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古巴訪問中俄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古巴訪問中俄

發布時間: 2022-07-14 00:21:07

A. 如今俄羅斯已經停止了對古巴的無償援助,蘇聯時期為何大力援助

在今年的10月3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對古巴進行兩天的訪問,對訪問期間,梅德韋傑夫曾向媒體表示,俄羅斯不會再對古巴進行無償援助,而是要進行互惠互利的投資。梅德韋傑夫這一態度,改變了蘇聯時期對古巴援助的政策,使得俄羅斯和古巴之間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

蘇聯是為了和美國爭霸,而古巴是為了發展自己,可以說是互惠互利了。而現在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狀況也不是很好,已經無力對古巴進行無償援助,雙方已經進入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階段。

B. 古巴會遠離中俄完全倒向美國嗎

無數血淚證明美帝對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敵視是不會消除的,哪怕改變了意識形態也一樣,俄羅斯最有發言權。

C. 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訪問中國的時候,那時候中國是那一代領導人

當然是毛了。當時經常舉行擁古反美遊行,口號是:要古巴,不要美國佬。

D. 這外國個人是誰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於阿根廷的羅薩里奧,極富傳奇色彩的拉丁美洲馬克思主義革命家。他參加了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在古巴革命政府擔任了一系列要職之後,格瓦拉於1965年離開古巴,到剛果(金)、玻利維亞等國試圖發動共產主義革命。1967年10月8日,因內奸泄密,格瓦拉及游擊隊小分隊在叢林中遭玻利維亞政府軍伏擊,格瓦拉受傷被捕。次日,格瓦拉被殺害。死後,他一直被視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徵。有大量關於他的文藝作品。

中文名: 埃內斯托·格瓦拉
外文名: Ernesto Guevara
別名: 切(El Che 或 Che)
國籍: 阿根廷/古巴
民族: 阿根廷人
出生地: 阿根廷 羅薩里奧
出生日期: 1928年6月14日
逝世日期: 1967年10月9日
職業: 醫生,革命家,政治家,作家

畢業院校: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
信仰: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
主要成就: 參與領導古巴革命
總結、發展游擊戰理論
代表作品: 《游擊戰》《古巴革命戰爭的回憶》《在玻利維亞的日記》
軍銜: 少校
配偶: 伊爾達·加德亞/阿萊達·馬奇

昵稱「切」(或El Comandante,Che),本名埃內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全名埃內斯托·拉

斐爾·格瓦拉·德·拉·塞爾納(西班牙語:Ernesto Rafael Guevara dela Serna),是阿根廷的馬克思主義革命家、醫生、作家、游擊隊領導人、軍事理論家、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曾經與卡斯特羅並肩作戰。自切死後,他成為了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徵、全球流行文化的標志,同時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徵。
切·格瓦拉出生於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自小患有哮喘病。他年輕時游歷了整個拉丁美洲,並因親眼目睹了貧窮的無處不在而深感震撼。他在這些旅行中的所見所聞,使他斷定各國根深蒂固的社會不平等現象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結果,唯一的補救方法便是進行世界革命。這個信仰激勵他介入了瓜地馬拉在總統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領導下的社會改革;在美國中情局的暗中策劃下,阿本斯政權最終在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中被推翻,結束了瓜地馬拉當時不同凡響的社會變革。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城先後結識了勞爾·卡斯特羅與菲德爾·卡斯特羅,加入他們的七·二六運動,懷抱著推翻親美的獨裁者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的理想、乘著格拉瑪號返回古巴。不久,格瓦拉便在起義者中嶄露頭角,晉升為縱隊司令,軍銜為少校。他親自指揮並參與了很多著名的戰役,如:「以少勝多的聖克拉拉戰役,決定了古巴革命的最後勝利。」古巴革命成功後,格瓦拉加入古巴[1],並在革命政府中擔任了數個要職,包括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
生前著作甚多,有《游擊戰》、《古巴:是歷史上的例外,還是反殖斗爭的先鋒》、《游擊戰:一種手段》、《切·格瓦納在玻利維亞的日記》等。
編輯本段宣揚古巴革命
格瓦拉曾以宣揚古巴革命的外交家之名橫越地球。而格瓦拉所訓練的民兵部隊也在吉隆灘戰役擊潰了美國僱傭軍,並為古巴帶來了蘇聯的帶有核彈頭的彈道導彈,其隨後在1962年引發了古巴導彈危機。另外,他也是文筆鋒利、創作豐富的作家與日記作者,著有影響深遠的游擊戰指南,及關於他橫越南美洲的青年摩托車旅行的暢銷自傳。
格瓦拉於1965年離開古巴,先後前往剛果(金)及玻利維亞試圖點燃革命火種。在剛果(金)的軍事行動受挫後,格瓦拉到玻利維亞領導游擊隊活動,最後因為當地農民出賣,被由美國中央情報局訓練的玻利維亞政府軍逮捕,慘遭槍決。

