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蒐索程式師資訊,查找有用的技術資料
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登錄朱諾海灘ftp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登錄朱諾海灘ftp

發布時間: 2022-08-27 07:44:55

❶ 登陸朱諾灘 資源

美軍打的是西面的奧馬哈海灘,猶他海灘.英軍打朱諾灘,還有金灘、劍灘。

❷ 諾曼底登陸的問題

諾曼底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rd)為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這場戰役盟軍計劃在1944年6月6日展開,8月19日渡過塞納河後結束。雖然這場戰役離現在六十多年,但諾曼底戰役仍然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諾曼底。在諾曼底戰役中作戰的盟軍主要由加拿大、英國及美國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基本上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的士兵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入侵諾曼底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乘滑翔機降落、進行大規模的空中轟炸、海軍軍艦炮擊,而兩棲登陸戰則在6月6日早上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朴茨茅斯。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盟軍的准備自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後(巴巴羅薩作戰),蘇聯紅軍便一直單獨在歐洲東部戰線與德軍正面交鋒。美國總統羅斯福及英國首相丘吉爾便向蘇聯保證英美將會在歐洲開拓「第二戰場」,減輕蘇聯的壓力,最初計劃在1942年實行,後延至1943年春天,最後「第二戰場」終於在1944年6月6日開拓。盟軍的反攻計劃英軍戰區(第二軍團)第3步兵師及第27裝甲旅進攻寶劍(Sword)海灘。 第50步兵師第8裝甲旅登陸黃金(Gold)灘頭。 加拿大第3步兵師及加拿大第2裝甲旅登陸朱諾(Juno)海灘。 第6空降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奪取附近的橋梁,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援。 英軍戰區(第二軍團)指揮官是伯納德·勞·蒙哥馬利上將(後升為元帥) 轄英國第2集團軍、美國第1集團軍和加拿大第1集團軍 美軍戰區(第一軍團)第1步兵師及第29步兵師在奧馬哈(Omaha)灘頭登陸。 第2及第5游騎兵營負責進攻奧克角,摧毀射程遠達猶他、奧馬哈灘頭的重炮陣地。 第4步兵師及第90步兵師在猶他(Utah)海灘登陸。 第82空降師負責攻擊小鎮聖-梅爾-艾格里斯,切斷德軍從瑟堡(Cherbourg)出發的增援。 第101空降師在猶他海灘後方空降,支援登陸部隊。 海軍的參與行動代號霸王行動防禦者德軍的准備工作至盟軍登陸,德軍在西線總共完成了15,641個掩體及799座鋼筋水泥炮台,令德軍的防禦力大增,也提高了戰術的靈活性。[編輯] 德軍的防禦第716步兵師負責防禦登陸地區的東邊,包括大部份的英軍及加軍海灘。 第352步兵師大概防守在貝葉至卡朗坦,包括奧馬哈海灘。與其他部隊不同,352師受過充足的訓練及累積了豐富的作戰經驗。352師在1943年組成,它的前身是1943年11月在東線戰場被蘇聯紅軍擊潰而解散的321師。此外,許多的352師士兵曾經參與入侵蘇聯,擁有豐富的防禦作戰經驗。 第91步兵師駐守在猶他海灘的西方,是與美軍空降部隊最近的德軍師團。 第709步兵師駐防猶他海灘一帶,但只有少量駐守在猶他灘。 登陸空降英國第6空降師是最早投入戰斗行動(湯加行動)的部隊。早在午夜00:16,他們就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他們的目標是奪取佩加索斯橋(Pegasus Bridge)附近的橋梁,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援。傘兵們迅速佔領了這些橋梁並成功地控制了他們直到那天稍後的登陸的突擊隊員趕來。此行動的目標還包括奪取在梅爾維勒的地堡。雖然地堡沒有被摧毀,但是在戰斗過後,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餘全部傷亡。相比之下,美軍第82和第101空降師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沒有經驗的領航員和地面情況復雜,部隊被散落在各處。有些傘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內陸中那些被德軍故意淹沒的低窪地區,很多人由於裝備沉重,而被淹死在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時後,101師只集合起約3000人。很多人在D日後的很多天仍在敵後獨自戰斗。82師在6日早上佔領了聖-梅爾-艾格里斯,這個小鎮也就成了整個法國第一個被解放的城鎮。[編輯] 朱諾海灘主條目:朱諾海灘朱諾海灘由加拿大第一軍第三步兵師負責攻佔。而海灘德軍兵力為一個團。該團主要由俄羅斯人和波蘭人組成,士氣相當低落,戰鬥力也較差。