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德國訪問挪威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德國訪問挪威

發布時間: 2022-07-01 20:48:56

㈠ 德國入侵挪威的原因是什麼

鑒於挪威重要的戰略地位,1939年10月,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在一份報告中向希特勒提出:英國海軍一旦封鎖和佔領挪威,將給德國造成巨大的軍事和經濟壓力。1940年1月,希特勒明確指示德軍總參謀部制定入侵挪威的計劃。2月16日,一艘從南大西洋向德國運送英國戰俘的德國商船「阿爾特馬克」號在挪威水域被英艦截獲,以及英法宣布於4月8日之前在挪威沿海布雷阻止德國從納爾維克港運出鐵礦石的聲明,最終導致了德軍入侵挪威的軍事行動。

㈡ 二戰時,德國入侵挪威的原因是什麼

二戰中,挪威是中立國,但交戰各國並不因此而忽視它的存在。德國更是對其虎視眈眈,早有侵佔的野心。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挪威位於北歐,對英法和德日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德日若控制了挪威,就打破了英法對德日海軍的封鎖,德日艦隊進入北海和大西洋便可暢行無阻了。一旦德國成功,英國海軍將受控於德日,其本土也將受到嚴重威脅。一心稱霸的德國當然不會放棄這塊肥肉,它想方設法也要讓挪威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希特勒非常清楚,英法絕不會對挪威坐視不理。但他不想在海上與英法進行大規模的交戰,因而決定採用陸軍和航空兵聯手的方法,讓海軍只負責登陸部隊的運輸和護航。然而戰爭的局勢很快地扭轉了希特勒狂妄的個人意志。他不想打海戰,但海戰卻偏偏咬住德國不放。於是,挪威海域在德軍的淫威下變成了一片血與火的汪洋。

