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除了虐肺,吸煙還會虐你的膀胱
相比於常見的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事實上,膀胱癌也是身體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高發於50~70歲,男性多於女性,是我國男性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
根據《2015年度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男性居民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在第6位的就是膀胱癌,且40歲以後逐漸升高,男性發病率顯著高於女性。歷史上有一些名人也是死於膀胱癌,像我們的敬愛的周總理,相聲大師馬三立都受到過膀胱癌的病痛折磨。
長期接觸工業化學產品,尤其是苯類,也可能導致膀胱癌。常見的就是染發劑,以及紡織、橡膠生產、長期接觸油漆、皮革、殺蟲劑。
膀胱壁長期慢性的局部刺激,如長期慢性感染(如細菌、血吸蟲、HPV)、異物的長期刺激(如膀胱結石、膀胱異物)以及尿路梗阻,都是誘發膀胱癌的危險因素。
膀胱癌易確診
當出現血尿時,就應該及時就診,其實膀胱癌的診斷還是比較容易的。
一般彩超就可以發現,並且准確率非常高。CT對膀胱癌的浸潤范圍的評估有很大幫助。但是都不如專業的膀胱鏡作用強大,膀胱鏡檢查不僅能看到腫瘤的數目、大小、形態、部位及周圍膀胱粘膜的異常,更能取活檢(就是在病變或者可疑區域取一小塊「肉」,然後去化驗),明確病理診斷,對下一步的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五年生存率較高
膀胱癌還算比較「好治」,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於2014年在《國際癌症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全國性的調查結果顯示,膀胱癌的五年生存率較高,僅次於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為67.3%。
所以即使不幸患上膀胱癌,只要積極治療,也是能取得不錯的效果的。目前根據分期常見的手術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1.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這是最常用的方法;2. 膀胱灌注化療;3.全身的放療與化療。
膀胱癌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治療,不是通過上述一種治療方式就能達到目的的,所以要讓醫生根據病情做出最合適的治療,同時也需要患者的配合以及家屬的信任。
當然所有的疾病都是重在預防。戒煙,不接觸有毒的化學物質,多飲水,及時治療膀胱炎症和結石都是預防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另外,如果出現血尿,就應該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
參考文獻
1、Brennan P , Bogillot O, Cordier S, et al. Cigarette smoking and bladder cancer in men: a pooled analysis of 11 case control studies. Int J Cancer,2002,86(2):289-294
2、Vineis P , Simonato L. Proportion of lung and bladder cancers in males resulting from occup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Arch Environ Heaith, 1991, 46:6-15
3、何廣寧,鍾惟德,畢學成,等. 膀胱癌發病率與職業因素的多中心病例對照研究. 中華醫學雜志,2012,92(28):1978-1980
4、韓瑞發,潘建剛.中國人群膀胱癌發病因素的Mate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4:243-246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⑵ 有多少名人是得癌症病逝的
⑶ 膀胱癌的問題
由於膀胱癌極有可能在盆腔和身體其他部位復發和轉移,因此即使手術去除了整個膀胱後,許多病人仍要進行化療或放療,以消滅殘留的癌細胞。術後的治療稱為輔助療法。
放射療法:
放療是利用高能X射線或其它放射線來殺滅癌細胞的方法,分為外放射和內放射兩種。外放射通過直線加速器產生放射線從體外射入癌組織;而內放射則是將放射性物質通過導管或導針等器械將放射物質直接注入體內癌組織,或是靠近癌組織處。
化療:
通過葯物使癌細胞停止分裂或是殺死癌細胞的方法。但因為正常細胞如頭發和血液細胞也同時會受到影響,所以副作用很明顯。化療可通過口服或注射,化療葯劑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作用於所有體內的癌細胞。如果葯物注入脊管、膀胱或胸腹腔內,葯物主要作用於局部。對膀胱癌而言,多使用腔內化療的形式。
生物療法:
利用病人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方法。實驗室生產出的物質或是自身產生的物質被用來修復、增強和調整病人的自然免疫系統。 這種方法也叫作免疫療法。
除了以上幾種標准方法外,其它還在臨床試用階段的治療方法包括:
葯物預防:用葯物如維他命或其他物質來減少癌症產生或復發。
光敏療法:用光能激發特定葯物發揮作用,殺滅癌細胞的療法.
