可知道,這對於一般不會查詢賬單的用戶來說便無從所知。
七、網路購物應謹慎
享受網購便利的同時不要忘記以下幾點:一定要通過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認真核查賣家信譽度,不要被刷出來的高信譽所迷惑;不要被低價迷花眼,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票據、聊天記錄要保存;收貨後要當面拆開確認。
八、合理使用網銀
使用網銀時有幾點一定要記牢:絕不告訴別人密碼;使用U盾、綁定手機;手工輸入正確網址登錄網銀,並將之添加到收藏夾,不要通過超鏈接或搜索引擎訪問銀行網站;安裝殺毒軟體、防火牆並及時升級系統補丁;不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中的鏈接。
九、山寨APP防不勝防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應用程序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各個APP商店中,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新APP加入,其中隱藏了不少的山寨者通過使用與熱門應用相似的名稱獲利,甚至會在山寨產品里暗藏「炸彈」。
十、游戲裝備小心買
在游戲中購買裝備等物品進行網上交易時,應盡可能採取現實中的「一手交錢一手交物」或「先收貨再付款」模式,尤其要警惕所謂網上先行支付押金、保證金等情形。要注意核對支付平台或網上銀行的相關網址,避免登錄釣魚網站。最好能將支付平台或網上銀行的網址予以收藏,避免誤登。同時在電腦上安裝適當的防毒軟體,以充分降低交易風險。
調查顯示,未成年人觸網比例高達96.8%。其中,首次觸網年齡在10歲以前(含10歲)的學生佔到61.8%,28.1%的未成年人在7歲之前就開始接觸網路。很多學生家庭擁有手機(92%)、電腦(82.7%)、平板電腦(25.3%)等一至多種可接入互聯網的終端。近八成(78.4%)未成年人曾使用移動終端上網,高於全國整體網民(74.5%)。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普遍重視為青少年創造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然而,網路空間和虛擬世界中,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同樣應該得到充分重視。信息時代,網路對於每個家庭成員包括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青少年上網的比例越來越高,這是不可迴避、也是不可能杜絕和禁止的。
3. 未成年人瀏覽法律禁止瀏覽網站會怎麼樣
法律對未成年人瀏覽網站沒有規定,只是對網站經營方有規定,如果網站經營者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話,可以對其進行處罰。
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就是會影響孩子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所以盡量還是家長或者老師加強監護。
4. 「警告:本伺服器放置於美國,受美國法律保護,未滿18歲禁止訪問」是什麼意思
你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瀏覽這類網站有很高風險的,伺服器設置在美國,在我國不受法律約束及保護,主根伺服器和輔根伺服器都放置於美國,受美國法律保護的。
這類網站一般含有過多不適合未成年或者暴力的內容,未成年禁止訪問。如果不小心點開這類網站,請網民及時關閉。
這類網站會帶有大量暴力、色情等內容,嚴重危害網路環境,影響網路健康。不適合也禁止18歲以下人員觀看。
(4)嚴重反對未成年訪問擴展閱讀:
互聯網魚龍混雜,各色人員都有,一些站長為了個人利益在網上大肆傳播色情、暴力等一些不健康的網路內容,只有清除這些網路毒瘤,才能真正保證網民能夠健康上網。而清除這些毒瘤需要政府、社會、和所有人的一起努力。
具體要求如下: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這是最基本的一個條件,遵守法律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義務。雖然我們還是青少年,但如果違反國家的法律規定,同樣會受到法律的追究。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做到:不瀏覽或散播有關色情、暴力、恐怖、分裂、顛覆國家、煽動民族分裂等的信息,不製作或散布計算機病毒,不利用網路作出危害國家、群眾、他人的行為。
二、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安全上網是健康上網的最重要一環,具體來講,應當慎重結交網友,不隨便約會網友見面,即使約會也要有他人的陪同,對於網友或網上的傳言要加以分析,不要盲目相信。在受到網友的騷擾、威脅、恐嚇時,要及時與其斷交,必要時可以告訴監護人或循法律途徑解決。
網路—健康上網
5. 未成年瀏覽不良信息會被網警處罰嗎
法律分析:不會,但是家長應該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及時予以制止;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採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四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第三十四條 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一)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製品等
(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六)多次偷竊
(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6. 榮耀手機防止未成年人看的網站下載什麼手機軟體
有。
有,也可以在防火牆里設置對某些網站禁止登陸,但是不同的殺毒軟體和防火牆的設置略有不同要自己找一下直接告訴你,肯定有的3x-2)(X-1)>0 ,就得到3x-2>0,x-1>0或者都<0 ,解出>2/3,x>1或者x<2/3,x1或x<2/3,綜上就得到答案:x>1或x<2/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解法是[-b+(b^2-4ac)^1/2]/2a或者是[-b-+(b^2-4ac)^1/2]/2a,還有君子定義:X1+X2b/a,X1*X2=c/a.本回答被網友採納可能很多用戶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都會在訪問某個網頁時就跳轉到其它網站上了。1、首先要打開手機桌面的設置。2、接著點擊健康使用手機選項。3、點擊內容訪問限制。這時需要輸入正確的密碼。4、在彈出的內容訪問限制中,點擊瀏覽器。5、然後點擊禁止訪問的網站。6、點擊添加。有手動添加和從網頁瀏覽歷史添加兩個選項,根據需要選擇。比如這里選擇從網頁瀏覽歷史添加。7、選擇一個需要禁止的網頁,勾選,再點擊右上角的勾按扭即可。
