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方網評跳出泛娛樂化「怪圈」,藝人需要做些什麼
南方網評跳出泛娛樂化“怪圈”,在我看來,想要跳出泛娛樂化“怪圈”,那麼藝人就需要從自身做起,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職業素養,而不是為了博關注,蹭流量而不斷地去上一些低級趣味的節目,去做一些膚淺的事情。
藝人是公眾人物,何為公眾人物?公眾人物就是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物。因此,藝人的言行舉止影響深遠,藝人理應當成為正面的標桿,而不是惡俗的引領者。眾所周知,現在相關部門在嚴厲的整頓娛樂圈和飯圈的不良風氣,因此,藝人在此時理應當徹底的改變思想認知,而非低調躲風聲。要知道整頓娛樂圈和飯圈今後會常態化,藝人唯有高標准要求自己,才能在娛樂圈有一席之地。還想和以前一樣靠粉絲支持,追捧來“成長”,顯而易見是行不通的!
南方網評跳出泛娛樂化“怪圈”,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吃喝玩樂,不僅僅是享樂主義和金錢至上。
『貳』 假如采訪一個明星,應該問一些什麼問題
問題如下:
1、假如可以選擇世界上任何人,你希望邀請誰共進晚餐?
2、你希望成名嗎?在哪一方面?
3、撥打電話前,你會先練習要說的話嗎?為什麼?
4、對你來說,怎樣才算是「完美」的一天?
5、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唱歌給別人聽又是什麼時候呢?
6、假如你能夠活到90歲,並且你可以選擇讓你的心智或身體在後60年一直停留在30歲,你會選擇哪一個?
7、關於未來你可能怎麼死,你有自己的秘密預感嗎?
8、列舉3個你和對方共同擁有的特質。
9、你的人生中最感恩的事情是什麼?
10、假如可以改變你成長過程中的任何事,你希望有哪些改變?
11、用4分鍾的時間,盡可能詳細地向對方講述你的人生故事。
12、假如明天早上起床後能獲得任何一種能力或特質,你希望是什麼?
采訪時注意說話藝術:
1)采訪中要努力與采訪對象交流思想,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建立知心朋友關系才能把采訪引向深入。
2)對善言談者,要耐心聽取;對離題漫無邊際的談話要注意引導,不要顯得不耐煩或急躁。
3)對不善言談者,要輕聲慢語,不退不逼,幫助對方回憶和思考。
4) 對不肯交流者,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對沒有時間交談者,要見縫插針,粘住不放。
5)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
6)最好一次只問一件事情,有針對性。
『叄』 市場營銷學如何理解廣電局抵制泛娛樂化
所謂「泛娛樂化」現象,指的是一股以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為核心,以現代媒介(電視,戲劇,網路,電影等)為主要載體,以內容淺薄空洞的方式,通過戲劇化的濫情表演,試圖放鬆人們的緊張神經,從而達到快感的一種文化現象。
主要影響:首先,市場化競爭帶來的壓力迫使新聞媒體千方百計迎合受眾的各種需求,甚至是格調不高的需求。多年來全國各地的電視台掀起了「選秀造星」的熱潮,這些「選秀」節目的成功至少從兩個方面對公眾進行了消極引導:一是對「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肯定、刺激與鼓勵;二是對「追星族」狂熱的追捧行為予以積極的評價和贊賞。
第二,媒體對收視率、發行量的過分追求使得新聞策劃逐漸走入了「誤區」。高收視率、高發行量意味著豐厚的廣告回報,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利益的驅使下,「新聞策劃」這個被廣大媒體所運用藉以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避免新聞活動盲目性的合法行為,成為個別媒體進行商業行為的擋箭牌。從對新聞事件的導演、參與到對娛樂節目的低俗炒作,無所不用其極。
第三,在新的形勢下,原有的傳媒管理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在媒體節目泛娛樂化、泛低俗化的風潮中愈來愈顯示出它的蒼白與乏力。我們需要一個能保證中國新聞媒體健康發展、引領群眾積極向上、和諧共處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體系建設、完善國家法律法規,通過他律與自律全面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自身修養。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需要新聞傳媒發揮其作為輿論引導的作用,承擔起營造和諧社會氛圍的責任。
