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南斯拉夫訪問英國紀錄片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南斯拉夫訪問英國紀錄片

發布時間: 2022-07-03 12:49:08

❶ 1948年~1949年的 「南斯拉夫事件

1948—1949年蘇南沖突原因新探

1948~1949年的蘇聯和南斯拉夫沖突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國際關系領域內的重大事件。一方面,從國際共運的角度看,蘇南沖突發生在共產黨情報局建立(1947年9月)半年後,它使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產生了思想混亂和力量渙散的消極後果。另一方面,從國際關系角度看,蘇南沖突發生的時間距美蘇冷戰爆發(1947年)後不到一年,沖突的結果因為南斯拉夫脫離了蘇聯東歐集團而削弱了蘇聯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冷戰的力量。
在蘇聯東歐集團內部,蘇聯同南斯拉夫的關系在1948年公開沖突之前一直具有一種蘇聯與其它東歐國家關系的不同特點,即,兩國的關系既密切友好又存有齟齬和矛盾。說密切友好,是因為兩國的國內體制和對外政策方面具有許多相似之處;有齟齬和矛盾,是因為除了在大方向上基本相同以外兩國不盡一致的民族利益、各不相同的地位和環境使它們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觀點相悖和做法抵牾。
蘇南沖突實際上是蘇聯領導人為了冷戰的需要而對集團內部進行清理和整肅的產物。因為在美蘇冷戰已經爆發的情況下,只有在蘇聯東歐集團內部首先達到思想上的整齊劃一和行動上的步調一致,才能在冷戰中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進行有力的對抗和斗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蘇聯在東歐的勢力范圍和蘇聯的安全帶。但是這種清理和整肅卻產生了事與願違的結果。

※ ※ ※

蘇南沖突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在對外關系方面和雙邊關系中存在著深刻的分歧和矛盾。從蘇聯方面來講,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南斯拉夫在對外事務中不同蘇聯協商和協調,擅自行動和自行其是,表現出太強的自主傾向, 甚至想充當巴爾乾地區的領袖。它集中地反映在下述幾個問題上。
一,巴爾干聯邦問題。早在戰爭期間,南共領導人鐵托就通過其發言人公開闡述了建立巴爾干聯邦的計劃:「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巴爾干聯邦,其第一步,將由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結成聯盟。第二步,我們將邀請阿爾巴尼亞加入,它將享有充分、平等的權利。」而就希臘而言,「不是必須使希臘加入這個聯邦,就是我們必須同它結成永久性的聯盟」。[1] 同年9月保加利亞解放後,南保兩國開始討論建立南保聯邦的問題。蘇聯當時也是持贊成態度的。蘇聯駐英國大使邁斯基在同南斯拉夫流亡政府代表談話中表示,蘇聯希望看到,戰後東歐一些國家在蘇聯的幫助下,相互結合,成立若干聯邦。[2] 但是當時組建聯邦的步伐由於遇到了兩個難題而停滯不前。其一是,1945年1月初,西方國家反對建立南保聯邦和簽訂南保互助條約。它們的理由是,保加利亞作為戰敗國被置於三大國的管制之下,無權處置它領土。這樣就決定把事情擱置到對保和約簽署以後。[3] 其二是,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兩國本身在如何組建聯邦的問題上存在著分歧。南斯拉夫是由六個共和國組成的,它希望未來的南保聯邦是以六加一的形式組成,也就是說加入聯邦的保加利亞的地位與其它六個共和國是一樣的。而保加利亞則主張未來的聯邦是南保兩國以一加一方式組成的雙重聯邦。斯大林支持保加利亞的立場。

