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京通過頻頻出訪和會談有哪些收獲
普京通過出訪和會談,解決了同德國存在多年的轉賬盧布的計算問題,使俄羅斯欠德國的債務從90億美元減少到5億歐元,而且其中的3.5億歐元已經償還。債務反正早晚要還,而普京卻選擇在德國遭受水災後立即將錢匯過去,使古板的德國人對俄羅斯頓生好感。普京出訪期間敲定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計劃,簡直就是對未來投資,為後代掙錢。
2. 中國恨日本是一致公認的,那麼二戰中的德國是不是又被俄羅斯記恨呢
二戰後德國對他們的戰爭罪過真心懺悔,現在的德國政府已經不是二戰時候的納粹政府,德國民眾也 非常的痛恨納粹分子。俄羅斯和德國沒有領土糾紛,二戰後民族情緒對立不多,盡管俄羅斯很不爽德國加入北約制衡俄,但是與中國痛恨日本完全不同,二戰後日本依然延續了他們的天皇制,盡管現在是個傀儡,但是日本的右翼分子在日本政界還佔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而且日本拒絕對它侵略過的亞洲國家道歉,還要試圖掩蓋、歪曲歷史,參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這些都表明日本根本沒能正視歷史,跟本沒有就二戰時所犯下的滔天大罪有過任何懺悔,深深的傷害了亞洲人民的感情,是一個永遠不能原諒的國家!!
3. 談普京「親中」的原因是什麼
樓主您好!我很喜歡看新聞,尤其喜歡看俄羅斯、獨聯體國家的新聞。喜歡研究俄羅斯、獨聯體,以及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之間的關系、沖突、恩怨情仇,喜歡研究普京。你說的這個問題我知道,我告訴您!
以下是普京「親中」的原因:
6月5號到7號,普京訪問中國。這是普京就任新一屆俄總統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也是他最先進行的國事訪問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表明了俄羅斯對發展對華關系的重視。普京在訪問期間將重申俄方與中方深化戰略協作的意願,並就密切各領域雙邊合作交換意見,這必將進一步深化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普京訪華期間兩國元首將共同簽署《關於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若干原則的聯合聲明》,兩國元首將在《聲明》中倡導在亞太地區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向國際社會傳遞信號,迫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俄將加強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俄兩國的強強聯手必將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國。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後的國內外環境已經與多年以前大不一樣。在俄羅斯內部,公民社會的興起對普京的統治構成了壓力,而經濟增長與轉型的緊迫性也需要普京拿出有效的改革措施;而在外部,競選期間普京就遭到了美國惡意的阻擊,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吸引俄羅斯更加重視其遠東地區,比如成立遠東地區發展部、重新武裝太平洋艦隊等,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需要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支持。
在國際問題上,兩國都面臨著一些共同的挑戰。首先,就像普京所說,中俄兩國間沒有各種各樣的偏見和成見,兩國關系非常穩固,不受當前局勢的影響。其次,兩國都認為如果在國際問題上缺少中俄的參與,而且不考慮中俄兩國的關切與利益,任何的國際問題議題都無法討論和落實。因此,兩國都有足夠的動力繼續推進兩國的合作,對鞏固和發展俄中長期的戰略夥伴關系負有共同責任。
