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普京訪問航母方案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普京訪問航母方案

發布時間: 2022-06-16 17:04:37

Ⅰ 中國面對美國的圍堵應如何應對,請寫一千右的方案

摘要 過去有句老話叫「形勢比人強」,現在看來形勢並不比人強,相反卻越來越糟糕。

Ⅱ 俄新一代航母會在普京任期內建成嗎

那看Putin能否連任,以目前Putin的聲望,連任是有極大可能,那麼俄國新一代航母有可能在其任內建成。


不過,也存在一些變數,除去普京能否連任,俄羅斯航母目前也只是概念階段(進度遠比我國新一代國產航母計劃滯後),以解體後的俄羅斯規劃模式(方案很多,但大多不了了之或嚴重拖延),也許普京任內無法建成(更談不上服役),這個變數,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俄羅斯現存的全球海洋爭霸的任務沒有前蘇的壓力。


也許,中國國產第二代核動力航母開建,俄國新一代航母也才完成論證而開建。


Ⅲ 俄羅斯為什麼不找中國修航母

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武器裝備,而全球形勢直接從美蘇爭霸變成了美國一家獨大。雖然俄羅斯也很有實力,但是相較美國而言,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還一直受到美國的制裁,經濟方面更是下滑嚴重。


目前,俄羅斯的航母就屬於蘇聯存留下來的遺產。在前段時間,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由於故障不斷,必須進行大修,結果在修的過程中,又被浮動的船塢上的塔吊砸了個大洞,這可謂是雪上加霜。受到經濟方面的影響,俄羅斯的造船工業已經相對落後。


那為什麼俄羅斯不找我國來修航母呢?

第一,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自己還是一個大國的形象,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理想也是要重振俄羅斯大國雄風。作為國之重器的航母,特別是俄羅斯唯一一艘現存的航母,如果再交由其它國家去修的話,就會顯得俄羅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尤其是目前俄羅斯還是全球武器出口大國,是絕對不能顯現出自身工業落後不足矣製造出先進武器的,所以即使俄羅斯的造船工業落後了不少,它也不會將航母讓其它國家去修。再者說,航母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完全可以稱得上國之重器,俄羅斯也不放心將自己的航母以及裡面的設施完全展露給別的國家。


第二,雖然庫茲涅佐夫號是俄羅斯唯一的航母,不可謂不重要。但對於現在來說,並不是著急使用。其實,俄羅斯的主要對手還是美國,面對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即使完好無損,恐怕也難以匹敵。俄羅斯現在走的也是非對稱戰略,它主要優先發展的是水下核力量,特別是核潛艇。如果俄羅斯和美國真的爆發戰爭,俄羅斯的核潛艇才是最重要的倚仗。現在俄羅斯的航母只是表面上的象徵而已。加上現在處於和平年代,即使多耗費些時間來修也能夠理解。畢竟對於一艘航空母艦而言,出現了問題也不是一件小事情。


第三,俄羅斯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人口數量較少。同時,受到美國的制裁以及國內行業分布不均,經濟收入來源不容樂觀。目前俄羅斯也主要依賴出口武器和能源獲得資金,從而保障其國內軍工企業和其它公司的正常運轉。對於目前已經落後的俄羅斯工業體系,尤其在造船這一方面,如果不繼續維持的話,將來航母再次出現問題的時候,也難免會受制於人。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由自己國家來修。


總之,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和美國抗衡的國家,俄羅斯是很有雄心的。既然唯一的航母出現了問題,俄羅斯還是會盡量選擇自己來修。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它心目中的大國形象。同時,對於庫茲涅佐夫號目前也不著急使用,由自己國家慢慢來修也可以理解

Ⅳ 普京對俄羅斯有哪些貢獻

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從幾乎淪為世界二三流國家的危機狀態重新走上了強國、強軍、富民的道路。

普京上台後,在軍隊建設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細數這一系列舉措,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普京執政後俄羅斯軍隊的巨大轉變。

確立與「強國戰略」相適應的「強軍戰略」

隨著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威脅的不斷變化(即北約不斷東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並決定在俄邊境附近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等)和武裝力量的不斷增強,俄軍建設的目標也越來越高。

實現國防部長文職化,改變國防管理模式

2007年2月,普京任命國家稅務總局原局長謝爾久科夫擔任國防部長,首次在俄羅斯歷史上實現了國防部長的文職化。

此舉目的有三:一是確立文官治軍制度,將軍人徹底置於文職政治家的領導之下。二是明確區分軍隊的行政管理職能與作戰指揮職能,使軍人盡量擺脫與戰備無關的一切職能,集中精力搞好訓練,將一些職能交給政府或社會去辦,其他不需要專業軍事知識的職務也改由文職人員擔任。三是建立軍事領域的國家管理體系,使立法權力機關能夠對軍隊建設實行文職監督,從而徹底解決軍費合理分配與使用的問題。

