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redis資料庫備份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redis資料庫備份

發布時間: 2022-05-30 03:20:21

Ⅰ redis2.2和redis2.8的區別

根據Redis 兩個版本的測試結果對比得出以下結論

一、Redis 2.6主從同步在網路閃斷的情況下會自動開啟新的埠進行重新鏈,同時會進行一下操作:

1、斷開鏈接的從會向主發送SYNC命令
2、然後主fork進程導出rdb文件發送到從
3、從接收到完整的數據後,清空Redis內數據然後在從RDB中恢復
但是根據測試結果發現以下問題:
1、多個主從關系同時斷開的時候,主導出RDB文件時,會佔用大量內存
2、從接收到完整數據後,恢復數據的時候,會清空數據,這時候由於Redis數據量很大,目前10G左右內存恢復速度大約1分鍾左右,這一分鍾內,很多請求無法獲取數據
3、在從RDB恢復數據的過程中,部分請求會被阻塞,導致請求超時(目前報警無法獲取數據根次有關)
二、Redis 2.8.8 沒有發現以上問題,因為Redis 2.8鏈接閃斷重新連接後,從會從斷開之前的主從同步進度開始繼續同步,不會有全量恢復的問題
三、Redis 2.8 和 Redis 2.6 在進行save操作的時候,save過程中所有的請求都會被阻塞,導致前端請求失敗,所以不要再查詢的從上進行save操作

根據以上得出建議:

1、Redis 升級到 2.8 以上,保證數據主從同步時候的可用性
2、不要直接在Redis從或主上進行save操作,可以按王彬的建議在關鍵節點增加新的從用於save備份使用
3、建議優化Redis存儲,單個埠存儲數據不要過大,這樣可以保證單個埠掛掉數據數據時候的速度,和影響面積

Redis 2.8和SSDB性能對比

SSDB 1.6.8.6
順序寫 : 1.645 ms/op 59.4 MB/s
隨機寫 : 1.679 ms/op 58.2 MB/s
順序讀 : 1.286 ms/op 75.9 MB/s
隨機讀 : 1.225 ms/op 79.7 MB/s
rpush : 1.546 ms/op 63.2 MB/s
lpop : 1.303 ms/op 74.9 MB/s

Redis 2.8.8
順序寫 : 1.617 ms/op 60.4 MB/s
隨機寫 : 1.214 ms/op 80.4 MB/s
順序讀 : 1.156 ms/op 84.5 MB/s
隨機讀 : 1.153 ms/op 84.7 MB/s
rpush : 1.222 ms/op 79.9 MB/s
lpop : 1.153 ms/op 84.7 MB/s

Ⅱ redis中怎麼備份數據

Redis SAVE 命令用於創建當前資料庫的備份
下面建立一個set集合,然後備份,刪除集合中"if exists , i can backup"值,再恢復,當看到"ifexists , i can backup"值時,說明則說明備份和恢復都成功。
建立集合test_backup
127.0.0.1:6379> sadd test_backup "backup"
(integer) 1
127.0.0.1:6379> sadd test_backup "if exists , i can backup"
(integer) 1
127.0.0.1:6379> smembers test_backup
1) "if exists , i can backup"
2) "backup"
備份
127.0.0.1:6379> save
OK
查看備份文件(默認存放在redis的安裝目錄中)
[root@localhost src]# ll *.rdb
-rw-r--r--. 1 root root 361 Oct 31 10:31mp.rdb

Ⅲ 如何將redis數據備份到本地

下載完後將其解壓放在自己要放的目錄下解壓後的目錄如果你是32位的話就進32bit的文件夾,64位就進64bit文件夾文件夾進去後會看到一下的幾個文件redis-benchmark.exe: 性能測試 模擬N個客戶端發送set,get請求redis-check-aof.exe:更新日誌檢查redis-check-mp.exe:本地資料庫檢查redis-server.exe:服務程序接下來就是安裝了打開dos命令欄,進入到redis的目錄下面,輸入以下命令:redis-server.exe redis.conf安裝成功然後再打開一個dos命令欄,進入到redis的目錄下,輸入以下命令:redis-cli.exe -h 127.0.0.1 -p 6379測試一下set key value 存值get key 取值

Ⅳ Redis數據持久化,備份恢復問題

你要是用AOF的話,應該不需要復制mp文件吧?另外你復制前是怎麼關閉slave的呢?或者嘗試用 redis-check-aof 檢查一下aof?