格瓦拉被譽為「人間的耶穌」、「紅色羅賓漢」、「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第」、「完美的人」、「浪漫冒險家」。格瓦拉常現身於傳記、回憶錄、文章、紀錄片、歌曲、電影,甚至電子游戲中也有他的身影,對其的褒揚遠多於批判。
阿爾貝托·科爾達為他拍攝命名為《英勇的游擊隊員》(右圖)的照[2]片,被人們美譽為「世上最知名、最有魄力的照片」。出現在T恤上次數最多的照片。
編輯本段個人履歷

切·格瓦拉畫像雕像集萃(21張)
1928年6月14日,埃內斯托·格瓦拉生於阿根廷羅薩里奧。他是埃內斯托·格瓦拉·林奇和塞莉亞·德·拉·塞爾納·德·拉·略薩的長子。
1947-1953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立大學醫學系讀書。
1950年,在油船廠上當水手,漫遊特立尼達和英屬蓋亞那。
1951年月12月-1952年8月偕同阿爾貝托·格拉納多漫遊拉丁美洲各國。游歷了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然後由委內瑞拉乘飛機途經美國邁阿密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
1953年3月,大學畢業,第二次漫遊拉丁美洲各國。游歷了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在瓜地馬拉參加了保衛阿本斯總統的斗爭,在阿本斯政府被顛覆後移居墨西哥。
1954年-1956年,在墨西哥行醫,後又在心臟病學研究所兼職。
1955年,結識菲德爾·卡斯特羅,加入他的革命隊伍,參加「格拉瑪」遠征的准備工作。
1956年6月-8月,因加入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遠征部隊被捕,囚禁於墨西哥城監獄。
11月25日,作為菲德爾·卡斯特羅率領的82名起義者中的一員,乘「格拉瑪」號遊艇從圖斯潘河口出發,前往古巴。
12月2日,「格拉瑪」號抵達古巴。
1956年-1958年底,參加古巴馬埃斯特臘山等地的武裝斗爭,在戰斗中兩度負傷。
1957年5月27-28日,參加烏維羅之戰。
6月5日,晉升為少校,被任命為第四縱隊司令。
1958年8月21日,奉命率領「西羅·雷東多」第八縱隊進軍拉斯維利亞斯省,並被任命為拉斯維利亞斯省城鄉起義部隊總司令。
10月16日,切的縱隊抵達埃斯坎布拉伊山。
12月底,指揮部隊攻打聖克拉拉。
1959年1月1日,聖克拉拉獲解放。
1月2日,切的縱隊進入哈瓦那,駐扎在卡瓦尼亞要塞。

2月9日,總統頒法令宣布切為古巴公民,享有與出生在古巴的人相同的各種權利。
6月2日,同阿萊達·馬奇結婚。
6月12日-9月5日,受古巴政府委派,訪問了埃及、蘇丹、巴基斯坦、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日本、摩洛哥、南斯拉夫、西班牙。
10月7日,被任命為土地改革全國委員會工業司司長。
11月,被任命為古巴國家銀行行長。
1960年2月5日,出席在哈瓦那舉行的蘇聯科學、技術和文化成就展覽會的開幕式,第一次同米高揚見面。
5月,切的《游擊戰》一書在哈瓦那出版。10月22日-12月9日,率領古巴經濟代表團訪問中國、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朝鮮。
11月17日,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的邀請,前往我國訪問的古巴革命政府經濟代表團,在古巴國家銀行行長埃內斯托·切.格瓦拉少校的率領下,於11月17日到達北京。在機場受到了李先念副總理和首都人民的熱烈歡迎。