1946年5月27~28日,斯大林在同鐵托的會談中,改變了在對保和約簽署之前南保不建立聯邦和不簽訂互助條約的立場。這樣蘇南兩國在南保聯邦問題上便出現了分歧。斯大林提出要讓保加利亞加入加入(南保)聯邦。但是鐵托卻認為,搞聯邦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斯大林嚴厲地說,「必須這樣做。」鐵托解釋:搞聯邦之所以不會有結果,是因為事情與兩國的不同體制有關。還有,在保加利亞其它政黨有很大影響,而在南斯拉夫,雖然存在著其它政黨,但是整個政府基本上掌握在共產黨手中。斯大林說,這用不著害怕。在初始階段先限於搞一個友好互助條約,盡管實際上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鐵托同意了。這時,莫洛托夫指出,現在之所以有困難,是因為與保加利亞的和約尚未簽訂。保加利亞被視為是一個前敵國。但是斯大林認為這並沒有重要意義。他舉例說,在波蘭還沒有得到其它國家承認之前蘇聯就已經同它簽訂了友好條約。[4] 幾天後,在斯大林與南保兩國領導人鐵托和季米特洛夫的另一次會談時,事情又發生變化。決定南保條約應在對保和約締結後簽訂。[5]
1947年2月,在巴黎和會上,姍姍來遲的五國和約(包括對保和約)終於締結了。於是南保兩國立即開始恢復簽訂條約和建立聯邦的談判。7月初,鐵托通知蘇聯駐南大使,南保條約已經准備就緒,將於7月底季米特洛夫來訪時簽署。與此同時,季米特洛夫也將此事電告斯大林以徵求意見。他同時他表示,條約將於7月簽署,不論到時對保和約是否得到批准。斯大林在復電中表示贊同南保締結條約,但認為必須等到對保和約生效的時候。[6]
同年7~8月,季米特洛夫率保加利亞代表團訪問南斯拉夫,與鐵托在南斯拉夫的布萊德舉行會談。8月1日,南保兩國政府在會談後發表的一項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就即將簽署的兩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進行了准備並達成了一致意見。[7] 雖然南保兩國沒有正式簽訂條約,但是實際上就是宣布草簽條約。這就違背了斯大林的有關指示。斯大林在致南保兩國領導人的電文中,指責他們因「自己的匆忙行事」而「犯了錯誤」,這種錯誤可能被「英美反動派」所利用以「加強針對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的對希臘和土耳其事務的軍事干涉」。他特別強調,南保這樣做的時候「沒有同蘇聯政府進行協商」。[8] 南保兩國領導人接受了斯大林的批評,在對保和約生效前,沒敢正式簽訂兩國條約。
雖然南斯拉夫領導人執行了蘇聯的指示,但是他們在這個問題上所表現出的獨立行動的傾向,仍然無法平息蘇聯領導人對他們的不滿和解除蘇聯領導人由此而對他們產生的更大的警惕。1948年2月,在同南保領導人卡德爾和季米特洛夫等人會談中,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舊事重提,再次嚴厲批評南保兩國1947年8月關於南保條約的聲明沒有同蘇聯進行協商。[9]
二,南斯拉夫同阿爾巴尼亞的關系問題。由於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戰時和戰後初期,南阿兩黨和兩國建立了主從式的特殊關系。位於巴爾干半島西端的阿爾巴尼亞,除了西隔亞得里亞海與義大利相望外,它只有兩個陸地鄰國:東南與希臘相鄰,東部與北部與南斯拉夫毗連。對於革命後的阿爾巴尼亞來說,得到美英支持的君主制的希臘當然是其必然的敵人。而政治目標相與其相同且幅員人口更大更多的南斯拉夫則不僅成為其天然盟國和保護國,而且也是阿與外部世界特別是與蘇聯和其它人民民主國家聯系的中介。南阿兩國特殊關系從下面的情況中可見一斑:南斯拉夫第一個承認阿臨時民主政府(1945年4月;而蘇聯同阿建交是在1945年12月);南第一個同阿簽訂友好互助條約(1946年7月;蘇聯與阿沒有簽訂類似的條約);霍查作為阿政府首腦的第一次出國訪問是前往南斯拉夫(1946年6月;霍查第一次訪問蘇聯是在1947年7月);霍查是第一個被南斯拉夫授予南人民英雄勛章的外國人(1946年6月;霍查獲得蘇聯的蘇斯洛夫一級勛章是在1947年8月) 。[10] 阿共中央五中全會(1946年2—3月)對阿南關系表達的立場是,「我們的政策應當是同南斯拉夫進行更加緊密和具體的合作。我們的人民應當懂得,這種兄弟關系是我們生存的保證。」[11]