什麼是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多發生於50—70歲的男性,主要症狀是無痛性血尿及排尿不暢,大約3/4的患者的血尿肉眼即可觀察到,另1/4患者的血尿需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膀胱癌的病因與芳香胺類化學物質刺激、吸煙、各種慢性刺激、感染、病毒及內源性色氨酸代謝異常有關。主要臨床表現有間歇性無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狀、排尿困難、上尿路阻塞症狀、下腹部腫塊等,全身症狀有惡心、食慾不振、發熱、消瘦、貧血、類白血病反應等。預防本病要忌煙戒酒,性生活不要過頻,對長期接觸聯苯胺等化學致癌物質的工人應定期查尿,並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對於較早期的膀胱癌患者可行局部電灼、激光燒等治療,術後可根據病情進行膀胱內灌注抗癌葯物和放療,以預防復發。未能早期發現的患者以手術治療為主,可以切除部分膀胱,並配合放療等。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尿血」、「血淋」、「癃閉」等范疇,其病多因腎氣虧虛,水濕不化,脾腎兩傷,運化失職,毒熱內生,蘊結胳胱,爍灼經絡,血熱妄行,而溺血尿,經久不愈,氣滯血瘀,尿液瀦留,毒邪腐肉,熱毒蘊積膀胱所致。表現為排尿困難,尿痛,發熱乃致貧血,衰竭等徵象。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瘀血阻滯型:證見小便尿血時多時少,有時排尿不暢,尿血成塊,小腹墜脹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脈弦或澀。
2.濕熱下注型:證見間歇性無痛性血尿或尿後帶血,伴有尿痛、尿頻、尿急,小腹墜脹,腰背酸痛,有時發熱惡寒,舌質暗,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沉弦。
3.陰虛內熱型:證見口乾發渴不欲飲,五心煩熱,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腰滕酸軟,形體消瘦,頭暈耳鳴,潮熱顴紅,舌質紅,苔薄,脈細數。
4.脾腎陽虛型:證見無痛血尿,腰酸無力,小腹下墜,面色蒼白,下肢發驚,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沉弱。
一、可選用的西葯
1.噻替哌:30—60mg溶於生理鹽水60ml中,灌注到膀胱內,每1—2周灌注1次,共4—8次,以後每4—6周用葯1次,至少維持1年。
2.VMF方案:硫酸長春新鹼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用葯0.75mg,第1天靜脈注射1次;絲裂黴素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用葯8mg,第1天靜脈注射1次;氟脲嘧啶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用葯0.4g,靜脈滴注,第1—5天各用葯1次。第4周重復療程。
3.FAP方案:氟脲嘧啶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用葯0.6g,靜脈滴注,第l天和第8天各用葯1次;阿黴素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用葯30mg,靜脈注射,第1天用葯1次;順鉑按每平方米體表
膀胱癌的復發:
癌症病人手術後最擔心的問題是術後復發和轉移,膀胱癌病人更是如此。因為膀胱癌與其他癌症的一個顯著不同點就是手術後容易復發,如大部分接受保留膀胱手術的病人會在兩年以內復發。
膀胱癌術後復發最常見的部位,近處主要是局部淋巴結,遠處是肺、肝、骨等。如果局部淋巴結轉移或鄰近組織受到侵犯,病人可能有下腹部不適或疼痛,而保留膀胱的病人,復發的跡象有血尿、小便過頻、排尿疼痛,有的人還有排尿困難或尿瀦留。由於患有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等病,也可能出現上述症狀.所以手術後不適或血尿,並不一定就是膀胱癌復發,只有作進一步檢查後,才能證實膀胱癌是否有局部復發或轉移。
實際上,為及早發現復發的跡象,病人即使沒有任何症狀,手術後也應定期去醫院復查。定期復查一般每三個月一次.一年後無復發者可適當延長檢查時間。復查內容包括:
膀胱鏡檢查主要適用於保留膀胱的病人。由於膀胱癌的復發也可能發生在腎盂、輸尿管、尿道。所以膀胱鏡檢查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膀胱癌復發的可能。
小便脫落細胞學檢查簡便易行.價格不高,且沒有任何痛苦,可作為定期復查的主要手段。
B超檢查肝臟及局部淋巴結,可發現肝臟轉移。
X線檢查.主要是胸片.能夠發現肺部有無轉移。
抽血檢查癌胚抗原(CEA)等腫瘤標記物,對了解膀胱癌有無遠處復發轉移有一定幫助。
除了需要定期去醫院復查外,膀胱癌病人在手術後也可接受預防復發的一些治療。保留膀胱的病人,手術後可接受膀胱腔灌注卡介苗或其他葯物,以預防復發。在膀胱灌注卡介苗前應先排空尿液,灌注後兩小時不能解小便,此間每15分鍾變換體位一次。卡介苗灌注六次為一療程,以後每月一次,持續兩年,它的不良反應有尿頻、尿疼、低熱,少數病人可能發生結核性膀胱炎,必要時需要接受抗結核治療。白介素-2和化療葯物也可用作膀胱灌注,具體使用應遵醫囑。膀胱完全切除的病人是否需要做全身性預防復發的治療,應由醫生視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不幸出現了復發,膀胱癌病人就要接受再次治療,而且仍有可能治癒。保留膀胱的病人,膀胱癌復發仍以手術治療為主,其原則與初治相同,即腫瘤局限於黏膜或黏膜下,只行局部切除或電灼術,這種手術可以反復進行。鑒於病人此前大多作過卡介苗灌注,因此再手術後一般要改用其他葯物灌注,如絲裂黴素,多柔比星(阿黴素)等;腫瘤侵犯到局部肌肉層,可考慮部分膀胱切除;腫瘤范圍較大,就要採用全膀胱切除。
膀胱癌療效如何較差。膀胱癌已侵犯周圍臟器或有遠處轉移者,用甲氨蝶呤、長春地辛、多柔比星(阿黴素)、順鉑等抗癌葯物作全身化療有一定效果。為提高療效,化療葯物可通過動脈插管給葯。晚期病人或因為其他情況不能手術的病人.可採用激光治療,以減輕膀胱癌症狀,控制出血。
當然,盆腔局部淋巴結或膀胱鄰近器官轉移而導致疼痛、排尿困難者,也可考慮放射治療。