削減軍隊員額,優化軍兵種結構,建立跨軍種指揮體制
大幅增加軍費,為軍隊現代化提供資金保障
加快武器更新步伐,重點發展戰略核力量:普京執政後,把戰略核力量建設列為軍隊建設的重中之重,積極著手改造和研發「北風」級戰略核潛艇、海基「圓錘」型戰略核導彈、圖-160戰略轟炸機和陸基「白楊-M」機動洲際導彈。
目前這些將作為俄軍2020年前武器裝備基礎的新型武器,不僅研製出來了,而且大部分已開始列裝。如「白楊-M」導彈已配備給了戰略火箭兵的5個團。「北風」級核潛艇已有兩艘下水試航,第三艘也舉行了奠基儀式。此外,俄軍還進行了新型「圓錘」海基戰略核導彈的試驗,待技術成熟後,將陸續為戰略核潛艇換裝這種固體燃料的戰略導彈。
恢復戰斗訓練和戰斗值勤,遠程作戰能力明顯提高
普京剛上任時,俄軍整體訓練水平極為低下。
僅以空軍飛行員訓練為例。通常情況下,1名飛行員每年平均飛行的最低小時數應為160~180小時。而2003年,俄每名飛行員年均飛行時數僅為40小時左右。這種低水平的訓練使飛行員在夜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飛行的技能逐步喪失,飛機事故率明顯增高。
此外,航母編隊和戰略轟炸機也先後恢復戰斗值勤。俄海軍艦隊恢復遠洋航行,由俄北方艦隊、黑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組成的航母編隊經過兩個月的航行在大西洋東北部和地中海海域進行了遠洋戰斗訓練。近兩年來,俄轟炸機越來越頻繁地在美國領空附近遂行巡邏任務,並多次逼近美航母編隊。上述情況充分顯示,俄軍遠程作戰能力正在得到明顯恢復。

改革兵役制度,打造職業化軍隊

普京上台後,對兵役制度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義務兵役期先從2年縮短至18個月,2008年進一步縮短至12個月,此舉確保了徵兵任務的順利完成,使軍隊保持了較高的滿員率,解決了長期以來徵兵難的問題。

增加工資和津貼,提高軍人福利待遇

普京執政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有目共睹,其執政理念既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也順應民意。普京執政後制定了8個發展計劃,其中一些長遠目標甚至指向了2020~2030年。普京欽點接班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Ⅳ 俄羅斯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面臨艱難選擇,浴火重生還是永久封存

俄羅斯作為一個軍事強國,自然不會讓自己唯一現役的航母就這樣永久封存,在蘇聯時期,該艘航母就已經投入使用,每一次整修改造,都會使庫茲涅佐夫號得到一次新的重生,因為它所擔起的責任,是俄羅斯勢不可擋的力量的之一。


航母現在是象徵著一個國家,在軍事方面上的重大突破,俄羅斯方面在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檢修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研發創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俄羅斯會研發出更完美的替代品,庫茲涅佐夫號也是目前他們最具有實力的。

Ⅵ 北約無視俄羅斯瓜分了科索沃,普京接手後如何應對

在普京未上台之前,葉利欽一直致力於加入西方陣營,為此付出了不少俄羅斯利益。但一副牌打了個稀爛,硬是沒讓人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群雄"們瞧上眼。比如說當年的科索沃事件,明明最終起到了推動整場戰爭的關鍵作用,可還是差點讓人家擺一道。


這一場兵不血刃的科索沃搶奪戰,不但讓俄羅斯在國際舞台挽回了丟失的顏面,還大大加強了俄羅斯在科索沃的存在感,以及話語權。而普京呢?此次事件之後,他就如同坐了直升機,在半年時間里,官位一路狂飆,最後就變成了俄羅斯的總統。

Ⅶ 俄羅斯透露新「航母」計劃擬在什麼時間開建

據報道,普京20日簽署了俄國防部「2030海軍發展計劃」,其中提到要開發性能優於美國等海軍強國的航母。另據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日前表示,俄羅斯計劃將在2025年前,開始建造新的載機巡洋艦,但他強調,最終的建造決定要在俄羅斯新一代空軍裝備問世後才會作出。

或搭載垂直起降艦載機

另據報道,俄國防部正計劃重啟垂直起降艦載機項目。這種飛機或許會登上未來載機巡洋艦。國防部也不排除製造艦載版米格-35輕型戰機的可能。

Ⅷ 俄羅斯缺少什麼

俄羅斯缺少真正的航空母艦已經限制了其海軍的作戰能力並影響了其海軍的地位。俄羅斯目前只有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該航母始建於前蘇聯時期,已缺少了實用價值。從技術角度上講,該航母只是充當了一艘「重型載機巡洋艦」的角色,與可裝備90架戰斗機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相比,該艦僅可容納17架固定翼飛機。