南斯拉夫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廣泛的援助。至於蘇聯對阿的援助,在1947年7月霍查訪問蘇聯之前,其范圍和規模是有限的。蘇聯駐阿公使丘瓦欣在回憶錄中說,蘇聯向阿的一些部、工業企業和農業部門派遣了幾十名專家。此外,蘇聯的普通高校和軍事學院接受了約40名阿學生和學員。[12] 蘇聯的援助並非直接地而是通過南斯拉夫提供的。當時在阿南關系中通行的原則是:「地拉那通往莫斯科之路要經過貝爾格萊德。」[13] 1946年7月,訪南歸來後的霍查告訴蘇聯公使丘瓦欣:鐵托說,他訪問蘇聯的時候,「斯大林同志對他說,蘇聯政府認為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必須給予全面援助的兄弟共和國。這里指的是,蘇聯將通過南斯拉夫來幫助阿爾巴尼亞,因為蘇聯政府認為,在現在的條件下直接援助阿爾巴尼亞只能引起盟國的責難。」[14]
在南斯拉夫的對外政策中,除了要求得到的里雅斯特外,合並阿爾巴尼亞是南斯拉夫當時最大的追求和努力目標。阿南共同計劃協調委員會的南斯拉夫成員對阿方成員說,「你們不應當把你們國家看作是獨立的國家,而應當看作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霍查本人也曾多次受到過這樣的暗示,他的態度是:「如果斯大林同志對我們這么說,我們阿爾巴尼亞人就同意建立與南斯拉夫的聯邦。」[15]
1946年上半年,南斯拉夫准備同阿爾巴尼亞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以及規定兩國實行廣泛的經濟和軍事合作的協定。雖然蘇聯在表面上支持南阿之間的特殊關系,但是無論從維持蘇聯與西方國家關系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維護蘇聯在東歐的統治地位的立場考慮,蘇聯顯然都不希望如此迅速地實行南阿一體化。1946年蘇聯外交部巴爾干司司長拉夫里謝夫在鐵托訪蘇前夕撰寫的《關於南阿關系問題的報告》中提出,應當對南阿關系的進一步發展作些限制,特別是要推遲(至少在最近)簽訂南斯拉夫設計的南阿秘密軍事條約和任何把阿並入南斯拉夫聯邦的決定。這樣可以避免西方國家可能作出的消極反應。[16]
1946年5月27日,在同鐵托的會談中,斯大林問他,霍查是否同意阿爾巴尼亞並入南斯拉夫聯邦?鐵托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是斯大林認為,現在南斯拉夫要同時解決阿爾巴尼亞並入南斯拉夫和的里雅斯特這樣兩個問題是困難的。所以,斯大林建議,應當首先考慮阿南友好互助問題;通過條約使阿爾巴尼亞更接近南斯拉夫。鐵托對此表示同意。[17] 在6月8日同鐵托的第二次會談中,斯大林再次明確表示,建立包括阿爾巴尼亞在內的聯邦還不是時候。但斯大林同時表示,蘇聯將通過南斯拉夫向阿提供援助。[18]
鐵托與斯大林會談後不久,1946年7月,南斯拉夫與阿爾巴尼亞簽訂了經濟合作的協定。通過關稅聯盟、協調經濟計劃、統一關稅和建立股份公司等方法,兩國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了。南斯拉夫還對阿爾巴尼亞的政治和軍事等部門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南共駐阿共代表茲拉季奇在阿爾巴尼亞領導人制定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和幹部問題的政策和決定時擁有重要的發言權,許多決定實際上都是由他倡議並制定的。[19]
1947年5月和7月,阿負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斯皮魯和阿共總書記霍查、內務部長佐澤(也是副總理)相繼訪問蘇聯。7月15日,斯大林同霍查在宴會前後舉行了兩次長時間的會談。斯大林詳細詢問了阿國內的各種情況,並表示蘇聯將加強對阿的援助。在談到阿南關系時,斯大林對南斯拉夫對阿政策表示不滿,他說,阿是一個獨立國家,在發展同其它國家的關系時應當表現出獨立性。[20] 會談結束後發表的公報說,「由於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的佔領而給阿爾巴尼亞造成的巨大破壞和嚴重損失,蘇聯政府滿足阿爾巴尼亞政府的請求,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貸款,蘇聯將用這筆貸款向阿爾巴尼亞提供輕工業、林業和農業機器設備。」[21] 霍查訪蘇時還同米高揚舉行了業務會談,明確了阿方提出的具體要求。蘇聯還決定向阿派遣新的專家小組以幫助和領導阿某些國民經濟部門的工作。[22] 霍查對蘇聯的訪問使蘇聯開始與阿爾巴尼亞建立起直接的合作關系。盡管蘇聯駐阿公使對南斯拉夫人說,蘇聯仍將通過南斯拉夫向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南斯拉夫顯然對蘇阿關系的發展非常擔憂,特別是對蘇聯專家在阿的活動感到不安,所以竭力設法貶低和消除霍查訪蘇的效果。蘇—南—阿三方復雜的關系,使阿黨和政府內的出現了尖銳的斗爭。
