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指紋圖譜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指紋圖譜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6-01 23:41:47

Ⅰ PulseNet China是什麼

Pulse Net China
脈沖網中國

Ⅱ 誰知道指紋和DNA怎樣鑒別

DNA指紋鑒定一般要通過以下幾點來完成: 1、將送檢的各種生物學檢樣,如毛發、血痕、精斑、人體組織或白骨等,把其中所含的DNA 提取出來。 2、選用與探針配對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在長鏈DNA 位置上加以切割,使分子量很大的DNA 長鏈切短成許多長度不同的小片段。 3、在膠板尺寸較長的凝膠電泳儀中,對酶解完全後的DNA 片段進行電泳,各酶切片段就會按其長度大小在電場中進行分離。 4、先用鹼性溶液使凝膠板中分離開的雙鏈DNA 片段變性為單鏈片段,然後將凝膠板夾在尼龍膜中,使這些單鏈DNA 片段印潰(blot-ting),轉移並永久性地固定在尼龍膜上。 5、讓放射性DNA探針與尼龍膜上的單鏈DNA片段進行分子雜交。 6、用放射性膠片與尼龍薄膜疊放,尼龍膜上的放射性探針便會發出X 射線使膠片曝光,從而使雜交有探針的長度不同的DNA片段位置顯影在膠片上。這樣的特徵DNA片段條狀圖譜,便是所謂的DNA指紋。

Ⅲ 中葯指紋圖譜的數據挖掘

指紋圖譜的特徵信息的分析與提取又稱作數據挖掘。中葯指紋圖譜形象地反映了葯用植物物種具有遺傳特性的次生代謝「共有特徵」,又由於次生代謝中地域、生長環境、採收等多種不定因素影響,具有統計學中多元隨機分布的「模糊性」。數據挖掘技術就是利用模糊數學、統計學、計算機技術等建立一種同時反映這兩種特徵的方法,即從中葯指紋圖譜數據信息庫中提取隱含的及有潛在應用價值、最終可理解的模式的過程。它是發現和解析中葯指紋圖譜潛在信息的有力工具,目的是評價和控制中葯質量及研究中葯定量組效關系(quantitative composition-activity relationship,QCAR);包含三個過程;
中葯指紋圖譜 獲得信息化後的指紋圖譜,需要研究如何來利用這些信息,即實現指紋圖譜知識化。指紋圖譜知識化包括信息解讀、比較和判斷,化學信息和葯效信息相關性研究和信息的利用,即從大量指紋圖譜數據中得到有關規律和知識。採用的方法有聚類分析、模式判別、關聯度分析、人工神經網路等。
(1)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就是根據一定的規律和要求,對研究的對象進行分類。其基本思路是用「相似度」來衡量樣品之間的親疏程度,並以此來實現分類。通常將相似度大的樣本歸為一類,相似度小的樣本歸為不同類。對於不同批次的中葯樣品其色譜指紋圖經計算機快速辨識處理可依據樣品批與批之間的相似度,確定中葯樣品批間的穩定性。
模糊聚類分析的基本步驟如下:
A. 計算樣品之間的相似度,並將其構成模糊相似關系矩陣R。在由m個己量化的指紋特徵組成的m維空間中,可用多種方法定義樣品之間的相似度。如:相關系數法、最大最小法、算術平均最小法、幾何平均最小法、絕對指數法、廣義夾角餘弦法、馬氏距離法、歐氏距離法等。
B. 用上述方法建立起來的模糊相似關系矩陣R,只有自反性和對稱性,而沒有傳遞性,需要將模糊相似關系矩陣R改造為模糊等價關系矩陣R`,再進行分類。
C. 取一定M值,作等價矩陣的截矩陣,依據取值的不同得到動態聚類譜系圖。
(2)模式判別
模式判別的基本思路是先建立標准樣本模式的色譜指紋圖譜,然後對未知模式(待鑒定樣品)色譜指紋圖譜進行計算機解析,依據其與標准樣本模式的「隸屬度」、判別未知模式的真偽及優劣。
(3)關聯度分析
眾所周知,衡量葯品質量的終極標準是葯效。採用化學分析方法控制葯品質量是一種間接的質量控制手段。一般來說,西葯是成分單一的化合物或化學成分明確的混合物,這些化學成分的性質和數量決定了葯品的療效,因此定性和定量地控制這些化學成分就可全面地控制葯品的內在質量。但中葯與西葯不同,中葯相當於一個大復方,其成分多而復雜,大部分中葯的化學成分不完全明確,某些已知成分並不能代表中葯的全部療效,因此傳統的質量控制模式即單一成分的定性與定量難以控制葯品質量。就中葯指紋圖譜而言,也存在著指紋圖譜與葯效相脫節的問題。所謂關聯度,是指兩個系統或兩個因素間關聯性大小的量度。關聯度描述了系統發展過程中因素間相對變化的情況。如果兩者在發展過程中相對變化基本一致,則認為兩者關聯度大;反之,兩者關聯度小。
(4)人工神經網路
隨著模式識別理論的發展,人工神經網路的實踐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諸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1990年以來,人工神經網路在中葯研究領域逐漸得到了應用。與經典模式識別相比,神經網路法更接近人腦思維過程,具有自組織性和容錯性的優點。神經網路的結構和學習演算法已有很多種,在中葯指紋圖譜中用到的主要有BP(反向誤差傳播),自適應神經網路(ART),自適應線性機(MBL)及模糊神經網路(FANN)。
(5)其他
實現指紋圖譜知識化的方法還包括峰重疊法、夾角法、決策樹,遺傳演算法及近鄰演算法等。近來又出現了幾種相似度計算的方法。 將從葯材、中間體直至最終產品的大量指紋圖譜匯集成資料庫,採用數學方法比對等,就能確定各個峰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做到對整個生產過程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而對基礎研究和新葯開發,則可實現全過程化學成分群的表徵。再加上多維信息(HPLC/PDAD/MS/MS)的指紋圖譜,對整個研究而言存在大量信息需要處理,建立指紋圖譜智能資料庫,就能較好的解決此類問題。

Ⅳ 有哪些常用的氣相色譜資料庫 急盼指教

氣相色譜儀本身沒有什麼常用的資料庫,氣相色譜常用的方法是內標法,外標法等都是需要和當時的氣相色譜儀分析條件一致時臨時使用標准品得到標准校正譜圖的,內置再多的圖譜也沒有用,因為載氣流量,色譜柱,甚至柱溫變化後出峰時間甚至順序都會改變的,所以氣相色譜儀本身沒有內置常用的資料庫,如果你說的是指紋圖譜庫,那應該是質譜的吧。

Ⅳ 有關指紋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