入侵挪威和丹麥後, 德國軍迅速將兩國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

㈢ 挪威戰役的戰役背景

挪威地處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北部,東鄰瑞典,東北與芬蘭和俄國接壤,西瀕挪威海,海岸線長2.1萬公里,多天然良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於德國沒有直接進入大西洋的出口,只有經北海繞過英國本土才能進入大西洋。但強大的英國海軍一直是德國海軍的一塊心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曾利用海軍優勢,從設得蘭群島到挪威海岸,橫跨狹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嚴密的封鎖網,使德國艦隊困在本土港內無所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海軍鑒於歷史經驗和地理事實,認為要對付占優勢的英國海軍,德國必須設法在挪威獲得基地,這樣才能突破英國在北海的封鎖線,暢通無阻地進入大西洋。德國海軍中將韋格納形象地比喻道:「北海的德國艦隊原是沒有馬的騎士,現在應當讓他騎在地理的馬鞍子上。」
1939年10月10日,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晉見希特勒,表示擔心挪威可能向英國開放港口,這將給德國帶來戰略上的不利後果。他力勸希特勒先佔領挪威,以作為對英作戰的海軍基地,同時也可以確保瑞典的鐵礦砂來源(德國每年消耗的1500萬噸鐵礦砂中,有1100萬噸要從瑞典進口,在冬季,這些鐵礦砂要經鐵路運到挪威港口納爾維克,然後再航運到德國,整個航線恰好在挪威領海以內)。但在希特勒的戰略中,首要目標是征服西歐,故他還是寧願保留挪威的中立地位,而不願採取任何節外生枝的軍事行動。
1939年12月16日,挪威納粹黨黨魁,國防部長吉斯林訪問柏林,向希特勒報告說英國即將在挪威政府的默契下佔領挪威。吉斯林並請求希特勒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以支持其發動一場政變,推翻挪威政府,事成之後,便邀請德國保護挪威,從而阻止英國的入侵。希特勒表示他寧願看到挪威完全保持中立,斯堪的納維亞其它地區也是如此,因為他不願擴大戰場。但如果敵人准備擴大戰爭,他就要採取自衛行動,以對付這一威脅。他答應給吉斯林一筆資金,並保證研究給予軍事援助的問題。然而,英法方面卻不斷發出對挪威中立地位的威脅。早在1939年9月19日,英國內閣通過了海軍大臣丘吉爾提出的方案:在挪威領海內佈雷,從而切斷德國進口瑞典鐵礦砂的海上運輸線。1940年1月6日,英國政府照會挪威政府,宣稱英國艦隊將不允許德國商船利用挪威水域。這增加了希特勒對其北翼安全和戰略資源的擔心。1月27日,希特勒指示德軍統帥部,為必要時佔領挪威擬定一份全面的作戰計劃。為此,德軍最高統帥部專門成立了一個由陸海空三軍各派出一名代表組成的戰役准備工作參謀部,擬定了代號為「威悉河演習」的挪威戰役計劃。
1940年2月5日,英法在巴黎舉行最高軍事會議,決定以2個英國師和1個法國分遣隊組成這一支遠征軍,在挪威的納爾維克登陸,進而佔領瑞典北部的耶利瓦勒鐵礦。緊接著在2月16日發生的一起事件,最後堅定了希特勒佔領挪威的決心。當天,1艘載有英國戰俘的德國軍艦「阿爾特馬克」號受到英國軍艦的追逐,逃到挪威水域避難,丘吉爾命令英艦闖入挪威水域,登上「阿爾特馬克」號,救出了戰俘。而當時有2艘挪威炮艇在場,沒有對英艦的入侵行為作出任何反應,只是事後挪威政府向英國提出了抗議。但希特勒認為挪威政府已甘當英國幫凶,這個抗議無非是為了欺騙他而故作姿態。隨後吉斯林向希特勒報告說,英艦的行動是英、挪事先擬定好的計劃,使希特勒更加深信不疑。於是他決心先下手為強,將挪威迅速佔領。他對德軍將領們說:「據報告說,英國准備在挪威登陸,我要趕在他們前面到達。英國佔領挪威會成為一個戰略上的轉折點,他們會乘機進入波羅的海,而我們在那裡既無軍隊,又無沿海防禦工事……敵人會向柏林進軍,打斷我們兩條戰線上的脊樑。」
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發出實施「威悉河演習」的正式絕密指令:要求德國三軍部隊做好佔領挪威的全面准備。同時佔領丹麥,作為必要的跳板和運輸線的保障。他在指令中強調指出 「……保證我們在瑞典的鐵礦砂基地,並為我們的海軍和空軍提供進攻英國更為廣闊的出發線……以大膽行動和出奇制勝來彌補。「這次佔領,是和平佔領,目的就是要用武力保護北歐的中立,但是,任何反抗保護的行為,要用一切軍事手段加以擊潰」
德軍「威悉河演習」計劃,是以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的立體戰術,實施突然襲擊,從南到北在挪威的奧斯陸、克里斯丁、斯塔萬格、卑爾根、特隆赫姆、納爾維克6個主要港口登陸,第一階段奪取港口和機場,第二階段向內陸進攻,全部佔領挪威,並准備在第二階段對可能登陸的英法聯軍進行抗登陸和反擊作戰。為迅速實現戰役目的,德軍統帥部調集了海軍的全部力量,空軍的6個航空兵師和2個空降兵師,陸軍第21集團軍的5個步兵師,由曾在北歐作過戰的第21集團軍司令法爾肯霍斯特上將任戰役總指揮。鑒於英法海軍力量幾乎是德國海軍的9倍,德軍統帥部特別強調戰役發起的突然性,指出:「盡管敵人握有制海權,但如能充分發揮突然性,我軍是可以進入挪威的,認清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將來水面兵力雖損失大半亦不應吝惜。」為了做到突然襲擊,德軍統帥部要求:隱蔽展開兵力,採取偽裝措施,散布假情報造成准備在英國登陸的假象。除戰役總指揮法爾肯霍斯特上將外,各級指揮員盡可能晚一些了解自己的任務,以防泄密。
然而,英法仍在從容不迫地談論他們的計劃,就好像德國根本不會相信他們的威脅和暗示,或者德國還蒙在鼓裡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意圖一樣。1940年3月28日,英法在倫敦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於1940年4月5日在挪威海域實施布雷行動,並以部隊在納爾維克、特隆赫姆、卑爾根、斯塔萬格登陸,同時在萊茵河空投水雷,以阻止德軍向西推進。但由於法國但心德國報復,反對在萊茵河佈雷。兩國在一番爭議後,將計劃推遲了3天,定在1940年4月8日實施。
1940年4月初,德軍准備工作基本就緒。登陸部隊和各種艦只集結在威瑟河口,空軍也開始向德國北部各機場集中,並向英國的斯帕卡灣基地派出潛艇,1艘袖珍戰列艦率領一隻小型艦隊前出到了大西洋,擺出一副要進攻英國的架式。
1940年4月2日下午,希特勒在同德國空軍司令戈林、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和登陸作戰總指揮法爾肯霍斯特舉行了長時間的會議後,發布了一道正式指令,命令「威瑟河演習」於1940年4月9日晨5時15分開始。

㈣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想要入侵挪威這個中立國

二戰中,挪威是中立國。但交戰各國並不因此而忽視它的存在。德國更是對其虎視眈眈,早有侵佔的野心。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挪威位於北歐,對英法和德日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德日若控制了挪威,就打破了英法對德日海軍的封鎖,德日艦隊進入北海和大西洋便可暢行無阻了。一旦德國成功,英國海軍將受控於德日,其本土也將受到嚴重威脅。一心稱霸的德國當然不會放棄這塊肥肉,它想方設法也要讓挪威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㈤ 二戰時期,德國入侵挪威的序曲是什麼

1940年4月8日晚,德國袖珍戰列艦「呂措夫」號、重巡洋艦「布呂歇爾」和巡洋艦「埃姆登」等艦只,乘夜色分前後左右,掩護一支登陸輸送隊向挪威首都奧斯陸進發。

奧斯陸峽灣是挪威的大門,挪威海軍派出船艇在峽灣巡邏執勤。德國人一進峽灣,便橫沖直撞,開著探照燈晃來晃去。一艘擔任峽灣巡邏任務的挪威武裝捕鯨船迎了上來以並不強勁的火力向侵犯領海的德艦發出抗議。德國魚雷艇迅速將其擊沉,峽灣內的爆炸聲驚動了港內的挪威潛艇「V—2」號。發現目標的「V—2」號立即發射魚雷出擊,卻一個目標都未擊中。這時,德戰艦和重巡洋艦用一枚枚深水炸彈發動了反擊,迫使「V—2」號浮出水面繳械投降。在港內執行保衛船塢的挪威佈雷艇「奧拉夫」號和掃雷艇「勞馬」號也向德艦發起抗擊。「奧拉夫」在戰斗中受重創,被迫退出戰斗。

奧斯陸峽灣的戰斗是整個戰爭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