俄中都贊成世界多極化,反對霸權主義。兩國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立場一致或接近,如朝鮮半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北約東擴和中東問題,俄中雙方的合作有助於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推動情況向好的方向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中俄兩國關系已迅速升溫。前不久,中俄兩國舉行了大規模的「海上聯合-2012」軍事演習,凸顯雙方進一步提高戰略互信。另外,俄方日前就南海問題首度表態,稱反對任何非當事國干預南海領海爭端。而在中東事務方面,中俄的立場亦是一致的。這對維護我國南海及東亞的安全環境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南亞到中亞安全形勢的變化、亞太地區形勢的發展,使得中俄兩個重量級國家的戰略協作成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的「穩定錨」。美國在執行「重返亞太」戰略時,給俄中帶來了逼迫感。美國增加亞太地區海軍軍力部署的計劃必將引起中俄雙方的高度重視,也將引發雙方對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的深入討論。
美國重返亞太構成的種種威脅將促使中俄在多方面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此前在中菲黃岩島對峙期間,美菲聯合舉行軍演之際,俄羅斯就與中國舉行聯合軍演,共同對周邊"蠢蠢欲動"的國家進行戰略威懾,這有利於該地區的穩定。
普京上任後先是拒絕出席八國峰會,令奧巴馬很難堪,如今普京又要在首輪出訪期間高調訪華,顯示出對中俄關系的高度重視,或許也是在對美國傳遞一些信號,美國重返亞太沒那麼容易,俄羅斯將與中國共同對抗美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西方對中國崛起和俄羅斯復興的壓制,在很大程度程度上推動了中俄的走近。僅僅從國際戰略格局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就像爐子上有一壺水,即使中俄不添柴燒它,都會有人「幫」著添柴。
俄國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和美國相比,仍然處於下風,中國和俄國都面臨美國的軍事壓力,中俄兩國聯合起來軍事實力超過美國,所以中國和俄國必須加強合作,對抗美國。中俄兩國加強合作符合雙方的利益,所以普京很重視中俄關系。美國在中國周邊對中國實行軍事圍堵,中國需要俄羅斯的支持,中國買了很多俄羅斯的武器,來對抗美國和日本。中國的經濟實力強於俄羅斯,而俄羅斯的軍事強於中國,俄羅斯不缺技術只缺錢,而中國剛好相反,所以中國與俄羅斯進行多方的軍事和經濟合作,未來中俄關系發展前景很好。所以普京很重視中俄關系,在6月上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加強兩國戰略夥伴關系!向國際社會傳遞信號,迫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俄將加強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俄兩國的強強聯手必將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國。
有趣的是,普京訪問德國、法國兩國只用了幾小時,如同路過,訪問中國卻用了整整兩天,可見普京高度重視中俄兩國的戰略夥伴關系。
現在,您知道普京「親中」的原因是什麼了吧!
希望對您有幫助!
4. 普京的對華態度
沒有永遠的朋友 只有永遠的利益 普京需要中國對抗美國 同樣需要印度對抗中國 和印度軍事合作很明顯對抗中國的 當然從它自身安全考慮的 俄羅斯也怕中國強大啊
5. 普京獻花給默克爾德媒為何稱這是侮辱
本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俄羅斯索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普京在總統官邸門前迎接默克爾時,向她送了一束鮮花。
這一舉動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但德國媒體《圖片報》卻認為,這是對默克爾的侮辱。
默克爾到來,普京上前迎接,並送上了一束鮮花。
21日,普京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俄記者斯米爾諾夫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說,「普京沒有向莫迪贈送鮮花,但兩人擁抱了,可能也會讓《圖片報》感到震驚。」
俄總統發言人:這是有風度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反駁稱,「在俄羅斯,向女性獻花是絕對正常的現象,普京總統只是遵循了一項傳統,很有風度。贈送鮮花是尊敬的標志,被解釋為侮辱是作者沒有審美的表現。」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6. 普京與默克爾談話說了什麼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8日到訪德國,與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會晤,長談3個小時,就烏克蘭局勢、敘利亞危機、「北溪-2」項目等棘手議題交換意見、協調立場。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會晤沒有實質性成果,雙方沒有形成任何-文件表述。
