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傳輸 » 恩維爾霍查來大慶訪問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恩維爾霍查來大慶訪問

發布時間: 2022-06-12 19:54:50

⑴ 恩維爾·霍查的評價

2000年7月,英國共產主義聯盟撰文紀念霍查:
像人民的團結一樣不變,共產黨人對霍查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無上的榮譽。偉大的革命導師霍查同志離開我們的15年間,我們無時無刻不懷念他。是的,他的肉體離開了他親手創建和領導了近半個世紀的黨……離開了永遠愛他和他為之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的世界人民……像霍查同志這樣的領袖很少有了……只有無知而狂妄的修正主義者在叫囂。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是那個偉大的革命時代了。恩維爾的影響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提到他的時候,往往不得不加上一個「劃時代的」。霍查同志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一個有著非凡遠見卓識的領導人。他深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使得人民的阿爾巴尼亞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締造了一個工業化強國,從而帶來了銅牆鐵壁的國防和消滅了該國80%文盲的偉大教育體系。在霍查同志的領導下,阿爾巴尼亞成為世界上的不是超級大國的超級大國,享有無可爭議的尊重。追隨阿勞的受壓迫的革命人民遍布世界各地。反面教材更見證了霍查同志的偉大。在他逝世後,人民的財富和人民的軍隊被徹底摧毀,人民面臨著大規模失業。人們不得不離開他們的家園,官僚壓榨著人民,犯罪,腐敗,賣淫隨著資本主義而散播。反動派們絞盡腦汁來詆毀霍查同志。但這是徒勞的。人民心裡有數。時間越長,他的教誨越發光芒。霍查同志一直被任何一個誠實的人所尊敬和愛戴。他給人民留下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遺產在前面引導我們進行偉大而艱難的戰斗。他的革命獻身精神像指南針,讓我們永葆共產主義理想。我們將努力實現他的遺願,奪回阿爾巴尼亞的紅色江山!霍查同志永垂不朽!!!

⑵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阿爾巴尼亞為何瘋狂修築了36萬個碉堡

阿爾巴尼亞人口280多萬,面積28748平方公里,但這個小國到處都是碉堡。


但是因為阿爾巴尼亞找到了強大的盟友,所以不用擔心鋼筋水泥甚至運輸掩體的汽車。他們都得到了盟友無私的幫助。


為什麼掩體一定要運輸?因為來自蘇聯的威脅迫在眉睫,必須修建掩體。為了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中小型掩體在大型建築工地預制,然後用汽車拉到目的地。


其實阿爾巴尼亞造的掩體很實用;尤其是那些小掩體,放置在街道、廣場或田野上,沒有任何支撐,與外界沒有任何聯系,萬一發生戰爭,後勤補給是個問題。


而小碉堡,受體積限制,防禦力很差,一發迫擊炮彈就能飛上天。




然而,面對蘇聯的侵略威脅,恩維爾和霍查沒有政變,他們只能這樣做。


現在冷戰已經成為歷史,歐洲上空的火葯味已經消失,阿爾巴尼亞的碉堡只能作為景點。

⑶ 恩維爾·霍查的介紹

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1908年10月16日—1985年4月11日),阿爾巴尼亞前領導人1,領導阿爾巴尼亞人民先後打敗義大利法西斯和德國納粹,贏得了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曾兼任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掌權達四十一年之久。他創建的政治理論體系被稱為霍查主義。阿爾巴尼亞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在霍查的領導下曾度過40多年艱難歲月。霍查執政雖然把一個落後不發達的國家改造成一個具有一定實力的國家,但他同時也使阿爾巴尼亞深深陷入封閉之中,成為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2。

⑷ 恩維爾·霍查夫人

1997年1月10日,阿爾巴尼亞隆冬季節中一個難得的晴朗日子。阿爾巴
尼亞已故領導人恩維爾·霍查的遺孀、76歲的涅奇米葉·霍查步履蹣跚地走出了
地拉那325號改造營(即女子監獄),告別了長達1862天的鐵窗生涯。

⑸ 恩維爾·霍查的恩維爾·霍查之歌

在災難的歲月里,
在斗爭的烈火中,
英雄的勞動黨誕生了,
恩維爾高舉著革命的大旗,
有了你,
祖國獲得了新的光輝。
在勞動黨的領導下,
我們時刻准備著戰斗,
英雄的阿爾巴尼亞,
昂首闊步,
勇猛前進。

⑹ 恩維爾·霍查的生平經歷

維爾·霍查(Enver Hoxha,1908年10月16日—1985年4月11日),阿爾巴尼亞前領導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為了抵抗義大利和德國的侵略,霍查與他的同志在1941年建立了阿爾巴尼亞共產黨。 1946年1月11日,霍查建立了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曾兼任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掌權達四十一年之久。

