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建廈門的海對面是台灣嗎
是台灣。越過台灣海峽就是台灣了,在廈門只能眺望到金門島。
廈門是一個島,四面環海,而這片海在國內的整體內屬於東海范疇,在細一點看,是屬於東海的台灣海峽海域。
台灣海峽自古就是福建、廣東人遷徙、來往台灣地區和大陸的重要通道。考古學和人類學認為,早在數萬年前,台灣海峽就有古人類生活著,台灣古人類是從福建長途跋涉遷徙到台灣的。
(1)台灣訪問廈門同安擴展閱讀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 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 隋朝至元朝稱「流求」。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而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台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國台北」。
『貳』 同安人抵禦外族侵略的故事
陳化成:福建同安縣人,民族英雄。出身行伍,歷任嘉慶間參將、道光間總兵,鴉片戰爭爆發時任任福建水師提督,後改任江南提督,在鴉片戰爭時期保衛吳淞,與英國侵略軍力戰,英勇犧牲殉國。
道光十二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來到廈門,暗地裡進行的是間諜活動。不久英國戰艦又闖入閔浙一帶,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侵擾,陳化成當即率軍前往,圍追堵截,保證國民利益,維護領土安全。道光十三年,陳化成帶領水師追繳鴉片,立下許多功績。
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為了加強江南一帶防務,陳化成被清政府調任江南提督。陳化成到任之後,便開始整軍隊,建炮台,爭分奪秒的布置吳淞防務,扼守長江黃河防務。當時英國戰艦開到吳淞,見吳淞防務嚴謹,最終放棄了進攻的打算。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英國軍艦集結在長江口外的雞骨礁附近,並闖入吳淞口內。陳化成命令水師固守吳淞,向英國艦隊開炮。同年四月,英國以大小船隻百餘艘,全力進攻吳淞要塞。陳化成沉穩指揮,誓死與吳淞要塞共存亡。他親自帶領親兵數十人,堅定守衛西炮台陣地在身中七彈之後,倒在了自己堅守的陣地上。
(2)台灣訪問廈門同安擴展閱讀:
陳化成出生金門,自幼熟習水性,精武藝,尚氣節,智勇過人。年二十八,加入清軍水師。嘉慶二年(1797年)捕「洋盜」出力,拔補額外外委。後來,隨同王得祿攻捕「洋盜」孫太,並參與李長庚鎮壓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蔡牽海商抗清集團。
道光十年(1830年)升為福建水師提督。馭軍有紀律,約己尤嚴,時稱「廉將」。他巡閱台灣時,隨行將卒雖眾,但對各地文武所供應「饋送」,一無所受,當時人稱贊「所過如未嘗有兵者」。
陳化成為官廉潔,軍紀嚴明,生活儉朴,受到吳淞一帶人民的稱贊:「官兵都吸民膏髓,陳公但飲吳淞水」。
『叄』 廈門離台灣有多少公里離金門多少公里
廈門的大嶝鎮的有住人的角嶼島到金門馬山的距離只有3,6公里,兩邊都可以聽到對面的雞叫聲;廈門的會展中心到小金門的直線距離只有4,7公里,兩邊的標語牌「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遙遙相對,肉眼可以看得見。
(3)台灣訪問廈門同安擴展閱讀
廈門離澎湖150公里,到高雄200公里多點,比從廈門到福州還近。
渡過台灣海峽就到了,大約3~4小時的船行路程
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門島位於中國福建省同安縣的東南海面上,孤懸於廈門東面海外,扼廈港咽喉,為閩南屏障,與廈門最近距離2310米。
馬祖列島距離台灣本島114海浬,離金門152海浬,澎湖180海浬與閩江口相距約54海浬,離福建沿海約10多海浬。
『肆』 大陸與台灣的"五緣"
大陸與台灣本是同根生,一水相連,福建在與台灣的交往中更具有獨特的「五緣」優勢:
地緣相近:廈門同安距小金門最近處只有1000多米,平潭距新竹僅68海里;
血緣相親:台灣同胞中80%祖籍在福建;
文緣相承:台灣通用方言是閩南語,民間習俗、信仰、戲曲、藝術等都是從福建傳承過去的;