會前見記者
默克爾當天在柏林以北的梅澤貝格城堡招待普京。為給會晤留出更多時間,兩人決定在會晤前召開記者會。
默克爾說,打算與普京「討論設立聯合國使團的可能性,以便能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中發揮作用」。她還就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人道主義危機表達擔憂。
普京呼籲增加對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幫助敘利亞難民返回故土。他說,敘利亞難民涌-入歐洲,造成「巨大潛在負擔」。
默克爾與普京的會晤持續3個小時。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19日說,兩名領導人「協商非常久」,就雙方關心議題作了「非常充實且具體的討論」。
克里米亞2014年脫離烏克蘭、並入俄羅斯,德國與俄羅斯關系隨即陷入緊張狀態。按照德-新-社的說法,這是兩國領導人4年來首次在德國會面。
挺管道項目
佩斯科夫說,普京與默克爾會晤的目的不是簽協議,而是就一系列緊急議題「對表」、交換意見。普京和默克爾今年5月在俄羅斯索契市會晤。當時,雙方商議焦點是烏克蘭局勢和「北溪-2」項目。
佩斯科夫說,普京和默克爾一致認為,烏克蘭和美國反復批評的「北溪-2」項目是「純商業投資」。
佩斯科夫說:「為最終完成這一項目,我們有必要採取措施,應對可能來自第三方國家的非商業競爭性、非法攻擊。」不過,他沒有細說可能會採取哪些措施。
美國方面先前施壓默克爾政-府,要求叫停「北溪-2」項目,聲稱那會增加德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烏克蘭同樣反對這一項目,擔心失去每年數十億歐元天然氣過境費以及作為能源輸送中轉地這一地緣政治工具、承擔天然氣價格上漲風險。
佩斯科夫說,普京與默克爾談及國際貿易與經濟關系,擔心「某些國家採取的不可預測決定,尤其涉及關稅」對世界經濟和貿易體-系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月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會議時,沒有少拿俄羅斯與德國的關系攻擊德國。他指責德國近70%的天然氣市場受俄羅斯控制,認定德國成為俄羅斯「俘虜」,認為德國支持「北溪-2」項目「不可接受」。
站在不同的利益點。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7. 普京在任時做了些什麼
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一開始就強調,他的外交戰略為經濟服務,其目標是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重振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普京在積極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展關系的同時,主張建立多極化世界。他明確提出,在21世紀的頭10年裡,「俄羅斯將致力於以所有國家間真正平等的夥伴關系為基礎,促進新型國際關系的形成」。2002年,普京從國際形勢和俄羅斯的國力出發,對外交政策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提出了對國際事務進行「有選擇地參與」的構想。
普京上台後奉行親西方政策,但在俄羅斯切身利益上從不輕易讓步。普京外交戰略的中心是,以發展同美國的關系為主導,帶動和改善俄羅斯與北約和歐盟的關系,確保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逐步實現與歐洲的統一,讓俄羅斯融人世界經濟,最終使俄羅斯重新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普京首先將俄羅斯定位為歐洲國家,積極同歐洲國家建立「更密切的協作關系」。普京上台伊始就強調注意同歐洲國家發展關系。後來又多次重申他的這一戰略思想。2002年,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歐洲是俄羅斯外交的重點,俄羅斯的一貫立場是採取具體步驟實現與歐洲一體化,與歐盟建立統一的經濟區。2002年5月28日,普京同北約19個成員國的首腦簽署了關於建立俄—北約理事會的《羅馬宣言》,宣布俄羅斯與北約成了「平等夥伴」關系。次日,普京又與歐盟領導人簽署了俄歐關系5項原則聲明。歐盟則承認俄羅斯是市場經濟國家,表示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普京在奉行親西方政策的同時,主張維持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的關系,以增強俄羅斯的國力。普京特別重視亞洲,把它看做未來經濟競爭的重點。