他創建的政治理論體系被稱為霍查主義。阿爾巴尼亞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在霍查的領導下曾度過40多年艱難歲月。

霍查領導了這個巴爾乾的「山鷹之國」近半個世紀。由於擔心遭受潛在的入侵,霍查下令在阿爾巴尼亞全境建造了幾十萬個地下堡壘及碉堡。但他同時也使阿爾巴尼亞深深陷入封閉之中。

(6)恩維爾霍查來大慶訪問擴展閱讀:

1985年4月11日10時,阿通社受權發布有關霍查逝世的訃告,阿爾巴尼亞隨即成立了以阿利雅為首的20人治喪委員會,宣布全國致哀七天,戲劇、電影、音樂和體育活動一律停止。阿勞動黨於4月13日17時30分召開了特別中央全會,一致選舉阿利雅為黨中央第一書記。

全會同時決定:在地拉那等三市建立霍查紀念塑像;地拉那大學改名 為霍查大學;少先隊組織改稱「霍查少先隊」;阿第一大港——都拉斯港亦以霍查命名。

全會結束後,阿利雅率政治局全體成員來到霍查遺體前,相繼吻他的前額。阿利雅舉起了右手:「親愛的領袖 恩維爾同志,我們將高舉你的利劍,砍倒一切內外敵人! 我們宣誓!」

⑺ 毛主席在中國接見過哪些外國元首,友人

毛主席在中國接見過哪些外國元首:
蘇聯主席赫魯曉夫
美國總統尼克松
日本首相大平正方
菲律賓總統馬克斯
印尼總統蘇加諾,總理阿里•沙斯特羅阿米佐約
印度總理尼赫魯
法國總統戴高樂
越南主席胡志明
朝鮮主席金日成
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
緬甸的吳奈溫
阿爾巴尼亞恩維爾霍查
羅馬尼亞齊腰塞斯庫
加彭總統奧馬爾·邦戈
1974年12月17日會見扎伊爾總統蒙博托和夫人
1976年5月27日在中南海游泳池書房會見巴基斯坦總理布托
1964年7月,日本社會黨的佐々木更三委員長們作為團長的訪華團
1971年春,中美關系出現了出人意外的突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第31屆世界乒乓球賽。毛澤東在世乓賽閉幕前夕作出決定:邀請美國隊訪華。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外交使團

⑻ 蘇聯擔心中國成為第二個南斯拉夫,那麼南斯拉夫曾經干過什麼,讓蘇聯那麼害怕。

走特色社會道路就是不聽你蘇聯的社會公社集體制而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於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在20世紀60到70年代南斯拉夫成為東南歐最富庶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為南歐一霸南斯拉夫在政治軍事經濟達到全盛時期由於不走蘇聯的集體公社制度而是根據自己國情出發走適合自己民族發展的經濟道路於是成為南歐最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60年代的南斯拉夫社會制度類似當代的中國社會制度,國家由工人共產黨領導,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但包含融合私有制制度允許發展資本主義和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出一轍,可以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就是借鑒了南斯拉夫實行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發展自己經濟的,南斯拉夫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老師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模仿南斯拉夫的社會制度來建設的。
蘇聯之所以害怕南斯拉夫就是怕巴爾干半島出現威脅蘇聯統治的地區勢力,害怕蘇聯在巴爾干南歐的盟國會步南斯拉夫後塵進而威脅到蘇聯在巴爾干半島的統治地位,進而威脅到黑海到地中海地區的蘇聯霸權。同時害怕南斯拉夫被北約所拉攏成為巴爾干半島南歐地區的蘇聯死敵。當時正值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特別是在歐洲美蘇分別領導的北約和華約都想在歐洲拉攏地方國家為自己賣命爭奪歐洲主動權,蘇聯害怕南斯拉夫被歐美勢力所拉攏成為威脅蘇聯在巴爾干半島霸權的地區力量(當時南斯拉夫是巴爾乾地區的霸主南歐第一強國)。所以蘇聯人在冷戰時期大力排擠南斯拉夫,不聽話的小兄弟就得被大哥管教(社會上也一樣)

⑼ 恩維爾-霍查,有什麼故事嗎

爭議人物……
現在他簡朴的墓碑上的相片每年都會被人損毀幾次,但每年他的誕辰日也有很多阿爾巴尼亞民眾自發去悼念
有人懷念霍查時代樸素的民風和純潔的社會風氣,也有人抱怨是霍查耽誤了阿爾巴尼亞的發展,因為他所有的政策只是為了能保住自己的位子