不過加軍的作戰並非一帆風順,惡劣的天氣和錯誤的導航使登陸不得不推遲二十分鍾進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漲潮時登陸。比較怪異的是加軍在登陸時損失並不大,可登陸艇在卸下人員返航時卻有很多因觸雷被炸沉,某營的損失率甚至高達80%。由於正處漲潮,很多士兵下水後因裝備過重而溺死。上陸後又遭德軍火力壓制。幸虧海軍的火力支援相當及時到位才沒有釀成奧馬哈海灘的慘劇。在朱諾海灘損失最為慘重並非加軍,而是負責打通和寶劍海灘聯絡的英軍部隊。英軍乘坐的木殼登陸艇相當脆弱,很多士兵在登陸艇受損後不得不跳海逃生,以致溺死者甚多。盟軍在朱諾海灘共損失2000餘人,比奧馬哈海灘稍少。 黃金海灘主條目:黃金海灘負責攻佔黃金海灘的是英軍第三十軍第五十師,第二梯隊是英軍第七裝甲師。這也是在五個海灘登陸的唯一一個裝甲師。該師曾遠征非洲,打敗了隆美爾,作戰經驗豐富。由於登陸時間較晚,英軍的火力准備非常充足,德軍的幾個主要火力點在登陸前就被艦炮摧毀。英軍的水陸坦克被登陸艦直接送上海灘,避免重蹈美軍在奧馬哈的損失。在艦炮和坦克的掩護下,步兵推進非常順利。相對主力部隊,英軍負責貝辛港(位於奧馬哈海灘和黃金海灘的結合部,又是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初期唯一一個可控制的港口)的第四十七登陸襲擊隊比較不順。由於在登陸時損失了所有的通訊設備,該部隊與主力失去了聯系,又遭到德軍的猛烈抵抗,受困海灘達八小時。好不容易到達貝辛港後又因敵情不明不敢貿然攻擊,只能在德軍的眼皮底下潛伏起來過夜。直到第二天繳獲了德軍的通訊設備後才聯繫上了主力部隊,在火力支援下攻佔了貝辛港。盟軍在黃金海灘損失了約1500名士兵。 奧馬哈海灘奧馬哈海灘是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戰斗最為激烈的海灘。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因此又稱「血腥奧馬哈」。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中開始那一段經典的戰爭場面就取材自奧馬哈海灘。奧馬哈海灘全長6.4公里,海岸多為30幾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難攻。這里的登陸作戰任務由美軍第九軍承擔。盟軍由於情報有誤,認為這里的德軍守備部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多是後備役人員,沒有裝甲車輛,戰鬥力很差。而實際上隆美爾在3月將德軍精銳的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底,而352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駐守在奧馬哈灘頭。可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後盟軍情報機關才找到352師的下落。登陸當天天氣狀況極端惡劣,盟軍在登陸前就因風浪過大損失了10艘登陸艇和300餘名官兵。在登陸艇上的官兵多為暈船和濕冷所苦,還沒到達作戰地點就基本精疲力盡了。登陸作戰開始後也非常不順,海灘西段預備的32輛水陸坦克中有27輛剛一下海就因風浪過大而沉沒,倖存的5輛坦克中還有2輛很快被德軍炮火炸毀。由於潮汐影響和秩序混亂,登陸的美軍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點,大批士兵擠在灘頭任憑德軍炮火攻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美軍沒有一名士兵在西段沖上海灘,在東段也僅僅佔領了9米寬的一段海灘,登陸行動幾乎完全失敗。然而美國海軍為奧馬哈海灘帶來了轉機。由於海灘登陸部隊長時間沒有任何聯絡傳來,海軍指揮官意識到奧馬哈海灘上的形勢可以已經極為嚴峻,於是17艘驅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在近距離為登陸美軍進行火力支援。而美軍的敢死隊此時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結果發現所謂155mm海岸炮居然是電線桿偽裝的。沒了後顧之憂的海軍肆無忌憚地向德軍據點傾瀉炮彈,先前被堵在海灘上的美軍也在精銳部隊第一師的帶領下開始沖鋒。中午時分登陸部隊第二梯隊提前登陸。而在空軍的指引下,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也開始對岸射擊,德軍的防禦至此基本崩潰。天黑時美軍正式登陸成功,第五軍軍部上岸並開設了指揮所。軍長羅傑少將上陸後立刻發電報給布萊德利:「感謝上帝締造了美國海軍。」[編輯] 猶他海灘主條目:猶他海灘猶他海灘由美軍第七軍第四師負責攻佔。由於得到了非常有效的火力支援,水陸坦克也在上岸時也沒有受到大量損失,所以登陸作戰異常順利。值得一提是由於受東南方潮汐的影響,美軍登陸艇向南偏離了1800米,沒有在預定地點上岸。這個錯誤反而給美軍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運。在原登陸點德軍駐守有一個團的守備部隊和兩個炮兵連,而在這個「錯誤」的登陸點德軍只有一個連的兵力。第四師師長小羅斯福將軍立刻斷定此地可以登陸並設立了登陸標識。美軍六時三十分登陸開始,至十時已基本肅清德軍守軍。美軍在猶他海灘僅陣亡197人,還不到預計的10%,是所有5個海灘中損失最小的。 德軍反應 登陸場的鞏固PS:本資料太多了,詳細請點擊: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F%BA%E6%9B%BC%E5%BA%95%E6%88%98%E5%BD%B9&variant=zh-cn希望樓主採納