11月18日-12月1日,訪問中國期間,受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總理周恩來及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的接待。
1961年2月23日,被任命為工業部部長和中央計劃委員會委員,不久該委員會也歸其領導。
4月17日,僱傭軍入侵吉隆灘。切負責指揮駐防比那爾德里奧省的部隊。
6月2日,同蘇聯簽訂經濟協定。
8月,代表古巴出席在烏拉圭埃斯特角舉行的泛美社會和經濟理事會特別會議。在會上揭露了美國建立"爭取進步聯盟"的目的。訪問了阿根廷和巴西,同弗朗迪西總統和誇德羅斯總統進行了會談。
1962年3月8日,被任命為古巴革命統一組織全國領導成員。

3月12日被任命為革命統一組織書記處書記和經濟委員會委員。
4月15日,在哈瓦那古巴勞動者工會會議上發言,號召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
8月27日-9月3日,率領古巴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繼訪問莫斯科之後,又訪問了捷克斯洛伐克。
10月下半月至11月初,負責領導比那爾德里奧省的部隊。
1963年5月,由於革命統一組織改組為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切被任命為黨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
7月,率領政府代表團赴阿爾及利亞,慶祝該共和國獨立一周年。
1964年1月16日,簽署古蘇技術援助議定書。
2月20日-4月13日,率領古巴代表團參加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4月15日-17日,訪問法國、阿爾及利亞、捷克斯洛伐克。
11月5-19日,率領古巴代表團赴蘇聯,參加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周年慶祝活動。
12月9日-17日,率領古巴代表團參加在紐約舉行的第十九屆聯合國大會。
12月下旬,訪問阿爾及利亞。
1965年1月-3月,訪問中國、馬里、剛果(金)、幾內亞、迦納、達荷美、坦尚尼亞、埃及、阿爾及利亞。在阿爾及利亞參加亞非團結組織第二屆會議。
2月3日,率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代表團抵達北京,在機場受到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小平和北京市市長彭真的熱烈歡迎。
2月9日,結束在中國的訪問,鄧小平和彭真再次親往機場,為他送行。
3月14日,返回哈瓦那。
3月15日,向工業部的工作人員報告國外之行的情況,這是他在古巴最後一次公開講演。
4月1日,給菲德爾·卡斯特羅寫了告別信。
10月3日,卡斯特羅在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宣讀切·格瓦拉的告別信。
1966年11月7日,到達玻利維亞尼阿卡瓦蘇河畔的游擊隊營地。
1967年,3月22日,以拉蒙為化名的切·格瓦拉領導游擊隊(玻利維亞民族解放軍)開始軍事行動。
4月17日,切·格瓦拉的《通過三大洲會議致世界人民的信》在哈瓦那發表。
7月29日,拉丁美洲團結組織成立大會在哈瓦那開幕。會議主席團根據許多代表團的建議,宣告象徵性地成立「拉丁美洲國」,並宣布"敬愛的游擊隊員埃內斯托·切·格瓦拉少校為我們共同的祖國-拉丁美洲-的榮譽公民"。
10月8日,在尤羅山峽戰斗中,切·格瓦拉受傷被俘。
10月9日,切·格瓦拉在拉伊格拉村被玻利維亞特種部隊「突擊隊」殺害,時年39歲。

E. 就外交關系來說 古巴和哪些地區關系好

我相信提供非常准確信息的不會太多,參考一下下面的文章吧
勞爾執政以來,古巴的外交十分活躍,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古巴向美國下屆政府伸出橄欖枝,恢復和改善了同西班牙和歐盟的關系,加強與俄羅斯的關系,加強同委內瑞拉、巴西等拉美國家的關系,恢復和改善同墨西哥的關系,進一步發展同中國、 等亞非國家的關系。

1.與美國的關系。勞爾多次表示願意同下屆美國政府領導人改善關系,古巴願意同下屆美國總統對話,使兩國關系正常化。勞爾執政後,古巴已不再舉行過去經常舉行的大規模的群眾反美遊行示威。奧巴馬當選美國後,古巴對外投資和合作部長瑪爾塔等對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表示高興,認為奧巴馬有可能會使美國對古巴的 有所松動。