強調同中國建立牢固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是普京的重要外交戰略之一。普京一上台就高度評價了俄中關系。他說中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兩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已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兩國領導人的高層互訪和接觸對兩國各領域合作的進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兩國無論在經濟、文化領域,還是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都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層次」。普京同中國領導人進行定期互訪,在朝鮮半島局勢、美國出兵伊拉克等重大國際問題上協調立場。普京「特別關注」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希望兩國在能源、高科技、太空等領域拓展合作,同時加強在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他全家對漢語、中國文學和歷史的興趣都很濃厚。他的兩個女兒都在學習中國武術,其中一個女兒已經開始學漢語。
加強同印度和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往來。目前,印度軍隊80%的裝備來自俄羅斯。普京還對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持積極態度。通過採取這些舉措,普京將俄羅斯的利益與蘇聯過去的利益連在了一起。
普京加強了同日本的往來,2003年1月,普京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簽署了「日俄行動計劃」,在此基礎上他還說:「包括兩國首腦在內,一致認為應該加速領土問題談判。兩國將竭盡全力消除過去留下來的兩國發展的障礙。」
敢於同「邪惡軸心」國發展關系。盡管美國總統布希將伊拉克、朝鮮和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國家,普京為了俄羅斯的經濟利益,仍然與這些國家發展關系。
此外,普京訪問了美國的另一個「死對頭」——古巴,結束了兩國關系長達10年的「停滯時代」。
普京上台後,就緊緊圍繞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恢復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影響,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他以神秘的微笑,矯健自信的步伐征服了世界。
普京頻繁外訪,以同世界各國建立普遍聯系。普京的第一件事是遍訪周邊國家,目的是保證周邊地區的和平、安全和穩定。普京說過,鄰居無法選擇,同他們只能和睦相處,盡管他們各不相同。普京還到過蒙古,這不僅是由於它跟俄羅斯有共同邊界,還因為對聰明的政治家來說,國家沒有大小或強弱之分。據稱,他在執政的頭19個月中出訪了60餘次,有77天在國外度過。有人形容,普京出國訪問有如「緊急空降」。比如他在加拿大出席「八國會晤」,在那兒只待了46小時,來回要在飛機上度過30小時,而且時間正好黑白顛倒。然而普京深夜回到莫斯科後,第二天早上又飛到斯塔夫羅波爾去視察那裡的水災情況,連記者們也往往跟不上普京這種工作節奏。普京出國訪問講究實效,一般不安排參觀游覽活動。有人說他哪兒都去過,可是哪兒都沒有玩過,不是他不想玩,而是他感到沒有時間。但他的收獲卻遠遠大於欣賞美景。普京通過出訪和會談,解決了同德國存在多年的轉賬盧布的計算問題,使俄羅斯欠德國的債務從90億美元減少到5億歐元,而且其中的3.5億歐元已經償還。債務反正早晚要還,而普京卻選擇在德國遭受水災後立即將錢匯過去,使古板的德國人對俄羅斯頓生好感。普京出訪期間敲定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計劃,簡直就是對未來投資,為後代掙錢。
普京自2000年在斯洛維尼亞首次會晤布希以來,就與這位美國總統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系。布希喜歡看別人的眼睛,以此斷定是否應該信任他們。普京是第一位被布希邀請到他的私人牧場做客的國家元首,兩人以親密的私人會晤取代了以往的繁復禮儀。普京贊揚「布希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是能力很強的政治家」。「他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仍將是好朋友,盡管在伊拉克問題上存在分歧。」