❸ 諾慢底登陸如何登陸

諾曼底登陸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6時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盟軍計劃在1944年6月6日展開,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雖然這場戰役離現在六十多年,但諾曼底戰役仍然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在諾曼底戰役中作戰的盟軍主要由加拿大、英國及美國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基本上自由法國及波蘭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的士兵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進攻諾曼底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空降作戰、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而兩棲登陸戰則在6月6日早上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朴茨茅斯。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指揮官

❹ 二戰「霸王」行動中英軍的登陸地段是哪幾個海灘

英軍(包括加拿大一個師)的登陸地段,共分為3個海灘:最西面的叫做「哥爾德」,登陸寬度5.2公里,海灘地形低平,基本上是高度不超過15米的沙質陡坡,敵人也築有許多防禦工事和障礙物。

在「哥爾德」海灘以東與之相距7.2公里的另一個海灘叫「朱諾」海灘。此灘位於塞爾河河口,海灘背後是沙丘,海灘工事不高,障礙物也少。守軍大多是波蘭人、俄羅斯人,無戰鬥力。擔任主攻的是加拿大軍隊。

最東面的海灘叫「索德」,位於奧恩河和卡昂運河流入塞納灣的入海口兩側。登陸區內海灘由礁石分割成幾塊,最寬的一塊約4、8公里。登陸部隊為保證不出差錯特用X·23型袖珍潛艇作為標志艇。

