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甲胎蛋白升高多少是肝癌
甲胎蛋白不高也可能是肝癌,但是高了肯定不好,在臨床上,甲胎蛋白多高,都有肝癌的。
目前原發性肝癌的潛在治癒性治療有外科切除(resection),微創消融治療(ablation)。但是誰也不敢說100%的清除腫瘤,更何況原發性肝癌極易復發。雖然多數患者在精心治療後甲胎蛋白可以降至正常,但是也不乏越治,持續甲胎蛋白升高的病人,感覺就像腫瘤在和醫生捉迷藏,很讓人心煩,你找不到它,就治不了它,一旦盯不住,最佳的治療時機就錯過了,通過我的臨床觀察,分析了一些原因可供參考。北京佑安醫院肝膽腫瘤介入治療中心李睿
1、肝內腫瘤根治不充分:腫瘤大、病灶多、靠近大的血管或重要臟器術後仍有殘余,此類最為多見。最可怕的是遇到彌漫性肝癌,誤把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肝癌部分認為是結節型小肝癌,這樣術後殘余腫瘤會相當多。打個比方,就像在一張白紙上鋪滿細沙,其中有一塊石子,誰都去注意石子了,石子拿掉了,就以為萬事大吉了,其實白紙上都是沙子,甲胎蛋白升高是必然的事情。還有的腫瘤邊界不清,就像螃蟹,螃蟹殼除掉了,留下許多爪子,而術後體質下降,殘余腫瘤可以迅速增長,特別是惡性度高的肝癌。這種情況,醫生要特別注意患者的門靜脈及肝靜脈的情況,判斷出病情的輕重,盡早告知家屬,已是晚期,術後可能甲胎蛋白升高。此外,必定還有那些殘余的,不可見的,細胞水平的肝細胞癌(因病灶微小,甲胎蛋白多不高,但是復發的根源)。不過,如今通過靶向葯物治療,也可以進一步將之消滅。
2、腫瘤生長迅速,甲胎蛋白升高迅速:有這樣一些病人,肝右葉下部有一個腫瘤,治療後一個月復查,甲胎蛋白升高,復查CT可以看到,右葉下部的腫瘤已經清除,但是右葉上部原來未見腫瘤區域出現一個新發腫瘤。更有的是,肝右葉腫瘤剛治好沒多久(術後2-3各月),肝左葉出現新發腫瘤。除了極少數漏診外(現在的各大醫院影像很清楚),就是因為原發性肝癌患者多有肝硬化,免疫力低,肝癌多中心生長,肝內轉移灶術前看不到,術後長出。
3、復發腫瘤病灶不典型,容易導致誤治或治療不充分:以肝動脈供血為主的原發性肝細胞癌,在增強CT上表現明顯,但是有些肝癌是混合有膽管癌細胞,或是以門靜脈供血為主,或者由於患者肝硬化,脂肪肝使影像不清楚,即使是肝動脈栓塞後仍然不清楚(碘油沉積的不充分),尤其是老病號,肝內還有許多既往治療過的病變,就更難發現復發灶或殘余灶。找到的方法有PET-CT,但是花費高,有時還是找不到,但有利於發現轉移灶(如肺轉移,淋巴結轉移,骨轉移等),本著首先考慮肝臟的原則,仔細比對栓塞術前,栓塞術後的增強CT,包括肝臟形態的細微變化(肝被膜下腫瘤會使肝表面局部凸起),手術過程回顧看是否對問題病變治療,有無定位不準,甚至是對新判定的殘余部位再次治療後,觀察甲胎蛋白有無下降,如有明顯下降,說明你新的判斷及發現是正確的。
這也表明,對於如此難治的疾病,甲胎蛋白升高經常反復的疾病,需要密切隨診並反復治療的疾病,最好採用微創治療,把防復發治療放到重要位置,最好在同一家醫院,同一位了解病情的醫生下系統治療,以便比對,及早發現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及時治療控制病情進展。
4、因復查時間過早,誤以為甲胎蛋白升高: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假設你住院前7月1日查甲胎蛋白為600ng/ml,然後你一周後才住院,又等了3天7月10日才做治療,而治療前並沒有再復查甲胎蛋白(可能這時經過10天甲胎蛋白已經長到了1000ng/ml),術後3天復查,甲胎蛋白升高到800ng/ml,這時不要著急(其實還是下降了),再等一周,甲胎蛋白下降到400ng/ml時你就高興了,就這樣,按照一周降一半的經驗,再過一個月沒准就正常了。剩下的事就是防復發了,否則按我的經驗,早期肝癌,一年後50%的復發,中晚期的半年後幾乎100%復發,如果復發灶甲胎蛋白升高還好,能及時提醒你就診,但是如果復發灶是甲胎蛋白不高的一類,那你要沒復查CT的話,等再發現,可能就失去了再治療的機會了。