可以到電驢上下載《鳳凰大視野》的「被遺忘的國度-阿爾巴尼亞」專集,www.VeryCD.com 上可以搜索到

⑽ 恩維爾·霍查的後事

1985年4月11日10時,阿通社受權發布有關霍查逝世的訃告,阿爾巴尼亞隨即成立了以阿利雅為首的20人治喪委員會,宣布全國致哀七天,戲劇、電影、音樂和體育活動一律停止。阿勞動黨於4月13日17時30分召開了特別中央全會,一致選舉阿利雅為黨中央第一書記。全會同時決定:在地拉那等三市建立霍查紀念塑像;地拉那大學改名 為霍查大學;少先隊組織改稱「霍查少先隊」;阿第一大港——都拉斯港亦以霍查命名。
全會結束後,阿利雅率政治局全體成員來到霍查遺體前,相繼吻他的前額。阿利雅舉起了右手:「親愛的領袖 恩維爾同志,我們將高舉你的利劍,砍倒一切內外敵人! 我們宣誓!」
「我們宣誓!」所有人跟著喊道。 追悼會後,送葬隊伍沿著拉比諾特大街向東南方向行進。霍查的遺體在離市中心3 公里的祖國烈士陵園下葬。 當大理石板蓋上墓穴時,人們痛哭起來。阿利雅手扶霍查 夫人,說:「像他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死,他只有一個日子 ——生辰!」
人們看到,霍查的墓碑上果然只刻著「恩維爾·霍查 1908—」幾個字。隨後在全國各地豎起的標語牌上也都是 「霍查同志只有生辰,沒有冥日」。
時光流逝,星移斗轉。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阿爾巴尼亞也發生了劇變。
1991年2月6日,即阿第一個反對黨——民主黨主席貝里沙(後任總統)撰文批判霍查個人迷信的當天,霍查大學的學生們便舉行罷課,絕食,要求更改校名。在動亂難以 平息的情況下,阿當局不得不於2月20 日答應了學生們要求。而就在這天下午,矗立在市中心廣場上的霍查銅像被 民主黨示威者推倒,其他城市的霍查塑像也遭到同樣的命運。接著,七十餘卷的霍查著作被焚燒,首都文化宮前的 「光榮屬於勞動黨」的巨幅標語牌被拆除,政治書店被搗毀……
1991年6月,勞動黨易名為社會黨,並公開批判霍查。
1992年5月5日是阿爾巴尼亞烈士節。就在1992年的烈士節前夕,剛爬上總統寶座的貝里沙就作出「第28號專門決定」: 把霍查等「非烈士」的遺骸遷出民族烈士陵園。5月3日夜間,霍查的墓穴被挖開,棺木被撬,遺骸被遷走,而死者家屬卻一無所知。在地拉那西南部的薩拉平民公墓,一夜間便增添了十幾個大墳頭,其中一個墳頭的破碎水泥板上刻著「恩維爾·霍查」幾個字。
1992年,在監獄候審的霍查夫人涅奇米葉,聽到這一消息後悲痛欲絕。她的子女們上告申訴,譴責「遷墳不通知 死者家屬的非人道行為」,不但無濟於事,而且遭到了進 一步迫害。1995年4月11日,霍查逝世10周年忌日, 其長子伊里爾被指控「煽動民族仇恨,危害公共秩序」而遭軟禁,並被判刑一年,投入條件最差的卡瓦亞監獄。一天夜裡,囚室內電燈突然熄滅,熟睡中的伊里爾遭到沙石和棍棒的襲擊,險些送命。1996年10月6日,霍查84 歲冥壽。剛從義大利謀生歸來的女婿克萊曼特又因與一犯罪團伙有 牽連的罪名被捕。克萊曼特不服,以絕食相對抗。 直至 1997年他才因「查無實據」而獲釋。
霍查夫人度過了1862天鐵窗生活後於1997年1月10 日提前出獄。她對霍查的看法不改初衷。她承認,霍查執政數十年,也犯過錯誤,但不能往他臉上抹黑,把他說得一無是處。她認為,霍查的主要錯誤是階級斗爭擴大化,但這個錯誤不是他一人犯的,因為他與其他人「共同決策」 ;霍查是強人,不是暴君。
2014年11月29日阿爾巴尼亞前領導人恩維爾·霍查生前在首都地拉那近郊建造的秘密巨型防核武地下堡壘,首次向公眾開放。霍查領導了這個巴爾乾的「山鷹之國」近半個世紀。由於擔心遭受潛在的入侵,霍查下令在阿爾巴尼亞全境建造了幾十萬個地下堡壘及碉堡。這處向公眾開放的地下堡壘位於地拉那東面達依特山山體內,始建於1972年,竣工於1978年,取名「0774工事」,供阿政治軍事領導人在阿爾巴尼亞遭受原子彈襲擊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