1947年11月,南共駐阿共代表茲拉季奇在阿黨政治局會議上指責阿領導人斯皮魯等對南斯拉夫採取不友好甚至敵視行為,阻礙阿南合作首先是經濟領域的合作。斯皮魯與蘇聯駐阿外交使團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曾對蘇聯公使丘瓦欣說,南斯拉夫駐阿代表建議關閉魯比克的煉銅廠,他們對阿決定在蘇聯幫助下在地拉那建立紡織聯合企業抱極其懷疑的態度。他們對阿有關的外貿組織施加壓力以便讓阿把國內生產的2/3的原油運往南斯拉夫(這將使阿庫喬夫煤油廠面臨關閉的危險)。斯皮魯認為,南專家的所有建議和勸告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阿自主地發展經濟,而是為了要把阿經濟納入南經濟發展計劃之中。他強調,「這意味著要把我們同蘇聯分離開來,剝奪我們阿爾巴尼亞人接受蘇聯援助的可能性。」[23]
在佐澤的支持下,阿政治局准備審查斯皮魯的問題。但斯皮魯在審查之前突然自殺身亡。斯皮魯事件使蘇南阿三國關系更為復雜化。1947年11月底,鐵托委託南駐蘇大使波波維奇與斯大林面談與阿有關的問題,但蘇聯方面說斯大林不在莫斯科。12月4日和7日,日丹諾夫受斯大林的委託與南大使進行了兩次會談。南大使在會談中譴責斯皮魯用類似英美間諜的方法進行反南活動,並提到了斯皮魯曾與蘇駐阿使團保持全面的接觸。他指出阿能從南得到它想要的一切東西,南已向阿提供了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但他說,南擔心的是它已經覺察到阿對南履行義務正在受到阻撓。他特別指出,在斯皮魯自殺後,鐵托打算給阿共以「全面的支持」以使阿共保持「純潔和團結」[24]
1948年1月17日,斯大林與來訪的南斯拉夫領導人傑拉斯專門為阿爾巴尼亞問題而舉行了一次會談。雙方認為,阿爾巴尼亞的未來發展應當與完全與南斯拉夫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直到聯合。但是同時斯大林要傑拉斯注意到不能匆忙地使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實行聯合的必要性,必須等待合適的時機和遵守必要的強調阿爾巴尼亞人自願與南聯合的規則,要消除南斯拉夫人是要奴役他們的印象。[25]
但是1月19日,鐵托在接到傑拉斯關於同斯大林會談的報告後,致電阿領導人霍查,建議在阿南部的科爾察向南斯拉夫提供一個軍事基地以供南一個師駐扎,理由是有消息說,存在著「英國人和美國人支持下的希臘君主法西斯分子」入侵阿爾巴尼亞的威脅。[26] 第二天,霍查就表示同意。接著兩國總參謀部開始就具體的軍事問題進行談判。不管如何,鐵托准備向阿派遣軍隊的計劃既沒有同蘇聯商量也沒有向蘇聯通報。蘇聯駐南大使拉夫連季耶夫於1月21日得到這一情報後馬上報告莫斯科說,南斯拉夫軍隊即將進入阿爾巴尼亞的科爾察。這一決定是在沒有蘇聯駐南軍事顧問參與下作出的。[27]
1月28日,莫洛托夫通過駐南大使拉夫連季耶夫詢問鐵托:莫斯科得到的有關南斯拉夫想把軍隊開進阿爾巴尼亞的消息是否准確?「因為莫斯科沒有從南斯拉夫得到這樣的通報」。蘇聯擔心,「盎格魯撒克遜人」將會利用南斯拉夫軍隊的這一行動「以『保衛』阿爾巴尼亞獨立為借口對這件事情進行軍事干預」。[28] 鐵托只得承認有派兵去阿的打算,但他強調這是徵得阿爾巴尼亞同意的。他還說,希臘借口打擊隱藏在阿的希臘游擊隊准備入侵阿爾巴尼亞。而由於阿軍隊軟弱,阿希邊界容易遭到進攻。他希望蘇聯能接受他的說法。同時保證在蘇聯作出決定之前,南斯拉夫不準備派軍隊去阿爾巴尼亞。[29] 但是鐵托對莫洛托夫有關英美可能進行干預的擔心不以為然。他對蘇聯大使說,如果入侵阿南部,那麼南斯拉夫和蘇聯將不得不「解決這一麻煩」。[30]
鐵托這種始則隱瞞繼而辯解的態度引起了蘇聯的極大不滿。三天後,莫洛托夫向鐵托發去了一封語調嚴峻的電文。稱:南斯拉夫不同蘇聯商量並且沒有最後通知蘇聯就決定派軍隊去阿爾巴尼亞是「不正常的」,這表明「在理解兩國相互關系」方面蘇聯同南斯拉夫領導人存在著「嚴重的分歧」。[31] 鐵托接到莫洛托夫的電報後,顯得「很不安」。他向蘇聯大使承認,沒有蘇聯商量就作出決定是一種錯誤,並保證不向阿爾巴尼亞派遣軍隊。他還進而保證,今後將就對外政策問題同蘇聯進行協商。同時他又辯解說,在這之前南斯拉夫採取的行動是與蘇聯協商過的,它同蘇聯在理解相互關系方面不存在嚴重的分歧。[32]