官方似乎建議只用 RDB,效率、備份什麼的都更好些,雖然會丟失部分數據。

Ⅳ redis資料庫中的數據為什麼要備份

防止數據丟失

Ⅵ 怎麼將騰訊雲上的redis的數據備份到本地windows系統的redis中

這個問題啊,你不必備份數據的~因為系統本來就是自動備份的~~跨年的話一般都只保存當年的數據和去年12月份的數據,如果你要查去年或者前幾年的數據的話進入開票系統後點數據維護--查詢備份,裡面有年度,你選擇你要查詢的年度,選擇後點左上角的選擇,開票系統會自動關閉並且開啟,然後回到選擇開票員的界面,你選擇後進入系統,你會發現只有查詢功能可用,其他功能全部禁用,因為你現在的時間只允許你查看但是不會讓你開票的,你只能查詢你剛點的查詢備份裡面你選擇的年度的數據,一般來說只有當年的數據和上面的12月份的數據.......如果你是重裝操作系統的話,我是說開票裝在你的C盤,也就是系統盤,這樣的話你要備份這個文件就可以了,C:\\Program Files\\航天信息\\防偽開票\\database\\default 這個文件夾就可以了,別的一概不管,因為database包含N多年內容,連日誌都保存,一般你只需要備份你的開票數據就可以啦,日誌你要著也沒用,你重裝了系統後打電話給客服,讓他們上門安裝就可以了,你只要告訴你備份的那個default 放哪裡就行了,大哥`我打那麼多字,多多少少也給我點分吧.呵呵`````因為我在客服做過,所以絕對可信的,嘻嘻``

Ⅶ redis和memcache的區別是什麼

redis和memecache的不同在於:
1、存儲方式:
memecache 把數據全部存在內存之中,斷電後會掛掉,數據不能超過內存大小
redis有部份存在硬碟上,這樣能保證數據的持久性。
2、數據支持類型:
redis在數據支持上要比memecache多的多。
3、使用底層模型不同:
新版本的redis直接自己構建了VM 機制 ,因為一般的系統調用系統函數的話,會浪費一定的時間去移動和請求。
4、運行環境不同:
redis目前官方只支持LINUX 上去行,從而省去了對於其它系統的支持,這樣的話可以更好的把精力用於本系統 環境上的優化,雖然後來微軟有一個小組為其寫了補丁。但是沒有放到主幹上

http://blog.163.com/wz_pk007/blog/static/17062705020132123917817/
1、Redis和Memcache都是將數據存放在內存中,都是內存資料庫。不過memcache還可用於緩存其他東西,例如圖片、視頻等等。
2、Redis不僅僅支持簡單的k/v類型的數據,同時還提供list,set,hash等數據結構的存儲。
3、虛擬內存--Redis當物理內存用完時,可以將一些很久沒用到的value 交換到磁碟
4、過期策略--memcache在set時就指定,例如set key1 0 0 8,即永不過期。Redis可以通過例如expire 設定,例如expire name 10
5、分布式--設定memcache集群,利用magent做一主多從;redis可以做一主多從。都可以一主一從
6、存儲數據安全--memcache掛掉後,數據沒了;redis可以定期保存到磁碟(持久化)
7、災難恢復--memcache掛掉後,數據不可恢復; redis數據丟失後可以通過aof恢復
8、Redis支持數據的備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數據備份。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tq-why-choose-redis
實際MySQL是適合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通過Memcached將熱點數據載入到cache,加速訪問,很多公司都曾經使用過這樣的架構,但隨著業務數據量的不斷增加,和訪問量的持續增長,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

MySQL需要不斷進行拆庫拆表,Mem

Ⅷ Linux crontab的一條語句解析

這是一個用於REDIS資料庫備份的腳本
命令:/opt/redis/redis-2.6.9/backupRedisDump

備份路徑:/opt/redis/redis-2.6.9/backup

備份源路徑:/opt/redis/redis-2.6.9/src

備份文件名:appendonly.aof

日誌路徑:/opt/redis/redis-2.6.9/logs

每天9點和21點執行

Ⅸ 怎麼查看redis的服務是不是主從備份

在Slave啟動並連接到Master之後,它將主動發送一條SYNC命令。
此後Master將啟動後台存檔進程,同時收集所有接收到的用於修改數據集的命令,在後台進程執行完畢後,Master將傳送整個資料庫文件到Slave,以完成一次完全同步。
而Slave伺服器在接收到資料庫文件數據之後將其存檔並載入到內存中。
此後,Master繼續將所有已經收集到的修改命令,和新的修改命令依次傳送給Slaves,Slave將在本次執行這些數據修改命令,從而達到最終的數據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