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保證資料庫同步中目的端交易提交的原子性
資料庫同步過程中既要保證資料庫裝載的效率,又要保證資料庫每個交易的原子性,即保證一個事務中多條sql語句執行的成功出於以上目的,我們選擇多表並發加多斷點方式來進行同步,原理是取出需要同步的事務,按照表及SQL語句量進行劃分,分給不同的進程來執行,每個進程有一個斷點,當一個表的某一條SQL語句執行出錯的時候,該進程會記錄下此斷點,該錶停止同步,其他表的數據同步繼續進行,當手工處理完該表出錯的SQL語句後,該進程根據標志把錯誤表需要同步的SQL語句重新執行或跳過,這樣同步進程會繼續,並且個別表的錯誤不會影響整體的同步
那麼原子性如何能夠在同步過程中保持一致呢?藉助網格斷點就可以達到該目的。網格斷點實際上就是把交易的SCN號和每條SQL語句的表順序進行關聯,記錄該SCN號中的某條SQL語句執行情況的流水文件,日誌分析進程按照表名創建多個網格文件,內容是SCN號以及執行語句,按照SCN號來排序,這樣每個同步進程就可以讀取屬於自己的相關表文件,並按照SCN號的順序進行並發裝載,這樣保證同一時點的數據是按照SCN號進行裝載的,保證了在備庫上查詢統計的一致性。
② mysql事務的四大特性是什麼
1、原子性(Atomicity)原子性是指事務包含的所有操作要麼全部成功,要麼全部失敗回滾,因此事務的操作如果成功就必須要完全應用到資料庫,如果操作失敗則不能對資料庫有任何影響。
2、 一致性(Consistency)一致性是指事務必須使資料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變換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也就是說一個事務執行之前和執行之後都必須處於一致性狀態。
拿轉賬來說,假設用戶A和用戶B兩者的錢加起來一共是5000,那麼不管A和B之間如何轉賬,轉幾次賬,事務結束後兩個用戶的錢相加起來應該還得是5000,這就是事務的一致性。
3、隔離性(Isolation)隔離性是當多個用戶並發訪問資料庫時,比如操作同一張表時,資料庫為每一個用戶開啟的事務,不能被其他事務的操作所干擾,多個並發事務之間要相互隔離。
即要達到這么一種效果:對於任意兩個並發的事務T1和T2,在事務T1看來,T2要麼在T1開始之前就已經結束,要麼在T1結束之後才開始,這樣每個事務都感覺不到有其他事務在並發地執行。
4、持久性(Durability)持久性是指一個事務一旦被提交了,那麼對資料庫中的數據的改變就是永久性的,即便是在資料庫系統遇到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丟失提交事務的操作。
(2)資料庫操作的原子性擴展閱讀
MyISAMMySQL5.0之前的默認資料庫引擎,最為常用。擁有較高的插入,查詢速度,但不支持事務InnoDB事務型資料庫的首選引擎,支持ACID事務,支持行級鎖定,MySQL5.5起成為默認資料庫引擎BDB源自BerkeleyDB,事務型資料庫的另一種選擇,支持Commit和Rollback等其他事務特性Memory所有數據置於內存的存儲引擎,擁有極高的插入,更新和查詢效率。
但是會佔用和數據量成正比的內存空間。並且其內容會在MySQL重新啟動時丟失Merge將一定數量的MyISAM表聯合而成一個整體,在超大規模數據存儲時很有用Archive非常適合存儲大量的獨立的,作為歷史記錄的數據。
因為它們不經常被讀取。Archive擁有高效的插入速度,但其對查詢的支持相對較差Federated將不同的MySQL伺服器聯合起來,邏輯上組成一個完整的資料庫。非常適合分布式應用Cluster/NDB高冗餘的存儲引擎,用多台數據機器聯合提供服務以提高整體性能和安全性。適合數據量大,安全和性能要求高的應用
③ 資料庫操作的時候,什麼情況下需要用到事務
當資料庫需要處理操作量大、復雜度高的數據的時候需要用到事務。用事務是為了保證資料庫的完整性,保證成批的 SQL 語句要麼全部執行,要麼全部不執行。
一個資料庫事務通常包含了一個序列的對資料庫的讀/寫操作。它的存在包含有以下兩個目的:
1、為資料庫操作序列提供了一個從失敗中恢復到正常狀態的方法,同時提供了資料庫即使在異常狀態下仍能保持一致性的方法。
2、當多個應用程序在並發訪問資料庫時,可以在這些應用程序之間提供一個隔離方法,以防止彼此的操作互相干擾。
當事務被提交給了資料庫管理系統,則資料庫管理系統需要確保該事務中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且其結果被永久保存在資料庫中,如果事務中有的操作沒有成功完成,則事務中的所有操作都需要被回滾,回到事務執行前的狀態;同時,該事務對資料庫或者其他事務的執行無影響,所有的事務都好像在獨立的運行。
(3)資料庫操作的原子性擴展閱讀:
資料庫事務ACID性質:
1、原子性(Atomicity):事務作為一個整體被執行,包含在其中的對資料庫的操作要麼全部被執行,要麼都不執行。
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務應確保資料庫的狀態從一個一致狀態轉變為另一個一致狀態,一致狀態的含義是資料庫中的數據應滿足完整性約束。
3、隔離性(Isolation):多個事務並發執行時,一個事務的執行不應影響其他事務的執行。
4、持久性(Durability):已被提交的事務對資料庫的修改應該永久保存在資料庫中。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資料庫事務
網路-資料庫
④ 資料庫事務里的原子性和一致性的區別
原子性,
一個事務
要麼完全提交
要麼完全回滾,不會介於2者之間。
一致性,一個查詢發起後,不管數據發生了多少變化
多少事務,查詢結果應當為發起查詢時間一致的數據
⑤ 關系資料庫事務的特性是什麼