但是,這一次蘇聯不願意簡單地接受南斯拉夫的這種不徹底和不誠懇的認錯了。因為在蘇聯看來,南斯拉夫在擅自行事方面已有不少「前科」在身。這次准備向阿爾巴尼亞派兵的瞞天過海的做法已屬舊病復發。
無獨有偶,就在鐵托作出派兵決定的前二天(1月17日),保加利亞領導人季米特洛夫事先也沒有徵得蘇聯領導人的同意,就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將來有可能建立一個包括希臘在內的東歐國家聯邦或邦聯。[33] 一個在1月17日,公開宣布要建立東歐國家聯邦;另一個在1月19日悄悄建議向阿派兵。再回溯半年前的8月1日,正是他們兩家一起,未同蘇聯協商,在對保和約尚未生效的時候就宣布就兩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達成一致。這樣豎向聯系南保兩國半年前的擅自行動,橫向比較它們兩國現在的犯規言行,使蘇聯領導人感到,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領導人的行為絕非一時之糊塗。一種可怕的前景——東歐國家自行其是和各自為政從而使蘇聯領導人苦心經營蘇聯東歐集團的全部努力付諸東流的可怕前景,終於使蘇聯人拍案而起,這次一定要同他們新舊帳目一並算清。
1948年2月10日,南斯拉夫領導人卡德爾和傑拉斯等與保加利亞領導人季米特洛夫等一起被召到莫斯科。莫洛托夫開門見山地指出,蘇聯、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從黨和國家的角度看,這些分歧是不允許有的。接著,他逐一例舉了三件嚴重分歧的事例:「第一件是,南保締結聯盟條約——沒有在蘇聯與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之間進行協商;第二件是,季米特洛夫宣布要建立包括希臘在內的東歐國家和巴爾干國家的聯邦——沒有在蘇聯和保加利亞之間進行協調;第三件是,把一個南斯拉夫師派到阿爾巴尼亞南部的科爾察——沒有在蘇聯和南斯拉夫之間進行協調。」 [34] 在談到阿爾巴尼亞問題時,斯大林說,阿的獨立是由三個大國蘇聯、英國和美國通過專門的協定予以保證的。阿是我們最為軟弱的一塊地方,因為其它(東歐)國家或者是聯合國成員國或者得到了承認。但是阿沒有被承認。如果南斯拉夫進入阿爾巴尼亞,英國和美國的反對派就可以利用這件事情,作為阿爾巴尼亞獨立的保護者採取行動。我們不應當派軍隊去,而應當加緊努力建立阿爾巴尼亞的軍隊。我們應當訓練阿爾巴尼亞人。如果他們遭到進攻,就讓阿議會呼籲南斯拉夫提供援助。[35] 斯大林還意味深長地半開玩笑說,南斯拉夫人害怕俄國人在阿爾巴尼亞,因此他們趕忙派出他們的軍隊。[36] 關於南保聯邦以及阿爾巴尼亞加入的問題,斯大林表示,如果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希望的話,它們明天就可以實行統一,這方面不存在限制,因為保加利亞是一個主權國家。卡德爾說,鑒於國際和國內的形勢,南斯拉夫不急於同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聯合,但是斯大林對此說,不應當再遲了,這樣做的條件已經成熟。首先,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必須聯合,然後讓阿爾巴尼亞加入,這可以通過議會根據人民的意願來達成協定。斯大林認為,應當先開始實現政治聯合,這樣(對西方來說)進攻阿爾巴尼亞就困難了。至於保南聯合,斯大林再次強調,這個問題已經成熟,甚至可以開始討論(聯合的)國家的名稱了。在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訓斥和開導下,南保兩國領導人先後承認錯誤。並同意與蘇聯領導人簽訂就國際問題進行相互協商的議定書。[37]
實際上,南蘇之間的分歧並沒有真正解決。蘇聯希望南先與保建立聯邦,然後再讓阿加入。而南斯拉夫至少在這個時候並不想建立南保聯邦,與阿的聯合倒是它所希望的(但不是聯邦而是統一)。這種輕重緩急並非無關緊要,它表明,至少在那時,斯大林是反對阿與南實現統一的。至於相互協商議定書,對於南斯拉夫來說更是一種猶如緊箍咒的東西,它是被迫接受的。後來的事實正是如此。