—航母作戰部隊. 2008年4月4日,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海軍上將確認了俄羅斯將建造5至6艘新型航母的計劃。自去年起,俄羅斯海軍已經就建立強大的作戰部隊進行了商討,直至近期的聲明才給出了具體的細節,而這在早些時候只是一些觀察家的一個空想。

—新型航母. 俄新型航母的設計方案還沒有最終確定,但新型航母很可能將採用直通式甲板與核動力推進,並將裝備30到40架艦載機以及反艦導彈。據報道,首艘俄新型航母的將於2012年或2013年開始建造,但不包括在俄羅斯2007至2015年「國家武器項目」計劃中。與此同時供海軍飛行員訓練的設施也即將開始建造,預計將在2010年投入使用。

—作戰群. 當2050年至2060年俄羅斯新型航母建成時,該航母將成為聯合作戰群的中堅力量。聯合作戰群將包括潛艇和水面作戰艦艇單元,完整的艦載機編隊和無人機系統,以及小型的海軍陸戰突擊隊。

—「遠海」方針. 通過對俄羅斯海軍方針的廣泛分析,可以看出這些編隊不僅僅用於俄羅斯海軍的海上防禦。該方針更加強調對國外海域的主動支配權以及將航母作戰群作為向全球范圍內表明其軍事和政治力量的手段。

—地中海部署. 盡管俄羅斯艦隊可以定期進入地中海領域,但在過去俄羅斯並未實現在該海域的永久部署。

然而在2006年,俄羅斯開始恢復敘利亞海岸的兩個軍事設施,其中包括對敘利亞的塔爾圖斯(Tartus)港(俄羅斯的第720個後勤保障點曾於1991年在此擱置)進行擴建,以及在拉塔基亞(LATAKIA)港建造新的碼頭。

2007年,「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作為大型任務艦隊的一員,參加了地中海的軍事演習,時任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馬索林曾表示俄羅斯需要在該地區進行永久部署。

—印度洋演習. 俄羅斯於2003年開始與印度加強軍事合作,作為近十年來俄羅斯最大的一次海外艦隊部署,俄羅斯曾派出了6艘戰艦在印度洋參加了代號為「INDRA-2003」的軍事演習。此後,俄羅斯定期派遣艦隊參加了印度洋的軍事演習。

—對北冰洋海域的控制. 在開發海洋資源方面,北約組織與歐盟日益擔心與俄羅斯海軍的對峙。挪威與俄羅斯曾就環斯匹次卑爾根群島(Spitsbergen)的油氣資源開采問題產生過矛盾。

—未來前景. 地中海、印度洋及北冰洋的部署只是俄羅斯的一部分軍事用意。其真正的目的是想將其艦隊作為一個政治手段,來鞏固與盟國的關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並重申其軍事復興與支持經濟發展的宣言。

這正是俄總統普京在今年2月舉行的軍事首腦會議上所強調的,而俄羅斯海軍則成為執行該方針的最佳角色。因此,今年1月俄羅斯在北冰洋北部進行的後蘇聯時期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也是俄方面向北約組織反對俄羅斯的進一步警告。

Ⅸ 俄羅斯為印度改建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共花了多少錢

1998年俄羅斯總理訪問印度期間,便表示俄羅斯有意將戈爾什科夫號的艦體無償贈送印度,但是重新整修、改裝以及艦上裝備、機隊組建的費用則由印度自行負擔。在2000年10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期間,雙方對此簽署備忘錄。原本雙方應在2001年就正式簽署合約,但由於價格談不攏而一度拖延;雙方在2002年2月再度討論一次,對報價仍無交集。直到2004年1月20日,印度與俄羅斯 終於簽約敲定這筆交易,由俄羅斯的北德文斯克(Sevmashpredpriyatiye)造船廠負責改裝工程,總金額15億美元,其中艦體部分的整修重建將耗資9.7億美元,其餘5.3億美元用於艦載機的購置, 簽約時艦體工期為52個月。最後價格應該為24億美元。

Ⅹ 印度當初要買航母,為何最終普京說要送給印度

因為現在的印度雖然還是比較落後的,但是印度卻用有世界上比較廣闊的領土,還有非常廉價的勞動力,而且印度的晶元水平其實並不弱,綜合來看印度有趕超我國的趨勢,但是近幾年是不可能的,但是不代表將來不可能,普京看見了印度未來的潛力,所以就現在和他搞好關系。

這樣看來,這個已經是「空殼」的航母,只是俄變相推銷軍火的「添頭」而已。最終在付出了23億美元和延期8年的代價後,印度海軍最後還是在2013年買下了這艘航母,買回來之後就將其改名為維克拉碼蒂亞號,現在是印度海軍唯一一艘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