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國務卿希拉里訪問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國務卿希拉里訪問

發布時間: 2022-07-18 11:45:41

⑴ 希拉里來了,中國在緬甸該怎麼辦

對於緬甸(Myanmar,舊稱Burma)來說,十年內第一次這樣的高級別訪問可以說是一場賭博。在這場賭博中,緬甸有人權進步的需要,中國則是美國需要平衡的力量。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的此次緬甸訪問意味著美對緬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此次改變是為了鎮壓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國家;同時,與中國有重要戰略關系的鄰國建交,也是一個機會來證明美國重新將目光聚焦在亞洲。

希拉里必須權衡這些戰略目標,以沖抵這一舉動所帶來的風險。緬甸曾擁有世界上最高壓的政權,目前卻渴求來自國際社會的接納。 她要小心翼翼地引誘緬甸領導人脫離中國的政治勢力范圍,同時刺激緬甸政權來繼續奧巴馬所說的「「進步之光」改革。

如果緬甸政權沒有兌現它的承諾,那麼這一歷史性的提議將是一次令人難堪的錯誤。「這次出訪本來就是一次巨大的博弈。只有取得實質性進步,才可謂值得」希拉里允諾說她將開誠布公地與官員討論有關釋放預計1600名政治罪犯來促進人權進步。她表明將在提供緬甸任何回報之前驗證這一政權作出的承諾,包括放鬆來自華盛頓或其它政府以及某些國際機構加於緬甸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制裁。

「我們並非做一些唐突的改變」,希拉里在出發前對國家廣播公司新聞中說道,「我們不得不發現更多事實,而這正是我出訪的一部分」

但尤其是在某些地區,有人認為很難低估她此行的象徵意義。有些則相信希拉里的出現可能刺激名族自豪感,以促進更大規模的改革。

「這次會議對於雙方都是一次良機,盡管改革和撤銷制裁都需要時間」,屯屯說道,他是在印度緬甸中心的一位信息協調員。

這個月拜訪了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後,隨著911事件的平息,奧巴馬信誓旦旦地要擴張美國在亞洲的政治和軍事范圍。他宣布了在澳洲北部部署2500個海軍陸戰隊員的計劃,並且迫切要求構建自由貿易以便團結美國和別的地區盟友。

「目的」,助手說,「是在於幫助驗證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野心。改革後的緬甸同樣會支持東南亞國家協會,其已就針對中國形成一個區域性的堡壘。在過去的兩年裡,北京向東盟成員國就資源豐富的中國南海地區的控制權發起挑戰。

前美國高級官員、亞洲問題專家道格拉斯·鮑爾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上說道,近年來十國集團的影響已經因緬甸,一個東盟成員國的而出現削弱,「它幾乎是中國經濟的殖民地。」

然而已經有跡象表明這種關系的緊張。9月,緬甸突然中止中國修建一條3.6百萬的水壩計劃遭到了強大而廣泛的反對。

先不論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緬甸遭受著一系列問題,包括民族間的緊張局勢和軍隊派系間的內訌。而經濟主要集中在少數與軍方有密切聯系的人手中。

美國與緬甸的新關系將為那些渴望獲得緬甸油氣田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的美國公司創造機會。

如果華盛頓做出解除制裁的行動,「問題是,與此同時,美國能為緬甸提供什麼嗎?「布里奇特說,他是一位在威爾士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政治科學教授。

」奧巴馬政府可能會提出這樣一些建立信心的措施,例如交換高級外交官,加入聯合國組織,或就毒品、人口販賣等區域問題進行合作「,美國官員說道。

在柯林頓出訪前,人權人士表示他們很失望,政府不願意釋放政治犯。

活躍人士表明,如果政府不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進行改革,這次出訪將被視為一次失敗。即使希拉里的這次出訪很成功,他們也擔心當權者害怕失去控制權,開始打退堂鼓,因為它面臨了越來越大的改革要求。

「我們希望希拉里能說服緬甸政府釋放政治犯並改善對人權的侵犯,吳凱民說道,他是一名政治犯援助協會的官員。「任何進步取決於該政權的行為。」

一些分析師表示,去年的這些事件,包括一個新憲法,一個經選舉的議會,一個更傾向於改革派的總統和更多的政治團體需求——將會使政權在改革上的倒退變得更難。

「我認為事情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無法回頭,雖然它將不會是一個線性的過程」,威

⑵ 改病句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0日抵京,開始為期三天的訪華行程,中美雙方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增進互信、擴大

