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非洲智人為什麼能征服全球處處留下DNA的唯一種族
智人是由直立人進化來的,其腦容量更大。現代人和智人屬於同一物種。大腦的發達與復雜化可能有利於聚群的社會生活,群居生活十分有利於以協作方式獲取獵物、採集食物和交流信息等,因而使智人在生存競爭中占優勢。
智人可以通過顯著增大的大腦區別於其它活的猿,相對減少了身體大部分的毛發覆蓋,有一系列能與慣用的雙足動作相適應的骨骼和肌肉,包括失去抓握能力的腳部結構。
(1)智人基因資料庫擴展閱讀:
早期智人約3萬到25萬年前,舊石器中期起源於非洲,後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擴張,這是人類第2次走出非洲。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中近東。
隨著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來,使早期智人在生存競爭中失敗,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還存在著爭議,通過對線粒體DNA的研究發現,在公元前46.5萬年尼安德特人種系和智人種系分開。
之後約6萬年前,隨著冰河期的到來,生存環境愈發困難,終於在約3萬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滅絕。
晚期智人約1萬到5萬年前,也就是所謂現代人的祖先。大約10萬年前,一大群智人占據了尼安德特人分布的領域,一般認為這群智人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產生於大約15萬年前至20萬年前。
智人顯然起源於非洲的直立人群體。入侵西歐的智人叫做克羅馬農人,他們的文化很發達,在拉斯考克斯岩洞和肖威岩洞里留下了著名的繪畫。智人(克羅馬農人)出現後,他們的工具明顯更加高級,叫做奧瑞納文化。
非洲直立人與亞洲直立人大概分離了150萬年,就是這期間,非洲直立人獲得了智人的特徵。它們在5萬年前至6萬年前到達澳大利亞,3萬年前到達亞洲,1.2萬年前(據記載)到達美洲,不過有一些證據證明,早在5萬年前就有人定居美洲。
這是人類第3次走出非洲。這時,藝術出現,能夠人工取火。
B. 演化史上到底發生過什麼智人身體內為何有神秘人種的基因
人類這個物種還是比較特殊的,如果和其它物種比較來看,和我們親緣關系較近的物種太少了,在人科人屬下目前只有智人這一個物種。再看貓科動物,例如老虎甚至亞種就曾有過9個,當然隨著滅絕,目前只剩下五個亞種了。
我們可以看獅子和老虎之間的關系,它們是兩個物種,但是生下的獅虎獸和虎獅獸並非是完全不可育,例如在一些特點條件下也存在“獅獅虎獸”、“虎獅虎獸”、“獅虎獅獸”和“虎虎獅獸”等。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C. 人屬成員至少有17個之多,因何只有智人進化了
人屬成員
根據人類學家的定義,科學家們把腦容量超過750毫升的猿人稱之為“人”,把腦容量低於750毫升的猿人歸為“猿”。
根據這個劃分,人屬家族的第一位成員便是能人,能人之後又有匠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17種不同的人屬成員(或許還有新成員未被發現),目前除了我們智人外,其他成員都已經滅絕了。
由於食物減少,再加上與智人的競爭,以及智人的追殺,最終導致最後一個尼安德特人死亡。
然而他們雖然已經滅絕了,但他們的部分基因卻永久停留在了我們體內,目前,除非洲以外的其他地區的人口,身上大約攜帶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D. 智人是不是就是現代人
智人(學名:Homo sapiens),是人屬下的唯一現存物種。形態特徵比直立人更為進步。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過去曾叫古人,生活在距今25萬~4萬年前,主要特徵是腦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眉嵴發達,前額較傾斜,枕部突出,鼻部寬扁,頜部前突。一般認為是由直立人進化來的,但有爭議[1]認為直立人被後來崛起的智人(現代人)走出非洲後滅絕或在此之前就滅絕了。晚期智人(新人)是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大約從距今四五萬年前開始出現。兩者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在於前部牙齒和面部減小,眉嵴減弱,顱高增大,到現代人則更加明顯。晚期智人臂不過膝,體毛退化,有語言和勞動,有社會性和階級性。
有三種類型的材料來研究人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基因、化石、語言文化。其中語言文化一般不能超過新石器時代。很多形態特徵並不與種系差異相關。[2]
早期現代人的出現及演化一直是國際古人類學研究的關注點。在一段時間內學術界對在東亞是否存在距今4—10萬年前的具有現代人類解剖特徵的早期現代人有爭論。但2011年於崇左的科學研究發現了11萬年前的智人下頜骨和兩枚牙齒化石。形態分析呈現出原始與進步特徵鑲嵌特點(mosaic),在形態上似乎代表一種古老型智人與早期現代人之間的過渡類型(transitional type)。崇左下頜骨提示早期現代人在東亞的出現時間比以往的認識提早6萬年。早期現代人在東亞地區的形成過程中經歷了一定程度連續演化。[3]
另外,據較新的研究表明智人1.5%-4%的基因來自尼安德特人。
中文學名
智人
拉丁學名
Homo sapiens
別稱
人類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熱點關注
解讀 人類走出非洲的時間再次被改寫
智人何時走出非洲,又是途經哪條路線呢?解答這些問題,是理解人類演化過程的關鍵。以前在非洲以外發現最早的智人化石,是位於東地中海沿岸、現今以色列的斯虎爾 (Skhul) 和卡夫扎 (Qafzeh) 地區。該地出土...