❺ 『諾曼底登陸』求詳解。

諾曼底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盟軍計劃在1944年6月6日展開,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雖然這場戰役離現在六十多年,但諾曼底戰役仍然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在諾曼底戰役中作戰的盟軍主要由加拿大、英國及美國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基本上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的士兵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進攻諾曼底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空降作戰、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而兩棲登陸戰則在6月6日早上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朴茨茅斯。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
計劃的制定在1943年1月召開的卡薩布蘭卡會議上,弗雷德里克.摩根被任命為盟軍最高統帥部參謀長。會後,開始制訂「霸王」作戰計劃(亦稱盟軍登陸日作戰計劃)。盟軍對葡萄牙至挪威的所有登陸海灘都進行了勘察,繪制了一副引向勝利的基礎草圖。在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上,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一致同意在1944會議(1943年11月)上,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一致同意在1944年5月1日左右發動入侵。第二個月,艾森豪威爾被委任為盟軍最高統帥。1944年這項計劃更趨完善。盟軍計劃制訂人員權衡了戰略上的需要和後勤上的可能之後,決定在諾曼底海灘登陸。德國陸軍錯誤地堅持盟軍主力將在加來海峽登陸,但由於加來位置太顯眼,被否定了。德國海軍則正確地推測在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的良好海灘得到康坦丁半島的屏護,不會受到來自西部常有的風的影響。此外,它處於從英格蘭起飛的戰斗機掩護航程內。其兩翼有足夠的出擊港口,還有兩個大港--勒阿弗爾與瑟堡。在法國南部還將實施一場牽制性進攻(開始稱「鐵砧」作戰,後稱「龍騎兵」作戰),可是因缺少登陸艇,結果把這次進攻推遲到8月15日。缺乏登陸艇是因艾森豪威爾與蒙哥馬利堅持用五個師而不是用三個師實施初期登陸以及一些戰略方面的爭論造成的。盟軍的計劃是,英美部隊將在傘兵佔領諾曼底海灘兩翼後,同時分別在美軍登陸點(「猶他」灘,「奧馬哈」灘)和英軍登陸點(「朱諾」灘、「戈爾灘」灘和「斯沃德」灘)登陸,集中部隊與補給物資,盡快地實施突破。
盟軍的准備自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後(巴巴羅薩作戰),蘇聯紅軍便一直單獨地在廣大的歐洲大陸上與德軍作戰,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但當時美國尚未參戰,英國根本無力組織這樣大規模的戰略登陸作戰。對於蘇聯的建議,英國的響應只是派出小部隊對歐洲大陸實施偷襲騷擾(迪耶普戰役)。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辟第二戰場。盟軍立即開始制定登陸計劃,首先確定登陸地點,根據歷次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登陸地點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要在從英國機場起飛的戰斗機半徑內,二航渡距離要盡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麼從荷蘭符利辛根到法國瑟堡長達480千米的海岸線上,以此條件衡量,有三處地區較為合適:康坦丁半島、加萊和諾曼底。再進一步比較,康坦丁半島地形狹窄,不便於展開大部隊,最先被否決。