7. iphone有沒有禁止訪問未成年網站的設置
目前iphone自帶沒有這個功能,而且就算屏蔽的話也太多了,根本屏蔽不過來- -
8. 「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本網站在美國維護受美國法律保護」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這類網站都是有風險的,且在我國是不受法律保護。
註:主根伺服器和輔根伺服器都放置於美國,受美國法律的保護。並且該網站含有過多不適合未成年或者暴力的內容,未成年禁止訪問。如果不小心點開這類網站,請網民及時關閉。這類網站會帶有大量暴力的內容,嚴重危害網路環境,影響網路健康。內容不適合18歲以下人員觀看。
(8)嚴重反對未成年訪問擴展閱讀
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而在其他國家,未成年人被定義的年齡范圍並不完全不同。例如在日本,未成年人是指未滿二十周歲的公民。目前,我國針對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判斷一個人是否為未成年人,有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一個重要衡量標准。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個社會問題,其產生的原因如上所述是多方面的,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綜合症」。我們更應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進行綜合治理。針對上述未成年人犯罪成因,我們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自身預防
未成年人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增加抵禦犯罪感染的能力,這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家庭預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從家庭抓起。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子女樹好榜樣。其次,家長要與子女多溝通,建立起與自己孩子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的柔情關系。再次,要加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
此外,由於家長的文化水平、認識能力、法律和道德意識以及教育的方法都存在著差別,絕大多數家庭教育具有片面性,致使「溺愛型」教育、「苛求成才型」教育佔多數。因此,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使之成為預防犯罪的重要一環,開辦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培訓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級群團組織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家長家庭教育的培訓和指導,對家長進行教育子女注意事項的教育,提高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理性能力。
學校預防
一是堅持正面教育原則,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除課堂上注重法制教育滲透外,可組織開展未成年人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如組織參觀展覽,觀看預防未成年犯罪錄像,模擬法庭,編演普法、學法、用法的文藝節目,召開主題班會等,幫助青少年樹立遵紀守法觀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同時在校園中積極營造師生間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使青少年生活在一個勤奮、求真、團結、友愛、正直,人格受尊重,正義得扶持,非正義被排斥的校園環境里,並努力啟蒙和鞏固他們人性中最美好的同情心,自尊心和愛心。
二是突出重點,狠抓後進生轉化。後進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心。對於後進生的教育要堅持克服「甩包袱」思想,從「管」字出發,「教」字入手,在「幫」字上下功夫。教育評價後進生,要注意挖掘亮點,消除盲點,尋找焦點,杜絕諷刺挖苦。要加強個別教育,對問題少年要時時敲響警鍾,通過耐心仔細的談心談話,潛移默化地感化他們。
開展「結對幫教」活動,讓學習成績差的後進生與成績好的學生結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與班主任、校外輔導員結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與司法幹警、法制副校長結對等,以便切實幫助後進生轉化、進步。
三是完善學校法制教育機制,使其發揮作用。可針對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結合典型案件,編寫專門教材,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枯燥的法律條文變成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使學生從中學到自我保護技能,得到有益的啟迪和警示。同時,要規定法制教育課必須成為一門必修課程。
二、網路環境
網路環境是指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多個多媒體計算機物理上互聯,依據某種協議互相通信,實現軟、硬體及其網路文化共享的系統。網路環境不僅指網路資源與網路工具發生作用的地點,還可以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者的動機狀態等非物理形態。
每一個環境都相當於一個新的操作系統。你可以在這個新的環境里安裝軟體,保存資料。
①網路環境一:辦公環境
專為你辦公時使用,安裝office、msn、skype等常用辦公軟體。
②網路環境二:娛樂環境
專為你娛樂時使用,玩游戲、聽音樂、下載電影等。
多個網路環境同時進行,如同你擁有了多台電腦。
當然,這只是舉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定義這些環境里的內容、設置、桌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