5、腫瘤轉移至肝外:這個問題很簡單,很容易理解,因為轉移到肝外的腫瘤也是肝細胞癌來源,甲胎蛋白升高可想而知了。這里告訴大家,只要轉移灶不太多,還是可以逐個擊破,微創治療的。
6、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活動也可造成甲胎蛋白升高:在肝癌的治療過程中,手術,放化療等會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術後肝炎病毒容易復制增強,即使是一些術前無病毒復制的「小三陽」病人,術後復查HBV-DNA也會發現數值明顯增高,甚至是因病毒爆發導致肝衰竭的病例。肝癌是在本身有病的器官上發生惡性腫瘤,如果術後甲胎蛋白升高的同時伴有轉氨酶升高,病毒復制增強,而增強CT顯示腫瘤治療徹底,無新發及復發病灶的情況下,要考慮到肝細胞破壞,修復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的可能。此時,甚至是術前及術後常規抗病毒治療是必要的。
⑵ 甲胎蛋白高多少是肝癌
甲胎蛋白是胎兒時期合成的糖蛋白,英文簡稱AFP,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很多,正常人血清甲胎蛋白不超過20μg/L。如甲胎蛋白大於200-400μg/L,或甲胎蛋白超過400μg/L持續4周,且患者繼往存在肝炎病史,應該高度懷疑肝癌的可能性。80%的肝癌患者伴甲胎蛋白升高,但肝癌分化程度較好,或肝癌分化程度極低者,甲胎蛋白可不升高。因此,肝癌診斷不能完全依靠甲胎蛋白的測定水平。
肝癌的臨床診斷標準是如果甲胎蛋白大於等於400微克每升,並且有可靠的影像學佔位性病變,排除活動性肝病變,則高度提示為肝癌。
如果檢查發現甲胎蛋白明顯增高,下一步建議您盡快完善肝臟的超聲檢查或者是肝臟的增強CT,或者核磁檢查。
如果影像學檢查發現有明顯的佔位性病變,則高度提示肝癌。特別是甲胎蛋白,持續升高不降,而且有明確的佔位,肝癌的診斷基本上就可以敲定了。甲胎蛋白是原發性肝癌的一個表現,如果是成倍的增加存在原發性肝癌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肝細胞肝炎壞死,肝細胞再生的過程中也會引起甲胎蛋白的增高,所以單純的甲胎蛋白增高不一定確定就是肝癌,還需要結合其他的影像學檢查,比如肝臟的B超或者是上腹部增強ct,如果ct檢查或者B超檢查提示肝臟明顯的包塊,甲胎蛋白明顯增高,那麼肝癌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是肝癌如何去治療主要看發現了比較早沒有明顯的轉移,也沒有局部的擴散,這種情況可以手術治療術後配合化療有助於徹底的治癒,中醫腫瘤專家張明可以延長患者生存周期。
影像和甲胎蛋白判斷為肝癌以後,還需要進行肝臟佔位的穿刺活檢,這樣才能夠從病理學上確診為肝癌。
如果影像學檢查沒有發現明確的佔位性病變,需要隨訪甲胎蛋白的變化,以及完善胸部檢查,因為臨床上有少部分患者會以遠處轉移為首發表現。
甲胎蛋白診斷肝癌的依據是:甲胎蛋白一般都會持續8周高於200ug/L或持續4周高於500ug/L或者逐漸升高而不下降,外科醫生認為持續高於400ug/L方才有意義。而且要結合影像學表現發現肝臟包塊,方可診斷。
甲胎蛋白的臨床意義就是為了判斷人體是否患有肝臟方面的疾病和某些惡性疾病,而肝癌患者體內的甲胎蛋白高於甲胎蛋白的正常范圍是毋庸置疑的,但甲胎蛋白偏高則不一定就為肝癌。甲胎蛋白高的患者需進行詳查以及評估才可判斷是否為肝癌,因為甲肝蛋白雖然為診斷肝癌的一項重要指標,但並不是只需出現甲胎蛋白偏高就可確診為肝癌。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並不少,而肝癌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若直接將甲胎蛋白偏高定義為肝癌,未免太過武斷,一般甲胎蛋白連續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大於400μg/L,則可高度懷疑為肝癌,再結合影像學檢查方才可確診。