放療引起口乾咽燥
人的口腔有三大唾液腺,即腮腺、頷下腺和舌下腺,另外,口腔粘膜上還有許多小唾液腺.它們不斷產生唾液,使口腔粘膜得到潤滑。鼻咽癌患者由於照光范圍無法避開唾液腺,射線損傷腺細胞,造成腺細胞逐漸萎縮、脫落。因此,在放射治療(以下簡稱放療)期間,患者常常口乾唇裂。進食時吞咽十分困難,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嚴重者甚至影響治療計劃。
放療後,患者口乾咽燥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與放療面積、劑量有關,面積越大,劑量越高,損傷越重,口乾咽燥持續時間越長。大多數患者放療結束後半年口乾好轉,一年以後明顯好轉,嚴重者1—2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因此.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照光時應盡量避開唾液腺,劑量不宜過大,以免造成唾液腺嚴重損傷。
患者口乾咽燥發生時,家屬的精心護理可以減輕或延遲上述損傷反應。
1.放療期間忌煙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糖,經常用談鹽水或多貝液漱口。
2.自備茶水或飲料,口乾即飲,以溫洞口咽;或口含烏梅、西瓜霜、西洋參、金嗓子喉寶及維生素C片,以止渴生津。口咽部干痛時,可局部噴雙科喉風散。
3.中葯治療:銀花20克、連翹20克、山豆根15克、桔梗15克、生地15克、生甘草10克、元參20克、麥冬15克、天冬1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或者烏梅10克、甘草5克煎湯代茶飲。
4.放療前一星期.服用舒雅樂,每次25毫克,每日2次。放療時每日3次,一直服用至放療結束後一星期,可減輕口乾症狀。另外,也可以選用匹羅卡品2.5毫克片劑,一次2—3片,一天3—9次,連續服90天,能較好改善口乾,但近期有胃腸道潰瘍、高血壓或心血管病者禁用。
用兩種標記物聯合測定 預測膀胱癌是否復發
目前,腫瘤切除後經病理檢查,一般都能知道是良性或惡性,但不一定知道腫瘤是否復發。面對多發且易復發的膀胱癌,人們關注著能否有方法預測其復發的頻度。8月中旬的一天,記者從杭州市腫瘤醫院(市四醫院)獲悉,該院泌尿外科和病理科組成的一個科研小組,找到了一種預測膀胱癌是否復發的科學而簡便的方法。該項名為《基質金屬蛋白水解酶MMP9和細胞黏附分子CD44V6與淺表性膀胱癌復發的關系》研究成果8月中旬通過了專家技術鑒定。
「這項研究發現對患者的直接作用體現在哪裡?」記者8月21日再次采訪了該項研究的主持人李振勇醫師。
李振勇醫師告訴記者: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尋找一種能預測膀胱癌復發的簡便方法。以往研究的結果證實了MMP9和CD44V6是預測復發的兩種可靠性標記物,而採取對這兩種標記物進行聯合標記測定,則預測復發的准確率更高。如聯合標記均陽性者,在術後的進一步治療、復查、隨訪等均應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而對於聯合標記均陰性者則
提示預後較好。
為了讓記者便於弄懂這項研究在臨床的作用,李醫師向記者介紹了兩位聯合標記均呈陽性的病人情況:一位是浙江慈溪市的病人,當得知自己所患腫瘤易復發後,他一直堅持灌注化療和復查,術後8年至今健在。但另一位台州市的農民,雖然術後檢查已明確提示其所患腫瘤高復發,他卻未接受任何化療,結果是術後一年多就復發死亡。
李振勇醫師讓記者轉告膀胱癌患者,由於影響腫瘤復發的因素很多,對MMP9和CD44V6聯合標記陽性的患者應當保持高度的警覺,與經治醫生保持密切的聯系,力求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持續接受化療、定期復查等方面作努力,使復發降低到最低程.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科學家發現表淺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每次復發之間的時間會越來越短。此外,科學家在腫瘤細胞中辨識出兩個蛋白質,也許可以協助預測首次或是第二次復發。
在美國,每年醫師會診斷出五萬多個膀胱癌新病例,這也是男性最常罹患的第一種癌症,以及女性最常罹患的第九種癌症。高達80%的膀胱癌病例為表淺性膀胱癌,其癌細胞尚未侵入膀胱的深層組織。將近半數病患會有復發的現象,其中20%會因此死亡。
科學家研究了270名罹患表淺性膀胱癌的病患,他們皆在1994至1999年之間接受治療,治療時間在1至54個月之前。其中47%的病患發生一次以上的復發,14%的病患發生兩次以上的復發。首次治療與首次復發的平均時間間隔為23個月,第二次與第三次復發的間隔時間為13至15個月。
吡喃阿黴素膀胱內灌注預防淺表性膀胱癌術後復發 /
【摘要】 目的 評價吡喃阿黴素(thp)膀胱內灌注預防淺表性膀胱癌術後復發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對45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術,術後定期應用thp( 40mg/40ml)膀胱內灌注,每次葯物在膀胱內保留30min。 結果 45例患者隨訪9~12個月,無腫瘤復發44例(97.8%),復發1例。未見有全身性葯物不良反應,僅2例膀胱灌葯後出現短時間輕度膀胱刺激症狀。 結論 thp 膀胱內灌注預防淺表性膀胱癌術後復發療效滿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應用化療葯物膀胱內灌注是目前預防膀胱癌術後復發最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吡喃阿黴素(thp)是新一代半合成蒽環類抗腫瘤葯物, 在腫瘤組織內彌散速度快,抗癌活性強,可有效、迅速殺傷腫瘤細胞。我院自1998年7月至11月,對45 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術後應用thp定期短時間膀胱灌注治療,預防腫瘤復發,經隨訪觀察,結果滿意。報告如下。
材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組45例。男36例,女9例。年齡38~73歲,平均52歲。其中單發腫瘤37例,多發腫瘤8例。6例為復發性腫瘤(5例為絲裂黴素膀胱灌注後,1例為羥基喜樹鹼灌注後)。45例均經病理證實為膀胱移行細胞癌,按uicc和who評定標准,g1、g2、g3腫瘤分別為13例、24例、8例;ptis、pta及pt1腫瘤分別為2例、17例和26例。