2.改善同歐盟國家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關系。今年2月25日,勞爾就任的第二天,在哈瓦那會見了梵蒂岡的第二號人物、國務卿、樞機主教塔西西奧•貝爾托內,這是勞爾就任後會見的第一個重要的外賓。古巴同歐盟恢復了對話,2008年6月19日,歐盟於決定取消2003年以來對古巴的外交制裁,並無條件地同古巴恢復對話。10月中旬,古巴外長羅克出訪西班牙和法國。10月14日,羅克在西班牙會見西班牙外交大臣莫拉蒂諾斯,在兩國外長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莫拉蒂諾斯宣布,西班牙將向古巴提供2450萬歐元援助,幫助古巴在不久前受到颶風襲擊受到破壞的地區進行重建。莫拉蒂諾還宣布,西班牙將陸續向古巴提供5000萬到1億歐元貸款。根據古巴方面的要求,西班牙還允諾重新安排古巴拖欠西班牙11億歐元的債務。10月14日,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還會見了羅克外長。隨後,10月16日,羅克外長又到法國,在巴黎會見了歐盟的三位代表:法國外長、捷克外長和歐盟負責發展和人道主義援助的委員米歇爾。此前,歐盟27國達成一項政治協議,同意與古巴進行會晤。10月20日,正在古巴訪問的西班牙國際合作國務秘書索拉婭·羅德里格斯·拉莫斯與古巴對外投資部副部長里卡多·格雷羅正式簽署了西班牙向古巴提供2450萬歐元救災援助的協定。10月23-25日,歐盟發展與人道主義援助委員米歇爾訪古23日,古巴外長羅克和米歇爾簽署協議,決定恢復雙邊關系。在這份協議中,歐盟承諾尊重古巴的政治獨立,不幹涉古巴內政。10月24日,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會見了米歇爾。

3.古巴簽署了聯合國有關人權問題的文件。今年2月28日,古巴外長羅克在聯合國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並代表古巴在聯合國簽署了有關人權的兩個文件。

4.發展和加強同俄羅斯的關系。今年俄羅斯副總理謝欽先後三次訪問古巴,俄羅斯向古提供3.5億美元貸款;古巴外交部發表聲明支持俄羅斯在喬治亞和南奧塞梯問題上的立場;普京表示俄羅斯將恢復俄在古巴和拉美的陣地。10月31日,俄羅斯通信部長訪古,兩國簽署了信息技術領域的合作備忘錄,俄羅斯邀請古巴加入其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防空司令部的負責人馬斯洛夫將軍訪古,與古巴軍方交流防空技術組織和訓練士兵的經驗。雙方對指揮、通信、電子電台斗爭系統進行磋商,研究軍工修理車間的狀況,說明向古巴提供零件的機制。11月初,俄交通部長萊維廷訪古。11月8日起,古巴外長羅克對俄羅斯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羅克還帶去了勞爾給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的一封信。

5.加強同委內瑞拉、巴西、玻利維亞、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等拉美國家的關系;改善同墨西哥的關系。巴西總統盧拉於今年1月和10月兩次訪問古巴。1月,盧拉與古巴政府正式簽署協議,將進一步擴大對古巴貸款額度,用於幫助古巴購買糧食、葯材,修建道路賓館等基礎設施,以進一步加強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與古巴之間的合作關系。盧拉在最近訪古期間,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與古巴簽署了一項有關在古巴迄今仍未開發的海上地區勘探石油的合同,古巴能源部官員稱該國迄今未開發的海上地區可能擁有200多億桶石油儲量。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將在古巴投資5億美元,同意先投資8000萬美元在位於古巴海上的這個區塊內進行勘探作業。根據合同的有關規定,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擁有7年的勘探期以及在與古巴達成的一項產量分成合同中擁有25年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期。古巴在墨西哥灣的海上地區已被分成59個區塊,其中29個區塊已出租給來自世界各地的石油公司進行勘探作業,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獲得的第37號區塊靠近古巴的陸上油田,古巴目前每天從這些陸上油田生產占本國6萬桶日產量中大部分的石油。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獲得的區塊面積在1600平方公里,水深在1640英尺(500米)到5350英尺。盧拉表示,巴西將成為古巴第一大貿易夥伴(現為第8大貿易夥伴)。巴西已派專家幫古巴種植大豆。委內瑞拉總統今年出訪中國、俄羅斯前後都到古巴回見卡斯特羅和勞爾。委內瑞拉是古巴最大的貿易夥伴。