法緣相循:閩台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淵源很深,從宋朝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到台灣單獨建省之前,台灣一直歸福建省管轄,1885年台灣建省稱「福建台灣省」;
商緣相連:廈門經濟特區、4個台商投資區、西岸農業合作區的建立為兩岸商貿往來提供極大便利,福建已累計利用台資109.26億美元,累計對台貿易額409.45億美元。
『伍』 廈門到台灣多少公里
廈門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直線距離只有248.7公里。
但是有很多人說是只有10公里,嚴格意義上來說的話,確實沒錯,因為金門島距離廈門最近的地方僅僅只有10公里,主要是因為金門島在行政規劃上面屬於福建泉州,但是在實際管轄權上面,就在我們的台灣省,所以嚴格來說的話最近的地方只有10公里。
金門島簡介:
金門島是中國福建省廈門灣的一個島嶼,整體面積僅僅只有151.65平方公里,這里距離廈門僅僅只有10公里,而實際的管轄權是台灣省,所以很多人都說這里是廈門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其實想一下也沒有什麼錯嚴格意義上來說的話就是10公里的距離。
金門島像是一個蝴蝶一般,中部比較狹窄,整體來看的話兩端是比較寬廣的,整體東邊面積要大於西邊的面積島上只有小溪並沒有相當穩定的水源。
『陸』 台灣省的地理位置特徵
台灣島——中國第一大島,戰略要地。位於東海南部,西依台灣海峽(屬於東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東瀕太平洋;東北與日本琉球群島為鄰,距沖繩島約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距呂宋島約195海里。島形狹長,從最北端富貴角到最南端鵝鑾鼻,長約394千米;最寬處在北回歸線附近,約144千米。面積3.58萬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逾99%,為台灣省主島,在世界大島中列第38位。人口約2300萬(2006)。其中漢族約佔98%,高山族等約佔2%。 遠古時期,台灣與大陸便有密切的文化淵源。秦漢開始,海峽兩岸人民之間的交往頻見於史籍。三國時稱夷州。隋時稱流求。元代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和台灣,隸屬福建同安縣(今廈門)。明代稱今台南一帶為台灣,後泛稱全島。明天啟四年(1624)和六年,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別侵入台灣。南明定武十七年(1662),鄭成功收復台灣,置承天府。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1895年被日本強行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中國政府收回。1949年國民黨軍隊退踞至今。 自然條件屬大陸島。處於東海大陸架南部邊緣。兩億多年前古生代晚期,地殼運動奠定了台灣島的地質基底。4000萬年前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地殼受擠壓褶皺上升,形成最初台灣山系;約250萬年前,地殼繼續褶皺上升,構成台灣島的現代地形。第四紀冰期海面下降與大陸相連,間冰期水面回升,復成海島。 島上多山,山地和丘陵佔全島面積2/3。分布於東部和中部,自東向西有台東、中央、玉山、雪山和阿里山5條平行山脈,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以中央山脈為主分水嶺。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約佔全部山地的一半,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有30餘座。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為中國東南部第一高峰。丘陵多圍繞5大山脈山麓,主要有北部的基隆、竹南丘陵,中部的豐原、嘉義丘陵和南部的恆春丘陵,海拔約在600米左右。北部有大屯火山群,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是北部的重要屏障。 平原多在西部。台南平原最大,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面積達4550平方千米,為島上農業興盛、人口密集、城鎮較多地區。