45例中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者(turbt)4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者5例。所有病例術後定期行thp膀胱灌注。
二、灌注方法
患者術後1周開始行thp膀胱灌注,thp 40mg+5%葡萄糖40ml,混勻溶解。常規方法灌注,每5min更換體位一次,30min後排出。每周一次共8次,以後每月一次,共1年。定期作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及膀胱鏡檢查,並記錄每次膀胱灌注後的全身及局部反應情況。所有患者每3個月行膀胱鏡檢查,如發現有可疑病變,即行活檢以明確有無腫瘤復發。
結 果
45例隨訪9~12個月,無腫瘤復發者44例(97.8%),1例術後6個月復發,其病理分級、分期(g2, pt1)同第一次手術時。
所有患者均耐受thp膀胱灌注治療,未見明顯全身性不良反應,僅2例患者於灌注後出現輕度尿頻、尿痛,2~3天後症狀完全消失。膀胱灌注thp前後,患者血、尿常規均無異常改變。
⑷ 膀胱癌能治好嗎
你好!首先祝你姥爺早日恢復健康!沖著你的這份孝心,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膀胱癌」的問題。
膀胱在泌尿道中是一個囊,貯存由腎臟產生的尿液。膀胱被稱為特殊的過渡細胞,當它受刺激時,外層的過渡細胞增生。這種過程增加了過渡細胞轉化成腫瘤的可能,然後繁殖發展成一個惡性腫瘤。惡性腫瘤開始是很小的,淺的腫塊長在膀胱的內壁。癌擴散通過整個膀胱肌,浸潤在周圍的脂肪和組織,並且如果不治療,最終將侵入血流和淋巴系統。患膀胱癌的平均年齡是68歲。男性比女性更易得病。
……
3)西醫治療
西醫治療膀胱癌的傳統方式為手術、化疔、放疔和免疫治療。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老的治療方法不斷完善,新的治療方法不斷被創造出來,使膀胱癌在治療上方法多樣,療效也逐年提高。
1. 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為治療膀胱癌的主要方法。具體手術范圍和方法應根據腫瘤的分期、惡性程度和病理類型以及腫瘤的大小、部位、有無累及鄰近器官等情況綜合分析確定。
① 開放性膀胱手術
A. 膀胱腫瘤局部切除及電灼術:適用於腫瘤僅浸潤粘膜或粘膜下層、惡性程度較低、基蒂較細的膀胱乳頭狀瘤。
B. 部分膀胱切除術:適用丁范圍較局限的浸潤性孔頭狀瘤,位於遠離膀胱三角區及膀胱頸部區域的腫瘤。
C. 膀胱全切除術。適用於:
⑴ 腫瘤范圍較大,若做部分切除會使膀胱容量過小。
⑵ 分散的多發性腫瘤,不宜做局部切除者。
⑶ 較大的或位於膀胱三角區附近的浸潤性腫瘤而邊界不清者。
⑷ 應用局部切除治療後,腫瘤復發迅速者。禁忌證:無絕對禁忌證。
D. 經恥骨全膀胱後尿道切除術:適應證:適應於膀胱多發癌病變,尤其是累及膀胱頸部或尿道內口者。
E.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適應證:該手術系在膀胱全切除術的同時,行盆腔淋巴結清除術。適用於膀胱癌合並(或可疑有)淋巴結轉移者。
② 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 主要適應於腫瘤組織細胞分化好或比較好(G1、G2)的表淺性腫瘤(Ta、T1、T2)。
③ 膀胱切除術後尿路改道
2. 放射治療
膀胱放射治療多是配合手術前、手術後進行。對於病期較晚,失去手術時機或拒絕手術以及術後復發的病例行姑息性放疔也能獲得一定療效。
3. 介入放射治療
介入放射學治療是指利用放射學技術,經導管將葯物直接注入腫瘤的供養血管,從而殺滅腫瘤細胞。對於Ⅱ--Ⅳ期膀胱癌病人,也可利用此方法,使腫瘤病灶縮小,提高手術切除率,減少復發率。
4. 化學葯物治療
膀胱癌的化學葯物治療包括膀胱內灌注化療、全身化療、動脈灌注化療等。
① 膀胱內灌注化療
適用於各期病人,尤對0--Ⅰ期表淺腫瘤效果最好,對其他已有深部浸潤的病灶不能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但對淺表有病灶者仍有治療作用。
② 全身聯合化療
全身聯合化療可以提高手術切除率,提高膀胱癌的綜合治療效果。
5. 免疫治療
研究表明,膀胱移行細胞癌具有抗原性,患者免疫力受損的情況與腫瘤分期、分級和血管淋巴擴散有很大關系。因此,該病適合應用免疫治療。
4)中醫驗方
1. 小薊飲子
取生地黃30克(洗),小薊、滑石各15克,木通、蒲黃(炒)、藕節、淡竹葉、山梔子各9克,當歸(酒浸)、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用,每日1劑,每日服2次。
本方涼血止血,利水通淋。適用於下焦瘀熱型膀胱癌。
2. 知柏地黃湯
用熟地黃、知母、黃柏各24克,山茱萸、干山葯各12克,澤瀉、茯苓(去皮)、丹皮各9克。水煎服用,每日1劑,日服2次。
本方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熱盛型膀胱癌。
5)食療膳方
1. 桑椹貞蓮膏
取鮮桑椹1000克(或干品500克),女貞子、墨旱蓮各100克,白蜜適量。女貞子、墨旱蓮煎湯取汁,加桑椹久煎,每30分鍾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並後以小火濃縮,至較稠粘時加蜂蜜300克,煮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次2湯匙,以沸水沖化飲用,每日3次。
本方滋補肝腎。適用於濕熱下注之膀胱癌。
2. 參精燉甲魚
用黃精30克,大棗15枚,人參(研末)3克,甲魚1隻,調料適量。甲魚宰殺後去頭、足、腸雜,與黃精(切片)、大棗同燉熟,入人參末再煮片刻即可。吃肉喝湯。葯也可食。
本方益氣生津,軟堅散結。適用於陰虛火旺之膀骯癌。
6)預防措施
1. 預防膀胱腫瘤主要應從病因入手,從事染料、橡膠、皮革等工業的工人發病率高。因為長期接觸化學致癌物,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減少與化學物品的接觸,尤其是芳香胺類物品的接觸至關重要。
2. 吸煙及長期使用可致膀胱癌葯物,使發病率明顯增加,應禁止吸煙,避免大劑量應用某些致癌葯物。
3. 積極治療泌尿系結石、血吸蟲病,預防及治療膀胱內感染。常服維生素C 0.5克,每日3次,可避免結石及鹼性尿,並可減少感染機會。