加萊和諾曼底各有利弊,加萊的優點是距英國最近,僅33千米,而且靠近德國本土;缺點是德軍在此防禦力量最強,守軍是精銳部隊,工事完備堅固,並且附近無大港口,也缺乏內陸交通線,不利於登陸後向縱深發展。諾曼底雖然距離英國較遠,但優點一是德軍防禦較弱,二是地形開闊,可同時展開30個師,三是距法國北部最大港口瑟堡僅80公里。幾經權衡比較,盟軍選擇了諾曼底,於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體計劃,以君主為作戰方案的代號,以海王為相關海軍行動的代號。為實施這一大規模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多達288萬人的部隊。陸軍共36個師,其中23個步兵師,10個裝甲師,3個空降師,約153萬人。海軍投入作戰的軍艦約5300艘,其中戰斗艦只包括13艘戰列艦,47艘巡洋艦,134艘驅逐艦在內約1200艘,登陸艦艇4126艘,還有5000餘艘運輸船。空軍作戰飛機13700架,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斗機4900架,運輸機滑翔機3000架。欺 騙為了迷惑希特勒,盟軍建立了一支號稱百萬的「登陸部隊」,部署在英格蘭東部,與加萊隔岸相望,並由巴頓將軍擔任指揮。盟軍特意在英國東南部各港口和泰吾士河口模擬了一支登陸艦隊,設置了大量的假登陸艦、假物資器材堆積場,並標上明顯的上船和登陸准備的種種記號,同時還加寬了100公里長的公路,煞有介事的進行偽裝。在公路兩端的開闊地上,布置了用膠合板和充氣橡膠構制的「坦克」和「軍車」,故意讓德軍的空中偵察機拍攝。直到駐扎此地的部隊秘密調往諾曼底時,這種偽裝依然保留著,使德軍產生了盟軍將在加萊登陸的錯覺。在登陸的前夕,為了進一步迷惑德軍指揮機構,美國空軍對加萊地區實施了大規模的轟炸,投彈數量超過了在諾曼底地區的兩倍。此外,盟軍還使用小型船隻和飛機,模擬大的登陸艦只和機群,在加萊附近游弋,擺出要進攻加萊的架勢。除此以外,盟軍還通過其他各種途徑(包括間諜、宣傳等方面)隱藏真實目的。盟軍進行了大規模的心理戰,除了利用BBC的廣播,瓦解德軍士氣,鼓舞被佔領土的人民,尤其是從1944年4月25日起定期向德軍空投報道最新軍事新聞和德國國內新聞的《部隊要聞》,進一步動搖德軍的軍心戰略欺騙,使得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盟軍通過海空軍的卓有成效的佯動,成功運用了雙重特工、電子干擾,以及在英國東南部地區偽裝部隊及船隻的集結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嚴格的保密措施,使德軍統帥部在很長時間里對盟軍登陸地點、時間都作出了錯誤判斷,甚至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後仍認為是牽制性的佯攻,這就導致了德軍在西線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費在加萊地區,而在諾曼底則因兵力單薄無法抵禦盟軍的登陸。人員及物資准備1943年盟軍在大西洋上已經取得了反潛護航的全面勝利,保證了由美國本土運往英國的大批物資、人員安全地橫渡大西洋。英國幾乎成了一個大兵營,駐有來自十一個國家的近三百萬部隊,每個機場都停滿了飛機,每個港口都擠滿了艦船。據不完全統計,從1942年1月至1944年5月,由美國運到英國的各種物資達五百三十餘萬噸。在所有物資中,最重要的就是登陸艇,為了保證足夠數量的登陸艇,盟軍不僅將登陸時間推遲了一個月,還將原計劃同時發起的在法國南部的登陸推遲到8月。美軍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不顧海軍的強烈反對,從太平洋戰場調來一批登陸艇,這才湊夠足夠的登陸艇。在所有的准備工作中,最大的工程就是人工港了。共造兩個由沉箱、直碼頭、沉船、十字鋼構件組成的人工港,面積約5平方公里,是較完整的防浪水域,預計日貨物吞吐量1.2萬噸。整個工程於1944年6月初完成。為填補艦炮火力與部隊上陸之間的火力空白,盟軍創造性地將大炮、多管火箭炮裝上登陸艇,改裝成火力支援艇,伴隨登陸艇一起沖擊,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為了快速突破德軍的雷區和防禦陣地,英軍研製成功兩棲坦克、鋪路用的「轉筒」坦克、掃雷坦克、噴火坦克、架橋坦克、工兵突擊車等多種特種坦克,並訓練出一批特種坦克駕駛員。英軍在此基礎上組建了第79裝甲師,該師在類似諾曼底地形的英國諾福克海灘進行了演習,效果顯著。