南部屏東平原和東北部宜蘭平原亦為重要農業地區。狹長的台東縱谷平原介於台東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是東部南北天然交通孔道。盆地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中部埔里盆地群。 海岸較為平直,岸線長1139千米,東部從三貂角至旭海為斷層海岸,雪山山脈北端、中央山脈北端和南端,台東山脈直逼岸邊,峻峭聳立,海底急劇傾斜,離岸數千米,水深即達一二千米;除北部有較大的宜蘭平原外,僅在花蓮、台東等地有小塊沖積平原。北部從三貂角至淡水河口為峽灣海岸,多岬角灣澳。西部從淡水河口至枋寮為沙質海岸,岸線平直,沙灘綿長,較多地段便於登陸;灘塗寬廣,多沙洲、 湖,尤以大肚溪口至曾文溪口一帶海埔新生地增長迅速。南部從枋寮至旭海為珊瑚礁海岸,多陡峭崖岸,前有裙礁,南端鵝鑾鼻與貓鼻頭間有較低平的南灣。 全島河流共151條,以中央山脈為分水嶺,分別向東、西流入海洋,大都流程短、落差大、多險灘瀑布,富水力資源,不宜通航。以中部濁水溪最長,發源於合歡山,西流入海,長186千米,流域面積3155平方千米。河長大於100千米的還有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大肚溪,皆西流入海。天然湖泊很少,著名的有日月潭。 地跨北回歸線南北,終年受黑潮影響,屬南亞熱帶和北熱帶濕潤氣候,高溫、多雨、多風。年平均氣溫由北而南為21~25℃,7月平均約28℃,1月14~20℃;山地氣溫隨高度而遞減,3000米以上山地冬季有積雪。年平均降水量東、中部在2000毫米以上,東北部的火燒寮多達6300毫米以上;西部沿海一帶較少,多在1500毫米左右。降水量與季風有關,北部冬季多於夏季,南部適相反。冬季盛行東北風,夏季盛行南風和西南風。夏、秋季常受熱帶氣旋影響,以7~9月最盛,平均每年有3.5次8級以上熱帶氣旋登陸本島。正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頻率較高,以花蓮及其附近海底最多。東岸屬不正規半日潮,大潮差1.2米。西岸北港溪口以北屬正規半日潮,潮差中部最大達4.2米,兩端為2.6米。北港溪口以南大部為不正規半日潮,潮差1~2米。其中岡山至枋寮段為不正規全日潮,潮差較小,約為0.6米。 本島西南有澎湖列島,東北有釣魚列島,周圍尚有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基隆島、和平島、龜山島、綠島、蘭嶼、七星岩、琉球嶼等,連本島共86座島嶼。 經濟、交通耕地面積約佔全島面積1/4。糧食生產以稻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為主。其他有茶葉、熱帶水果、香茅等,為傳統出口產品。森林資源較豐,覆蓋率達52%。但木材自給率只佔10%~12%。畜收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1/3,漁業佔1/4。現有遠洋漁船約2000艘,總噸位約40萬噸,近海小漁船1萬余艘。 工業主要有製造業、電力業、礦業和建築業4大部門,以紡織、電子、化學、食品加工等項為主,同時發展以進口原料和出口加工產品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帶,並構成以台北、台中和高雄為中心的工業區。有大小船舶修造企業250餘家,主要製造集裝箱船、遊艇和漁船及修理船舶。大型船舶修造集中在高雄、基隆,高雄建有可容兩艘50萬噸級船的船塢。全年造船61.5萬載重噸(1990)。台北縣石門鄉和萬里鄉、屏東縣恆春鎮建有核電廠3座,其裝機容量佔全島電力1/3。原油產量不足需求量的1%。 島內交通以公路為主,由環島公路、橫貫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為干線構成公路網,總長約2萬千米。其中由基隆至高雄的高速公路,經西部14個縣市,長達373.4千米,是島內交通大動脈。鐵路主要為西部縱貫線和宜蘭、北回、台東、南回和屏東等線構成的環島干線,全長約913千米,其中由基隆至高雄的縱貫鐵路、長408.5千米,已實現電氣化,為鐵路主幹線。另有支線和生產專業鐵路約2000千米。有民用和軍用機場約50個,桃園和高雄為國際航空港。有大小海港10餘個,高雄、基隆、台中、花蓮和蘇澳為5大港口。主要有通往日、美及東南亞各地的定期海、空航線,對香港的海、空聯系均甚頻繁。1995年海運總吞吐量達1.41億噸,其中90%為進出口貨物。