❷ 求電影(紀錄片)名字

紀錄片:消失中的世界[小豬吉列]


導演: 貝塔爾•拉洛維奇 / 貝塔爾•克拉列

製片國家/地區: 前南斯拉夫

語言: 南斯拉夫(中文字幕)

❸ 能介紹幾部關於英美戰爭的影片嗎

1. 《戰地軍魂》(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二戰後期號稱「牢不可破」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美軍戰俘策劃越獄和清除內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貌似沒心沒肺、無惡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爭暗鬥,其樂無窮。威廉�6�1赫頓等主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2.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營、龍虎榜、絕處逢生,美國,1963)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3年,戒備極為森嚴、聲稱「絕對不可能逃脫」的納粹德國第三集中營,一批盟軍戰俘在一位美國英雄的領導下實施集體逃亡計劃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營的70多名戰俘最終卻只有幾個人幸運地存活下來……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史蒂夫�6�1麥奎因、詹姆斯�6�1迦納、理查德�6�1阿滕伯勒、詹姆斯�6�1科本等主演。
3. 《黑獄梟雄》(King Rat,鼠王,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英國通俗小說作家同名小說改編。戰時新加坡日軍戰俘集中營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稱的美國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喬治�6�1西格爾等主演。
4.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1941年,泰國北碧府日軍集中營盟軍戰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的故事。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與心理刻劃極為出色,英、美、日三國軍官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十分鮮明。影片中英軍官兵用口哨吹出來的《桂河大橋進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100部最驚心動魄的美國電影第58位。
5. 《終止戰火》(To End All Wars,終結戰爭,英國、美國、泰國,2001)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攻佔新加坡後,一批盟軍戰俘被送到緬甸建造死亡鐵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戰火終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寬容相待,戰火才會真正終止。羅伯特�6�1卡萊爾、基弗�6�1薩瑟蘭等主演。
6. 《哈特之戰》(Hart''s War,哈特戰爭、裁決之戰,美國,2002)
戰俘逃亡題材。戰俘營中的種族歧視問題。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戰時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以上校為首的美軍戰俘借審判謀殺案嫌疑犯分散德國納粹注意力、實施逃亡行動的故事。布魯斯�6�1威利斯、科林�6�1法瑞爾等主演。
7. 《海陸空大逃亡》(The McKenzie Break,戰俘營、暴動戰俘營,愛爾蘭、英國,1970)
戰俘逃亡題材。戰時蘇格蘭麥肯錫英軍戰俘集中營德軍戰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聰明的英軍與德軍戰俘玩貓捉老鼠的游戲,而結局則是英軍「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8. 《勝利大逃亡》(Victory,大勝利,美國,1981)
戰俘逃亡題材。二戰末期的巴黎,一場特殊的足球賽——納粹德國國家隊對同盟國戰俘隊,一場熱鬧非凡的盟軍戰俘大逃亡行動。其間,由於球王貝利以及眾多歐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戰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世界足球超級明星的個人絕技大展示。
9. 《戰火紛飛》(Raid on Rommel,奇襲隆美爾,美國,1971)
1943年的北非戰場,英德兩軍對壘之際,英軍軍官冒險將關押在德軍軍營的盟軍戰俘釋放,並率領他們發動突襲的故事。理查德�6�1伯頓、約翰�6�1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獨行按:或有混同於《沙漠之狐》者。)
10. 《大偷襲》(The Great Raid,卡巴那圖大營救,美國,2005)
根據美國作家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反攻巴坦島時的一次戰俘營救行動,目的是營救可能被日軍屠殺的卡巴那圖戰俘營500多名盟軍戰俘,該行動得到了菲律賓游擊隊的大力協助,號稱美軍歷史上最成功的營救行動。本傑明�6�1布拉特、約瑟夫�6�1法因斯、康妮�6�1尼爾森等主演。
11. 《雷恩的快車》(Von Ryan''s Express,戰俘列車、大逃亡,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1943年,義大利軍戰俘集中營的英軍戰俘在義大利戰敗、重獲自由後又不幸被德國納粹的偵察機發現,被集體裝上火車運往德國。此前因飛機墜毀而被意軍俘獲的美軍空軍上校也在其中。他率領英軍戰俘奪取火車,經由被俘德軍軍官指點,一路騙過德國納粹,將火車駛向瑞士。而他自己卻不幸在最後時刻倒在了德國納粹的槍口下……弗蘭克�6�1西納特拉等主演。
12. 《逃離索比堡》(Escape from Sobibor, or Les rescapes de Sobibor,英國、南斯拉夫,1987)
電視電影。歐洲電影界對於黑暗年代恐怖往事的經典回憶。根據英國作家同名歷史小說改編。1943年,波蘭索比堡死亡集中營猶太人和猶太裔蘇軍戰俘的逃亡,主動選擇在槍口下物競天擇的命運:600多人越獄,300多人成功,規模與績效均創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集體逃亡事件紀錄。阿蘭�6�1阿金、魯特格爾�6�1哈爾與波蘭裔性感美女喬安娜�6�1帕庫拉聯袂主演。
13. 《科爾迪茲要塞》(Colditz, or Escape from Colditz,寇地茲堡,英國,200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戰時三位盟軍官兵逃出了納粹德國境內的戰俘集中營,但在德國與瑞士邊境,其中兩位又不幸遭德軍逮捕並關入另一個戰俘集中營——科爾迪茲要塞……成功逃脫並到達英國的荷蘭軍下士是一個自負的無恥之徒,在走運加入倫敦英國「軍情九處」、官升中尉後,卑鄙地背叛了英軍中尉戰友的囑托,不擇手段地追求戰友美麗、優雅的女友並利用職權使之死心塌地地嫁給了自己……戴米恩�6�1劉易斯、索菲亞�6�1邁爾斯等主演。
14. 《第五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第五號屠場,美國,1972)
黑色幽默,超現實主義的末世寓言。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經典小說改編。1945年,英美盟軍轟炸德累斯頓前後,德累斯頓屠宰場美軍戰俘的經歷。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瘋狂體現為荒謬的真實:德國法西斯固然殘暴,英美盟軍也同樣野蠻……游離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惡夢:過去是納粹集中營,未來是外星動物園……精神病人般模糊、零亂、荒誕、晦澀的視角和思維。
15. 《極地重生》(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 or So weit die Fü e tragen,德國,2001)
感天動地、閃耀人性光輝的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德國作家暢銷傳記小說改編。自由與愛遠在三年14000公里之外。1949年到1952年,戰後被蘇聯軍事法庭判處到西伯利亞東部勞改25年的德軍少尉幾乎沒有成功希望的孤身搏命大逃亡……然而,胸懷悲憫的好人(包括投懷送抱的愛斯基摩年青寡婦)、不可思議的好運(包括一路追捕他到伊朗邊境的蘇軍上尉在最後時刻對他網開一面)和堅強的求生意志卻最終成全了他。邁克爾�6�1曼德爾、伯哈德�6�1貝特曼、艾琳娜�6�1帕塔瓦等主演。米蘭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6. 《異想天開大逃亡》(What Did You Do in the War, Daddy?,美國,1966)
戰爭幽默題材經典。虛構二戰時期美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佔了西西里島小鎮,不料一夜狂歡後卻遭德軍反撲,美軍官兵反成階下囚。而此時美軍上級長官已得到捷報,欲親臨小鎮體嘗勝利果實。被囚的美軍官兵只得出奇謀逃亡,在上級長官面前表演了一場假戲真做的戰爭……影片故事構思奇特,體現戰爭荒誕主題,極盡諷刺之能事。
17.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今夜無戰事/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英國、紐西蘭、日本,1983)
日本導演大島渚的「國際主義」戰爭題材作品。根據英國作家小說改編。英軍戰俘眼中戰時東南亞爪哇島日軍戰俘營中的人性以及同性戀故事。包容多種政治立場和道德觀念,體現導演對於日本軍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剖析和批判。
18. 《德州46》(The Good War, or Texas 46,魔鬼天幕,義大利、美國,2002)
二戰結束前,位於美國德州荒原地帶的赫里福戰俘集中營,義大利軍戰俘的逃亡與看守美軍的鎮壓,雙方都面臨著唯有依靠堅強的意志才可能求得生存的處境。唯一一位逃出集中營的意軍戰俘在與女友忘情纏綿時又再次被捕,當他回到集中營時,一出令人觸目驚心的荒誕劇上演了……