2018-02-07
形態特徵
共6張
圖冊
智人可以通過顯著增大的大腦區別於其它活的猿,相對減少了身體大部分的毛發覆蓋,有一系列能與慣用的雙足動作相適應的骨骼和肌肉,包括失去抓握能力的腳部結構。是陸地兩足動物,游泳和潛水的能力有限,必須後天學習。在身體尺寸和比例方面表現出強烈的變化,並且色素沉著,其中一些可能與智人所處的廣泛環境有關。在體型上表現出中等程度的性二態性。[4]
棲息環境
智人可以在各種各樣的棲息地中找到,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這歸功於他們利用技術來適應和修改棲息地的能力。[5]
生活習性
智人是機會主義的雜食動物,在提取、生產、加工和保存食物方面表現出卓越的獨創性。人類是唯一可以控制或開火的物種,所有已知的現存人類群體都在進行烹飪。飲食的區域差異受特定環境中的可獲得性,文化傳統如食物偏好和避免以及遺傳因素的影響。乳糖酶的持久性允許一些人在一生中消費牛奶和乳製品,這是最近對乳製品消費的適應性調整,這只會在具有奶牛養殖傳統的人群中發揮作用。[6]
分布范圍
智人是分布最廣泛的陸棲哺乳動物物種,居住在地球上的每個大陸(盡管南極洲沒有永久性定居點)。[7]
繁殖方式
智人能夠全年繁殖。雌雄異體,體內受精,胎生,妊娠期平均為40周。通常有一個後代產出,雖然雙胞胎偶爾出現,但很少有多胞胎出生。分娩間隔,出生體重,斷奶時間,獨立性和性成熟度都隨著母親和年輕人的營養狀況而大不相同,並且受到文化習俗的影響。[8]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9]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廣泛,適應性強,目前日益增加,並且沒有導致總體數量下降的主要威脅。[7]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7]
參考資料
[1]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01日
[2] 中華文明起源時間前推5000年 不應以青銅器為標准.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8-08-12]
[3] 劉武,金昌柱,吳新智.廣西崇左木欖山智人洞10萬年前早期現代人化石的發現與研究.中國基礎科學,2011
E. 有人說我們都是智人的後代,為什麼一些人身上還藏著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嚴謹的說就是影響不明,但懷疑在免疫系統和物質代謝方面有影響。另外,現在我們知道,大腦和睾丸中來自尼安德特人的等位基因被限製表達,這是個有趣的發現。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真的發生過有效的雜交嗎?
而人類在進行有性生殖時,常染色體和XX染色體彼此之間會進行片段的交換,形成新的基因組合,這個過程不斷破壞舊的常染色體,生成新的常染色體。
就像棋牌類游戲每玩一局會重新洗牌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身上已經沒有了完整的尼安德特人的常染色體,只有一些碎片的原因。
F. 智人是人類共同的祖先嗎
智人是人類共同的祖先。智人就其進化水平而言,可以說就是現代人。
1925年雷蒙達特 (Raymond Dart)辨認了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距今約250萬年)的頭蓋骨,由此開啟了人類起源研究的新紀元。根據當今主流科學家的共識,人類起源大致遵循:南方古猿——能人(Homo habilis, 距今約200萬年)——直立人(Homo erectus,距今約150萬年)——智人(Homo sapiens, 距今約50萬年)的進化路線。在非洲大陸,智人分若干個群體撒布於各地,然而只有其中一個群體在距今5—6萬年時走出了非洲。他們首先分別奔向歐洲和東亞,進而散布到全球。正是基於上述原因,今天除了在非洲,幾乎所有的歐亞大陸人以及美洲人都能夠通過基因組測試,找到共同的祖先(走出非洲的那個群體)。相反,今天的非洲人,由於他們的祖先分屬於不同的群體,導致了基因組數據在地區間的高度離散,即基因組之間有多處相互區別的分類標記。
G. 不同膚色人種基因有何不同
(1)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能夠婚配並生育出可育的後代。 (2)將導致不同民族基因庫的差異減小;因為不同民族人群之間通婚,導致不同民族基因庫的基因交流,從而使一個民族的基因庫流入了另一個民族的基因,一個民族的基因流入了另一個民族的基因庫。 (3)不會。因為人類的活動范圍大,地球上不同膚色的人不可能形成長期的地理隔離,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通婚現象普遍(答案只要按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說明正確即可算對)。 (1)物種的判定依據是是否存在生殖隔離,而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能夠婚配並生育出可育的後代,屬於一個物種。 (2)一個生物種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總和稱為基因庫,不同民族人群之間通婚,使不同民族基因庫之間進行基因交流,導致基因庫的差異減小。(3)目前交通條件便利,人類的活動范圍可以遍及全球,不同膚色的人不可能形成長期的地理隔離,且通婚現象普遍,所以不會演化成不同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