左營港為本島專用軍港,高雄、基隆、蘇澳等港部分作軍用。 軍事意義地處中國海區東南部前沿,又位於亞洲東部島鏈中環,為中國東南沿海和近海交通線側翼的海上屏障,是維護中國在東海、南海和太平洋海上權益的戰略要地。歷來常受外國侵佔,發生多次重大戰事。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日本倭船進犯福建後轉而占據台灣島西南岸,福建都司沈有容率戰船隊冒風浪經澎湖追殲倭船於台灣島近岸。南明定武十六年(1661),鄭成功率船隊乘滿潮出敵不意地通過水淺灘多的鹿耳門,駛入大員灣實施登陸。當荷軍以艦船兩次從海上反撲時,皆被鄭軍擊退。 1840~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英艦曾侵入鹿耳門、雞籠(今基隆)、大安港等地窺伺和炮擊,皆被擊退。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派軍隊在台灣南部琅嶠(今恆春)登陸並進攻石門、牡丹社等地,遭到平埔人頑強抵抗達半年之久,日軍終以戰死、病亡600人後撤走。1884年(清光緒十年),法國在進行馬江海戰前後,皆派艦隊攻佔台灣北部基隆、淡水後轉而在海上對台灣封鎖。在大陸軍民的支援下,台灣軍民的抗法斗爭終於取得勝利。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台灣軍民奮起開展反佔領、反割台斗爭。5月,日軍從三貂角一帶登陸,先佔領島嶼北部,後逐漸向南推進,台灣軍民在中部、南部利用有利地形殊死抵抗日軍佔領。斗爭持續達5個月,日軍以傷亡約3萬人的代價方佔領全島。
『柒』 廈門哪辦台灣通行證
可在以下地點進行辦理
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務大廳:思明區鎮海路 64 號之一
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自助受理點:思明區七星路 106 號
廈門市公安局海滄分局自助受理點:海滄區興港路海滄公安大樓
廈門市公安局湖裡分局自助受理點:湖裡區梧桐路 666 號
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五緣灣服務處):湖裡區五緣灣商業街B區 5 棟
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自助受理點:集美區文華路 33 號
廈門市公安局同安分局自助受理點:同安區銀湖路 175-179 號
廈門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自助受理點:翔安區新蓮路 266 號
具體辦理地點及工作時間見鏈接公安出入境網上辦事平台
以上材料來源於
福建省公安廳
公安出入境網上辦事平台
『捌』 廈門辦台灣通行證地點
廈門辦理台灣通行證地點具體如下:
1、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務大廳:廈門市思明區鎮海路64號之一
2、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自助受理點:廈門市思明區七星路106號
3、廈門市公安局海滄分局自助受理點:廈門市海滄區興港路海滄公安大樓
4、廈門市公安局湖裡分局自助受理點:廈門市湖裡區梧桐路666號
5、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五緣灣服務處):廈門市湖裡區五緣灣商業街B區5棟
6、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自助受理點:廈門市集美區文華路33號
7、廈門市公安局同安分局自助受理點:廈門市同安區銀湖路175-179號
8、廈門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自助受理點:廈門市翔安區新蓮路266號
(8)台灣訪問廈門同安擴展閱讀
《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
大陸居民申請前往台灣,須履行下列手續:
(一)交驗身份、戶口證明;
(二)填寫前往台灣申請表;
(三)在職、在學人員須提交所在單位對申請人前往台灣的意見;非在職、在學人員須提交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對申請人前往台灣的意見;
(四)提交與申請事由相應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