普京為學英語,同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成了好朋友。普京喜歡用英語同布萊爾交談,他們還一起看過歌劇,一起在酒吧喝啤酒開玩笑,還互相親密地叫對方托尼和沃洛佳。
在2000年8月沖繩首腦會晤時,法國總統希拉克還未跟普京握手,但兩人在聖彼得堡垂釣之後,關系一下子拉近了許多。隨著兩人在美國出兵伊拉克問題上立場的接近,兩人關系更加熱乎了起來。2003年2月10日,普京赴法國就伊拉克問題協調立場,希拉克親臨機場歡迎,顯示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如今,人們難以評判究竟是布萊爾,希拉克,還是八國集團的其他領導人誰跟普京更「鐵」。普京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關系也很密切,他親臨金正日61歲生日慶典,並為他送去了生日賀禮。日本新首相小泉暫時還未闖入普京的朋友圈,因其一登上首相寶座就迫不及待地針對領土問題發表了強硬的聲明:要麼全部歸還,要麼一點不給。普京為此而不急於跟小泉套近乎。普京讓世界相信,俄羅斯願意成為各國的夥伴。
8. 默克爾和普京就什麼問題會談
默克爾和普京就多個棘手問題舉行會談。
在談及敘利亞沖突時,默克爾強調首先應避免發生人道主義災難。普京敦促歐洲增加對敘人道主義援助,從而讓敘難民返回祖國。
對於伊朗問題,默克爾說,德國支持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但對伊朗在葉門和敘利亞的活動以及彈道導彈計劃表示關切。普京表示,維持該協議對於增強國際安全至關重要。
默克爾17日曾說,她與普京的會晤只是一個工作會議,不會有特定的結果。
來源:新華網
9. 普京上任後第一個出訪國是哪
普京上任後第一個出訪國是白俄羅斯(5月31日),此外普京還將先後訪問德法(6月1日)、烏茲別克(6月4日)、中國(6月5日、6日)和哈薩克(6月7日)。這張想愛你出普京在勾勒俄大國的外交框架:獨聯體外交是首要,普京此次出訪起始於白俄羅斯,最後結束於哈薩克,這表明獨聯體外交今後仍將是俄對外政策的重中之重;歐洲方向依然重要,6月1日至2日,普京將對德國和法國進行工作訪問;中國地位繼續提升,中國是普京此次出訪的重要一站。
10. 普京的事例
其一,在小學和中學階段,普京曾在兩所學校學習,8年級時轉入專科班,專修化學。普京的學習成績並不十分理想 ,記者在學生檔案中發現,他在物理、化學、代數、幾何等課程的考試中都得過3分。普京生性活潑好動。他的同班同學娜塔 莎回憶說,有一次,普京與同學們打賭,敢從學校4樓陽台徒手吊在外面,結果普京贏了。在畢業典禮上,他與班主任打賭, 說一次可以吃下20個餡餅,但這次他不走運,當吃到第14個餡餅的時候,他就已經撐得翻白眼了。
其二,普京比其他同齡人提前步入愛情的大門,5年級時就與女孩接過吻。一次,一直與他要好的同班女友奧克薩娜 看到他與另外一個女孩接吻,氣不打一處來,遂報告了班主任,普京於是少不了挨頓批評。
普京與夫人是在列寧格勒大學讀書時認識的,當時普京在法律系學習,而夫人在語言系學習。現在普京有2個女兒, 大女兒14歲,小女兒13歲,都在俄羅斯學習。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兩個女兒德語說得比德國人還溜。
其三,大學畢業後,普京到蘇聯秘密情報機關克格勃工作。從此以後,他大部分時間一直與情報工作聯系在一起。但 在工作伊始,普京並不很走運。在克格勃情報學校讀書期間,他在二年級險些被開除,原因不詳。
其四,普京的德語水平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但在工作之初,普京還是著實受了一番磨難。情報學校畢業後,他被 克格勃派往德國工作。據他自己透露,剛到德國時,他最怕電話鈴響,拿起電話,德國人的話他聽得個雲山霧罩,自己也不知 道該怎麼答復人家。但也許普京具有語言天賦,兩個月過後,他就可以熟練地用德語應付一切了。
其五,普京在德國工作期間學會了一整套反跟蹤的技巧。普京透露,在一次會面中,為了不暴露目標,他一整天在城 市中東游西逛,結果德國安全人員也跟蹤了他一天。還有一次,普京正與對方接頭,突然發現有人盯梢,他飛快地鑽進車內, 把禮帽放在車前座上面,給人以兩個人坐車的錯覺,並把車開出城區。德國盯梢人員直到最後才發覺上了當。
其六,普京熟練掌握東方的柔道。他自小性喜好鬥。9年級時,與10年級的一名學生發生了矛盾,以致於10年級 全班同學在街上等他,要與他決一勝負,但最後還是普京取得了勝利。據普京的教練拉赫林透露,普京在1973年就取得了 摔跤教練的資格,1975年取得柔道教練資格。
其七,新聞界注意到,普京在許多場合經常由官方語言自然過渡到非官方語言,講一些人們始料不及的白話。在一次 討論舊房改造問題的內部會議上,幾名地方領導人長篇大論,詳細論述了舊房改造問題。普京聽後十分不滿,說:「你們怎麼 把一切都搞得這么復雜」問題只有一個,老太婆要餓死,我們得幫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