關系資料庫事務(DatabaseTransaction)是指一個可以包含多個步驟來完成所需要的任務的工作單元。通過事務將一系列不可分割的資料庫操作作為一個整體來執行,從而保證了資料庫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其包含了一組資料庫操作命令的一個操作序列,事務中所有命令作為一個整體向系統提交或撤銷操作請求(要麼完全執行,要麼完全不執行,即資料庫命令系列要麼都成功,要麼都不成功)。
2.1.1事務特性資料庫事務必須具備ACID特性,一個邏輯工作單元要成為事務,必須滿足ACID屬性。
ACID是指Atomicity(原子性)、Consistency(一致性)、Isolation(隔離性)和Durability(持久性)。事務由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中的事務管理子系統負責處理。
1.原子性原子性指的是一個事務(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麼全部完成,要麼全部不完成,不會結束在中間某個環節。事務在執行過程中發生錯誤,會被回滾(Rollback)到事務開始前的狀態,就像這個事務從來沒有執行過一樣。
2.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在一個事務執行之前和執行之後資料庫都必須處於一致性狀態。如果事務成功完成,那麼系統中所有變化將正確地應用,系統處於有效狀態。如果在事務中出現錯誤,那麼系統中的所有變化將自動地回滾,系統返回到原始狀態。
3.隔離性隔離性指的是在並發環境中,當不同的事務同時操縱相同的數據時,每個事務都有各自的完整數據空間。由並發事務所做的修改必須與任何其他並發事務所做的修改隔離。事務查看數據更新時,數據所處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事務修改它之前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事務修改它之後的狀態,事務不會查看到中間狀態的數據。
4.持久性持久性指的是只要事務成功結束,它對資料庫所做的更新就必須永久地保存下來。即使發生系統崩潰,重新啟動資料庫系統後,資料庫還能恢復到事務成功結束時的狀態。
⑥ 資料庫 有幾個 特性 來著 忘了
3個
⑦ 資料庫事務四大特性是什麼
1、原子性(Atomicity)
原子性是指事務包含的所有操作要麼全部成功,要麼全部失敗回滾,因此事務的操作如果成功就必須要完全應用到資料庫,如果操作失敗則不能對資料庫有任何影響。
2、 一致性(Consistency)
一致性是指事務必須使資料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變換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也就是說一個事務執行之前和執行之後都必須處於一致性狀態。
拿轉賬來說,假設用戶A和用戶B兩者的錢加起來一共是5000,那麼不管A和B之間如何轉賬,轉幾次賬,事務結束後兩個用戶的錢相加起來應該還得是5000,這就是事務的一致性。
3、隔離性(Isolation)
隔離性是當多個用戶並發訪問資料庫時,比如操作同一張表時,資料庫為每一個用戶開啟的事務,不能被其他事務的操作所干擾,多個並發事務之間要相互隔離。
即要達到這么一種效果:對於任意兩個並發的事務T1和T2,在事務T1看來,T2要麼在T1開始之前就已經結束,要麼在T1結束之後才開始,這樣每個事務都感覺不到有其他事務在並發地執行。
4、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一個事務一旦被提交了,那麼對資料庫中的數據的改變就是永久性的,即便是在資料庫系統遇到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丟失提交事務的操作。
(7)資料庫操作的原子性擴展閱讀
在資料庫中,關於讀數據的概念:
1、臟讀(Dirty Reads):所謂臟讀就是對臟數據(Drity Data)的讀取,而臟數據所指的就是未提交的數據。也就是說,一個事務正在對一條記錄做修改,在這個事務完成並提交之前,這條數據是處於待定狀態的(可能提交也可能回滾)。
這時,第二個事務來讀取這條沒有提交的數據,並據此做進一步的處理,就會產生未提交的數據依賴關系。這種現象被稱為臟讀。
2、不可重復讀(Non-Repeatable Reads):一個事務先後讀取同一條記錄,但兩次讀取的數據不同,我們稱之為不可重復讀。也就是說,這個事務在兩次讀取之間該數據被其它事務所修改。
3、幻讀(Phantom Reads):一個事務按相同的查詢條件重新讀取以前檢索過的數據,卻發現其他事務插入了滿足其查詢條件的新數據,這種現象就稱為幻讀。
⑧ 什麼是程序的原子性
程序的原子性指:整個程序中的所有操作,要麼全部完成,要麼全部不完成,不可能停滯在中間某個環節。
原子性在一個操作是不可中斷的,要麼全部執行成功要麼全部執行失敗,有著「同生共死」的感覺。及時在多個線程一起執行的時候,一個操作一旦開始,就不會被其他線程所干擾。
如果要保證原子性,必須符合以下兩條規則:
1、運算結果並不依賴於變數的當前值,或者能夠確保只有一個線程修改變數的值。
2、變數不需要與其他的狀態變數共同參與不變約束。
(8)資料庫操作的原子性擴展閱讀:
資料庫事務正確執行的四個基本要素
一、原子性(Atomicity)
整個程序中的所有操作,要麼全部完成,要麼全部不完成,不可能停滯在中間某個環節。
二、一致性(Consistency)
一個事務可以封裝狀態改變(除非它是一個只讀的)。事務必須始終保持系統處於一致的狀態,不管在任何給定的時間並發事務有多少。
三、隔離性(Isolation)
隔離狀態執行事務,使它們好像是系統在給定時間內執行的唯一操作。
四、持久性(Durability)
在事務完成以後,該事務對資料庫所作的更改便持久的保存在資料庫之中,並不會被回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