❹ 幫忙介紹幾部有關二戰歐洲戰場的紀錄片,謝謝大家!

轉的:
美國(23部):☆《兄弟連》、☆《拯救大兵瑞恩》、☆《細細的紅線、☆《巴頓將軍》、☆《最長的一天》、☆《辛德勒名單》、☆《卡薩布蘭卡》、《父輩的旗幟》、《英國病人》、☆《音樂之聲》、☆《虎!虎!虎!》、《坦克大決戰》、《大獨裁者》、《生死大逃亡》、《喪鍾為誰而鳴》、《德國好人》、《兵臨城下》、《風語者》、《U-571》

德國(20部):☆《從海底出擊》、☆《帝國的毀滅(加長版)》、☆《決戰斯大林格勒》、☆《黑色星期天》、☆《莉莉·瑪蓮》、《歐洲!歐洲!》、☆《偽鈔製造者》、《玫瑰圍牆》、《希望與反抗》、《納粹軍校》、《悲情火絨草》、《大遷徙》、《歐洲特快車》、☆《鐵十字勛章》、《極地重生》、《何處是我家》、《六重唱》、《第九日》、《靡菲斯特》、《最後的橋》

俄國(6部):☆《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解放》、《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烈日灼人》、《烽火孤兒》

南斯拉夫(4部):☆《沒有天空的都市》、《逃離索比堡》、《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

波蘭(3部):☆《鋼琴家》、《戰爭三部曲》、☆《卡廷慘案》

英國(3部):☆《遙遠的橋》、☆《桂河大橋》、《空軍大戰略》

法國(3部):☆《虎口脫險》、《光榮歲月
義大利(3部):☆《美麗人生》、《血戰阿拉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刪節版)》

❺ 再塑生命 海倫凱勒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享年87歲。凱勒小姐在出生後18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葯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還可以吧!!~~

❻ 推薦些南斯拉夫老電影,關於二戰的經典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0435431.html?fr=qrl3