4. 改變不良習慣,不吸煙、不嗜酒、不憋尿、不食糖精。
5.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食新鮮水果及蔬菜,常飲開水,少食辛辣之品。
6. 要進行群眾性普查工作,對高發人群應定期普查,認真篩選。對無痛性血尿病人,尤其是40歲以上的男性,應嚴格進行包括膀胱鏡在內的檢查篩選膀胱腫瘤病人,進一步做好膀胱腫瘤的診斷、治療的研究工作,提高早期診斷率及治癒率。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⑸ 常用的醫葯文獻檢索外文資料庫有哪些
1.Pubmed
是醫學,生命科學領域的資料庫,旨在組織、分享科研領域信息。為用戶提供文獻檢索,圖片檢索,影響因子查詢,免費全文下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統計分析等服務
如果是校外沒有這些資料庫賬號,可以從seek68文獻館中找到。而且還省米。
⑹ 膀胱癌能活多久
對於得了膀胱癌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很難有明確的答案,膀胱癌的治療是個系統的過程,涉及到很多因素,總的來說,膀胱癌患者的生存期有多長,主要取決於治療方法是否得當以及病人的身體機能。此外,患者及家屬應多了解膀胱癌的治療知識,多和主治醫師交流,對患者生存期的延長有幫助。
得了膀胱癌能活多久?對於早期膀胱癌患者而言,主要取決於是否及時採取了恰當的治療手段。一般來說,早期癌腫較小,未發生擴散轉移,其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術後可一定時間內採取放化療、中醫葯等治療等手段以防止復發。對於中晚期膀胱癌患者而言,主要取決於治療方法是否得當及病人的身體狀況。中晚期膀胱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放化療及中醫葯治療。70%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在放療後症狀得以減輕,不同劑量和分割量的外放療能緩解原發或轉移灶的局部症狀,但由於放療亦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對身體機能很弱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放療應慎用。另外,得了膀胱癌能活多久?也一定程度上與病人身體機能有關,身體機能好,免疫力強,才能抵抗癌腫的發展,耐受各種葯物治療。因此,提高免疫機能,增強對腫瘤的抵抗力對膀胱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極為重要。在飲食上,膀胱癌病人宜多食具有增強機體免疫、抗膀胱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山葯、大棗、黃芪、西洋參等;宜吃減輕放療、化療副作用的食物:蘑菇、桂圓等。另外,很多中葯都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因此,也可依靠服用有抗腫瘤及扶正作用的中葯,如中國中醫科學院的
健脾益腎顆粒、扶正消症膠囊
來增強免疫功能,減輕化療的副作用、抑制腫瘤的生長。
⑺ 膀胱癌為移行細胞癌(三級)局部為鱗狀細胞癌(低分化) 侵深基層
膀胱癌好發於膀胱三角區,起源於上皮粘膜。組織學分為:移行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腺癌。最早的症狀是無痛性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此外,還有尿急、尿頻、尿疼、甚至於排尿困難等症狀。診斷可以通過尿脫落細胞檢查,也可以用膀胱鏡。
膀胱癌通過四種方式擴散:
①在膀胱組織內,癌細胞沿著粘膜播散,也可以侵犯輸尿管口,引起同側腎盂和輸尿管擴張,造成腎功能衰竭。向周圍組織侵犯,可以引起腰骶部疼痛和直腸刺激症狀。
②膀胱的癌細胞進入淋巴系統生長,叫淋巴轉移,胸內是支氣管旁,肺門、縱膈淋巴結;胸外是鎖骨上、腋下和上腹部淋巴結。
③膀胱的癌細胞進入血液系統生長,叫血行轉移,可以在肺、肝、骨、腦、腎、脾等處生長。
④醫源性轉移,是西醫手術時,膀胱的癌細胞被種植在腹腔內或者在切口上,比較多見。
膀胱癌的本質又是什麼呢?是一塊肉疙瘩嗎?不是!請注意,膀胱癌經過癌基因、癌前病變、亞臨床期、原位癌、轉移癌等,五個漫長的階段,大約需要2—20年,其膠元纖維的包圍圈越來越薄弱,其毛細血管的數量,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最後成為一個毛細血管團。也就是說,癌症是毛細血管急劇增多症,是缺乏硬蛋白,是慢性病。
瘤體小於三厘米,沒有轉移,可以手術切除,但是由於破壞了癌的包圍圈,而容易激惹轉移;切除之後,不做放療化療。
得了膀胱癌,應該注意那些問題?膀胱癌病人有幾個特殊症狀需要注意:
①膀胱癌的最早症狀是尿里有血。觀察早晨起床第一泡尿的顏色,氣味,形態是非常重要的。正常是淺黃色,有臊氣味,不起泡沫。如果沒有顏色,可能腎臟有毛病。如果有血腥味,是含有血。如果有甜味,是含有糖。如果起泡沫,是含有蛋白。膀胱癌病人的尿,極早期是血腥味,到了晚期是地溝味。因此古代中醫根據尿的氣味,就能判斷膀胱癌病人的早晚期。對此,要吃雲南白葯。
②腫塊不破潰,排尿不疼痛。如果腫塊破潰了,排一次尿,就疼痛一次。這是因為膀胱收集尿液之後,膀胱壁擴張;膀胱排尿時候,膀胱壁收縮。生長在膀胱壁的腫塊,隨之被牽扯。因此潰瘍面不易癒合而疼痛。除了喝牛筋湯,促使潰瘍面癒合,沒有其它的辦法。
③病人都有尿急,尿頻,尿疼的症狀;少數人還有持續性尿意,甚至尿失禁。應當喝加味[開胃湯]。
④膀胱癌病人有腰疼,會陰部,大腿以及直腸刺激症狀。喝牛筋湯,可以緩解。
⑤中國大陸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流行手術切除。有些病人術後,出現傷口不癒合。要喝牛筋湯,一般在7天內癒合。
⑥有些病人放療化療之後,發生了癌塊破潰。這種破潰極難癒合。其它癌症也是如此。只能大劑量喝牛筋湯,促進潰瘍面癒合。
⑦膀胱癌病人很少出現腹腔積液。如果出現腹腔積液,不要抽水,更不要腔內化療。要吃雲南白葯, 應當喝加味[開胃湯]。
⑧轉移的腫塊會壓迫附近器官。腹膜後淋巴結轉移,會引起腰疼和坐骨神經痛;縱膈淋巴結轉移,會引起上腔靜脈壓綜合症,出現面部和上肢腫脹;盆腔淋巴結轉移,會引起下腔靜脈和乳糜池壓迫綜合症,出現下肢象皮腫;肺轉移,會引起呼吸困難,心動過速;直腸轉