⑶ AFP標准值是多少,
甲胎蛋白正常值:<20微克/升。
甲胎蛋白(AFP)是一種糖蛋白,它屬於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兒肝細胞及卵黃囊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兒血液循環中具有較高的濃度,出生後則下降,至生後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較難檢出,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極低。
臨床意義
1、兒童期血清AFP含量檢測:肝癌,肝母細胞瘤,性腺畸胎母細胞瘤,肝炎等AFP含量增高。
2、成人血清AFP含量檢測:60%~70%原發性肝癌患者AFP含量增高,睾丸癌,卵巢腫瘤,惡性畸胎瘤,胰腺癌,胃癌,腸癌,肺癌等患者AFP含量也增高。
3、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良性肝病患者血清AFP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大多低於1000ug/L,其升高與肝細胞壞死和再生程度有關。
4、一般良性肝病AFP含量增多是一過性的,一般持續2-3周。而惡性腫瘤則持續性升高。因此,動態觀察血清AFP含量既可鑒別良性和惡性肝病,又可早期診斷肝癌。
⑷ 肝癌的可能性
長期乙肝病史,肝硬化,現在出現肝臟腫瘤。符合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發展過程。盡快治療吧。治癒生存期沒人能說明白。盡人力、順其自然吧!
⑸ 肝癌的肝功能檢查是怎樣的
肝功能檢查對了解肝病背景資料、肝功能現況、指導肝癌治療和判斷預後有重要參考意義。
在肝癌早期階段,膽紅素一般處於正常范圍,臨床上無黃疸。
少數位於肝門等特殊部位的腫瘤因壓迫膽管可出現阻塞性黃疸。膽紅素呈進行性升高,多預示病情已屬晚期,主要是因腫大的癌塊壓迫或肝功能嚴重損害所致。白/球蛋白倒置是肝功能失代償的重要指標,由於肝癌多合並肝硬化等慢性肝損害,所以往往早期可以出現,隨著肝癌體積的增大、肝功能損害的加重而更顯著。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mineaminotransferase,ALT)或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seaminotransferase,AST)因肝細胞受損而釋放入血,轉氨酶水平是衡量肝細胞受損程度的一項指標。由於肝功能的損害、凝血因子生成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當其延長至正常值2倍以上時,提示患者難以耐受手術。GGT明顯升高多因為腫瘤巨大或門靜脈癌栓形成或合並活動性肝炎所致,GGT過高者預後差。
⑹ 肝癌為什麼 不屬於重大疾病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
這個是由醫保部門的領導研究決定的。
什麼病種屬於大病范圍,並不完全是一個醫療方面的問題,還關繫到地區的疾病特徵、好發地區等。
在一些肝癌高發的地區,肝癌是屬於重大疾病報鎖范圍內的,比如廣西很多縣市就明確把原發性肝癌納入大病范圍,但在這些地區,一些病不是高發病,比如食道癌,就不納入。
⑺ 請問肝癌屬不屬於農村醫療保險的范圍啊
肝癌屬於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不需要觀察期的,(商業保險需要)
癌症患者住院一般費用比較大,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後還有二次補償有的地方稱為追溯補償,此外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後還可以申請民政救助.
