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要采訪一個考研成功的學姐,該問什麼有價值的問題
1、考研的初衷是什麼
2、考研那會兒幾點睡幾點起
3、幾天happy(放鬆)一次
4、期間有什麼事是難忘的
5、覺得現在這個學校是自己最理想的嗎
6、有什麼話對學弟學妹說
❷ 采訪學長學姐該問什麼
1、你在考研過程中遇到的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2、如果你有一次機會你會給一年前的自己什麼建議?
3、關於考研中有一個最主要的問題,那就是自律。學姐你在這方面是怎麼做到的?
4、一部分大三同學面臨就業、考研該如何抉擇的矛盾,對此你覺得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5、在考研過程中也會面臨各種誘惑,如看到很多同伴都去就業招聘會應聘,有一些同學還應聘成功了。這時內心肯定有所波動,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呢?
6、考研從什麼時候開始准備比較好?學姐可以說一下每天的學習量嗎?
7、考研過程中肯定充滿了各種艱辛,當自己內心困惑、迷惘時,該如何面對?
8、考試不得不說它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請問在備考時有沒有什麼心得想要跟學弟學妹們分享一下呢?
❸ 有關大學生考研熱問題的采訪計劃
恰犯崗
❹ 考研采訪的意義
考研采訪的意義是表揚榜樣,也為後面考研的同學創造一個光明前景,提供一些借鑒和反思,鼓勵和激勵後來者向上。
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復試組成。是一項選拔性考試,所錄取學歷類型為普通高等教育。
而采訪指採集尋訪。是新聞界詞彙,即記者為取得新聞材料而進行觀察、調查、訪問、記錄、攝影、錄音、錄像等活動。是一種媒體信息的採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過記者和被獲取信息的對象面對面交流。
主要信息:
比如這個考研采訪,他們采訪到了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在讀的尹興忠講師。
老師說,作為一名醫學生想要考研應從大學入學就開始著手准備,積極了解相關知識,查閱相關資料,盡早確立考研方向和目標,學習扎實的專業知識,為考研打好地基,不要臨時抱佛腳。
剛剛入學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圖書館,網路,向老師詢問等途徑了解考研,老師強調,最好的方法是向考研的學姐學長們進行咨詢,學長學姐們與我們經歷相似,經驗積累的比較多,他們的經驗會對你對考研的理解有極大的幫助。
最後,談到老師對考研學生的建議,老師建議學生要找准自己的考研目標,量力而行,選擇學校時不要盲目跟風為自己設立過高目標,導致考研多次落榜,增加不必要的壓力。
❺ 我是一名大一學生,接下來要針對於大學生考研對我們的輔導員進行采訪,請問采訪的問題要如何設計好呢謝
這個簡單啊,就針對你想要了解額一些問題比如專業以及院校額選擇啊,復習的方法啊,歷年的分數線啊,就這一類的選幾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討論一下就行了嘛
❻ 對考研的人的 采訪問題。。。
在考研的時候,讀、寫和譯是你練習的重點,其中讀佔60%,譯佔15%, 寫佔25%,所以這都容易犯錯誤,因為這要求一個詞彙量的積累和閱讀技巧的掌握,所以需要平時多多練習,才能得到提高,星火的《考研英語巔峰閱讀100篇》很不錯,這方面會對你有很大幫助,譯的話主要是一片文章翻譯其中的幾小段,這也要求你掌握英文的單詞量還有復雜的句型,剩下的就是作文了,其中包括大作文和小作文。小作文主要是應用文,如感謝信等,你可以根據模板背誦,還有就是大作文,一般是議論文,三段式,所以也是需要平時多多背誦和練習的。 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嗎?
❼ 如何看待大學生考研熱訪談
大學生在臨近畢業之處選擇考研,是為了更好的找尋工作,也是順也時代,一份高學歷能夠在社會中更好的生存。在近幾年,考研的火熱程度逐漸向著白熱化邁進,考研人數不斷創出新高。根據教育部門數據統計,2017年考研報名人數是201萬,是當年應屆本科畢業生人數的52%,2018年這一數字攀升到了238萬,今年報考人數再創新高,達到290萬,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另外從數據中了解到,17年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有超過50%的學生選擇報考研究生,今年這樣的選擇人數超過了70%。選擇報考研究生學歷,大多數是為了能夠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不過也有是因為壓力。近幾年,大學統招學生的名額不斷上漲,同年畢業的考試超過數百萬,如何能夠在同年的畢業生中更好的有優勢,考研的優勢就不斷凸顯了。另外我國經濟、基礎教育等建設速度遠遠比不上高校擴招的速度,同一崗位數人應聘,一份履歷的背景也將決定了是否能夠入得了面試官的眼睛。
但就是這樣的原因,研究生的學術質量可能就經受不起考驗了。部分學生考驗,僅僅是為了在履歷上「鍍金」,而不是真正的為了學術去做研究和探討,不管結果好壞,能夠拿到一份帶有印有研究生學位證的紙,對其來講就是功德圓滿的事兒,學術質量便被拋之腦後。
而筆者需要提及的事,我國國情一直是重視教育水平和學歷的地方,因為人口數量的增長,絕大多數企業則在招聘選人的時候學歷為上,這也間接導致了多數研究生質量出現了問題。大多數人如果是為了學位而考研,對社會和個人不一定有好處,從這幾年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就業行情就可以看得出來,大學生和研究生越來越貶值,考研熱該降溫了。
另外,考研熱也說明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很多歧視非名校的事情,否則也不會那麼多人非名校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