1943年9月,美軍中校保爾·湯普森在英國德文郡北部建立了一個訓練基地,選擇與美軍登陸灘頭地形相似的海灘,按照偵察到的德軍防禦工事設置雷區、反坦克壕、碉堡、鐵絲網、障礙物等,再設想出各種戰時可能發生的情況,組織部隊反復訓練。同時,英軍也在英格蘭東部的偏僻海灘對參戰部隊進行近似實戰的訓練。戰前偵察由於法國抵抗組織和盟軍特工人員都無法進入登陸海灘,也就得不到相關的情報,所以空中偵察就成為最重要的情報來源。僅從1944年4月1日到6月6日,盟軍就出動飛機多達4.5萬架次對法國北部進行了廣泛的空中照相偵察,獲得了比較全面系統的情報。除了飛機外,盟軍還動用袖珍潛艇和魚雷艇乘夜間到達登陸地區,全面搜集水文、地質、氣象、植被及德軍部署等情報。盡管盟軍通過多種手段的偵察取得了很多情報,但由於種種原因,仍無法獲得一些重要情報,給以後的作戰帶來一定影響。演習及防備逼真的戰前訓練,由於登陸作戰是一種極為復雜的作戰樣式,盟軍在登陸前對參戰部隊的組織和行動進行了反復多次近似實戰的模擬演練,以使部隊盡快掌握相關的作戰技能,提高了部隊戰鬥力。戰後參戰人員對戰前訓練及訓練基地給予了高度評價。盟軍的進攻計劃戰役目的是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北部奪取一個戰略性登陸場,為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最終擊敗德國創造條件。戰役企圖是在諾曼底登陸,奪取登陸場,在登陸的第12天,把登陸場擴展到寬100公里,縱深100公里。計劃首先在登陸場右翼空降2個美國傘兵師,切斷德軍從瑟堡出發的增援,並協同登陸部隊奪取猶他灘頭;在左翼空降1個英國傘兵師,奪取康恩運河的渡河點。然後首批登陸部隊8個加強營在5個灘頭登陸,建立登陸場,在鞏固和擴大登陸場後,後續部隊上岸,右翼先攻佔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聖羅一線發展,掩護右翼部隊的攻擊;第二階段攻佔岡城、貝葉、伊濟尼、卡朗坦,第三階段攻佔布勒塔尼,向塞納-馬恩省河推進,直取巴黎。英軍戰區(第二軍團)? 第6空降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奪取附近的橋梁,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持。? 第3步兵師及第27裝甲旅進攻寶劍海灘。? 第50步兵師第8裝甲旅登陸黃金灘頭。? 加拿大第3步兵師及加拿大第2裝甲旅登陸朱諾海灘。美軍戰區(第一軍團)? 第1步兵師及第29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 游騎兵部隊負責進攻奧克角。? 第4步兵師及第90步兵師在猶他海灘登陸。? 第101空降師在猶他海灘後方空降,支持登陸部隊。? 第82空降師負責攻擊小鎮聖-梅爾-艾格里斯。海軍的參與海軍編為兩個特種混合艦隊:西部艦隊:主要由美國軍艦組成,共3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280艘其它軍艦,1700多艘登陸艦艇,司令為美國海軍少將柯克,在貝爾法斯特集結,由美國戰術空軍第9航空隊提供空中掩護。下轄3個編隊:U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4步兵師在猶他灘頭登陸,O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1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B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29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東部艦隊:主要由英國軍艦組成,共3艘戰列艦,13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302艘其它軍艦,2426艘登陸艦艇,司令為英國海軍少將維安,在格里諾克集結,由英國戰術空軍第2航空隊提供空中掩護。下轄4個編隊:G編隊負責運送英國第50步兵師在黃金灘頭登陸,J編隊負責運送加拿大第3步兵師在朱諾灘頭登陸,S編隊負責運送英國第3步兵師在寶劍灘頭登陸,L編隊負責運送第二梯隊英國第7裝甲師在黃金灘頭登陸。海軍還以7艘戰列艦,2艘淺水炮艦,24艘巡洋艦,74艘驅逐艦組成五個艦炮火力支持大隊,為五個灘頭提供艦炮火力支持。