❼ 有誰能匯總一下關於歷史的紀錄片

草原新牧民 1 1975
勝利油田 5 1975
飛躍的上海工業 2 1975
大寨花開萬里香 3 1975
汽車工人爭上游 2 1975
戰鼓催春 6 1975
戶縣農民畫 3 1975
歡慶「五·一」 3 1975
黃河萬里行 6 1975
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7 1975
毛主席關懷暖人心 5 1975
中國民航開航:北京—卡拉奇—巴黎航線 1 1975
紅旗渠畔展新圖 6 1975
新時代的畫卷 4 1975
為普及大寨縣而奮斗 (特輯一)海城人民多壯志 2 1975
紅旗頌—第三屆全運會團體操 6 1975
追悼董必武同志 2 1975
追悼李富春同志 1 1975
中國醫療隊在坦尚尼亞 3 1975
中國廣州雜技團訪問紐西蘭 3 1975
中國廣州雜技團訪問澳大利亞 3 1975
杜鵑花紅映友情 4 1975
熱烈慶祝越南人民的偉大勝利 2 1975
國慶 6 1975
昔陽紅似火 6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金日成主席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施特勞斯先生等貴賓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萊奧·廷德曼斯首相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賈瓦拉總統等貴賓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馬科斯總統和夫人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克立總理等貴賓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馬魯夫副總統等貴賓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西哈努克親王等貴賓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英國前首相希思先生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南斯拉夫貴賓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基辛格國務卿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馬里國家元首特拉奧雷的夫人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黎筍同志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施密特總理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吳奈溫總統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明托夫總理等貴賓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福特總統 1 1975
毛澤東主席會見達科斯塔總統 1 1975
熱烈歡迎泰國貴賓 5 1975
熱烈歡迎魯巴伊主席 3 1975
熱烈歡迎伯納姆總理 3 1975
熱烈歡迎扎伊爾貴賓 1 1975
熱烈歡迎奈及利亞貴賓 3 1975
熱烈歡迎金日成主席 7 1975
熱烈歡迎加彭貴賓 4 1975
歡迎您威廉斯總理 3 1975
熱烈歡迎多哥貴賓 4 1975
熱烈歡迎塞內加爾貴賓 5 1975
熱烈歡迎拉扎克總理 5 1975
熱烈歡迎赤道幾內亞貴賓 1 1975
第三屆全國運動會 9 1975
熱烈歡迎菲律賓貴賓 5 1975
團結戰斗的新疆 10 1975
熱烈歡迎甘比亞貴賓 3 1975
熱烈歡迎努伊拉總理1975
雜技藝術傳友情—朝鮮平壤雜技團在北京演出 2 1975
中剛友誼新篇章 5 1975
熱烈歡迎獅子山貴賓 5 1975
熱烈歡迎尼泊爾貴賓 4 1975
熱烈歡迎加拿大貴賓 5 1975
西哈努克親王光榮回國 5 1975
熱烈歡迎越南南方戰友 6 1975
熱烈歡迎澳大利亞貴賓 4 1975
1976(注;部分在當年1-10月拍的與「批鄧」運動有關的幾十部沒收錄「
戰歌嘹亮 3 1976
珠簾寨 7 1976
京劇—古城會 《京劇》系列片7 1976
楚劇—關天壽觀書 4 1976
京劇:賣水 《京劇》系列片3 1976
山西梆子:小宴 5 1976
連營寨 2 1976
京劇:借東風 《京劇》系列片2 1976
踏破昆侖萬年雪—一支鐵路勘測隊 2 1976
昔陽跨「長江」—為普及大寨縣而奮斗(特輯二) 1 1976
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 2 1976
百舸爭流 5 1976
兩張圖紙 4 1976
舊貌變新顏—前進中的石家莊地區農業 5 1976
水鄉大寨花 2 1976
天山南北迎親人 3 1976
中國天津雜技團訪問北歐五國 電視放大4 1976
毛澤東主席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和夫人 電視放大1 1976
毛澤東主席會見美國客人朱莉和戴維 電視放大1 1976
毛澤東主席會見寮國黨政代表團 電視放大1 1976
毛澤東主席會見李光耀總理等貴賓 電視放大1 1976
毛澤東主席會見馬爾登總理等紐西蘭貴賓 電視放大1 1976
毛主席會見穆巴拉克副總統 電視放大1 1976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 電視放大片1 1976
中國***代表團訪問朝鮮 5 1976
京劇:哭靈牌 《京劇》系列片2 1976
京劇:獨木關 《京劇》系列片6 1976
京劇:賀後罵殿 《京劇》系列片6 1976
京劇:斷橋 《京劇》系列片4 1976
京劇:五台山 《京劇》系列片4 1976
薛禮嘆月 2 1976

❽ 甜蜜電影的導演簡介

杜尚·馬卡維耶夫於1932年10月13日生於貝爾格萊德,是南斯拉夫電影導演。在50,60年代與南斯拉夫的動畫片家V.米米卡與A.彼特洛維奇同期開始在世界影壇展露頭腳,為南斯拉夫電影贏得聲譽。其一生關注性解放與政治,認為兩者密不可分,這兩個主題一直貫穿於他的作品中。做為一個受「自由電影」(實驗電影)熏陶得電影人,他廣泛觀摩各類影片,從英國30年代的紀錄片到蘇聯的默片都對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他還比其他導演更獨裁,全全主控導,編,剪等。 1953年在他還在學習心理學和寫電影觀感時,拍攝了其第一部16mm影片《一個南斯拉夫老人之旅》,從1958年他開始製作一批反映薩格勒布與南斯拉夫其它城市的紀錄片,但在1958年其短片《別相信紀念碑》,卻因有「過分色情的鏡頭」被南斯拉夫當局禁映5年,雖然該片在坎城獲得好評。從此他的作品便開始飽受禁映與非議--如《甜蜜電影》(1974)在評論界和商業上都被廣泛抨擊,在加拿大第一夫人憤怒退場後,該片被禁!《黑山》(1981)毀譽參半;《可口可樂小子》(1985)被認為是一場失敗的商業片嘗試;《愛的夜晚》(1988)叫好不叫座;《中午洗澡的暴徒》(1994)被批評沒目地情節。這些使他得很難被認為是戰後偉大高產的電影藝術家。<<肉體的神秘》是馬卡維耶夫最出色的作品,共耗時三年(1968-1971)。當時評論認為導演的拼貼嘗試最終失去了控制,片中與導演所要表達的意圖也過分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