為期3天與行程語義重復。也可以將為期3天去掉。

⑶ 希拉里是個什麼樣的人

2009年7月,希拉里在泰國首都曼谷高調宣布「美國回來了」。從此至今,美國「重返亞洲」就成為最普遍的國際政治語言。

2011年10月,希拉里在太平洋正中央的夏威夷宣布,歐洲中心的時代結束了,美國在中東的力量要繼續撤離。美國要建立的是一個「太平洋世紀」。一個好的亞太政策,既能使美國分享與亞洲國家經濟合作所帶來的長遠好處,又能從政治上制約對其構成安全威脅的國家。
2010年7月,在第17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希拉里稱南海的爭議事關美國國家利益。南海局勢從此升級。自那以後,希拉里多次在與東盟國家的交往中挑起南海議題,頻頻發起對中國的攻勢。
2011年11月,希拉里在美國援助菲律賓的艦艇上公開宣稱「美國將與菲律賓『站在一起』,與菲律賓『一起戰斗』」,從而增加了菲律賓挑釁中國的氣焰。在釣魚島問題上,希拉里也以微妙的態度,適時地為日本「打氣」,甚至表態稱釣魚島問題適用於《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第五條。除此之外,在伊朗問題、敘利亞問題和中非關系等問題上,希拉里也多次敲打中國,製造國際輿論,惡意抹黑中國的形象。
要搭建好亞太的戰略框架、控制好中國問題,希拉里必須挖掘出更多的「巧實力」。除了進一步鞏固亞太地區的盟友關系,希拉里還不辭辛勞、穿針引線,竭力拉攏曾經的「離心力量」。
2011年11月,希拉里實現了對緬甸的訪問,這是50年來美國國務卿首次到訪緬甸,美緬關系就此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撬動了東南亞地區中美影響力的微妙變化。
2012年7月,在希拉里最長的一次外交出訪中,她曾繞著中國兜了一圈,實現了其任內第三次訪問越南,同時她還訪問了蒙古、寮國這兩個此前從未去過的國家。
希拉里的這一系列「破冰之旅」被視為美國「重返亞洲」的重要戰略步驟。

⑷ 希拉里柯林頓到中國有多少次,具體時間

早在1995年她就單獨來中國參加婦女大會。讓不讓她參加是當時一起政治事件。

⑸ 應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邀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與2009年5月20日到22日,對中國進行訪問。

就是請你,坐飛舟,專門摔死壞人的,。壞人千萬,別坐中國飛機,。

⑹ 求文檔: 楊瀾訪談錄希拉里

從預定7分鍾聊到15分鍾

——采訪希拉里和國際政要的智慧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來華訪問引起了一陣媒體旋風,她把唯一一個電視專訪的機會給了《楊瀾訪談錄》,不過時間只有7分鍾。定位高端的《楊瀾訪談錄》已經采訪過很多國際政要,青年周末的記者近日走近了楊瀾。

最想問的問題沒有說出口

青年周末:你覺得鏡頭外的希拉里和鏡頭前的她有什麼不同?

楊瀾: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同,她從30歲開始就成為公眾人物了,無論是作為柯林頓夫人的角色還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家,她都一直處在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公眾視野當中,我跟她的交往也僅限於這種公共場合或者是媒體采訪,我也不敢說對她真實的生活有多少了解。只能是說在攝像機開始轉動之前和之後,她都表現得很自信,也很輕松。

不過可能是由於時間的關系,相對於10年前我見到她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但現在的她,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比較雍容。能夠更加放鬆,也更加親切。當我向她提到這一印象時,她爽朗地笑笑說:「也許是因為我夠老了吧!」

青年周末:為了這7分鍾的采訪,你准備了多少個問題?

楊瀾:第一稿准備的問題有50個,在采訪之前我把它濃縮到20個,然後在這些問題裡面我又排了一下順序。

剛一坐下來我就跟她說,因為我的時間太少了,所以希望您給我直接的簡短的回答,她非常理解地點點頭說「I will do my best(我一定盡力而為)。」要知道有的時候一個非常有技巧的被采訪者如果想迴避一些敏感問題的話,他可以把一些問題回答得非常冗長,很快就把你的采訪時間耗掉,然後他就可以站起來就走。不過希拉里沒有這么做,現場談話的氣氛很好,在希拉里談興正濃的時候,我看見她的新聞官站在她背後頻頻做著「抹脖子」的手勢示意我時間已到,而希拉里卻對他擺擺手說:「不,我願意回答這些問題。」所以一共采訪了有15分鍾。

青年周末:你在節目中提到,她還邀請你去美國繼續進行對她的采訪,到時候你還會問這個問題嗎?