6.中古關系。中古高層往來密切;經貿關系發展迅速;2007年年底,中古雙邊貿易額超過22.7億美元(古巴官方公布的數字為27億美元),中國是古巴第二大貿易夥伴,古巴是中國在拉美的10大貿易夥伴,古巴是中國在加勒比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賀國強訪問古巴,回見了卡斯特羅和勞爾。2004年11月,胡錦濤主席訪古時,中古兩國簽訂了16項協議或備忘錄。今年11月中旬,胡錦濤主席將再次對古巴進行訪問。

F. 俄總理梅德韋傑夫與古巴簽署了多個領域合作,美國的制裁對俄羅斯無效嗎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與古巴簽署了多個領域的合作。梅德韋傑夫說,美國針對古巴製造的不利商業往來對俄羅斯的制裁,必將失敗。

梅德韋傑夫與古巴負責人在古巴的首都會的面,隨後便簽下了和古巴的很多個合作的協議,涉及了多個重要的行業。協議的細節是保密的,俄羅斯的鐵路集團稱得到了大概有18億歐元的合作合同。據說俄羅斯會給古巴的一個工廠升級款大約3500萬歐元。梅德韋傑夫在後來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美國的制裁明顯,但是終將會失敗。

英國以前在古巴的大使說,俄羅斯在用這種力挺古巴的形式對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的支持,也向伊朗和朝鮮傳遞出了一個訊號,就是說美國的恐嚇是不會得逞的。對於古巴來說,梅德韋的訪問也顯示了古巴在美國的打壓下也是有著很強的盟友的。美國的批評人說古巴與俄羅斯的走近正是顯出了美國對古巴政策的反向效果。

G. 俄羅斯總理表示拒絕再無償援助古巴,古巴接下來會有什麼動作

為了自身的利益以及國家的發展,古巴接下來很有可能會投靠美國或者尋找更加強大的國家來進行依附。在10月6號俄羅斯的總理梅德韋傑夫訪問古巴的時候,就對外界表示,俄羅斯將不打算像前蘇聯一樣,對古巴提供各種無償援助,兩國的關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上的。而他也對外解釋如今的世界格局風雲變幻,冷戰結束之後兩國的關系應該重新考量。

但很多國家欠俄羅斯的權卻永久的要不回來了,這其中古巴欠的錢最多,合計欠下260億美元,還不包括蘇聯無償援助的物資。這也怪不得俄羅斯如此態度明確的表明,兩國關系應更加的務實。

H. 美國為何容忍眼皮子底下社會主義國家古巴

1959年1月,卡斯特羅領導古巴人民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府。成立了古巴人民共和國,他出任主席之初,對美國表示友好的態度,因為畢竟在美國的眼皮子底下。他與蘇聯保持距離,所以美國很快就宣布承認了古巴新政權,並與之建交。4月份的時候,卡斯特羅還訪問了美國,受到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維爾的熱情歡迎。美國的示好讓古巴國內迅速穩定。其實美國也有自己的想法,美國是想把古巴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使其「美國後花園」的定位不變。

而為了打擊朝鮮,美國一直摩拳擦掌,每年都要在朝鮮家門口進行多場大型軍演,且規模越來越大,裝備越發齊全,實戰化程度越來越高。迫使朝鮮將有限資源用於國防建設上,然後再以「朝鮮威脅」為借口,進行更大規模軍演,促使對抗升級,逼迫朝鮮「窮兵黷武」,妄圖使朝鮮在對抗中因體力不支而轟然倒下,復制演變蘇聯的手段。可見,朝鮮「核問題」源於美韓威脅,雖是被逼無奈,但也屬最佳選擇。

總結,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就像做生意一樣,講的是利益。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國家行為更是功利主義為主,臉面什麼的美國看淡的多。美國打古巴,根本無利可圖,所以美國不打。

你們對此還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里討論。

如果您還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