移,會引起便秘;均應當早飯後,喝50—100毫升20%甘露醇注射液。腫塊浸潤輸尿管口,會造成上尿路阻塞;引起腎盂積水,造成腎功能損害。如果出現全身水腫,或者每天尿量小於500毫升;應當在加味[開胃湯]里加入桂支5克,白芍10克。
⑨如果發生骨轉移,一定要吃鈣片。
⑩如果發熱。原因有二:第一是管道阻塞造成了繼發感染;這時可以使用清熱解毒的中葯,也可以使用西葯抗生素;但是分泌物繼續存在,因此要反復發熱。第二是癌細胞壞死,引起的吸收熱。應當在加味[開胃湯]里加入金銀花100克,草決明20克。注意:體溫正常之後,要繼續治療7天。
⑻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細胞庫的細胞庫部分細胞系目錄(人類腫瘤細胞)
細胞名稱 組織類型 培養條件
CNE-1 高分化鼻咽鱗癌 1640+10%胎牛血清
CNE-2 低分化鼻咽鱗癌 1640+10%胎牛血清
KB 口腔表皮樣癌 1640+10%胎牛血清
Hep-2 喉癌 1640+10%胎牛血清
Ec109 食管癌 1640+10%胎牛血清
KYSE 450 食管癌 1640+10%胎牛血清
KYSE 150 食管鱗癌 1640+10%胎牛血清
EC97076 食管癌 1640+10%胎牛血清
BGC-823 胃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MGC-803 胃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SGC7901 胃低分化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P53基因第六外顯子204位密碼發生缺失突變)
MKN-45 低分化胃癌 1640+10%胎牛血清
HuTu-80 十二指腸腺癌 MEM+非必需氨基酸+10%胎牛血清
Caco-2 結腸癌 MEM+非必需氨基酸+10%胎牛血清
COLO 205 結腸癌 1640+10%胎牛血清
COLO320DM 結腸癌 1640+10%胎牛血清
HCT-8 回盲腸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HCT-116 低分化結腸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HT-29 結腸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LS-174T 結腸腺癌 MEM+非必需氨基酸+10%胎牛血清
SW480 結腸癌 L15
BEL-7402 肝細胞癌 1640+10%胎牛血清
BEL-7405 肝細胞癌 1640+10%胎牛血清
H7402 肝癌 1640+10%胎牛血清
HCC-9204 肝癌 1640+10%胎牛血清
Hep3B 肝癌 DMEM+非必需氨基酸+10%胎牛血清
Hep G2 肝癌 DMEM+10%胎牛血清
SMMC-7721 肝癌 1640+10%胎牛血清
PANC-1 胰腺導管上皮癌 1640+10%胎牛血清
Panc 10.05 胰腺腺癌 高糖1640+15%胎牛血清+胰島素等
SW1990 胰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JF305 胰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PC-3 胰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Capan-2 胰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SK-RC-42 腎癌 1640+10%胎牛血清
95-C 低轉移肺癌 1640+10%胎牛血清
95-D 高轉移肺癌 1640+10%胎牛血清
973 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A2 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A549 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A549/DDP 肺腺癌/順鉑耐葯株 1640+10%胎牛血清
Calu-3 肺腺癌 MEM+非必需氨基酸+10%胎牛血清
GLC-82 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已有
H1299 非小細胞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NCI-H157 非小細胞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NCI-H460 大細胞肺癌 1640+10%胎牛血清
LTEP-P 小細胞肺癌 1640+10%胎牛血清
NCI-H209 小細胞肺癌 1640+10%胎牛血清
NCI-H345 小細胞肺癌 1640+10%胎牛血清
NCI-H446 小細胞肺癌 1640+10%胎牛血清
SPC-A-1 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Bcap-37 乳腺髓樣癌 1640+10%胎牛血清
BT474 乳腺導管癌 DMEM+10%胎牛血清 無
MDA-MB-157 乳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MDA-MB-231 乳腺導管癌 L15+10%胎牛血清
MDA-MB-453 乳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RajiBurkitt 淋巴瘤 1640+10%胎牛血清
RAMOSB 淋巴細胞瘤 1640+10%胎牛血清
THP 1 單核細胞型淋巴瘤 1640+10%胎牛血清
RPMI-8226 多發骨髓瘤 1640+10%胎牛血清
U266 骨髓瘤 1640+10%胎牛血清
BIU87 膀胱癌 1640+10%胎牛血清
SHG-44 腦惡性膠質瘤 1640+10%胎牛血清
U251 神經膠質細胞瘤 1640+10%胎牛血清
M17 神經母細胞瘤 DMEM+10%胎牛血清
LAN-5 神經母細胞瘤 1640+10%胎牛血清
LAN-6 神經母細胞瘤 1640+10%胎牛血清
SK-N-SH 神經母細胞瘤 DMEM+10%胎牛血清
SH-SY5Y 神經母細胞瘤 DMEM+10%胎牛血清
SF126 腦瘤 1640+10%胎牛血清
SF17 腦瘤 1640+10%胎牛血清