楊瀾:我覺得如果時間相對充裕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設計進去。因為如果時間足夠充分,就可以談到她在競選總統候選人的這段經歷,就可以順著把這個問題拋出來,你現在是否還有總統夢。但是這一次是來華訪問,如果談完了兩國國債問題我忽然問你現在還想當總統嗎?這個問題是跟前面沒有什麼關系,就會很唐突。有的時候采訪的時間和前面的鋪墊還是很重要的。

青年周末:采訪到這些國際政要,是否讓你更有成就感?

楊瀾:其實《楊瀾訪談錄》的定位是記錄一個人和他的時代,我們想突出的是一個人和他時代的關系。在采訪嘉賓的要求上,我們希望他是某一個領域里邊領軍的人物,或者是在一段時期內引起非常高的公眾關注的人物,我們關心的是一個人所帶動的整個社會的反應。我們既不是一個表揚榜,也不是一個所謂的明星榜。

青年周末:您也采訪過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夫人,比較兩位前元首夫人,拋開希拉里的政治家身份,你覺得這兩位「夫人」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楊瀾:這我怎麼知道呢(笑)。我覺得,作為一個記者,當然要閱讀很多關於她們的資訊,同時也有第一手采訪他們的經歷,但是你永遠不能夠因為對她們做過十幾分鍾或者一個小時的采訪就可以假裝說你認識她們。所以你不要期待我能夠給予你一個非常權威的回答。我無從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對一個人的個人生活形成判斷。

希拉里還記得三年前的一面之緣

青年周末:能不能和我們說一說《楊瀾訪談錄》是如何獲得這個獨家專訪的機會的?

楊瀾:我覺得首先要感謝我們的製片人和我們的團隊,他們特別有專業精神,在得知希拉里將要訪華的第一時間就把我們的采訪申請遞交到美國大使館,同時也把我們以前做過的一些采訪,像對柯林頓總統、吉米·卡特總統、美國的第一位女性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采訪也同時遞交過去,作為人家的一個參考。

同時,在3年前,我也有機會在國際艾美獎的頒獎晚會上與希拉里有一個簡短的交流,交換了一些關於對美國電視的看法,大概有四五分鍾,對彼此有一定認識。這些因素放在一起,讓我獲得了這次獨家采訪的機會。這是依靠整個團隊的職業精神,而不是我一個人的所謂魅力就能夠辦到的。

她這次見到我的時候還特別提到了上一次的見面,我覺得她的記性挺好的。

青年周末:上次見面有跟她提出采訪的要求嗎?

楊瀾:沒有。

青年周末:有這么好的機會為什麼沒說呢?

楊瀾:其實那樣的場合並不一定馬上就要提出這樣的要求。那是一個公開的社交場合,在那種場合魯莽地提出這種要求可能會讓對方覺得很唐突,讓對方覺得你的功利性很強。而且當時我是作為晚會的聯合主席,所以我更多的應該從當時活動的情況出發和她進行交流,而不是一上來就提出一個個人的要求,這也是對社交禮儀的一種尊重,人際交往的分寸感的把握也是挺重要的。

青年周末:您已經采訪過很多國際政要了,這一次的采訪還會緊張嗎?

楊瀾:我一直不覺得一個人官階的高低或者財富的多少會影響我對他的判斷,我覺得從小我父母給我一個非常好的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哪怕采訪對象是總統,我見到他也不會緊張得雙腿發抖。

但是壓力會來自於時間。當你有一個小時采訪時,你可以很從容地提問,但是當人家說你只有7分鍾,而且有一個人在旁邊看著表,給你數一、二、三、四、五的時候,這種時間的壓力會讓你產生一種緊迫感,這種壓力特別大。

采訪手記

希拉里接受楊瀾的專訪,在很多人看來不僅不意外,反而再合適不過。記者借著這條新聞聯系楊瀾,不想卻被她委婉謝絕。事後記者才悟出,她非但不是耍大牌,而且是生怕記者借大牌來炒作。幸虧我們沒有死心:兩個女性、兩個有閱歷、有個性的名人坐下來對話,哪些纖細而敏感的氣息不曾被攝像機捕獲?在《楊瀾訪談錄》高端對話的幕後還有哪些故事?進一步了解了我們的采訪意圖的楊瀾,不僅開誠布公地接受了采訪,還對之前的拒絕抱有歉意。楊瀾,總是那麼周到而得體,哪怕是對我這么個小同行。

⑺ 當上國務卿的希拉里訪華是否會帶上柯林頓

不會的,除了總統出訪帶配偶外,其他人是不帶的

⑻ 香港特首曾蔭權與希拉里會面時,為什麼交談使用的是英語,而非普通話

理論上講,香港回歸了祖國,代表國家利益與國外領導人對話應該用中文,可是我們的特首中文可能沒有英文好,再說了,一國二制是小平說的,不能強行要求人家都講中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