『肆』 從當下文化娛樂產業的現狀來看,「泛娛樂」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首先,我們要想了解娛樂的本質,我們就應該知道娛樂的定義是什麼。娛樂現代的娛樂可被看做是一種通過表現喜怒哀樂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與受者喜悅,放鬆,並帶有一定的啟發性活動。不過,很顯然,這個定義是廣泛的,它其實包含了各種豐富的活動。
而所謂的泛娛樂,指的是基於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粉絲經濟,其核心是IP,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戶喜愛的事物。這一概念最早由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於2011年提出,並在2015年發展成為業界公認的「互聯網發展八大趨勢之一」。
其中文學、動漫提供豐富的原創IP資源;影視則作為這一鏈條中的放大器,將粉絲數量成倍放大;同時影視和游戲也是目前IP的最佳變現渠道,可以反哺其他幾個環節,當然其中環節上下游關系可相互改變。
『伍』 如何看待廣電總局要求堅決抵制「耽改」之風等泛娛樂化現象
現在的社會上的奢侈之風,就是由這些娛樂圈帶過來的,他們的片酬是天價,所以他們奢侈的穿戴,奢侈的婚姻,奢侈的旅行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歪風邪氣,也誤導了許多青少年代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不是早就應該進行的改革嗎?畢竟。現在這種改革的話,只能算是一種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選擇而已。
這應該早就應該進行的。過度的娛樂化拔高演藝人員的地位,我覺得這真的是。不是一件好事情。根本沒法給廣大的人民群眾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世界觀。
『陸』 一檔《十三邀》許知遠引發公眾號的狂歡,,為什麼節目評價很好
一檔節目之所以好看,必然有它獨一無二的特性,能夠得到好評則是與觀眾產生了一定共鳴,觀眾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甚至是認知到一定三觀問題,而《十三邀》便是這樣一檔節目。《十三邀》不靠流量群體支撐,更沒有華麗背景格調,豆瓣評分卻高達8.4分,完全以節目質量取勝,是一檔與時代潮流相悖的訪談節目。
在節目中我們看到許知遠雖然是偏見的,但看到他沉浸在書海生涯中,其實也是非常有魅力的,他的執著被觀眾盡收眼底,在餐廳中與李誕談話時,我們也可以發現他的不屑,以及與馬東談話時的尬態,這些被外界議論的話題,對他而言完全沒有放在心頭。他更多關注的是對於人生的認知,及世界解讀。節目《十三邀》巧妙利用這一點神抓人心,在如今流量大時代下,做出一檔以「內容為王」,有營養價值的節目,實屬不易,聆聽成功人士的不同故事,從而有所感悟,從而昂首闊步向前走去。
『柒』 如何看待如今的泛娛樂化
在如今這個各種網路媒體愈發泛濫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網路作為載體來過度放大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像是一些明星的新聞和八卦,更是讓很多的人確有其事,他們一直不停的傳播不實消息,導致信息扭曲,影響越來越惡劣。2.泛娛樂化會給大眾帶去錯誤的價值觀
像是現在受到泛娛樂化嚴重損害的追星族群體,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完全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了自己所喜歡的偶像之上。這樣的一種生活價值觀是非常可怕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把所有的精神寄託都放在了另外一個人,而且還是一個離自己非常遙遠,甚至是虛無飄渺的偶像身上,那麼他自己的未來會在何處,他自身能夠發揮的價值又在何處,這樣的問題真的值得我們去認真反思。
『捌』 談一談大眾傳媒「泛娛樂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消極影響與應對策略
消極影響:
1、腐蝕了大學生的思想與道德。
2、對大學生的社交與學習的沖突。
3、影響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的行為選擇。
可以針對影響來分別應對,比如:
1、加快媒體素質教育的更新,利用新媒體來加強大學生的思想與道德。
2、加強網路信息化技術的管控方向。
3、新建大學生喜歡的網站。等
『玖』 如何評價當前社會泛娛樂化的趨勢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泛娛樂化時代,「娛樂至死」現象盛行。於是,消費主義文化大行其道,滿足於吸引眼球,不求發人思索,滿足於形式熱鬧,不求內涵豐富,呈現日益醜陋化、庸俗化、低劣化的娛樂傾向。電視娛樂頻道更是相互模仿,許多節目甚至走向審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