SF763 腦瘤 瘤株
SF767 腦瘤 瘤株
MLA-144 長臂猿淋巴瘤 1640+10%胎牛血清
T47D 乳腺導管癌 1640+15%胎牛血清
ZR-75-1 乳腺導管癌 1640+10%胎牛血清
A875 黑色素瘤 1640+10%胎牛血清
SK-HEL-1 皮膚黑色素瘤
A431 皮膚基底細胞癌
Jurkat 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 1640+10%胎牛血清
U937 單核細胞白血病 1640+10%胎牛血清
MJ 淋巴瘤 1640+10%胎牛血清
CEM 白血病 1640+10%胎牛血清
K562 慢性髓原白血病 1640+10%胎牛血清
HPB-ALL T細胞白血病 1640+10%胎牛血清
HL-60 白血病 1640+10%胎牛血清
Daudi B淋巴細胞瘤 1640+10%胎牛血清
SK-BR-3 乳腺腺癌 1640+15%胎牛血清
MCF-7 乳腺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MCF-7/Adr 乳腺腺癌/阿黴素耐葯株 1640+10%胎牛血清
A2780 卵巢癌 1640+10%胎牛血清
CoC1 卵巢癌 1640+10%胎牛血清
CoC2 卵巢癌 1640+10%胎牛血清
OVCAR-3 卵巢癌 DMEM+10%胎牛血清
SK-OV-3 卵巢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SK-OV-3/DDP 卵巢腺癌順鉑耐葯株 1640+10%胎牛血清
HeLa 宮頸癌 1640+10%胎牛血清
HeLaS3 宮頸癌 1640+10%胎牛血清
HEC-1B 子宮內膜癌
JEG-3 絨癌 1640+10%胎牛血清
Du145 前列腺癌 高糖DMEM+10%胎牛血清
LNCaP 前列腺癌
LNCaP clone 前列腺癌
PC-3 前列腺癌 DMEM+10%胎牛血清
Tsu-pr1 非雄激素依賴型前列腺癌 1640+10%胎牛血清
HOS 骨肉瘤 MEM+非必需氨基酸+10%胎牛血清
MG-63 成骨肉瘤 MEM+非必需氨基酸+10%胎牛血清
Saos-2 骨肉瘤 1640+10%胎牛血清
U-2OS 骨肉瘤 1640+10%胎牛血清
OS-732 骨肉瘤 1640+10%胎牛血清 瘤株
A-204 橫紋肌肉瘤
HT1080 纖維肉瘤 1640+10%胎牛血清
A375 皮膚黑色素瘤 DMEM+10%胎牛血清
細胞庫部分細胞系目錄(鼠類腫瘤細胞)
1.鼠類
細胞名稱 組織類型 培養條件
Lewis 瘤株肺癌
LA795 肺腺癌 瘤株
EAC 艾氏腹水瘤 瘤株
S180 腹水瘤 瘤株
H22 肝癌 瘤株
H22 肝癌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MPC-83 胰腺腺泡細胞癌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MPC-83 胰腺腺泡細胞癌 瘤株
RIN-m5F β胰島素瘤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MA891 乳腺癌 瘤株
TA2 自發高乳腺癌 瘤株
U14 宮頸癌 瘤株
YAC-1 淋巴瘤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Nb2-11 淋巴瘤 體外培養株
C26 結腸癌 瘤株
G422 神經膠質瘤 瘤株
B16 黑色素瘤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B16 黑色素瘤 瘤株
C3 白血病 體外培養株
L1210 淋巴白血病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L1210 淋巴白血病 瘤株
SP2/0 骨髓瘤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NS-1 骨髓瘤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P388D 淋巴母細胞瘤 1640+10%胎牛血清 體外培養株
Kert-3 腎癌 瘤株
TC-1 HPVl6 E6、E7和ras基因共轉化的C57BL/C(H-2b)小鼠肺上皮細胞 1640+10%胎牛血清體外培養株
W256 肉瘤(Wistar) 瘤株
PC-12 嗜鉻細胞瘤 1640+10%胎牛血清+5%馬血清 體外培養株
⑼ 膀胱癌有多少種轉移
膀胱癌通過四種方式擴散:
①在膀胱組織內,癌細胞沿著粘膜播散,也可以侵犯輸尿管口,引起同側腎盂和輸尿管擴張,造成腎功能衰竭。向周圍組織侵犯,可以引起腰骶部疼痛和直腸刺激症狀。
②膀胱的癌細胞進入淋巴系統生長,叫淋巴轉移,胸內是支氣管旁,肺門、縱膈淋巴結;胸外是鎖骨上、腋下和上腹部淋巴結。
③膀胱的癌細胞進入血液系統生長,叫血行轉移,可以在肺、肝、骨、腦、腎、脾等處生長。
④醫源性轉移,是西醫手術時,膀胱的癌細胞被種植在腹腔內或者在切口上,比較多見。
膀胱癌病人有幾個特殊症狀需要注意:
①膀胱癌的最早症狀是尿里有血。觀察早晨起床第一泡尿的顏色,氣味,形態是非常重要的。正常是淺黃色,有臊氣味,不起泡沫。如果沒有顏色,可能腎臟有毛病。如果有血腥味,是含有血。如果有甜味,是含有糖。如果起泡沫,是含有蛋白。膀胱癌病人的尿,極早期是血腥味,到了晚期是地溝味。因此古代中醫根據尿的氣味,就能判斷膀胱癌病人的早晚期。對此,要吃雲南白葯。
②腫塊不破潰,排尿不疼痛。如果腫塊破潰了,排一次尿,就疼痛一次。這是因為膀胱收集尿液之後,膀胱壁擴張;膀胱排尿時候,膀胱壁收縮。生長在膀胱壁的腫塊,隨之被牽扯。因此潰瘍面不易癒合而疼痛。除了喝牛筋湯,促使潰瘍面癒合,沒有其它的辦法。
③病人都有尿急,尿頻,尿疼的症狀;少數人還有持續性尿意,甚至尿失禁。應當喝加味[開胃湯]。
④膀胱癌病人有腰疼,會陰部,大腿以及直腸刺激症狀。喝牛筋湯,可以緩解。
⑤中國大陸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流行手術切除。有些病人術後,出現傷口不癒合。要喝牛筋湯,一般在7天內癒合。
⑥有些病人放療化療之後,發生了癌塊破潰。這種破潰極難癒合。其它癌症也是如此。只能大劑量喝牛筋湯,促進潰瘍面癒合。
⑦膀胱癌病人很少出現腹腔積液。如果出現腹腔積液,不要抽水,更不要腔內化療。要吃雲南白葯, 應當喝加味[開胃湯]。