患者出院時候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後應當向所住醫院索要發票,出院證,用葯清單,診斷證明書的復印件兩份用於二次補償和民政救助。
(7)肝癌ftp范圍擴展閱讀:
以下情況不列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
(一)非區內定點醫院門診醫療費用(特殊病種門診治療費用除外)、未按規定就醫、自購葯品所產生的費用;
(二)計劃生育措施所需的費用,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醫療費用;
(三)鑲牙、口腔正畸、驗光配鏡、助聽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療、整容和矯形手術、康復性醫療(如氣功、按摩、推拿、理療、磁療等)以及各類陪客費、就診交通費、出診費、住院期間的其他雜費等費用;
(四)存在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發生人身傷害產生的醫葯費依法由第三責任方承擔,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等;
(五)因自殺、自殘、服毒、吸毒、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以及其家屬的故意行為造成傷害所產生的醫葯費;
(六)出國或在港、澳、台地區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
(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規定不予報銷的葯品和項目;
(八)區醫管會確定的其他不予報銷的費用。
⑻ 肝癌存活率是多少
得了肝癌能活多久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治療方法和病人身體情況。對於早期肝癌病人來說,主要取決於是否及時採取了恰當的治療手段。
一般而言,早期肝癌癌腫較小,未發生擴散轉移,其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早期肝癌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60%以上,手術後可一定時間內採取放化療、中醫葯等治療等手段以防止復發。
肝癌患者的存活時間也一定程度上與患者身體機能有關,身體機能好,免疫力強,才能抵抗癌腫的發展,耐受各種葯物治療。
提高免疫機能,增強對腫瘤的抵抗力對肝癌病人,特別是中晚期肝癌病人極為重要。在日常飲食上,肝癌病人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以減少腸胃道的負擔;多吃含維他命的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常吃含有抑癌作用的食物,如芥藍、包心菜等;堅持低脂肪、高蛋白質、易消化食物。
早期肝癌能活多久這個問題是沒有固定標準的,主要是要看病情惡化程度、採取的治療方式、身體素質以及心理因素,因為這些都能左右治療效果及存活時間。
當然,假若相對肝癌進一步了解,可以復查做個增強CT,能全面了解病情,以採取合理的治療方案,早期肝癌長期生存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如小肝癌術後五年生存率在70%以上,因而,早期肝癌病人應積極配合治療,方可取得理想的療效,早日擺脫病魔。
肝癌到了中晚期,根治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小,不過「適當延長存活時間」也是很可能的,現在的治療理念中「帶瘤生存」的治療也是值得提倡的,關鍵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以及病人自身的條件所決定的。
當然通過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起到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的目的,具體生存期要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中醫可作為輔助.有的患者可以成功帶瘤生存4-5年.臨床調查,肝癌晚期的平均生存期是3-6個月的時間。
對於中晚期肝癌病人來說,主要取決於治療方法是否得當及患者的身體狀況。肝癌中晚期的治療方法更有賴於葯物治療,葯物治療主要包括中葯與化療。化療對中晚期肝癌有較為直接的治療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腫瘤,減輕症狀,然而臨床統計表明肝癌中晚期病人單純用化學葯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一方面是由於中晚期肝癌癌腫范圍廣,並發病較多;一方面是由於中晚期肝癌病人的身體機能已經較差,而化學葯物又有較大的毒副作用,會抑制人體免疫力,對人體機能造成損傷,雖短期內可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期,但遠期效果不理想。中醫中葯進行渾身性的保守治療,短期作用沒化療直接,但也在改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總而言之,得了肝癌能活多久因人而異,得了肝癌並不等於死亡,只需可以做到早期發現,並採取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案,是可以做到有效控制癌症的,肝癌患者應以一個良好的心態對待疾病,盡快接受正規的治療。
最後要指出的是,不論肝癌能活多久,不要先給自己判處死刑,心態非常重要,病人不能被活多久的問題困擾,保持平和的心情積極配合治療,對疾病、對存活時間都會有正向的影響,並且進行適當的康復鍛煉,相信痛苦會減輕,生命會相對延長。
⑼ afp 的正常值范圍是2還是2、5
1,AFP重新升高對肝細胞癌診斷的陽性率在70~90%,肝癌高發區AFP>200ng/ml持續8周以上或者臨床上AFP濃度達300~500ng/ml,經2~4周復查不下降或上升對原發肝癌的診斷比較肯定.
2,AFP動態變化與病情有一定關系,AFP高預後不好,手術切除後2個月AFP應降至正常,不降低或降而復升提示手術效果欠佳或復發,同時又可作放,化療效果和評價.
3,急慢性肝炎,肝炎後肝硬化,也有10%~50%的患者有一過性低水平升高.
4,AFP與CEA(癌胚抗原)配合使用,鑒別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AFP明顯升高,CEA正常或者略高,提示原發肝癌可能性大.CEA升高而AFP正常或升高幅度不大,則考慮為繼發.
5,睾丸,卵巢,腹膜,惡性畸胎瘤以及其他消化道腫瘤AFP可以升高.
孕婦甲胎蛋白AFP值是預測胎兒畸形(用於篩查胎兒神經管畸形)的指標,低於正常值為正常.
各孕期AFP的正常值如下,供你參考.
孕早期血中hcg的正常值應為150IU/ml(上下浮動11),
孕中期的正常值為30IU/mg(上下浮動4),
孕晚期的正常值為40IU/mg(上下浮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