❻ 二戰好萊塢演員助陣戰斗,著名女星是間諜,那男星是什麼身份

說起來美國也有不少好戰分子,當初二戰時期,雖然大部分國民不同意參戰,但是日本這個倒霉蛋,非要偷襲珍珠港,這下美國人自然不樂意了,美國社會各界的人民,都有人出來參與作戰,其中有不少的明星,都參與了作戰。

實際上在二戰剛開始,他就去面試飛行員了,但是因為當時他的身體素質不行,所以就落選了,回家之後他就開始瘋狂地健身,最後努力達到了標准,在軍隊中表現得很不錯,沒多久就晉升成為了少校。

最後一位是叫做梅爾·布魯克斯,他可是一位大佬級別的人物,在世界影壇中,能同時拿到托尼獎、艾美獎、奧斯卡獎和格萊美獎的,也一共就有九個人,他就是其中之一,當初二戰期間,他參與了諾曼底登陸戰,表現得非常優異。

❼ 「諾曼底登陸」是從哪幾個海灘登陸的

諾曼底登陸中有五大搶灘地點,分別是寶劍海灘、黃金海灘、朱諾海灘、奧馬哈海灘和猶他海灘。
一、寶劍海灘
寶劍海灘緊鄰奧恩河口的兀斯特罕港,是五個搶灘地中,最東邊的一個海灘,而法國北部的航運中心康城,便位於海灘南邊9英里處。從寶劍灘東邊登陸的英軍部隊在搶灘後,很快地便擊潰德軍輕裝步兵的火力,並於午後與先前空降內陸的傘兵部隊會合。但從寶劍灘西邊登陸的英軍,則遭到德軍第21師坦克部隊的頑強抵抗,無法順利與從朱諾海灘登陸的加拿大部隊會師。雙方一直激戰至黃昏後,盟軍才成功擊退德軍的裝甲部隊。當天登陸的29,000名英軍中,傷亡人數僅有630人。
二、黃金海灘
黃金海灘是整個登陸行動的中心點,登陸的時間則比猶他和奧馬哈海灘的登陸行動晚了一個小時。由於漲潮和海相不佳的緣故,盟軍無法徹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礙物,這也使得想迅速搶上灘頭的英軍陷入苦戰。德軍在濱海小城利維拉和阿梅爾部署重兵防守,還在離海岸500公尺的內陸設置了四門155毫米的重炮,直接瞄準海岸。英軍在皇家海軍艾傑克斯號的強力炮火轟擊下,終於摧毀這四門重炮,壓制了德軍的防衛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軍順利登陸,並迫使防守的納粹部隊往內陸撤退6英里。英軍僅有400名官兵傷亡。
三、朱諾海灘
以庫賽葉栩美港為中心向兩側伸展的朱諾海灘登陸區,寬約6英里,德軍的輕裝步兵便部署於海灘沙丘後方的村落中,這樣的地形優勢對必須穿越沙丘進攻的盟軍部隊而言,是極大的威脅。登陸作戰一開始便極為慘烈,有三分之一的盟軍登陸艇慘遭德軍的水雷和障礙物摧毀。加拿大的攻擊部隊雖然很輕易地越過沙灘,卻在沙丘前遭到德軍火力無情的攻擊,使得首波進攻部隊的傷亡率高達50%。接近中午時分,加拿大部隊才佔領了沿岸的城鎮,向內陸挺進,並與來自黃金海灘的英軍會師。參與裘諾登陸戰的官兵共21,400名,傷亡人數則為1,200人。
四、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是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戰斗最為激烈的海灘。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因此又稱「血腥奧馬哈」。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開始那一段經典的戰爭場面就取材自奧馬哈海灘。
五、猶他海灘
猶他海灘位於卡倫坦灣的西側,是一處寬約3英里、被覆著低矮沙丘的沙灘。盟軍實際登陸的地點,雖然比預定地往東偏了一英里,不過還好德軍在登陸點部署的兵力並不多。攻擊行動展開後,僅僅三小時內,盟軍部隊就跨越了灘頭,掌控了沿海的公路;當天中午之前,登陸部隊便與五小時前空降於敵後的空降部隊碰頭;而到了當天午夜,盟軍不但已成功達成此次登陸預訂的作戰目標,更向內陸推進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陸作戰中,猶他灘登陸是傷亡人數最少的一場戰役,23,000名官兵中,僅有197名傷亡人員。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美軍從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