⑧轉移的腫塊會壓迫附近器官。腹膜後淋巴結轉移,會引起腰疼和坐骨神經痛;縱膈淋巴結轉移,會引起上腔靜脈壓綜合症,出現面部和上肢腫脹;盆腔淋巴結轉移,會引起下腔靜脈和乳糜池壓迫綜合症,出現下肢象皮腫;肺轉移,會引起呼吸困難,心動過速;直腸轉移,會引起便秘;均應當早飯後,喝50—100毫升20%甘露醇注射液。腫塊浸潤輸尿管口,會造成上尿路阻塞;引起腎盂積水,造成腎功能損害。如果出現全身水腫,或者每天尿量小於500毫升;應當在加味[開胃湯]里加入桂支5克,白芍10克。
⑨如果發生骨轉移,一定要吃鈣片。
⑩如果發熱。原因有二:第一是管道阻塞造成了繼發感染;這時可以使用清熱解毒的中葯,也可以使用西葯抗生素;但是分泌物繼續存在,因此要反復發熱。第二是癌細胞壞死,引起的吸收熱。應當在加味[開胃湯]里加入金銀花100克,草決明20克。注意:體溫正常之後,要繼續治療7天。
免疫增強劑,是給癌症病人濫用補葯。很多西醫認為,癌症是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引起來的,因此在手術放療化療後給病人使用各種提高免疫力的針劑,干擾素,白蛋白等去治療癌症。臨床使用增強免疫葯物,促使癌病人死亡的病例太多了。
其實,早在1982年8月,在日本召開的第三屆國際肺癌會議上,已經明確指出:「免疫葯物對於肺癌沒有治療作用。盡管在免疫治療中,病人血液里的免疫指針明顯好轉,但是有促進癌細胞生長的付作用。因此,腫瘤的免疫治療,存在著盲目性和安慰性。」
也就是說,免疫治療讓淋巴細胞活躍的同時,也讓癌細胞活躍了。
病人處於慢性消耗狀態,身體也是十分虛弱;家屬看在眼裡,痛在心上,十分著急,急忙之中,往往好心辦了壞事。其實,改變這種不利狀態的唯一辦法,不是吃補葯,而是增強胃氣。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這是千真萬確的。
那麼增強免疫的葯物,究竟應當用於什麼情況呢?告訴你,歐美已經停止使用。
發現了某個器官的癌症,一定要做全身檢查。
因為癌基因是多發的。一個人被發現了一個器官的癌症,說明這個人是癌症體質;在體內的其它器官,還有癌基因。因此經過許多年之後,又出現了其它器官的癌症。這個新癌症不是轉移癌,而是新的原發癌。這就是許多癌病人,一輩子提心吊膽,不斷地檢查身體,不斷地手術切除新癌塊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的醫生有一個普遍存在的壞毛病,這就是滿足於某個器官的癌症診斷,而不做進一步的全身檢查。這是違反國際慣例的。
癌症容易復發,而且是多發,是由於癌病人是癌體質,體內有許多癌基因。因此癌症和糖尿病、動脈硬化一樣,是終身疾病。即便腫塊消失了,也要長期少量用葯。
腫塊沒有了,為什麼還要復發呢?所謂腫塊沒有了,是說小於0.1毫米的腫塊,肉眼看不見了;小於1毫米的腫塊,手指摸不著了;小於1厘米的腫塊,CT掃描不到了;小於2厘米的腫塊,B超發現不了。實際上,即便腫塊真的萬一沒有了,癌基因依然隱藏在0.7微米的細胞中,誰也發現不了;它還要蠢蠢欲動。這就是手術時候,醫生發現腫塊大於診斷的原因。因此腫塊沒有了的喜訊,只是自欺欺人。癌症雖然有急性的臨床表現,但是和動脈硬化一樣,是終身疾病,不可能根治。
癌症容易復發,而且是多發,是由於癌病人有癌基因。從理論上講,保持穩定的包圍圈,防止癌的小血管形成,對於有癌基因的人來說,是一輩子事。而實際上,癌病人死亡以後,屍體解剖可以發現:除了生前被診斷的腫塊以外,其它部位還存在著微小腫塊;有的是多發癌,有的是轉移癌。經過 治療的癌病人,即使被診斷的腫塊消失了,因為意外傷害而死亡,屍體解剖還是發現身體各部位存在著微小腫塊。不僅如此,癌病人經過治療,已經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經過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還會出現新的腫塊。因此,說癌症能夠根治,是不對的。西醫也認為,手術放療化療,並不能殺凈癌細胞,而且腫塊直徑小於1厘米,CT檢查不能發現,但是苦於沒有終身治療葯物。因此歐美的癌病人,非常喜歡使用[控岩散]作為終身治療的葯物。
但是時至今日,很多中國大陸的癌病人,認為腫塊沒有了,就是根治了;其實,這是誤區。
這是因為,癌症和動脈硬化、糖尿病、乙型肝炎等一樣,是慢性病,是終身疾病,而不是急性病。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吃虧了。反而說醫生不好。有很多人,中年的時候得了癌症,當時治好了,不放在心上;到了七八十歲,又復發了。由於人老體衰,胃氣不好,很難再闖過難關。
體表的先天缺陷,誰都看得見。但是身體內部的先天缺陷十分隱蔽。在一定的條件下,有些人能夠早期表現出來;而有些人表現得比較晚。但是如果不提供這個條件,那麼有些人至死是隱蔽的。這就是大約有50%的人類死後解剖,才發現體內有微小的癌塊,而生前沒有被醫生診斷出來。
詳看網站taiyi.cc
⑽ 中英文醫學文獻檢索的資料庫各有哪些
常見的英文醫學檢索資料庫:
1、Medline——世界上最著名的醫學文獻檢索系統之一
2、AIDS Databases——有關艾滋病的臨床實驗、葯物研製以及相關文獻資料庫
3、CANCERLIT——癌症資料庫(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4、CHID online——綜合衛生信息資料庫,提供有關衛生、衛生教育資源的題錄、文摘等信息
5、ClinicalTrials.gov——向醫患人員提供的臨床實驗信息資料庫
6、DIRLINE——收集美國約17,000個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公司、學術機構等信息
7、葯物信息庫——包含有9,000餘種美國處方與非處方葯物信息
8、HSTAT——包括有健康指南、評價、和消費者指南信息的全文資料庫
9、NCCAM Resources——補充和替代醫學資源
常見的中文醫學檢索資料庫:
1、中國知網——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
2、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國醫科院信息研究所研製,綜合性生物醫學資料庫,國內權威。
3、中國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收集我國出版315種重要期刊,91-94年13萬篇論文及45萬引文摘要。
4、中醫中葯資料庫——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提供
5、中國中醫葯文獻檢索中心——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信息中心製作,提供中醫葯方面的Web界面文獻檢